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

上传人:sumcourage256 文档编号:1115706 上传时间:2019-04-29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7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 2018-2019 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 12 页。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 2B 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 0.5 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 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

2、刀。第卷一、选择题:本题共 4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4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不属于人体内环境稳态范畴的是A细胞中 DNA 含量相对稳定 B血浆渗透压相对稳定C血糖含量相对稳定 D血浆 pH 相对稳定2下列不是由于人体内环境成分发生明显变化而引起的病症是A浮肿 B手足抽搐 C贫血 D尿毒症3下列过程,哪些不是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理生化反应神经递质和激素的合成 抗体和抗原的特异性结合 丙酮酸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神经递质和突触后膜受体的作用 乳酸与碳酸氢钠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 蛋白质在消化道中的消化分解A B. C D4. 当呼吸道黏膜受到机械刺

3、激或化学刺激后,产生的兴奋传到延髓的相关中枢,进而引起呼吸肌快速收缩或舒张,产生咳嗽反射。下列有关该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2A机械刺激可导致呼吸道黏膜中的某些细胞显著活跃B传入神经纤维兴奋部位膜电位变化为外正内负C兴奋以局部电流的形式由传人神经元传递给传出神经元D直接刺激延髓的相关中枢也可引起呼吸肌的咳嗽反射5下图为突触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结构为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提供能量B当兴奋传导到时,膜电位由内正外负变为内负外正C递质经的转运和的主动运输释放至突触间隙D结构膜电位的变化与其选择透过性密切相关6下列不属于下丘脑功能的是A具有体温调节中枢,可以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B能产生促甲状腺激素

4、释放激素、生长激素等多种激素C能传导兴奋,并能控制生物节律D具有渗透压感受器,能感受细胞外液渗透的变化7. 在家兔动脉血压正常波动过程中,当血压升高时,其血管壁上的压力感受器感受到刺 激可以反射性地引起心跳减慢和小血管舒张,从而使血压降低,仅由此调节过程判断,这一调节属于A神经调节,负反馈调节 B神经调节,免疫调节C体液调节,负反馈调节 D体液调节,免疫调节8下列与人体神经调节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缺氧不影响肽类神经递质的合成与释放B肌肉细胞的细胞膜上有神经递质的受体C神经纤维上的电信号可引起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D神经递质可将突触前神经元的兴奋传递给突触后神经元9. 下列关于神经细胞的说法中,

5、正确的是3A神经细胞不能向细胞外分泌化学物质 B静息状态下钾离子外流需要消耗 ATPC受刺激后细胞膜外电位变为负电位 D膝跳反射过程中兴奋的传导是双向的10. 甲状腺激素会对机体的代谢产生影响。若给实验小鼠每日注射适量甲状腺激素,连续注射多日后,不会出现的现象是A机体产热增加 B体重快速增加C进食量明显增加 D放入密闭室中更易窒息死亡11. 下列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皮下注射胰岛素可起到降低血糖的作用B大脑皮层受损的患者,膝跳反射不能完成C婴幼儿缺乏甲状腺激素可影响其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D胰腺受反射弧传出神经的支配,其分泌胰液也受促胰液素调节12. 去甲肾上腺素是一种常见的神

6、经递质,也是一种胺类激素。该神经递质能使突触后膜产生兴奋,但是当去甲肾上腺素分泌较多时又可以作用于突触前膜,抑制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都有与去甲肾上腺素结合的受体B去甲肾上腺素经过扩散作用由突触间隙到达突触后膜C去甲肾上腺素分泌过多作用于突触前膜属于反馈调节D去甲肾上腺素经过体液只能运输给相应的靶器官、靶细胞13. 下列关于哺乳动物胰脏(胰)的叙述,错误的是A能分泌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 B既有内分泌作用也有外分泌作用C胰腺细胞分泌的酶直接进入血液中 D胰岛细胞分泌的激素可以进入血液循环14. 下图是抗利尿激素的调节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4A

7、血量会随着抗利尿激素分泌的增加而增多B下丘脑产生神经冲动传至垂体,产生抗利尿激素C抗利尿激素一经肾小管和集合管细胞内的受体接受后即被灭活D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分泌并释放15.下图为人体体液免疫过程的示意图。当机体再次接触相同抗原时,a、b、c、d 四种免疫细胞中,能迅速增殖分化的是Aa BbCc Dd16如图表示细胞免疫的一个环节,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效应 T 细胞和靶细胞接触与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有关BT 细胞在接受抗原的刺激后,通过增殖分化形成效应 T 细胞C靶细胞裂解与效应 T 细胞内溶酶体有关D靶细胞裂解与靶细胞内的溶酶体有关17. 下列有关人体免疫系统及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 吞噬

8、细胞、B 细胞、T 细胞、记忆细胞都是免疫细胞B. 免疫细胞在免疫器官中生成,B 细胞在胸腺中成熟,T 细胞在骨髓中成熟C. 抗原、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都属于免疫活性物质D. 浆细胞在特异性识别抗原后,自身合成并分泌抗体来消灭抗原18. 给人体注射流感疫苗能有效预防流感病毒的感染,流感疫苗的作用是A. 增强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B. 刺激淋巴细胞的增殖分化,产生特异性的记忆细胞和抗体5C. 特异性识别并清除感染人体的流感病毒D. 提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的免疫力19. 如图为机体内发生体液免疫和过敏反应的流程图,图中甲丁代表不同物质,字母 代表不同的细胞,数字代表不同的过程,下列叙述不正确

9、的是A. 图中呈递抗原的过程是B. 据图示可知,第二次注射甲时,产生的浆细胞同样来源于 CC. 与体液免疫相比,过敏反应特有的过程包括D. 既参与特异性免疫又参与非特异免疫的免疫细胞是上图中的 A20. 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燕麦胚芽鞘中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与光照方向有关B扦插时,留有芽和幼叶的插条易生根成活,主要因为芽和幼叶能产生生长素C顶芽生长占优势时,侧芽附近生长素浓度较低,生长受到抑制D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生长素的浓度越低,促进生长作用越强21. 如图所示,a、b、c 为对胚芽鞘做不同处理的实验,d 为一植株被纸盒罩住,纸盒的一侧开口,有单侧光照。下列对实验结果的描述,正

10、确的是Aa、b 向光弯曲生长,c 背光弯曲生长Ba 直立生长,b、c 向光弯曲生长C图 d 中如果固定植株,旋转纸盒,一段时间后,植株向左弯曲生长D图 d 中如果将纸盒和植株一起旋转,则植株向纸盒开口方向弯曲生长22植物生长素具有低浓度时促进生长、高浓度时抑制生长的特性。以下哪一现象或应用不能说明生长素调节具有“两重性”A在自然状况下,大型乔木的树冠多呈圆锥形6B被大风刮倒的树木,其露出地面的根总是向地生长C置于窗台上的盆栽植物总是朝窗外生长D用生长素或其类似物除去稻田双子叶杂草时要使用较高的药剂浓度23.对植物激素的应用正确的是A在果树挂果时,利用乙烯利促进果实细胞体积增大B在扦插时,可用细

11、胞分裂素处理插条以促进插条生根C果实成熟时,施用脱落酸可促进果实成熟D在园林栽培中,可用赤霉素来促进植物细胞伸长,使植株增高24下图是植物体内赤霉素(GA)和脱落酸(ABA)的形成过程,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GA 与 ABA 的形成途径相似,都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BGA 与 ABA 在植物不同器官和组织中含量不同,但是含量都极低CGA 与 ABA 有一定的拮抗作用,共同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起调节作用D夏季植物体内 ABA 产生量增加,生长加快;冬季 GA 量产生增加,生长受抑制25. 关于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高浓度生长素溶液可防止落花落果 B成熟的果实采摘后仍可能产生乙烯C植物激

12、素控制植物的所有生命活动 D不同激素分别调节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26下列关于种群数量变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在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增长的数学模型表示为:N tN 0 tB一个物种引入新地区后,一定呈“J”型增长C对家鼠等有害动物的控制,要尽量降低其 K 值D一个呈“S”型增长的种群,数量在 K/2 左右时增长速率最大27如图是某物种种群数量的变化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7A调查物种种群数量时只能用样方法B第 2030 年间种群的增长率为 0C由 A 到 B 种群数量越来越少,由 B 到 C 种群数量越来越多DC 点之后种群数量不会发生变化28下列关于种群密度调查的叙述中,合理的是A宜选择蔓生或丛生的

13、单子叶植物作为调查对象B宜采用样方法调查活动能力强的高等动物的种群密度C一般而言,样方越多,其统计结果越接近真实情况D所有活动能力强的生物都可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29自然界中生物种群增长常表现为“S”型增长曲线。下列有关种群“S”型增长曲线 的说法正确的是A “S”型增长曲线表示了种群数量和食物的关系B种群增长率在各阶段是不相同的C “S”型增长曲线表示了种群增长速度和时间的关系D种群增长不受种群密度制约30如图表示某种鱼迁入一生态系统后,种群数量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中正确的A在 t0t 2时间内,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B若在 t2时种群的数量为 N,则在 t1时种群的 数量为N/

14、2C捕获该鱼的最佳时期为 t2时D在 t1t 2时,该鱼的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31如图表示甲、乙、丙三个种群生物对同种食物的不同大小个体的捕食比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甲与乙、乙与丙之间存在竞争关系B甲、丙可以生活在同一群落的相同垂直结构层次C乙对甲、丙的进化起选择作用,而甲、丙对乙的进化不起作用8D在某地区仅有该种类食物存在时,乙种群最可能保持数量的基本稳定32如图所示为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简图,若 E 种群中的总能量为 5.8109 kJ,B 种群的总能量为 1.6108 kJ,从理论上分析,A 种群获得的总能量最多是A2.010 8 kJ B2.3210 8 kJC4.210 8 kJ D2

15、.2610 8 kJ33如图所示的一个食物网(能量传递效率按 10%计算),则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食物网中初级消费者是昆虫,次级消费者是鸟B昆虫属于第一营养级,鸟属于第二营养级C若绿色植物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为 M,昆虫获得的总能量为 m1,鸟获得的总能量为m2,则 Mm1m 2D在鸟类的食物构成中,若动物性食物和植物性食物各占一半,则鸟类增加能量 A 时,生产者需提供能量为 50A34下列有关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种蜣螂专以大象粪便为食,则它最多能获取大象所同化能量的 20%B当狼捕食兔子并同化为自身的有机物时,能量就从第一营养级流入第二营养级C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能量就

16、从非生物环境流入生物群落D生态系统的能量是伴随物质而循环利用的35如图 a、b、c、d 表示某生态系统的四种成分,箭头表示各成分之间的关系,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a 和 c 所包含的所有种群构成群落Bc 1的同化量越大,流向 c2的能量就越少Cd 不一定是原核生物Db 的含量增加将减缓温室效应36下列关于初生演替中草本阶段和灌木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9A草本阶段与灌木阶段群落的丰富度相同B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空间结构复杂C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自我调节能力强D草本阶段为灌木阶段的群落形成创造了适宜环境37下列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A五点取样法适合调查灌木类行道树上蜘蛛的

17、种群密度B就食性而言,杂食性鸟类的数量波动小于其他食性的鸟类C就生态系统结构而言,生态瓶的稳定性取决于物种数D变色龙变化体色,主要是向同类传递行为信息38关于森林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A碳可在森林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进行循环B森林群落在垂直方向上没有明显的分层现象C互利共生、捕食和竞争等可以出现在森林群落中D群落中植物放出的氧气可被动物、植物及微生物利用39在沙漠的一个灌木群落中, 某种基于种子繁殖的灌木, 其分布型随着生长进程会发生改变,幼小和小灌木呈集群分布, 中灌木呈随机分布, 大灌木呈均匀分布,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这种改变使群落的水平结构发生变化 B这种改变是群落演替所引起的结果 C均匀分

18、布的形成原因主要是种内竞争 D集群分布主要是由于种子不能远离母株所致40下图表示生态系统、群落、种群和个体的从属关系。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B乙数量达到环境容纳量最后不再发生波动C丙是由生产者和消费者构成的D丁多样性的形成受无机环境影响10第卷二、非选择题(共 60 分)41 (除标注外每空 1 分,共 10 分)图 1 是当 A 接受一定强度刺激后引起 F 收缩过程的示意图,图 2 为图 1 中 D 结构的放大示意图。请回答:(1)图 2 的结构名称是_,结构的名称是_。(2)神经纤维 B 在 A 中的细小分枝叫做_(2 分) ,用针刺 A 时,引起 F 收缩的现

19、象被称为_(2 分) 。针刺引起疼痛,产生痛觉的部位是_。(3)当兴奋在神经纤维 B 上传导时,兴奋部位的膜内外两侧的电位是_。(4)如果在图 2 中和的间隙处注射乙酰胆碱,处发生的变化是_(兴奋、抑制) ,原因是乙酰胆碱引起结构_的变化。42(除标注外每空 1 分,共 10 分)下图表示下丘脑参与人体体温、水盐和血糖平衡的部分调节过程。 请回答下列问题:(1)受到寒冷刺激时,下丘脑可通过垂体促进腺体 A 的分泌活动,腺体 A 表示的器官可能是_(2 分) 。11(2)人体剧烈运动大量出汗后,下丘脑增加_激素的生成和分泌,并由垂体释放进入血液,促进_对水分的重吸收。(3)当血糖浓度上升时,下丘

20、脑中的葡萄糖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使胰岛 B 细胞分泌活动增强,血糖浓度下降,此过程属于_(2 分)调节。 胰岛分泌的胰岛素需要与靶细胞的受体结合才能发挥作用,胰岛素的受体分布在靶细胞的_(填“细胞膜上”或“细胞质中”或“细胞核中”)。(4)型糖尿病由胰岛 B 细胞损伤引起,患病率具有种族差异性,患者血液中含有抗胰岛B 细胞的抗体和效应 T 细胞。 据此推测:型糖尿病是由_决定的、针对胰岛 B 细胞的一种_病;胰岛 B 细胞的损伤是机体通过_免疫导致的。43 (每空 2 分,共 16 分)下图表示某些植物激素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图中-表示不同的植物激素,请回答下列问题:(1)科学家在对黄化豌豆

21、幼苗切段的实验研究中发现,的浓度增高到一定值时,就会促进切段中的合成。而含量的增高,反过来又抑制了促进切段细胞伸长的作用,以上实例说明植物激素调节也存在_调节机制,图中表示的植物激素分别是_、_、_。(2)激素由_(物质)经过一系列反应转变而来,它的主要合成部位除幼芽和幼叶外,还有_。(3)以上说明植物的生命活动不只受一种刺激的调节,而是_。(4)用图中植物激素之间的关系,解释水平放置时,根出现向地性的原因:_。44 (除标注外每空 1 分,共 9 分)下面图 1 为碳循环示意图,图 2 为某一食物网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12(1)通过过程,碳由无机环境中的_转变成绿色植物(如玉米)中的_。

22、(2)图 1 过程越复杂,则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越_。设过程代表的生物之间有如图 2 所示的关系,若 E 种群的能量为 5.8109 kJ,B 种群的能量为 1.3108 kJ,D 种群的能量为 1.5108 kJ,能量传递效率为 10%,则 A 种群的能量是_kJ(2 分) 。(3)过程表示_作用。参与过程的生物与同区域中的动植物等其他生物共同构成了_。(4)由图 1 可见,碳循环的特点是_。伴随着物质循环进行的能量流动具有的特点是_。45 (除标注外每空 2 分,共 15 分)豆豉是大豆经过发酵制成的一种食品。为了研究影响豆豉发酵效果的因素,某小组将等量的甲、乙两菌种分别接入等量的 A

23、、B 两桶煮熟大豆中并混匀,再将两者置于适宜条件下进行发酵,并在 32 h 内定期取样观测发酵效果。回答下列问题:(1)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2)如果发现发酵容器内上层大豆的发酵效果比底层的好,说明该发酵菌是_。(3)如果在实验后,发现 32 h 内的发酵效果越来越好,且随发酵时间呈直线上升关系,则无法确定发酵的最佳时间;若要确定最佳发酵时间,还需要做的事情是_(4 分) 。(4)从大豆到豆豉,大豆中的成分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其中,蛋白质转变为_,脂肪转变为_(3 分) 。1314长春外国语学校 2018-2019 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年级生物试卷(理科)1 2 3 4 5 6 7 8

24、9 10A C D A D B A A C B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B D C A D C A B B B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D C D D B B B C B B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C A C C C D B B B D41.【答案】 (1)突触 突触后膜(2)感受器(感觉神经末梢)(2 分) 反射(2 分)大脑皮层(3)内正外负(4)兴奋 膜电位42.【答案】 (1)甲状腺和肾上腺(答出一个即可) (2 分)(2)抗利尿 肾小管和集合管 (3)神经-体液(2 分) 细胞膜上 (4

25、)遗传(基因) 自身免疫 体液免疫和细胞(特异性)43.【答案】 (1)反馈 赤霉素 生长素 乙烯 (2)色氨酸 发育中的种子 (3)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 (4)由于重力作用,根部近地侧生长素浓度高于远地侧,远地侧生长素浓度低促进根生长,近地侧生长素浓度升高诱导产生较多的乙烯,从而抑制根近地侧的生长44.【答案】 (1)CO 2 有机物 (2)高 3.010 7(2 分)(3)分解者的分解 群落(4)带有全球性的循环 单向流动,逐级递减45.【答案】 (1)菌种 发酵时间15(2)好氧菌(3)延长发酵时间,观测发酵效果,最好的发酵效果所对应的时间即为最佳发酵时间(4 分)(4)氨基酸和肽 脂肪酸和甘油(3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