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5 物质的检验、分离和提纯主要考查物质的检验方法和原理、混合物的分离与提纯方法、相关实验操作及其注意事项等。1【2018江苏卷】下列有关从海带中提取碘的实验原理和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装置甲灼烧碎海带B用装置乙过滤海带灰的浸泡液C用装置丙制备用于氧化浸泡液中I 的Cl 2D用装置丁吸收氧化浸泡液中I 后的Cl 2尾气2【2018天津卷】以下是中华民族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巨大贡献的几个事例,运用化学知识对其进行的分析不合理的是( )A四千余年前用谷物酿造出酒和醋,酿造过程中只发生水解反应B商代后期铸造出工艺精湛的后(司)母戊鼎,该鼎属于铜合金制品C汉代烧制出“明如镜、声如磬”的瓷器,
2、其主要原料为黏士D屠呦呦用乙醚从青蒿中提取出对治疗疟疾有特效的青蒿素,该过程包括萃取操作3【2017课标】本草衍义中对精制砒霜过程有如下叙述:“取砒之法,将生砒就置火上,以器覆之,令砒烟上飞着覆器,遂凝结累然下垂如乳,尖长者为胜,平短者次之。”文中涉及的操作方法是( )A蒸馏 B升华 C干馏 D萃取4.【2017江苏】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和现象 实验结论A 向苯酚溶液中滴加少量浓溴水、振荡,无白色沉淀 苯酚浓度小B向久置的Na 2SO3溶液中加入足量BaCl 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再加入足量稀盐酸,部分沉淀溶解 部分Na 2SO3被氧化C 向20%蔗糖
3、溶液中加入少量稀H 2SO4,加热;再加入银 蔗糖未水解2氨溶液;未出现银镜 D 向某黄色溶液中加入淀粉KI溶液,溶液呈蓝色 溶液中含Br 25【2018新课标3卷、节选】KIO 3是一种重要的无机化合物,可作为食盐中的补碘剂。回答下列问题:(1)利用“KClO 3氧化法”制备KIO 3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酸化反应”所得产物有KH(IO 3)2、Cl 2和KCl。“逐Cl 2”采用的方法是_。“滤液”中的溶质主要是_。“调pH”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31.【2018山东、安徽名校大联考】一种制取粗碘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步骤中H 2O2作还原剂B步骤中均用到分
4、液漏斗C步骤互为可逆反应D步骤中“操作X”为蒸馏2.【2018湖南五市十校教研共同体联考】下表中的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A 将浓硫酸滴到蔗糖中并搅拌 固体变黑膨胀浓硫酸仅体现脱水性B 将稀硫酸逐滴滴入Na 2CO3溶液中 开始无气泡产生 二者不反应C向某溶液中加入浓NaOH溶液并加热,在试管口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试纸变蓝原溶液中含有NH +4D 向氢氧化铁胶体中滴加氯化铵饱和溶液 产生沉淀 沉淀为FeCl 33.【2018四川德阳三校联合测试】在Na +浓度为0.9 molL-1的某澄清溶液中,还可能含有下表中的若干种离子:阳离子 K+、Ag +
5、、Mg 2+、Ba 2+阴离子 NO 、CO 、SiO 、SO3 23 23 24取该溶液100mL进行如下实验(气体体积在标准状况下测定):.向该溶液中加入足量稀盐酸,产生白色沉淀并放出1.12L气体.将中反应后的溶液过滤,并将沉淀洗涤、灼烧至恒重,称得固体质量为3.6g.向中所得滤液中滴加BaCl 2溶液,无明显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实验能确定一定不存在SO 24BK +一定存在,且 c(K+)1.3molL -1C实验能确定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Ag +、Mg 2+、Ba 2+D实验中生成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SiO +2H+=H2SiO3234.【2018江西新余中学第三次考试】下列有关
6、物质的实验操作、现象及结论描述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及现象 结论A 用铂丝蘸取某待测液在酒精灯外焰上灼烧,火焰呈紫 待测液中一定含有钾元素,4色(透过蓝色钴玻璃) 可能含钠元素B 向某无色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 2气体,有白色沉淀产生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SiO 23C 向品红溶液中通入某气体后,溶液褪色 该气体一定是SO 2D向NaOH溶液中滴加MgCl 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继续滴加FeCl 3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Fe(OH)3的溶解度小于Mg(OH)2的溶解度5.【2018合肥第三次质检】根据下列实验操作,预测的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或解释正确的是( )实验操作 预测的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或解释
7、A 向饱和Na 2CO3溶液中滴加少量稀盐酸 立即有气体逸出 CO +2H+=CO223B将浓硫酸滴加到盛有铜片的试管中,并将蘸有品红溶液的试纸置于试管口试纸褪色 SO2具有漂白性C 铝箔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 铝熔化但不会滴落 Al2O3的熔点比铝的高D向淀粉的酸性水解液中滴入少量新制Cu(OH)2悬浊液并加热有红色沉淀生成 葡萄糖具有还原性6.【2018河南洛阳高三统一考试】为提纯下列物质(括号中为杂质),所选除杂试剂和分离方法都正确的是( )选项 被提纯的物质(杂质) 除杂试剂 分离方法 A NH3 (H2O) 碱石灰 洗气 B H2O(Br2) CCl4 萃取分液C KCl固体(I 2)
8、KOH溶液 加热 D MgCl2溶液(FeCl 2) NaOH溶液 过滤 7.【2018北京市朝阳区高三3月联考)】实验室有一份混有少量碳酸钙杂质的碳酸钡样品。分离并提纯碳酸钡的实验步骤如图1所示,Ba(OH) 2和Ca(OH) 2的溶解度曲线如图2所示。图1图2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5A步骤所需的主要仪器是酒精喷灯、铁坩埚、泥三角、玻璃棒等B步骤中过滤时的温度对实验无影响C上述过程中涉及分解、化合、复分解反应D步骤中,当观察到红色刚好消失时,即可停止通CO 28.【2018山西省实验中学高三下学期质检】下列有关气体的检验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及现象 实验结论A将某气体点燃,火焰呈淡
9、蓝色,气体产物通过无水硫酸铜,无水硫酸铜变蓝色该气体一定是H 2B将某无色气体通入硝酸银溶液中,有白色沉淀生成,继续通入该气体,溶液变澄清该气体一定是NH 3C 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能使鲜花褪色 该气体一定是Cl 2D 把红棕色气体通入水中,水溶液显酸性 该气体一定是NO 29.【2018广东省深圳市高三一模)】下列实验中,对于杂质(括号中的物质为杂质)的检验和除杂方法均正确的是( )选项 目标物质与杂质 检验方法 除杂方法A FeCl2(FeCl3) 滴入KSCN溶液 通入过量氯气B Cl2(HCl) 通入AgNO 3溶液中 通入饱和NaCl溶液中C KNO3(NaCl) 焰色反应(透过蓝色
10、钴玻璃) 重结晶D NaCl(NH4Cl) 在试管中加热 加热10.【2018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中学月考】如图表示从固体混合物中分离X的两种方案,则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A可以选用方案1分离碳酸氢钠中含有的氯化铵B方案1中残留物应该具有的性质是受热易挥发C方案2中加入的试剂一定能与除X外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D方案2中加入NaOH溶液可以分离出SiO 2和Fe 2O3混合物中的Fe 2O311.【2018江西省玉山县第一中学月考】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A 除去Cu中少量的CuO 加入稀硝酸溶解、过滤、洗涤及干6燥BFeCl3废蚀刻液(含FeCl 2、FeCl 3
11、、CuCl 2、HCl)制备FeCl 2溶液废蚀刻液中加入过量铁粉,充分搅拌、过滤C检验碳与浓硫酸反应的气态产物中含SO 2和CO2将产生的气体依次通入澄清石灰水和品红溶液D 分离苯萃取溴水的水层和有机层先放出水层,然后换一个烧杯再放出有机层12.【2018江苏省南通市高考化学全真模拟】利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相应的实验(部分夹持装置略去),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利用图甲装置可快速制取少量氨气B利用图乙装置分离水和溴的苯溶液C利用图丙装置蒸发KCl溶液得晶体D图丁装置中溶液颜色变浅,说明SO 2具有漂白性7一、考点透视1.【答案】B【解析】A项,灼烧碎海带应用坩埚,A项错误;B项,海带灰的浸
12、泡液用过滤法分离获得含I 的溶液,B项正确;C项,MnO 2与浓盐酸常温不反应,MnO 2与浓盐酸反应制Cl 2需要加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nO 2+4HCl(浓) MnCl2+Cl2+2H 2O,C项错误;D项,Cl 2在饱和NaCl溶液中溶解度很小,不能用饱和NaCl溶液吸收尾= = 气Cl 2,尾气Cl 2应用NaOH溶液吸收,D项错误;答案选B。2.【答案】A【解析】A谷物中的淀粉在酿造中发生水解反应只能得到葡萄糖,葡萄糖要在酒化酶作用下分解,得到酒精和二氧化碳。酒中含有酒精,醋中含有醋酸,显然都不是只水解就可以的。选项A不合理。B商代后期铸造出工艺精湛的后(司)母戊鼎属于青铜器,青
13、铜是铜锡合金。选项B合理。C陶瓷的制造原料为黏土。选项C合理。D屠呦呦用乙醚从青蒿中提取出对治疗疟疾有特效的青蒿素,是利用青蒿素在乙醚中溶解度较大的原理,将青蒿素提取到乙醚中,所以属于萃取操作。选项D合理。3.【答案】B【解析】“将生砒就置火上,以器覆之,令砒烟上飞,着覆器,遂凝结”,属于固体直接转化为气体,类似于碘的升华,因此涉及的操作方法是升华,答案选B。4.【答案】B【解析】A.向苯酚溶液中加入少量的浓溴水,生成的三溴苯酚可以溶解在过量的苯酚溶液中,所以无白色沉淀,A错误;B.沉淀部分溶解,说明还有一部分不溶解,不溶解的一定是硫酸钡,溶解的是亚硫酸钡,所以亚硫酸钡只有部分被氧化,B正确;
14、C.银镜反应是在碱性条件下发生的,本实验中没有加入碱中和做催化剂的稀硫酸,所以无法发生银镜反应,从而无法证明蔗糖是否水解,C错误;D.溶液变蓝,说明有碘生成或本来就有碘分子。能把碘离子氧化为碘的黄色溶液除了可能是溴水外,还可能是含其他氧化剂(如Fe 3+)的溶液,当然黄色溶液也可能是稀的碘水,所以D错误。5.【答案】(1)加热;KCl;KH(IO 3)2+KOH=2KIO3+H2O或(HIO 3+KOH=KIO3+H2O) 【解析】(1)将溶解在溶液中的气体排出的一般方法是将溶液加热,原因是气体的溶解度是随温度上升而下减小。第一步反应得到的产品中氯气在“逐Cl 2”时除去,根据图示,碘酸钾在最
15、后得到,所以过滤时KH(IO3)2应该在滤渣中,所以滤液中主要为KCl。“调pH”的主要目的是将KH(IO 3)2转化为KIO 3,所以方程式为:KH(IO 3)2+KOH=2KIO3+H2O。二、考点突破1.【答案】B答案与解析8【解析】海带浸取原液在pH=2时加入双氧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碘,加入四氯化碳萃取得到含碘的四氯化碳溶液,然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反萃取,得到有机相和水相;水相中含有碘离子、碘酸根离子和钠离子,加入稀硫酸酸化,碘离子和碘酸根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碘,再加入四氯化碳萃取,蒸馏可得到粗碘。步骤中H 2O2作氧化剂,将碘离子氧化为碘单质,故A错误;步骤的操作均为萃取和分
16、液,均用到分液漏斗,故B正确;步骤的反应条件不同,不互为可逆反应,故C错误;步骤中“操作X”为萃取和蒸馏,故D错误。2.【答案】C【解析】将浓硫酸滴到蔗糖表面,固体变黑体现浓硫酸的脱水性,膨胀时C与浓硫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气体,体现浓硫酸的强氧化性,故A错误;将稀硫酸逐滴滴入Na 2CO3溶液中,开始无气泡产生时发生反应:Na2CO3+H2SO4=NaHCO3+NaHSO4,故B错误;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则反应生成了氨气,原溶液中含有NH,故C正确;氢氧化铁胶体遇电解质溶液发生聚沉,沉淀为氢氧化铁,故D错误。+43.【答案】B【解析】.向该溶液中加入足量稀盐酸,产生白色沉淀并放出1.12
17、L气体,说明含有0.05mol CO ,则一定不含 Ag+、Mg 2+、Ba 2+,故含有SiO ;.将中反应后的溶液过滤,并将沉淀洗涤、灼烧至恒23 23重,称得固体质量为3.6 g,即SiO 2的物质的量是0.06 mol;.向中所得滤液中滴加BaCl 2溶液,无明显现象,说明不含SO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实验能确定24一定不存在SO ,故A正确;根据电荷守恒,一定存在K +,若溶液中没有NO ,则 c(K+)+c(Na+)=2c(SiO )+2c24 3 23(CO ), c(K+)=(20.6+20.5-0.9)molL-1=1.3molL-1,若溶液中有NO ,则 c(K+)1.3m
18、olL-23 31,故B错误;实验能确定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Ag +、Mg 2+、Ba 2+,故C正确;实验中生成硅酸沉淀,离子方程式为SiO +2H+=H2SiO3,故D正确。234.【答案】A【解析】火焰呈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说明待测液中一定含有钾元素,由于蓝色钴玻璃可滤去黄色光,所以待测液中可能含钠元素,故A正确;白色沉淀可能是硅酸或氢氧化铝,该溶液中可能含有SiO 或AlO23 2,故B错误;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气体可以是臭氧、氯气、二氧化硫等,故C错误;向NaOH溶液中滴加MgCl 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继续滴加FeCl 3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Mg(OH) 2转化为Fe(OH) 3,说
19、明Fe(OH) 3的溶度积小于Mg(OH) 2的,故D错误。5.【答案】C【解析】向饱和Na 2CO3溶液中滴加少量稀盐酸,发生反应:CO +H+=HCO ,所以无气体逸出,A项错误23 3;浓硫酸和铜的反应需要加热才能发生,B项错误;铝箔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铝熔化但不会滴落,是因为铝箔表面生成了一层致密的Al 2O3膜,Al 2O3的熔点比铝的高,故C项正确;检验淀粉在酸性条件下的水解产物时,要先加入NaOH溶液中和用作催化剂的稀硫酸,再加入新制Cu(OH) 2悬浊液并加热,D项错误。6.【答案】B9【解析】用碱石灰除去氨气中的水蒸气称为干燥,不能称为洗气,A项错误;用四氯化碳作萃取剂,通过
20、萃取、分液除去水中溶解的溴,B项正确;正确的做法是直接加热使I 2挥发,C项错误;MgCl 2和FeCl 2的混合液中加入NaOH溶液,Mg 2+和Fe 2+都生成沉淀,D项错误。7.【答案】B【解析】A项,考生易忽略CaCO 3、BaCO 3在高温下能与SiO 2反应,并且忽略温度对实验的影响而判断错误。灼烧需要高温,所以选用酒精喷灯,CaCO 3、BaCO 3在高温下能与SiO 2反应,所以不能用瓷坩埚,而用铁坩埚,铁坩埚置于泥三角上,灼烧时用玻璃棒搅拌使其受热均匀,正确。B项,过滤的目的是分离Ba(OH) 2和Ca(OH)2,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应趁热过滤,所以过滤与温度有关,错误。C项,
21、步骤发生的是分解反应、BaO、CaO与水发生化合反应、Ba(OH) 2溶液中通入CO 2发生的是复分解反应,正确。D项,当观察到红色刚好消失时,说明Ba(OH) 2已与CO 2完全反应生成BaCO 3沉淀,则可停止通CO 2,正确。8.【答案】B【解析】CH 4、H 2点燃时火焰均呈淡蓝色,均可产生水,产物中的水蒸气能使无水硫酸铜变蓝,A项错误;NH 3溶于水生成NH 3H2O,NH 3H2O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白色沉淀AgOH,继续通入NH 3反应生成Ag(NH 3)2OH,可溶于水,B项正确;SO 2、Cl 2均能使鲜花褪色,C项错误;溴蒸气溶于水生成了HBr和HBrO,水溶液也显酸性,D项错
22、误。9.【答案】D【解析】检验方法正确,除杂方法中氯气氧化的是目标物质,A项错误;氯气溶于水也能生成Cl -,检验方法错误,除杂方法正确,B项错误;检验钠元素不需要钴玻璃,C项错误;在试管中加热,氯化铵分解,在试管口重新化合,可以观察到试管口有白色物质,也可以使二者分离,D项正确。10.【答案】D【解析】碳酸氢钠加热分解,A错误;加热后得到的残留物一定是固体或难挥发的液体,B错误;加入的试剂可以是水且不一定发生化学反应,C错误;二氧化硅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能溶于水的硅酸钠,进而分离出氧化铁,D正确。11.【答案】B【解析】Cu和CuO都能与稀硝酸反应,故A错误;在废蚀刻液中加入过量铁粉,F
23、e能与FeCl 3、CuCl 2、HCl反应,均生成FeCl 2,将生成的铜及过量的铁粉过滤除去,可以得到FeCl 2溶液,故B正确;澄清石灰水也能吸收二氧化硫,因此需要先检验二氧化硫,后检验二氧化碳,故C错误;用苯萃取溴水后的水层和有机层,应该先放出水层,然后将有机层从上口倒出,故D错误。12.【答案】D【解析】浓氨水滴入生石灰,发生反应:CaO+NH 3H2O=Ca(OH)2+NH3,可以快速制取少量氨气,A项不符合题意;苯和水不相溶,且液溴在苯中的溶解度大于在水中的溶解度,用分液的方法可以分离水和溴的苯溶液,B项不符合题意;加热蒸发KCl溶液,KCl不水解,加热条件下也不分解,可以得到KCl晶体,C项不符10合题意;将SO 2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二者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该实验中SO2体现的是还原性而不是漂白性,D项符合题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