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第 1 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测评(时间:60 分钟,满分:100 分)一、选择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60 分)1.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描述,错误的是( )A.血浆的主要成分包括水、葡萄糖、血红蛋白和激素等B.免疫系统对内环境稳态具有重要作用C.HC 、HP 等离子参与维持血浆 pH 相对稳定-3 2-4D.淋巴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是淋巴、血浆等解析: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中,不属于血浆的组成成分。答案:A2.下列关于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A.人体代谢过程中的生化反应主要发生在细胞内B.肝脏细胞和肾脏细胞都生活在组织液中C.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生活在组织液和淋巴中D.小肠绒毛上
2、皮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组织液和消化液解析:人体代谢过程中的各种生化反应主要发生在细胞内;肝脏细胞和肾脏细胞都浸润在组织液中,组织液是组织细胞的生活环境;毛细淋巴管壁内侧的细胞外液为淋巴,外侧的细胞外液为组织液;消化液存在于消化道中,与外界环境相通,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所以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组织液。答案:D3.右图是作用于人体组织细胞新陈代谢的四大系统模式图,图中分别是 ( )A.消化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呼吸系统B.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消化系统C.呼吸系统、泌尿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D.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解析:消化系统的主要功能是把外界环境的营养物
3、质消化后吸收到内环境,与吻合;循环系统的功能是运输各种物质并进一步把各种系统进行联系,与吻合;泌尿系统的主要功能是排出 CO2、多余的水与无机盐等,与吻合;呼吸系统的功能是进行气体交换(吸入 O2、呼出 CO2),与吻合。答案:A4.癌症晚期的病人往往会出现全身浮肿的症状,其主要原因可能是( )A.机体摄入水量过多B.代谢缓慢而导致营养过剩2C.血浆中蛋白质减少,渗透压降低,渗出到组织液中的水增加D.组织液中的水大量渗入毛细血管,使毛细血管膨胀解析:癌症晚期的病人往往营养物质摄入量不足,或营养物质被癌细胞大量消耗导致机体营养不良,从而使血浆中蛋白质减少,血浆渗透压降低,组织液中的水分增加,出现
4、全身浮肿的症状。答案:C5.下列关于“生物体维持 pH 稳定的机制”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HCl 和 NaOH 都有腐蚀性,应避免其与皮肤和眼睛接触B.一种实验材料测定完成后,都必须将烧杯充分洗净,才可倒入等量的另一种实验材料C.从加入 HCl 或 NaOH 后的变化来看,生物材料与缓冲溶液更相似D.根据所得实验数据,画 pH 变化曲线时,一般以 pH 为横轴,以酸或碱的量为纵轴解析:A、B 两项描述的是本实验应该注意的问题。根据所测得的实验数据,画 pH 变化曲线时,一般以酸或碱的滴数为横轴,而以 pH 为纵轴。结果显示,生物材料中加入盐酸或 NaOH 后的变化情况与缓冲溶液更相似。
5、答案:D6.下列物质中,在正常情况下不应该出现在人体内环境中的是( )A.抗体 B.糖原 C.胰岛素 D.氨基酸解析:抗体主要分布在血清中,也可分布在组织液及外分泌液中,这些都属于内环境。糖原是单糖进入细胞内合成的,所以糖原存在于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胰岛素是由胰岛 B 细胞分泌的激素,通过内环境运输到全身各处,属于内环境的成分。氨基酸可以通过消化系统进入血浆,属于内环境的成分。答案:B7.肺泡中的 O2进入组织细胞参与有氧呼吸,共穿过生物膜( )A.6 层 B.8 层 C.9 层 D.11 层解析:O 2需经过肺泡壁(2 层)和毛细血管壁(2 层),进入红细胞(1 层)并与血红蛋白结合
6、后,随血液循环被运输到毛细血管动脉端,再穿过红细胞膜(1 层)、毛细血管壁(2 层)、组织细胞膜(1 层)、线粒体双层膜(2 层),参与有氧呼吸,而毛细血管壁、肺泡壁是由单层细胞构成的,因此共通过了 11 层生物膜。答案:D8.稳态被破坏后,细胞新陈代谢会紊乱的根本原因是( )A.温度条件不能满足细胞新陈代谢的正常要求B.渗透压条件不能满足细胞新陈代谢的正常需要C.酸碱度条件不能满足细胞新陈代谢的正常范围D.细胞内复杂的酶促反应受到严重影响解析:内环境稳态是细胞内各种酶促反应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温度、渗透压、酸碱度都是影响酶促反应的因素,所以细胞代谢紊乱的根本原因是细胞内复杂的酶促反应受到严重
7、影响。答案:D9.下列各项,与组织水肿无关的是( )3A.毛细淋巴管堵塞 B.组织液中蛋白质增多C.血浆蛋白增多 D.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解析:毛细淋巴管堵塞,使组织液进入毛细淋巴管的量减少,故组织液增多,引起组织水肿;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会引起本不能渗出毛细血管的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组织液渗透压升高,组织液吸水,造成水肿。答案:C10.人长时间运动引起机体缺氧时,血浆 pH 的变化趋势、引起 pH 变化的物质、起缓冲作用的物质分别是( )A.降低、CO 2、Na 2CO3 B.降低、乳酸、NaHCO 3C.升高、CO 2、H 2CO3 D.升高、乳酸、NaHCO 3解析:人长时间运动引起机体缺
8、氧时,机体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乳酸进入血液,会使血浆的pH 略有下降。但由于血浆中存在酸碱缓冲物质 H2CO3/NaHCO3,乳酸可与 NaHCO3反应生成乳酸钠和碳酸,碳酸分解成 CO2和 H2O,CO2和 H2O 都可以通过各系统排出体外,从而使血浆的 pH 维持相对稳定的状态。答案:B11.如下图所示,食物中的葡萄糖被吸收后进入血液的红细胞中,通过的人体内环境名称依次是( )A.组织液血浆B.组织液淋巴血浆C.细胞内液组织液细胞内液D.组织液细胞内液血浆解析:食物中的葡萄糖首先穿过小肠绒毛的上皮细胞进入组织液,再由组织液穿过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浆,最后从血浆中穿过红细胞膜进入红细胞内部
9、。要特别注意的是葡萄糖被吸收时只能进入血浆而不能进入淋巴。答案:A12.一般公共场所都有“直饮水”,对于“直饮水”国家制定了严格的标准,其中一条就是“直饮水”的 pH 应为弱碱性,这与正常人血浆的 pH 非常相近,所以弱碱性的“直饮水”被称为“健康活水”。人体内与 pH 调节有关的主要离子是( )A.Na+、Cl - B.HC 、HP-3 2-4C.K+、Ca 2+ D.乳酸、血浆蛋白解析:人体内血浆的 pH 之所以能保持稳定,与它含有 HC 、HP 等离子有关。-3 2-4答案:B13.下列关于内环境与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内环境主要由血液、组织液和淋巴组成4B.内环境中多余的 H+
10、主要从肺排出C.血浆是内环境中最活跃的部分D.Na+、K +以重吸收方式从消化道进入内环境解析:内环境主要是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的,血液不属于内环境。多余的 H+通过肾脏排出。Na+、K +以主动运输的方式从消化道进入内环境。血浆是内环境最活跃的部分。答案:C14. 导学号 27064007 如图为“细胞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图解,其中为细胞外液。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若某人患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则形态发生变化的是图中的B.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血浆中蛋白质含量降低,会使图中液体增加C.图中和细胞具体的内环境分别是血液和组织液、组织液D.某人皮肤烫伤后,出现了水泡,该水泡内的液体
11、主要是指图中的标号解析:据图可知,是毛细血管壁,是组织液,是组织细胞,是淋巴,是血浆,是红细胞。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由于基因突变导致血红蛋白发生改变,红细胞由正常的圆饼状变成镰刀状,故 A项正确。营养不良会引起组织水肿,B 项正确。毛细血管壁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血浆和组织液,组织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组织液,C 项错误。皮肤受伤后会出现水泡,其中的成分是组织液,D项正确。答案:C15.右图中 a、b、c 分别表示 3 种细胞外液,箭头表示 3 种液体之间的相互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 的蛋白质含量最高B.b 中有的细胞不消耗氧气C.c 含有激素和消化酶D.a 中细胞种类最多答案:B1
12、6.(2017 全国理综)若给人静脉注射一定量的 0.9%NaCl 溶液,则一段时间内会发生的生理现象是( )A.机体血浆渗透压降低,排出相应量的水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B.机体血浆量增加,排出相应量的水后渗透压恢复到注射前水平5C.机体血浆量增加,排出相应量的 NaCl 和水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D.机体血浆渗透压上升,排出相应量的 NaCl 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解析:此题解题的切入点是人体内环境渗透压的调节。质量分数为 0.9%的 NaCl 溶液与人血浆渗透压相同,静脉注射后不会导致血浆渗透压的改变,A、D 两项错误。静脉注射质量分数为 0.9%的 NaCl溶液后,体内水、盐含量均增加,需排出多余的
13、盐和水以后,才能恢复到注射前水平,B 项错误,C 项正确。答案:C17.如图表示三种海蟹在其他环境条件一定时,不断改变海水盐度,测得它们血液浓度的变化情况(已知海水的浓度约为 0.5 mol/L)。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在较低浓度的海水中才能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是甲调节内环境相对稳定能力最弱的是乙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能力最强的是丙无法判断甲、乙、丙调节内环境稳定能力的强弱A. B. C. D.解析:据图可知,在较低浓度的海水中甲能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但在海水浓度较高时则不能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正确;乙种海蟹随着海水浓度的升高,血液浓度呈直线上升,调节内环境相对稳定的能力最弱,正确;丙在海水浓度低
14、于正常海水浓度(已知海水的浓度约为 0.5 mol/L)时,基本能够维持平衡,说明丙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能力最强,正确;根据以上分析,错误。答案:B18.下图是人体某组织内各种结构示意图,a、b、c、d 表示的是结构,表示的是液体,下列有关此图叙述,正确的是( )A.可以直接进入 a、cB.胰岛素、O 2、葡萄糖、呼吸酶、血红蛋白、尿素等物质都是的成分C.构成了内环境D.和的成分最相似解析:由图知 a 为毛细血管,b 为红细胞,c 为组织细胞,d 为毛细淋巴管,为血浆,为组织液,为细胞内液,为淋巴。其中构成了内环境,由形成,与的成分最相似,且只能直接通过回流进入毛细血管 a。呼吸酶、血红蛋白均
15、是细胞内的成分,不属于内环境。答案:C619.如图表示某人从初进高原到完全适应,其体内血液中乳酸浓度的变化曲线,下列对 AB 段和 BC 段变化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A.AB 段上升是因为人初进高原,呼吸频率加快造成的B.BC 段下降的原因:一是被血液中的缓冲物质转化为其他物质;二是造血功能逐渐增强,红细胞数量增多C.AB 段上升是因为此段时间内,人体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生大量的乳酸进入血液D.AB 段产生的乳酸,在 BC 段与 Na2CO3反应解析: AB 段上升是由于人初进高原,空气稀薄,氧气不足,无氧呼吸加强所致,A 项错误。 BC 段下降的原因:一是被血液中的缓冲物质转化为其他物质;
16、二是造血功能逐渐增强,红细胞数量增多,能运输更多的氧气,B 项正确。 AB 段上升是由于此段时间内人体的无氧呼吸加强所致,而不是只进行无氧呼吸,C 项错误。在 BC 段,乳酸与 NaHCO3反应,D 项错误。答案:B20.与肌肉注射相比,静脉点滴因能将大剂量药物迅速送到全身细胞而疗效显著。图中所示的内环境 a、b、c、d 的名称分别是( )血浆 组织液 淋巴A. B.C. D.解析:肌肉注射是将药物直接注入组织液,所以 a 是组织液;组织液可以转化成淋巴和血浆,所以b、c 表示血浆和淋巴;静脉点滴是将药物直接注入血浆,而组织细胞的内环境是组织液,因此组织细胞直接从组织液中获取药物,所以 d 是
17、组织液。答案: B二、非选择题(共 40 分)21.(8 分)如图所示为人体的组织细胞和内环境关系示意图,据图分析回答问题。(1)上图内环境的内容并不完整,除图中外,还应有 。 7(2)的 pH 维持在 7.357.45 范围,是因为中有 。 (3)小肠吸收葡萄糖进入小肠上皮细胞,其吸收方式是 。小肠上皮细胞吸收的葡萄糖最终要进入组织细胞,依次经过的内环境是 ,共经过了 层磷脂分子;图中 a、b、c 三处,氧气浓度最低的是 。 (4)请写出图中 b 处毛细血管壁细胞的内环境 。 答案:(1)淋巴(2)缓冲物质(3)主动运输 组织液、血浆、组织液 12 c(4)血浆、组织液22.(10 分)下图
18、表示内环境稳态与各系统的功能联系示意图。据图在下列横线上填写适当内容。(1)图中食物、水和无机盐,经 系统处理后才能进入循环系统,最后由大肠排出的是 。 (2)呼吸系统可以吸入 排出 。从图中可以看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至少需要 系统和 系统的参与。 (3)由泌尿系统排出的是 。 (4)细胞要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必须要通过 才能完成。 (5)目前普遍认为,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 调节网络。 解析:细胞与内环境直接进行物质交换,内环境通过消化、呼吸、循环、泌尿系统的直接参与完成与外界的物质交换,所以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物质交换的桥梁。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还需要神
19、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的调节才能正常进行。答案:(1)消化 食物残渣(2)氧气 二氧化碳和少量水 呼吸 循环(3)水、无机盐、尿素等(4)内环境(5)神经体液免疫23.(10 分)某校生物兴趣小组选择了“海洋动物和淡水动物对环境的适应性”的课题研究,欲探索一下海洋动物和淡水动物血浆渗透压的高低。现已得到了两类动物的血液,并已离心分离出两类动物的血浆各 50 mL,请你帮助设计实验以完成研究任务。(1)设计原理:在半透膜两侧溶液存在浓度差时,会发生渗透作用。(2)应准备的仪器有烧杯、长颈漏斗、半透膜、细线、铁架台等。(3)实验步骤:先将淡水动物的血浆倒入烧杯中;8用半透膜封住长颈漏斗的口,用细线将半
20、透膜扎紧; ; 一段时间后观察漏斗管中液面的变化。(4)结果预测和结论:液面上升,说明 。 。 。 (5)最可能的实验结果是 。 原因是 。 答案:(3)将海洋动物的血浆倒入漏斗,将漏斗浸入烧杯中并使漏斗管中的液面与烧杯液面齐平 (4)海洋动物的血浆渗透压高于淡水动物的 液面不变,说明海洋动物的血浆渗透压与淡水动物的相等 液面下降,说明海洋动物的血浆渗透压低于淡水动物的 (5)漏斗管中液面上升,海洋动物的血浆渗透压高于淡水动物的 海水浓度高于淡水浓度,海洋动物长期适应海洋环境,故血浆渗透压高(答案合理即可)24. 导学号 27064008(12 分)下图是某同学总结的内环境及其稳态的有关概念图
21、,试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方框内表示的内容: ; ; 。 (2)在下表中填出图中所列人体内环境理化性质的三项重要指标及健康人的相应正常值。指标 正常值(范围)(3)在进行常规体检时,如果内环境某种成分的指标超出正常范围,会对身体造成不利影响,请填写下列相应内容。发生严重腹泻后,只喝水,不补充盐, 。 发高烧时, 。 血糖浓度过低时, 。 血液中钙的含量过低时, 9。 (4) 是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细胞所需的营养物质通过 、 等系统才能到达各种细胞,而细胞代谢产生的终产物要通过 、 、 等系统才能排出体外。 解析:(1)图中代表着人体内环境的调节机制,即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故分
22、别为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免疫调节。(2)(3)人体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主要有渗透压、温度和酸碱度,它们的稳定是细胞正常代谢的保障。严重腹泻时,会在失水的同时带走一部分盐,若只补充水分会使内环境渗透压降低;发高烧时,体温超过酶的最适温度,会使细胞代谢紊乱;血糖浓度过低,引起低血糖症状;血液中钙含量过低,会影响骨骼发育,并有抽搐现象。(4)绝大多数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必须借助于内环境,参与的系统有消化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和呼吸系统等。答案:(1)免疫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位置可颠倒)(2)指标 正常值(范围)渗透压 约为 770 kPa(37 时)温度 37 左右酸碱度 血浆 pH 为 7.357.45(3)内环境渗透压变小,细胞吸水膨胀 酶促反应受阻,代谢紊乱 出现低血糖症状 会出现抽搐现象,严重时影响骨骼发育(4)内环境 消化系统 循环系统 循环系统 泌尿系统 呼吸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