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2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不等式举例一、教学目标1会用数学归纳法证明简单的不等式2会用数学归纳法证明贝努利不等式,了解贝努利不等式的应用条件二、课时安排1 课时三、教学重点会用数学归纳法证明简单的不等式四、教学难点会用数学归纳法证明贝努利不等式,了解贝努利不等式的应用条件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复习数学归纳法的基本思想。(二)讲授新课教材整理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不等式1贝努利(Bernoulli)不等式如果 x 是实数,且 x1, x0, n 为大于 1 的自然数,那么有(1 x)n .2在运用数学 归纳法证明不等式时,由 n k 成立,推导 n k1 成立时,常常要与其他方法,如比较法、分析
2、法、综合法、放缩法等结合进行(三)重难点精讲题型一、数学归纳法证明不等式例 1 已知 Sn1 (n1, nN ),求证: S2n1 (n2, nN ).12 13 1n n2【精彩点拨】 先求 Sn 再证明比较困难,可运用数学归纳法直接证明,注意 Sn表示前 n 项的和( n1),首先验证 n2;然后证明归纳递推【自主解答】 (1)当 n2 时, S221 1 ,12 13 14 2512 22即 n2 时命题成立(2)假设 n k(k2, kN )时命题成立,即 S2k1 1 .12 13 12k k2当 n k1 时,S2k1 1 12 13 12k 12k 1 12k 121 1 1 .
3、k2 2k2k 2k k2 12 k 12故当 n k1 时,命题也成立由(1)(2)知,对 nN , n2, S2n1 都成立n2规律总结:此题容易犯两个错误,一是由 n k 到 n k1 项数变化弄错,认为 的后12k一项为 ,实际上应为 ;二是 共有多少项之和 ,实际12k 1 12k 1 12k 1 12k 2 12k 1上 2 k1 到 2k1 是自然数递增,项数为 2k1 (2 k1)12 k.再练一题1若在本例中,条件变为“设 f(n)1 (nN ),由 f(1)1 , f(3)12 13 1n 121, f(7) , f(15)2,” .试问: f(2n1)与 大小关系如何?试
4、猜想并加以证明32 n2【解】 数列 1,3,7,15,通项公式为 an2 n1,数列 ,1,2,通项公式12 32为 an ,n2猜想: f(2n1) .n2下面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当 n1 时, f(211) f(1)1 ,不等式成立12假设当 n k(k1, kN )时不等式成立,即 f(2k1) ,k2当 n k1 时, f(2k1 1) f(2k1) f(2k1)12k 12k 1 12k 1 2 12k 1 1当 n k1 时不等式也成立据知对任何 nN 原不等式均成立3例 2 证明:2 n2 n2(nN )【精彩点拨】 验 证 n 1, 2, 3时不 等 式 成 立 假 设 n k
5、成 立 ,推 证 n k 1 n k 1成 立 ,结 论 得 证【自主解答】 (1)当 n1 时,左边2 124;右边1,左边右边;当 n2 时,左2 226,右2 24,所以左右;当 n3 时,左2 3210,右3 29,所以左右因此当 n1,2,3 时,不等式成立(2)假设当 n k(k3 且 kN )时,不等式成立,即 2k2 k2(kN )当 n k1 时,2 k1 222 k22(2 k2)22 k22 k22 k1 k22 k3( k1) 2( k1)( k3), k3,( k1) (k3)0,( k1 )2( k1)( k3)( k1) 2,所以 2k1 2( k1) 2.故当
6、n k1 时,原不等式也成立根据(1)(2)知,原不等式对于任何 nN 都成立规律总结:1本例中,针对目标 k22 k1,由于 k 的取值范围( k1)太大,不便于缩小因此,用增加奠基步骤(把验证 n1 扩大到验证 n1,2,3)的方法,使假设中 k 的取值范围适当缩小到 k3,促使放缩成功,达到目标2利用数学归纳法证明数列型不等式的关键是由 n k 到 n k1 的变形为满足题目的要求,常常要采用“放”与“缩”等手段,但是放缩要有度,这是一个难点,解决这个难题一是要仔细观察题目结构,二是要靠经验积累再练一题2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对一切大于 1 的自然数,不等式 (113)(1 15) (1 1
7、2n 1)均成立2n 12【证明】 (1)当 n2 时,左边1 ;右边 .13 43 52左边右边,不等式成立;(2)假设 n k(k2,且 kN )时不等式成立,即 .(113)(1 15) (1 12k 1) 2k 12则当 n k1 时,4 12()k(113)(1 15) (1 12k 1) 2k 12 2k 22k 1 2k 222k 1 4k2 8k 422k 1 ().4k2 8k 322k 1 2k 32k 122k 1当 n k1 时,不等式也成立由(1)(2)知,对于一切大于 1 的自然数 n,不等式都成立.题型二、不等式中的探索、猜想、证明例 3 若不等式 对一切正整数
8、n 都成立,求正整数1n 1 1n 2 1n 3 13n 1a24a 的最大值,并证明你的结论【精彩点拨】 先通过 n 取值计算,求出 a 的最大值,再用数学归纳法进行证明,证明时,根据不等式特征,在第二步,运用比差法较方便【自主解答】 当 n1 时, ,则 , a .1n 1 1n 2 13n 12524(1)n1 时,已证(2)假设当 n k 时( k1, kN ), ,1k 1 1k 2 13k 12524当 n k1 时,() ()2 3(1)k13k 1 13k 2 13k 3 Error!Error!(1k 1 1k 2 13k 1) 24(),2524 3(1)k,13k 2 1
9、3k 4 6k 19k2 18k 8 ()k0,13k 2 13k 45 1()k ()2k 13()k 也成立2524由(1)(2)可知,对一切 nN ,都有 ,1n 1 1n 2 13n 12524 a 的最大值为 25.规律总结:1不完全归纳的作用在于发现规律,探究结论,但结论必须证明2本题中从 n k 到 n k1 时,左边添加项是 .这一点13k 2 13k 3 13k 4 1k 1必须清楚再练一题3设 an1 (nN ),是否存在 n 的整式 g(n),使得等式12 13 1na1 a2 a3 an1 g(n)(an1)对大于 1 的一切正整数 n 都成立?证明你的结论【解】 假设
10、 g(n)存在,那么当 n2 时,由 a1 g(2)(a21),即 1 g(2) , g(2)2;(112 1)当 n3 时,由 a1 a2 g(3)(a31),即 1 g(3) ,(112) (1 12 13 1) g(3)3,当 n4 时,由 a1 a2 a3 g(4)(a41),即 1 (112) (1 12 13) g(4) ,(112 13 14 1) g(4)4,由此猜想 g(n) n(n2, nN )下面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当 n2, nN 时,等式 a1 a2 a3 an1 n(an1)成立(1)当 n2 时, a11,g(2)(a21)2 1,(112 1)6结论成立(2)假设
11、当 n k(k2, kN )时结论成立,即 a1 a2 a3 ak1 k(ak1)成立,那么当 n k1 时, a1 a2 ak1 ak k(ak1) ak( k1) ak k( k1) ak( k1)1( k1) ( k1)( ak1 1),(ak1k 1 1)说明当 n k1 时,结论也成立,由(1)(2)可知 ,对一切大于 1 的正整数 n,存在 g(n) n 使等式a1 a2 a3 an1 g(n)(an1)成立(四)归纳小结归 纳法证明不等式Error!(五)随堂检测1数学归纳法适用于证明的命题的类型是( )A已知结论B结论已知C直接证明比较困难D与正整数有关【答案】 D2用数学归纳
12、法证明不等式 1 2 (n2, nN )时,第一步应123 133 1n3 1n验证不等式( )A1 2 B1 2123 12 123 133 13C1 2 D.1 2123 13 123 133 14【解析】 n02 时,首项为 1,末项为 .123【答案】 A3用数学归纳法证不等式 1 成立,起始值至少取( )12 14 12n 1 12764A7 B8 C9 D107【解析】 左边等比数列求和 Sn1 (12)n 1 122 ,1 (12)n 12764即 1 , ,(12)n 127128 (12)n 1128 ,(12)n (12)7 n7, n 取 8,选 B.【答案】 B六、板书设计4.2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不等式举例教材整理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不等式例 1:例 2:例 3:学生板演练习七、作业布置同步练习:4.2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不等式举例八、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