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鹤岗一中 20182019 学年度上学期高二历史期中考试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项正确答案,40 小题,每题 1.5 分,共 60 分)1. 春秋时周室衰微,诸侯争霸。写史本应直笔“纪事” ,孔子则曲笔作春秋以“讲礼” ,惩恶扬善,使“乱臣贼子惧” 。故孔子曰:“后世知丘者以春秋 ,而罪丘者亦以春秋 。”梁启超也认为春秋 “只能作经读,不能作史读” 。这是因为孔子著春秋( )A严重背离客观历史事实 B偏离了儒家的礼乐传统C带有强烈个人政治观点 D违背了统治阶级的意愿2. 清代考据学家章学诚在校雠通义(雠,chu,校对)中说:“后世文字,必溯源于六艺。六艺非孔氏之书,乃周官之旧典也。
2、易掌太卜, 书掌外史, 礼在宗伯,乐隶司乐, 诗颂于太师, 春秋存乎国史。 ”这段文字揭示的社会文化状况是( )A学在官府 B有教无类 C私学兴起 D “百家争鸣”3. 孟子认为:“士之仕也,犹农夫之耕也” “士之失位也,犹诸侯之失国家也” 。这表明他主张A知识分子应重视农事 B知识分子应参与政治C统治者应维护分封制度 D统治者应该有民本意识4. 韩非子解老:“凡法令更则利害易,利害易则民务变。务变之谓变业。故以理观之,事大众而数摇之,则少成功;藏大器而数徙之,则多败伤;烹小鲜而数挠之,则贼其泽;治大国而数变法,则民苦之。是以有道之君贵静,不重变法。 ”由此可知( )A法家思想力图以变法推动社
3、会进步 B法家思想中存在着民本成分C法家思想阻挠变法以维护自身利益 D法家思想重稳定而不重变革5. 汉书记载:“自武帝初立,魏其、武安侯为相而隆儒矣。及仲舒对策,推明孔氏,抑黜百家。立学校之官,州郡举茂才、孝廉,皆自仲舒发之。 ”材料表明( )A在起用董仲舒之前,儒学的正统地位已确立B举孝廉、兴太学的做法是为了提高儒学地位C汉武帝拜董仲舒为相后,实行了一些尊儒措施D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有利于教育事业的发展6. 有学者认为,后世的经学大师片面强调董仲舒思想中阳对阴的主导作用,忽视了他所强调的“臣兼功于君,子兼功于父,妻兼功于夫” 。这表明董仲舒的观点( )A重点维护君权的合法性 B继承了儒家
4、的民本思想C蕴含了一定的辩证意识 D导致社会道德水平滑坡7. 朱熹曰:“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故以所出之祖配天地。 ”这体现出的儒学观念是( )A天人合一 B君权至上 C敬天尊祖 D三纲五常8.葛兆光先生在中国思想史中说:“(理学)思想成为原则,而原则又成为规则,而规2则就进入民众生活,当民众在这种规则中生存已久,它就日用而不知地成了常识 ,任何违背常识的行为都将成为错误甚至罪孽。 ” 对这种社会现象,表述正确的是( )A汉代儒学吸收宗教思想的结果 B宋明理学的系统化、哲学化的结果C宋明理学世俗化的社会影响 D明清时期儒学新发展的表现9. 李贽在焚书中讽刺道学家:“种种日用,皆为自己身家计虑,
5、无一厘为人谋者,及乎开口谈学,便说尔为自己,我为他人,尔为自私,我欲利他翻思此等,反不如市井小夫,身履是事,口便说是事凿凿有味,真有德之言。 ”这反映了李贽( )A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 B强调人正当的私欲C认同市民阶层利益和要求 D反对遵循仁义道德10. 黄宗羲提出:“盖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 ”顾炎武认为:“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 ”这些言论( )A体现出商品经济的发展要求 B反映了两人对明清易代的认可C说明了清初思想控制的松弛 D秉承了战国以来民贵君轻的思想11. “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细绢)帛者,谓之为纸。缣
6、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渔网以为纸。 ”(后汉书蔡伦传)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据材料能得出“蔡伦是造纸术的发明者”这一结论B材料说明文字记载是我们得出历史结论的首要依据C人们的需求是科技进步的原因之一D对原料的选择和降低造纸的成本没有关系12. 历史学家连横说:“夫无火药则不足以整军开矿,无罗经则不足以航海略地,而无印版则思想闭塞,学术停滞,不能人人读书。故欧洲今日之文明,其受福于此者不少。 ”从文明史的角度,对此认识不正确的是( )A火药推动了欧洲资产阶级在革命中战胜封建贵族 B指南针促进了新航路的开辟和地理大发现C印刷术推动了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 D三大发明
7、推动了西方世界对东方世界的殖民征服13墨梅图是写意画中的精品,画中题诗为: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由此可以推断( )A宋代花鸟画艺术造诣高超 B风俗画是商品经济繁荣的表象C中西方文化交流源远流长 D理学对个人道德修养影响深远14. 南宋陆游曾作诗云:“野人无历日,鸟啼知四时;二月闻子规,春耕不可迟;三月闻3黄鹂,幼妇悯蚕饥;四月鸣布谷,家家蚕上簇;五月鸣鸦舅,苗稚忧草茂。 ”这说明( )A农业发展与传统历法结合 B文学创作与生活相联系C文学作品呈现贵族化趋势 D开始关注农业生态环境15.永乐九年颁布关于杂剧禁令:“凡乐人搬作杂剧戏文,不许妆扮历代帝王、后
8、妃、忠臣、节烈、先圣、先贤、神像,违者杖一百,官民之家扮者同罪。其神仙及义夫、节妇、孝子、贤孙、劝人为善者不在禁限。 ”这一禁令说明( )A文化专制开始影响市民生活 B市民文化动摇了儒学正统地位C明清时代君主专制走向反动 D文化政策体现统治者治国理念16. “三五步,行遍天下;六七人,百万雄兵。 ”这种“离形而取意,得意而忘形”的艺术特征与下列哪一艺术形式最符合( )A浪漫主义的灵动风格 B中国书画的写意特征C现实主义的典型塑造 D京剧表演的虚拟艺术17. “在中国文化史上,小说、戏曲等内部隐藏着反叛理性的思想意识与文化诉求,因而往往游离于主体意识形态之外。 ”这是因为小说和戏曲( )A以反对
9、宋明理学为宗旨 B都蕴含了反封建的精神C反映了市民阶层的要求 D体现了民主意识的觉醒18.古希腊悲剧被缚的普罗米修斯讲述的是,普罗米修斯为人类盗取火种而遭到主神宙斯严厉惩罚的故事,剧中借普罗米修斯之口说:“说句老实话,我憎恨所有的神。 ”该剧深受雅典人的喜爱。这反映出当时雅典人( )A宗教意识淡 B反对神灵崇拜 C注重物质生活 D强调人的价值19.战国时期的韩非子认为,人天生是自私的、是趋利避害的,现在必须用严格的法律和官僚机构的有力惩罚来进行统治。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以为,大多数人都不能完全消除兽欲,即使是最好的人也难免在执政时因情感而引起偏差,法律恰恰是免除一切情欲影响的理智的体现。由此可见
10、A两者都肯定了法律至上的原则 B两者法治思想都具有理性色彩C两者都限制了君主的权力 D两者都注重对人民的管理20.早期文艺复兴仅局限于以佛罗伦萨为中心的意大利,而且主要在文学艺术领域内展开,更多的是对古典文化传统的继承。这一时期重视“古典文化传统”的主要原因是( )A市民阶层比较保守 B传统文艺内容丰富C封建教会势力强大 D古典文化保存完整21.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明确指出:“把权威赋予人等于引狼入室,因为欲望具有兽性,纵然最优秀者,一旦大权在握,总倾向于被欲望的激情所腐蚀。 ”针对这一现象,18世纪设计出解决方案的历史文献是( )A 权利法案 B 论法的精神 C 社会契约论 D 天演论422
11、.普罗塔哥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 ,彼特拉克主张“以人学对抗神学” ,康德强调“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 。可见( )A民主法制是人类的共同诉求 B社会中功利主义色彩浓厚C人们逐步摆脱了宗教的束缚 D人们对自由事业不懈追求23.苏格拉底不再着重研究宇宙、自然等问题,转而研究人类本身,即研究人类的伦理问题,如什么是正义,什么是非正义;什么是国家,具有什么品质的人才能治理好国家,治国人才应该如何培养等等,从而实现了古希腊哲学由“自然哲学”向“伦理哲学”的转变。这表明他( )A注重提升公民素质 B捍卫思想自由与民主权利C不满雅典民主现状 D试图扩大公民的基本权利24.文艺
12、复兴时期,一些教师、教育思想家和出版家发表许多探讨“新教育”的论著,他们所要培养的已不再是僧侣和神职人员,而主要是社会、政治、文艺、商业方面的活动家和冒险家。材料表明“新教育”( )A以培养通才为主要目的 B消除宗教对人的影响C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 D反映资本主义发展的时代潮流25.以支持路德教的诸侯和信徒为一方,以罗马教廷及其追随者为另一方,德意志发生宗教内战。1555 年内战双方签订和约,路德教成为合法宗教。由此可见,马丁路德改革成功原因之一是A宣扬“因信称义” ,信徒众多 B符合了资产阶级的时代需求C罗马教廷军事实力并不强大 D与封建王权实现了暂时结盟26.启蒙思想家卢梭认为,人类通过社会
13、契约结合起来,共同协作, “每个结合者及其自身的一切权利全部都转让给整个的集体。 ”集体的意志即公意(公共的利益),公意不能违反, “任何人拒不服从公意的,全体就要迫使他服从公意。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公意至上放弃个人自由具有专制主义倾向 B个体服从公意是少数服从多数原则的体现C卢梭的思想只能实现于小国寡民的国家 D这是天赋人权、主权在民说的鲜明体现27.1894 年,赫胥黎对进化论的原理作了哲学上的阐释。他认为社会伦理关系不同于自然法则,因为人类具有高于动物的先天“本性” ,人类社会的进展不应该模仿宇宙过程,而应当在同它斗争中不断走向完善。这一主张( )A是中国近代维新思想的理论渊源
14、B是中国近代革命思想的理论渊源C认为生物界的物竞天择并不适于人类社会 D强调生物界的物竞天择,宣扬社会5进化论28.有人认为,西方先哲们在人类社会发现了“三大定律”:第一,人是社会的中心;第二,个人利益是治理社会的基础;第三,任何政府唯一的宗旨就是保护人民创造财富和享受幸福的自由。其中,第三大定律的思想集中体现为( )A三权分立 B社会契约论 C天赋人权 D人民主权29.马克垚主编的世界文明史中写道:“牛顿革命的影响远远超出了自然科学的范畴,事实上极大地改变了整个欧洲思想界的精神气候。 ”这主要说明牛顿革命( )A激发了法国人极富玄想的探索精神 B促进了文艺复兴运动的开展C确立了理性化或科学化
15、的思维传统 D推动了宗教改革运动的兴起30. 据启蒙运动百科全书记载:启蒙运动时期,某一学说有两个灵感来源,一是英格兰的政治制度,另一个是生物学中的生机论学说。生机论不是把有机体看成机器,而是视之为力求维持动态平衡的不断变化的实体。据此推断提出该学说的是( )A伏尔泰 B 孟德斯鸠 C卢梭 D 达尔文31. 他们孤傲、狂热、浪漫,却充满了反抗精神;他们内心充满了孤独与苦闷,却又蔑视群小。这就是英国诗人拜伦笔下的“拜伦式英雄” 。这些“拜伦式英雄”反映了( )A光荣革命时代的理性之光 B启蒙运动时代的浪漫之声C工业革命时代的浪漫情怀 D蒸汽时代社会的黑暗现实32. 1850 年的雨果说:“他的所
16、有作品仅仅形成了一部书我们在这里看见,我们的整个现代文明的走向,带着我们说不清楚的、同现实打成一片的惊慌与恐怖。一部了不起的题作历史的书。 ”“他”的这部书是( )A 巴黎圣母院 B 人间喜剧 C 百年孤独 D 美国悲剧33. 西方文明史中写道:“首先是对个人创造力,以及对自然的毫不含糊的、全面的颂扬,无论是一朵花,还是一座山脉,大自然因其直接深刻地留在人的感觉之中而受到珍视。除了对生命之外,人们还可以根据自己对自然的反应自由地作出各种解释,而不是仅仅反映一套一般的理性法则。 ”与这一特征相符的文学作品是( )A 神曲 B 巴黎圣母院 C 老人与海 D 人间喜剧34. “他们抛弃室内作画的传统
17、,大胆走出去,直接描绘阳光下的物象,根据自己眼睛的观察和感受,把变幻莫测的光色记录下来,留下瞬间的永恒。 ”“他们”的绘画艺术风格属于( )A浪漫主义色彩 B印象派美术 C现实主义美术 D现代主义美术35. 无声片大师卓别林拍摄讽刺希特勒的影片大独裁者时,美国电影管理局曾试图阻止影片的拍摄,纳粹分子则大肆攻击卓别林,而之前对卓别林赞不绝口的好莱坞也改口批6评起来。从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德国市场对于好莱坞意义重大 B 大独裁者是一部无声片C好莱坞拍摄影片需经政府同意 D好莱坞影评圈被纳粹分子控制36. 王韬的弢园文录外编中记载:“朝廷有兵刑礼乐赏罚诸大政,必集众于上下议院,君可而民否不能行
18、,民可而君否亦不能行;必君民意见相同,而后可颁之于远近。英国政治之美,实为泰西诸国所闻风向慕,则以君民上下互相联络之效也。 ”这表明王韬( )A准确反映了英国议会的职权 B揭示了君主立宪制的本质C仍受古代民本思想影响 D深受西方启蒙思想影响37. 国学大师王国维在沈乙庵先生七十寿序云:“我朝三百年间,学术三变:国初变也,乾嘉一变也,道咸以降一变也。 ”材料中“道咸以降一变” ,主要“变”在( )A对理学旧说的批判和反思 B沉潜于诸经义理的考据上C介绍传播并研究西方文化 D针砭社会时弊,注重实学38. 洋务运动期间,李鸿章让掌握西方近代科学技术的人才与“正途出身无异” ,对于肄习西学的人, 准予
19、照拟破格从优给奖 ”;1887 年李鸿章还上奏,为天津水师武备学堂学生及教习人员争取科甲正途出身。这反映了李鸿章( )A力图改变人才的选拔途径 B与顽固势力展开坚决的斗争C在传统与变革中艰难抉择 D试图维持传统教育稳定发展39. 1895 年严复在辟韩一文中指出:“国者,斯民之公产也。王侯将相者,通国之公仆隶也。 ”1912 年严复又认为自古以来只有强人政治才能统治中国,在与熊纯如书中说到, “自吾观之,则今日中国须有秦政、魏武、管仲、商君,及类乎此之政治家,庶几有济” 。由此可见A严复从提倡民权走向反对民权 B严复的思想主张日趋保守落后C严复的主张推动了近代中国政治民主化 D严复的主张体现了
20、君主立宪的政治理想40. 康有为说:“若夫泰西立国之有本末,重学校,讲保民、养民、教民之道,(设)议院以通下情,君不甚贵,民不甚贱,制器利用以前民,皆与吾经义相合,故其致强也有由。吾兵、农、学校皆不修,民生无保、养、教之道,上下不通、贵贱隔绝者,皆与我经义相反,故宜其弱也。 ”上述材料表明康有为( )A认为中国传统文化落后于西方文化 B企图用“托古改制”之法变革现实C以有无保民养民之道判断国之强弱 D决心与中国封建传统势力彻底决裂二、非选择题( 共 40 分 ; 41 题 14 分、42 题 12 分、43 题 14 分)741.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自朱熹评注的儒家经典成为文职人员考试的根
21、据以后,理学成为直到 19 世纪末叶以前帝国官方的正统观念。其结果是为不断增长的社会僵化提供了其所以存在的一个学术性理由。虽然这一理由从根本上有助于独特而历史久远的中国文明的延续,但其代价却是形成了压制外界所有独创性和新观念,显得荒谬可笑的因循守旧。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 李贽的悲观不仅属于个人,也属于他所生活的时代。传统的政治已经凝固,类似西欧宗教改革或者文艺复兴的新生命无法在这样的环境中孕育。社会环境把个人理智上的自由压缩在极小的限度之内只能长为灌木,不能形成丛林。 黄仁宇万历十五年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朱熹的思想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6 分)(2) 依据
22、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为什么明清时期“个人理智上的自由只能长为灌木,不能形成丛林” 。 (8 分)42. 17、18 世纪对中国与西欧来说都是思想启蒙的重要时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7、18 世纪的欧洲掀起了“中国风” ,中国的文法、典籍、儒教、建筑风格、工艺美术、绘画、瓷器技术大量传入西欧,尤以政治制度影响巨大。欧洲百科全书派的启蒙学者,通过对中国思想与政治制度的赞美,表示了他们反对神权统治下的欧洲君主政治的残暴统治。伏尔泰说:“中国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最美好的制度。 ”重农学派代表魁奈认为:“中国的统治是合法的专制统治,中国皇帝是合法的专制君主自然法则是人类立法的基础和人类行
23、为的最高准则,所有的国家都忽略了这一点,只是中国例外。 ”摘编自沈福伟中西文化交流史材料二:伏尔泰说:“欧洲的王族和商人发现东方,只晓得追求财富,而哲学家则在那里发现了一个新的精神与物质的世界。 ”他赞美孔丘“只诉诸道德,不宣传神怪” 。他相信儒学是最好最合人类理性的哲学,并以中国为理想国,提倡以中国文化为标准。孟德斯鸠、卢梭则指出真实的中国根本不如尊孔人士想象和描述的那么美妙,他们对中国文化,尤其是无制衡的专制主义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和揭露。 摘自庞忠甲论儒学的国际影响请回答:(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 17、18 世纪欧洲出现“中国风”的原因。(6 分)(2)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欧洲启蒙思
24、想家对儒学的不同态度。两者的目的在本质上有何共同之处。(6 分)843.启蒙思想是人类思想文化中的宝贵财富。材料一: 把“西用”放在“中体”的轨道上,使它有个进身之阶,有个“用武”之地,就是一个进步。而新事物在旧体内总是较有活力的因素,人们虽想把它限制在原先许可的范围之内,是很难完全如愿的。以后的向西方学习的历程,是在“中体西用”宗旨的引导下迈开步伐的,又徐徐地冲击着“中体西用”的宗旨。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材料二: 为了在王权承认的“合法性”范围内偷运西学之果,康有为在变法的整个过程中不得不始终小心翼翼地从“奉天承运” “圣人之作”的传统象征系统内拾取古已有之的变化之道。尽管康有为之
25、变法理论似乎处处引经据典,旁征博引,无敢逾越古典圣贤所订准绳,但言行举止中却不时透露出叛逆色彩。 许纪霖、陈达凯主编中国现代化史材料三 自西洋文明输入吾国,最初促吾人之觉悟者为学术,相形见绌,举国所知矣;其次为政治,年来政象所证明,已有不克守缺抱残之势。继今以往,国人所怀疑莫决者,当为伦理问题。此而不能觉悟,则前之所谓觉悟者,非彻底之觉悟,盖犹在惝恍迷离之境。吾敢断言曰:伦理的觉悟,为吾人最后觉悟之最后觉悟。 摘编自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体西用”思想产生的背景, (3 分)并分析这种思想是如何迎合了“改革派和保守派”的需要而在中国“进门落户”的。(2 分)
26、(2)据材料二,概括康有为变法思想的基本特点。 (1 分)康有为的“叛逆色彩”在其思想主张上有何具体体现?(2 分)(3)近代先进的中国人为实现材料三中的学术觉悟、政治觉悟、伦理觉悟做了哪些努力?(6 分)9鹤岗一中 20182019 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历史答案选择题:15 C A B B B 610 C C C C D11-15 C D D B D 16-20 D C D B C21-25 B D C D D 26-30 A C B C B31-35 C B B B A 36-40 C C C D B答案:(1)影响:理学成为读书人做官的工具和官方正统学说,对维护专制主义政治制度起了重
27、要作用;(2 分)有助于中华文明的延续;(2 分)后期理学日益僵化,压制了思想进步。 (2 分)(2)原因:缺乏形成个性自由的社会环境;(2 分)中国处于封建社会末期,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2 分)腐朽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压制;(2 分)文化专制与思想迫害等。 (2 分)42、答案:(1)原因:中西经济文化交流的发展;(2 分)启蒙思想家们的理论建设要求;(2 分)中国文化自身的吸引力。 (2 分) (2)态度:尊崇儒学:伏尔泰认为儒学是最好最符合人类理性的哲学。 (2 分)批判儒学:孟德斯鸠、卢梭认为儒学维护专制主义统治。 (2 分)共同:批判教会神学与封建专制,发展资
28、本主义。 (2 分)43、答案(1) 背景:西学的传播猛烈冲击着以儒学为核心的传统文化;(1 分)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清政府面对内忧外患的形势;(1 分)以曾国藩、李鸿章为首的洋务派的推动。 (1 分)迎合:对改革派而言,有利于西学的传播,减少兴办洋务的阻力;(1 分)10对保守派而言则维护了封建纲常制度。 (1 分)(2)基本特点:借助封建传统文化,宣传维新变法理论。 (1 分)具体体现:主张废除君主专制,建立君主立宪制度,发展资本主义。 (2 分)(3)努力:“学术觉悟”:地主阶级抵抗派和洋务派主张师夷长技,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 (2 分)“政治觉悟”:维新派、革命派主张学习西方政治制度,进行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 (2 分)伦理觉悟:资产阶级激进派,掀起新文化运动,提出民主和科学。(2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