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 1 题。周智光,本以骑射从军,常有戎捷,自行间登偏裨。宦官鱼朝恩为观军容使,镇陕州,与之昵狎。朝恩以扈从功,恩渥崇厚,奏请多允,屡于上前赏拔智光,累迁华州刺史、同华二州节度使及潼关防御使,加检校工部尚书、兼御史大夫。大历二年正月,密诏中书令郭子仪率兵讨智光,许以便宜从事。时同、华路绝,上召子仪女婿工部侍郎赵纵受口诏付子仪,纵裂帛写诏置蜡丸中,遣家童间道达焉。子仪奉诏将出师,华州将士相顾携贰。智光大将李汉惠自同州以其所管降子仪。贬智光为澧州刺史,散官勋封如故。(旧唐书,有删改)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2、)A.偏裨在古代也称为偏将、裨将、副将,是佐助大将的将领。B.累迁中的“迁”意为调动官职,在古代一般指升职。累迁就是多次升官。C.工部为六部之一,掌管关税、厘金、营造工程,长官为工部尚书。D.散官就是负责一些闲散职务的官员的通称,待遇厚薄不一,如朝议大夫等。答案 C解析 C 项,“掌管关税、厘金”错误,关税、厘金由户部管理。参考译文 周智光,本来因擅长骑马射箭从军,经常建立战功,从士兵提升为副将。宦官鱼朝恩担任观军容使,镇守陕州,周智光同他很亲近。鱼朝恩因扈从车驾有功,恩宠优厚,奏请的事情大多能批准,多次在皇上面前赞赏提拔周智光,因此周智光多次升迁担任华州刺史、同华二州节度使及潼关防御使,加授
3、检校工部尚书,兼任御史大夫。大历二年正月,朝廷秘密下诏令中书令郭子仪率兵讨伐周智光,特许见机行事灵活处理。当时同州、华州的道路阻断,皇上召见郭子仪的女婿工部侍郎赵纵接受口头诏令交付郭子仪,赵纵裁帛书写诏令放进蜡丸中,派遣家童抄小路送到郭子仪处。郭子仪奉诏令准备出师,华州将士纷纷叛离。周智光的大将李汉惠在同州献出本境投降了郭子仪。周智光被贬为澧州刺史,散官勋封还像过去一样。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 2 题。高巍,辽州人,尚气节,能文章。母萧氏有痼疾,巍左右侍奉,至老无少懈。母死,蔬食庐墓三年。洪武中,旌孝行,由太学生试前军都督府左断事。疏垦河南、山东、北平荒田。又条上抑末技、慎选举、惜名器数
4、事。太祖嘉纳之。寻以决事不称旨,当罪,减死,戍贵州关索岭。特许弟侄代役,曰:“旌孝子也。”及惠帝即位,上疏乞归田里。未几,辽州知州王钦应诏辟巍。巍因赴吏部上书论时政。用事者方议削诸王,独巍与御史韩郁先后请加恩。略曰:“勿行晁错削夺之谋,而效主父偃推恩之策。臣又愿益隆亲亲之礼,岁时伏腊使人馈问。贤者下诏褒奖之。骄逸不法者,三犯不改,则告太庙废处之。”书奏,帝颔之。(选自明史高巍列传,有改动)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太学”,指古代的大学,古代把在太学读书的学生一律称为太学生。B.“伏腊”,指伏日与腊日,夏祭为伏,冬祭为腊,是古代两种祭祀的名称。C.“太庙
5、”,指中国古代帝王的宗庙。在先秦有不同的称谓,自秦汉起称太庙。2D.“洪武”,即明太祖的年号。建文四年时,成祖废除建文年号,改为洪武三十五年。答案 A解析 A 项,“在太学读书的学生一律称为太学生”有误,太学的学生,历代称谓不一,或称博士弟子,或称太学生、诸生等。参考译文 高巍,辽州人,崇尚气节,能写文章。母亲萧氏有久治不愈的疾病,高巍在身边侍奉,到母亲年老没有一点懈怠。母亲去世,素食守墓三年。明太祖洪武年间,朝廷表彰他的孝行,他由太学生被任用担任试前军都督府左断事的职务。高巍向上呈疏开垦河南、山东、北平的荒地。又分条陈奏抑制工商业、谨慎选拔举用贤能、爱惜人才等几件事情。明太祖称赞并采纳他的建
6、议。不久(高巍)因为判决事情不合乎皇上的心意,应当被判死罪,(朝廷)减免他的死罪,将他谪戍到贵州关索岭。皇上特别恩准允许由弟侄代替服役,说:“这是表彰孝子啊。”等到明惠帝登基,(高巍)上疏请求辞官还乡。不久,辽州知州王钦奉诏征召高巍。高巍于是到吏部上书议论政事。当权者正议论削除诸王,唯独高巍和御史韩郁先后请求对诸王施加恩德。大略是说:“不要实行晁错削地夺权的谋略,而效法主父偃推行恩德的计策。我又希望亲人之间的礼节更加隆重,到了每年伏腊让人带礼品慰问。对贤能的人下诏褒赏他们。对骄纵不守法的,三犯不改,则告之于太庙废除他。”奏本呈上,皇帝点头称许。三、(2018辽宁省重点高中协作校三模)阅读下面的
7、文言文,完成第 36 题。韦陟,字殷卿,与弟斌俱秀敏异常童。陟甫十岁,授温王府东阁祭酒。风格方整,善文辞,书有楷法,一时知名士皆与游。居丧,以父不得志殁,乃与斌杜门不出八年。亲友更往敦晓,乃强调为洛阳令。宋璟见陟叹曰:“盛德遗范,尽在是矣。”迁礼部侍郎。陟于鉴裁尤长。故事,取人以一日试为高下。陟许自通所工,先就其能试之,已乃程考,由是无遗材。迁吏部侍郎,选人多伪集,与正调相冒,陟有风采,擿辨无不伏者,黜正数百员,铨综号为公平。自以门品可坐阶三公,居常简贵,视僚党傲然;其以道谊合,虽后进布衣与均礼。李林甫恶其名高,恐逼己,出为襄阳太守。入考华清宫,杨国忠忌其才,谓拾遗吴豸之曰:“子能发陟罪乎?吾
8、以御史相处。”豸之乃劾陟馈遗事。陟贬桂岭尉。会安禄山陷洛阳,弟斌没贼,国忠欲构陟与贼通,密谕守吏,令胁陟使忧死,州豪杰共说曰昔张说被窜匿陈氏以免今若诏书下谁敢庇公愿公乘扁舟遁去事宁乃出不亦美乎陟慨然曰命当尔其敢逃刑因谢遣,坚卧不出。肃宗即位,起为吴郡太守,会永王兵起,委陟招谕,乃授江东节度使。与高适、来瑱会安州,陟曰:“今中原未平,若不斋盟质信,以示四方,知吾等协心戮力,则无以成功。”乃推瑱为地主,为载书,登坛曰:“皇天后土,实鉴斯言。”辞旨慷慨,士皆陨泣。永王败,帝趣陟赴凤翔。初,季广琛从永王乱,非其本谋,陟表广琛为历阳太守,慰安之。至是,恐广琛有后变,乃驰往谕诏恩释其疑,而后趣召。帝雅闻陟
9、名,欲倚以相,及是迁延,疑有顾望意,止除御史大夫。卒,年六十五。(选自新唐书韦陟传,有删改)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昔张说被窜/匿陈氏以免/今若诏书下/谁敢庇公/愿公乘扁舟遁/去事宁乃出/不亦美乎/陟慨然曰/命当尔/其敢逃刑/B.昔张说被窜/匿陈氏以免/今若诏书下/谁敢庇公/愿公乘扁舟遁去/事宁乃出/不亦美乎/陟慨然曰/命当尔其/敢逃刑/C.昔张说被窜/匿陈氏以免/今若诏书下/谁敢庇公/愿公乘扁舟遁去/事宁乃出/不亦美乎/陟慨然曰/命当尔/其敢逃刑/3D.昔张说被窜/匿陈氏以免/今若诏书下/谁敢庇公/愿公乘扁舟遁/去事宁乃出/不亦美乎/陟慨然曰/命当尔其/敢逃刑
10、/答案 C解析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首先要细读所给文段,明确了解文意,然后根据文意进行判断,本段话的大意为:“过去张说被流放,藏在陈氏家得以幸免。现在如果诏书一下,谁敢庇护您呢?希望您乘坐轻舟逃走,等事情平息了再出来,不也很好吗?韦陟感慨地说:命该如此,怎么敢逃脱刑罚?”其中注意结合文言文行文的习惯,也可借助标志词,如“昔”与“今”相对,句末语气词“乎”,表对话词“曰”,副词“其”等。本句中还可以根据一些名词,如“张说”“陈氏”“诏书”“公”“扁舟”等做出判断。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楷:文中指书体。汉字形体的演变,历经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草
11、书、行书六大类形体。B.三公:国君手下负责军政事务的最高长官,也称“三司”。不同的朝代所指的官职不同。C.江东:自汉至隋唐称安徽芜湖以下的长江下游南岸地区为“江东”。也可以指其他地方。D.皇天:古代对天的尊称。后土:古代对地的尊称。古人认为天地能主持公道,主宰万物。答案 A解析 回答此类题目,必须熟记文学常识的主要内容,区分文学常识的概念,仔细察看题干中的修饰限制成分。解答此类题目,还可以结合该词语所在的语段及具体语境分析。A 项,汉字形体类别还有甲骨文。即:汉字形体的演变大致历经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草书、行书。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韦陟才华突
12、出,遵守孝道。他从小聪明异常,十岁担任官职,擅长写文章;他的父亲去世,因父亲生前不得志,他和弟弟八年不出来做官。B.韦陟恪尽职守,为国选材。他在礼部任职,改变以往选人的方法;他在吏部任职,凭借个人素质,改变了吏部舞弊丛生的选人风气,人称公平。C.韦陟遭人忌恨,坚忍不屈。他因名声高被李林甫排挤;杨国忠妒忌他的才华,先指使人控告他,后又抓住他弟弟的事进行陷害,他没有屈服。D.韦陟慷慨陈词,忠于国家。有人叛乱时,他表达自己效忠国家的志向,感动士兵;他不顾皇帝的劝阻,去安抚曾经参加过叛乱的季广琛,维护国家利益。答案 D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带着选项回到原文进
13、行比较分析,做出判定。D 项,“他不顾皇帝的劝阻,去安抚曾经参加过叛乱的季广琛”错,皇帝没有劝阻韦陟去安抚曾经参加过叛乱的季广琛。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陟许自通所工,先就其能试之,已乃程考,由是无遗材。(2)帝雅闻陟名,欲倚以相,及是迁延,疑有顾望意,止除御史大夫。参考答案 (1)韦陟允许考生自己通报所擅长的学问,先就考生擅长的方面考试,然后再按照常规考核,因此不遗漏人才。(2)皇帝一向听说韦陟的名声,想要倚重他做宰相,到这时韦陟来凤翔有所拖延,皇帝怀疑他有观望之意,只授任(他)御史大夫。4解析 本题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是否有特殊句式。最后再
14、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文言翻译要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同时注意字字落实。翻译后的句子要通顺,不能出现病句。第一句:“自通”,自己通报;“工”,擅长;“试”,考试;“已乃”,然后再;“程考”,按照常规考核;“由是”,因此。第二句:“雅”、一向;“倚”,倚重;“及是”,到这时;“迁延”,拖延;“顾望”,观望;“止
15、”,只;“除”,授任官位。参考译文 韦陟,字殷卿,与弟弟韦斌都聪明机灵,不同于平常儿童。韦陟刚满十岁,授任温王府东阁祭酒。韦陟风格正直严整,擅长写文章,字有楷法,当时知名人士都与他交游。为父亲守丧,因父亲不得志死去,他便与韦斌八年闭门不出。亲友不断前去敦促开导,他才勉强调任洛阳令。宋璟见到韦陟感叹说:“盛德遗范,都集中在他身上了。”韦陟升任礼部侍郎。韦陟尤其擅长鉴识裁定人物。根据旧例,选人全凭一场考试决定优劣。韦陟允许考生自己通报所擅长的学问,先就考生擅长的方面考试,然后再按照常规考核,因此不遗漏人才。升任吏部侍郎,候选的人多有虚假,与正式调任的相互冒名顶替,韦陟有声威名望,裁定无人不服,取消
16、正式官员几百名,选官号称公平。韦陟自以为凭着门第等级可以坐而得到三公的地位,以简约尊贵自居,傲然蔑视同在朝班的显贵;但如果遇到志同道合的人,即使是后进布衣他也以礼相待。李林甫忌恨韦陟享有高名,唯恐威胁到自己的地位,调韦陟出京担任襄阳太守。入朝考核到华清宫任职,杨国忠忌恨他的才能,对拾遗吴豸之说:“你能揭发韦陟的罪行吗?我任你为御史。”吴豸之便弹劾韦陟赠送贿赂的事。韦陟被贬为桂岭尉。正值安禄山攻陷洛阳,韦陟的弟弟韦斌陷入敌寇中,杨国忠想要构陷韦陟与贼交通,秘密告诉守吏,命令(他)威胁韦陟使他忧愤而死。州里的豪杰都劝韦陟说:“过去张说被流放,藏在陈氏家得以幸免。现在如果诏书一下,谁敢庇护您呢?希望
17、您乘坐轻舟逃走,等事情平息了再出来,不也很好吗?”韦陟感慨地说:“命该如此,怎么敢逃脱刑罚?”于是表示谢意让他们离去,坚定地居住在家不出逃。肃宗继承皇位,起任韦陟为吴郡太守,正遇永王兵乱发生,委任韦陟前往招抚,便授任韦陟为江东度节度使。韦陟与高适、来瑱在安州会合,韦陟说:“如今中原没有平定,若不结盟约定效忠,以此宣示四方,让人们知晓我们同心协力,就无法成功。”便推举来瑱为当地之主,订下盟书,登上盟坛说:“皇天后土,明鉴此言。”辞意慷慨,士兵都感动地流下眼泪。永王失败,皇帝催促韦陟赶赴凤翔。起初,季广琛跟从永王叛乱,不是他的本意,韦陟上表举荐季广琛任历阳太守,安慰了他。到这时,韦陟恐怕季广琛以后
18、会发生变故,便先赶往宣示皇上的恩旨以化解他的疑惧,然后才赴召去拜见皇帝。皇帝一向听说韦陟的名声,想要倚重他做宰相,到这时韦陟来凤翔有所拖延,皇帝怀疑他有观望之意,只授任御(他)史大夫。去世,享年六十五岁。四、(2018山东济南二模)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 710 题。马周字宾王,博州茌平人。少孤,家窭狭。嗜学,善诗春秋。资旷迈,乡人以无细谨,薄之。武德中,补州助教,不治事,刺史达奚恕数咎让,周乃去,客密州。赵仁本高其才,厚以装,使入关。留客汴,为浚义令崔贤所辱,遂感激而西。舍新丰,逆旅主人不之顾,周命酒一斗八升,悠然独酌,众异之。至长安,舍中郎将常何家。贞观五年,诏百官言得失。何,武人,不涉
19、学,周为条二十余事,皆当世所切。太宗怪问何,何曰:“此非臣所能,家客马周教臣言之。客,忠孝人也。”帝即召之,间未5至,遣使者四辈敦趣。及谒见,与语,帝大悦,诏直门下省。明年,拜监察御史,奉命称职。帝以何得人,赐帛三百段。周善敷奏,机辩明锐,动中事会,裁处周密,时誉归之。帝每曰:“我暂不见周即思之。”岑文本谓所亲曰:“马君论事会文切理无一言损益听之令人忘倦苏张终贾正应此耳然鸢肩火色腾上必速恐不能久。”俄迁治书侍御史,兼知谏议大夫,检校晋王府长史。十八年,迁中书令。时置太子司议郎,帝高其除。周叹曰:“恨吾资品妄高,不得历此官。”帝征辽,留辅太子定州。及还,摄吏部尚书,进银青光禄大夫。帝尝以飞白书赐
20、周曰:“鸾凤冲霄,必假羽翼;股肱之寄,要在忠力。”周病消渴连年,帝幸翠微宫,求胜地为构第,每诏尚食具膳。上医使者视护,躬为调药,太子问疾。疾甚,周取所上奏章悉焚之。曰:“管、晏暴君之过,取身后名,吾不为也!”二十二年卒,年四十八,赠幽州都督,陪葬昭陵。(节选自新唐书,有删改)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马君论事/会文切理/无一言损益/听之/令人忘倦/苏张终贾正应此耳/然鸢肩火色/腾上必速/恐不能久B.马君论事会文/切理无一/言损益/听之令/人忘倦/苏张终贾正应此耳/然鸢肩火色/腾上必速/恐不能久C.马君论事/会文切理无一/言损/益听之令/人忘倦/苏张终贾正应此耳然/
21、鸢肩/火色腾上必速/恐不能久D.马君论事会文/切理/无一言损益/听之/令人忘倦/苏张终贾正应此耳然/鸢肩火色/腾上必速/恐不能久答案 A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关”,古代在险要地方或国界设立的守卫处所,在本文指函谷关。B.“客”即门客。古代达官贵人有供养门客的习俗,战国四公子都号称“养客三千”。C.“摄”有捕捉的意思,“摄吏部尚书就是逮捕了吏部尚书,对吏部进行整治。D“赠”,文中指追赠,指朝廷给已死的官吏或官吏已死的长辈追封官爵。答案 C解析 “摄”即古代暂时代理某官职的人事安排,“摄吏部尚书”意指暂时代理吏部尚书。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22、,不正确的一项是( )A.马周早年经历坎坷。途经汴州时,他受到县令崔贤的羞辱,内心受到极大触动,于是继续向西入关进京,谋求更大的发展。B.马周才能非凡。太宗见到他为常何代拟的条陈后,急切地要见到他,甚至派常何四处找寻他、敦促他入官。C.马周深得宠信。在赏赐给马周的书信里,太宗高度赞赏他是能够竭忠尽力的股肱重臣。D.马周虑事周全。病重之后,他烧掉了写给皇帝的奏章,表示自己不想靠暴露君王过错来为自己博取名声。答案 B解析 由“遣使者四辈敦趣”可知,派出来寻找马周的不是常何。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1)舍新丰,逆旅主人不之顾,周命酒一斗八升,悠然独酌,众异之。(2)周病消渴连年,
23、帝幸翠微宫,求胜地为构第,每诏尚食具膳。参考答案 (1)投宿新丰,旅店主人不回头正眼看他,马周吩咐上一斗八升酒,悠闲地在那儿自斟自饮,大家都觉得他奇怪。(2)马周患消渴病多年,太宗亲临翠微宫,寻找风景秀美的地方为他建造府第,还经常诏命尚食为他准备饭菜。参考译文 马周字宾王,博州茌平人。年少时丧父,家境贫穷。他十分喜爱学习,精通诗经春秋。性格旷放豪迈,乡人因他不拘小节,鄙视他。武德年间,补授州助教,不管事,刺史达奚恕屡次责备他,马周于是离开,客居密州。赵仁本认为他是高才,资助丰厚的行装,叫他入关。停留客居在汴,受到浚义令崔贤的侮辱,于是气愤之下向西而去。投宿新丰,旅店的主人不回头正眼看他,马周吩
24、咐上一斗八升酒,悠闲地在那儿自斟自饮,大家都觉得他奇怪。到了长安,寄居在中郎将常何家中。贞观五年,唐太宗下诏百官议论朝政得失。常何是一个武夫,不曾学文,马周替他条陈二十余件事,都很切合实际。太宗奇怪地问常何。常何说:“这不是臣所能写出来的,是家客马周教臣这样说的。这位家客,是忠孝之人。”唐太宗立即召见马周,在未到来期间,派遣四批使者去催促。等到谒见,和他谈话,太宗皇帝大为高兴,下诏在门下省上班。第二年,拜授为监察御史,奉命出使称职。唐太宗因为常何发现人才,赐帛三百段。马周善于陈述论奏,机敏明辩,论事切中事物要害,裁决处理周密,得到当时人的赞赏。太宗常说:“我片刻不见马周就想他。”岑文本对所亲近
25、的人说:“马周议论事情,文章切中事理,没有一句可增减的,听起来令人不知疲倦。苏秦、张仪、终军、贾谊也正是这样罢了。然而他双肩如鸢耸起面色如火赤红,晋升一定很快,恐怕不能长久。”不久,马周升任治书侍御史,同时做谏议大夫,代理晋王府长史。贞观十八年,他又升任中书令。当时设置太子司议郎,唐太宗精选堪任此职的人。马周感叹道:“只恨我资质、品格妄高,不能历任这一官职。”唐太宗远征辽东,留马周在定州辅佐太子。等到太宗回朝,马周又代理吏部尚书,晋升银青光禄大夫。唐太宗曾经用飞白书赐马周,上面写着:“鸾凤直冲霄汉,一定要凭借强健的羽翼;所要寄托依靠的股肱重臣,关键在于能尽竭忠尽力。”马周患消渴病多年,太宗亲临翠微宫,寻找风景秀美的好地方为他建造府第,还经常诏命尚食为他准备饭菜。皇帝派御医前去诊视看护,甚至亲自为他调药,太子也前去慰问病情。病重时,马周拿出原来上的奏章,并把它们全部烧掉。马周说:“管仲、晏子之徒,靠显露君主的过失,博取身后声名,我不能这样做啊。”贞观二十二年,马周去世,年仅 48 岁。唐太宗追封他为幽州都督,让他陪葬在昭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