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2014年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三章3.4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progressking105 文档编号:341831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84.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同步]2014年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三章3.4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同步]2014年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三章3.4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同步]2014年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三章3.4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同步]2014年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三章3.4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同步]2014年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三章3.4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同步 2014年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三章 3.4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 2014 信阳二模)近来的科学研究发现,小鼠体内 HMIGIC基因与肥胖直接相关具有 HMGIC基因缺陷的实验鼠与作为对照的小鼠,吃同样多的高脂肪食物,一段时间后,对照组小鼠变得十分肥胖,而具有 HMGIC基因缺陷的实验鼠体重仍然保持正常,说明( ) A基因在 DNA上 B基因在染色体上 C基因具有遗传效应 D DNA具有遗传效应 答案: C 试题分析:分析题干给出的信息可知,同样摄食的情况下,具有 HMIGIC基因的小鼠肥胖,具有 HMGIC基因缺陷的实验鼠体重正常,这说明肥胖这一性状是由 HMGIC基因决

2、定的 解: A、该题干中没有涉及基因和 DNA的关系, A错误; B、该题干没有涉及染色体与基因的关系, B错误; C、由题干信息可知,肥胖这一性状是由 HMGIC基因决定的,说明基因具有遗传效应, C正确; D、该实验的研究对象是基因,不是 DNA, D错误 故选: C 点评:通过具体材料理解基因的概念是本题考查的重点 ( 2014 蒙山县模拟)下列有关基因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编码区和非编码区的改变都属于 基因突变 B核基因和质基因都可以发挥遗传效应 C非编码区是 DNA上不具有遗传效应的片段 D RNA聚合酶结合的位点属于调控遗传信息表达的核苷酸序列 答案: C 试题分析

3、: 1、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 DNA片段,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功能单位和结构单位 DNA和基因的基本组成单位都是脱氧核苷酸 2、基因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还有少量基因位于细胞质中生物都含有基因 3、真核生物的基因结构包括编码区和非编码区,编码区又分为内含子和外显子,内含子转录后被剪切掉,原核生物的基因也包括编码区和非编码区,但编码区是连续的,无内含子和外显子之分 解: A、编码区和非编码区均属于基因的结构,它们的改变都属于基因突变, A正确; B、核基因和质基因都可以控制相应的性状而发挥遗传效应, B正确; C、非编码区为基因结构的一部分,是 DNA上具有遗传效应的片段, C错误; D、 R

4、NA聚合酶结合的位点属于调控遗传信息表达的核苷酸序列, D正确 故选: C 点评:题考查基因与 DNA的关系,要求考生识记 基因的概念,明确基因是由遗传效应的核酸片段;识记基因的分布,明确基因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 ( 2014 海门市模拟)下列有关细胞核内的染色体、 DNA、基因三者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染色体是 DNA的主要载体,一条染色体上含有 1个或 2个 DNA分子 B.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 DNA片段 C.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着平行关系 D.三者都是生物的遗传物质 答案: D 试题分析:染色体主要由 DNA和蛋白质组成,

5、即染色体是 DNA的主要载体;DNA是细胞类生物的遗传 物质,由脱氧核苷酸组成;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每条染色体含有多个基因,且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解: A、染色体是 DNA的主要载体,由于 DNA的复制,一条染色体上含有 1个或 2个 DNA分子,故 A正确; B、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 DNA片段,是遗传的基本单位,故 B正确; C、基因在染色体上,所以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存在平行关系,如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开,故 C正确; D、 DNA 和基因是遗传物质,但染色体不是遗传物质,它只是遗传物质的载体,故 D错误 故选: D 点评:本题考查染色体、

6、 DNA和基因的关系,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 2014 莆田模拟)下列关于基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基因是 DNA的基本组成单位 B基因全部位于细胞核中 C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 DNA片段 D T2噬菌体中不存在基因 答案: C 试题分析: 1、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 DNA片段,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功能单位和结构单位 DNA和基因的基本组成单位都是脱氧核苷酸 2、基因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还有少量基因位于细胞质中生物都含有基因 解: A、基因是 DNA中有遗传效应的片段,不是 DNA的基本组成单位, A错误; B、基因主要位于

7、细胞核中,还有少量位于细胞质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中, B错误; C、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 DNA片段, C正确; D、 T2噬菌体中存在基因, D错误 故选: C 点评:本题考查基因与 DNA的关系,要求考生识记基因的概念,明确基因是由遗传效应的核酸片段;识记基因的分布,明确基因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 ( 2014 江门模拟)如图是科学家对果蝇一条染色体上的基因测定结果下列有关该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控制朱红眼与深红眼的基因是等位基因 B该染色体的 DNA分子中碱基数 =磷酸数 =脱氧核糖数 C控制白眼和朱红眼的基因在遗传时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8、D若截翅基因中发生碱基对的缺失,该染色体上的基因将由 8个变为 7个 答案: B 试题分析:等位基因控制生物的相对性状,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遵循遗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基因的表达有选择性,隐性基因不一定能够表达 解: A、朱红眼与深红眼基因是同一条染色体上的基因,不是等位基因, A错误; B、由于每一个脱氧核苷酸由一分子碱基、一分子磷酸和一分子脱氧核糖构成,故该染色体的 DNA分子中碱基数 =磷酸数 =脱氧核糖数, B正确; C、白眼和朱红眼的基因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不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C错误; D、截翅基因中发生碱基对的缺失,则发生了基因突变,突变为其等位

9、基因,但染色体上的基因个数不变, D错误 故选: B 点评:本题考查了基因与 DNA的关系,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正确区分染色体、DNA和基因之间的对应关系 ( 2014 长宁区二模)如表 列出果蝇中某条染色体上几种基因之间的交换率这些基因的顺序是( ) 基因 基因 交换率( %) bi ec 1.4 bi fa 3.9 wi ec 4.0 wi fa 1.5 A.bi-ec-fa-wi B.bi-ec-wi-fa C.ec-bi-fa-wi D.ec-bi-wi-fa 答案: A 试题分析:在生殖细胞形成时,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不同对等位基因之间可以发生交换一般而言,两对基因相距越远,发生交换的机会

10、越大,即交换率越高;反之,相距越近,交换率越低因此,交换率可用来反映同一染色体上两个基因之间的相对距离 解:交换率可用来反映同一染色体上两个基因之间的相对距离两对基因相距越远,交换率越高;相距越近,交换率越低 bi和 ec交换率为 1.4, bi和 fa交换率为 3.9,说明 ec基因位于 bi和 fa 之间,其顺序关系为 bi-ec-fa,又由于 wi和 ec交换率为 4.0, wi和 fa 交换率为 1.5,说明 fa 基因位于 ec和 wi之间,故可推知其顺序关系为 bi-ec-fa-wi 故选: A 点评:本题考查基因连锁与交换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

11、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 2013 东城区模拟)大量事实证明,孟德尔发现的基因遗传行为与染色体的行为具有平行关系下列表述中,哪一项不是在此基础上所做的推测( ) A基因在染色体上 B同源染色体分离导致等位基因分离 C每条染色体上有许多基因 D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使非等位基因重组 答案: C 试题分析:萨顿用蝗虫细胞作材料研究 了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并提出了如下推论:基因是由染色体携带着从亲代传递给下一代的也就是说,基因就在染色体上,因为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而摩尔根则是通过果蝇的杂交实验、测交实验等对基因位于染色体上提供了充足的实验证据但是选项 C“每条染色体上都有许多基因

12、”的结论不是上述实验证明的,而且通过基因行为与染色体行为的平行关系也得不出这一结论 解: A、由于基因与染色体的行为具有平行关系,所以此基础上所做的推测基因在染色体上, A正确; B、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由于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导致等位基因分 离, B正确; C、每个 DNA分子上有许多基因,基因是 DNA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片段,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但是选项 C“每条染色体上都有许多基因 ”的结论不是上述实验证明的,而且通过基因行为与染色体行为的平行关系也得不出这一结论, C错误; D、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在同源染色体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使非等位基因重组, D正确 故选 C 点评

13、:本题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平行关系,难度中等,属于考纲理解层次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基因与染色体在数量上、行为上、形态上的平行关系 ( 2013 湛江模拟)下列关于基 因、性状、基因型和表现型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 DNA片段,基因不全位于染色体上 B DNA的脱氧核苷酸的数量、种类或序列改变,一定会引起基因突变 C生物发生基因突变后一定会导致生物的性状发生改变 D表现型相同的生物基因型不一定相同,基因型相同的生物表现型却一定相同 答案: A 试题分析:基因型是指某一生物个体全部基因组合的总称,它反映生物体的遗传构成,即从双亲获得的全部基因的总和 表现型指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

14、 生物体的表现型是由基因型和环境的共同作用决定 解: A、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 DNA片段,基因主要位于染色体上,少数位于细胞质中, A正确; B、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 DNA片段, DNA的片段并非都是基因,故序列改变不一定会引起基因突变, B错误; C、由于基因突变可能发生在非编码区及密码子的简并性,生物发生基因突变后不一定会导致生物的性状发生改变, C错误; D、表现型相同的生物基因型不一定相同,基因型相同的生物表现型也不一定相同,因还受环境的影响, D错误 故选: A 点评:本题考查了基因的概念及基因型和表现型的关系,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但同时也受环境的影响

15、( 2013 天津模拟)下列关于染色体和基因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性染色体上基因的遗传都与性别相关联 B染色体是由基因和蛋白质组成的 C减数分裂时非等位基因都会随非同源染色体发生自由组合 D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在生殖细胞中表达,常染色体上的基因在体细胞中表达 答案: A 试题分析:阅读题干可知,本题是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根据选项涉及的具体内容对相关知识点进行回忆并对选项 做出判断 解: A、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是伴随性染色体的遗传而传递给后代的,所以性染色体上的基因的遗传都与性别相关联 A描述正确 B、染色体是由 DNA和蛋白质组成的,基因只是 DNA中有遗传效应的片段 B描述错误 C、减数

16、分裂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会随非同源染色体发生自由组合 C描述错误 D、不论是性染色体上的基因还是常染色体上的基因都在体细胞中表达 D描述错误 故应选 A 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基因的位置和遗传特点,染色体的组成,基因与 DNA的关系,主要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之间关系的理解和记忆 ( 2014 商丘三模)下列关于建构模型或科学研究方法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摩尔根用类比推理的方法证明了 “基因在染色体上 ” B孟德尔用豌豆进行杂交实验发现遗传定律时,运用了假说一演绎法 C沃森和克里克研究 DNA分子结构时,建构了物理模型 D生态学家高斯在研究种群的数量变化规律时,建构了数学模型 答案

17、: A 试题分析:萨顿利用类比推理的方法得出了 “基因在染色体上 ”的假说,摩尔根利用假说 -演绎法,通过实验证明了这一假说 解: A、摩尔根利用假说 -演绎法,通过实验证明了 “基因在染色体上 ”, A 错误; B、孟德尔用豌豆进行杂交实验并运用了假说一演绎法,发现了遗传定律, B正确; C、沃森和克里克研究 DNA分子结构时,建构了物理模型,得出 DNA的双螺旋结构, C正确; D、生态学家高斯在研究种群的数量变化规律时,建构了数学模型,得出种群增长的 S型曲线, D正确 故选: A 点评:本题考查了生物学常用的科学研究方法和建构模型,意在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试题难度一般 ( 201

18、4 黄山一模)如图表示果蝇某一条染色体上的几个基因,相关叙述中占正确的是( ) A白眼、深红眼及朱红眼为相对性状 B若 基因中有一个碱基对被替换,说明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 C若染色体上含深红眼基因的片段缺失,说明发生了基因突变 D图示各基因可互称为非等位基因 答案: D 试题分析: 1、一条染色体含有多个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2、基因突变是指基因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基因突变不一定会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原因有: 体细胞中某基因发生改变,生殖细胞中不一定出现该基因; 若亲代 DNA某碱基对发生改变而产生隐性基因,隐性基因传给子代,子代为杂合子,则隐性性状不会表现出来; 不同密码子

19、可以表达相同的氨基酸; 性状是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有时基因改变,但性状不一定表现 3、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染色体数目变异,这会导致基因的数目或排列顺序发生改变 解: A、白眼、深红眼及朱红眼为一条染色体上不同位置的基因,故控制的性状不是相对性状, A错误; B、若基因中有一个碱基对被替换,说明发生了基因突变, B错误; C、若染色体上含深红眼基因的片段缺失,说明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 C 错误; D、图示各基因位于染色体上不同位置,可互称为非等位基因, D正确 故选: D 点评:本题 结合果蝇某一条染色体上的几个基因图解,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基因结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等

20、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基因突变的概念,掌握基因突变与性状改变之间的关系;识记染色体变异的类型,能结合图中信息准确判断各选项 ( 2014 德庆县一模)实验表明,某些 “21-三体综合征 ”患者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简称 SOD)的活性为正常人的 1.5倍该事实支持了下列哪一观点( ) A.正常人不含有控制 SOD的基因 B.SOD合成基因位于第 21号染色体 C.SOD的活性与其基因数量无关 D.控制 SOD合成的基因位于线粒体 答 案: B 试题分析: 21-三体综合征患者比正常人多了一条 21号染色体,其 SOD的活性为正常人的 1.5倍,说明正常人体内也含有控制 SOD的基因, SOD合成基因

21、位于第 21号染色体,且 SOD的活性与其基因数量有关,基因数量越多, SOD活性越高 解: A、 21-三体综合征患者体内 SOD的活性为正常人的 1.5倍,说明正常人含有 SOD,则正常人体内也含有控制 SOD的基因,故 A错误; B、 21-三体综合征患者比正常人多了一条 21号染色体,其 SOD的活性为正常人的 1.5倍,说明 SOD合成基因位于第 21号染色体,故 B正确; C、 21-三体综合征患者比正常人多了一条 21号染色体,其 SOD的活性为正常人的 1.5倍,说明 SOD合成基因位于第 21号染色体,且 SOD的活性与其基因数量有关,基因数量越多, SOD活性越高,故 C错

22、误; D、 21-三体综合征患者比正常人多了一条 21号染色体,其 SOD的活性为正常人的 1.5倍,说明 SOD合成基因位于第 21号染色体,故 D错误 故选 B 点评:本题考查基因和 DNA、染色体的关系,意在考查考生从题文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能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 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 2014 上海)如图为果蝇 X染色体的部分基因图,下列对此 X染色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若来自雄性,则经减数分裂不能产生重组型配子 B若来自雌性,则经减数分裂能产生重组型配子 C若发生

23、交换,则发生在 X和 Y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 D若发生交换,图所示四个基因中, f与 w基因间交换频率最高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基因、 DNA和染色体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 DNA片段,是决定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结 构和功能单位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 DNA和蛋白质染色体是 DNA的主要载体,每个染色体上有一个或两个 DNA分子每个 DNA分子含多个基因每个基因中含有许多脱氧核苷酸 解: A、若来自雄性,则经减数分裂不能产生重组型配子, A正确; B、若来自雌性,则经减数分裂能产生重组型配子, B正确; C、交叉互换是指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

24、体之间互换, X与 Y虽是同源染色体,但其中有同源区与非同源区之分,非同源区的片段不能交叉互换, C错误; D、若发生交换,图所示四个基因中,由于 f与 w两基因间的距离最 远,所以 f与 w基因间交换频率最高, D正确 故选: 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要注意,染色体是基因的载体,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每条染色体上有多个基因遗传信息是指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 ( 2014 虹口区一模)如图是果蝇染色体上的白眼基因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白眼基因片段中,含有成百上千个脱氧核糖核苷酸 B S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 DNA片段 C白眼基因与其它基因的区别是碱基的

25、种类不同 D白眼基因与红眼基因的区别是部分碱基对的不同 答案: C 试题分析: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 DNA片段,含有成百上千个脱氧核苷酸,基因种类不同主要是因为碱基对的排列顺序不同导致的 解: A、基因中含有成百上千个脱氧核苷酸, A正确; B、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 DNA片段, B正确; C、基因之间的区别主要是碱基对的排列顺序不同, C错误; D、基因之间的区别主要是碱基对的排列顺序不同, D正确 故选: C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基因与 DNA 之间的关系以及基因之间的区别,较为基础,难度不大 ( 2014 金山区一模) DNA指纹技术是用限制酶切割样品 DNA后,并通过电泳等技术把切割后的

26、 DNA片段按大小分开如图是一对夫妇和三个子女指纹的 DNA片段,据表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基因 和基因 可能位于一条染色体上 B基因 与基因 可能位于一条染色体上 C基因 可能位于 X染色体上 D基因 不可能位于 Y染色体上 答案: A 试题分析:阅读题干可知,本题是以 DNA指纹为依托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然后分析亲子代之间 DNA指纹的关系,针对选项做出判断 解: A、由 DNA指纹表格分析,母亲的基因 片段,传递给女儿 1和儿子,母亲的基因 片段没有传递给女儿 1和儿子,而是传递给了女儿 2,因 此基因 片段和基因 片段不可能位于一条染色体上所以 A选项描述错误 B、由 DNA指纹

27、表格分析,母亲的基因 片段只传递给了女儿 2,母亲的基因 片段也只传递给了女儿 2,因此基因 片段和基因 片段可能位于一条染色体上所以 B选项描述正确 C、由 DNA指纹表格分析,父亲的基因 片段只传递给了女儿 1、女儿 2,而没有传递给儿子,因此基因 可能位于 X染色体上所以 C选项描述正确 D、由 DNA指纹表格分析,父亲的基因 传递给了女儿 1,没有传递给儿子,若基因位于 Y染色体上,则只能传递给儿子,因此 不可能位于 Y染色体上 所以 D选项 描述正确 故应选 A 点评:解本题的关键是分析 DNA指纹表格,看基因片段在亲子代间的传递规律,进而推断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 ( 2014 石家庄

28、二模)如图为某哺乳动物某个 DNA 分子中控制毛色的 a、 b、c三个基因的分布状况,其中 、 为非基因序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中发生的碱基对的替换,叫做基因突变 B在减数分裂四分体时期, a、 b之间可发生互换 C若 b、 c基因位置互换,则发生染色体易位 D基因与性状之间并不都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答案: D 试题分析: 1、基因突变的概念: 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 2、基因重组有自由组合和交叉互换两类前者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后者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四分体(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 3、染色体结

29、构的变异:指细胞内一个或几个染色体发生片段的缺失、增添、倒位或易位等改变 4、在自然界中,不仅存在单基因对性状的控制,而且存在多基因对性状的控制,以及环境对性状的影响等 解: A、据图分析, 、 为非基因序列,基因序列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或 缺失为基因突变, A错误; B、在减数分裂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互换,而 a、b属于一条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 B错误; C、 b、 c基因位置互换,则发生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倒位, C错误; D、控制毛色有 a、 b、 c三个基因,说明基因与性状之间并不都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D正确 故选: D 点评:本题考查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

30、色体变异、基因和性状之间的关系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和判断能力,属于中档题 ( 2014 海南模拟)下列关于生物体内基因、 DNA与染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基因只有在染色体上才能指导蛋白质合成 B生物体内的基因都分布在细胞核染色体的 DNA上 C细胞核基因与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的行为是平行的 D人类基因组计划测定的是 24条染色体上基因的碱基序列 答案: C 试题分析:细胞核中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称做染色体,它是由 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的, 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一个 DNA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基因是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 DNA片段 解: A、位于线粒体和叶绿体中的

31、基因也可以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A错误; B、线粒体和叶绿体的 DNA分子中也有基因, B错误; C、核基因的载体为染色体,所以基因与染色的行为是平行的, C正确; D、人类基因组计划是测定人类基因组的全部 DNA序列, D错误 故选: C 点评:本题考查了基因、 DNA与染色体的关系,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掌握DNA的载体有染色体、叶绿体和线粒体 ( 2014 广西二模)如图为人体内某 DNA分子结构示意图,其中 a、 b、 c、d均为 DNA分子中有遗传效应的片段, e、 f、 g、 h、 i不具遗传效应,则 e、 f、g、 h、 i可称为( ) A.基因的非编码区 B.内含子 C.e、 i为

32、非编码区, f、 g、 h为内含子 D.A、 B、 C均不正确 答案: D 试题分析:真核生物的基因结构分为编码区和非编码区编码区包括外显子和内含子,其中外显子是能够编码蛋白质的序列,内含子是不能编码蛋白质的序列非编码区包括编码区上游的启动子和下游的终止子由此可见,真核生物的非编码序列包括非编码区和编码区的内含子 解: A、图中 e、 f、 g、 h、 i是非编码序列,但不一定是非编码区,故 A错误; B、图中 e、 f、 g、 h、 i是非编码序列,但不一定是内含子,故 B错误; C、 e、 f、 g、 h、 i可能均为内含子,也可能 e、 i为非编码区, f、 g、 h为内含子, 故 C错

33、误; D、 e、 f、 g、 h、 i是非编码序列,而真核生物的非编码序列包括非编码区和编码区的内含子,所以 A、 B和 C选项均不正确,故 D正确 故选 D 点评:本题结合基因结构图,考查 DNA的结构,意在考查考生的时间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对生物学问题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 ( 2014 南京模拟)下列关于染色体、 DNA、基因三者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每条染色体含有多个 DNA分子 B.一个 DNA分子含有多个基因 C.组成三者的基本单位都不同 D.三者在细胞中的分布 都不同 答案: B 试题分析: 1、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 DNA片段,

34、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功能单位和结构单位 2、染色体只分布在真核细胞的细胞核中,主要由 DNA和蛋白质组成,每条染色体含有 1个或 2个 DNA分子 3、每条染色体含有多个基因,且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4、 DNA 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在细胞质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含有少量 DNA 解: A、每条染色体含有 1个或 2个 DNA分子, A错误; B、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 DNA片段,因此一个 DNA分子含有多个基因, B正确; C、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 DNA,其组成单位是氨基酸和脱氧核苷酸,而 DNA和基因的组成单位都是脱氧核苷酸, C错误; D、基因和 DNA在细胞中的分布相同,

35、 D错误 故选: B 点评:本题考查基因、 DNA和染色体的关系,要求考生识记基因的概念,明确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 DNA片段;识记染色体的主要成分及分布;识记 DNA和基因在细胞中的分布,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 2012 上海)在观察果蝇唾液腺细胞染色体永久装片时,某同学在低倍镜下观察到了带有横纹的巨大染色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染色体上的横纹是基因的所在地 B若一般体细 胞 DNA含量为 2C,则装片上的唾液腺细胞 DNA含量高于 2C C若视野中有明显的异物,可移动载玻片或转动目镜以判断异物在何处 D若在视野左侧有一横纹较为清晰的区段,应将载玻片左移使之位于视野中央 答案

36、: A 试题分析:果蝇唾液腺细胞染色体上的横纹(区带)是很多基因的集合,可用于基因定位,是由于染色体复制和细胞复制不同步染色体上横纹的数目和位置往往是固定不变的,代表着果蝇不同种的特征,一旦染色体发生结构变异,很容易通过横纹的数目和位置来识别 解: A、果蝇唾液腺细胞染色体具有横纹,多线染色体中平行排列的染色质在各段凝缩紧密程度不同形成基因是染色体上有遗传效应的 DNA片段,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并不能通过对染色体的染色显示出来, A错误; B、唾液腺细胞中能观察到染色体,说明已经进入分裂期, DNA已完成复制,DNA含量高于 2C, B正确; C、异物有可能位于载玻片、目镜和物镜上如果移动载玻片,异物不动,说明异物不在载玻片上,反之则说明异物在载玻片上;如果转动目镜,异物还在,说明异物不在目镜上,如果没有上述情况,则异物在物镜上, C正确; D、显微镜中看到的 是物体倒立的像,视野中物体移动方向与载玻片的移动方向刚好相反, D正确 故选: A 点评:本题以果蝇唾液腺细胞染色体观察为背景,涉及到染色体横纹代表的意义、细胞中 DNA含量的判定、显微观察异物位置的确定及观察是如何移动装片以调整物象位置等问题,难度中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