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规范练34“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含解析)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rimleave225 文档编号:1093046 上传时间:2019-04-1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9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西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规范练34“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广西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规范练34“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广西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规范练34“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1.士曾经是底层贵族,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逐渐由武士而蜕化成了文士,他们中不少人授徒讲学、著书立说、互相辩驳,并且成为当时推进社会变化的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士的地位和作用的变化反映了这一时期 ( )A.急剧的社会变革,推动了社会阶层的流动与嬗变B.官学与私学界限被打破,士是文化的主要传播者C.诸侯争雄,为人才作用的发挥提供了历史契机D.技术进步,改变了士在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答案: A解析: 春秋战国时期,处于底层贵族的士阶层借助社会变革之际,成为了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社会阶层出现了流动,故 A 项正确;春秋战国时期是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的时期,士的地位和作用的变化

2、反映了这种趋势,B、C 两项说法并未体现士阶层的流动性,均错误;题干中并未体现技术的进步与士阶层的关系,故 D 项错误。2.孔子认为,夏、商、周三代,殷商继承夏代的礼制,但有所损益;周继承了殷商的礼制,也有所损益。这反映了孔子( )A.主张政治改良B.非常推崇夏商周三代C.对夏商周三代研究精通D.主张复古倒退答案: A解析: 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损益”,说明要通过改良政治来适应现实需要,实现圣人之治,实行仁政,故A 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礼制的传承关系,与是否推崇夏商周三代无关,故排除 B 项;仅从题干材料不能得出孔子对夏商周研究精通,排除 C 项;孔子的主张不是复古倒退,而是改良完善,故排除 D

3、 项。3.孟子说过:“君有大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启蒙思想家卢梭认为,统治者如果违背了民意,人民就有权推翻他。据此可知,他们( )A.反对君主绝对专制权力 B.政治主张根本对立C.实质是在反对君主制度 D.具有民主化的倾向答案: A解析: 孟子对有大过的君主由劝谏到“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卢梭也主张推翻违反民意的君主,由此可知 A 项正确;题干中孟子和卢梭都对有过的君主不满,故 B 项错误;孟子维护君主专制,卢梭主张民主共和制,故 C 项错误;孟子的民本思想仍是维护君主统治,故 D 项错误。4.老子认为,使用战争这种手段一定要慎之又慎:首先,不能轻易运用武力;其次,即使在迫不得已用

4、兵时,也一定要以一种“悲哀”的心情来对待;就是打了胜仗,也绝不可以炫耀,而应该“以丧礼处之”。这体现出他的人生观是( )2A.恬淡为上,胜而不美 B.隐忍退让,以和为贵C.知足寡欲,隐于山野 D.上善若水,刚柔并济答案: A解析: 题干中“使用战争这种手段一定要慎之又慎”说明老子主张不能轻易用战争这种激进的方式解决问题,体现出恬淡为上的人生态度。题干中“就是打了胜仗,也绝不可以炫耀,而应该以丧礼处之”,说明老子认为胜而不美,故 A 项正确;题干中“迫不得已用兵”说明老子认为最终还是可以用战争的方式解决问题,故 B 项错误;题干中只提到了对待战争应该持怎样的态度,而没有谈到欲望的问题,故 C 项

5、错误;题干中“使用战争这种手段一定要慎之又慎”“不能轻易运用武力”说明老子是反对战争的,与刚柔并济不符,故 D 项错误。5.“明主之所导制其臣者,二柄而已矣。二柄者,刑德也。何谓刑德?曰:杀戮之谓刑,庆赏之谓德。”材料对“刑德”的释读说明 ( )A.儒家重视德治 B.法家主张刑德并用C.道家主张“无为而治” D.墨家反对君主专制答案: B解析: 材料中的“刑”指刑罚,“德”指奖赏,并非儒家的“仁政”,故 A 项错误;根据材料“明主之所导制其臣者刑德也”,可知材料观点主张君主专制集权,且赏罚分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应为法家主张,故 B 项正确;C、D 两项均不符合题意。6.钱穆在论及先秦诸子思想

6、时说:“要视人之父若其父不该在个人或家庭生活上浪费和奢侈。把当时社会上最劳苦的生活,即刑徒役夫的生活,作为全人类一律平等的标准生活。”与这一论述相符的思想学派是( )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答案: C解析: 儒家与材料中“要视人之父若其父”不符,故 A 项错误;道家强调一切要顺应自然,与材料中“把当时社会上最劳苦的生活作为全人类一律平等的标准生活”不符,故 B 项错误;墨家主张“兼爱”,消除亲疏、贵贱的分别,同等地去爱所有的人,且墨家提倡节俭,反对奢侈浪费,与材料相符,故 C 项正确;法家主张以法治国,材料中没有涉及,故 D 项错误。7.儒家、道家、法家是对中国影响极大的学派。阅

7、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孔子的学说在他生前并没有被普遍接受,更不用说贯彻了。但是,它们最终流行开来,并成为国家的正统信条。一个原因在于,他的观点从根本上说是保守的,他接受现状,这自然受到上层统治者的欢迎。另一个原因是,他强调道德原则,认为道德原则是恰当地行使权力的先决条件。最后,孔子为在他去世两个半世纪后,因帝国政府的建立而变得不可或缺的官吏们提供了一门官场哲学。材料二 孔子学说之后,中国最有影响的哲学是道家学说。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这两家学说正好相互补充,满足了中国人在理智和感情上的需要。材料三 法家的这些原则被秦统治者成功地用来征服其他诸侯,建立第一个帝国。然后他们又用一贯无情的手段

8、将严密的组织扩大到全国,不过,其结果正如我们将看到的,引起了一个反作用,使帝国在其创立者去世后没几年就被推翻。法家学说信誉扫地,而儒家学说则成为永久的正统信条。从此以后,儒家学说独占社会尊重和政府职位。以上材料均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3(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孔子的学说在其生前没有被普遍接受的原因。根据材料一,说明孔子学说最终“成为国家的正统信条”的原因。(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儒家和道家思想是如何“相互补充,满足了中国人在理智和感情上的需要”的。(3)结合法家思想的相关内容,说明其能被秦统治者所采纳的原因。其实践效果如何?参考答案: (1)未被普遍接受的原因:孔子的主张不符合

9、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发展的要求和统治者的需要。最终“成为国家的正统信条”的原因:受到上层统治者的欢迎;强调道德原则;提供一门官场哲学。(2)说明:儒家提倡“仁”“礼”“以德治民”;道家强调“无为而治”和超然、潇洒的人生观。(3)原因:法家提倡变革和中央集权,符合秦统治者的需要。实践效果:一方面,秦以法家思想为治国思想,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另一方面,秦朝执行法家的严刑峻法,实行暴政,最终导致短命而亡。解析: 第(1)问,联系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状况和孔子的观点分析其“没有被普遍接受的原因”;根据材料一中的信息归纳孔子学说最终“成为国家的正统信条”的原因。第(2)问,结合儒家和道家的思想主张对中国人的影响作答。第(3)问,结合法家思想对国家统一的作用进行分析,运用辩证的观点概括“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