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doc

上传人:赵齐羽 文档编号:1119069 上传时间:2019-05-01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2.1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华中师大一附中 20182019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年级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6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简单地说,人类认识世界的方式可以分为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它们既是我们认识外部世界的两种方式,也是同一认识过程的两个阶段,总是相辅相成、结伴而行的,在人类认知世界的不同历史时期起着不同的作用。感性认识是人类认知世界的初级阶段,通常是认知主体通过感官获取信息以形成对客观事物的初步认识,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主要形式。对单个人而言,人的认知能力是从最初的感性认识开始的,对于整个人类而言亦是如此。在人类文明的童年时期,通过感官

2、尤其是视觉器官来获取认知信息是人类认知世界的最常见也最基本的途径。在亚里士多德看来,人们一般喜欢感觉,在各种感觉之中,最偏重视觉。受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水平所限,古人一般通过观察的方式来认知世界。由于实验条件的欠成熟和概念体系的不完善,人们关注的重点是自然界事物本身的特征。最早出现的学科包括天文学、几何学等都是基于早期人类对自然事物与现象的不断观察而建立的,都是对具体研究对象的外在形态和运行规律的持续观察和思考的结果。当然,古人对于通过观察等方式获取的信息会进行理性的、概念的加工,只是相对来说并不十分成熟和系统。理性认识是人类认知世界的高级形式和高级阶段,是人类对于事物和现象的本质性认识,

3、一般包括概念、判断和推理三种形式。不管是哪种形式,均建立在概念体系的基础之上,所以也有人称理性认识为概念性认识。进入到概念认识阶段,意味着人类对于世界的认知有了更为强大的武器。自然事物及其现象的一般属性和本质可以通过概念的形式在人的思维中得到反映。概念是人类通过思维能力对视觉等方式获取的信息进行抽象而得到的,其内涵是抽象的,但其内容则是具体的。可以说,概念认知方式是理性认识最基本的形式。在近代西方哲学中,无论是唯理论还是经验论,哲学家们对世界的认知不再仅仅依赖和停留于视觉等感官所获得的各种信息,而是打上了理性的印迹。他们认为,感官性感知要比概念性认知低级,因为感官性感知是与时间、空间密切相关的

4、,易受外部环境变化的干扰和影响。因此通过感官可感觉到的关于外在世界的知识只能说是世界的表象。而概念则是可靠的、真实的、稳定的,是事物本质的特征。从此,人类更多地通过概念式的语言来解释自己的感官所获得的各种信息,认为只有能被语言理解和表达的概念性知2识,才是对世界的最真实的认知,而简单的视觉刺激所获得的东西则是非本质性的表象。摘编自张杰视觉文化的兴起及其挑战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作为认识世界的两种方式,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在人类认知世界的不同历史时期作用不同。B. 在获取认知信息时,人们更喜欢感觉,而在各种感觉之中,人们又最偏重视觉。C. 感性认识是通过感官获

5、取信息,关注的多是自然界事物本身的特征,所得有限。D. 理性认识是利用概念认知世界,获得的是对世界的本质性认识,更真实可靠。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采用了对比的论证手法,以突出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这两种方式的差异。B. 文章论证感官是认知世界最重要的途径时,是从个体推进到全体形成的结论。C. 文章从概念反映事物一般属性和本质出发,论证概念是理性认识的基本形式。D. 文章论证感官性认知低级,凸显了概念式语言解释信息的可靠、真实和稳定。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 在人类认知世界的高级阶段,感性认识将失去意义,进而缺少存在的价值。B. 天文学、几何学等

6、学科在当前不再关注被研究对象的外在形态和运行规律。C. 概念、判断和推理是从感觉、知觉和表象进化而来,其进化方式就是抽象。D. 当前人们更多地使用图像、视频等获得信息,这可能影响人类认知世界的方式。【答案】1. B 2. C 3. D【解析】【1 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分析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对比辨析,判断正误。本题要求选出“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B 项, “在获取认知信息时,人们更喜欢感觉,而在各种感觉之中,人们又最偏重视觉”这只是亚里士多德的看法,不能把它作为正确的结论。故选 B。【2 题详解】此

7、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同时关注选项叙述与文章内容表达的细微差别。本题要求选出“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C 项, “论证概念是理性认识的基本形式”说法错误,根据原文第 4 段末尾“概念认知方式是理性认识最基3本的形式” ,正确表达是“论证概念认知方式是理性认识的基本形式” 。故选 C。【3 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归纳内容要点,并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根

8、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这是要求选出“正确的一项” ,然后浏览选项,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本题中,A 项,根据第 5 段最后一句中的“人类更多地通过概念式的语言来解释自己的感官所获得的各种信息”可知,在人类认知的高级阶段,还是需要感性认识,还是需要通过感官获得各种信息。B 项, “天文学、几何学等学科在当前不再关注被研究对象的外在形态和运行规律”说法属于无中生有,在原

9、文中找不到相应依据。C 项, “概念、判断和推理是从感觉、知觉和表象进化而来”逻辑不当,原文中“概念、判断和推理”与“感觉、知觉和表象”分别是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不相关联。故选 D。【点睛】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但还要用好“比对法” 。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那么,要比对哪些内容呢?比对词语,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对原句作了改装、重组,即主要采取了“删”(删除原文的状语、定语、补语,改变原意)、 “漏”(只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有意漏掉重要信息,断章取义)、 “改”(改换词语,曲解文意)、“凑”(胡乱拼凑、东拉

10、西扯、无中生有、随意组合信息)等方式设误。要看看选项在对原句改造过程中,删去了哪些词,改了哪些词,添了哪些词,它们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一般而言,选项中的下面这些词语最值得我们优先比对:指代词(如“它” “其”等),比对它是否有偷换概念之嫌;范围词(如“都” “所有”“人人”等),看它是否有任意扩大或缩小外延现象;程度词、时间词(如“或许” “大概” “必定” “可能”“似乎” “已经” “将来”等),看它是否混淆偶然与必然、已然与未然,说法绝对等。比对关系,(句间、分句间的逻辑关系),看这种关系是否符合原文意思,是否合理。比对句间关系,则要求考生不只是单纯地筛选信息,更应在筛选的基础上关注信息

11、间的联系。因此,比对分句间的逻辑关系是比对的重点内容。比对关系分两步: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包括句子),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重点抓关联词),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但以因果关系居多。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尤其看因果关系,是否有强加、倒置不当。比对依据和结论,看推断是否成立。推断题选项的表述,有的是完整的推断形式,原因结果或条件结论同时出现;有的只是一个判断句。对完整推断形式的表述,一看所述原因或条件文中是否有依据,二看所述结果(结论)文中是否有依据,三看原因或条件与结果或结论之间是否有合理的逻

12、辑关系。对只是4一个判断句的表述,一看文中是否提供了现成的结论,二看结论(既然是推断想象, “这个结论”文中往往没有提供)是否符合客观事实与逻辑事理。(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瓦尔特施那夫斯奇遇记法莫泊桑普鲁士大兵瓦尔特施那夫斯觉得自己处处背时不顺。自从随军入侵法国以来,因身体肥胖,他走起路来很费劲,老是喘气,他那双又肥又厚的平脚板,痛得他苦不堪言。何况,他这个人生性爱好和平,心地厚道,他有四个孩子,对他们甚为钟爱,每当夜幕降临,他裹着大衣躺在地上睡觉时,总要久久地思念着留在家乡的妻子儿女,想着想着,有时禁不住就哭了。碰到好吃的东西,他总是

13、细嚼慢咽,仔细品尝。他常想,人一死,世上一切良辰美景、欢快幸福岂不立即就化为乌有。因此,他打心眼里对大炮、步枪、手枪与军刀,怀着一种强烈的憎恨。他所属的那个兵团向诺曼底进发。田野里一切似乎都毫无动静,这些普鲁士人放心大胆走进一个沟壑纵横的小山谷。突然,枪声大作,猛烈的火力阻挡了他们的去路,他们队伍中立即有二十来人被撂倒。施那夫斯起初愣在那里没动,他一时不知所措,竟忘了赶快逃命。随后他拔腿就逃,但立即又意识到自己慢得像一只乌龟。这时他看见,在他前方六步开外有一道宽宽的地沟,上面长满荆棘并有枝叶掩盖,他猛然双脚一并,纵身往沟里一跳,正如从桥上往河里一跳那样。有一段时间,枪声、叫喊声与呻吟声仍清晰可

14、闻。后来,一切归于平静,寂寥无声。这个普鲁士大兵开始盘算起来:我该怎么办呢?如果回部队的话,那又要去过开战以来那种苦不堪言的生活,每天忧心忡忡,惊恐不安,疲劳难耐!可是,到底怎么办呢?总不能老待在这条沟里到战争结束吧?一个人每天都需要吃东西呀!他突发奇想:“如果我当上俘虏就好了。 ”关在看管严密的牢狱里,有吃有住,枪弹打不着,刺刀碰不上,什么都不用害怕了。此一奇想既出,他的心就兴奋地跳动起来。他站起身来,决定刻不容缓去实施这个计划。但刚一站起来,他又呆立着不动了,心里又突然冒出令人烦恼的念头与新的顾虑。他上哪儿才能当上俘虏呢?怎么去当呢?奔哪个方向去?一瞬间,一幅幅可怕的画面,一幕幕死亡的情景

15、,全涌入了他的脑海。如果碰到当地的农民呢,他们看见他这么一个掉队的没有自卫能力普鲁士大兵,肯定会把他弄死。如果碰到法国的游击队呢?那批家伙可都是些无法无天、胡作非为的疯子。如果碰到法国正规军呢?他们的先头部队会把他当做对方一个胆大包天、狡诈非常的老油子侦察兵,肯定要把他射杀掉。5这么想着想着,他感到绝望极了,处境险恶,毫无出路,他无可奈何,又一屁股坐在地上。夜幕突然降临,一片晦暗,万籁无声。他待在那里一动也不动。夜色中只要有一点轻微的陌生的声响,他都要吓得打哆嗦。正好有只兔子屁股擦到窝边发出了响声,险些吓得施那夫斯拔腿就逃。猫头鹰的叫声,更是把他的心撕碎了,使他感到一阵阵突如其来的恐惧。晨光又

16、重新照临他头上。他又开始进行守望。一直又到了夜幕降临大地的时候,他不失时机悄悄地爬出地沟,猫着腰,胆战心惊地朝远处的城堡走去。城堡底层的窗户都透出灯光,其中有一扇窗还大大地敞开着;一阵浓浓的烧肉香从里面冲出来,钻进了他的五脏六腑,使得他呼吸急促,勇气骤增。于是,他不假思索,戴着尖顶盔就冒冒失失出现在那个窗口。屋里的人正围着一张大桌子吃晚饭。突然,他们瞧见了敌人!老天爷啊!普鲁士大兵攻进城堡了!在场的人争先恐后站起来,转眼间,人就跑空了,只剩下那张堆满了食物的桌子。施那夫斯则对眼前的这一幕感到莫名其妙。他迟疑了一会儿,就爬过窗台,朝那一桌食物走去。当一群武装到头发的士兵迅速抢占了整幢房子的时候,

17、施那夫斯正在那里呼呼大睡。五十枝上膛待发的枪一齐对准了他的胸,接着,把他从头到脚捆个结结实实。一位军服上镶着金线的胖军官,大喝一声:“你被俘虏了!投降吧!”施那夫斯脸上露出了微笑,他,现在的确是面带微笑,因为他确认自己终于当上了俘虏!(选自莫泊桑短篇小说选 ,有删改)4.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 小说以普鲁士侵略法国为创作背景,独具匠心地塑造了一个想当俘虏的德国士兵的形象,以喜剧的外壳包裹严肃的讽刺。B. 施那夫斯想当俘虏却犹豫不决,不敢行动;后来饥寒交迫的他潜入城堡饱餐一顿,却意外地成为俘虏。小说情节体现了“摇摆”的特点。C. 小说通过对人物的肖像、动作、

18、心理活动等描写,表现了主人公贪恋安逸、胸无大志的性格特征。作者对他“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D. 施那夫斯的奇遇故事,将生活的真实与遭遇的怪诞交织起来,形成强烈的反差,从而产生一种滑稽可笑却又无比真切的悲凉感。5. 小说三次写到夜幕降临的场景,有何作用?请结合作品简要赏析。6. 小说结尾划线句说“施那夫斯脸上露出了微笑” ,联系小说情节与人物形象,分析他“微笑”的原因。6【答案】4. C 5. 前后三次写夜幕降临时的情形,使文章前后呼应,结构严谨;后两次还体现了时间的推移。第一次写夜幕降临时,施那夫斯和衣而睡,眼前的寒冷与他所向往的温馨家庭生活形成鲜明对比,表现了战争带给人民的痛苦。第二次夜幕

19、降临时,施那夫斯当了逃兵,夜晚晦暗的环境、动物的响声,渲染了紧张气氛,衬托他内心的恐惧担心。第三次夜幕降临时,饥饿难耐的施那夫斯终于鼓起勇气走向了城堡,这个场景推动情节的发展。 6. 施那夫斯热爱生活,珍爱生命;他当上俘虏就不必担心自己生命的安全,战后也能够回家,与家人团聚;施那夫斯厌恶战争,主张和平;他当上俘虏就不必再去经历战争的苦难了;施那夫斯逃跑后一直想做俘虏,却又犹豫不决,陷入绝望和恐惧;当他饱餐一顿后当了俘虏,再也不用担惊受怕,终于梦想成真。【解析】【4 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的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人物形象分析,思想情感赏析,表现手法的分

20、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要求选出“不正确的” “一项” ,立足考查“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 ,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C 项, “表现了主人公贪恋安逸、胸无大志的性格品质,作者对他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表述错误,小说表现的是人民爱好和平、厌恶战争的主题,作者没有批判主人公。故选 C。【5 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把握环境描写作用能力。环境描写的作用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思考:交代人物活动的背景;暗示社会环境;揭示人物心境,表现人物性格;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和思想;奠定情感基调;推动故事

21、情节发展,为刻画人物作铺垫,打基础等。本题考生可按照上述思路对照原文进行分析即可。本题要求结合作品简要赏析小说三次写到夜幕降临的场景,有何作用。解答本题,首先通读全文,圈画出文中三次写夜景的场景,仔细阅读,明确每处环境描写的内容,然后分析其余全文的关系以及环境描写本身作用。比如第一处写夜幕降临时,在文章第一自然段,写施那夫每当夜幕降临,裹着大衣躺在地上睡觉时,就会思念远在家乡的妻儿,想着想着,有时禁不住就哭了。此时施那夫的生活情境与文章介绍的他“生性爱好和平,心地厚道” ,向往的温馨家庭生活形成鲜明对比,表现了战争带给人民的痛苦。第二次写夜幕降临时在文章第十一段,此处是施那夫所在的兵团遭到埋伏

22、,施那夫做了逃兵,躲在一条沟里,夜幕降临, “一片晦暗,万籁无声” , “夜色中只要有一点轻微的陌生的声响,他都要吓得打哆嗦。正好有只兔子屁股擦到窝边发出了响声,险些吓得施那夫斯拔腿就逃。猫头鹰的叫声,更是把他的心撕碎了,7使他感到一阵阵突如其来的恐惧” ,这里的夜晚晦暗的环境、动物的响声,渲染了紧张气氛,写出了施那夫的恐惧担心。第三处环境描写在文章第十三自然段,这一段写施那夫做了逃兵藏在沟里几天,饥饿难耐,在夜幕降临大地的时候,施那夫悄悄地爬出地沟,胆战心惊地朝城堡走去。因为是夜幕降临,施那夫才敢走出藏身的地沟,才会最后被俘虏。所以此处的夜幕降临推动了情节向前发展。再来合起来看三次夜幕降临的

23、环境描写,这三次夜幕降临的环境描写,后两次体现了时间的推移,同时三次夜幕降临的环境描写互相之间形成呼应,使文章前后呼应,结构严谨。【6 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把握分析文章内容要点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通读文章,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大意,梳理文章的结构,在此基础上明确题目要求,根据题目要求到文中圈画相关涉题信息,分析把握文章内容要点。本题,题目问的是“小说结尾划线句说施那夫斯脸上露出了微笑 ,联系小说情节与人物形象,分析他微笑的原因” 。答题时,先在文中结尾找到“施那夫斯脸上露出了微笑”这句话。然后在文中筛选有关施那夫笑原因的内容进行分析,得出答案。文章的结尾写施那夫做了逃兵之后,躲在一个地沟里。最后

24、饥饿难耐,终于在一个夜幕降临的夜晚走出地沟,走向城。循着肉的香味来到了一扇窗口,窗内人发现了施那夫,以为普鲁士大兵进攻城堡,都跑了。施那夫就爬进屋子,大吃了一顿,然后睡着了。然后一群士兵拿枪对准了施那夫,把施那夫捆了起来,一位军官对施那夫说:“你被俘虏了!投降吧!”施那夫脸上露出了微笑。紧接着文章说“他,现在的确是面带微笑,因为他确认自己终于当上了俘虏” ,然后再结合文章开头对施那夫介绍“生性爱好和平,心地厚道,他有四个孩子,对他们甚为钟爱” “每当夜幕降临,他裹着大衣躺在地上睡觉时,总要久久地思念着留在家乡的妻子儿女,想着想着,有时禁不住就哭” “他常想,人一死,世上一切良辰美景、欢快幸福岂

25、不立即就化为乌有。因此,他打心眼里对大炮、步枪、手枪与军刀,怀着一种强烈的憎恨” ,以及文章写施那夫做了逃兵之后,就想俘虏, “他突发奇想:如果我当上俘虏就好了。 关在看管严密的牢狱里,有吃有住,枪弹打不着,刺刀碰不上,什么都不用害怕了。此一奇想既出,他的心就兴奋地跳动起来了。此一奇想既出,他的心就兴奋地跳动起来。他站起身来,决定刻不容缓去实施这个计划。但刚一站起来,他又呆立着不动了,心里又突然冒出令人烦恼的念头与新的顾虑。他上哪儿才能当上俘虏呢?怎么去当呢?奔哪个方向去?一瞬间,一幅幅可怕的画面,一幕幕死亡的情景,全涌入了他的脑海” “如果碰到当地的农民呢,他们看见他这么一个掉队的没有自卫能

26、力普鲁士大兵,肯定会把他弄死。如果碰到法国的游击队呢?那批家伙可都是些无法无天、胡作非为的疯子。如果碰到法国正规军呢?他们的先头部队会把他当做对方一个胆大包天、狡诈非常的老油子侦察兵,肯定要把他射杀掉”等信息,即可分析出施那夫“微笑”的原因。【点睛】解答环境描写作用题,我们要从环境本身的特点、环境描写与人物的关系、环境描写对情节的作8用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综合考虑。第一步,分析环境本身的特点。自然环境描写答题时,要紧扣其表现了怎样的地域风格,提示了什么时间、季节,渲染营造了怎样的氛围等。第二步,分析环境描写与人物的关系。分析环境描写要看它对刻画人物起到什么作用,具体如下:衬托人物心理;交代人物身

27、份;表现人物性格。第三步,分析环境描写对情节的作用。环境描写推动着故事情节的发展,为下文埋伏笔,做铺垫。第四步,深化文章中心(主题) 。叙事类文章中的景物描写最终都是为了深化文章的主题,答题时必须要结合文章中心(主题)来表达。(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材料一: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对世界的影响鲜明地显现出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与现实世界融合的面貌也被逐渐勾勒出来。有人预计,到 2025 年,5G 将覆盖 40%的全球人口,中国将成为最大的市场。5G 到底将带来怎样的变化?在华为荣耀总裁赵明看来,5G 的高速度、低时延让创新充

28、满想象力。 “3G 时代手机多半用来看图片看网页,4G 时代人们开始看视频,5G 时代用来干什么?看高清,用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速度的量变会引起质变。想象一下,随时随地百兆千兆的连接,一切计算都可以放在云端。我一直看好虚拟现实在 5G 时代的发展,未来人们可能会体验难以想象的场景,甚至可以真实到欺骗自己的感觉,比如回到过去、走到未来、星际旅游,这些需要大量数据交互的场景都可能实现。 ”(摘自“乌镇热词”勾勒未来:5G、产业互联网标准化、农村新市场 经济日报2018 年 11 月 9日)材料二:2020-2030 年中国 5G 直接和间接经济产出统计情况及预测9材料三: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期间,

29、中欧数字协会主席鲁乙己接受了记者的专访。Q:中国和其他国家相比,在数字经济时代有何优劣势?A:中国市场广阔,且政府具有长远清晰的目标;欧洲国家众多,市场、系统难以统一。中国处于一个很好的位置,而且中国政府的领导者对于重要的目标有非常清晰的认识,比如科技,这是一个很大的优点。欧洲相比之下就显得十分复杂,有多个不同国家,系统大不相同。Q:为什么您认为中国应成为第一个建立 5G 网络的国家?A:5G 能够强力推动产业的数字化。我希望中国领跑 5G 网络,原因很简单,因为中国是最大的制造业市场,而 5G 将不只是服务那些希望用手机互联网的消费者,还将服务工业互联、机器人等领域,这是中国保持竞争力、实现

30、产业数字化的重要保证。例如,中国是全世界最大的物流市场,5G 将会革命性地改变物流市场格局。所以对中国来说,建立 5G 网络非常重要,越快越好。Q:发展 5G 通信,中国与欧美之间有何合作机遇?A:我希望看到中欧之间也能达成如同高速、高铁方面的合作。像高速、高铁这类建设能够促进沟通,我希望能看到 5G 也是这样的“路” 。在我看来,在中国,人们有更多的创新自由,也有充分的竞争的环境。(中欧数字协会主席鲁乙己:中国应该成为第一个建立 5G 网络的国家 ,浙江在线 2018 年 10 月 26日)材料四:5G 有着色彩斑斓的未来,商用前夜,其大规模部署最大的难题不在于技术,而在于成本与收益。其参与

31、方资产负债表上的数字或将左右 5G 真实的推进速度。 “据第三方咨询机构预测,三大运营商 5 年时间用10于 5G 的投资大约在 1.2 万亿1.5 万亿元之间,然而无论是准备期铁塔、电源、传输系统的改造,还是后期的运维,都面临着很多困难和挑战,此外,现在 5G 的标准、终端乃至整个产业总体仍处于不断更新、不太成熟的阶段,商业模式并不清晰,对运营商而言,5G 既带来巨大机遇,也面临巨大挑战。 ”赛迪顾问通信业高级分析师李朕在调研中发现,不少地方尽管也在积极开展 5G 测试,但运营商对于短时间内推动大规模组网建设普遍心存疑虑,积极性并不高。进入 5G 时代,消费者需要更换能使用 5G 网络的手机

32、。那么流量会更便宜么?李朕表示,由于带宽较高,5G 手机将会消耗更多的流量,消费者与政府的诉求都会指向大幅度的提速降费,而实际上,在 5G 的应用初期,其单位流量成本可能还会比 4G 更高,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摘自5G 商用前夜 ,互联网 21 世纪经济报道 2019 年 1 月 5 日)7.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有人预计到 2025 年,5G 将覆盖五分之二的全球人口,中国这样的人口大国必将成为最大的市场。B. 按 2020 年 5G 正式商用算起,预计从当年到 2030 年,中国 5G 带动的直接经济产出和间接经济产出将逐年增长。C. 中欧数字协会主席认为欧洲国

33、家众多,市场、系统难以统一,此外,欧洲还不具备中国政府对目标认识清晰的优点。D. 尽管 5G 有无限的未来,但成本与收益却能左右 5G 真实的推进速度,这是其大规模部署的最大的难题。8.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随着 5G 时代的到来,未来人们在过去和未来的场景中自由穿梭会变成可能,就连星际旅游对普通人也将可能不是奢望。B. 5G 行业市场发展前景广阔,带来的经济产出非常可观,但要在短期内推动我国 5G 测试大规模组网建设并不容易。C. 5G 能够强力推动产业的数字化,所以中国如果要在国际上保持竞争力,必定要在数字经济时代能够领跑 5G 网络。D. 进入 5G 时代

34、,消费者需要更换手机,流量消耗也会更多,他们希望大幅度提速降费的诉求在现阶段还难以实现。9. 5G 给中国带来了哪些巨大机遇?它的发展又面临着哪些挑战?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答案】7. D 8. C 9. 机遇:5G 让创新充满想象力,使未来生活更丰富精彩。5G 将带来更广阔的市场前景和更丰厚的经11济产出。5G 能强力推动产业的数字化,将使中国的制造业保持竞争力。挑战:投入成本与收益成为技术之外需要解决的最大难题,运营商心存疑虑,参与积极性不高。现阶段整个 5G 产业总体不太成熟,商业模式不清晰。消费者使用 5G 成本高,不利于 5G 的初期应用。【解析】【7 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

35、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 ,然后浏览选项,到材料中圈出相关的内容,进行比对,做出判断。本题中,D 项, “成本与收益却能左右 5G 真实的推进速度”说法错误,原文是“其参与方资产负债表上的数字或将左右 5G 真实的推进速度” 。故选 D。【8 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本信息,分析概括内容要点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择“正确”或“错误” “一项”或“两项”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章中圈出相

36、关的句子,再一一进行比对。本题中,C 项, “5G 能够强力推动产业的数字化,所以中国如果要在国际上保持竞争力,必定要在数字经济时代能够领跑 5G 网络”说法强加因果。原文中“因为中国是最大的制造业市场这是中国保持竞争力,实现产业数字化的重要保证。 ”故选 C。【9 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中信息,归纳概括内容要点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通读文章,真题把握文章内容大意,在此基础上明确题目要求,带着题目要求回归文章,确定答题区域,仔细阅读,从中筛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进行整合概括,回答问题。本题要求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5G 给中国带来了哪些巨大机遇?它的发展又面临着哪些挑战。本题有两个问,第

37、一问:5G 给中国带来了哪些巨大机遇,通读全文,可以确定答题区域为材料一、材料二和材料三,仔细阅读这几则材料,由材料一中“5G 的高速度、低时延让创新充满想象力” “未来人们可能会体验难以想象的场景,甚至可以真实到欺骗自己的感觉,比如回到过去、走到未来、星际旅游,这些需要大量数据交互的场景都可能实现”可以概括出“G 让创新充满想象力,使未来生活更丰富精彩” ,由材料二的“2020-2030 年中国 5G 直接和间接经济产出统计情况及预测”图中不论是中国 5G 直接经济产出还是中国 5G 见解经济产出都一年比一年多,这说明“5G 将带来更广阔的市场前景和更丰厚的经济产出” ;材料三中“5G 能够

38、强力推动产业的数字化” “我希望中国领跑 5G 网络,原因很简单,因为中国是最大的制造业市场,而 5G 将不只是服务那些希望用手机互联网的消费者,还将服务工业互联、机器人等领域,这是中国保持竞争力、实现产业数字化的重要保证”可以概括出“5G 能强力推动12产业的数字化,将使中国的制造业保持竞争力” 。第二问:5G 的发展又面临着哪些挑战。通读全文,可以确定答题区域为材料四,仔细阅读这则材料,可以从中筛选出“现在 5G 的标准、终端乃至整个产业总体仍处于不断更新、不太成熟的阶段,商业模式并不清晰,对运营商而言,5G 既带来巨大机遇,也面临巨大挑战” “运营商对于短时间内推动大规模组网建设普遍心存

39、疑虑,积极性并不高” “进入 5G 时代,消费者需要更换能使用 5G 网络的手机” “由于带宽较高,5G 手机将会消耗更多的流量,消费者与政府的诉求都会指向大幅度的提速降费,而实际上,在 5G 的应用初期,其单位流量成本可能还会比 4G 更高”等信息,跟这些信息概括 5G 的发展又面临着哪些挑战。【点睛】解答实用类文本阅读可以从如下几个步骤进行:首先是阅读,注意整体阅读,注意抓三个方面:一是要有文体特征意识;二是要有思路分析意识(边读边概括各段落意思及段与段之间的关系);三是要有寻找中心句意识(每段的中心句,特别是文章的开头,结尾,过渡句以及标题)。其次是审题:从题干中求启示,寻求解题的突破口

40、,确保准确答题。题干具有以下作用:暗示答题区域,暗示答题思路,暗示答题方法,暗示答案本身。审题时注意:是否选准题眼(答题重点),是否选全要点(要答几个方面),是否选准角度(以谁为陈述主体),是否选好恰当的句式(要与设问的句式一致)。组织语言时,注意“问”与“答”要照应好。最后是答题:“规范作答”不能忘记的三个原则:答案在文中(直接来源于文中或或从文中提炼);选择并重组文中关键词句(注意原文表述角度与设问角度是否一致);(3)分点分条作答(高考阅卷采点给分)。即:问什么答什么,怎么问怎么答;就近找答案,尽量抄原文;抓住关键词,短语答题目,分条来排列;要用肯定句,原文中找依据。二、古代诗文阅读(3

41、4 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李世达,字子成,泾阳人。嘉靖三十五年进士。授户部主事。改吏部,历考功、文选郎中,与陆光祖并为尚书所倚。旋移疾归,起督漕运兼巡抚凤阳。黄河南侵,淮安告警,世达请修石堤捍城;宝应汜光湖风涛险恶,岁漂溺,请开越河杀水势。俱报可。迁南京兵部右侍郎。擢南京吏部尚书,就改兵部,参赞机务。俄召为刑部尚书。中官张德殴人死,世达请置于理,刑科唐尧钦亦言之,德遂属吏。大兴知县王阶坐挞乐舞生下吏,帝密遣两校尉侦之,谳日为巡风主事孙承荣所拒。校尉还奏,帝怒诘世达。世达言侦伺非大体。承荣竟夺俸。东厂太监张鲸有罪,帝曲贷之。世达执奏,帝

42、乃屏鲸于外。驸马都尉侯拱宸仆毙平民抵法,世达请并坐拱宸。乃革其任,命国学肄礼。罪人焦文粲法不当死,帝怒入之。会朝审,命户部尚书宋熏主笔。世达言于熏,薄文粲罪。忤旨,诘问,复据法以对。帝卒不从。时帝燕居多暴怒,近侍屡以非13罪死,世达因灾异上书以讽。浙江饥,或请令罪人出粟除罪。世达言:“法不可废,宁赦毋赎。赦则恩出于上,法犹存。赎则力出于下,人滋玩。 ”识者韪之。改左都御史。兵马指挥何价虐死三人,御史刘思瑜庇之。世达劾奏,帝镌思瑜秩。复劾罢御史韩介等数人。帝深恶言官,下诏申饬,责以挟私报复。世达言:效忠持正者语虽过激心实无他即或心未可知而言不可废并宜容纳惟缄默依阿然后加黜罚则谠言日进邪说渐消报闻

43、。二十一年,与吏部尚书孙垅同主京察,斥政府私人殆尽。其秋,吏部侍郎赵用贤以绝婚事被讦,世达白其无罪。郎中杨应宿、郑材疏诋世达,遂连章乞休去。归七年卒。赠太子太保,谥敏肃。(节选自明史.李世达传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效忠持正者/语虽过/激心实无/他即或心未可知/而言不可废/并宜容纳/惟缄默依阿/然后加黜罚/则谠言日进/邪说渐消/B. 效忠持正者/语虽过激/心实无他/即或心未可知/而言不可废/并宜容纳/惟缄默依阿/然后加黜罚/则谠言日进/邪说渐消/C. 效忠持正者/语虽过激/心实无他/即或心未可/知而言不可废/并宜容纳/惟缄默依阿然/后加黜罚/则谠言日进/邪说

44、渐消/D. 效忠持正者语/虽过激/心实无他/即或心未可知/而言不可废/并宜容纳/惟缄默依阿/然后加黜罚/则谠言日进/邪说渐消/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考功,按一定标准考核官吏的政绩,隋代设置考功郎,掌官吏考课之事,历代沿袭之。B. 中官,可指宫内、朝内之官,也可指专供皇帝及其家族成员役使的宦官,本文指宦官。C. 国学,本文指以先秦经典及诸子百家为基础,涵盖经学、玄学、道学、理学等内容的文化、学术体系。D. 京察,明代考核京官的一种制度。规定六年举行一次,清代改为三年,以“四格” 、 “八法”为升降标准。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45、是A. 李世达能力出众,为民谋利。在吏部任职时他就受到尚书的倚重。在督察漕运兼凤阳巡抚期间,他修河堤、防黄河水患以保卫淮安,因此受到皇帝赏识。B. 李世达秉公执法,不惧权贵。任刑部尚书时,他不顾皇帝的偏袒,执意将犯罪的东厂太监张鲸交给司法官吏处治,驸马都尉侯拱宸也受他弹劾被革职。C. 李世达善于进谏,识见深远。皇帝容易暴怒,经常无故处死侍从,李世达趁着灾异上奏讽谏。对于让14罪犯捐粟免罪的建议,他认为这会破坏法律的威严。D. 李世达为人仗义,一心为公。吏部侍郎赵用贤因拒绝婚事遭人攻击,李世达为他辩白;李世达与吏部尚书孙垅主持京察时,将官府中的私人几乎驱除干净。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

46、代汉语。(1)宝应汜光湖风涛险恶,岁漂溺,请开越河杀水势。俱报可。(2)世达言于熏,薄文粲罪。忤旨,诘问,复据法以对。【答案】10. B 11. C 12. B 13. (1)宝应的汜光湖风波凶险可怕,每年都淹没不少地方, (他)请求开通越河抑制(或减轻)水势。(神宗)都答复允许。(2)李世达对宋熏说,要减轻对焦文粲的刑罚。 (这)违背了圣旨, (神宗)责问他, (他)又依据法律回答。【解析】【10 题详解】此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能力。解答此类题,考生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文言阅读的语感和断句技巧,而且还应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文言断句有很多的标志,比如:四字短语、排偶句式、顶真修辞等等。还可以利用

47、名词代词在句中担当的成分来断。本句找出句中名词代词“效忠持正者(竭尽忠心且持守公正的人) ”“语” “心” “言” “缄默依阿(闭口不言或曲从附顺的人) ”“谠言” “日” “邪说” ,虚词“者” “虽” “而”“则” ,标志性词“惟” , “语”作“虽过激”的主语,意思是“(竭尽忠心且持守公正的人)话语虽然偏激” ,意思独立,结构完整,前后断开,排除 AD 两项。 “心”作“未可知”的主语,意思是“(竭尽忠心且持守公正的人)心思不可以了解” ,意思独立,结构完整,中间不能断开,排除 C 项。再结合本句意思:竭尽忠心且持守公正的人,话语虽然偏激,心中实在没有别的意思。即使或许有居心叵测的,但是

48、谏言不能废置,应该一并容纳。只是对闭口不言或曲从附顺的人,此后应加以贬斥,处罚。那么正直的话每天能听到,不正当的议论、主张就会渐渐消失。句子可以断开为:效忠持正者/语虽过激/心实无他/即或心未可知/而言不可废/并宜容纳/惟缄默依阿/然后加黜罚/则谠言日进/邪说渐消/故选 B。【11 题详解】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题中 C 项,古代的国学指“

49、国立学校”的意思,文中指以“国子监”为首的官学。故选 C。15【12 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此类题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寻找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本题要求选出“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B 项, “执意将犯罪的东厂太监张鲸交给司法官吏处治”说法错误,皇帝没有将张鲸交给官府处理,最终将张鲸逐出了京城。故选 B。【13 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翻译能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的必考内容,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如(1)中的“风涛险恶” ,指风波凶险可怕;“岁” ,指每年;“漂溺” ,指淹没不少地方;“请开越河杀水势”省略主语“他” ,翻译时补齐;“开” ,开通;“杀” ,抑制,减轻;“俱报可”省略主语“神宗” ,翻译时补齐;“俱” ,都;“报” ,答复;“可” ,表示允许;“俱报可” , (神宗)都答复允许。 (2)中“言于熏” ,即“于熏言” ,对宋熏说;“薄” ,减轻;“薄文粲罪” ,指要减轻对焦文粲的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