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学年高中化学学业分层测评5元素的电负性及其变化规律鲁科版选修3.doc

上传人:unhappyhay135 文档编号:1126338 上传时间:2019-05-0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_2019学年高中化学学业分层测评5元素的电负性及其变化规律鲁科版选修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8_2019学年高中化学学业分层测评5元素的电负性及其变化规律鲁科版选修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8_2019学年高中化学学业分层测评5元素的电负性及其变化规律鲁科版选修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8_2019学年高中化学学业分层测评5元素的电负性及其变化规律鲁科版选修3.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8_2019学年高中化学学业分层测评5元素的电负性及其变化规律鲁科版选修3.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学业分层测评(五) 元素的电负性及其变化规律(建议用时:45 分钟)学业达标1利用元素的电负性不能判断的是( )A元素的得电子能力B化学键的类别(离子键和共价键)C元素的活泼性D元素稳定化合价的数值【解析】 元素电负性是元素原子在化合物中吸引电子能力的标度。所以利用元素电负性的大小能判断元素得电子能力(电负性越大,元素原子得电子能力越强)、化学键的类别(两元素电负性差值小于 1.7的一般是共价键,大于 1.7的一般是离子键)、元素的活泼性(金属元素的电负性越小,金属元素越活泼,非金属元素的电负性越大,非金属元素越活泼)、元素在化合物中所显示化合价的正负(电负性大的元素显负价,电负性小的元素显

2、正价),但不能判断元素稳定化合价的数值。【答案】 D2元素电负性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增大的是( )ANa K Rb BN P AsCO S Cl DSi P Cl【解析】 根据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元素的电负性逐渐增大;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元素的电负性逐渐减小的规律来判断。【答案】 D3下列关于元素电负性大小的比较中,不正确的是( )AOBCD BDCBACCDBA DABDC【解析】 根据题意可知 A、B、C 处于同一周期,且原子序数 CBA,C、D 处于同一主族,且 C在 D的下一周期。据此分析画出 A、B、C、D 在周期表中相对位置关系为:2,然后依据同周期、同主族元素电负性变化规律即可确定

3、其电负性顺序:DCBA。【答案】 B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金属与非金属化合时,都可以形成离子键B金属元素的电负性一定小于非金属元素的电负性C电负性相差越大的元素间越容易形成离子键D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第一电离能和电负性均增大【解析】 A 项,金属和非金属电负性相差较大时可以形成离子键;B 项,金属元素的电负性不一定小于非金属元素;D 项,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第一电离能有增大趋势,但并不是依次增大。【答案】 C6下列元素电负性最大的是 ( )A最高正化合价和最低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 4的短周期元素B最高正化合价与最低负化合价绝对值相等的元素C没有负化合价的元素D没有正化合价的元素【解析】 A

4、 中元素为 S,B 中元素为A 族的元素或氢元素,C 中元素为金属元素,D中元素是氟元素,氟元素的电负性最大。【答案】 D7元素周期表中能稳定存在且电负性相差最大的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AHI BLiICCsF DKI【解析】 电负性最强的元素在元素周期表的右上方即氟元素,电负性最小的在元素周期表的左下方,能在自然界稳定存在的为 Cs,所以二者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CsF。故正确答案为 C。【答案】 C8下列是几种原子的基态电子排布,电负性最大的原子是( )A1s 22s22p4B1s 22s22p63s23p3C1s 22s22p63s23p2D1s 22s22p63s23p6

5、4s23【解析】 A、B、C、D 四种元素分别为 O、P、Si、Ca,电负性最大的原子是氧。【答案】 A9电负性的大小也可以作为判断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方法,下列关于电负性的变化规律正确的是( )A周期表中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元素的电负性逐渐增大B周期表中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元素的电负性逐渐增大C电负性越大,金属性越强D电负性越小,非金属性越强【解析】 根据元素周期律,同主族从上到下,元素的电负性逐渐减小,选项 B错;电负性越大,非金属性越强,金属性越弱,选项 C、D 错。【答案】 A10(1)比较下列元素电负性的大小。Li_Na O_F Si_PK_Ca Mg_Al N_O(2)按要求回答

6、下列问题。标出下列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aMgO bBeCl 2 cCO 2 dMg 3N2 eIBr fSOCl 2判断下列化合物类型:NaF、HCl、NO 2、MgO、CaCl 2、CH 4a离子化合物:_;b共价化合物:_。【答案】 (1) (2)a. b. 2 c. 2 d. 3 2 e. f. 2Mg 2 O 2 Ba 2 Cl 1 C 4 O 2 Mg 2 N 3 I 1 Br 1 S 4 O 2 Cl 1 a:NaF MgO CaCl 2b:HCl NO 2 CH 411下列给出 14种元素的电负性:元素 Al B Be C Cl F Li电负性 1.5 2.0 1.5 2.5

7、3.0 4.0 1.0元素 Mg N Na O P S Si电负性 1.2 3.0 0.9 3.5 2.1 2.5 1.8请运用元素周期律知识完成下列各题:(1)同一周期中,从左到右,元素的电负性_;同一主族中,从上到下,元素的电负性_。所以,元素的电负性随原子序数递增呈_变化。(2)短周期元素中,电负性最大的元素是_,电负性最小的元素是_,由4这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属于_化合物,用电子式表示该化合物的形成过程:_。【答案】 (1)逐渐增大 逐渐减小 周期性 (2)F Na 离子 12W、X、Y、Z 四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序数 XWZY。W 原子的最外层没有 p电子,X原子核外 s电子与 p电子

8、数之比为 11,Y 原子最外层 s电子与 p电子数之比为11,Z 原子核外电子中 p电子数比 Y原子多 2个。 【导学号:66240010】(1)X元素的单质与 Z、Y 所形成的化合物反应,其化学方程为_。(2)W、X 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强弱为_(用化学式表示)。(3)四种元素原子半径的大小为_(填元素符号)。(4)四种元素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5)这四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为离子化合物的有_(写化学式,至少写 4种);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有_(写化学式,写两种)。【解析】 X 原子核外 s电子与 p电子数之比为 11,可能为 1s22s22p4或1s22s22p63s2,Y

9、 原子最外层 s电子与 p电子数之比为 11,则可能为 1s22s22p2或1s22s22p63s23p2,由于原子序数 XY,所以 Y只能为 1s22s22p2,是碳元素,Z 原子核外电子 p电子数比 Y原子多 2个,则 Z为 1s22s22p4,是氧元素,又 X的原子序数大于 Z,所以X为 1s22s22p63s2,是镁元素,则 W为钠元素。【答案】 (1)2MgCO 2 2MgOC= = = = =点 燃 (2)Mg(OH)2 NaOH(3)Na Mg C O(4)OCMgNa(5)Na2O、Na 2O2、MgO、Na 2CO3、MgCO 3 CO、CO 2能力提升13已知短周期元素的离

10、子 aA2 、 bB 、 cC3 、 dD 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金属性:BACDB原子半径:BACDC元素的电负性:DCBA5D离子半径:C 3 D B A2【解析】 据题意可知,A、B、C、D 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C DB A 则金属性:BACD,原子半径:BACD,电负性:DCAB,离子半径:C3 D B A2 。【答案】 C14处于同一周期的 A、B、C、D 四种短周期元素,其气态原子获得一个电子所放出的能量 ABCD。下列关于 A、B、C、D 四种元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元素的非金属性依次增强B元素的电负性依次减小C元素的第一电离能依次增大D最高价

11、的大小关系是:ABCD【解析】 气态原子获得一个电子放出的能量越多,说明该原子越易获得电子,非金属性越强,电负性越大,第一电离能一般也越大。【答案】 B15A 元素的阳离子与 B元素的阴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有关两元素的下列叙述:原子半径 AB;原子序数 A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 AB,故错误;A 元素的阳离子与 B元素的阴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离子半径 AB,故正确;当原子最外层电子数4 时,易得到电子形成阴离子,则原子最外层电子数 A”或“Al,金属性 MgAl,电负性AlMg。(4)因短周期元素最高正价为7 的元素应为A 族元素,氟元素无正价,所以该元素为氯元素。【答案】 (1)(2)A H 原子得到一个电子实现最外电子层稳定结构;氢分子的结构式为 HH(其他合理答案也可)(3)3s2 3s 23p1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 ASHRAE 4725-2004 Minimizing TEWI in a Compact Chiller for Unitary Applications《最小TEWI在一个紧凑式制冷机中的整体应用》.pdf ASHRAE 4725-2004 Minimizing TEWI in a Compact Chiller for Unitary Applications《最小TEWI在一个紧凑式制冷机中的整体应用》.pdf
  • ASHRAE 4726-2004 Multidimensional Effects of Ground Heat Transfer on the Dynamics of Building Thermal Performance《动态建筑热工性能地面传热的多层面的影响》.pdf ASHRAE 4726-2004 Multidimensional Effects of Ground Heat Transfer on the Dynamics of Building Thermal Performance《动态建筑热工性能地面传热的多层面的影响》.pdf
  • ASHRAE 4727-2004 Natural Convection Heat Transfer for Fin-Tube Heat Exchangers《翅片管式换热器的自然对流换热》.pdf ASHRAE 4727-2004 Natural Convection Heat Transfer for Fin-Tube Heat Exchangers《翅片管式换热器的自然对流换热》.pdf
  • ASHRAE 4728-2004 Neural Network Optimal Controlled for Comemercial Ice Thermal Storage Systems《商业冰蓄冷系统神经网络优化控制》.pdf ASHRAE 4728-2004 Neural Network Optimal Controlled for Comemercial Ice Thermal Storage Systems《商业冰蓄冷系统神经网络优化控制》.pdf
  • ASHRAE 4729-2004 Numerical Analysis of the Movement of Biological Particles in Two Adjacent Rooms《在两个相邻的室内内生物粒子运动的数值分析》.pdf ASHRAE 4729-2004 Numerical Analysis of the Movement of Biological Particles in Two Adjacent Rooms《在两个相邻的室内内生物粒子运动的数值分析》.pdf
  • ASHRAE 4730-2004 Numerical Study of the Similarity Law for the Cross-Flow fan of a Split-Type Air Conditioner《分裂式空调器的横流风机的相似规律数值研究》.pdf ASHRAE 4730-2004 Numerical Study of the Similarity Law for the Cross-Flow fan of a Split-Type Air Conditioner《分裂式空调器的横流风机的相似规律数值研究》.pdf
  • ASHRAE 4731-2004 Overview of Exisiting Guidance and Ventilation Approaches for Control of Diesel Exhaust Inside Locomotive Facilities《为控制柴油车尾气内机车设施RP-1191的现有的指导和通风的办法概述》.pdf ASHRAE 4731-2004 Overview of Exisiting Guidance and Ventilation Approaches for Control of Diesel Exhaust Inside Locomotive Facilities《为控制柴油车尾气内机车设施RP-1191的现有的指导和通风的办法概述》.pdf
  • ASHRAE 4732-2004 Simple Approach to Evaluate the View Factors between Internal Heat Sources and Their Environment《用简单的方法来评价内部热源和其环境RP-1191之间的因素》.pdf ASHRAE 4732-2004 Simple Approach to Evaluate the View Factors between Internal Heat Sources and Their Environment《用简单的方法来评价内部热源和其环境RP-1191之间的因素》.pdf
  • ASHRAE 4733-2004 Simulation and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Lithium Bromide Water for Absorption Heat Transformer Cycle Systems《溴化锂 水吸收式变压器循环体系的仿真和性能分析》.pdf ASHRAE 4733-2004 Simulation and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Lithium Bromide Water for Absorption Heat Transformer Cycle Systems《溴化锂 水吸收式变压器循环体系的仿真和性能分析》.pdf
  •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