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柳州铁一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二数学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卷理(含解析).doc

上传人:inwarn120 文档编号:1115945 上传时间:2019-04-29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2.4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柳州铁一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二数学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卷理(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柳州铁一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二数学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卷理(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柳州铁一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二数学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卷理(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柳州铁一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二数学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卷理(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柳州铁一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二数学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卷理(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柳州铁一中学、南宁三中高二上学期联考理科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6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已知等差数列 的公差为 2,且 ,则 ( )A. 12 B. 13 C. 14 D. 15【答案】C【解析】由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可知: ,结合题意可得: ,求解关于实数 n 的方程可得: .本题选择 C 选项.点睛:(1)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前 n 项和公式,共涉及五个量 a1, an, d, n, Sn,知其中三个就能求另外两个,体现了用方程的思想解决问题(2)数列的通项公式和前 n 项和公式在解题中起到变量代换作用,而 a1

2、和 d 是等差数列的两个基本量,用它们表示已知和未知是常用方法2.已知集合 , ,若 是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则实数 的取值范围为( )A. B. C. D. (3,+) (1,3) 3,+) (1,3【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因为 又 ,所以 ,选 A.A=xR|x22x33考点:集合包含关系【名师点睛】充分、必要条件的三种判断方法1定义法:直接判断“若 p 则 q”、 “若 q 则 p”的真假并注意和图示相结合,例如“pq”为真,则 p 是 q 的充分条件2等价法:利用 pq 与非 q非 p,q p 与非 p非 q,p q 与非 q非 p 的等价关系,对于条件或结论是否定式的命题,一般运用

3、等价法3集合法:若 AB,则 A 是 B 的充分条件或 B 是 A 的必要条件;若 AB,则 A 是 B 的充2要条件3.下列函数中,既是偶函数又在区间 上单调递减的是( )(0,+)A. B. C. D. y=x3 y=ln|x| y=sin(2x) y=x21【答案】D【解析】因为 ,根据偶函数的定义知, 不是偶函数, 是偶函数,在区间(x)3x3 y=x3 y=ln|x|上是增函数, 是偶函数,在区间 上不是单调函数 ,(0,+) y=sin(2x)=cosx (0,+)是偶函数,且在区间 上是增函数,故选 D. y=x21 (0,+)4.向量 满足 ,则与 的夹角为( )a,b |a|

4、=3,|b|=2,(ab)(a+2b)=2 bA. B. C. D. 23 3 56 6【答案】A【解析】由题意结合向量的运算法则可得:(ab)(a+2b)=a22b2+ab=924+ab=1+ab据此有: ,1+ab=2,ab=3设两向量的夹角为,则: ,cos=ab|a|b|=332=12,=23即与 的夹角为 .b23本题选择 A 选项.5.以下茎叶图记录了甲,乙两组各五名学生在一次英语听力测试中的成绩(单位:分)甲组 乙组9 0 9x 2 1 5 y 87 4 2 43已知甲组数据的中位数为 ,乙组数据的平均数为 ,则 的值分别为( )15 16.8x,yA. 2,5 B. 5,5 C

5、. 5,8 D. 8,8【答案】C【解析】因为甲组数据的中位数为 ,所以 ,因为乙组数据的平均数为 ,所以由15 x=5 16.8得 ,故选 C.9+15+10+y+18+245 =16.8y=86.已知角 的终边过点 ,且 ,则 的值为( ) P(8m , 6sin30o) cos=45 mA. B. C. D. 12 12 32 32【答案】A【解析】因为角 的终边过点 ,所以 , ,解得 , P(8m , 6sin30o) r= 64m2+9 cos=8mr =45 m=12故选 A.7.已知抛物线 上一点 到焦点 的距离为 5,则 的面积为( )y2=4x P F PFOA. 1 B.

6、 2 C. 3 D. 4【答案】B【解析】抛物线的焦点坐标为 ,准线方程为 ,因为抛物线 上的一点 P 到焦点的距F(1,0) x=1 y2=4x离为 5,由抛物线定义可知,点 P 到准线 的距离是 5.x=1则点 P 到 x 轴的距离是 4,所以 的面积为 ,故选 B. PFO1214=28.已知实数 满足 ,如果目标函数 的最小值为 ,则实数 等于( )x,y y1y2x1x+ym z=xy 2 mA. 4 B. 2 C. 0 D. 1【答案】C【解析】作出不等式组对应的平面区域如图:4由目标函数 ,得 ,如图所示,当直线 过点 B 时,最小,把 B z=xy y=xz y=xz (m1,

7、1)代入 ,解得 ,故选 C.z=xy=m11=2 m=0点睛:线性规划问题,涉及到可行域中有参数问题,综合性要求较高解决此类问题时,首先做出可行域,然后结合参数的几何意义进行分类讨论,本题中显然直线越上移越小,结合可行域显然最小值在 B 点取得,从而求出 m9.已知 ,若 ,则直线 的倾斜角为( )f(x)=asinxbcosx f(4x)=f(4+x) axby+c=0A. B. C. D. 4 3 23 34【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 关于 对称, 直线f(4x)=f(4+x),f(x) x=4 f(0)=f(2),即 a=b,的斜率 ,其倾斜角为 ,故选 D.axby+c=0 k=a

8、b=1 34考点:1.三角函数的对称性;2.直线的斜率与倾斜角.10.某四面体的三视图如右图所示,正视图、俯视图都是腰长为 2 的等腰直角三角形,侧视图是边长为 2 的正方形,则此四面体的体积是( )A. B. C. D. 43 83 4 85【答案】A【解析】由三视图知该几何体为棱锥 ,其中 平面 ABCD,SABD SC此三棱锥的体积 .故选 A . V=1312222=4311.已知点 分别为椭圆 与双曲线 的公共焦点, 分别是 和 的离心率,若 是F1,F2 C1 C2 e1,e2 C1 C2 P和 在第一象限内交点, ,则 的值可能在下列哪个区间( )C1 C2 F1PF2=2 1e

9、1+1e2A. B. C. D. (1,2) (2,3) (3,4) (4,5)【答案】A【解析】设 ,如图:|F1P|=m,|F2P|=n则 ,可得: ,即 ,由重要不等式m+n=2a1,mn=2a2,m2+n2=4c2 a12+a22=2c2 1e12+1e22=2知 ,所以 ,故选 A. (1e1+1e2)22(1e12+1e22) 1e1+1e2y01xy+ 4x+2y=1 x+yA. B. C. D. 4+323 6+523 6+423 9+423【答案】D【解析】实数 满足 ,且 ,则x,y xy01xy+ 4x+2y=16x+y=13(xy)+23(x+2y)=13(xy)+2(

10、x+2y)(1xy+ 4x+2y)=,当且仅当 ,即 时等号成13(9+2(x+2y)xy +4(xy)x+2y)13(9+2 8)=9+423 2(x+2y)xy =4(xy)x+2y x=4,y=1立. 故选 D.点睛:本题是均值不等式的灵活运用问题,解决此类问题,需要观察条件和结论,结合二者构造新的式子,对待求式子进行变形,方能形成使用均值不等式的条件,本题注意到,x+y=13(xy)+23(x+2y)所以把条件构造为 ,从而解决问题.x+y=13(xy)+2(x+2y)(1xy+ 4x+2y)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20 分只填结果)13.曲线 在点 处的切

11、线方程为_.y=5ex+3 (0,2)【答案】 或 .y=5x2 5x+y+2=0【解析】试题分析: , ,故所求的切线的斜率为 ,y=5ex+3 y=5ex k=5e0=5故所求的切线的方程为 ,即 或 .y(2)=5x y=5x2 5x+y+2=0考点:本题考查利用导数求函数图象的切线问题,属于中等题.【此处有视频,请去附件查看】14.设正四面体的棱长为 ,则它的外接球的体积为_.2【答案】32【解析】正四面体补成为正方体,它们的外接球是同一个球,正方体的对角线长就是球的直径,正四面体的棱长为 ,即正方体面上的对角线长为 ,所以正方体棱长为 1,对角线长为 2 2 3,所以球的体积为: ,

12、故填 .43R3=43(32)3=32 3215.直线 与双曲线 交于 两点,则 的中点坐标为_.y=2x1x28y24=1 A,B AB【答案】 (47,17)【解析】【分析】7设 ,中点 ,分别将两个点代入双曲线作差化简可得 ,与已A(x1,y1),B(x2,y2) M(x0,y0) k=12x0y0知直线 联立,即可得解.y0=2x0-1【详解】设 ,中点 , 则 ,两式相减,化简得:A(x1,y1),B(x2,y2) M(x0,y0)x28-y124=1,x228-y224=1,又中点在直线上,所以 ,k=y2-y1x2-x1=48x1+x2y2+y1=12x0y0=2 y0=2x0-

13、1联立解得: ,x0=47,y0=17故答案为: .(47,17)【点睛】直线与圆锥曲线相交时,如果涉及相交线段的中点及直线的斜率,可考虑运用点差法求解,点差法就是把交点坐标代入圆锥曲线方程,两方程作差,变形处理后即可得到直线斜率与线段中点的关系式.16.已知椭圆方程为 ,M 是椭圆上一动点, 和 是左、右两焦点,由x2a2+y2b2=1(ab0) F1 F2向 的外角平分线作垂线,垂足为 N,则 N 点的轨迹方程为 _.F2 F1MF2【答案】 x2+y2=a2【解析】如图所示,设 交 于点 P,由已知可得: ,F2N F1M MNF2PF2MN=PMN,点 为线段 的中点.MP=F2M N

14、 F2P连接 ,则 为 的中位线, , ,ON ON F1F2P ON=12PF1 PF1=F1M+F2M=2a,即 N 点的轨迹方程为ON=a x2+y2=a2三、解答题(本大题共 6 小题,共 70 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已知数列 是递增的等比数列,且an a1+a4=9,a2a3=8.8()求数列 的通项公式;an()设 为数列 的前 n 项和, ,求数列 的前 n 项和 Sn an bn=an+1SnSn+1 bn Tn【答案】 () ()an=2n1 2n+122n+11【解析】试题分析:(1)设等比数列 的公比为 q, ,根据已知由等比数列的性质可得an

15、,联立解方程再由数列 为递增数列可得 则通项公式可得a1(1+q3)=9,a12q3=8 an a1=1q=2 (2)根据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有 所以 ,裂项求和即sn=12n12=2n1 bn=an+1snsn+1= 2n(2n1)(2n+11)可试题解析:(1)设等比数列 的公比为 q,所以有an a1+a4=a1(1+q3)=9,a2a3=a12q3=8联立两式可得 或者 又因为数列 为递增数列,所以 q1,所以a1=1q=2 a1=8q=12 an a1=1q=2 数列 的通项公式为an an=2n1(2)根据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有 sn=12n12=2n1所以 bn=an+1snsn

16、+1= 2n(2n1)(2n+11)= 12n1 12n+11所以 Tn=113+1317+.+ 12n1 12n+11=1 12n+11=2n+122n+11考点: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和性质,数列求和【此处有视频,请去附件查看】18.在 中,角 的对边分别为 ,已知向量 , ,ABC A,B,C a,b,c m=(cosB,2cos2C21) n=(c,b2a)且 .mn=0(1)求角 的大小;C(2)若点 为 上一点,且满足 ,求 的面积.D AB AD=DB,|CD|= 7,c=23 ABC【答案】 (1) ;(2)3 23【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数量积的定义得 ,由正弦定理得ccos

17、B+(b-2a)cosC=09,即可求出;(2)利用向量的几何意义和向量的模的计算以及余弦定sinA-2sinAcosC=0理和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可求出.试题解析:(1)由 ,得 ,mn=0 ccosB+(b-2a)cosC=0由正弦定理可得 , ,sinCcosB+(sinB-2sinA)cosC=0 sinA-2sinAcosC=0 , , ,sinA0 cosC=12 C(0,) C=3(2) , ,AD=DB CD-CA=CB-CD,2CD=CA+CB又 ,两边平方: |CD|= 7,c=23 4|CD|2=b2+a2+2abcosC=b2+a2+ab=28 ,由可得c2=a2+b2-

18、2abcosC=a2+b2-ab=12 ab=8 .SABC=12absinC=23点睛:解决三角形中的角边问题时,要根据条件选择正余弦定理,将问题转化统一为边的问题或角的问题,利用三角中两角和差等公式处理,特别注意内角和定理的运用,涉及三角形面积最值问题时,注意均值不等式的利用,特别求角的时候,要注意分析角的范围,才能写出角的大小.19.某校 100 名学生期中考试数学成绩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其中成绩分组区间如下:组号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第四组 第五组分组 50,60) 60,70) 70,80) 80,90) 90,100(1)求图中 a 的值;(2)根据频率分布直方图,估计这

19、 100 名学生期中考试数学成绩的平均分;10(3)现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第 3、4、5 组中随机抽取 6 名学生,将该样本看成一个总体,从中随机抽取 2 名,求其中恰有 1 人的分数不低于 90 分的概率 .【答案】(1) a=0.005;(2) 74.5;(3)见解析.【解析】试题分析:(1)由频率分布图中小矩形面积和为 1,能求出 a 的值(2)由频率分布直方图,同一组中的数据用该组区间的中点值作代表即可估计这 100 名学生期中考试数学成绩的平均分()现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第 3、4、5 组中随机抽取 6 名学生,则第 3、4、5 组分别抽取 3 人、2 人、1 人,由此利用对立事件概率计

20、算公式能求出从中随机抽取 2 名,第 4 组的至少有一位同学入选的概率试题解析:(1)由题意得 10a+0.0110+0.0210+0.0310+0.03510=1,所以a=0.005(2)由直方图分数在50,60的频率为 0.05,60,70的频率为 0.35,70,80的频率为 0.30,80,90的频率为 0.20,90,100的频率为 0.10,所以这 100 名学生期中考试数学成绩的平均分的估计值为:550.05+650.35+750.30+850.20+950.10=74.5(3)由直方图,得:第 3 组人数为 0.3100=30。第 4 组人数为 0.2100=20 人,第 5

21、组人数为 0.1100=10 人所以利用分层抽样在 60 名学生中抽取 6 名学生,每组分别为:第 3 组: 人,第 4 组: 人,第 5 组: =1 人所以第 3、4、5 组分别抽取 3 人、2 人、1 人设第 3 组的 3 位同学为 A1,A 2,A 3,第 4 组的 2 位同学为 B1,B 2,第 5 组的 1 位同学为C1,则从六位同学中抽两位同学有 15 种可能如下:(A 1,A 2) , (A 1,A 3) , (B 1,B 2) , (A 2,A 3) , (A 1,B 1) , (A 1,B 2) , (A 2,B 1) , (A 2,B 2) ,11(A 3,B 1) , (

22、A 3,B 2) , (A 1,C 1) , (A 2,C 1) , (A 3,C 1) , (B 1,C 1) , (B 2,C 1) ,其中恰有 1 人的分数不低于 90(分)的情形有:(A 1,C 1) , (A 2,C 1) , (A 3,C 1) , (B 1,C 1) ,(B 2,C 1) ,共 5 种所以其中第 4 组的 2 位同学至少有一位同学入选的概率为 515=1320.已知直线 与双曲线 有两个不同的交点,求双曲线离心率的范围.xy=1x2a2y2=1(a0)【答案】 (62, 2)( 2,+)【解析】试题分析:直线方程与双曲线方程联立,消去 并整理得关于 的方程,因为有

23、两个不同交y x点,利用判别式确定的范围,即可求出离心率的范围. 试题解析:联立 消去 得 ,由于直线与双曲线有两个不同的交点,则 且 ,解得 或 , 21.如图,在四棱锥 中,PABCD/ , , , ,平面 平面 ,AD BC ABAD ABPA BC=2AB=2AD=4BE PAB ABCD()求证:平面 平面 ;PED PAC()若直线 与平面 所成的角的正弦值为 ,求二面角 的平面角的余弦PE PAC55 APCD值【答案】 ()见解析()155【解析】12试题分析:(1)证明面面垂直的基本思路,是在其中一个面内,找一条直线垂直于另一个平面内两条相交直线,本题只需证明 EDPA,ED

24、AC 即可;(2)重点是找二面角的平面角,即在两个面内分别找垂直于交线的直线,然后构造三角形求解。当然,利用空间向量也是解决本题的好办法。试题解析:法一(1)取 中点 ,连接 ,则 ,AD F BFFD/_BE四边形 是平行四边形, /FBED FB ED直角 和直角 中,BAF CBABAAF=CBBA=2直角 直角 ,易知BAF CBA BFAC EDAC平面 平面 ,平面 平面PAB ABCD PAB ABCD=ABABPA 平面PA ABCD ,PAED PAAC=A 平面 .ED PAC平面 平面 .PED PAC(2)设 交 于 ,连接 ,则 是直线 与平面 所成的角.设ED AC

25、 G PG EPG PE PAC BE=1由 ,知 ,AGD CGEDGGE=ADEC=23 AB=AD=2 ,EG=35DE=355 DG=255 ,PE=3 AE= 5 ,PA= PE2AE2=2作 于 ,由 ,知 平面 ,GHPC H PCDE PC HDG ,PCDG 是二面角 的平面角.GHD APCD ,PCA GCH ,而PAGH=PCGC GC= CE2EG2=655 GH=PAGCPC =30513 ,tanGHD=63 ,cosGHD=155即二面角 的平面角的余弦值为 .APCD155法二:(1)平面 平面 ,PAB ABCD平面 平面 ,PAB ABCD=AB ABPA

26、 平面PA ABCD又 ,故可如图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ABAD oxyz由已知 , , , ( )D(0, 2, 0) E(2, 1, 0) C(2, 4, 0) P(0, 0, ) 0 , ,AC=(2, 4, 0) AP=(0, 0, ) DE=(2, 1, 0) , ,DEAC=44+0=0 DEAP=0 , ,DEAC DEAP 平面ED PAC平面 平面PED PAC(2)由(1) ,平面 的一个法向量是 ,PAC DE=(2, 1, 0) PE=(2, 1, )设直线 与平面 所成的角为,PE PAC ,sin= |cos | = |4155+2| =55 =2 0 ,即=2 P(0

27、, 0, 2)设平面 的一个法向量为 , ,PCD n =(x0, y0, z0) DC=(2, 2, 0) DP=(0, 2, 2)由 , n DC n DP ,令 ,则 2x0+2y0=02y0+2z0=0 x0=1 n =(1, 1, 1)14 ,cos =2+135=155显然二面角 的平面角是锐角,APCD二面角 的平面角的余弦值为APCD155考点:空间几何体,线面位置关系22. (本小题满分 12 分)设椭圆 的离心率, 右焦点到直线 的距离e=12为坐标原点O()求椭圆 的方程;C(II)过点 作两条互相垂直的射线,与椭圆 分别交于 两点,证明:点 到直线 的O C A,B O AB距离为定值,并求弦 长度的最小值AB【答案】 ()()【解析】解:(I)由由右焦点到直线 的距离为得: 解得所以椭圆 C 的方程为 4 分(II)设 ,直线 AB 的方程为15与椭圆 联立消去 y 得即整理得 所以 O 到直线 AB 的距离8 分,当且仅当 OA=OB 时取“=”号。由即弦 AB 的长度的最小值是 13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