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2节气压带和风带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ppt

上传人:confusegate185 文档编号:1145319 上传时间:2019-05-11 格式:PPT 页数:65 大小:2.5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_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2节气压带和风带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2018_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2节气压带和风带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2018_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2节气压带和风带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2018_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2节气压带和风带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5页
2018_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2节气压带和风带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2节 气压带和风带,Page 2,背景材料,日美风战,1942年,日本针对美国搞了一次“风战”。根据日本军事气象学家荒川俊秀的建议,日本“动员”学生制作“气球飞船,使用定时装置携带燃烧弹飞向高空,两三天后飘到美国降落,使得美国森林大火此起彼伏,防不胜防。美国政府莫名其妙,为捉拿纵火“怪客”,曾派大批人员去森林里昼夜监护。日本的“气球飞船”是怎样飘到美国的呢?,Page 3,第2节:气压带和风带,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一,(假设地面均匀的情况下),Page 4,第2节:气压带和风带,气压带和风带,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本节知识清单,形成原因 形成过程及分布 季节移动,形成过

2、程 起亚中心的影响,Page 5,本节知识清单,气候,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气候的类型及判断 气候类型的分布 气候类型的成因分析 气候类型的特征分析,第2节:气压带和风带,Page 6,(一)、大气环流,1、大气环流概念:大气环流是指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它反应大气运动长时期的平均状态。(是放大或加强版的热力环流),Page 7,(一)、大气环流,2、大气环流特点:全球性、长期性、规律性,Page 8,(一)、大气环流,3、大气环流的形成:,太阳辐射的纬度差异,高低纬之 间热量差异,大气的 垂直运动,水平气 压差异,空气水 平运动,大气环流形成的根本原因,Page 9,(二)、单圈环流(

3、P33活动题),假设:地球表面是均匀的;不存在地转偏向力(冷热不均使其动 地球自转使其偏),结果:地球上存在一个赤道到两极的 单圈大气环流,0,90,冷高沉,热低升,单圈环流,Page 10,(三)、三圈环流,实际:地球表面是均匀的;受地转偏向力影响,结果:地球上存在低、中、高纬 三圈环流,0,90,冷高沉,热低升,30,60,低纬环流,中纬环流,高纬环流,Page 11,地转偏向力对大气环流的影响,Page 12,(五)、气压带的形成(以北半球为例),Page 13,(四)、三圈环流成因力的分析,1、热力因素:使大气热胀冷缩而引起上升和下沉的因素,2、动力因素:使大气积聚或阻挡产生上升和下沉

4、的因素,0,90,冷高沉,热低升,30,60,热力因素,动力因素,被迫下沉,被迫抬升,Page 14,(五)、气压带的形成,3、气压带的名称与简称:,赤道低气压带(1个),副热带高气压带(2个),副极地低气压带(2个),极地高气压带(2个),赤低,副高,副低,极高,简称,全称,Page 15,(五)、气压带的形成,4、气压带的分布:全球共有七个气压带,气压带分布南北半球对称,高低压间隔分布,Page 16,(六)、风带的形成,1、风带的形成:大气梯度力从高压带指向低压带,接着受地转偏向力影响,最终形成了风带。,2、风带的类型:,3、风向的判断:从哪个方向来就是什么风,Page 17,(六)、风

5、带的形成,4、风带的分布:全球有六个风带,与气压带相间分布。南北半球对称。,Page 18,(七)、气压带和风带的性质,原则:上升气流区湿润、下沉气流区干燥;风由低纬吹向高纬湿润、高纬吹向低纬干燥,西风湿润信风干,Page 19,(七)、气压带的形成,Page 20,(八)、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1、移动规律:相对于春秋分,地球上的气压带风带周期性夏季整体偏北、冬季整体偏南。,2、移动原因:因为太阳直射点的移动,Page 21,(八)、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Page 22,第2节:气压带和风带,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Page 23,(一)、地面状况的大气环流的影响,1、地面状况:理论上地面

6、状况是均匀。但是实际上,地球表面是不均匀的,存在着海陆差异和地形的起伏。,2、地面状况对气压带的影响: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改变了气压状况,破坏了气压带的带状分布,气压带被分成了一个个高低压中心。,3、南北半球差异:北半球海陆差异比较大,会形成一个个高低压中心;南半球因为海洋为主,基本上气压带保持带状分布。,Page 24,(二)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及影响(P36活动),Page 25,(三)、北半球冬季气压中心,冬季:副极地低气压带偏南,因为陆地此时是高压,此时陆地的亚洲高压阻断了副极地低气压,而低压部分留在了以阿留申和冰岛附近为中心的海洋上,气压中心:亚洲(内蒙古)高压、阿留申低压、冰岛低压,Pag

7、e 26,(三)、北半球冬季气压中心,阿留申低压,冰岛低压,亚洲高压,1月份海平面等压线,Page 27,夏季:副高偏北,因为陆地此时是低压,此时陆地的亚洲低压阻断了副高带,而高压部分留在了以夏威夷和亚速尔为中心的海洋上,气压中心:亚洲(印度)低压、夏威夷高压、亚速尔高压,(三)、北半球夏季气压中心,Page 28,(三)、北半球夏季气压中心,夏威夷高压,亚速尔高压,亚洲低压,7月份海平面等压线,Page 29,一月,七月,-气压带分裂成一个个高、低气压中心,副 极 地 低 气 压 带,副 热 带 高 气 压 带,(三)、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Page 30,(三)、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北半

8、球冬、夏季气压中心的分布,Page 31,形成原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最大的大陆和海洋),概念:因季节变化,风向也发生变化的大气环流。,(四)、季风环流(P39活动题),Page 32,分类:,东亚季风,南亚季风,夏季:东南季风,冬季:西北季风,夏季:西南季风,冬季:东北季风,(四)、季风环流(P39活动题),Page 33,(四)、季风环流(P39活动题),影响: 降水量; 降水量的空间变化,对我国影响: 使我国降雨夏秋多冬春少; 使我国降水量从东南向西北递减,Page 34,第2节:气压带和风带,气候,Page 35,气候景观,Page 36,气候景观,Page 37,气候景观,Page

9、38,气候景观,Page 39,(一)、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气温下降,对流层含有水汽和杂质,气流下沉,不利于水汽的凝结,气温上升,晴朗干燥,气流上升,成云致雨,Page 40,(一)、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对气候的影响,气流运动,气压带,分布,00附近,300附近,600附近,900附近,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上升,下沉,上升,下沉,湿热,干热,冷湿,干冷,下沉,上升,下沉,湿热,干热,温湿,干冷,气压带对气候的影响:低压带气流上升气候湿润多雨高压带气流下沉气候干燥少雨,Page 41,(一)、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风带对气候的影响:从低纬吹向高

10、纬、海洋吹响陆地的风湿润从高纬吹向低纬、陆地吹响海洋的风干燥,低纬信风,中纬西风,极地东风,副热带高压指向赤道低压 (由高纬吹向低纬),干热,副热带高压指向副极地低压,温湿,极地高压指向副极地低压,冷干,Page 42,(二)、气候成因的分析,气候的因子(气候取名的原则):气温;降水 例:热带沙漠气候,影响气候的因素:纬度;气压带风带;海陆分布;地形;洋流,从气压带风带角度分析气候成因:四种情况,Page 43,(二)、气候成因的分析,Page 44,(二)、气候成因的分析,1、气候统计图(气温折线和降水柱状图),(要特别注意数值),Page 45,(三)、气候类型的判断“三步走”,2、气候判

11、断“三步走”:以形定球以温定带以水定型,Page 46,(三)、气候类型的判断“三步走”,气候判断“三步走” 以形定球:温度折线往上凸是北半球,往下凹是南半球,北半球,南半球,Page 47,(三)、气候类型的判断,气候判断“三步走”:以温定带,Page 48,(三)、气候类型的判断,温度带气候类型:(43221共12种气候类型),不受温度带影响,高原山地气候,Page 49,(三)、气候类型的判断,Page 50,(三)、气候类型的判断,Page 51,(三)、气候类型的判断“三步走”,气候判断“三步走”:以水定型,Page 52,(三)、气候类型的判断“三步走”,气候判断“三步走”:以水定

12、型,Page 53,(三)、气候类型的判断“三步走”,气候判断“三步走”:以水定型,Page 54,(三)、气候类型的判断,Page 55,小试身手:试判断以下两种气候类型,Page 56,(四)、气候的分布,Page 57,(四)、气候的分布,理想大陆气候分布图:(根据地理位置判断气候类型),如何描述某种气候的分布 位于南北纬ab 大陆东岸还是西岸,例如: 热带沙漠气候:位于南北纬2030的大陆西岸 亚热带季风气候:位于南北纬2535的大陆东岸 热带雨林气候:位于南北纬10之间。,Page 58,反向运用,如何根据地理位置判断气候类型,请判断建瓯的气候类型?,Page 59,(五)气候特征的

13、描述,气候特征的描述:选择适当的词描述 气温特征的描述词:高温或炎热、温和或温暖、寒冷 降水特征描述词:多雨、湿润、干燥 气温或降水的时间特征描述词:全年、夏季、冬季,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热带沙漠气候:全年炎热干燥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雨热同期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雨热同期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暖湿润、雨热不同期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雨热同期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全年少雨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湿润冰原或苔原气候:全年寒冷干燥,Page 60,(六)气候的典型分布区,1、气候的典型分布

14、区:该气候分布最多的地区。,从名称上判断:地中海气候典型区在地中海热带雨林气候典型区在赤道附近 从成因上判断:季风气候在东亚和南亚,Page 61,(七)容易混淆的气候类型,1、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2、温带海洋性气候:在温度特征上是亚热带的气候,在地理位置上却位于温带,区别: 降水上:热带季风气候的量和变化比热带草原大 特征上:热带草原气候是分干湿两季,热带季风气候是分旱雨两季,Page 62,小试身手,判断以下两种气候类型的:名称、分布、特征、典型区,Page 63,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课堂小结,1、大气环流的概念和成因:热力环流的加强版 2、单圈环流:从赤道到两极 3、三圈环流

15、:低纬、中纬、高纬环流 4、气压带的形成、分布:气流的上升和下沉引起的 5、风带的形成分布:气压带之间的空气流动 6、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的规律和原因:夏北冬南,一、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二、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1、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的形成: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2、季风环流的成因、典型区及风向: 3、季风环流的影响:影响降水量及其季节变化,Page 64,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课堂小结,1、气压带和风带的性质:对降雨量的影响 2、气候的因子及命名:气温降雨 3、气候成因的分析:重点分析气压带风带 4、气候类型的判断:“三步走判断法” 5、气候的分布:理想大陆气候分布图 6、气候特征的描述:用适当的词描述气温和降水特征 7、气候的典型分布区:名称判断;成因判断 8、容易混淆的气候类型:热草和热季气候、温海气候,三、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Page 65,第2节:气压带和风带,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课件 > 中学教育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