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专用)2020版高考语文新增分大一轮复习第一章语言文字运用专题五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讲义(含解析).docx

上传人:appealoxygen216 文档编号:1117975 上传时间:2019-04-30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2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专用)2020版高考语文新增分大一轮复习第一章语言文字运用专题五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讲义(含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江苏专用)2020版高考语文新增分大一轮复习第一章语言文字运用专题五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讲义(含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江苏专用)2020版高考语文新增分大一轮复习第一章语言文字运用专题五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讲义(含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江苏专用)2020版高考语文新增分大一轮复习第一章语言文字运用专题五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讲义(含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江苏专用)2020版高考语文新增分大一轮复习第一章语言文字运用专题五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讲义(含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专题五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考点要求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 E常见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简释:“常见的修辞手法”指上面七种,明确了考查的范围。 “正确运用”是指不考查修辞的概念、术语,重在“运用” ,即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判断修辞手法的使用及其效果。1(2014江苏)下列诗句与“墙头雨细垂纤草”对仗工整的一项是(3 分)( )A水面风回聚落花 B数峰无语立斜阳C楼上春容带雨来 D蝉曳残声过别枝答案 A答题提示 先分析题干诗句, “墙头”是名词, “头”是对“墙”的补充;“雨”是名词,“细”补充说明了“雨”的状态;“垂”是动词;“纤草”是名词,且“纤”是形容词,

2、说明了“草”的状态。然后分析选项:A 项“水面”对“墙头” , “风回”对“雨细” , “聚”对“垂” , “落花”对“纤草” ,意义相称,词性相同,对仗工整;B、C、D 三项中的“数峰无语” “雨来” “蝉曳残声”词性都与题干句不对仗。2(2015江苏)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比拟手法的一项是(3 分)( )A东风便试新刀尺,万叶千花一手裁。B浮萍破处见山影,小艇归时闻草声。C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D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答案 B答题提示 本题考查诗句的修辞手法比拟(拟人和拟物)。B 项意为浮萍碎处,映现出远山的倒影;小船过时,听到划过草叶的声响。是从视觉与听觉角度来写的,并

3、未使用比拟手法。A 项意为春风试着用神奇的刀尺,精心剪裁出春天的红花绿叶。 “试” “裁”是人的动作,用了拟人。C 项说芍药花“含春泪” , “蔷薇” “卧晓枝” ,把花写成美人,使用了拟人手法。D 项一“偷”一“翻” ,采用拟人手法,突出了南风这位旧相识的顽皮可爱。3(2016江苏)下列熟语中,没有使用借代手法的一项是(3 分)( )2A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B人皆可以为尧舜C化干戈为玉帛 D情人眼里出西施答案 A答题提示 本题考查修辞手法借代。A 项出自鸿门宴 ,将他人比作“刀俎” ,将自己比作“鱼肉” ,比喻生杀大权掌握在别人手里,自己处在被宰割的地位,使用了比喻手法。B 项出自孟子告子下

4、 ,意思是人人都可以做尧舜那样的贤人。 “尧”和“舜”指代贤人,有作为的人,使用了借代手法。C 项出自淮南子原道训 ,指把战争或争斗变为和平、友好。 “干戈” ,盾牌和戈,泛指武器,多借指战争;“玉帛” ,古时国与国间交际时用作礼物的玉器和丝织品,代指和平、友好。本句使用了借代手法。D 项“情人眼里出西施”是谚语。西施原是春秋末期越国的美女,后来代指心上人。此句表示由于有感情,觉得对方无处不美,使用了借代手法。4(2017江苏)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3 分)( )A “一带一路”是我国为推动经济全球化而提出的一项互利共赢的倡议,它已成为推动全球经济转型升级、走出衰退困境的新引擎

5、。B气象部门预计,随着暖湿气流增强,我省明天会迎来一场及时雨,空气中污染物浓度将快速下降,人们的舒适度会大幅度提升。C一种突如其来的网络病毒洪水猛兽般地袭击全球,导致 150 多个国家受灾,我国也有近3 万家机构的计算机受到影响。D我国企业在参与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主动强化环保意识,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带动了东道国在观念上弯道超车。答案 B答题提示 B 项“及时雨”也有比喻义,但这里用的是本义。A 项用的是暗喻, “一带一路”是本体, “新引擎”是喻体。C 项用的是明喻, “网络病毒”是本体, “洪水猛兽”是喻体。D项用的是借喻, “弯道超车”喻指“东道国”在观念上改变更新非常快速,

6、实现了超越。1考查的重点是对常用的修辞手法的辨识,主要是比喻、借代、比拟、对仗,不考修辞效果。2语料主要来自古代诗歌。3题型为单项选择题,难度不大。3一、比喻:打比方1概念。比喻是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彼此有相似点,便用一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的一种修辞手法。2构成必需条件。甲和乙必须是两种不同类的事物,否则不能构成比喻;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3种类。明喻;暗喻;借喻;博喻(指用几个喻体从不同角度反复设喻去说明一个本体。如“瞧,那一群骑自行车翩翩而来的身着风衣的少女,是红蝴蝶,是绿鹦鹉,还是蓝孔雀?”)。4作用。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等。知识运用 1(1)下列写“愁”的诗句都使用了

7、比喻的手法,所用比喻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B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C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D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答案 D解析 D 项是博喻,其他三项都是明喻。(2)下列各句中,没有使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 )A地球上的生灵中,唯有人会微笑,群体的微笑构筑和平,他人的微笑增进理解,自我的4微笑则是心灵的净化剂。B爱就是火,火总是光明的,不管那熊熊燃烧的是煤块还是木材,是大树还是小草,只要是火,就闪耀着同样的光辉。C人生的刺,就在这里,留恋着不肯走的,偏是你所不留恋的东西。矛盾是智慧的代价,这是人生对于人生观开的

8、玩笑。D庄严的教堂里,一束不很明亮的光线从彩色玻璃窗透了进来,沉重的钟声好像震慑了我的心灵,我感到了自己的渺小。答案 D解析 “好像”不是比喻。二、比拟:变个脸1概念。比拟是把甲事物模拟作乙事物来写的修辞手法。它包括把物当作人来写(拟人)、把人当作物来写(拟物)和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拟物)几种形式。2种类。拟人;拟物。3作用。增加语言的生动性和形象性,使读者不仅对所表达的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而且能感受到作者对事物的强烈的感情,从而引起共鸣。4注意问题。必须符合人物的思想感情,符合所描写的环境氛围。如“秋雨跳着欢乐的舞,一下就是几天,真闷死人” 。秋雨连绵,使人烦闷,这里却给“秋雨”以欢快的动作

9、和感情,与人物的心情相悖。用以比拟的本体与拟体(人和物)应有相似点或相近点,使比拟生动自然,收到良好的效果。如“空中稀疏的星星眨着眼,发出私私的低语,相互打着招呼再见!”说它们互相说“再见” ,显然不符合星星的特征。比拟不当常常表现为用以比拟的人和物之间没有相似点,或者不符合人的思想感情和描绘的环境氛围。知识运用 2(1)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比拟手法的一项是( )A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B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C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D残雪暗随冰笋滴,新春偷向柳梢归。答案 C解析 “对愁眠”的主体是作者。(2)下列各句中,没有使用拟人手法的一项是( )A绕过假山草

10、坪,范大昌奔向两幢平行建筑的新楼,楼房在夜里呈现出银灰色,静静地盘踞在雾气沼沼的地平线上。5B每条山岭都是那么的温柔,虽然下自山脚,上至岭顶,都长满了珍贵的林木,可是谁也不孤峰突起,盛气凌人。C灯笼草不在意生存环境的优劣,不在意花朵的大小,不追求果实的甜美与赞誉,它活得单纯,甚至是清心寡欲。D索溪像是一个从深山中蹦跳而出的野孩子,一会儿缠绕着山奔跑,一会儿撅着屁股,赌着气又自个儿闹去了。答案 A解析 “盘踞”是拟物。三、借代:做代表1概念。借代是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的修辞手法。2种类。特征代本体。例如:红眼睛原知道他家里只有一个老娘材料代本体。例如: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标志代本

11、体。例如:谁料竟会落在“三道头”之类的手里呢,这岂不冤枉!人名代著作。例如:我们要多读点鲁迅。绰号代本人。例如:“芦柴棒,去烧火!”专名代泛称。例如: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具体代抽象。例如:不拿群众一针一线。部分代整体。例如: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3作用。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以事代情。可以引人联想,使表达收到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的效果。4注意问题。借体和本体关系密切,借体必须能突出地代表本体,有鲜明的代表性,让人一听就明白所指称的事物。有时需要在上下文中对借体有所交代,使读者明白本体是什么。如“我家兄妹很多,已有两个五角星,两枚大学校徽” 。由于“五角星”既可

12、指解放军,也可指铁路工人, “校徽”可代学生,也可代教师甚至校长;因此,没有“鲜明的代表性” ,会造成歧义。借体往往带有褒贬色彩,反映人的思想感情,用人物特征作借体时,要注意褒贬色彩。代表正面人物时,宜用褒义的称号,反之则用人皆厌恶的事物来代反面人物。如“诸葛亮”等作借体,常用来代指正面人物;而“三只手”等作借体,常用来代指反面人物。知识运用 3(1)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借代手法的一项是( )A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B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C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D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淀。6答案 D解析 D 项使用的是比喻手法。A 项“衣冠”代指达官贵人。

13、B 项“珠翠”代指宫女。C 项“孤帆”代指船。(2)下列熟语中,没有使用借代手法的一项是( )A无事不登三宝殿B不为五斗米折腰C老鼠过街,人人喊打D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答案 C解析 C 项使用的是比喻手法。A 项“三宝殿”个别代整体,代指门。B 项“五斗米”具体代抽象,代指微薄的俸禄。D 项专名代泛称, “臭皮匠”代指愚钝之人, “诸葛亮”代指足智多谋之人。四、夸张:说大话1概念。夸张是为达到某种表达效果的需要,故意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加以扩大、缩小或超前描述的修辞手法。2种类。扩大夸张:故意把一般事物往大(多、快、高、长、强)处说。例如: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

14、原离骚)缩小夸张:故意把一般事物往小(少、慢、矮、短、弱)处说。例如: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毛泽东七律长征)超前夸张:在两件事之间,故意把后出现的事说成是先出现的,或是同时出现的。例如:未饮心先醉,眼中流血,心内成灰。(王实甫西厢记长亭送别)3作用。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联想,以创造意境;表明态度,语言生动。4注意问题。夸而有据,夸而有节,夸张要以客观事实为基础,要合乎情理,把握分寸,否则就很难给人以真实感。如“她讲到她受到的痛苦时,眼泪就像自来水管似的喷射出来” ,这句的夸张有失真实。夸张要明确、显豁,突出夸张的特点,不能又像夸张又像事实,在事实与夸张之

15、间模棱两可。如“屋里静极了,就连掉下一枚小钉子也听得见” ,这句很难说是夸张还是事实。要注意夸张的具体表现,夸张往往借助于比喻、比拟等修辞格来表现。要注意夸张运用的场合,如在科学性文章中就不适合运用夸张。知识运用 4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夸张手法的一项是( )A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7B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C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D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答案 A解析 B 项“一夜飞度”是夸张。C 项“百丈冰” “万里凝”是夸张。D 项“一日看尽”是夸张。五、对偶:比翼齐飞,共结连理1概念。对偶是用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

16、或相近意思的修辞手法。2种类。按内容,可分为正对、反对、串对。正对。从两个角度、两个侧面说明同一事理,表示相似、相关的关系。例如: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陶渊明归园田居)反对。上下句表示一般的相反关系或矛盾对立关系。例如: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欧阳修伶官传序)串对。上下句意义上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的对偶形式,也叫“流水对” 。例如: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按形式,可分为工对和宽对。所谓工对,就是字数、词性、结构、平仄、用字等均按对仗要求。例如: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所谓宽对,就是基本符合对仗要求,但某些方面稍

17、有出入,也就是形式要求稍宽松一点。例如: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按结构,可分为成分对偶和句子对偶。成分对偶,例如:山水本无知,蝶雁亦无情;但它们对待人类最公平,一视同仁,既不因达官显贵而承欢卖笑,也不因山野渔樵而吝丽啬彩。句子对偶,例如: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并诗)3作用。形式整齐,结构对称,可以收到一种均衡的美感效果。词句凝练概括,富有表现力,能够把相关事物间的关系表现得集中鲜明;使对立事物间的对比强烈,褒贬分明。节奏鲜明,音韵和谐,读来朗朗上口,便于传诵记忆。4注意问题。现代人写的对偶句有时上下句对得并不很工整,上下句字数相等,结构只是基本相同,字面还可以重复,

18、在词性、平仄上也不讲究。知识运用 5(1)下列诗句与“疏松影落空坛静”对仗工整的一项是( )A曲径通幽芳草香 B细草香闲小洞幽C锦屏春短碧纱暗 D晚凉天净月华开答案 B解析 对仗是特殊形式的对偶,答题时不仅要考虑结构、词性,还要考虑平仄相对。8(2)下列春联中,对仗最为工整的一项是( )A福羊衔草辞旧岁 金猴舞棒踏春来B紫气东来山明水秀 冰消北岸鸟语花香C羊阵聚云天降玉 猴足踏雪露星云D兴邦有道江山不老 治国有方九州永春答案 D解析 A 项“辞旧岁”为动宾结构, “踏春来”为连动结构。B 项“紫气”与“冰消”不对仗。C 项“天降玉”为主谓宾结构, “露星云”为动宾结构。六、排比:同声相应,同气

19、相求1概念。排比是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用来加强语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的修辞手法。2种类。从结构上,排比可分为四类:成分排比,即一个句子中的一些成分组成排比。例如:他们不会高声朗笑,不会拼死搏击,不会孤身野旅,不会背水一战。(余秋雨上海人)分句排比,即一个复句的各个分句构成排比。例如: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单句排比。例如:我梦着楼前的白杨重新长出了浓密的绿叶,我梦着池塘里的荷花重新冒出了淡绿的大叶子,我梦着春天又回到了大地

20、上。(季羡林八十述怀)复句排比。例如:戴镇长喜欢发表演讲,怀宝就暗示镇上的中学校长多请戴镇长去给学生们讲话;戴镇长喜欢读史书,怀宝就去镇上早先的几个富户家搜罗古书;戴镇长喜欢让自己的讲话家喻户晓,怀宝就常用粉笔把自己记录下的镇长讲话抄在镇政府门前的黑板上。(周大新向上的台阶)3作用。内容集中,增强气势;叙事透辟,条分缕析;节奏鲜明,长于抒情。知识运用 6下列对语段主要运用的修辞手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梦想是一个民族保持生机、激发活力的源泉。没有梦想的民族是可悲的,对美好梦想不能坚定不移和矢志不渝追求的民族同样没有前途。自强不息、坚韧不拔是中华民族固有的精神基因。回望历史,面对列强的坚船利

21、炮,中华民族奋起抗争;面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的百废待兴,中国人民奋发图强;面对现代化征程中的困难与挑战,中华儿女怀揣中国梦,一路高歌前行。梦想的太阳,已经在东方地平线上喷薄而出,灿烂的朝霞正照耀着我们A比喻、排比 B对偶、比喻9C排比、夸张 D夸张、对偶答案 A解析 “梦想是一个民族的源泉” “梦想的太阳”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梦想比作源泉、太阳;“面对列强的坚船利炮一路高歌前行”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七、反复:千言万语,一个声音1概念。反复就是为了强调某种意思,突出某种情感,特意重复使用某些词语、句式或者段落等。2种类。接连反复。例如: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间

22、隔反复。例如:好个“友邦人士”!日本帝国主义拒绝赔款,强占钓鱼岛,他们不惊诧;美帝国主义轰炸大使馆,死伤中国人命,他们不惊诧;印尼治下的混战,屠杀华人,抢劫财产,先奸后杀,秘密杀戮,放火烧人,他们也不惊诧;在上访请愿中有一点纷扰,他们就惊诧了!3作用。不仅能起到强调作者感情、充分表达作者思想的作用,还能增强文章的气势。知识运用 7下列各句中,没有使用反复手法的一项是( )A风!你咆哮吧!咆哮吧!尽力地咆哮吧!B大山原来是这样的!月亮原来是这样的!核桃树原来是这样的!香雪走着,就像第一次认出养育她成人的山谷。C湖水波光粼粼,像是舞动的琴弦,静静地,轻轻地,柔柔地拨动着,诉说着,缠绵着。D他寻找一

23、切机会为人民服务,把生命的每一分钟都献给了祖国,献给了人民,献给了他热爱的土地。答案 C解析 A 项中三个“咆哮吧”反复出现。B 项中三个“原来是这样的”反复出现。C 项中“静静地,轻轻地,柔柔地” “拨动着,诉说着,缠绵着”不是相同内容,只是结构相同,因此属于排比。D 项中三个“献给了”反复出现。一、比喻句与非比喻句1下列各句中,没有使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 )A那田头的一棵箭杨树,孤傲挺拔地竖在路边上,仿佛是竖着的乡村人心中的一杆旗,望着这世界,读着世界的变幻和人心。B我的师傅就像刘半农在铁匠中所塑造的那位粗犷、刚健的劳动者一样,凭借手中的10铁锤打造出各式各样的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服务远近

24、乡亲。C那晚,我美美地睡了一觉,梦到那草地上仰面躺着两个人,看着闪闪烁烁投下来的金币般的光斑,四周堆满了鲜花。D俯对我们的孩童,我们是他们最初的宇宙,我们是深不可测的海洋,我们是至高至尊的唯一,假如我们隐去,孩子就永失淳厚无双的血缘之爱,天倾地陷,万劫不复。答案 B解析 B 项“像”不是比喻词,是表比较。A、C、D 三项均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2下列各句中,没有使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 )A从黄沙漫天的茫茫荒原到“华北绿肺”的生态宝地,塞罕坝人不仅在高寒沙地上书写了绿色传奇,而且探索出了生态优先的发展新路。B新教材中,小学中高年级设置课外阅读延伸,初中加强“名著选读” ,就是在努力牵住培养读书兴

25、趣这个语文教学“牛鼻子” 。C对大部分游客而言,进入野生动物园前,先看到谢绝入园的一长串“黑名单” ,可能比难入其眼的“警示通告” ,更能让人长记性,有触动。D实事求是地讲,近年来,我们推行了很多好的政策制度,但是在执行过程中总是被人钻了空子,然后不得不去给政策制度“打补丁” 。答案 C比喻句与非比喻句的区分要注意以下两点:比喻句中常用“像” “好像” “好似”等比喻词,但并非出现这些比喻词就是比喻句。如“他长得像他爸爸” ,这个“像”只是同类相比;又如“校园里静悄悄的,好像已经上课了” ,这个“好像”表示猜度。词的比喻义不是比喻。如:你带着这么重的包袱上课,注意力能集中吗?二、借代与借喻3下

26、列诗句中,所用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男儿何不带吴钩 B千树万树梨花开C长江万里白如练 D疑是银河落九天答案 A解析 A 项为借代。其他三项均为比喻。4下列诗句中,所用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B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C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D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11答案 B解析 A 项“玉勒雕鞍”代指华美的车骑。B 项“惊风” “密雨”比喻摧残自己的邪恶势力。C 项“金戈铁马”代指精锐部队。D 项“丝竹”代指嘈杂的音乐, “案牍”代指繁忙的公务。5下列语句中,所用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嚼得菜

27、根,做得大事。B唾沫星子也能淹死人。C每一朵乌云都有它的金边。D巾帼不让须眉。答案 C解析 C 项为比喻。其他三项均为借代。借代和借喻的异同:借代和借喻有相似处,它们都用一事物代替另一事物,事物本体不出现。但是,也有不同之处。借代的本质是“代” ,是以事物的某种特征来代指本体,并没有可比对象;而借喻的本质是“喻” ,虽然它的本体和喻词都不出现,但隐含着可比的对象(即本体)。借代的作用是“称代” ,即直接把借体称为本体,其代用的词大多是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不能起描写作用;而借喻的作用是“比喻” ,一般可以对未出现的本体起描写作用。借代是“代而不喻” ,没有可比物,不能改为比喻;借喻是“喻中有代”

28、,一般可以补进本体和喻词,改为明喻或暗喻。在一篇文章中,如果前面出现了“像”的比喻句,后文直接使用喻体,这就成了借代了。三、比喻与比拟6下列诗句中,所用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B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C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D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答案 B解析 B 项为比喻。其他三项均为拟人。7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比拟手法的一项是( )A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B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C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12D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答案 A8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

29、( )A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B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C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D逆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答案 D解析 D 项为拟人。比喻和比拟的不同点:比喻是用喻体比喻本体,重点在“喻” ;比拟是仿照“拟体”(被模拟的事物)的特征“摹”写本体,重点在“拟” 。比喻中,本体和喻体一主一从,本体或出现或不出现,而喻体必须出现;比拟中,本体和拟体彼此交融,浑然一体,本体必须出现,拟体一般不出现。比喻是“以此喻彼” ,其修辞特点往往体现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上,且喻体必须出现。比拟是“拟此为彼” ,其修辞特点往往体现在动词上,而拟体一般不出现。四、对偶与对仗9下列诗句中,对仗最为工整的一项是( )A

30、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B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C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D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嬉笑牵人衣。答案 A10在下面这首七律的空缺处填入一句诗,最贴切的一项是( )江风送月海门东,人到江心月正中。_,一船鸡犬欲腾空。帆如云气吹将灭,灯近银河色不红。如此宵征信奇绝,三更三点水精宫。A半树佛花香易散B万里鱼龙争照影C二月郊行最有情D三千组练挥银刀13答案 B解析 律诗的颔联对仗。第四句“一船”是数量词,而“二月”是名词, “三千”是数词,不对仗,可排除 C、D 两项。A 项“香易散”与“欲腾空”不对仗。对偶与对仗有同有异。相同点:都要求词性、结构的一致性。不同点

31、:对偶是一种修辞手法,只在字数、结构上要求相同;对仗是律诗和骈文等按照字音的平仄和字义的虚实作成对偶的语句,它不仅包含着对偶,更在声律上有严格的要求,如律诗中间两联的对仗,在平仄上要求很严格,一句中平仄要相间,上下句平仄要相对。因此,不能把对偶与对仗完全画等号。五、对偶与对比11下列对偶句中,不含对比的一项是( )A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B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C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D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答案 A解析 A 项思妇怀人,战士思乡,两地相望,重会无期。思妇与征人表达的是同样的情感,不是对比。B 项“荷尽已无” “菊残犹有” ,两相对比,突

32、出菊花傲霜斗寒之品质。C 项人世已改,山形依旧,两相对比,引发古今兴亡的慨叹。D 项花谢可再开,每年一度,花开相似。每年的自然风景都差不多,然而人的感情、心态却改变了。这也是对比。12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对比手法的一项是( )A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B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C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D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答案 B解析 B 项为拟人。对偶与对比的区别:对比的基本特点是“对立” ,对偶的基本特点是“对称” 。对偶主要是从结构形式上说的,它要求结构相称,字数相等;对比是从意义上说的,它要求意义相反或相近,而不管结构形式如何。14对偶里的“反对”

33、(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就意义来说是对比,就形式来说是对偶,这是修辞手法的兼类现象。1下列俗语所用修辞手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弹打出头鸟A化干戈为玉帛B强扭的瓜不甜C饭后三百步,不用进药铺D半路杀出个程咬金答案 B解析 B 项与例句均为比喻。A 项为借代。C 项为夸张。D 项为借代。2下列各句中,没有使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 )A人群中这些面孔幽灵般闪现/湿漉漉黑色枝条上的朵朵花瓣(庞德地铁口)B列车轧在中国的肋骨上/一节接着一节的社会问题(辛笛风景)C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郑愁予错误)D它弯曲的身体/留下了风的形状(曾卓悬崖边的树)答案 D

34、解析 A 项把“这些面孔”比作“朵朵花瓣” 。B 项把“中国”比作“人” 。C 项把“心”比作“窗扉” 。3下列各句中,没有使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 )A近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暴涨致使美国基金经理马克哈特亏损约 2.5 亿美元,现在他茶饭不思,健康状况亮起了红灯。B每到寒暑假,学生们都离开校园,这条街上的很多商铺就像冬眠了;等学生返校时,这条街又渐渐热闹起来。C人生如一本书,应该多一些精彩的细节,少一些乏味的字眼;人生如一首歌,应该多一些昂扬的旋律,少一些忧伤的音符。D一笔而下,若脱缰骏马腾空而来绝尘而去,又如蛟龙飞天流转腾挪来自空无又归于虚旷,这近乎癫狂的画作包蕴了天地间的灵气。答案 B解析

35、B 项“这条街上的很多商铺就像冬眠了” , “冬眠”是动物的状态,此处将商铺当动物来写,这是比拟中的拟物,不是比喻。A 项将“健康状况不佳”比作“亮红灯” ,这是比喻。15C 项把“人生”比作“书”和“歌” ,这是比喻中的明喻。D 项把“画作”比作“脱缰骏马”“蛟龙飞天” ,这是比喻中的明喻。故选 B。4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借代手法的一项是( )A明月不谙离别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晏殊蝶恋花)B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秦观踏莎行)C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D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零丁洋)答案 D解析 D 项使用的是比喻的修辞手法,

36、 “风飘絮”比喻国家命运危在旦夕, “雨打萍”比喻自己一生动荡不安,好像漂泊在海面上的浮萍。A 项“朱户”即朱门,代指富贵人家。B 项“尺素”代指书信、消息。C 项“黄” ,指代黄狗;“苍” ,指代苍鹰。5下列诗句中,与上句“楼台遗迹留丹火”对仗最工整的一项是( )A秋高鹰隼傍霄抟B九流争赴水萦蟠C几处溪山存旧物D江汉回波散翠澜答案 D解析 A 项“秋高”为主谓结构,与之对应的“楼台”则是名词。B 项“争赴”为动词,与之对应的“遗迹”为名词。C 项“几处”不能与名词“楼台”对应。6下列诗句中,没有做到对仗工整的一项是( )A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B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C不堪盈手赠,还寝梦

37、佳期。D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答案 C解析 依据词性、结构不难作出判断。7下列诗句中,与上联“江月不随流水去”对仗工整的一项是( )A风雨纵横乱入楼B天风时送海涛来C江上风清一燕来D山色迎人秀可餐答案 B16解析 此联系林则徐为镇江焦山水月庵所撰对联。8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B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C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D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答案 A解析 B 项“红巾翠袖”是借代。C 项为比喻,将“潭面”比作“镜” 。D 项为拟人, “聚”字赋予静止的峰峦以动态感,使人仿佛看到群山径向潼关奔来的情景

38、;“怒”字则生动形象地表现出黄河咆哮发怒,如人生气,尽显波涛汹涌澎湃的情态。9对下列诗句所用修辞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 。(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拟人B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杨炯从军行)借代C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班婕妤怨歌行)比喻D势家多所宜,咳唾自成珠。(赵壹刺世疾邪赋)夸张答案 D解析 D 项运用比喻。此两句意为“有势力的人,他们的唾沫都成了珍珠或像珍珠一样宝贵”。10下列歌词中,所用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你走之后,酒暖回忆思念瘦。B我用回忆剪成一部无声电影,纪念我们真挚的曾经。C青春如同奔流的江河,一去不回来不及道别。D思念在发烫

39、,看着你的脸庞,背着行囊,说要去远方。答案 C解析 C 项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其他三项都运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11下列修辞使用恰当且增强了语言表达效果的一项是( )A周围群峰壁列,在山脚下仰望,蓝天夹在群峰之间,好像一朵梅花悬在头上。B小战士斜挎着冲锋枪,在崎岖的山路上猛冲,脚步像踩在棉花上般的轻快。C东方渐明,天空万道霞光,美丽壮观,犹如一朵含苞欲放的鲜花。D茶楼老板摇着头对老主顾说:“茶钱先付 ,说出来都烫嘴。 ”答案 D解析 A 项“周围群峰壁列,在山脚下仰望,蓝天夹在群峰之间,好像一朵梅花悬在头上” ,这句话使用了比喻修辞,本体是“夹在群峰之间的蓝天” ,喻体是“梅花” , “蓝天”与“梅花”无相似点,梅花是白色的。比喻不恰当。B 项“小战士斜挎着冲锋枪,在崎岖的山路上17猛冲,脚步像踩在棉花上般的轻快” ,这句话形式上是比喻,但在崎岖山路上急步猛冲的感觉与踩在棉花上的感觉是绝无相似之处的,这是不合情理的,有比喻之形而无比喻之实,踩在棉花上一般比喻无力、沉重、疲惫的状态,绝无轻快之感。C 项“东方渐明,天空万道霞光,美丽壮观,犹如一朵含苞欲放的鲜花” , “万道霞光”所强调的特点是“放射性” , “一朵含苞欲放的鲜花”表现不出这个特点,这两者之间不能构成比喻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