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包铁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

上传人:livefirmly316 文档编号:1098338 上传时间:2019-04-16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2.2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蒙古包铁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内蒙古包铁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内蒙古包铁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内蒙古包铁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内蒙古包铁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1 -内蒙古包铁一中 2018-2019 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全卷满分 150 分 考试用时 150 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6 分)3、论述类文本阅读(每小题 3 分,共 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一直以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从时间上说,是在明朝之前的。明朝之前,占据社会主流的,是清明理性的孔孟之道。崇尚自然、游离社会的道学,作为主流思想的补充,与儒学一起“相辅相成”、“一阴一阳”,使得社会主流思想具有强大活力。从总体上来说,中国文化的源头,无论是周公、老子、孔子,还是后来的诸子百家,都对人生保持清醒、冷静的理性态受,保持孔子学说实践理性的基本精神。中国文化在明朝

2、之前,占据社会主流的,是高蹈的士大夫精神。最显著的表现在于:人们崇天地人伦之间的道德,有高远的理想,讲究人格的修炼,反对人生世俗化,鄙视犬儒的人格特征。从春秋时代起,中国知识分子一直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人生使命,以追求道德、知识和审美为人生归宿。比如说孔子,从他的言语来看,更像是倡导一种人生价值观,追求人生的美学意义。又比如说庄子,他的学说,不像是哲学,更像是一种生活美学:道是无情却有情,看似说了很多超脱、冷酷的话,实际上透露出对于生命、本真的眷恋和爱护,要求对整体人生采取审美观照态度,不计功利是非,忘乎物我、主客、人己,以达到安详和宁静,让自我与整个宇宙合为一体。这就是中国历代士大夫知

3、识分子一以贯之的艺术清洁精神。英国大哲学家罗素曾经说:“在艺术上,他们(中国人)追求精美,在生活上,他们追求情理。”这是说到关键了。中国人的生活哲学就是如此,一方面高旷而幽远,另一方面也连着“地气”,是自发的浪漫主义和自发的经典主义的结合。道家是中国人思想的浪漫派,儒家是思想的经典派。当东汉年间佛教传入之后,这种以出世和解脱为目的宗教体系遭到了儒学和道教的抵抗,从而消解了印度佛教中很多寡凉的成分。经过“中庸之道”的过滤,其中极端的成分得到了淡化,避免了理论或实践上的过火行为。也因此,一种中国特色的佛教观产生了,佛教在中国更多变身为“生活禅”,变成一种热爱生活创造人生的方式。中国人一方面避免了极

4、端的“出世”之路,另一方面,由于心灵的滋养、美智的开发,使得东汉魏晋,包括后来的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以及唐宋元产生了很多高妙的艺术,“艺术人生”的观念也随之如植物一样葳蕤生长,很多艺术种类都在这个阶段达到了高峰,比如说唐诗、宋词、元曲、书法、绘画、音乐、舞蹈等等,它们洋溢着一种高蹈的精神追求,境界高远,洁净空旷,如清风明月,如古松苍翠。中国的艺术精神到了明清之后,有低矮化的倾向。明清以后,由于社会形态的变化,专制制度进一步严酷;加上统治者出身和教育的局限,以及愚民政策的目的,整体文化和审美呈低俗化的倾向。随着“程朱理学”和科举制度的推行,人们的想象力、创造力被扼制,审美弱化,艺术更趋“侏儒化

5、”、“弱智化”。大众普罗的喜好抬头,刚正不阿的风骨软化,崇尚自由、自然、提升的审美精神也在丧失。不过尽管如此,在明清时代的中晚期,那种崇尚自然、物我两忘的高贵精神仍时有抬头,一批有着真正艺术精神的独立艺术作品或有出现。尽管如此,士大夫精神已不是艺术美和生活美的主旋律,它只是一种空谷幽兰的生命绝响。(节选自赵焰美的背后,有删减)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清明理性的孔孟之道,明朝之前一直占据着社会的主流,道学只是主流思想的补充,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2 -B无论是高蹈的士大夫,还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知识分子,他们都有着一以贯之的艺术清洁精神。C以出世

6、和解脱为目的佛教传入时,曾遭到了儒学和道教的抵抗,经过“中庸之道”的过滤和淡化,更多成了中国特色的“生活禅”。D尽管明清之后的中国艺术精神倾向低矮化,但亲自然、空物我的高贵精神仍时有抬头,或有着一批真正艺术精神的独立作品。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文章以孔孟的儒学为主,以老庄的道学为辅,又佐以诸子百家,使到当时的社会主流思想得到了整体呈现。B文章引用英国大哲学家罗素的话,目的是用来证明中国历代士大夫和知识分子具有一以贯之的艺术清洁精神。C文章以明朝为时间的界点,分述了中国艺术精神的前后变化,呈现对照式,结构谨严。D文章论证方法灵活多变,修辞效果突显,例证与引证

7、并举,比喻共比拟齐飞,语言鲜活,感染力强。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在“艺术人生”观念影响下,许多艺术种类达到高峰,洋溢高蹈的精神追求,比如诗歌中的王维山居秋暝。B孔孟为代表的儒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中国文化一直保持着人生和实践的理性精神。C中国知识分子一直以追求道德、知识和审美为人生归宿,艺术上,孔子追求精美,庄子追求情理。D清诗“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呈现出艺术审美的低俗化倾向。4、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共 15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哑巴赵书萍小哑巴是个聪明、漂亮的男孩。两岁时,一场高烧阻断了他的言语之路。六岁时,他娘

8、生下一个小弟弟,小哑巴乐得又蹦又跳。常常是他娘抱着婴孩,他拽着娘的衣角,一手替她拎着包或提着篮。如果,看到一些大人来逗他弟弟,面容和善的,他也跟着在旁憨笑。有的故意装出凶神恶煞的样子,小哑巴信以为真,就握紧了小拳头,一副要跟那人拼命的架势。弟弟渐渐会走了。小哑巴守着弟弟,寸步不离。弟弟摔跤了,他把他扶起来,用手抹去弟弟眼角的泪水。冬天,他用自己的手捂暖弟弟的手。夏天,他给弟弟打扇、赶蚊子。娘在旁边轻轻地叹息:他这样照顾弟弟,以后,不知道谁来照顾他呢?弟弟上学了。虽说那个年代的孩子没那么娇贵,不用大人接送,可小哑巴俨然是个小家长,经常放学时在门口等弟弟。有时候,他还用收集鹅毛、火柴盒等换来的零钱

9、给弟弟买上一串糖葫芦。“哥,你怎么不吃糖葫芦?”弟弟问。他就打手势告诉弟弟他不爱吃甜的。上天是很公平的,对他家也是这样,一扇窗关闭了,另一扇窗就打开了。弟弟从小能说会道,什么东西一学就会。学了拼音,在农村小学,他的普通话发音一点也不受那些民办老师的影响,出奇地准。上初中了,英语发音也很好。弟弟告诉哥哥,说英语是优美的有节奏的语言。哑巴口不能言,就连连点头并竖起大拇指。虽然自己没上过学,他多么希望弟弟拔尖啊。他在队里挣工分赚钱,所有的钱都交给家里。娘给他的零钱他也不用,给弟弟买书。后来,弟弟去几十里外的镇上念高中,哑巴就像生命中少了一样最重要的东西。每到星期六,他早早地立在村头的路上等弟弟回来。

10、难得见面,兄弟俩在一起就形影不离。星期天,天气晴朗,哑巴在自留地里干活。弟弟则坐在田垄上看书、背单词。哑巴累了,有时就在田垄上- 3 -躺一会儿,望着蓝天白云,他多想弟弟是一只大鸟,在蓝天上飞呀飞,越飞越高,越飞越远。后来“文革”开始了,学生们都不念书了,每天疯跑、打斗。弟弟跑回家,哥俩又能朝夕相伴了。弟弟看书,哑巴就在旁给他放风,只要有人来,他就飞也似的把弟弟手中的书夺下来,藏起来。有一次,弟弟单词正背得起劲,一个小造反派破门而入,看到了那本英语书,就要缴去。哑巴操了一把菜刀,目露凶光,一副鱼死网破的样子,结果那个人悻悻地走了。哑巴还用手比划“不准说出去,否则有你好看。“哑巴该娶媳妇了。家里

11、早就为他攒下一笔钱。村西的一户人家很穷,等钱急用,只要彩礼送去,就把人送来。可在这个节骨眼上,弟弟犯病了,胃疼,疼得满地滚,有人暗地里说那可能是胃癌。哑巴去大队借了一只船,把弟弟送往县城医治。他爹摇船,他在岸上拉纤。粗粗的纤绳深深勒进他的肩膀。他大汗淋漓,他觉得,弟弟的命就悬在那根绳上。天空中有一群群鸟叫着飞过。他没有抬头“弟弟是一只鸟,一定会飞得很高很远,他不会死的。”哑巴想着,身上又加了劲。到了县城,弟弟住进了医院,哑巴则每天去码头做装卸工赚钱。弟弟查出来不是胃癌,医治了一阵回来了。哑巴娶媳妇的钱也就用掉了,那婚事当然是没有指望了。“文革”结束恢复了高考。弟弟考上了名牌大学。哑巴每天乐呵呵

12、的,走路也轻快。可不久他们的爹去世了。从此,哑巴成了家里的主心骨。他每天起早贪黑地干活,每月给弟弟寄生活费。弟弟很争气,读了研究生然后又留校教英语。弟弟结婚后就不再让哑巴寄钱了。后来,是弟弟把钱往家里寄。弟弟寄的钱越来越多。哑巴觉得自己好像下岗了,有些失落。但哑巴又为弟弟高兴。弟弟是知名教授了。弟弟经常去外国,去了会寄照片来。哑巴最快乐的时刻就是坐在门前陪母亲晒着太阳,看弟弟一家或弟弟在各种各样的国旗下的照片。他还拿给别人看,满脸的得意、骄傲。弟弟寄的钱,哑巴从来不用。娘病逝前,他用这些钱给她买了一块墓地。这也许是哑巴一生中唯一的一次迷信行为,他买墓地前找了个风水先生去看,他用手比画着,意思是

13、墓地的风水必须荫及子孙。哑巴是在一场大火中丧生的。他的侄子去美国留学的那天,他喝了酒,醉倒了。灶间灰堆里有几星火燃起来了。他被火烧醒,本能地跑了出来。但他又转回屋里,去抢那只小箱子,箱子里放的是他们家所有的照片。当他再出来时,一根椽子掉下,砸在了他头上弟弟每年都带着侄子给他上坟,在坟前烧大叠大叠的照片,弟弟还烧他著的书。“哥,这些书,你一定能看懂的。”弟弟一边烧,一边说。4.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A小说以时间为线索,主要讲述了哑巴从年幼到去世的充满艰辛的人生历程,故事情节完整,波澜起伏,生动感人。B一扇窗关闭了,另一扇门就打开了,哥哥是哑巴,弟

14、弟就能说会道,学习能力强,成绩优秀,这说明上天是很公平的。C哑巴是小说的主要人物,作者用饱含热情的语言赞美了他所具有的优秀品质,弟弟是小说的次要人物,作用是烘托哑巴。D文革期间,弟弟偷偷读书学习被发现,哑巴为保护弟弟居然操起菜刀威胁造反派,可见文革使弱者爆发出惊人的勇气。5.画线句子在文中有何作用?请结合语境简要分析。(6 分)6.“哑巴”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6 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共 12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2018 年 1 月 17 日,中国银联发布2017 移动互联网支付安全调查报告。这是中国银联连续第十年跟踪消费者支付

15、习惯及风险偏好的变化情况。- 4 -手机闪付成为 2017 年市场份额增速最快的移动支付产品,6 成受访者表示使用,较 2016年增长 1 倍。主要原因在于手机闪付无需解锁、只需指纹验证,更加便捷,并具有金融芯片级安全防护,获得苹果、三星等国际知名手机品牌及华为、魅族、小米、中兴等国产手机主流厂商的高度认可。同时,使用人群结构变化更为明显,从中高端人群走向社会大众。随着手机厂商的大力支持及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手机闪付的普及程度或向扫码支付看齐。数据显示,传统密码验证方式的使用比例较 2016 年下降 25%;动态验证码的使用比例连续两年下滑,2017 年再次下降 20%。与此同时,以指纹识别为

16、代表的生物识别认证因安全与便捷的独有优势获得青睐。本次被调查者中使用指纹识别万式的比例为 48%,呈现出逐步替代传统密码的趋势。(摘编自中国银联发布2017 移动互联网支付安全调查报告,有删改)材料二:调查显示,5 成以上的消费者通过手机支付完成线下购买实物、信用卡还款、外卖、打车及充值缴费等日常支付。其中,打车、叫外卖是 90 后、80 后常用场景;买电影票、发红包是 70 后常用场景,资金转账则成为 60 后的首选。值得注意的是,外卖消费场景崛起迅速,移动支付比例超过 6 成,而 80、90 后男性群体对其增长贡献最大。报告显示,70 后、80 后是网络消费主力军,其中男性月均网上消费额超

17、过 5000 元的比例(23%)首次超越女性(15%)8 个百分点。值得注意的事,调查显示,90 后收入情况虽不及其他年龄段人群,但每月网上消费金额高于 5000 元以上的比例(23%)却高于其他所有年龄段人群,年轻群体在移动支付领域的消费具有巨大潜力。移动支付使用场景(摘编自经济日报,2018 年 1 月,有删改)材料三移动互联网支付安全调查报告代际特征一览表- 5 -(摘编自“搜狐网” ,2018 年 1 月 18 日,有删改)材料四90 后人群在使用移动支付时,往往看中便捷性,对安全性有所忽略,如泄露注册金融账号并透露银行卡号等重要信息,在 Wi-Fi 网络下输入移动支付密码等。70 后

18、、80 后中仍有超过一半人群并未购买账户安全险,对于账户安全险的重视度不够,存有侥幸心理,认为被盗刷的可能性低,没有必要办理。60 后人群容易受优惠信息的吸引,对于不明二维码防范意识差,对于任何渠道有优惠的促销的二维码都会去扫一扫。调查显示,相比 2016 年,自行承担所有损失的消费者占比下降 12%,其中商业保险、风险赔付、欺诈资金与货物拦截等产业风险保障机制发挥了积极作用。在遭遇诈骗后,及时联系银行挂失卡片可帮助减少损失。受访者中,拨打银行客服挂失卡片,遭遇诈骗但未蒙受损失的比例为 47%,而通过第三方挂失等其他方式止损,该比例仅为 30%左右。(摘编自“搜狐网” ,2018 年 1 月

19、18 日,有删改)7.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 无需解锁、只需指纹验证,更加便捷,并具有金融芯片级安全防护,使手机闪付获得国内外手机生产商的高度认可,也让手机闪付从中高端人群走向社会大众。B. 以指纹识别为代表的生物识别认证因安全与便捷的独有优势获得青睐,是传统密码验证方式和动态验证码的使用比例连续两年下滑的主要原因。C. 90 后、80 后打车、叫外卖,70 后买电影票、发红包,60 后资金转账,手机支付改变着消费者的使用习惯。D. 80 后和 90 后这两个群体的消费习惯的改变,使得外卖消费移动支付场景崛起迅速,比例占总消费的 9 成左右。8 下列对

20、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 分)A. 材料一分析了移动支付比例迅速上升的原因,材料二概括分析了不同年龄段以及不同性别在移动支付比例上升中的贡献及原因。B. 90 后收入情况虽然不及其他年龄段人群,但每月网上消费金额高于 5000 元以上的比例却高于其他所有年龄段人群,说明年轻群体在移动支付领域的消费具有巨大潜力。C. 材料三显示,50 岁以上人群中发生损失后,采取及时补救措施的比例低于其他年龄段,因而,50 岁以上的人群中遭骗后,追回损失可能性最小。D. 由于商业保险、风险赔付、欺诈资金与货物拦截等产业风险保障机制发挥了积极作用,2017 年遭遇诈骗后自行承担所有损

21、失的消费者占比相比 2016 年有所下降。- 6 -9. 根据材料内容,简要分析移动支付用户怎样避免遭受诈骗减少损失。 ( 6 分 )二、古诗文阅读(34 分)(一)文言文阅读(19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魏征,巨鹿人也。近徙家相州之临黄。武德末,为太子洗马。见太宗与隐太子阴相倾夺,每劝建成早为之谋。太宗既诛隐太子,召征责之曰:“汝离间我兄弟,何也?”众皆为之危惧。征慷慨自若,从容对曰:“皇太子若从臣言,必无今日之祸。 ”太宗为之敛容,厚加礼异,擢拜谏议大夫。数引之卧内,访以政术。征雅有经国之才,性又抗直,无所屈挠。太宗每与之言,未尝不悦。征亦喜逢知己之主,竭其力用。又劳之曰:“卿

22、所谏前后二百余事,皆称朕意。非卿忠诚奉国,何能若是!”三年,累迁秘书监,参预朝政,深谋远算,多所弘益。七年,代王珪为侍中,累封郑国公。寻以疾乞辞所职,请为散官。太宗曰:“朕拔卿于仇虏之中,任卿以枢要之职,见朕之非,未尝不谏。公独不见金之在矿,何足贵哉?良工冶锻而为器,便为人所宝。朕方自比于金,以卿为良工。虽有疾,未为衰老,岂得便尔耶?”征乃止。十二年,太宗以诞皇孙,诏宴公卿。帝极欢,谓侍臣曰:“贞观以前,从我平定天下,周旋艰险,玄龄之功无所与让。贞观之后,尽心于我,献纳忠谠,安国利人,成我今日功业,为天下所称者,惟魏征而已。古之名臣,何以加也。 ”于是亲解佩刀以赐二人。寻遇疾。征宅内先无正堂,

23、太宗时欲营小殿,乃辍其材为造,五日而就。遣中使赐以布被素褥,遂其所尚。后数日,薨。太宗亲临恸哭,赠司空,谥曰文贞。太宗亲为制碑文,复自书于石。特赐其家食实封九百户。太宗后尝谓侍臣曰:“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因泣下久之。乃诏曰:“昔惟魏征,每显予过。自其逝也虽过莫彰朕岂独有非于往时而皆是于兹日故亦庶僚苟顺难触龙鳞者欤!所以虚己外求,披迷内省。言而不用,朕所甘心;用而不言,谁之责也?自斯已后,各悉乃诚。若有是非,直言无隐。 ”(节选自贞观政要任贤 )10.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24、3 分)A自其逝也虽过/莫彰朕/岂独有非于往时/而皆是于兹日故/亦庶僚苟顺/难触龙鳞者欤B自其逝也/虽过莫彰朕/岂独有非于往时/而皆是于兹日/故亦庶僚苟顺/难触龙鳞者欤C自其逝也/虽过莫彰/朕岂独有非于往时/而皆是于兹日故/亦庶僚苟顺/难触龙鳞者欤D自其逝也/虽过莫彰/朕岂独有非于往时/而皆是于兹日/故亦庶僚苟顺/难触龙鳞者欤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以及对必修四古文单元涉及的古文化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谥:即谥号,古代帝王、诸侯、卿大夫、高官大臣等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的一种称号。B在过秦论中,作者贾谊有“合从缔交,相举为一”的表述, “合从”指的是

25、联合六国共同对付秦国的政策。C在季氏将伐颛臾中孔子说颛臾“是社稷之臣也” 。社稷:社指谷神,稷指土地神。古代君主都祭社稷,后来就用“社稷”代表国家。D在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认为国家在解决了百姓的温饱问题后,就要“谨庠序之教” ,庠序:是古代的学校,商代叫序,周代叫庠。12.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唐太宗一开始就对魏征礼遇有加,每次和魏征交谈都令太宗非常高兴。- 7 -B太宗认为贞观以前玄龄之功无人可比,贞观之后以魏征的功劳最大。C贞观七年,魏征假托生病请求辞去侍中一职,而遭到了唐太宗的反对。D太宗放弃了自己建造一座小殿的打算,把材料用来替魏征建造正堂。13.把文中

26、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 分)卿所谏前后二百余事,皆称朕意。非卿忠诚奉国,何能若是!公独不见金之在矿,何足贵哉?良冶锻而为器,便为人所宝。(二)古代诗歌阅读( 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各题。秋 尽杜 甫秋尽东行且未回,茅斋寄在少城隈。篱边老却陶潜菊,江上徒逢袁绍杯。雪岭独看西日落,剑门犹阻北人来。不辞万里长为客,怀抱何时得好开。【注】乾元二年杜甫入蜀投奔严武,后严武被召回京,杜甫送行后欲返少城时遇到叛乱,滞留梓州,作此诗。袁绍大宴宾客,宴会上郑玄受到袁绍礼遇。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 分 )A本诗是一首以抒怀为主题的七言律诗,作者感时自叹,感

27、事抒情,诗中多用典故,体现了杜诗沉郁顿挫的格调。B “秋尽东行且未回”一句交代了时间和作者行踪, “茅斋寄在少城隈”一句中“寄”字写出茅斋无人,自己身在家外的状态。C颔联中“陶潜菊”体现了作者渴望隐逸的心境和淡泊洒脱的品格, “袁绍杯”则表明自己被人重视,但却无用武之地。D颈联中“雪岭独看西日落”一句写诗人独自一人在雪岭看西天日落,与首句中“东行且未回”照应,使诗歌内容更加紧密。15.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6 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1) 赤壁赋中,把人生与长江相对照的句子是 , 。(2) 使至塞上以传神之笔勾画出一幅塞外雄浑景象的

28、名句是 , 。(3) 饮酒表明诗人心情闲适、心志高远的诗句是 , 。三、语言文字应用(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7-19 题。今天,人才的作用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为突出。现实中,一名领军人物可以引领一个新产业,增强经济创新能力和竞争力;一名优秀领导干部可以带领一个地区改变面貌,开创 、奋楫争先的新局面。前不久,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关于适应新时代要求大力发现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的意见,把发现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定位为“关系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和国家 的重大战略任务”。 的判断,促使我们进一步审视优秀年轻人才的价值意义。也许有人担心,嫩竹做不了扁担,嫩肩挑不起重担。在抗日战争最艰苦的

29、岁月( ),把培养干部摆在武器、筹款之前。他坚决支持谭震林提出的尽快培养出 100 名连长、100 名指导员,使一批年轻干部走上连长、指导员岗位,极大地提高了新四军的战斗力,从而有效解决了基层指挥骨干严重缺乏不足的问题。历史上,青年才俊担大任、成大业者 :马- 8 -克思 29 岁、恩格斯 27 岁写作共产党宣言,毛泽东 25 岁主办湘江评论,周恩来 29岁领导南昌起义事实证明,只要有实践机会、干事舞台、良好环境,年轻人照样能担当重任、取得成绩。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 分)A.百舸争流 长治久安 高瞻远瞩 不胜枚举B百废待兴 政通人和 深谋远虑 擢发难数C百

30、舸争流 长治久安 深谋远虑 擢发难数D百废待兴 政通人和 高瞻远瞩 不胜枚举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A.陈毅提出了壮大新四军的“枪、款、人”战略思想B陈毅提出了壮大新四军的“人、枪、款”战略思想C壮大新四军的“人、枪、款”战略思想由陈毅提出D陈毅提出了“枪、款、人”战略思想来壮大新四军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A.极大地提高了新四军的战斗力,从而有效解决了基层指挥骨干严重缺乏的问题。B极大地提高了新四军的战斗力,从而有效解决了基层指挥骨干严重缺乏的不足。C有效解决了基层指挥骨干严重缺乏不足的问题,极大地提高了新四

31、军的战斗力。D有效解决了基层指挥骨干严重缺乏的问题,从而极大地提高了新四军的战斗力。20.下面是一封邀请函初稿的主要内容,其中有五处不得体,请找出并修改。 (5 分)第四届“挑战杯”全国中学生模拟联合国大会计划于 10 月 5 日至 10 月 7 日在北京王府井大饭店召开。会议期间,组委会将拨冗举办论坛,并邀请知名专家、学者忝列现场,就全球化背景下国际人才培养的问题与家长共同探讨。诚邀您拜读此函,并携孩子报名参加大会。我们将鼎力提供服务,期待您孩子的精彩表现能获得评委的垂爱。21仿照下面的示例,另写两句话,要求内容贴切,与示例组成排比句式。(6 分)故乡的山,巍峨峻峭,回荡着故乡悠扬舒心的山歌

32、;, , ; , , 。5、作文(60 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为了引导同学们做好人生规划,明确大学求学方向,某高中“追梦”社团举行了一次以“我心中的高校”为主题的畅想会。会上,下面几所高校的校训引起大家的极大关注:清华大学: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中国人民大学:实事求是山东大学:气有浩然,学无止境北京邮电大学:厚德博学,敬业乐群浙江大学:求是创新国家会计学院:不作假账请从中选择两三则校训,写一篇文章向知心朋友谈谈你的人生规划和价值追求。要求选好校训,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 字。- 9 - 10 -包铁一中 2018-20

33、19 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高三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6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答案】1C;2B;3A【解析】1C 扩大范围,原文第四段“经过中庸之道的过滤,其中极端的成分得到了淡化,避免了理论或实践上的过火行为”,是经过中庸之道的过滤,其中极端成分得到淡化,而非所有成分都得到淡化 2B “目的是用来证明”错,罗素的话是过渡句,承上启下这句话在第三段,四为了证明第二段的“中国知识分子一直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人生使命,以追求道德、知识和审美为人生归宿”以及证明第四段的“中国人的生活哲学一方面高旷幽远,一方面连着地气,是自发的浪漫主义和自发的经典主义的结合” 3B 以偏概全,偷换主语儒

34、学与道学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原文第一段“崇尚自然、游离社会的道学,作为主流思想的补充,与儒学一起相辅相成,一阴一阳,使得社会主流思想具有强大活力”“一直”表述有误,原文的陈述主语是“中国文化的源头”,而非“中国文化”C 原文第三段“在艺术上,他们(中国人)追求精美,在生活上,他们追求情理”的意思应是“孔子庄子在艺术上追求精美,生活上追求情理”D“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呈现低俗化”,理解错误,相反,是“时有抬头的高贵精神”的体现 答案: 1C 2B 3A1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必须在理解文句,分析文章内容,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层层筛选,剥离出有效信息,获得充足可靠的依据

35、,然后进行合理的推测 2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辨析,解答筛选文中信息的题目时要找出文章中相对应的语句,注意将选项转述内容与原文内容逐一相对 3 本题考查探究文本中的问题、提出自己见解的能力,注意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看看有没有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混淆关系、轻重范围失当等问题解答筛选文中信息的题目时要找出文章中相对应的语句,注意将选项转述内容与原文内容逐一相对概念不能随意扩大或缩小,因果、前后关系不能颠倒同时还要注意选项肢之间的比较,如果选项中有内容矛盾的选项必有一错注意叙述角度和表达方式的转换分辨可能与必然、必然与或然、未然与已然、全称与特称推断不夸大不缩小,不无中生有(二)文

36、学类文本阅读【答案】 4.A5.天空中一群群鸟叫着飞过,从视觉和听觉上为哑巴拉纤营造了一种苍凉空阔的背景环境。鸟的叫声坚定了哑巴长久以来心底的信念-“弟弟是一只鸟,一定会飞 得很高很远。”鸟叫声给了焦虑中的哑巴以信心,从而生出了勇气和力量,既推动情节 发展,又呼应了上文中想象弟弟是飞鸟的情节。鸟叫声烘托了哑巴紧张焦虑的心理,凸显了哑巴对弟弟深厚的情义。6.把弟弟视作生命的全部,关爱弟弟,无微不至;供养弟弟,牺牲所有毫不吝惜,是一个十分重视手足亲情的人。以家族兴盛为己任,希望弟弟努力读书,光耀门楣;为弟弟的成就感到骄傲,是一个有家庭责任感,同时又有一点小小虚荣心的人。吃苦 耐劳,意志坚- 11

37、-强,勇敢智慧,是一个特别勤劳能干的人。生活节俭,纯朴无私,物质 欲求少,是一个需要很少却付出很多的人。【解析】4【分析】本题考查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解答本题,应从语句理解、手法分析、人物环境情节分析、主题理解等角度分析判断。根据对文本内容的感知与理解,仔细辨识选项与原文的细微差别,做出判断。【解答】B“哥哥是哑巴,弟弟就能说会道”逻辑错误;“这说明上天是很公平的”理解错误。故 B错误。C“用饱含热情的语言”表述不准确,文中用平实的语言客观地叙述。故 C 错误。D“可见文革使弱者爆发出惊 人的勇气”理解错误,表明的是哑巴为保护弟弟爆发出的惊人勇气。故 D 错误。A 正确。故

38、选 A。5.本题考查分析句段作用的能力。解答本题要对文章的内容和思路有准确的把握,从内容、结构等几个方面分析其作用。内容上,看句段写了什么,有什么独特之处;结构上,根据句段在文中的位置确定,或引起下文,或承上启下,或总结全文,或贯通全文等。“天空中有一群群鸟叫着飞过。他没有抬头”写出哑巴的紧张焦急的心情,表现他对弟弟的情义;照应前文“他多想弟弟是一只大鸟,在蓝天上飞呀飞,越飞越高,越飞越远”,推动情节发展。6.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分析人物形象首先应结合着文中叙述性的语句,从身份、地位、修养、气质等总体上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然后根据小说中描写这个人物的言行举止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

39、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的语句,直接提取或概括即可。“冬天,他用自己的手捂暖弟弟的手。夏天,他给弟弟打扇、赶蚊子”,表现他对弟弟的关爱;“不久他们的爹去世了。从此,哑巴成了家里的主心骨。他每天起早贪黑地干活,每月给弟弟寄生活费”,表现他的吃苦耐劳,勇于担当;“哑巴最快乐的时刻就是坐在门前陪母亲晒着太阳”,表现他有孝心;“弟弟考上了名牌大学。哑巴每天乐呵呵的,走路也轻快”表现他的纯朴无私。(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答案】7. D 8. A9.(1)在安全的网络下使用移动支付,设置安全的支付密码,不要泄露自己的金融账号及银行卡号(2)增强防范意识,不贪赞小便宜,不随意扫描二

40、维码,为自己的支付账户购买安全保险。(3)遭受咋骗后,及时联系银行和第三方挂失,将损失率降低到最低。(每点给两分)二、古诗文阅读(34 分)(一)文言文阅读(19 分)【答案】10.D;11.C;12.B【解析】10.D “也”句末语气词,其后断句,排除 A;“朕”为名词,作主语,其前断句,排除B;“故”表总结,位于句首,其前断句,排除 C句子翻译为:自从他去世以后,我即使有什么过错也没有谁指出了我难道只在过去会犯错误,而到了今天就变得都是正确了吗?恐怕还是群臣只求顺从我的心意,不敢冒险触犯我!- 12 -11.C 社指土地神,稷指谷神12.B A“一开始”不正确,根据原文“召征责之曰”可知,

41、一开始并不是对魏征礼遇有加 C“假托生病”错误,根据原文“寻以疾乞辞所职”可知,是真的生病了;D“放弃自己建造小殿”错误,文中只是说“辍其材为造”,意思是“就留下自己的材料来替魏征建造正厅”,并没有说“放弃自己建造小殿”13.所谏:谏诤的事情;称:称合;非:如果不是;若是:像这样句子翻译为:你谏诤的事情前后有两百多件,都很称合我的心意如果不是你忠诚为国,哪里能够像这样?独:难道;为所:表被动;宝:名词作动词,看做宝贝句子翻译为:你难道不知道黄金在矿石中,怎么值得重视呢?经过良匠锤炼为宝器,就被人看做宝贝参考译文:魏征,是河北巨鹿人不久前搬家至河北相州内黄武德末年,他担任太子洗马,看见太宗和太子

42、暗中相互倾轧夺权,常常劝太子建成早做打算太宗已经杀了隐太子,召见魏征责备他说:“你离间我们兄弟,为什么?”旁人都为他的处境担心,魏征镇定自如,缓缓回答说:“皇太子如果听从我的话,必定没有现在的灾难,太宗听后肃然起敬,给他优厚礼遇,提升他为谏议大夫多次让他进入卧室,请教为政之道魏征平素有治理国家的才能,性情又很刚强正直,不屈不挠太宗每次与他谈论,没有不高兴的魏征也很高兴遇到赏识自己的明主,用尽全力为太宗谋划太宗又慰劳他说:“你所谏诤的事情前后有两百多件,都很称合我的心意若不是你忠诚为国,哪里能够这样?”贞观三年,一直升为秘书监,参与朝政,深谋远虑,对朝廷有很大帮助贞观七年,魏征代替王琏做侍中,加

43、封为郑国公,不久因为生病请求解除职务,只挂一个散官的头衔太宗说:“我把你从囚虏之中选拔出来,委任你中央枢要之职你见我的过错,没有不谏诤的你难道不知道黄金在矿石中,怎么值得重视呢?经过良匠锤炼为宝器,就被人看做宝贝我正把自己比作金子,把你当做好的工匠你虽然有病,还不衰老,怎能让你就这样辞职呢?”魏征才停止辞职申请贞观十二年,太宗因为皇孙诞生而设宴招待公卿太宗非常高兴,对侍从的大臣说:“贞观之前,跟随我扫平天下,历尽艰辛,房玄龄的功劳最大贞观之后,对我竭尽心力,提出忠正的意见,安定国家造福人民,成就我今天的丰功伟业而被天下人所一直称道的,那就只有魏征了古代的名臣,又有什么地方超过他们呢?”于是亲自

44、解下佩刀来赐给二人不久魏征生病了魏征家里本来没有正厅,唐太宗当时原想自己建造一座小殿,就留下自己的材料来替魏征建造正厅,五天就完工了又派使者送去布被和白色的褥子,成全他朴素节俭的风范过了几天,魏征病逝太宗亲自到他家哭悼,追赠魏征为司空,谥号文贞太宗亲自撰写碑文,又亲手写在碑石上,还特别赐给魏征家享受的租户为九百户太宗经常对左右说:“用铜作镜子,可以端正衣冠;用古事作镜子,可以知道兴衰;用人作镜子,可以明白得失我过去常常注意保持这三面镜子,来谨防自己犯错误如今魏征去世,我失去了一面镜子啊!”因而伤心地哭了很久于是下诏说:“过去只有魏征能经常指出我的过错自从他去世以后,我即使有什么过错也没有谁指出

45、了我难道只在过去会犯错误,而到了今天就变得都是正确了吗?恐怕还是群臣只求顺从我的心意,不敢冒险触犯我!所以我一方面虚心听取群臣意见,一方面排除假象反省过失如果臣子提出的意见我没有采纳,那是我咎由自取如果我准备采纳意见却没人提出,是谁的责任呢?从今以后,各自尽献你们的忠诚;如果我有不对的地方,就直接说出来不要隐瞒”- 13 -10.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解答该题可以根据句意、虚词和结构判断11.本题考查识记古代文化常识,答题关键在于平时的积累与识记12.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注意将选项和原文进行比较13.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

46、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概括归纳文章内容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是: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谓读准,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只有对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题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

47、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二)古代诗歌阅读(9 分)【答案】14.C【解析】14.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基本能力诗歌鉴赏的选择题综合考核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文章的思想内容,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注意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C“篱边老却陶潜菊”一句中“陶潜菊”即菊花,篱笆边的“菊花”老去,无人照料,既写出了自己离家在外的真实情景,又抒发了

48、自己隐居心情不复存在的忧伤“陶潜菊”之典故有渴望隐逸之心境却无淡泊洒脱之品格15.本题考查学生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诗歌的情感分析的题目一直是考试的重点,但是考核的难度并不是太大,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不知道答题的突破口,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作答,重点是在自己的答案要包含诗歌中的重点词语,这样就能和给的答案无限接近,还要主语诗歌的抒情方式,根据抒情方式分析情感还要注意一般诗歌的情感都要求结合诗句分析,答题时不要只答出情感而放弃诗句“秋尽东行且未回,茅斋寄在少城隈”两句写出自己对家乡的无限思念,特别是“未回”、“寄”形象别致突出这种内心的郁闷与愁苦;“篱边老却陶潜菊,江上徒逢袁绍杯”两句运用袁绍的典故,表达怀才不遇的感慨和人生苦闷的态度;“雪岭独看西日落,剑门犹阻北人来”两句则是突出一种读亲友的无限怀念“不辞万里长为客,怀抱何时得好开”彰显出自己长期漂流在外的苦闷与无奈答案:14.C 15.思念家乡的愁苦诗歌前四句写秋景,暗示诗人身在家外,从“未回”、“寄”、“老却”等词反映出诗人思念家乡之情怀才不遇的感叹作者借用“袁绍杯”的典故,感叹自己遇到了严武,却无法实现自己的抱负对亲友的怀念“剑门犹阻北人来”一句点明剑门关兵事阻断朋友回来,表达了作者对北去友人的怀念及亲友南来的期盼只身漂泊的孤独(长期客居在外的痛苦无奈)颈联写作者雪岭独看落日,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