辽宁省师大附中2018_2019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模块考试试题2019010802194.doc

上传人:appealoxygen216 文档编号:975844 上传时间:2019-03-1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1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省师大附中2018_2019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模块考试试题2019010802194.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辽宁省师大附中2018_2019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模块考试试题2019010802194.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辽宁省师大附中2018_2019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模块考试试题2019010802194.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辽宁省师大附中2018_2019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模块考试试题2019010802194.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辽宁省师大附中2018_2019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模块考试试题2019010802194.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辽师大附中 20182019 学年上学期第一次模块考试高 二 生 物 试 题命题:高二备课组 满分:100 分 考试时间:50 分钟第卷 选择题(共 60 分)一、选择题:(共 20 题,每题 3 分,共 60 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有关生物进化和育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基因重组必然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导致生物进化B二倍体西瓜与四倍体西瓜存在生殖隔离,不是同一物种C三倍体植物不能由受精卵发育而来D诱变育种通过提高基因突变频率,在较短时间内定向改良生物性状2在实验田中偶然出现了一株抗旱、抗盐的玉米,设想利用该植株培育能稳定遗传的抗旱、抗盐水稻品

2、种,用到的育种方法和技术应有 ( )诱变育种 单倍体育种 转基因技术 组织培养技术A BC D3洋葱是二倍体植物,某同学用低温诱导洋葱根尖细胞染色体加倍并获得成功。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低温诱导过程会使细胞出现不完整的细胞周期B低温诱导只能使具有分裂能力的细胞染色体加倍C根尖细胞分裂包括细胞核分裂和细胞质分裂两个过程,两者是不同步的D经低温诱导的根尖细胞,可能发生染色体数目变异,也可能发生基因重组4TaySachs 病是一种单基因隐性遗传病,患者的一种溶酶体酶完全没有活性,导致神经系统损坏,患者通常在 4 岁前死亡。在中欧某地区的人群中,该病发病率高达 1/3600。下列相关叙述不正

3、确的是 ( )ATaySachs 病的致病基因通过杂合子在亲子代间传递B禁止近亲结婚能显著降低 TaySachs 病的发病率C该病杂合子不发病是因为显性基因抑制了隐性基因的表达D在中欧该地区约 30 人中就有一个该病致病基因的携带者5下列有关于育种和进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基因工程育种的原理是基因重组B诱变育种可提高突变率,在较短时间内获得更多的优良变异类型C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并不意味着新物种的产生D共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之间在相互影响中的不断进化和发展26如图表示环境条件发生变化后某个种群中 A 和 a 基因频率的变化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环境条件发生变化后,使生物产生适

4、应性的变异B在变化过程中,P 点时 Aa 的基因型频率最小CQ 点表示环境发生了变化,A 基因控制的性状更适应环境D该种群基因库中 A 和 a 基因频率的变化表示新物种产生7. 某二倍体植物细胞的 2 号染色体上有基因 M 和基因 R,它们编码各自蛋白质的前三个氨基酸的 DNA 序列如图 T82 所示,起始密码子均为 AUG。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基因 M 在该二倍体植物细胞中的数目最多时可有 2 个B在减数分裂时等位基因随 a、b 链的分开而分离C基因 M 和基因 R 转录时都以 b 链为模板合成 mRNAD若箭头处的碱基突变为 T,则对应密码子变为 AUC8果蝇某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

5、制,突变型雄蝇只能产生雄性子代,如图为该性状遗传系谱图,已知3 无突变基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8 突变基因来自于2B6 和7 的子代中出现突变型雄果蝇的概率是12C果蝇群体中不存在该突变型雌蝇D经多代繁殖该突变基因的频率保持不变9下列有关基因工程中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描述,错误的是 ( )A一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只能识别一种特定的脱氧核苷酸序列B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活性受温度影响3C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能识别和切割 DNAD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只能从原核生物中提取10基因工程的正确操作步骤是 ( ) 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相结合 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目的基因的检测与表达 提取目的基因 A. B. C.

6、 D. 11. 关于生物进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可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B. 对生物进化的方向起决定作用的是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组C. 果蝇种群中 BB、Bb 的个体分别为 30%、60%,则 b 的基因频率是 60%D.新物种的形成必然要经过隔离这一环节12. 已知蚊子的基因 A、B 分别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在 A、B 两种显性基因中,只有 A 基因或只有 B 基因的胚胎致死。若雄蚊(AABB)与雌蚊(aabb)交配,F 1群体中雌雄蚊子自由交配,则 F2群体中 B 的基因频率是 ( )A.40% B.45% C.50% D.60%13.由地震形成的海洋

7、中有大小相似的甲、乙两个小岛,某段时间内岛上鸟类种类和数量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两岛上鸟类存在地理隔离,不同种鸟类之间存在着生殖隔离B. 甲岛较乙岛鸟种类增加更多,可能是甲岛的环境变化更大C. 两岛上鸟类种类虽然不同,但最终两岛上鸟类数量趋于稳定D. 两岛鸟类各形成一个种群基因库,且两个基因库间的差异越来越大14.下列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是在研究种群中基因频率变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B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C物种形成包括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隔离三个基本环节D自然选择源于过度繁殖和生存斗争15.下列 对一些

8、生物学问题的分析,错误的是 ( )A.不同种群基因库的显著差异会导致生殖隔离B.基因突变是新基因产生的途径和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C.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是生物进化的根本原因4D.蛋白质的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根本原因16. 一个种群中三种基因型的个体的生存能力为 AAAaaa,以下判断不正确的是 ( )A.A 基因所控制的性状更适应环境B.a 的基因频率逐渐下降C.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D.这三种基因型的个体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属于共同进化17下列有关变异与育种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DNA 分子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和替换不一定都是基因突变B某植物经 X 射线处理后

9、未出现新的性状,则没有新基因产生C二倍体植株的花粉经脱分化与再分化后便可得到稳定遗传的植株D发生在水稻根尖内的基因重组比发生在花药中的更容易遗传给后代18下图中,甲、乙表示水稻两个品种,A、a 和 B、b 表示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表示培育水稻新品种的过程,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过程简便,但培育周期长B和的变异发生时期相同C与过程的育种原理不相同D过程常用的方法是花药离体培养19.如图是物种形成的一种模式。物种 a 因为地理障碍分隔为两个种群 a1和 a2,经过漫长的进化,分别形成新物种 b 和 c。在此进程中的某一时刻,a 1种群的部分群体越过障碍外迁与 a2同域分布

10、,向 d 方向进化。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b 和 d 存在 地理隔离,所以一定存在生殖隔离5Bc 和 d 不存在地理隔离,却可能存在生殖隔离Ca 1中的外迁群体与当时留居群体的基因频率相同,则 b 和 d 是同一物种Da 1中的外迁群体与当时 a2种群的基因频率不同,则 c 和 d 是不同物种20. 关于在自然条件下,某随机交配种群中等位基因 A、a 频率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持续选择条件下,一种基因的频率也不会降为零B.在某种条件下两种基因的频率可以相等C.自然选择直接作用于基因型D.该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与环境的选择作用无关第 II 卷 简答题(共 40 分)二、简答题:(本题

11、共 3 小题,每空 2 分,共 40 分)21(16分)研究人员在柑橘中发现一棵具有明显早熟特性的变异株,决定以此为基础培育早熟柑橘新品种。请回答下列问题:(1)要判断该变异株的育种价值,首先要确定它的_物质是否发生了变化。 (2)在选择育种方法时,需要判断该变异株的变异类型。如果变异株是个别基因的突变体,则可采用育种方法,使早熟基因逐渐_,培育成新品种1。为了加快这一进程,还可以采集变异株的_进行处理,获得高度纯合的后代,选育成新品种2,这种方法称为_育种。(3)如果该早熟植株属于染色体组变异株,可以推测该变异株减数分裂中染色体有多种联会方式,由此造成不规则的_,产生染色体数目不等、生活力很

12、低的_,因而得不到足量的种子。即使得到少量后代,早熟性状也很难稳定遗传。这种情况下,可考虑选择育种方法,其不足之处是需要不断制备6_,成本较高。 (4)新品种1与新品种3均具有早熟性状,但其他性状有差异,这是因为新品种1选育过程中基因发生了多次_,产生的多种基因型中只有一部分在选育过程中保留下来。22(12 分)原产某地的某种一年生植物 a,分别引种到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种植,很多年以后移植到原产地,开花时期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将植物 a 引种到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这样原属于同一个物种的种群 a、b 和 c 之间形成_,种群 b 和种群 c 个体之间由于花期不同,已不能正常受粉,说明

13、已产生了_。(2)在对 b 植物的某一种群进行的调查中,发现基因型为 DD 和 dd 的植株所占的比例分别为 10%和 70%(各种基因型个体生存能力相同),第二年对同一种群进行的调查中,发现基因型为 DD 和 dd 的植株所占的比例分别为 4%和 64%,在这一年中,该植物种群是否发生了进化?_,理由是_。(3)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 :_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_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23 (12 分)某生物种群中 AA、Aa 和 aa 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 0.3、0.4 和 0.3,请回答:(1)该种群中 a 基因的频率为_。(2)如果该种群满足四个基本条件,即种群非常大、没有基因突变、没有自

14、然选择、没有迁入迁出,且种群中个体间随机交配,则理论上该种群的子一代中 aa 的基因型频率为_;如果该种群的子一代再随机交配,其后代中 aa 的基因型频率_(会、不会)发生改变。(3)假如该生物种群中仅有 Aabb 和 AAbb 两个类型个体,并且 AabbAAbb11,且该种群中雌雄个体比例为 11,个体间可以自由交配,则该种群自由交配产生的子代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所占比例为_。(4)假定该生物种群是豌豆,则理论上该豌豆种群的子一代中 AA、Aa 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_、_。辽师大附中 20182019 学年上学期第一次模块考试高 二 生 物 试 题 答 案 7第卷 选择题(共 60 分)一、选择题: 1-5 BBDCD 6-10 CDCDC11-15 DDAAD 16-20 DABBB第 II 卷 简答题(共 40 分)二、简答题:(本题共 4 小题,共 40 分)21. (1)遗传(2)纯合 花药 单倍体(3)染色体分离 配子 组培苗(4)重组22. (1)地理隔离 生殖隔离 (2)没有 该种群的基因频率没有发生变化 (3)种群 自然选择 突变、选择和隔离23. (1)0.5 (2)0.25 不会 (3)5/8 (4)0.4 0.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