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学年高中化学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1.2.1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doc

上传人:bowdiet140 文档编号:1091782 上传时间:2019-04-12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3.4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_2019学年高中化学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1.2.1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18_2019学年高中化学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1.2.1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18_2019学年高中化学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1.2.1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018_2019学年高中化学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1.2.1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018_2019学年高中化学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1.2.1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第 1 课时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一、能源与火力发电1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1)一次能源:直接从自然界取得的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水力、潮汐、原煤、石油、天然气、天然铀矿等。(2)二次能源:一次能源经过加工,转换得到的能源。如电能、蒸汽能、机械能等。2火力发电化学能间接转化为电能(1)火力发电的原理首先通过化石燃料燃烧,使化学能转变为热能,加热水使之汽化为蒸汽以推动蒸汽轮机,然后带动发电机发电。(2)能量转换过程化学能 热能 机械能 电能 燃 烧 蒸 汽 发 电 机 (3)火力发电的弊端化石燃料属于不可再生资源,用化石燃料发电会造成资源的浪费。火力发电的过程中,能量经过多次转化,利用率低,

2、能量损失大。化石燃料燃烧会产生大量的有害物质(如 SO2、CO、NO 2、粉尘等),污染环境。火力发电是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一种间接方式,在其过程中,燃烧是使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关键。例 1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根据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的划分,氢气为二次能源B电能是现代社会中应用最广泛、使用最方便、污染最小的一种二次能源C火力发电是将燃料中的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过程D在火力发电过程中,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实际上是氧化还原反应发生的过程,伴随着能量的变化答案 C2解析 氢气不能从自然界中直接取得,是二次能源,A 正确;电能也是二次能源,且使用方便、污染最小,B 正确;以煤为燃料,

3、火力发电的能量转化过程:(煤)化学能 热 燃 烧 能 机械能 电能,故 C 错误,D 正确。 蒸 汽 发 电 机 二、原电池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1实验探究实验步骤解释或说明锌与稀硫酸发生置换反应产生氢气,而铜则不能锌与稀硫酸反应,但氢气在铜片上产生,导线中有电流锌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但导线中无电流乙醇是非电解质,与锌、铜都不反应2.原电池的概念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原电池的反应本质是氧化还原反应。3原电池的构成条件理论上,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均可构成原电池。具体条件是:(1)具有活动性不同的两个电极(金属与金属或金属与能导电的非金属)。(2)溶液:两电极均插入电解质溶液中。(3)导

4、线:两电极用导线相连,形成闭合回路。4原电池的工作原理(1)分析下图并填空原电池总反应式:Zn2H =Zn2 H 2;(2)能量转化:化学能转变为电能。35原电池工作原理的应用(1)比较金属活动性原电池中,作负极的金属活动性一般比作正极的金属活动性强。(2)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如:在 Zn 和稀硫酸反应时,滴加少量 CuSO4溶液,则 Zn 置换出的铜和锌构成原电池的正负极,从而加快 Zn 与稀硫酸反应的速率。(3)设计原电池如:把 Fe2Fe 3 =3Fe2 设计成原电池,可用 Fe 作负极,铜(或石墨)作正极,FeCl 3溶液作电解质溶液。例 2 如图所示装置能够组成原电池的是_。其他不能构成

5、原电池的说明理由:_。考点 能源与构成的原电池条件题点 原电池的形成条件与判断方法答案 EFGA 装置的两个电极的活泼性相同,电子不会流动形成电流;B 装置为非电解质溶液,不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C 装置电解质溶液在两个分开的装置中,不成形成闭合回路;D 装置无导线连接电极,不能形成闭合回路。它们均不能构成原电池思维启迪原电池的判定方法:一看反应原理(能否自发地进行氧化还原反应);二看构成条件(两极一液成回路:两个活泼性不同的电极,插入电解质溶液中,装置形成闭合回路)。4例 3 如图所示电流表的指针发生偏转,同时 A 极的质量减小,B 极上有气泡产生,C 为电解质溶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B

6、 极为原电池的正极BA、B、C 分别可以为 Zn、Cu 和稀盐酸CC 中阳离子向 A 极移动DA 极发生氧化反应考点 原电池工作原理及正负极的判断题点 原电池工作原理答案 C解析 原电池中,负极金属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溶解,质量减小,故 A 极为负极,B极为正极,A、D 项正确;A、B、C 分别为 Zn、Cu 和稀盐酸时,可以构成原电池,且现象符合题意,B 项正确;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移向正极,C 项错误。例 4 某原电池的离子方程式是 ZnCu 2 =Zn2 Cu,该原电池正确的组成是 ( )选项 正极 负极 电解质溶液A Cu Zn HClB Zn Cu CuSO4C Cu Zn CuSO

7、4D Cu Zn ZnCl2考点 原电池原理的应用题点 设计原电池答案 C解析 将 ZnCu 2 =Zn2 Cu 拆开两个半反应:氧化反应(负极反应):Zn2e =Zn2 。还原反应(正极反应):Cu 2 2e =Cu。则电池的负极是 Zn,正极是比锌不活泼的金属或导电的非金属,电解质溶液中含 Cu2 。方法技巧设计原电池的方法(1)依据:已知一个氧化还原反应,首先分析找出氧化剂、还原剂,一般还原剂为负极材料(或在负极上被氧化),氧化剂(电解质溶液中的阳离子)在正极上被还原。(2)选择合适的材料电极材料:电极材料必须导电。负极材料一般选择较活泼的金属材料,或者在该氧化还5原反应中,本身失去电子

8、的材料。电解质溶液:电解质溶液一般能与负极反应。原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其工作原理是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 ,错误的打“”)(1)电能是现代社会中应用最广泛、使用最方便、污染最小的一种二次能源( )(2)NaOHHCl= =NaClH 2O 是放热反应,可以设计成原电池( )(3)原电池中的阳离子由负极区向正极移动( )(4)在 Zn|稀硫酸|Cu 原电池中,电子由锌通过导线流向铜,再由铜通过电解质溶液到达锌( )(5)把锌粒放入盛有盐酸的试管中,加入几滴 CuCl2溶液,气泡放出速率加快( )考点 原电池工作原理题点 原电池的综合应用答案 (1) (2) (3) (4) (5)2

9、(2017北京 101 中学期中)下列设备工作时,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是( )A B C D锂离子电池 太阳能集热器 燃气灶 硅太阳能电池考点 能源与构成原电池的条件题点 能量的转化方式答案 A解析 A 项,锂离子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故正确;B 项,太阳能集热器是把太阳能转化为热能,故错误;C 项,燃烧是放热反应,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热能,故错误;D 项,硅6太阳能电池是把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故错误。3(2017湖南郴州适应性测试)如图为某兴趣小组制作的番茄电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子由铜通过导线流向锌B该装置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C锌电极发生氧化反应D电流由锌通过导线流向铜考点 原

10、电池工原理和正负极的判断题点 原电池工作原理答案 C解析 A 项,铜作正极,锌作负极,因此电子由锌流向铜,故错误;B 项,该装置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故错误;C 项,锌作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故正确;D 项,电子与电流的方向相反,因此电流由铜极流向锌极,故错误。4下列装置中四块相同的 Zn 片,放置一段时间后腐蚀速率由慢到快的顺序是( )A BC D考点 原电池原理的应用题点 金属腐蚀快慢的比较答案 B解析 中的锌作负极,腐蚀速率最快;中的锌与外界不接触,腐蚀速率最慢;中的锌作正极,腐蚀速率比中的锌要慢;因此腐蚀速率由慢到快的顺序为,故 B 正确。5在铜锌原电池中(如下图),以硫酸铜为电解

11、质溶液,锌为_极,电极上发生的是_(填“氧化”或“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_。锌片上观察到的现象为_;铜为_极,电极上发生的是_(填“氧化”或“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7_;铜片上观察到的现象为_,原电池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考点 原电池工作原理和正负极的判断题点 常考多变的锌铜原电池答案 负 氧化 Zn2e =Zn2 锌片溶解 正 还原 Cu 2 2e =Cu 铜极变粗 ZnCu 2 =Zn2 Cu解析 CuSO 4为电解质溶液时,铜锌原电池的负极为锌,电极反应式为 Zn2e =Zn2 ,所以锌片不断溶解,正极为铜,电极反应式为 Cu2 2e =Cu,所以铜极不断变粗,原电池总反应式为

12、ZnCu 2 =Zn2 Cu。对点训练题组一 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1下列有关能源的说法错误的是( )A风能是人类通过风车等工具获取的能源,但属于一次能源B在即将到来的新能源时代,核能、太阳能、氢能将成为主要能源C月球土壤中含有丰富的质量数为 3 的氦,它可作为未来核能的重要原料D原电池把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所以由原电池提供的电能是一次能源考点 能源与构成原电池的条件题点 能源的分类答案 D解析 风能是直接从自然界中取得的能源,属于一次能源,A 正确;原电池提供的电能是由化学能转化而得到的,不是直接获得的,属于二次能源,D 错误;随着时代的发展,化石能源逐渐枯竭,所以新能源时代污染小的核能、太阳

13、能、氢能将成为主要能源,B、C 正确。2下面是有关各种形式能量的相互转化途径的叙述,其中错误的是( )A家庭液化气灶将化学能转变为热能B灯泡将电能全部转变为光能8C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D太阳能电池将光能转变为电能考点 能源与构成原电池的条件题点 能量的转化方式答案 B解析 灯泡除了将电能转变为光能之外,还转变为热能等其他形式的能。题组二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3如图所示各装置中,不能构成原电池的是(烧杯中所盛液体都是稀硫酸)( )考点 能源与构成原电池的条件题点 原电池的形成条件与判断答案 D解析 原电池的形成条件包括活动性不同的电极、电解质溶液、形成闭合回路、自发进行氧化还原反应。对图示各个

14、装置进行观察,发现只有 D 不能形成闭合回路,因此不能形成原电池。4下列关于原电池的叙述,正确的是( )A构成原电池的正极和负极材料必须是两种活泼性不同的金属B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C在原电池中,电子流出的一极是负极,该电极被还原D原电池放电时,电流的方向是从负极到正极考点 原电池工作原理和正负极的判断题点 原电池构成和原理的理解答案 B解析 构成原电池的正极和负极可以是两种活泼性不同的金属,也可以是导电的非金属(如石墨棒)和金属,A 错误;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B 正确;在原电池中,负极上发生失去电子的氧化反应,正极上发生得到电子的还原反应,所以电子从负极沿导线流向正极

15、,C 错误;原电池放电时,电子从负极沿导线流向正极,则电流的方向是从正极到负极,D 错误。5(2017湖北部分重点中学期末联考)某实验兴趣小组按下图装置实验后,所记录内容合9理的是( )实验记录Cu 为正极,Zn 为负极;Zn 质量减少,Cu 质量增加;SO 向 Cu 极移动;24电子流向:由 Zn 经导线流入 Cu 片;Zn 电极发生还原反应;正极反应式:Cu 2 2e =Cu。A. BC D考点 原电池工作原理和正负极的判断题点 原电池工作原理答案 B解析 Zn 比 Cu 活泼,Zn 为负极,Cu 为正极,故正确;铜为正极,发生反应:Cu2 2e =Cu,铜极质量增大,故正确;原电池工作时

16、,阴离子向负极移动,故错误;电子由负极流向正极,即电子由 Zn 电极流向 Cu 电极,故正确;Zn 电极发生氧化反应,故错误;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方程式为 Cu2 2e =Cu,故正确。综上所述,B 正确。6人造地球卫星用到的一种高能电池银锌蓄电池,其电池的电极反应式:Zn2OH 2e =ZnOH 2O,Ag 2OH 2O2e =2Ag2OH 。据此判断氧化银是( )A负极,被氧化 B正极,被还原C负极,被还原 D正极,被氧化考点 原电池工作原理和正负极的判断题点 正、负极的判断答案 B解 析 电 池 的 电 极 反 应 式 : Zn 2OH 2e =ZnO H2O, Ag2O H2O

17、2e =2Ag 2OH ,从中可以看出锌的化合价升高,所以锌为负极,被氧化,而氧化银中的银化合价降低,被还原,故氧化银为正极,被还原,故 B 符合题意。7(2017武汉高一检测)如图将锌片和铜片用导线连接后放入稀硫酸中,发生原电池反应,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10A溶液的 pH 增大B溶液中的 Zn2 浓度增大C溶液中的 SO 浓度增大24D溶液的密度增大考点 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和正负极的判断题点 常考多变的锌铜原电池答案 C解析 A 项,氢离子浓度降低,溶液的 pH 增大,正确;B 项,锌不断溶解,溶液中的 Zn2浓度增大,正确;C 项,由于在反应过程中溶液中 SO 没有参加反应,所以溶液中 c

18、(SO24)不变,错误;D 项,原电池放电时,溶液由硫酸溶液逐渐变成硫酸锌溶液,所以溶液24的密度增大,正确。8.如图所示装置,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同时 A 极逐渐变粗,B 极逐渐变细,C 为电解质溶液,则 A、B、C 应是下列各组中的( )AA 是 Zn,B 是 Cu,C 为稀硫酸BA 是 Cu,B 是 Zn,C 为稀硫酸CA 是 Fe,B 是 Ag,C 为稀 AgNO3溶液DA 是 Ag,B 是 Fe,C 为稀 AgNO3溶液考点 原电池工作原理和正负极的判断题点 多角度判断正、负极答案 D解析 A 极逐渐变粗,说明 A 极为原电池的正极,溶液中的金属阳离子得到电子后在 A 极上析出;B

19、极逐渐变细,说明 B 极为原电池的负极,失去电子后变成离子进入溶液中。A和 B 两项中的反应为 ZnH 2SO4=ZnSO4H 2,则 A 项 A 极变细,B 项 A 极不变;C 和 D 两项中的反应为 Fe2AgNO 3=2AgFe(NO 3)2,其中 C 项 A 极变细,D 项 A 极变粗。题组三 原电池工作原理的应用9X、Y、Z、W 四种金属片浸在稀盐酸中,用导线连接,可以组成原电池,实验结果如图11所示:则四种金属的活泼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AZYXW BZXYWCZYWX DYZXW考点 原电池工作原理的应用题点 比较金属活泼性的强弱答案 A10(2018南宁六中 5 月考试)下面

20、是四个化学反应,你认为理论上不可用于设计原电池的化学反应是( )A2Al2NaOH2H 2O=2NaAlO23H 2B2H 2O 2 2H2O= = = = =点 燃 CMg 3N26H 2O=3Mg(OH)22NH 3DCH 42O 2 CO22H 2O= = = = =点 燃 考点 原电池原理的应用题点 能否设计原电池的化学反应分析答案 C解析 只有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才能用于设计原电池;A、B、D 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均可以设计为原电池。C 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不能设计成原电池,故选 C。11(2018北京四中 4 月月考)为将反应 2Al6H =2Al3 3H 2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下列装

21、置能达到目的的是(铝条均已除去了氧化膜)( )12考点 原电池原理的应用题点 原电池的设计答案 B解析 A 项为原电池,铝为负极,但总反应为 2Al2OH 2H 2O=2AlO 3H 2,不符合; 2C 项为原电池,但硝酸是氧化性酸,则总反应为 Al4H NO =Al3 NO2H 2O,不 3符合;D 项装置中有外接电源,不属于原电池,不符合。12小颖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研究原电池原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若将图 1 装置的 Zn、Cu 直接接触,Cu 片上能看到气泡产生B图 2 装置中 SO 向 Cu 片移动24C若将图 2 中的 Zn 片改为 Mg 片,Cu 片上产生气泡的速率加快D图

22、2 与图 3 中正极生成物的质量比为 132 时,Zn 片减轻的质量相等考点 原电池原理的应用题点 原电池工作原理的探究答案 B解析 Zn、Cu 直接接触就能构成闭合回路而形成原电池,Cu 片上可看到有气泡产生,A 项正确;SO 带负电荷,应该向负极 Zn 片移动,B 项错误;由于 Mg 的失电子能力强于24Zn,所以将 Zn 片改为 Mg 片后,电子转移速率加快,生成 H2的速率也加快,C 项正确;假设图 2 中正极产生 2 g H2,则转移 2 mol 电子,消耗负极 65 g Zn,而图 3 中正极析出 64 g Cu,也转移 2 mol 电子,消耗负极 65 g Zn,故 Zn 片减轻

23、的质量相等,D 项正确。综合强化13(2017南宁高一检测)某同学为了探究原电池产生电流的过程,设计了如图实验。13(1)打开 K,观察到的现象为_。(2)关闭 K,观察到的现象是_。此电池的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3)关闭 K,溶液中阳离子向_(填“Zn”或“C”)极移动,外电路中,电子流动方向是_。考点 原电池原理的应用题点 原电池的综合探究实验答案 (1)锌棒上附着有红色固体(2)碳棒上附着有红色固体 Zn2e =Zn2(3)C ZnC(或负极正极)解析 (1)打开 K,锌与硫酸铜接触,置换出铜,所以可以看到锌棒上附着有红色固体。(2)关闭 K,形成原电池,锌作负极,碳作正极,溶液中的铜

24、离子在碳棒上得到电子生成铜,看到碳棒上附着有红色固体;负极反应为 Zn2e =Zn2 。(3)关闭 K,溶液中的阳离子向正极移动,即向碳棒移动,电子从锌出来经过导线流向碳。14(2017咸宁高一检测)理论上讲,任何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都可以设计成原电池。请利用反应“Cu2Ag =2AgCu 2 ”设计一个化学电池(正极材料用碳棒),回答下列问题:(1)该电池的负极材料是_,发生_反应(填“氧化”或“还原”),电解质溶液是_。(2)正极上出现的现象是_。(3)若导线上转移电子 1mol,则生成银_g。考点 原电池原理的应用题点 原电池的设计答案 (1)Cu 氧化 AgNO 3溶液(2)碳棒上出现银

25、白色物质(3)108解析 (1)根据电池的总反应,可知负极一般是失电子的物质,所以负极材料应该是铜,发生氧化反应,电解质溶液是一种可溶性的银盐溶液,所以是 AgNO3溶液。(2)正极上是溶液中的银离子得到电子变成银单质,所以正极上的现象是碳棒上出现银白色物质。(3)当导线上转移 1 mol 电子的时候,正极上会析出 1 mol 银单质,所以正极上生成的银的质量是108 g。1415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探究铝电极在原电池中的作用,在常温下,设计并进行了以下一系列实验,实验结果记录如下。编号 电极材料 电解质溶液 电流表指针偏转方向1 Al、Mg 稀盐酸 偏向 Al2 Al、Cu 稀盐酸 偏向 Cu

26、3 Al、C(石墨) 稀盐酸 偏向石墨4 Al、Mg 氢氧化钠溶液 偏向 Mg5 Al、Zn 浓硝酸 偏向 Al试根据上表中的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 1、2 中 Al 所作的电极(正极或负极)是否相同(填“是”或“否”)?_。(2)由实验 3 完成下列填空:铝为_极,电极反应式:_;石墨为_极,电极反应式:_;电池总反应式:_。(3)实验 4 中铝作负极还是正极?_,理由是_。写出铝电极的电极反应式:_。(4)解释实验 5 中电流表指针偏向铝的原因:_。(5)根据实验结果总结出影响铝在原电池中作正极或负极的因素:_。考点 原电池工作原理和正负极的判断题点 多角度判断正、负极答案 (1

27、)否 (2)负 2Al6e =2Al3 正6H 6e =3H2 2Al6HCl= =2AlCl33H 2(3)负极 在 NaOH 溶液中,活动性:AlMg Al3e 4OH =AlO 2H 2O 2(4)Al 在浓硝酸中发生钝化,Zn 在浓硝酸中发生反应,被氧化,即在浓硝酸中,活动性:ZnAl,Al 是原电池的正极(5)另一个电极材料的活动性;电解质溶液解析 在稀盐酸中的活动性:MgAlCu。由实验 1 和 2 可知,原电池中电流表指针是偏向正极。在实验 3 中电流表指针偏向石墨,由上述规律可知,Al 是负极,石墨是正极,化学反应是 Al 失去电子被氧化为 Al3 ,盐酸中的 H 得到电子被还原为 H2。在 NaOH 溶液中15活动性:AlMg,则 Al 是负极,Mg 是正极。Al 在浓硝酸中发生钝化,Zn 在浓硝酸中被氧化,即在浓硝酸中活动性:ZnAl,Zn 是负极,Al 是正极,所以在实验 5 中电流表指针偏向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 SIS SS-ISO 2631-1982 Vibration and shock - Guide for the evaluation of human exposure to whole-body vibration《振动与冲击 人体全身振动影响评价》.pdf SIS SS-ISO 2631-1982 Vibration and shock - Guide for the evaluation of human exposure to whole-body vibration《振动与冲击 人体全身振动影响评价》.pdf
  • SIS SS-ISO 2632-1-1989 Roughness comparison specimens  Part 1 Turned ground bored milled shaped and planed《粗糙度比较样品 第1部分:转动;研磨;钻孔;铣制;成形并刨光》.pdf SIS SS-ISO 2632-1-1989 Roughness comparison specimens Part 1 Turned ground bored milled shaped and planed《粗糙度比较样品 第1部分:转动;研磨;钻孔;铣制;成形并刨光》.pdf
  • SIS SS-ISO 2632-2-1989 Roughness comparison specimens  Part 2 Spark-eroded shot-blasted and grit-blasted and polished《粗糙度比较样品 第2部分:电火花加工;喷丸处理;喷砂处理及抛光》.pdf SIS SS-ISO 2632-2-1989 Roughness comparison specimens Part 2 Spark-eroded shot-blasted and grit-blasted and polished《粗糙度比较样品 第2部分:电火花加工;喷丸处理;喷砂处理及抛光》.pdf
  • SIS SS-ISO 266-1985 Acoustics  Preferred frequencies for measurement《声学 测试的优先频率》.pdf SIS SS-ISO 266-1985 Acoustics Preferred frequencies for measurement《声学 测试的优先频率》.pdf
  • SIS SS-ISO 2692-1989 Technical drawings  Geometrical tolerancing  Maximum material principle《技术图纸 几何公差 最大材料原则》.pdf SIS SS-ISO 2692-1989 Technical drawings Geometrical tolerancing Maximum material principle《技术图纸 几何公差 最大材料原则》.pdf
  • SIS SS-ISO 2699-1985 Road vehicles  Flange-mounted injec- tion nozzle holders size S  Types 2 3 4 5 and 6《道路车辆 凸缘型注射管嘴支架尺寸 “S”2、3、4、5和6类型》.pdf SIS SS-ISO 2699-1985 Road vehicles Flange-mounted injec- tion nozzle holders size S Types 2 3 4 5 and 6《道路车辆 凸缘型注射管嘴支架尺寸 “S”2、3、4、5和6类型》.pdf
  • SIS SS-ISO 2704-1985 Road vehicles  Spark plugs M10 x 1 with flat seating and their cylinder head housing《道路车辆 M10 x 1平座火花塞和汽缸盖安装座》.pdf SIS SS-ISO 2704-1985 Road vehicles Spark plugs M10 x 1 with flat seating and their cylinder head housing《道路车辆 M10 x 1平座火花塞和汽缸盖安装座》.pdf
  • SIS SS-ISO 2705-1985 Road vehicles  Spark plugs M12 x 1 25 with flat seating and their cylinder head housing《道路车辆 M12x1 25平座火花塞和汽缸盖安装座》.pdf SIS SS-ISO 2705-1985 Road vehicles Spark plugs M12 x 1 25 with flat seating and their cylinder head housing《道路车辆 M12x1 25平座火花塞和汽缸盖安装座》.pdf
  • SIS SS-ISO 2719-1990 Petroleum products and lubricants  Determination of flash point  Pensky-Martens closed cup method《石油产品和润滑油 闪点测定 宾斯基 马丁闭口杯法》.pdf SIS SS-ISO 2719-1990 Petroleum products and lubricants Determination of flash point Pensky-Martens closed cup method《石油产品和润滑油 闪点测定 宾斯基 马丁闭口杯法》.pdf
  •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