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高中生物第2章生物科学与农业2.4动物疫病的控制课时作业新人教版选修2.doc

上传人:orderah291 文档编号:1132318 上传时间:2019-05-0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版高中生物第2章生物科学与农业2.4动物疫病的控制课时作业新人教版选修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8版高中生物第2章生物科学与农业2.4动物疫病的控制课时作业新人教版选修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8版高中生物第2章生物科学与农业2.4动物疫病的控制课时作业新人教版选修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8版高中生物第2章生物科学与农业2.4动物疫病的控制课时作业新人教版选修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8版高中生物第2章生物科学与农业2.4动物疫病的控制课时作业新人教版选修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2.4 动物疫病的控制课时作业达标一、选择题1.下列不属于寄生虫危害的是( )A.阻碍幼畜的生长发育B.降低畜禽的抗病能力C.降低肉皮质量D.降低畜禽的生产能力答案 C2.下列不是引起动物疫病的生物致病因子的是( )A.葡萄球菌 B.甲型 H5N1 流感病毒C.水蛭 D.高温解析 引起动物疫病的生物致病因子包括致病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等。答案 D3.动物寄生虫可以暂时或永久地寄生在宿主动物体内或体表。下列生物是人畜共患病的寄生虫是( )A.血吸虫 B.绦虫 C.线虫 D.原虫解析 人畜共患病的寄生虫主要有日本血吸虫、猪囊虫。答案 A4.一类疫病的特点是( )A.需要采取严格控制、扑灭措施

2、B.可能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C.常多发病D.对人畜危害严重,需要采取紧急、严厉的强制措施预防、控制、扑灭的疫病答案 D5.预防接种是( )A.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C.保护易感动物 D.包括 A、B、C 三项解析 预防接种又称人工免疫,是将生物制品接种到人或动物体内,使机体产生对传染病的特异性免疫,以提高人或动物的免疫力,是在疫情未发生时,对易感动物实施的防治措施。答案 C6.引起疯牛病的原因主要是动物脑感染_所致( )2A.炭疽杆菌 B.朊病毒C.口蹄疫病毒 D.狂犬病病毒答案 B7.在家禽、家畜及宠物饲养过程中,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清洁消毒不能控制下列哪种疾病( )A.葡萄球菌引起的疾病B

3、.骨质软化病C.猪肉绦虫病D.鸡新城疫 解析 骨质软化病是由于血液中缺少钙盐引起的,预防措施是在饲料中添加钙元素,故选 B。答案 B8.对疯牛病的某病原体进行研究时发现,该病原体经各种核酸水解酶处理后仍具有感染性。从生命的化学本质看,与该病原体的感染性相关的物质最可能是( )A.核酸和蛋白质 B.核酸C.蛋白质 D.水解析 核酸已被核酸水解酶水解,因此与感染性相关的物质不是核酸。答案 C9.下列对动物传染病特征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传染病是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B.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C.被感染的动物无明显的临床表现和病理变化D.传染病的发生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和流行规律解析 被传染病感染

4、的动物会有一定的临床表现,身体会发生病理变化,医生也是据此来判断传染病类型的。答案 C10.1985 年,疯牛病在英国爆发,导致近 500 万头牛被屠宰并焚烧。这种处理方法是为了( )A.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C.保护易感动物 D.加快物质循环解析 如果不把已被感染的动物屠宰焚烧,彻底消灭其携带的病毒,将会感染其他的动物,因此这属于控制传染源的处理方式。答案 A11.我国一直都本着什么原则对动物疫病进行监测、控制和扑灭( )A.看、护、防、治 B.养、护、防、治C.养、防、检、治 D.养、护、检、治3解析 我国一直都本着“养、防、检、治”的原则对动物疫病进行监测、控制和扑灭。答案 C12

5、.SARS 是由一种冠状病毒引发的严重传染病。2003 年,我们亲历了与它斗争的过程。下列有关 SARS 病毒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SARS 病毒只有依赖活细胞才能生活B.SARS 病毒能在空气中代谢、增殖,并不依赖于细胞生活C.SARS 病毒主要通过侵入并破坏肺部细胞使人致病D.SARS 病毒只有在活细胞内才能增殖解析 病毒不能独立代谢、增殖,必须依赖活细胞生活。答案 B二、非选择题13.由 SARS 病毒引起的非典型性肺炎曾经在我国一些地方流行,在政府采取一系列正确措施后,该病现已得到有效控制。(1)SARS 病毒引起人体的主要呼吸器官_受到损伤。(2)将“非典”病人与“非典”疑似病

6、人实行隔离,是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_。(3)向群众宣传预防“非典”的知识,动员群众喝中药预防,属于预防措施中的_。(4)用已康复病人的血清治疗“非典”病人,这是因为血清中含有抵抗 SARS 病毒的_。而已康复的病人不会再患该病,这属于_性免疫。答案 (1)肺 (2)控制传染源 (3)保护易感人群 (4)抗体 特异14.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早在 300 年前,人们已经注意到绵羊和山羊身上患的“羊瘙痒症” ,其症状表现为:丧失协调性,站立不稳,烦躁不安,奇痒难熬,直到瘫痪死亡。20 世纪 60 年代,英国生物学家阿尔卑斯用放射线处理破坏病羊的 DNA 和 RNA 后,其组织仍具感染性,因而认为“羊

7、瘙痒症”的致病因子并非核酸,而可能是蛋白质。1997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美国生物化学家坦利普鲁辛纳,因为他发现了一种新的生物朊病毒。朊病毒本质上是具有感染性的蛋白质。朊病毒蛋白有两种构象:细胞型(正常型 PrPc)和瘙痒型(致病型 PrPsc),PrP sc可胁迫PrPc转化为 PrPsc,实现自我复制,并产生病理效应,使生物个体致病。(1)疯牛病的病原体是_,它的化学成分是_。(2)疯牛病的传播途径是饲喂带有疯牛病和羊瘙痒症病原体的肉骨粉等哪类饲料?( )A.蛋白质 B.糖类C.脂肪 D.无机盐(3)朊病毒的遗传物质是( )4A.DNA B.RNA C.蛋白质 D.脂质(4)朊病

8、毒的发现有什么意义?_。答案 (1)朊病毒 蛋白质 (2)A (3)C (4)从理论上讲, “中心法则”认为 DNA 复制是“自我复制” ,即 DNADNA,而朊病毒是蛋白质蛋白质,这对遗传学理论有一定的补充作用;对探索生命起源与生命现象的本质有重要意义;为今后的药物开发和新的治疗方法的研究奠定了基础15.法国科学家巴斯德在研究家畜炭疽病时,利用绵羊做了一次著名的实验,方法见下表。第一次处理 第二次处理分组方法 结果 方法 结果甲组绵羊 注射脱毒病菌 无病症 注射活性病菌 无病症乙组绵羊 不注射任何病菌 无病症 注射活性病菌 有病症分析问题并作出回答:(1)甲组绵羊在第二次注射后没有发病是因为

9、_。(2)乙组绵羊在实验中的作用是_。(3)人类的计划免疫中,如接种乙肝疫苗,相当于实验中的_(选填“甲组”或“乙组”)。(4)为了防止炭疽病危害人群或家畜,每个国家都在流行爆发期对可疑进口物品进行例行的病毒学检疫,采取这一措施是属于_。答案 (1)在低毒疫苗的刺激下产生了抗体,获得了免疫 (2)对照 (3)甲组 (4)切断传播途径16.在人类历史上,出现过多次由各种病毒引起的大规模传染病,近几年爆发了非典(SARS)、禽流感、甲型 H1N1 流感等。科学家对病毒形态结构、繁殖特点和传播方式进行了不懈地探索研究,提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防治措施。(1)非典、禽流感、甲型 H1N1 流感的病原体属

10、于病毒,它们的结构简单,由_和_组成,病毒只能生活在活生物的细胞内,这种生活方式称为_。(2)甲型 H1N1 流感病毒属于混合型重组流感病毒,此病毒发生重组的是_。(3)下表是各种病毒引起的传染病的主要传播方式,利用所学知识完成下表。传染病 主要传播方式非典 空气、接触传播5乙肝艾滋病 体液传播禽流感、甲型 H1N1 流感(4)某地对一段时间内流感发病情况作了统计(如下图)。图中曲线在 A 点前快速上升的原因是_,A 点以后发生变化的原因之一是患者体内形成了_。(5)有些人在病毒引起的传染病的预防以及治疗初期,会选择服用抗生素。你认为这种做法合适吗?利用生物学知识说明理由。_。(6)甲型 H1

11、N1 流感在墨西哥爆发后,墨西哥人为提醒人们预防甲型 H1N1 流感,给城市的雕塑上戴上了口罩。戴口罩是一个很好的预防措施,写出除此以外另两个预防措施。_。解析 (1)病毒的结构比较简单,没有细胞结构,只有蛋白质外壳和遗传物质核酸。病毒自己不能独立存活,需要寄生在其他生物体内。(2)甲型 H1N1 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3)乙肝的传播方式主要有饮食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等途径。禽流感、甲型H1N1 流感是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4)初期随着感染人数的增加,病毒在人与人之间的传播速度加快,以后发病人数减少是因为人体产生了抗体。(5)抗生素是由微生物或高等动植物在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具有抗菌作用的一类代谢产物,主要作用于细菌。(6)防止传染病传播的方法主要有:控制传染源,保护易感人群,切断传播途径。答案 (1)蛋白质 核酸 寄生(2)RNA(或遗传物质、基因、核酸)(3)血液传播(母婴传播) 空气(飞沫)传播(4)病毒在人群中的传播 抗体(5)不合适。抗生素主要对细菌有效(6)注射疫苗,采取隔离措施,定期消毒,避免手部接触眼睛、鼻及口,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