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惠东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11月月考试题.doc

上传人:dealItalian200 文档编号:1112915 上传时间:2019-04-27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2.1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惠东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11月月考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惠东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11月月考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惠东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11月月考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惠东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11月月考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惠东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11月月考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1 -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惠东高级中学 2018-2019 学年高二历史 11 月月考试题第 I 卷(选择题)一、单选题1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突出成就不包括A 电力的广泛运用 B 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C 计算机信息技术的运用 D 新的通讯手段的发明21766 年,在英国“不仅贵族绅士和富商不停地饮茶,而且每一个船工、浆洗工和纺纱工也都饮用,茶叶成了他们不可缺离的消费品,一早起来就要喝一口,在两顿饭之间也要饮用。甚至连洗衣妇也认为,在早餐时不能没有合适的茶” 。这反映了英国A 等级观念明显淡化 B 海外贸易有了较大发展C 工业革命影响深远 D 接受了东方的生活方式31 7 世纪,掌握世界商业霸

2、权,被称为“海上马车夫”的国家是A 葡萄牙 B 荷兰 C 西班牙 D 英国4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 列强对外扩张加强 B工业革命的发展C资产阶级革命影响的扩大 D维也纳体系最 终瓦解5著名学者彭慕兰认为:与其说工业革命创造了新的财富,不如说新的财富的发现,导致并推动了工业革命,因为工业革命的发生来源于两个方向的驱动:“向下”和“向外” 。 “向下”是指挖煤, “向外”是指:A拓展殖民地市场 B贩卖黑奴 C传播基督教思想 D输出机器6英国 1786 年每百支棉纱价格为 38 先令,1800 年下降到 9.5 先令,1807 年为 6.75 先令。导致棉纱价格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 棉

3、纺工具的革新 B 自然经济的发展 C 中国棉纱的涌入 D 城镇化加快发展- 2 -7陈乐民在欧洲文明的进程中说:“重商主义不是一个现成的理论,它毋宁是经验主义的产物。到十八世纪各民族间的经济贸易的发展开始冲击民族界限,贸易自由主义逐渐取代重商主义 。 ”发生这种变化的动力是A资产阶级战胜了封建君主 B工业革命的开展 C民族界限的缩小 D国家垄断资本的形成 81631 年,法国数学家笛卡尔称旅居的城市是“货物无奇不有”之地。他赞叹道, “要找到世人所可能希冀的各种货物和珍奇物品,这世上还有哪个地方比这个城市更让人如愿?”由此 可知,当时笛卡尔所指的城市是A 拥有“无敌舰队”的西班牙 B 被喻为“

4、海上马车夫”的荷兰C 号称“日不落帝国”的英国 D 被称为“托拉斯帝国主义”的美国9杰里本特利在新全球史一书中写道:“工业巨头和企业家简直富可敌国,其强大的实力使军事贵族和其他传统的特权阶层黯然失色。接下来是中产阶级在工厂与矿山中辛苦工作的劳工大众形成了新的工人阶级。 ”该材料直接反映了工业革命A推动了经济转型 B造 成了阶级分化 C加速城市化进程 D激化了阶级矛盾10马修博尔顿不仅为詹姆斯瓦特改良蒸汽机提供了经济保障,而且将蒸汽机推向市场,使其获得广泛应用。英国人把詹姆斯瓦特和马修博尔顿的头像同时印在 50 英镑纸币(2011 版)的背面。这主要表明,英国人认为A 技术推广和创新同样重要 B

5、 发明创造必须重视团队合作C 工业革命在英国率先完成 D 国家应该高度重视科学技术11一位历史学家说:“20 世纪有两位伟大的 改革家,一位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现代资本主义国家,一位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现代社会主义国家。 ”这两位改革家分别是A、丘吉尔和斯大林 B、罗斯福和列宁 - 3 -C、罗斯福和邓小平 D、杜鲁门和戈尔巴乔夫12李庆余在美国如何构建社会和谐中提出“新政是在激烈的反对声中进行的,富兰克林罗斯福被政治对手描绘成一个蛊惑人心的政客 ,新政则被称为凶政 ,习惯于以大企业为社会生活中心的企业界直接加入了这一攻击,对新政立法发出一阵阵抗议” 。从中可以看出新政( )A 只是遭到政治对手的

6、抵制 B 加剧了美国的经济危机C 借用资产阶级民主立法手段 D 损害了资本家的长远利益13以下是 1933 年主要国家的经济状况表,此表最能说明当时美国 德国 英国 法国 日本 世界工业下降 46.2% 40.6% 28.4% 16.5% 8.4% 1/3外贸缩减 70% 69.1% 50% 60% 50% 2/3失业人数 1700 万 600 万 近 300 万 85 万 300 万 3000 万A 德国遭到的破坏最严重 B 经济危机破坏力巨大C 经济危机持续时间长 D 世界各国经济普遍下降14一项对西方七大工业国就业结构演变的研究发现,这些国家近几十年出现了一些共同的变化:农业就业人数大幅

7、度下降;传统制造业就业人数持续下降;生产服务和社会服务兴起管理、专业和技术性的工作快速增加。上述变化产生的根本原因是A 自由竞争的结果 B 城市化进程加快C 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D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15 (题文)有经济学派认为,胡佛政府对于经济危机的政策并非“自由放任” ,而是强制干涉,给私营经济造成了沉重的负担。胡佛对经济的干预包括抬高工资率和物价、扩张信贷、扶持濒临破产的企业和增加政府开支。政府的不当干涉和对私营产值的掠夺,才导致经济危机形势愈益严重。据此可以推断A 胡佛政府政策证明凯恩斯主义不合时宜B 胡佛政府政策改变了美国经济运营方式- 4 -C 胡佛政府政策为“新政”提供经验教训D

8、胡佛政府政策开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16罗斯福就任总统以后,通过了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法案 ,设立了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授权其负责田纳西河流域的水利工程建设,并拥有规划、开发利用、保护流城内各种自然资源等广泛权利。到 1937 年,19 家私营电力公司被迫将全部设备售给该局。私人资本垄断电力状况被打破。这从侧面反映了( )A 美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到来 B 美国废除了资本主义私有制度C 发展电力是罗斯福新政的核心内容 D 美国总统拥有行政权、立法权17撒切尔夫人是英国历史上第一位女性首相,曾有媒体以“新保守主义”来形容她,认为她在位期间(1979-1990 年)一连串的改革是要将英国带回到亚当

9、斯密时代。下列哪一政策最有可能是其所实施的?( )A 减少政府公共开支与征税 B 重要产业收归国营C 以工代赈,推行 3R 计划 D 扩大失业救济的范围18 (2016 年天津卷)美国总统威尔逊曾这样说道:“金融领导地位将属于我们,工业首要地位将属于我们,贸易优势将属于我们,世界上其他国家期待着我们给以领导和指引。 ”美国实现这一意图是在A 威尔逊时期 B 罗斯福时期 C 杜鲁门时期 D 肯尼迪时期19下列属于战后资本主义发展新变化的是国家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资本主义进入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西方福利国家在战后得到发展第三产业蓬勃发展美国新经济政策的出现A B C D201933 年美国政府为

10、遵守全国工业复兴法的企业或公司颁发的蓝鹰徽章。蓝鹰运动是罗斯福新政的措施之一。对蓝鹰运动的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5 -A造成了盲目竞争的经济秩序 B起到了促进工业复兴的作用C调节了企业关系和劳资关系 D保障了劳工和消费者的权利21 (题文)下面是 19221926 年间苏联与外国资本家达成的租让合同数量变化示意图。图中的变化反映了A 新经济政策最终遭到了废止 B 苏联转向对外来资本的排斥C 苏联对经济建设模式的探索 D 西方加强了对苏联经济封锁22列宁认为:“我们签订和约在客观上就成了德国帝国主义的走狗,英国人曾经直接 向我军最高总司令建议,只要我们继续作战,他们每月可以发给我们每个士兵一百卢

11、布由于我们牵制了一部分德国军队,在客观上我们还是帮助了他们。 ”据此你认为( )A 苏军参加二战减轻了西线英军的压力 B “签订和约”指苏德互不侵犯条约C 该条约签订使苏俄得以退出世界大战 D 苏俄得以集中精力实施新经济政策23苏俄实施新经济政策的根本目的是A消除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不利影响 B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C加强无产阶级对经济的指导 D平息工人罢工和农民暴动24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理论和邓小平理论的相似之处是 A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 B注意利用外资发展社会主义C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25 “斯大林的国家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体现着直接过

12、渡到社会主义的原则。 ”斯- 6 -大林经济政策对新经济政策的“突破”不包括A改变了苏联新经济政策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路线B强调了利用国家政权对经济的干预C改变了苏联计划和市场调节并存的模式D改变了苏联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所有制形式2620 世纪 30 年代,苏联在农产品总产量下降的情况下,商品率即“上市量”却增加了 4倍以上。这反映出当时苏联A 农村存在瞒报问题 B 优先保障城市居民供给C 过度剥夺农业成果 D 继续贯彻新经济政策271991 年 9 月 6 日,俄罗斯联邦最高苏维埃主席团颁布法令:列宁格勒市恢复它的历史名称圣彼得堡市。以下是对此举所表达的政治含义的议论,你认为最为确切的是A与苏联的

13、历史相切割 B否定列宁的历史功绩C继承俄罗斯民族文化 D尊重本民族宗教信仰28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苏联)五年计划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尤其是因为同一时期西方经济的崩溃。社会主义不再是空想家的梦,它是发展中的事业。 ”这表明他A 对社会主义有一定认可 B 号召全世界来学习苏联模式C 建议实行计划经济模式 D 认识到西方经济崩溃的根源29英国前首相丘吉尔说过, “他接过的是一个扶木犁的穷国,他留下的是一个拥有核弹的强国。 ”这里的“他”指的是( )A列宁 B斯大林 C勃列日涅夫 D戈尔 巴乔夫301929 年,苏联创建了拖拉机站。拖拉机站拥有农业机械(如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 ,并负责

14、维修工作,使其随时可以使用,而费用则由集体农庄负担。拖拉机作业时间从 1928 年到 1936 年急剧上升了差不多 100 倍。这主要反映出当时苏联A 重工业飞速发展 B 继续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7 -C 农业集体化急速普及 D 农民欢迎新经济政策31普京在评论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优劣时说:“如果不是集中全国的资源,苏联是无法同纳粹德国展开战争的但是,对变化、技术革命和新技术制度的迟钝最终导致经济的崩溃。 ”据此可知,普京对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态度是A 完全肯定 B 全盘否定 C 客观公正 D 不置可否32 “美元霸权”是指美元在执行世界货币职能的过程中,给美国带来了诸多经济

15、利益,但同时给其他国家经济造成各种负面影响。 “美元霸权”的确立与下列条约直接相关的是A 布雷顿森林协议 B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临时适用协定书C 马斯特里赫特条约 D 北美自由贸易协定33当前,经济区域集团化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都在加强,二者的关系为A 具有趋同性 B 前者排斥后者 C 后者排斥前者 D 相互对立 34欧盟委员会主席普罗迪感慨地说:“今天,欧洲终于圆了欧元梦!”欧洲媒体将 2002年 1 月 1 日这一天称为“E 日” ,与 1944 年 6 月 6 日盟军在诺曼底登陆的“ D日”相提并论,欧盟的成立和欧元的正式启动说明了A欧洲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B欧元已完全成为广为流通的世界货币

16、C欧洲在政治上已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D欧元不再是由政府发行的强制使用的货币3520 世纪 60 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先后已经有十几个地区性经济合作组织成立,跨地区经济合作组织如非洲、加勒比和太平洋地区国家集团等影响也不断扩大。这一状况( )A 冲击了西方国家主导的全球化 B 有利于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C 推动冷战结束和两极格局瓦解 D 改变了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362013 年为庆祝中德建交 40 周年,中国文化部在德国主办了以中德两国文化为内容的“中国文化年”系列文化活动。下列各项中对相关史实叙述正确的是- 8 -A “中德建交”出现在新中国的第二次建交高潮中B 中国京剧表演成为系列文化活动中

17、的亮点C 建交有助于联邦德国迅速发展为西欧经济的“火车头”D 活动中人们欣赏到“圆舞曲之王”舒伯特的音乐作品37在一部著作里出现右边材料中的一系列小标题,据此推测作者主要探讨的问题是A世界市场确立的主要途径 B全球化过程中的就业危机C自由放任政策不合时宜 D全球化导致南北差距加大38 (题文)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愈加紧密。推动这一趋势发展的主要原因有跨国公司发挥主要作用 科技进步和生产力提高 冷战以后局部冲突减少 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A B C D 39全球闻名的“耐克”公司年产球鞋 9000 万双,每年都推出 100 多种新产品和新款式,耐克公司 7800 多 名职工负责设计、监制和销

18、售,生产则分散在世界各地的 40 多家工厂来完成。它突出反映了当今世界发展中的A 经济全球化 B 经济区域化 C 贸易自由化 D 经济多极化401945 年成立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长期以来按各国的出资额度大小决定投票权,而 1995 年成立的世界贸易组织一般首先争取达成一致意见,当无法达成一致意见时则执行一国一票的表决方式。这一变化反映了A 欧美发达国家经济持续衰退 B 国际经济秩序发生根本转变C 发达国家塑造全球责任形象 D 发展中国家的权利得到加强- 9 -41 韩非子记载了一则“郑人买履”的故事,说郑国有个人要买双鞋,在家用根绳子量好了脚的尺寸,然后急匆匆奔向市场,找到卖鞋的又想起量脚的绳

19、子忘带了,返回家取,再到市,市已关闭了。这个故事可用于说明( )A法家重视国家治理的规范 B战国时期没有统一度量衡C商品交易活动有时间限制 D郑国手工业发展水平很高42孔子日:“圣人之治化也,必 刑政相参焉。太上以德教民,而以礼齐之,其次以政焉。导民以刑,禁之刑,不刑也。化之弗变,导之弗从,伤义以败俗,于是乎用刑矣。 ”这表明孔子主张A 省刑慎刑 B 先礼后刑 C 废除刑法 D 刑罚得当43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的影响有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 道家学说构成了中国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 法家的变革精神成为进步思想家改革的理论武器 对后世学术文化的发展产生

20、重大影响A B C D 44 乡兴贤能论里概括某制度的特点:“太古至春秋,君所任者,与共开国之人及其子孙也大夫以上皆世族,不在选举也。 ”他评价的是( )A 宗法制 B 察举制 C 世官制 D 九品中正制45唐朝科举不避时政,有价值的答卷相当于政治磋商活动中的种种提案。士人因而特别关心国运,比如白居易和元稹便根据时事一起作了数十篇模拟策试,尔后果然在科举考试中被考官选中。这说明唐朝的科举制A 不再以诗赋取士 B 选拔了实用人才C 加强了君主专制 D 束缚了士人思想46战国时期,荀子游访秦国后,在强国篇中谈到:秦民风纯朴,官吏忠于职守,士大- 10 -夫效忠公室,朝廷办事效率高。 “故四世(自孝

21、公起的四位国君)有胜,非幸也,数也。 ”荀子的观感说明A 秦国四位国君很有作为,秦国的强盛是必然的B 荀子把秦国军事上的胜利错误的归为偶然因素所致C 由于秦国统治政策得当,其强盛成为形势发展的必然D 封建经济发展是秦国强盛的根本原因47春秋战国时,某位思想家主张“事在四方,要在 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这位思想家是谁?A 墨子 B 韩非子 C 孟子 D 庄子48 “春秋决狱”又称经义决狱,是汉代中期以后在司法实践中开始以儒家经典春秋中的原则与精神作为案件裁量依据的司法审判模式。据此可知A “三纲五常”成为法律规范 B 西汉中 期国家法制遭到严重破坏C 司法审判渗透儒家伦理 D 春秋以来百

22、家争鸣局面的终结49潘岳可持续发展与文明转型论述:“两千多年前,中国经过春秋战国五百多年的混乱,完成了第一次文明转型,即“铁制农具小农经济君主官僚体制儒道法意识形态”的中国传统文明终于成型。 ”下列不能反映材料观点的是A小农经济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经济基础 B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文明转型C思想解放运动推动社会文明转型D儒家学说是中国封建专制主义的理论基础50据汉书记载,汉宣帝本始四年夏四月壬寅,郡国四十九地震。宣帝下诏罪己,诏曰:“盖灾异者,天地之戒也。朕承洪业,奉宗庙,托于士民之上,未能和群生。乃者地震北海、琅邪,坏祖宗庙,朕甚惧焉。 ”材料反映的思想有利于A 限制君权过度膨胀 B 教导

23、百姓积德行善C 巩固中央集权统治 D 加强君主专制权力- 11 -第 II 卷(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5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0 分)材料一 中华文化史(冯天瑜等著)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伴随着社会巨变和经济大发展表现为“以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为两翼的百家争鸣和私学文化” ;秦汉以后,因国家统一,政治稳定,生产发展,各民族融合的加强以及对外交往的扩大,使文化也定型为“以儒学为正宗,兼纳百家,融汇释道的帝国文化” ;而“在商品经济有较充分发育的基础上得以繁衍的市民文化,在清中叶以前的整个中国社会都相当幼弱” 。材料二 真要学美国人的做法,那就学学人家开放的心胸,不要守着自己家

24、里的几个古董,把喜欢外来文化的人都斥为崇洋媚外、食洋不化。在美国,如果一个学者着迷于中国文化,并大肆鼓吹中国文化高于美国文化,他往往受到非常大的尊重。这不是因为别人同意他的观点,而是人家珍惜对外来文化热情和研究。在中国,谁要说美国文化高于中国文化,你看看会引来多少唾骂?所谓“崇洋媚外” ,往往是盛世之兆。 薛涌美国有国学吗回答:(1)材料一中“私学文化”的兴起与孔子哪一教育主张有关? (2 分)又与其什么思想相矛盾? (2 分)谈谈你对孔子的思想有何看法。(2 分) (2)据材料二概括中美两国对外来文化的态度。 (4 分)就中国举一例说明“崇洋媚外” “往往是盛世之兆” 。 (2 分)(3)

25、“帝国文化兼纳的“百家”的含义指的是什么?(2 分) “释道”又是指 哪两种思想(2分)依据上述材料,我们应该如何看待文化的发展?(4 分)52工业城市的兴起见证了经济繁荣的奇迹。也使人们给尝了“城市病”的种种弊端和苦果。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8 分)材料一 在 18,19 世纪英国城市化过程中工厂生在自认为最有利于英经济活动的土地上任意建造厂房。在量彻斯特、伯明輸等城市,狭窄且不规则的街道上工业建筑和居民建筑混杂交积在一起,工业生产所带来的污水和浓烟在城市里蔓延到 19 世纪早期,几乎所有快- 12 -速增长的大城市的人口密度都达到了每英亩 300 人,低矮的工人住宅区到处都是水洼。

26、被垃圾、废弃物和臭气所包围日益突出的城市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1848 年英国政府颁布了世界上第一部公共卫生法案 ,法案涵盖了对城市街道、住房、卫生设施和公共空间进行治理的内容,确立了中央和地方政府对城市物质环境实行管理的原则。随后,英国政府颁布了关于佳房与城市規划的一系到法案,至 19 世纪末英国城市规划基本得到完善。摘编自梁远近代英国城市规划与城市病治理研究材料二 上海开埠后,随着租界的设立和扩张,中外贸易的推进和城市经济的发展,大量农村人口进入城市,上海人口由 1843 年的 27 万增长量 1910 年的 128 万余人。但这些人口主要是追于战乱、灾荒和农村经济的凋敞而流入上海,当

27、时的城市所能提供的就业机会远不及实际需求,导致流入城市者大多成为触目皆是的城市贫民,被迫在城市边缘地带搭建了成片的窝棚栖身上海开埠后的城市行政格局,实行华洋分治,近代西方样式的物质文明和科学技术,已经较为广泛地进入以租界为中心的上海城市生活领域,城市管理也趋制度化;在租界以外的华界如豫园所在的上海老城区,尽管人口拥挤,近代市政设施却几无踪影随着上海工业的发展和城区的扩展,近郊农村也面临着环境污染如水资源的污染问题。 “沿淞沪铁路天通庵与江湾车站之间,有威士力革厂,傍江湾河而立,凡厂中秽水,皆于河中。 ”这些现象普遍存在于中国近代成市化进程中。摘编自戴鞍钢城市化与“城市病”以近代上海为例(1)根

28、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近代英中两国城市病的主要表现。(6 分)(2)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近代英中两国城市病出现的背景。(6 分)(3)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英中两国城市治理效果不同的原因。(6 分)5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2 分)材料 从亚当斯密的国富论算起,国际贸易理论发展至今,已经有 200 多年的历史了。国际自由贸易是工业革命后世界贸易的基本准则。工业革命以来,国际贸易的主要倡导国家经历了由英国到美国再到分散化发展的变化趋势。摘编自王嘉国际贸易理论的新发展探索运用世界近现代史的相关史实,对材料中有关国际贸易主要倡导国的三种变化趋势

29、,任选一种分析其出现的原因,阐明观点。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13 -参考答案1C 2B 3B 4C 5A 6A 7B 8B 9B 10A11C 12C 13B 14D 15C 16A 17A 18C 19B 20A21C 22C 23B 24A 25B 26C 27A 28A 29B 30C31C 32A 33A 34A 35B 36B 37B 38A 39A 40D41C 42B 43A 44C 45B 46C 47B 48C 49D 50A1 (1)有教无类;(2 分)贵贱有序或克己复礼。(2 分)孔子的主张既有进步性又有保守性。 (2 分)(2)美国承认、尊重外来文化

30、;中国对外来文化存有排斥心理。 (4 分)如唐朝实行开明对外政策,出现了大唐盛世等(如答秦汉 与改革开放亦可) (2 分)(3) “百家”指春秋战国时各种思想流派;(2 分) “释道”指佛教与道教(2 分)文化的发展能推动社会的进步;不同的文化应互相借鉴,在融合中不断发展(4 分)2、 (1)表现:英国,城市布局混乱;环境卫生恶劣;住房问题突出;两极分化严重。 (3 分)中国,城市平民剧增;环境污染严重;华洋分治明显;半殖民地性凸显。 (3 分)(2)背景:英国,工业革命;城市化加速;蒸汽机等工业机器的普遍使用;自由主义盛行。 (3 分)中国,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近代城市经济的发展

31、;中外贸易的发展;自然经济的瓦解,近代经济结构变迁。 (3 分)(3)原因英国: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经济的飞速发展;民主宪政的确立;政府职能的加强;- 14 -民众的环保与生活意识的增强。 (3 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旧中国政府的城市治理理念与权限的欠缺;中国农村经济的破败。 (3 分)3、 (12 分)示例一:论点:工业革命后至一战前后,国际贸易的主要倡导国家是英国。(2 分)论据:工业革命使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提供了有利条件;对外侵略扩张提供了更广阔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以英国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8 分)结论:所以说

32、,工业革命后至一战前后,国际贸易的主要倡导国家是英国。(2 分)示例二:论点:二战后,国际贸易的主要倡导国家是美国。(2 分)论据:二战后,西欧各国普遍衰落,美国经济实力急剧膨胀,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两极格局下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通过第三次科技革命实现了经济的持续发展;形成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关贸总协定) ;通过对西欧、日本等地区经济的扶持和控制,扩大对外贸易。(8 分)结论:所以说,二战后,国际贸易的主要倡导国家是美国。(2 分)示例三:论点:两极格局瓦解前后,多 个国家积极倡导自由贸易。(2 分)论据:经济区域集团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加深了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世界贸易组织积极推动;新兴市场国家积极推动国际贸易格局的变革;互联网等新兴技术的运用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条件。(8 分)结论:所以说,两极格局瓦解前后,多个国家积极倡导自由贸易。(2 分)- 15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