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遂宁市外国语实验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学段考试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terrorscript155 文档编号:1092791 上传时间:2019-04-12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2.1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遂宁市外国语实验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学段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四川省遂宁市外国语实验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学段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四川省遂宁市外国语实验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学段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四川省遂宁市外国语实验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学段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四川省遂宁市外国语实验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学段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1 -四川省遂宁市外国语实验学校 2018-2019 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学段考试试题(含解析)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项羽本纪中将项羽划分为两个截然相反的阶段。前一部分表现项羽神勇,千古无二;后一部分则从道义上进行批评。神勇为他谋得霸王的地位,然而恰恰也是神勇成了他的丧命之剑, “及羽背关怀楚,放逐义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己,难矣。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 。恃力而不恃智,这就是项羽个人的性格悲剧。他的性格缺陷还表现在任性与不成熟的儿童气质,他是一个很情绪化的人,容易发怒。 项羽本纪 “怒”字共出现 14 次,而项羽就占了 9 次。项羽就像一个任性的

2、孩子,动不动就发脾气。面临重大抉择时除了发怒外绝没有冷静的思考。躁动是他自小以来一直的性格,这从早年学书、学剑、兵法样样不肯竟学可以看出。与任性躁动相伴随的就是项羽刚愎自用,不能容人,韩信、陈平等曾经的部下都成了他的致命敌人。司马迁笔下的项羽,是一个矛盾的结合体。 “言语呕呕”与“喑噁叱咤” , “恭敬慈爱”与“剽悍滑贼” , “爱人礼士”与“妒贤嫉能” , “妇人之仁”与“屠坑残灭” , “分食推饮”与“玩印不予” ,皆若相反相违;而既具在羽一人之身。这些表面截然相反的品格固然反映了人物性格的立体性,但同时也可从公德、私德角度进行剖析。项羽的感情与道德往往在私人领域得以表现。项羽似乎也很仁爱

3、,但这只限制在私人小范围,在大是大非上则往往做不到。 淮阴侯列传韩信曰:“项王喑噁叱咤,千人皆废;然不能任属贤将,此特匹夫之勇耳。项王见人恭敬慈爱,言语呕呕,人有疾病,涕泣分饮食。至使人有功,当封爵者,印别敝,忍不能予,此所谓妇人之仁也。 ”所谓“妇人之仁”其实就是对事情的关注点极为狭小,不能权衡主次利弊,全局把握事态发展。所以在四面楚歌声中他不是如何策划突围,而是慷慨悲歌,到死还要表现自己的能力。在乌江亭长提出救援方案时,他“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 ”他将个人的荣誉比天下的获得看得更为重要。由此可见,项羽在是非判断与行事方面,多依从私德原则。与此相对应,

4、项羽个人性格的缺陷主要表现在公德的缺失。反秦之初,他曾“别攻襄城,襄城坚守不下,已拔,皆坑之” 。巨鹿之战后,他将已投降的章邯军二十万人坑杀在新安城南。强烈复仇精神和政治上愚昧无知的表现仇恨秦朝, “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 ,竟至要- 2 -把秦的宫室都放火烧掉。这些人格的形成与其早年经验分不开。日本学者泷川资言有过深入的分析,他认为“项羽楚人,既失其祖,又失其季父,怨秦入骨。其入咸阳,犹伍子胥入郢,杀王屠民烧宫殿,以快其心者,亦不足异,谓之无深谋远虑可也” 。项羽反秦的力量源泉在于复仇,没有意识到自己有统一天下的责任。而复仇的依据在于私人伦理的价值评判。项羽灭秦以后,在政治上没有建树,杀义

5、帝自为霸王, “为天下宰,不平” ,由此引发诸侯叛离,天下重归于乱。(节选自郭院林试论司马迁以道统抗衡政统的精英意识 ,有删改)1. 下列选项中关于项羽性格悲剧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神勇恃力,自矜功伐。项羽的“神勇”是一把双刃剑,没有成就其“霸王”的名号,却导致了他自矜功伐的个性,最终走向灭亡。B. 任性躁动,刚愎自用。项羽性格急躁,动辄发怒,遇事缺少冷静的思考。这从他早年缺乏恒心,不肯竟学,常常半途而废就已表现出来。C. 耽于私仇,妇人之仁。项羽有称霸天下之能,却无统一天下之志,只关心个人的荣誉,急于报自己的私仇,缺乏基本的政治远见。D. 独断寡听,暴虐恣睢。项羽身为主帅却视野狭

6、窄,不能权衡利弊,屠降城、杀降俘,虽推翻暴秦,其行为却与暴秦无异,不得人心。2.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项羽的一生分为两个阶段,前一个阶段神勇善战,称霸天下;后一个阶段力征天下,自矜功伐,最终落得个身死名灭的下场。B. 项羽身上不成熟的儿童气质具体表现为早年求学时的不肯竟学,争霸时的暴躁易怒,直至最后刚愎自用,不能容人。C. 韩信认为项羽虽然勇武过人,但是不会选贤任能,也不过是匹夫之勇;表面上待人恭敬慈爱,却不肯分功于人,只是“妇人之仁” 。D. 项羽反秦的力量源泉来自强烈的复仇情绪,而这样的复仇仅仅是个人的情绪宣泄,而非为天下计的深谋远虑,因此引发诸

7、侯叛离。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司马迁对项羽的评价褒贬参半,既肯定他拔山盖世的英雄气魄,又批判他在政治上“奋私智”以“力征经营天下”而不“师古”的愚昧短视。B. 项羽自视颇高,却在政治上愚昧无知,至死都以为“天亡我也,非战之罪” ,这直接证明了他“恃力而不恃智”的性格悲剧,实为后人警醒。- 3 -C. 项羽失败的主要原因在于其性格的矛盾性,即在私人领域表现出感情与道德泛滥,而在公德上却缺乏统一天下的责任,只一味沉溺于报私仇。D. 项羽的仁爱是错位的慈善,是荒唐的姑息,如果项羽能将仁爱转化为选贤举能、获取民心、与人分利等,楚汉争霸的结局一定会是另一番境况。【答案】1

8、. A 2. A 3. D【解析】【1 题详解】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筛选信息,概括文意。 “神勇”成就了项羽“霸王”的称号,却也导致了他自矜功伐的性格,最终走向灭亡。依据是第一段“神勇为他谋得霸王的地位,然而恰恰也是神勇成了他的丧命之剑” ,曲解文意。点睛:这是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分析作者态度的题目,试题错误设置的方式注意是“强拉因果” “因果倒置” “混淆范围” “无中生有” “偷换概念” “曲解文意”等类型,解答此题,学生必须养成一种良好的阅读习惯,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迅速搜寻到每个选项所涉及的段落,然后仔细比较选项的说法是否与原文一致,寻找细微的差别,就会得出答案。【2 题详解】试

9、题分析:此题考查理解文意,分析作者观点态度。 史记将项羽的一生分为两个阶段,而不是项羽的一生就只有这两个阶段。【3 题详解】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理解文意,分析作者观点态度。 “如果项羽能将仁爱转化为选贤举能、获取民心、与人分利等” ,楚汉争霸的结局“可能”是另一番境况,而非“一定” ,属于必要而不充分条件。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易水不寒卢世龙在漂泊与寻找之间,我总会有意或无意地感到岁月就像一条河。尽管河的左岸是难以释怀的记忆,右岸是充满玄奥的无穷未知,但河里飞快流逝的,绝对是人的鲜活生命。对于易水河的膜拜,源自一位名叫荆轲的英雄。世间孤胆锄暴的好汉多得很,然荆轲明知有去无回,仍临河高歌,绝尘

10、远行。慷慨悲壮,不但成就了英雄,也成就了易水。那时,平静的燕国,大地常绿,燕山常青。冬日里,雪花大如席,漫天落下,给茫茫山岭笼罩厚重冰盖。然后,春夏之季,慢慢溶化。条条涓流融入易水河道,汇成清澈透明的- 4 -涟漪,抚慰鲜活的水草游鱼,抚慰多姿的大地生灵人生不过是一场漂泊,并无意义可言。而寻找精彩的漂泊方法,给灵魂一个好的归属,或许便是做人的意义所在。英雄去了远方,那里是另一个世界,谁也无法知道那边是个啥模样。不过,英雄和筑而歌,仰面痛饮,登车壮行的易水仍在,仍是千秋万代子孙们感受英雄精神的场所。物欲盛宴下的人群,没有人文精神壮骨活血,往往迷失自我。没错,面前的易水河,枯草杂存,乱石遍地,更像

11、平缓沟渠。它非但无水,反倒让人燥热难奈。如此沧桑,或许是在证明,伴随时间河流消失的,更有自然河流。如同一个小小的“!”号,我再怎么疲惫不堪地为她奔波,也注定只会留下慨叹。使劲揉搓眼睛,擦拭满脸汗泥后,便想,这黄沙漫天,黄尘遍地的世界,真的是英雄所要拼却宝贵生命捍卫的家园吗?历史长风,蔓延一沟惆怅。既然眼睛看不到水,就用脚去看吧。尽管步履沉重,我仍打起精神,奢求收获易水对我的哪怕点滴馈赠。顺缓坡而下,我将苍凉枯槁沙沙踩伏大串印痕,它们也在我裤腿留下道道黄泥标志。有砂粒相继入鞋硌人,有顽石偶尔跌撞绊人。但生活路上的磕绊再怎么复杂多变,我们也不能因之忘却既定目标。我屏息直奔河的中心地带不远处哄地飞出

12、一只小鸟,吓一跳。原来,水是有的。密集枯苇菖蒲,裹挟一线时断时续的浊流,浮些黑不溜湫的塑料泡沫,猛一下还难看清水的模样。原来,似无却有的水,蜿蜒于沟心草丛,时不时蜷个凼,积成汪。我轻轻提起裤管,悄悄蹲下身去,生怕一不小心,扰乱这脆弱的宁静。慢慢拨开漂浮物,但见水底融着厚厚的黑色汁液,仔细瞧,怎么也看不清凼的底部是个啥模样。这简直就是中国历史的翻版无论在何种情况下,都把底牌给藏着掖着可我依稀看见,水中有个秃秃的圆球,悬浮不定。人或许是生着一双什么样的眼睛,看到的事物就会是什么模样;也或许是身处什么样的环境,就会看到什么样的事物。醒过神来,才知那是自己的脑袋。世界真是越来越莫明其妙,对照浊流看自己

13、,原来连自己也不知道自己是谁。正感慨着,右脖颈生生地酸痒起来。抬头,满天沙尘纠结菖絮和杨絮,如城市噪音,一阵紧接一阵疯狂扑来。我将眼睛眯成一条缝,它们却魔鬼般钻进衣里,某处发痒,浑身难奈。这世间呀,人有什么样的追求,就会出现什么样的家园。所有追求,都直接影响人格发育。且人们让河流沧桑不堪,成了河不河鬼不鬼的样子;河流便让人们痛苦不堪,活得有话说却无处诉说地憋屈。于今的燕山系脉,恰似难于收拾的乱石堆;而纤毫般的易水,更像它的一行辛酸浊泪。我站在干枯的河床上,完全是在亲近易水河的残骸。- 5 -一条以水承载人文精神的河流,于今连水都没有了,这失去的又岂止是蓬勃生机,它更是全部的精华和荣光啊。在华北

14、平原的广袤背景里,易水显然不够小鸟们饮用。游人满怀肃穆接踵而至,满目苍凉,易水不寒,心寒。适有老汉路过,见我一身狼藉,面露哂容。遂问,这是易水河吗?答,那是荆轲塔,不是易水河是啥。这河三十年前还清水滔滔,断流也就近些年的事哩!顺老汉手指方向,山坡一座灰不溜湫的塔儿,孤立尘暴之中,情形酷似荆轲他老人家伫立云层,默默静观华厦众生茫无头绪地折腾时光。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在岁月长河里,这次生命实在过于短暂,寻找生命作为的机会便更加宝贵。舍个人生命,挽民族大厦于将倾也好,照亮他人行程也罢,给予他人福祉也行生命的漂泊,原是个实践过程,只有及时而认真进行把握,才能找到真正意义的价值归属之地。4. 下列对文章有

15、关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第段作者写自己认不清楚水中自己的脑袋,表现了易水河水的浑浊不堪,也勾连到当今世界人们容易迷失自我的社会现实。B. 文章从慷慨悲壮的英雄荆轲写起,引出易水的生存现状,主要表达作者对易水严重污染的痛心,启发读者思考人生的意义。C. 文章取材十分广泛,没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谈古论今,写人写水写人生,行文看似闲散,实则层层相连,紧凑有序。D. 文章采用夹叙夹议的艺术手法,叙述和议论交互穿插,浑然融合,笔法灵活多变,生动活泼,富有对人生的启迪。5. 文章第段写易水河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 请结合文章内容,理解“而寻找精彩的漂泊方法,给灵魂一个好的归属,

16、或许便是做人的意义所在”这句话的含意,再结合本文内容和荆轲的故事谈谈你从这句话中得到的启示。【答案】4. B 5. 表现古时易水河河水清澈,有抚慰大地生灵的作用。与后文易水“断流” “沧桑不堪”的现状形成鲜明的对比。上承英雄荆轲的描写,为后文进一步表现对物欲盛宴下的环境污染和人文精神缺失的忧虑、痛心作铺垫。 6. 含意:人生的意义在于有所作为,实现人生的价值,实现生命的意义。启示:荆轲明知刺杀秦王有去无回,但为了燕国的存亡,为了坚守道义,慷慨赴死,在所不- 6 -惜,虽行动失败,身亡于秦,但他重义轻生的行为让一个刺客的生命价值得以体现。在物欲盛行的当下,我们需要这样的英雄精神,需要这样的人文精

17、神的滋养。【解析】【4 题详解】此题考核对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综合赏析能力。答题时要求明确具体的考核的要点,然后结合文章内容判断正误,题中 B 项, “主要表达作者对易水严重污染的痛心”错误,文章除了表达“作者对易水严重污染的痛心” ,更多地在表达人文精神缺失的忧虑。故选 B。【5 题详解】此题考核分析文章的结构安排的能力,答题时注意答出情节的内容,然后从结构、内容和读者的角度分析其作用。题中要求分析文章第段写易水河的作用,答题时先打出描写了易水河的哪些特征,然后从结构和人物的角度分析作用,内容根据文中的句子“汇成清澈透明的涟漪,抚慰鲜活的水草游鱼,抚慰多姿的大地生灵”概括,然后看上

18、下文,后文又写到“我站在干枯的河床上,完全是在亲近易水河的残骸”可见二者是对比,再结合上文对英雄荆轲的描写,此段为后文进一步表现对物欲盛宴下的环境污染和人文精神缺失的忧虑、痛心作铺垫。【6 题详解】此题考核探究能力,要求探究“而寻找精彩的漂泊方法,给灵魂一个好的归属,或许便是做人的意义所在”这句话的含意,答题时注意结合文章的主旨和句中的重点词语分析,此题重点抓住“寻找精彩的漂泊方法,给灵魂一个好的归属”在荆轲身上的具体的表现分析,荆轲明知刺杀秦王有去无回,但为了燕国的存亡,为了坚守道义,慷慨赴死,在所不惜,虽行动失败,身亡于秦,但他重义轻生的行为让一个刺客的生命价值得以体现。然后结合现实谈自己

19、的启示。【点睛】分析文中的某情节的作用题目,首先要简单的概括该情节,然后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分析作用,内容上主要是在人物的塑造和主旨的表达上体现,结构上注意前后的照应、情节的推进,还要注意一些手法,比如对比、衬托、抑扬等,此题主要从人物塑造、主旨的表达和情节的照应的角度进行分析。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小题。材料一:而今“一带一路”在和平之上又添加了合作共赢的内涵,强调“共商共建共享”的全新- 7 -理念,这是丝路意识、丝路共识的要义所在。相信“共商共建共享” “利益共同体” “责任共同体”及“命运共同体”等“中国原则”与“中国倡议”的深度阐释与广泛传播,会让世界认识到“中国思想”的价值,并通过倡

20、导“一带一路”体现出中国提供丝路公共产品的能力,让越来越多的人理解、认同中国在国际和地区问题上的立场和“中国主张” 。“一带一路”追求的是包容发展。 “一带一路”的包容性,体现了中国的“和”文化基因,并向世界表明,中国之所以能够破解“修昔底德陷阱” (指一个新崛起的大国必然要挑战现存大国,而现存大国也必然会回应这种威胁,这样战争变得不可避免) ,是因为“中华民族的血液中没有侵略他人、称霸世界的基因,中国人民不接受国强必霸的逻辑,愿意同世界各国人民和睦相处、和谐发展、共谋和平、共护和平、共享和平。(选自马丽蓉丝路新韵 ,新华网)材料二:一带一路在走出去的同时,也协同带动了国内京津冀、长江经济带、

21、珠江经济带等区域经济体的共同发展。2016 年 7 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中国铁路总公司联合发布了中长期铁路网规划 ,勾画了新时期“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的宏大蓝图,在“十三五”期间进一步推动完善我国高铁网络建设。图 1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铁路总里程(不含中国)- 8 -图 2 我国铁路营运里程(选自2017 年全球及中国“一带一路”政策发展现状及市场前景预测 )材料三:“成都契合了几大重要的国家发展战略。 ”北京社科院城市问题研究所副所长张柏瑞表示,在国家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中,成都成为国内外投资者关注的热点城市:作为历史上“南丝绸之路”的起点、 “北丝绸之路”的货源供应地,一直以来成都

22、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人文合作密切:地处“长江经济带”和“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交汇处,成都不仅是我国内陆地区重要的国际性门户城市,还是沟通长江经济带的重要城市。长江经济带被认为是中国经济新的支撑带,而成都将在这项战略中发挥不可替代的影响力。完美契合“西部大开发” “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几大战略的成都,自然成为西部地区的核心及首要城市之一。(选自成都:引领西部发展 , 成都日报 )材料四:卡特彼勒公司在其近期发布的一带一路:共赢的愿景和承诺的白皮书中说, “一带一路”倡议将推动中国的产业升级、提升生产效率以及对全球化的参与,同时为世界其他地区带来巨大的机遇。一些嗅觉敏锐的跨国公司将依

23、靠此前在中国的布局而从中获益,甚至成为重要的参与者,比如像卡特彼勒这样的重型设备制造商该公司是最早进入中国市场的全球企业之一,并逐步将其位于中国的工厂建成其海外规模最大的制造基地;他们还在中国设立了全球技术研发中心,并帮助和扶持该行业上游的本地基础零部件制造商成为一流企业;同时,卡特彼勒- 9 -很早就意识到要将其在中国的业务打造成一支供应和服务全球市场的核心力量。这一切都为该公司如今能够共享“一带一路”倡议带来的机遇夯实了基础。卡特彼勒在其白皮书中提出了创新、协作、可持续发展、风险管理和利益相关方参与五个关键因素,倡导企业在这些方面作出切实的努力,以更好地参与“一带一路”战略并获益。他还指出

24、,开放与包容是“一带一路”倡议的基础与核心,在未来五年和更长时间内,政府、研究机构和企业之间的合作对实现“一带一路”倡议的目标和愿景极其必要和重要,呼吁各方为了实现“共赢”而需做出最大限度的协作。(选自新丝绸之路的机遇 , 中国新闻周刊 ,有删改)7. 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由图一可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铁路总里程(不含中国)在 1989 到 1990 的同比增长率最大。B. 1990 年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铁路总里程数(不含中国)迅速回落到上世纪 80 年代的水平。C. 从 2008 年到 2016 年,我国普通铁路营业总里程数和高铁营业总里程数总体均呈现上升趋

25、势。D. 随着高速铁路网的建设,2016 年我国高铁营业总里程在全国铁路营业总里程中所占比例约为六分之一。8.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如果能够对“中国原则” “中国倡议”进行深度阐释与广泛传播,那么越来越多的人一定可以理解、认同“中国主张” 。B. 优越的地理位置、完美契合几大重要的国家发展战略,都是成都成为西部地区核心及首要城市之一的重要原因。C. 跨国公司已经在“一带一路”战略中获益,因为它们之前就在中国布局,甚至成为这项战略重要的参与者。D. 四则材料从多个角度,运用举例子、列数字、下定义等方法,来论证“一带一路”所体现出来的“中国思想”价值。9. 根据

26、材料四,简要说明跨国公司想要在“一带一路”战略中获益,需要具备哪些条件。【答案】7. B 8. B 9. 要有较敏锐的觉察力,并且最好提前布局。具有创新、协作、可持续发展、风险管理等方面的能力。能够和政府、研究机构做出最大限度的协作。- 10 -【解析】【7 题详解】此题考核信息筛选和整合能力,主要对文章的内容和结构的综合分析能力。答题时要求明确具体的考核的要点,找准文章的对应位置,然后结合文章内容逐个判断正误,题中 B 项,“铁路总里程数(不含中国)迅速回落到上世纪 80 年代的水平”错误,铁路总里程数并未回落,较之 80 年代有显著增长。故选 B。【8 题详解】此题考核信息筛选和整合能力,

27、主要对文章的内容和结构的综合分析能力。答题时要求明确具体的考核的要点,找准文章的对应位置,然后结合文章内容逐个判断正误,题中 A 项,说法过于绝对,文中说“让越来越多的人理解、认同中国在国际和地区问题上的立场和中 国主张 ”,这只是一种希望;C 项,以偏概全,根据材料四第 2 段,可知“跨国公司已经获益”错,获益的只是“一些嗅觉敏锐的跨国公司” ;D 项,无中生有,文中没有下定义的方法。故选 B。【9 题详解】此题考核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答题时根据题干的要求先筛选主要的信息,然后对筛选的信息按照不同的角度进行整合,注意根据材料中的句子“一些嗅觉敏锐的跨国公司将依靠此前在中国的布局而从中获益,甚

28、至成为重要的参与者” “卡特彼勒在其白皮书中提出了创新、协作、可持续发展、风险管理和利益相关方参与五个关键因素,倡导企业在这些方面作出切实的努力” “在未来五年和更长时间内,政府、研究机构和企业之间的合作对实现一带一路倡议的目标和愿景极其必要和重要,呼吁各方为了实现共赢而需做出最大限度的协作”概括答题要点。【点睛】此题考核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答题时根据题干的要求先筛选主要的信息,然后对筛选的信息按照不同的角度进行整合,筛选和整合时注意区分是局部还是综合信息筛选,然后找到具体的答题区位,摘取关键词语作答,重点注意相关段落的段首句和段尾句。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冬,晋文公卒。庚辰,将殡于曲沃

29、 ,出绛 ,柩有声如牛。卜偃使大夫拜。曰:“君命大事:将有西师过轶我,击之,必大捷焉。 ”杞子自郑使告于秦,曰:“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 ,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 ”穆公访诸蹇叔,蹇叔曰:“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师之所为,郑必知之。勤而无所,必有悖心。且行千里,其谁不知?”公辞焉。召孟明、西乞、白乙,- 11 -使出师于东门之外。蹇叔哭之,曰:“孟明,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 ”公使谓之曰:“尔何知?中寿,尔墓之木拱矣!”蹇叔之子与师,哭而送之,曰:“晋人御师必于肴。肴有二陵焉。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秦师遂东。晋原

30、轸曰:“秦违蹇叔,而以贪勤 民,天奉我也。奉不可失,敌不可纵。纵敌患生,违天不祥。必伐秦师。 ”栾枝曰:“未报秦施而伐其师,其为死君乎?”先轸曰:“秦不哀吾丧而伐吾同姓,秦则无礼,何施之为?吾闻之,一日纵敌,数世之患也。谋及子孙,可谓死君乎?”遂发命。夏四月辛巳,败秦师于殽,获百里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以归,遂墨 以葬文公。晋于是始墨。文嬴请三帅 ,曰:“彼实构吾二君 ,寡君若得而食之,不厌,君何辱讨焉!使归就戮于秦,以逞寡君之志,若何?”公许之。原轸朝,问秦囚。公曰:“夫人请之,吾舍之矣。”原轸怒曰:“武夫力而拘诸原,妇人暂而免诸国,堕军实而长寇仇,亡无日矣。 ”不顾而唾。公使阳处父追之,及

31、诸河,则在舟中矣。释左骖,以公命赠孟明。孟明稽首曰:“君之惠,不以累臣衅鼓,使归就戮于秦,寡君之以为戮,死且不朽。若从君惠而免之,三年将拜君赐。 ”秦伯素服郊次,乡师而哭曰:“孤违蹇叔以辱二三子,孤之罪也。不替孟明,孤之过也。大夫何罪?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 ”(节选自左传有删改)【注】曲沃:晋国旧都,晋国祖庙所在地,在今山西闻喜。绛:晋国国都,在今山西翼城东南。管:钥匙。墨:穿着黑衣服。勤:使劳累。请三帅:请求把秦国的三个将帅放回去。彼实构吾二君:他们的确使两国国君结怨。10.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王之所辟风雨也 辟:通“避”B. 寡君若得而食之,不厌 厌:满

32、足C. 以辱二三子,孤之罪也 辱:欺辱D. 妇人暂而免诸国 诸:兼词,之于11.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A. 且行千里,其谁不知 吾其还也B. 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 行李之往来C. 乡师而哭 秦王还柱而走- 12 -D. 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 以其无礼于晋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本文善于通过人物语言和行动来突出人物个性,如蹇叔的忠直耿介,见识深远;秦穆公的刚愎自用、知错自省等。B. 文章写的是战争,却不是把战争的过程作为写作重点,而是围绕秦穆公“劳师以袭远”的战略错误导致战争失败这个中心,把众多的人物、纷杂的事件组织起来,重点突出,

33、详略得当。C. 杞子作为秦国驻防在郑国的将领,拿到了郑国都城北门的钥匙之后,建议穆公里应外合消灭郑国,得到了穆公的支持,由此可以看出秦穆公急于扩张的野心。D. 原轸认为秦穆公不听贤者之言,劳师袭郑,是天奉我的好时机,他和栾枝激烈争论,批评栾枝拒绝为国效劳的言论。表现出他敏锐的政治洞察力,和对秦无理的痛恨。13.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2)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答案】10. C 11. A 12. D 13. (1)使军队劳累去袭击远方的国家,还没听说过。军队疲劳,力量都用完了,远方国家的君主反而做好了准备。恐怕

34、不可以吧?(2)派遣将领把手函谷关(的原因) ,是(为了)防备其它的盗贼进入和意外变故(发生) 。【解析】【10 题详解】此题考核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平时注意积累,答题时注意分析词语前后搭配是否得当,还要注意文言文中常常出现以今释古的现象。同时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题中 C 项,辱:使受到欺辱。故选 C。【11 题详解】此题考核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重点记忆考纲规定的 18 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还要重点记忆课本中的经典例句。命题的方式基本是一句课本中的,一句语段中的,如果课本的不熟悉根本无法作答。答题时首先明确课本的虚词含义,然后把

35、课本中的带入到文本中的句子当中,看是否通顺。题中 A 项,副词,表反诘语气,难道/副词,表商量或希望语气,还是;B 项,均为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C 项,均为连词,- 13 -表修饰;D 项,均为连词,因为。故选 A。【12 题详解】此题考核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寻找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重点注意,D 项, “拒绝为国效劳”错误,无中生有。【13 题详解】此题考核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答题时注意直译,重点注意句中重点实词、虚词、活用和句式的翻译。重点注意,劳师:使军队劳累;劳:疲劳;无乃乎:恐怕不可以吧;所以

36、者:表原因;出入:进入;非常:意外变故。【点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考的必考的内容,注意直译,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同时注意一些特殊的文言现象,如词类的活用和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的翻译,翻译完之后一定要注意对句子进行必要的整理,使句意通顺。【参考译文】冬天,晋文公去世了。晋文公死后第二天,晋国要在曲沃殡葬他。护送棺柩的队伍刚走出绛城,棺材里就响起了像牛叫一样的声音。卜偃让大夫们行跪拜礼,说:“国君向我们发布战争命令,秦师将越过我国西部边界。我军攻击他们,必定能取得

37、重大胜利。 ”杞子从郑国派人向秦国报告说:“郑国人让我掌管他们国都北门的钥匙,如果秘密发兵来袭击,郑国的国都就可以得到了。 ”秦穆公为这事征求蹇叔的意见。蹇叔说:“使军队劳累去袭击远方(的国家) ,还没听说过。军队疲劳,力量都用完了,远方国家的君主反而做好了准备。恐怕不可以吧?(我们)军队的行动,郑国一定会知道,劳师动众而无所得,士兵们必然产生叛离之心。况且行军千里,谁会不知道呢?”秦穆公谢绝(蹇叔的劝告) 。召集孟明、西乞、白乙,派他们带兵从东门外出发。蹇叔为这事哭着说:“孟明,我今天看着军队出征,却看不到你们回来啊!”秦穆公(听了)派人对他说:“你知道什么!如果你活到一般人的寿命就死了,你

38、坟上的树早就长得有合抱粗了!”蹇叔的儿子加入这次出征的军队, (蹇叔)哭着送他说:“晋国人必然在崤山设伏兵截击我们的军队。崤有南北两座山:南面一座是夏朝国君皋的墓地;北面一座山是周文王避过风雨的地方。 (你)一定会死在这两座山之间的峡谷中,我准备到那里去收你的尸骨!”秦国的军队于是向东进发了。晋国的原轸说:“秦国违背蹇叔的意见,因为贪心而使百姓辛劳, (这是)上天送给我们的好机会。送上门的好机会不能放弃,敌人不能轻易放过。放走了敌人,就会产生后患,- 14 -违背了天意,就会不吉利。一定要讨伐秦军!”栾枝说:“没有报答秦国的恩惠而去攻打它的军队,这是忘记了先君的遗命吧?”原轸说:“秦国不为我们

39、的新丧举哀,却讨伐我们的同姓之国,秦国就是无礼,我们还报什么恩呢?我听说过:一旦放走了敌人,会给后世几代人留下祸患 。为长远利益考虑,怎么能说是忘记了先君的遗命呢!”于是发布命令。这一年夏季四月十三日这一天, (晋军)在崤山打败了秦军,俘虏了秦军三帅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而回。于是就穿着黑衣服给晋文公送葬,晋国从此开始形成穿着黑色孝服的习俗。(晋文公的夫人)文嬴向晋襄公请求把秦国的三个将帅放回去,说:“他们的确使两国国君结怨。秦穆公如果得到这三个人,就是吃了他们的肉都不满足,您何必屈尊去处罚他们呢?让他们回到秦国去受刑,以满足秦穆公的心愿,怎么样?”晋襄公答应了她。原轸上朝见襄公,问起秦国的囚

40、徒哪里去了。襄公说:“母亲为这事情请求我,我把他们放了。 ”原轸愤怒地说:“战士们花了很大的力气,才把他们从战场上抓回来,一个女人刹那之间就把他们从国内赦免了,毁了自己的战果而助长了敌人的气焰,亡国没有几天了!”不顾规矩礼貌,朝地上吐唾沫。晋襄公派阳处父去追孟明等人,追到河边, (孟明等人)已登舟离岸了。阳处父解下车左边的骖马, (假托)晋襄公的名义赠给孟明。孟明(在船上)叩头说:“贵国国君宽宏大量,不杀我们这些囚徒,让我们回到秦国去受死刑,如果国君把我们杀死,虽然死了,也将不磨灭。如果遵从晋君的恩惠而赦免我们,三年后我将回来复仇。秦穆公穿着白色的衣服在郊外等候,对着被释放回来的将士哭着说:“

41、我违背了蹇叔的劝告,让你们受了屈辱,这是我的罪过啊。 ”不撤换孟明的职务。 (又)说:“这是我的错误,大夫有什么罪呵!况且我不会因为一次过失而抹杀他的大功劳。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小题。贺新郎别友毛泽东挥手从兹去。更那堪凄然相向,苦情重诉。眼角眉梢都似恨,热泪欲零还住。知误会前番书语。过眼滔滔云共雾,算人间知己吾和汝。人有病,天知否?今朝霜重东门路,照横塘半天残月,凄清如许。汽笛一声肠已断,从此天涯孤旅。凭割断愁丝恨缕。要似昆仑崩绝壁,又恰象台风扫寰宇。重比翼,和云翥。【注】1923 年 11 月,毛泽东接到中央通知,由长沙取道上海赴广州,参加国民党“一大” 。此词作于离开长沙之时,写给夫人

42、杨开慧。14.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词的上阕把跟爱妻离别时那种难舍难分、无限依恋的场面表现的淋漓尽致,凄切动人。- 15 -借用古典诗词诉说离别的不得已之情。B. “人有病,天知否?”一句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的焦虑,诗人对爱妻的愧疚,诗人为天下人谋幸福而舍弃个人小家庭的儿女私情。C. 词的下阕又回到离别的场景,东门外遍地白霜,头顶上半天残月,横塘四周一派肃杀悲凉的景色,衬托出一对青年夫妻的离情别绪。D. 这首词从离别写起,上阕及下阕开头数句,写离别的情意绵长,如泣如诉,一改毛泽东诗词的豪放风格,全词一派婉约之风。15. 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答案

43、】14. D 15. 革命夫妻离别时分的缠绵的柔情。 “眼角眉梢都似恨,热泪欲零还住。 ”形容眼角眉梢似乎都在诉离别之恨,眼泪将落又未落。 (“汽笛一声肠已断,从此天涯孤旅。 ”一句更是婉转,肠已断,孤旅天涯,淋漓精致的表现了离别的哀伤。 )革命者昂扬的豪情。 “要似昆仑崩绝壁,又恰象台风扫寰宇。 ”为了革命前景,毅然割断离恨的丝缕,犹如山崩绝壁一般决然,又如台风扫天下一般决绝。这一句气仗雄拔,风骨奇高,豪情万丈。【解析】【14 题详解】此题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能力,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

44、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题中 D 项, “全词一派婉约之风”有误,全词以婉约为主, “要似昆仑崩绝壁,又恰象台风扫寰宇。重比翼,和云翥”等句,亦有豪情。故选 D。【15 题详解】此题考核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重点考核诗歌的情感,分析诗歌的情感注意以诗歌的抒情方式、注释、标题和诗中的表情达意的重点词句作突破口,答题时先答出情感,然后结合诗歌的内容解说。此题注意根据诗中的句子“眼角眉梢都似恨,热泪欲零还住”分析革命夫妻离别时分的缠绵的柔情;根据“要似昆仑崩绝壁,又恰象台风扫寰宇”分析革命者昂扬的豪情。【点睛

45、】诗歌的情感分析的题目一直是考试的重点,但是考核的难度并不是太大,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不知道答题的突破口,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作答,重点是在自己的答案要包含诗歌中的重点词语,这样就能和给的答案无限接近,还要注意诗歌的抒情方式,根据抒情方式分析情感。答题时情感都要求结合诗句分析,不要只- 16 -答出情感而放弃诗句。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 沁园春长沙中,写江中静中有动,生气勃勃的场面的句子是:_,_。(2) 荆轲刺秦王中,通过音乐声调渲染凄凉悲怆氛围的句子是:_,_。(3) 论语中,孔子阐述“学”与“思”之间密切关系的句子是:_,_。【答案】 (1

46、). (1)漫江碧透, (2). 百舸争流 (3). (2)荆轲和而歌, (4). 为变徵之声 (5). (3)学而不思则罔, (6). 思而不学则殆【解析】【详解】此题考核识记名篇名句的能力,此类题目一般有理解性默写和根据上下文填空两种类型。答题时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理解性默写还要注意给出的提示,填准句子。此题属于理解性默写,注意根据提示选准句子,同时注意“舸” “徵” “罔” “殆”的写法。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母亲的猝然离世,让他悲痛不已。长歌当哭,他在母亲的葬礼上深情地唱了一首母亲 ,表达对慈母的感恩之情。虽然震惊中外的“三一八”惨案已经过去近一个世纪了

47、,但刘和珍、杨德群等青年在反动政府门前表现出来的沉勇友爱、无所不为的精神,至今令人敬佩。红薯、南瓜甚至一些叫不出名的野菜近来成了国人餐桌上的新宠,而曾几何时这些菜肴却是难登大雅之堂的。约翰逊的学术方法虽比较新颖,但其学术成果得到学术界公认的却不是很多,再加上其追随者大都等而下之,以致他的学术地位一直不高。 。纪检工作人员的工作之难不在于案件的错综复杂,而在于如何在案件的审理过程中应对打招呼者的不情之请。中央八项规定实行后,各地高档餐饮娱乐行业遭遇寒流,曾经生意红火的店铺,如今冷冷清清,门可罗雀。A. B. C. D. 【答案】D【解析】- 17 -【详解】此题考核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

48、,答题时注意明确词语的含义,然后比对给出的句子,看使用是否合乎语境,题中长歌当哭:用诗文抒发胸中悲愤的感情,并非唱歌,属望文生义。无所不为:没有不干的事情。指什么坏事都干或干尽了坏事。是贬义词。此处褒贬失当。不情之请:指自己向别人提出不合理的请求,为自己提出请求时的客气话,自谦之词。此处谦敬失当。曾几何时:指时间过去没有多久,与句中“近来”相呼应。此处使用正确。等而下之:由这一等级逐级往下。形容逐渐下降或降低。此处使用正确。门可罗雀:大门前面可设置网捕雀。形容门庭冷落;来的客人很少。此处使用正确。故选 D。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国务院近日发布盐业体制改革方案,提出不再核

49、准新增食盐定点生产批发企业,取消食盐批发企业只能在指定范围内销售,允许它们开展跨区域经营。B. 历时八年,港珠澳大桥的正式通车,举国欢腾,我们不得不承认这座由遂宁人设计的世界最长跨海大桥是人类建筑史上的奇迹。C. 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的制度设计非常关键,如果程序太复杂,会使得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和税务局之间的关系复杂化。D. 数字化时代,文字记录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致使很多人提笔忘字,长此以往,将影响到汉字文化能否很好地传承。【答案】C【解析】【详解】此题考核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注意明确病句的类型,以及典型的错例,答题时从结构和内容的角度分析句子,对照错例,找到错误。题中 A 项,成分残缺,可在“范围内销售”后加上“的规定” 。B 项,结构混乱,中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