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玉溪市民族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

上传人:sofeeling205 文档编号:1120605 上传时间:2019-05-0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1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省玉溪市民族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云南省玉溪市民族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云南省玉溪市民族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云南省玉溪市民族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云南省玉溪市民族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1 -玉溪市民族中学 2018-2019 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年级物理学科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 3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1.下列关于质点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质点是真实存在的B.原子很小,所以原子就是质点C.质点是一种忽略次要因素的理想化模型D.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大,所以不能看做质点2.物体具有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称为惯性下列有关惯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乘坐汽车时系好安全带可减小惯性B运动员跑得越快惯性越大C宇宙飞船在太空中也有惯性D汽车在刹车时才有惯性3.我国高铁技术在世界上已处于领先水平,某同学假期乘坐

2、G856 次高铁列车从武汉去西安北,听到列车广播中播报:“本次列车将于 9 点 22 分准时发车,预计 14 点 20 分到达西安北站,全程 1090 公里 ”关于列车广播中播报的内容,以下理解正确的是( )A “9 点 22 分”指的是时间间隔B “14 点 20 分”指的是时间间隔C “1090 公里”指的是列车的位移,其方向由武汉指向西安北D该趟列车全程平均速率将超过 60 m/s4.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为 x24t1.5t 2(m),根据这一关系式可以知道,物体速度为零的时刻是( )A1.5 s B8 s C16 s D24 s5.关于车拉马、马拉车的问题,下列说

3、法中正确的是( )A马拉车不动,是因为马拉车的力小于车拉马的力B马拉车前进,是因为马拉车的力大于车拉马的力C马拉车,不论车动还是不动,马拉车的力的大小总是等于车拉马的力的大小D马拉车不动或车匀速前进时,马拉车的力与车拉马的力才大小相等6.如下图所示,有一重力不计的方形容器,被水平力 F 压在竖直的墙面上处于静止状态,现缓慢地向容器内注水,直到将容器刚好盛满为止,在此过程中容器始终保持静止,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容器受到的摩擦力不变B容器受到墙的支持力一定增大C水平力 F 可能不变D水平力 F 必须逐渐增大- 2 -7.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 2 m/s2,那么( )A在任意时间内

4、,物体的末速度一定等于初速度的 2 倍B在任意时间内,物体的末速度一定比初速度大 2 m/sC在任意 1 s 内,物体的末速度一定等于初速度的 2 倍D. 在任意 1 s 内,物体的末速度一定比初速度大 2 m/s8.如图所示,一小球用两根轻绳挂于天花板上,球静止,绳 1 倾斜,绳 2恰好竖直,则小球所受弹力的个数是( )A1 个 B2 个C0 个 D3 个9.台球以 10 m/s 的速度沿与框边垂直的方向撞击后以 8 m/s 的速度反向弹回若球与框边的接触时间为 0.1 s,则台球在与边框碰撞的过程中,它的平均加速度大小和方向为( )A20 m/s 2,沿球弹回的方向 B20 m/s 2,沿

5、球撞击的方向C180 m/s2,沿球弹回的方向 D180 m/s2,沿球撞击的方向10.用如图所示的计时装置可以近似测出气垫导轨上滑块的瞬时速度已经固定在滑块上的遮光条的宽度为 4.0 mm,遮光条经过光电门的遮光时间为 0.040 s,则滑块经过光电门位置时的速度大小为 ( )A0.10 m/s B100 m/sC4.0 m/s D0.40 m/s2、双项选择题:每小题 4 分,共 1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选对但不全得 2 分,错选或不选得 0 分。 11.关于速度、加速度、合力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A物体的速度越大,则物体的加速度越大,所受合力也越

6、大B物体的速度为零,则物体的加速度一定为零,所受合力也为零C物体的速度为零,加速度可能很大,所受的合力也可能很大D物体的速度很大,加速度可能为零,所受的合力也可能为零12.如图所示,直线 a 和曲线 b 分别是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 a 和 b 的位移时间(xt)图线由图可知( )A在 t1时刻,两车相遇B在 t2时刻,a、b 两车运动方向相同C在 t1到 t2这段时间内,b 车的速率先减小后增大D在 t1到 t2这段时间内,b 车的速率一直比 a 车大13.如图所示,一台式弹簧秤放在运动的电梯中,其示数大于物体重力,则电梯的运动状态可能是( )- 3 -A电梯加速上升 B电梯减速上升C电梯减

7、速下降 D电梯加速下降14.从不同高度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甲、乙两物体,所受的重力之比为 21,下落高度之比为12,则( )A下落时间之比是 12 B落地速度之比是 11C落地速度之比是 1 D下落过程中的加速度之比是 11二、实验题(共 20 分) 15.(1)(每空 2 分)如下图所示是探究某根弹簧的伸长量 x 与所受拉力 F 之间的关系图,由图可知,弹簧的劲度系数是_N/m;当弹簧受 F800 N 的拉力作用时,弹簧的伸长量为_cm.(2)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分别钩住细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它伸长到某一位置 O 点,为了确定两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这一步操

8、作中必须记录的是_A橡皮条固定端的位置 B描下 O 点位置和两条细绳套的方向C橡皮条伸长后的总长度 D两个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做实验时,根据测量结果在白纸上画出如下图所示的图,其中 O 为橡皮条与细绳套的结点图中的_是 F1和 F2的合力的理论值;_是 F1和 F2的合力的实际测量值- 4 -16.“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1)( 2 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A在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时,应该保证拉力的大小不变B “重物的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这一条件如不满足对探究过程也不会产生影响C在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时,只需测量一次,记录一组数据即可D在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时,作 aF

9、 图象应该用折线将所描的点依次连接(2)( 4 分)在实验中,某同学得到了一条纸带如图所示,选择了 A、B、C、D、E 作为计数点,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 4 个计时点没有标出,其中 x17.05 cm、x 27.68 cm、x 38.30 cm、x 48.92 cm,电源频率为 50 Hz,可以计算出小车的加速度大小是_m/s2.(保留两位有效数字)(3)( 每空 2 分)某同学将长木板右端适当垫高,其目的是_如果长木板的右端垫得不够高,木板倾角过小,用 a 表示小车的加速度,F 表示细线作用于小车的拉力,他绘出的 aF 关系图象可能是_A. B. C. D.三、计算题(共 34 分) 17.

10、(8 分)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有一重 60 N 的物体,在与水平方向成 30角斜向上、大小为 20 N 的拉力 F 作用下匀速运动,求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和摩擦力大小18.(8 分)如图所示,质量 m0.2 kg 的小滑块从固定的粗糙斜面底端以平行于斜面的速度 v018 m/s 滑上斜面已知斜面倾角 37,- 5 -小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0.15,斜面足够长,重力加速度g10 m/s 2.sin0.6,cos0.8,求:(1)小滑块向上滑动的时间 t 是多少?(2)小滑块上滑的最大高度 h 是多大?19.(8 分)如下图所示,OA、OB、OC 三段轻绳结于 O 点,OB 水平且与放置在水平

11、面上质量为 m11.5 kg 的物体乙相连,OC 下方悬挂物体甲此时物体乙恰好未滑动已知 OA 与竖直方向成 37角,物体乙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0.2,可认为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相等g10 m/s 2.(sin 370.6,cos 370.8)求:(1)OB 绳对物体乙的拉力大小;(2)物体甲的质量 m2.20.(10 分)公路上行驶的两辆汽车之间应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当前车突然停止时,后车司机可以采取刹车措施,使汽车在安全距离内停下而不会与前车相碰通常情况下,人的反应时间和汽车系统的反应时间之和为 1 s当汽车在晴天干燥沥青路面上以 30 m/s 的速度匀速行驶时,安全距离为 120 m

12、设雨天时汽车轮胎与沥青地面的动摩擦因数为晴天时的 ,若要求安全距离仍为 120 m,求汽车在雨天安全行驶的最大速度.- 6 -玉溪市民族中学 2018-2019 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年级物理学科试卷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C C D B C C D A C A二、双项选择题序号 11 12 13 14答案 CD AC AC CD15 (1) 2x10 3 40 (2) BD F F 16(1) A (2)0.62 (3) 平衡摩擦力 B 17、 【答案】50 N 10 N【解析】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如图所示,物体受重力 G、支持力 FN、拉力 F

13、、摩擦力 Ff.建立直角坐标系,对力进行正交分解得:y 方向:支持力 FN G Fy G Fsin 3060 N20 N50 N;x 方向:摩擦力 Ff Fx Fcos 3020 N10 N.18、 【答案】(1)2.5 s (2)13.5 m【解析】(1)设小滑块上滑的加速度大小是 a,则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sin mg cos ma又 v0 at解得 a7.2 m/s 2, t2.5 s- 7 -(2)小滑块从斜面底端上滑到最高处的过程中,设沿斜面上滑的距离是 x, x v0t at2解得 x22.5 m小滑块上滑的最大高度 h xsin 22.50.6 m13.5 m19、 【答案】(1

14、)3 N (2)0.4 kg【解析】(1)对乙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根据平衡条件有FOB F由于物体乙恰好未滑动,则F m 1g故 OB 绳对物体乙的拉力FOB m1g0.21.510 N3 N(2)对 O 点根据平衡条件有FOC对甲物体根据平衡条件FOC m2g故物体甲的质量为m2 kg0.4 kg.20、 【答案】20 m/s【解析】设路面干燥时,汽车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0,刹车时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为a0,安全距离为 s,反应时间为 t0,由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得: 0mgma 0sv 0t0 式中,m 和 v0 分别为汽车的质量和刹车前的速度设在雨天行驶时,汽车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为 ,依题意有: 0设在雨天行驶时汽车刹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a,安全行驶的最大速度为 v,由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得:mgmasvt 0 联立式并代入题给数据得:v20 m/s- 8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 FORD WSS-M4D973-A-2006 POLYAMIDE (PA6 66) 6 66 COPOLYMER HEAT STABILIZED 13% GLASS FIBER REINFORCED MOLDING COMPOUND  TO BE USED WITH FORD WSS-M99P1111-A  (Use WSK-M4D653-A)《聚酰胺6 6.pdf FORD WSS-M4D973-A-2006 POLYAMIDE (PA6 66) 6 66 COPOLYMER HEAT STABILIZED 13% GLASS FIBER REINFORCED MOLDING COMPOUND TO BE USED WITH FORD WSS-M99P1111-A (Use WSK-M4D653-A)《聚酰胺6 6.pdf
  • FORD WSS-M4D975-A-2010 THERMOPLASTIC ELASTOMERIC MOLDING COMPOUND AIRBAG COVER 87 A DUROMETER HARDNESS INTERIOR  TO BE USED WITH FORD WSS-M99P1111-A  《汽车内部用硬度为87 A的热塑性弹性体制成型料安全气囊盖 .pdf FORD WSS-M4D975-A-2010 THERMOPLASTIC ELASTOMERIC MOLDING COMPOUND AIRBAG COVER 87 A DUROMETER HARDNESS INTERIOR TO BE USED WITH FORD WSS-M99P1111-A 《汽车内部用硬度为87 A的热塑性弹性体制成型料安全气囊盖 .pdf
  • FORD WSS-M4D975-A3-2010 THERMOPLASTIC ELASTOMERIC MOLDING COMPOUND AIRBAG COVER 40 D DUROMETER HARDNESS INTERIOR  TO BE USED WITH FORD WSS-M99P1111-A  《汽车内部用硬度为40 D的热塑性弹性体制成型料安全气囊盖.pdf FORD WSS-M4D975-A3-2010 THERMOPLASTIC ELASTOMERIC MOLDING COMPOUND AIRBAG COVER 40 D DUROMETER HARDNESS INTERIOR TO BE USED WITH FORD WSS-M99P1111-A 《汽车内部用硬度为40 D的热塑性弹性体制成型料安全气囊盖.pdf
  • FORD WSS-M4D976-A-2003 POLYAMIDE 6 + POLYPROPYLENE BLEND (PA6 + PP) 8% GLASS FIBER REINFORCED MOLDING COMPOUND  TO BE USED WITH FORD WSS-M99P1111-A  《8%玻璃纤维增强的聚酰胺6 +聚丙烯(PP)混合物(PA6+.pdf FORD WSS-M4D976-A-2003 POLYAMIDE 6 + POLYPROPYLENE BLEND (PA6 + PP) 8% GLASS FIBER REINFORCED MOLDING COMPOUND TO BE USED WITH FORD WSS-M99P1111-A 《8%玻璃纤维增强的聚酰胺6 +聚丙烯(PP)混合物(PA6+.pdf
  • FORD WSS-M4D977-A-2006 POLYPHENYLENE ETHER + POLYAMIDE BLEND (PPE+PA) 10% GLASS FIBER REINFORCED MOLDING COMPOUND   TO BE USED WITH FORD WSS-M99P1111-A  《聚苯醚+聚酰胺混合物(PPE+PA)制10%玻璃纤维.pdf FORD WSS-M4D977-A-2006 POLYPHENYLENE ETHER + POLYAMIDE BLEND (PPE+PA) 10% GLASS FIBER REINFORCED MOLDING COMPOUND TO BE USED WITH FORD WSS-M99P1111-A 《聚苯醚+聚酰胺混合物(PPE+PA)制10%玻璃纤维.pdf
  • FORD WSS-M4D977-A2-2006 POLYPHENYLENE ETHER + POLYAMIDE BLEND (PPE+PA) 30% GLASS FIBER REINFORCED MOLDING COMPOUND   TO BE USED WITH FORD WSS-M99P1111-A   (Shown on WSS-M4D977-A)《聚.pdf FORD WSS-M4D977-A2-2006 POLYPHENYLENE ETHER + POLYAMIDE BLEND (PPE+PA) 30% GLASS FIBER REINFORCED MOLDING COMPOUND TO BE USED WITH FORD WSS-M99P1111-A (Shown on WSS-M4D977-A)《聚.pdf
  • FORD WSS-M4D979-A-2013 THERMOPLASTIC ELASTOMERIC MOLDING COMPOUND UNPAINTED AIRBAG COVER.pdf FORD WSS-M4D979-A-2013 THERMOPLASTIC ELASTOMERIC MOLDING COMPOUND UNPAINTED AIRBAG COVER.pdf
  • FORD WSS-M4D979-B2-2013 THERMOPLASTIC ELASTOMERIC MOLDING COMPOUND UNPAINTED STEERING WHEEL SIDE AIRBAG COVER  TO BE USED WITH FORD WSS-M99P1111-A  .pdf FORD WSS-M4D979-B2-2013 THERMOPLASTIC ELASTOMERIC MOLDING COMPOUND UNPAINTED STEERING WHEEL SIDE AIRBAG COVER TO BE USED WITH FORD WSS-M99P1111-A .pdf
  • FORD WSS-M4D979-B2-2017 THERMOPLASTIC ELASTOMERIC MOLDING COMPOUND UNPAINTED STEERING WHEEL SIDE AIRBAG COVER  TO BE USED WITH FORD WSS-M99P1111-A  .pdf FORD WSS-M4D979-B2-2017 THERMOPLASTIC ELASTOMERIC MOLDING COMPOUND UNPAINTED STEERING WHEEL SIDE AIRBAG COVER TO BE USED WITH FORD WSS-M99P1111-A .pdf
  •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