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019 届吉林省长春市实验中学高三期末考试历 史注 意 事 项 :1 答 题 前 , 先 将 自 己 的 姓 名 、 准 考 证 号 填 写 在 试 题 卷 和 答 题 卡 上 , 并 将 准 考 证 号 条 形 码粘 贴 在 答 题 卡 上 的 指 定 位 置 。2 选 择 题 的 作 答 : 每 小 题 选 出 答 案 后 , 用 2B 铅 笔 把 答 题 卡 上 对 应 题 目 的 答 案 标 号 涂 黑 ,写 在 试 题 卷 、 草 稿 纸 和 答 题 卡 上 的 非 答 题 区 域 均 无 效 。3 非 选 择 题 的 作 答 : 用 签 字 笔 直 接 答 在 答 题 卡 上
2、对 应 的 答 题 区 域 内 。 写 在 试 题 卷 、 草 稿纸 和 答 题 卡 上 的 非 答 题 区 域 均 无 效 。4 考 试 结 束 后 , 请 将 本 试 题 卷 和 答 题 卡 一 并 上 交 。第 I 卷(选择题)评卷人得分 一、单选题1“孝”作为一个伦理观念正式提出是在西周。孝的含义有:尊祖敬宗、传宗接代。到秦汉时期,孝的对象变成“父母”。这一变化反映了( )A儒家思想得到官方认可B血缘关系日益受到重视C家庭伦理特征渐趋突出D宗法分封制度得以建立2在行省由中央临时派出机构到地方常设机构的演化过程中,元廷取消中书省宰执“系衔”,降低行省品秩,又将江南等处行枢密院并入行省。这
3、些措施( )A利于地方便宜行事B试图削弱地方权限C使行省独立性增强D旨在加强中央集权3在中国古代,儒学只是把道德作为一种现成的、肯定的价值与行为,缺乏对伦理道德是“天经地义的终极真理”的论述。所以,一旦时代变动,其可靠性就会遭到质疑。能弥补这一缺陷的是( )A荀子以法律强化道德的约束力B董仲舒将德治与大一统相结合C理学使道德上升到天理的高度D明清之际强调道德的实用价值4全球通史中说:“明朝的这些远航为何是为某些未知的但肯定是非商业方面的原因而进行的那时的西欧是无可匹敌的,它拥有向外冲的推动力宗教动力、思想骚动、经济活力、技术进步和有效地动员人力物力的民族君主国。”这种导致中西远航反差的根源是(
4、 )A自然地理条件的差异B统治者治国的指导思想C君主专制统治的程度D经济结构方面存在差异5鸦片战争后,上海广告载体越来越多,从报纸广告发展到杂志广告、路牌广告,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东方杂志妇女杂志刊登了不少外商广告。出现该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 )A近代上海的崇洋媚外之风盛行B开埠后上海商业得到迅速发展C近代上海报刊业迎合民众需要D近代以来民众消费观发生改变61941 年 11 月,在陕甘宁边区参议会无记名投票选举中,选出政府委员 18 人,其中共产党员占 7 人,超过三分之一,共产党人徐特立立即申请退出,另选非党人士白文焕递补。这一做法( )A巩固了国民革命的社会基础B推动了土地革命的顺利发展C壮
5、大了反抗国民党政府的力量D适应了民族战争新形势的需要7比较我国 1949 年颁布的共同纲领和 1954 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两部法律文献内容,其主要不同点是( )A国家性质确立发生根本变化B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宏观指导C坚持国营经济的引导作用D政权主要依靠力量发生变化8下表为 20 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农村流行口号。此卷只装订不密封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 2土地改革时期 “劳动光荣”“发家致富”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急进抢先”“社会主义有奔头”“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 “争上游,敢出头”“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经济困难时期 “吃饱肚子为先”国民经济调整时期 “千遍万变不如(包产到
6、户)一变”这反映出广大农民( )A积极追求符合时代特点的美好愿景B由衷拥护社会主义C清醒认识到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性D坚决支持改革开放9伯利克里时期,五百人议事会成为最高的行政机关,是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负责部分行政事务。雅典的法律保存于议事会堂,并在市场上公布。陪审法庭成为最高的司法和监察机构。材料说明雅典民主政体( )A权力分立的倾向B基础是公民大会C法制是核心内容D体现了主权在民10全球通史中提到:“各强国,尤其是英国、法国和德国,对外国进行了大量的投资。例如英国,到 1914 年,已在国外投资了 40 亿英镑,等于其国民财富总数的四分之一那时,法国也已在国外投资了 450 亿法郎,约合其
7、国民财富的六分之一德国虽然是后起者,一直将其大部分资本用于国内工业发展,但也在海外投资了 220 亿至 250 亿马克,约合其国民财富的十五分之一因而,到 1914 年,欧洲已成为世界的银行家”。材料表明( )A西方列强的侵略方式发生重大转变B工业革命加速资本原始积累C世界开始从孤立走向一个整体D世界金融秩序陷入混乱112000 年 6 月 27 日,法国总统希拉克访问德国并在德国议会发表了题为“与德国和法国共同组成先锋队”的长篇演讲,突出强调了法德两国在欧盟内的核心作用,有意回避了德方主张中的“邦联”或“联邦”字眼,最后希拉克以“德国万岁!”和“法国万岁!”结束了他的演讲。希拉克的演讲显示出
8、( )A法德在欧洲一体化问题上矛盾日趋尖锐B欧洲联盟的成立促进了法德两国的崛起C法国的欧洲一体化政策有一定民族色彩D法德开始成为欧洲一体化的核心推动力12从 1995 年 1 月至 2001 年 1 月,世贸组织共收到 202 次贸易纠纷投诉,其中由发达国家起诉的是发展中国家的三倍,美国和欧盟共起诉 110 次,占总量的 55.4%。这种差别说明( )A多数发展中国家尚未加入世贸组织B外贸在发展中国家经济中比重较小C发达国家的经济更易受到外部冲击D国际贸易规则对发达国家更为有利第 II 卷(非选择题)评卷人得分 二、非选择题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宋代城市功能由单一的维护封建统治的
9、堡垒功能,日趋走向多样化,它的社会、商业贸易、文化消费等功能日益显露出来。最明显的就是城市生活由原来只为统治集团、贵族官僚服务开始面向下层,面向一般市民生活需求。史载,“今闾阎之卑,倡优之贱,男子服带犀玉,妇人涂饰,尚多僭侈,未合古制”。城市突破了居民区和商业区的区分,中世纪前期的城市管理制度“坊市制”被十分发达的“厢坊制”所取代,到了南宋中叶,不少城市又演变为“偶巷(坊)制”,坊不再是封闭式的居民区,实际上是商业与居住混杂在一起的街区。南方以自然经济区域为范围,以经济发展为驱动力,推动交通、人文方面的发展,形成一个个独具风格和特色的多功能城市,走上了经济型城市的发展道路。正是这场宋代的“城市
10、革命”,推动了封建城市规划的变革,中国城市的发展,开始了多元化的道路。摘编自吴刚中国古代的城市生活等材料二 11-12 世纪,除原来罗马帝国时期的老城市外,西欧各地在城堡、主教堂、大修道院附近地区出现了许多新兴城镇。第一类城市如英国的约克和法国的奥尔良等,它们的产品主要满足地方市场的需要;意大利的佛罗伦萨等是第二类城市的典型,它们主要生产和经营某些专业产品,3与国内外市场都有密切的联系;第三类城市如意大利的热那亚等,它们主要从事国际贸易。在西欧城市重新兴起和工商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市民阶级形成了,并从中进一步分化出手工业者、商人和银行家。商人和银行家作为市民阶级的上层,发展为早期的资产阶级。广
11、大西欧城市开展了争取自治权利的斗争,并制定自己的法律,建立自己的武装,向封建王权和各级封建主发起挑战。一些城市中,如法国的巴黎、英国的牛津和剑桥还建立了大学,成为著名的大学城。到 14-15 世纪,从西欧封建社会内部发展起来的新兴城市的中等阶级,已经与封建社会制度水火不容,成为欧洲反封建王权的强大革命力量。摘编自侯建新西欧城市的兴起等(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代“城市革命”的主要表现。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发生的主要原因。(2)根据上面两则材料,指出西欧城市与宋代城市的不同。结合所学知识,归纳 11 世纪前后宋代与西欧城市发展的共同影响。1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时间 事件1947年美国总统杜鲁门
12、在参众两院发表咨文并同时对全国广播,提出“杜鲁门主义”1951年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六国签署煤钢联营协定1960年法国总统戴高乐邀请赫鲁晓夫访法,并提出“缓和”、“谅解”、“合作”的政策主张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美苏两国经过激烈角逐,最终以苏联让步作为收场1964年77 个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发表七十七国联合宣言,谴责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对发展中国家自然资源的掠夺和控制,提出建立平等互利的国际经济新秩序的要求1965年日本对美国贸易从入超转为出超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80年为抗议苏联入侵阿富汗,美国等国抵制莫斯科奥运会。最终这届奥运会的参加国只
13、有 80 个1991年苏联解体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下卷等以上表格中的历史事件体现出了二战后国际关系格局发展变化的诸多趋势,请从材料中提炼出一个趋势并结合所学的世界现代史知识予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15(历史选修 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 汉初在总结秦亡教训时,认识到收取泰半之税(注:农民收成的三分之二上缴国家。)是造成秦朝灭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调整赋税政策。汉代赋税主要包括田租和口赋。口赋是汉代向百姓征收的人头税。算赋是其中的一种,高帝四年(公元前 203 年)开始征收,征收对象是十五至五十六岁的成年人,每人一百二十钱为一算。汉高祖减轻田租,实行什
14、五税一,即从农民的土地收获中征收十五分之一的税。文帝二年(公元前 178 年),为鼓励百姓从事农业,下诏“赐天下民今年田税之半”。同时算赋减至四十钱。十二年(公元前 168 年)又下诏“赐天下民今年租税之半”。此后的十二年中全部免除了农民的田租,直到景帝二年(公元前 155 年)又实行令民半出田租,即实行三十而税一的税率,并从此成为定制,终西汉之世没有再变。据漆侠中国改革史(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初赋税改革的原因(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汉初赋税改革的意义16(历史选修 3:20 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 俄国爆发社会主义革命后,一直遭到主要西方国家的排斥,没有真正进入国际社会,
15、这不仅有损于苏联的国家利益,而且会严重阻碍世界局势的正常发展。30 年代国际形势的变化,给苏联提供了重返国际社会的机遇。苏联首先向一直未与之建交的美国传送建交的意愿。罗斯福就任总统不久,即向苏联政府提议正式举行建交谈判。不久,两国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苏联还趁此机会,同西班牙、匈牙利等一系列国家建立外交关系。430 年代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苏联对国际联盟的态度也发生转变,从支持德国打破凡尔赛体系转为支持国际联盟维护世界和平。1933 年 11 月,法国外长巴尔都向苏联大使提出苏联参加国际联盟的建议,希望争取苏联进入国际联盟,以国联的力量来抑制德国。在得到苏联同意后,他又做了大量工作。1934 年
16、 9 月,苏联正式加入国际联盟。摘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第三编)(1)根据材料,概括苏联重返国际社会的表现。(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评价 20 世纪 30 年代苏联重返国际社会。17(历史选修 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 亚当斯密是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代表人物之一,其生活的时代正值工业革命前夜。斯密洞察了 18 世纪中叶英国高度发达的工场手工业,科学地预见了资本主义大工业时代必然到来的趋势。为适应这种需要,斯密于 1776 年发表国富论阐述其思想。特别是“自由主义”经济思想,摧毁了作为国家干预经济政策理论依据的重商主义学说。他提出放任政策以尽可能地促进生产率的提高,从而在客观上给工业革命以策略上
17、的指导,为工业革命以致于工业化、政治现代化做了理论上、政策上的准备。但斯密的经济自由主义并不是绝对的、无限制的自由,他主张在国内政策中对自由竞争实行一些限制。在国富论中,他指定了政府的三种职能,即保护国家、维护公正与秩序、提供公共工程。可见,斯密在极力宣扬其经济自由思想的同时,并没有一概地否定在特定领域里政府所具有的特殊作用。摘编自谢宗林、李华夏译国富论等(1)根据材料,概括亚当斯密的主要思想。(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其思想。2019 届 吉 林 省 长 春 市 实 验 中 学 高 三 期 末 考 试历 史 答 案1C【解析】依据材料可知,“尊祖敬宗、传宗接代”体现西周时期的“孝
18、”侧重于宗族关系。到秦汉时期,“孝”的对象变为“父母”,重视的是家庭伦理关系,因此这一变化反映了家庭伦理特征渐趋突出,故 C 选项正确。A 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家庭伦理观念更加突出和明显,与儒家思想的政治地位变化无关;宗族关系和家庭关系都体现了血缘关系,B 选项无法体现该变化,错误;D 选项错误,宗法分封制度在周代实行,秦汉时期并未建立宗法分封制度。因此正确答案为 C 选项。2D【解析】从材料“取消中书省宰执系衔”“降低行省品秩”“行枢密院并入行省”中可以看出,元朝的这些措施加强了中央对行省的控制,从而加强了中央集权,故 D 项正确,C 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提高行政效率,故 A 项排除;B
19、 项是 D 项的具体表现,排除。【点睛】关键信息是“取消中书省宰执系衔”“降低行省品秩”“行枢密院并入行省”。3C【解析】理学把封建伦理道德上升到天理的高度,弥补道德是“天经地义的终极真理”的论述,故 C正确;A 项不涉及“天经地义”的信息;B 中三纲五常没有上升到天的高度;D 中是对传统儒学批判。4D【解析】明朝时期中国远航不是出于经济目的,而是出于政治目的,主要是中国实行小农经济模式,封闭性较强,西方航海家远航是出于经济目的,由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导致,中西方经济结构的差异导致中西航海反差,D 正确;自然条件不是导致材料中现象的根源,A 错误;统治者治国的指导思想和君主专制统治的程度不是根本
20、原因,故 B 和 C 项错误。5B【解析】材料“鸦片战争后”“上海广告载体越来越多”反映了鸦片战争后,上海广告业得到迅速发展;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开埠后上海商业得到迅速发展,从而促进了广告业的发展,故 B 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上海商业的发展,故 A 项排除;近代上海报刊业迎合商业发展的需要,故 C 项排除;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民众消费观念的变化,故 D 项排除。【点睛】“鸦片战争后”“上海广告载体越来越多”是关键信息。6D【解析】材料反映了抗战时期的根据地政权三三制的原则,不是国民革命时期,故 A 错误;土地革命属于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故 B 错误;抗战时期主要任务不是反抗国民党政府,故 C 错误;根
21、据地政权三三制的原则有利于团结各阶层抗日,适应了民族战争新形势的需要,故 D 正确。故选 D。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判断题干现象所处的时间范围,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1941 年陕甘宁边区参议会”的关键信息分析出抗日战争的时期,据此即可排除干扰选项,得出正确答案。7A【解析】本题考查共同纲领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相关知识,共同纲领规定新中国是新民主主义国家,1954 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国家性质确立发生根本变化,故 A 正确;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不是其主要不同点,故 B 错误;国营经济的作用和地位,也不是其主要不同点,故 C 错误;政权主要依靠力量都是工农阶级,
22、故 D 错误。故选 A。8A【解析】从材料“20 世纪五六十年代”“发家致富”“社会主义有奔头”“吃饱肚子为先”中可以看出,20 世纪五六十年代农民积极追求符合时代特点的美好愿望,故 A 项正确;材料“劳动光荣”“发家致富”“吃饱肚子为先”没有体现出拥护社会主义,故 B 项排除;材料“跑步进入共产主义”说明 C 项说法错误,排除;改革开放不符合“20 世纪五六十年代”社会状况,故 D 项排除。9A【解析】“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负责部分行政事务”“法律保存于议事会堂”“陪审法庭成为最高的司法和监察机构”的信息体现出雅典行政、立法和司法权力的分立性,A 正确;材料没有说明公民大会是权力基础,B 错
23、误;材料没有说明法制是核心,C 错误;主权在民不符合材料主旨,错误。10A【解析】本题考查西方列强的侵略方式的重大转变,旨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根据材料“各强国,尤其是英国、法国和德国,对外国进行了大量的投资”,这表明西方国家对外侵略,逐渐转变为以资本输出为主,这表明了西方列强的侵略方式发生重大转变,A 项正确;此时已经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不是处于资本原始积累阶段,B 项错误;世界开始从孤立走向一个整体是新航路的开辟,排除 C;材料未体现世界金融秩序陷入混乱,D 项同材料无关,排除。故选 A。11C【解析】从材料“强调了法德两国在欧盟内的核心作用,有意回避了德方主张
24、”“德国万岁!”“法国万岁!”中可以看出,希拉克的演讲一方面显示法德轴心团结一致,同时也显示出其浓厚的强调民族国家的色彩,故 C 项正确;材料既反映了法德两国在利益上的分歧,也彰显了两国在欧洲一体化上的共识,故 A 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欧盟与法德之间的关系,故 B 项排除;D 项说法错误,错在“开始”。12D【解析】世贸组织中美国和欧盟起诉次数占据总量一半之多,说明国际贸易规则对于发达国家十分有利,对于发展中国家极为不利,故 D 正确;发展中国家也大多加入世贸组织,故 A 错误;外贸在发展中国家比重仍然很大,故 B 错误;发展中国家容易受到外部经济冲击,故 C 错误。13(1)表现:城市功
25、能以商业服务为主(城市功能多样化);城市生活面向下层民众;出现奢侈消费之风(在民众服饰等方面突破封建等级限制);城市管理由封闭走向开放;城市发展以经济为主要驱动力等。原因:农业、手工业的发展。政府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动;商品经济的发展,人民消费需求的增加;经济重心的南移。(2)特点:城市经济功能更加明显;城市外向型发展特征突出;商业资本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增强;新兴市民阶层与封建统治者的矛盾尖锐;城市兴办大学等。影响:为资本主义萌芽奠定了经济基础;培育了反封建的重要革命力量;促进了满足市民阶层需求的世俗文化出现;促进了欧洲教育的发展;有利于世界地区间的经济联系和交往。【解析】(1)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
26、“日趋走向多样化”“城市突破了居民区和商业区的区分”“走上了经济型城市的发展道路”的信息归纳回答;第二小问结合所学从政府经济政策、农业和手工业发展以及经济重心的南移等回答。(2)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二的信息从城市经济功能、经济特征、商业资本作用以及市民矛盾和大学设立等角度思考回答;第二小问影响依据所学从世界地区间的经济联系和交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以及促进了满足市民阶层需求的世俗文化出现等思考回答。14示例:趋势一:两极格局之下的世界呈现出全面“冷战”局部“热战”的动荡局面。1947 年,伴随着“杜鲁门主义”提出,世界逐步进入以美国和苏联为首的两大阵营的对抗之中。一方面,“全面冷战”愈演愈烈。在
27、欧洲,两大阵营的对抗尤为激烈,出现了德国分裂、三次柏林危机等。在亚洲美国和苏联的冷战造成了朝鲜半岛的分裂。在美洲,1962 年古巴导弹危机使人类与一次核战争擦肩而过。1980 年美国等国抵制莫斯科奥运会,体现出美苏之间的“冷战”不仅体现在政治、军事上,连体育赛事也无法幸免。另一方面,局部热战时有发生,朝鲜战争、越南战争、苏联入侵阿富汗等局部战争接连不断,造成世界长期的动荡不安。结论:两极格局之下的世界“冷战”与“热战”并存,体现了两个超级大国、两大阵营势均力敌相互对抗的基本趋势。趋势二:二战后的世界出多极化趋势日趋加强。二战后,美国和苏联成为两个超级大国,世界逐渐进入两极时代。但是,从二十世纪
28、六七十年代开始,旧有的两极格局之下,世界多极化趋势开始出现。在欧洲,欧洲一体化趋势日益明显,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以法国为代表的西欧国家开始谋求政治上的独立自主。在亚洲,随着经济的逐步恢复与繁荣,日本提出了成为“政治大国”的目标。随着综合国力的提高,中国在国际上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在亚非拉,伴随着民族解放运动的深入开展,广大发展中国家在获得的民族独立之后,又提出了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要求。以上这些新兴力量,对于美国和苏联主导的国际关系格局带来了较强的冲击与挑战。结论:二战后,两极格局之下产生了若干新兴力量中心,体现了世界多极化趋势日渐加强的发展趋势。【解析】解答此类试题首先从表格中获取一定信息
29、,然后体现出主题,结合所学进行分析论证,最后总结说明。表格信息可以得出两极格局之下的世界呈现出全面“冷战”局部“热战”的动荡局面;论证从 1947 年,伴随着“杜鲁门主义”提出两大阵营的对抗,德国分裂、三次柏林危机等、朝鲜半岛的分裂以及古巴导弹危机等分析论证,最后从极格局之下的世界“冷战”与“热战”并存等总结观点。15(1)原因:吸取秦亡教训;汉初统治者调整统治政策;鼓励百姓从事农耕生产;政权初建,经济凋敝。(2)意义:促进了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缓和了社会矛盾,稳定了统治秩序;为“文景之治”的出现奠定了基础;为后代治世提供了借鉴。【解析】(1)从材料“汉初在总结秦亡教训”“调整赋税政策”并结
30、合西汉初年社会状况的相关知识可以分析出汉初赋税改革的原因。(2)根据材料“从此成为定制”和所学知识可以从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社会矛盾的缓和、对后世的影响等方面来分析出答案。16(1)表现:首先与美国建交;与两班牙等一系列国家建立外交关系;加入国联。(2)评价: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苏联的国际地位;暂时缓和了世界紫张局势;但苏联推行绥靖政策,助长德国法西斯发动二战等。【解析】依据材料“两国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苏联还趁此机会,同西班牙、匈牙利等一系列国家建立外交关系”“苏联正式加入国际联盟”的信息归纳回答。依据材料中“维护世界和平”并结合 20 世纪 30 年代国际局势特点从“苏联国际地位、绥靖政策”
31、等角度回答即可。17(1)思想:反对政府干预,否定重商主义;主张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肯定政府的基本职能,反对无限制的经济自由(2)简评:推动了英国工业革命和工业化的发展;促进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发展和完善;反映了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推动了英国及欧美列强对外经济扩张;对后来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理论产生了深远影响。容易导致市场的无序与混乱,引发经济危机。【解析】(1)从材料“自由主义经济思想,摧毁了作为国家干预经济政策理论依据的重商主义学说”“提出放任政策”“在国内政策中对自由竞争实行一些限制”“指定了政府的三种职能”中可以概括出答案。(2)根据材料“在客观上给工业革命以策略上的指导,为工业革命以致于工业化、政治现代化做了理论上、政策上的准备”“并没有一概地否定在特定领域里政府所具有的特殊作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来分析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