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第二部分核心热点循环练2语言文字运用、古代诗歌阅读、默写、文学类文本阅读.doc

上传人:hopesteam270 文档编号:1140504 上传时间:2019-05-0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第二部分核心热点循环练2语言文字运用、古代诗歌阅读、默写、文学类文本阅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第二部分核心热点循环练2语言文字运用、古代诗歌阅读、默写、文学类文本阅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第二部分核心热点循环练2语言文字运用、古代诗歌阅读、默写、文学类文本阅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9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第二部分核心热点循环练2语言文字运用、古代诗歌阅读、默写、文学类文本阅读.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9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第二部分核心热点循环练2语言文字运用、古代诗歌阅读、默写、文学类文本阅读.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循环练 2 语言文字运用、古代诗歌阅读、默写、文学类文本阅读一、语言文字运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9 分)人口老龄化会使养老保险_,目前我国养老保险空账 3.1 万亿。而老龄化与少子化(即 014 岁人口过少)叠加,则意味着巨大的养老风险。目前,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是 3.2 个缴费人赡养 1 个领取者,而若干年后,便会出现职工退休和领取养老金的高峰,赡养比很可能降为 21 。当前, “银发潮”_,我国人口老龄化冲击无法回避。如何解决我国 2亿多老年人的养老问题,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中国的“空巢”老人越来越多,他们对社区的各类养老服务需求越来越迫切。许多老年人_,很少与社会交往,也

2、缺乏生活兴趣;对儿女情感依赖性强,儿女不在身边,容易产生心理失落。伴随着身体与心理上的衰老感,特别容易出现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一些城市已经开始推行“新型居家养老模式” ,在社区建立日间“托老中心” 。老人白天可以到托老中心吃饭、娱乐,晚上回家享受_。( )。我国从 2007 年开始大力推进居家养老,其中上海市的探索值得关注。上海市整顿社区资源,依托助老服务社、医疗机构、家政公司等社区服务网点,上门或日托照料形式,为老年人提供助餐、助洁、助急、助浴、助行、助医等“六助”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上海市整顿社区资源,依托助老服务社、医疗机构、家政公司等

3、社区服务网点,通过上门或日托照料形式,为老年人提供助餐、助洁、助急、助浴、助行、助医等“六助” 。B上海市整合社区资源,依托助老服务社、医疗机构、家政公司等社区服务网点,通过上门或日托照料形式,为老年人提供助餐、助洁、助急、助浴、助行、助医等“六助”服务。C上海市整合社区资源,依托助老服务社、医疗机构、家政公司等社区服务网点,通过上门或日托照料形式,为老年人提供助餐、助洁、助急、助浴、助行、助医等“六助” 。D上海市整顿社区资源,依托助老服务社、医疗机构、家政公司等社区服务网点,上门或日托照料形式,为老年人提供助餐、助洁、助急、助浴、助行、助医等“六助”服务。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

4、当的一项是(3 分)( )A这一模式投入少,资源利用率高,覆盖面大,适合中国国情,是中国式的养老服务之路B这一模式覆盖面大,资源利用率高,投入少,适合中国国情,是中国式的养老服务之路C这一模式是中国式的养老服务之路,覆盖面大,资源利用率高,投入少,适合中国国情D这一模式是中国式的养老服务之路,投入少,资源利用率高,覆盖面大,适合中国国情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寅吃卯粮 扑面而来 闭门谢客 天伦之乐B寅吃卯粮 纷至沓来 深居简出 阖家欢乐C入不敷出 纷至沓来 闭门谢客 阖家欢乐D入不敷出 扑面而来 深居简出 天伦之乐4下面是一位同学在某大学自主招生面试时的一

5、分钟自我介绍,其中有些内容游离中心,有些地方表达不够得体。请加以修改。(6 分)我叫王欧,18 岁,是来自中学的高三学生。我爱好广泛,在文学、体育、艺术等方面多有建树。我喜欢游泳,也喜欢户外运动,每个周末都要和朋友们到郊外爬山。我坚强乐观,不怕困难,不惧挫折,有一种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执着精神。我最大的优点就是善解人意,我会在朋友最困难的时候,鼎力相助。某某大学,学术氛围浓厚,是我一直向往的名校。我的家乡在大连,那里是海滨城市,是风光秀丽的大都市,欢迎老师有时间去做客。希望贵校能慧眼识金,我将倍加珍惜。谢谢!2(1)应该删除的两个句子。(只填句子的序号)答:_(2)请从文中找出三处需要修改的地方。

6、答:_5下面是一幅名为拾脚印的漫画,请概述画面内容,并说明其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 80 个字。(5 分)答:_二、古代诗歌阅读、默写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 67 题。(9 分)木兰花欧阳修别后不知君远近,触目凄凉多少闷。渐行渐远渐无书,水阔鱼沉何处问。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故欹 单枕梦中寻,梦又不成灯又烬 。【注】攲(q):倚、依。烬(jn):灯芯烧尽成灰。6下列对本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作者在开头两句直抒胸臆, “触目凄凉多少闷”写出了无处不在的凄凉与烦闷。B “渐行渐远渐无书” ,三个“渐”字将思妇的想象意念从近处逐渐推向远处,仿佛去追

7、寻爱人的足迹。C五、六句从听觉角度描写了风竹之声,借以诉离怨别恨,尤其“敲”字极富神韵,动人心魄。D笔调细腻委婉,语言典雅,情感奔放;境界哀怨缠绵,清疏蕴藉,雅俗兼备。7作者说“万叶千声皆是恨” ,请结合全词分析作者“恨”的原因有哪些。(6 分)答:_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1)屈原离骚中,诗人流泪叹息,以“_,_”两句表达对广大劳动人民深深的同情。(2)刘禹锡陋室铭中表现作者远离世俗喧嚣和摆脱繁杂公务的欣喜之情的两句是“_,_” 。(3)苏轼赤壁赋中的“_,_”两句,以长江作比,慨叹生命短促、万物永恒。三、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911 题。(15 分)乌乎纪事

8、季栋梁天都山还顶着白雪,平地坡山里的雪却已消融了,地气涌动,春意盎然。羊开始脱毛了,生产队安排铰羊毛。3点了根烟,支书说:“你称上几斤羊毛擀条毡吧,毡这东西隔潮,预防关节炎,别到走的时候弄上一身病,到时埋怨咱乌乎人待你不好。 ”我称了十五斤羊毛,支书说:“咱乌乎有毡匠,手艺高着哩,出去搞副业了,等他们回来。 ”正说着话,一老汉掮着一张弹棉花一样的大弓沿村巷走来。后来我知道他叫孙承运。支书说:“你个老汉,说你你就出现了。 ”老孙停下脚步,支书说:“咋放单了,你那口子呢?”老孙说:“回家去了。 ”支书说:“这时间咋回来了?”老孙说:“我干大(干爹)救命哩。 ”支书说:“回来了别急着出门,给老右擀两

9、条毡,老右炕上没铺的。 ”我说:“他的那口子”支书笑了笑说:“不是婆娘,是他的连手,六队的老哈,是个回回,擀毡是两个人的活计。两人从出徒到现在一起擀毡,几十年没分开过,他们是干弟兄。 ”过了半月,老孙和老哈才来给我擀毡,我问老人咋样了,老孙说:“没了。 ”擀毡这活让我感兴趣的是,从开始铺场子,他们就开始唱。两人时说时唱,你一句我一句,还合腔。我说:“他们没有成家?”支书说:“两个都六十多的人了,年轻时候赶上乱世,命都顾不住,活下来都不易哩。解放了,太平了,可人老了,老孙娶过一个,没过上半年,跑了。 ”擀一条毡得三天,待毡的水分蒸发干了,他们用两根小棍子一支,毡直立在那里。这是显摆他们的手艺。手

10、艺一般的,擀出的毡这样是站不住的。一日,公社干部老李来了,是来打前站的,说有个大领导要来视察,忆苦思甜。老冯、老尚两人忆完,老李不满意。支书说,再要找忆苦思甜的人难哩。会计说,把两个毡匠叫来,他们走南闯北眼望一辈子了,该是见过世面的,再说就让他们唱曲儿,哭苦曲儿。老李说,那叫来先试试。支书说,先唱一遍听一下,他们就唱了一遍。老李说再唱一遍,两人又唱了一遍,老李说不错,就这。过了几日,大干部带着一帮人来了。开始忆苦思甜,老孙、老哈唱第一首还有些抖,唱第二首顺溜多了,还伴有动作。领导对随行干部说,忆苦思甜就要这么搞,形式要活泼多样,他们唱得好,以后有忆苦思甜,让他们到省里来唱。麦收前,支书从公社开

11、会回来,把老孙、老哈叫来说,全县要开忆苦思甜大会,要你们参加,支书说,去了上个心,好好表现,这次是要选拔参加省上忆苦思甜大会的人才,省上选拔上了,回来就把你们拨到县上吃皇粮去,那就跌到福窝窝里了。然而,不久他们又回来了,支书说:“咋回来了?伙食不好?”老哈说:“要说伙食好得很,一日三顿饭,应时应卯的。 ”支书说:“那咋回来了?”老孙说:“弄不了那活么。 ”支书说:“咋弄不了?你们嘴能得不是横竖都能说能唱的,就那么说那么唱么。 ”老哈说:“唱啥唱,那不合人家心意,人家写了稿子,我们又不识字,人家一句一句教,我们又记不下,人家就吼骂哩,锤头大的娃娃都在你头上戳指头哩。 ”老孙说:“也不爱那么说那么

12、唱,就像喊口号一样。 ”支书说:“哈,这给你们挣光阴哩,连这点苦都下不了?”老哈说:“也不是下不了苦,不自在么,把人管得,哪里都不让走,上街看个热闹都不成么,坐监一样。 ”他们又要出门了,一个掮着大弓,一个背着包裹,一路说唱着穿过街巷,不时跟人们抬几句杠。支书说:“唉,人不想路,路想人哩,匠人的路在路上哩。两个老人唱了一辈子,走了一辈子,见过多少世面,谁说他们过的不是好光阴呢,现在让他们干别的,不行呢。 ”支书去县上开会,回来说两个人去县上忆苦思甜,人家选上了老孙,没选上老哈,让老哈回,老孙留下来,老孙也不留,回来了,你说老孙留下了,老哈就放单了,咋办呢?4擀毡是两个人的活计么。(节选自小说乌

13、乎纪事)9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小说开头为小说情节的展开描绘出了一个天气转暖、大地回春的景象,引出下文铰羊毛、擀毛毡的情节,暗示了小说的主题。B支书让“我”擀条毡,表明支书怕“我”在乌乎受环境的影响得上一身病,从而影响自己在乌乎村民心目中的威望。C领导对老孙、老哈的忆苦思甜很满意,后来得到了一次参加县里忆苦思甜大会的机会,支书对他们表达了良好的祝愿。D匠人的路在路上,基于这个朴素的道理,老孙、老哈选择了回来,继续自己东奔西走的闯荡生活。10老孙、老哈具有哪些形象特征?请简要概括。(6 分)答:_11失去留在县里的机会,你认为老孙、老哈是否过上了自

14、己的好光阴?结合小说内容简要分析。(6 分)答:_循环练 2 语言文字运用、古代诗歌阅读、默写、文学类文本阅读 1.B 三处错误:“整顿社区资源”搭配不当;“上门或日托照料形式”缺少介词;“为老年人提供”缺少宾语。2A 联系上下文。3D 入不敷出:是指收入不够开支。寅吃卯粮:比喻经济困难,收入不够支出,预先支用了以后的进项。扑面而来:朝着你的方向过来。纷至沓来:形容接连不断地到来。深居简出:原指野兽藏在深密的地方,很少出现。后指常呆在家里,很少出门。闭门谢客:指不接待客人。天伦之乐:天伦,旧指父子、兄弟等亲属关系。泛指家庭的乐趣。阖家欢乐:表示全家都很快乐。4(1)(2)“多有建树”改为“小有

15、成绩” ;“鼎立”改为“大力” “全力” ;“慧眼识金”改为“给我一次机会” 。5示例:一个人背着箩筐,在捡拾他人留下的“脚印” ,因为“脚印”太多,所以累得满头大汗。寓意:对他人的经验要学会选择,否则会成为一种负担。6D D 语言浅白感情质朴。7(1)与君分别之后,再也不知道行踪。(2)书信渐渐减少,最后书信不通,音讯全无。(3)希望入梦,梦中寻找,可是“梦又不成” ,灯花燃尽,最后一点希望也成了泡影。8(1)长太息以掩涕兮 哀民生之多艰(2)无丝竹之乱耳 无案牍之劳形(3)哀吾生之须臾 羡长江之无穷9C A “暗示小说主题”错误,有些故意拔高。B.“影响自己在乌乎村民心目中的威望”属于无中

16、生有。D.“老孙、老哈选择了回来”不是基于那个朴素的道理,而是两人只能留下一个人,两人不愿意分开才回来的。510亲如兄弟:形影不离,谁也不能放单。生活乐观,经历乱世,苦中作乐:边干活边唱。走南闯北,见过世面。擀毡手艺高超:擀出来的毡可以站得住。解析:从“两人从出徒到现在一起擀毡,几十年没分开过”可知两人亲如兄弟;从“从开始铺场子,他们就开始唱”可知生活态度乐观,苦中作乐;从“他们走南闯北眼望一辈子了,该是见过世面的”可知两人走南闯北,见过世面;从“他们用两根小棍子一支,毡直立在那里。这是显摆他们的手艺。手艺一般的,擀出的毡这样是站不住的”可知两人手艺高超。11二人过上了自己的好光阴。原因:从县里回来,不听别人吼骂,自己想咋唱就咋唱;从县里回来,可以过自己走街串巷、自由的擀毡生活,还能多见世面;老孙不留在县里,就可以和老哈一起擀毡,在一起不分离,做永远的好兄弟。解析:解答本题,需要结合他们回来之后和支书的对话以及支书去过县里之后对他们的评价这些语段当中去发现角度,解答题目,需做到合情合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