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四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一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课件新人教版.ppt

上传人:jobexamine331 文档编号:1153993 上传时间:2019-05-11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5.8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四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一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课件新人教版.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四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一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课件新人教版.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四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一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课件新人教版.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四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一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课件新人教版.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四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一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课件新人教版.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四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析,考情,备考导航,建,网络,理清脉络,第一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探,核心,深度剖析,01,02,03,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表现: 统一的演化过程,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表现: 牵一发而动全身,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表现: 对其他区域的影响,探,核心,深度剖析,探究一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表现:统一的演化过程 地理环境各要素的发展变化是统一的,每个地理要素的演化都是自然地理环境演化的一个方面。区域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决定了其气候类型,进而影响水文、生物、土壤等自然地理要素,从而构筑了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 例如,我国西北地区,气候、水文、土壤等自然要素共同构成了西北独特

2、的荒漠环境。,探,核心,深度剖析,下图为小尺度范围各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 1图中至代表了自然地理环境的大气、生物、地质、地形、水文要素,其中对土壤形成比较稳定的影响要素是( ) A B C D 2图示区域( ) A土壤肥力与生物活动密切相关 B山坡上土壤厚度一般大于河谷 C土壤的矿物养分主要来自植被 D林地土壤有机质含量一般高于草地,C,A,探,核心,深度剖析,解析:第1题,各种成土因素中,母质(与地质密切相关)和地形是比较稳定的影响因素,气候和生物则是比较活跃的影响因素,选C。 第2题,生物是土壤有机质的来源,土壤肥力与生物活动密切相关,A正确。河谷地区地势平缓,

3、流水沉积作用强,土壤肥沃,山坡地势较河谷陡峭,易受流水的冲刷,土壤较河谷贫瘠,B错。土壤的矿物养分主要来自于成土母质,C错。树木的根系分布较深,直接提供给土壤表层的有机质较少,主要是以落叶的形式将有机质归还地表,草地根系茂盛且集中在近地表的土壤中,从而为土壤表层提供了大量的有机质,向下则根系的集中程度递减,因此林地土壤有机质含量一般低于草地,D错。,探,核心,深度剖析,3(2017湖南长郡中学月考)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博斯腾湖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该地年降水量不足30mm,蒸发量却高达2 000mm以上。湖面万千飞鸟,湖中鱼群游弋,其西北面是面积广阔的芦苇地。出售芦苇成为当地百姓

4、重要的经济来源之一,但总收入并不高。,探,核心,深度剖析,材料二 博斯腾湖是淡水湖,但是南侧不远有一个槽状盐沼池,池壁和底部均分布有厚厚的盐层。下图为盐池附近的地质剖面示意图。(1)推断博斯腾湖的主要补给水源,并说明理由。 (2)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简述湖泊、飞鸟、鱼群、芦苇之间的关系。 (3)结合水循环过程简述盐沼池盐层的形成过程。,探,核心,深度剖析,(1)推断博斯腾湖的主要补给水源,并说明理由。高山冰雪融水。原因:该区域深居内陆,降水量少;周边高大山脉有较多的冰雪融水汇入湖泊。 (2)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简述湖泊、飞鸟、鱼群、芦苇之间的关系。适宜的湖水深度有利于芦苇生长;芦苇为鱼

5、群提供饵料;芦苇地为飞鸟提供栖息地;鱼群为飞鸟提供食物;鸟粪为芦苇提供肥料。 (3)结合水循环过程简述盐沼池盐层的形成过程。博斯腾湖湖水通过含水层渗透(或地下径流输送)到盐池,盐池池水蒸发,盐分逐渐积累,形成盐层。,探,核心,深度剖析,探究二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表现:牵一发而动全身 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是相互制约的,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况的变化,进而诱发环境问题、自然灾害,最终破坏地理景观,危害人类生产生活。例如,滥伐森林引起整个生态环境失调。,探,核心,深度剖析,人类活动导致大气中含氮化合物浓度增加,产生沉降,是新出现的令人担忧的全球变化问题。一科研小组选择受人类干扰较小

6、的某地,实验模拟大气氮沉降初期对植被的影响。实验地植被以灌木植物为主,伴生多年生草本植物。下表数据为实验地以2009年为基数,20102013年实验中植被的变化值(测量时间为每年9月30日)。据此,完成13题。 1.实验期间植被变化表现为( ) 生物量提高 生物量降低 植株密度改变 植被分布改变 A B C D,A,探,核心,深度剖析,2实验期间大气氮沉降导致灌木、草本两类植物出现此消彼长竞争的是( ) A植株数量 B总生物量 C地上生物量 D地下生物量 3根据实验结果推测,随着大气氮沉降的持续,植被未来变化趋势是( ) A灌木植物和草本植物繁茂 B灌木植物和草本植物萎缩 C灌木植物繁茂、草本

7、植物萎缩 D灌木植物萎缩、草本植物繁茂,D,D,探,核心,深度剖析,解析:第1题,根据表中植株数量信息可知,灌木植物数量没有变化,但草本植物数量有明显增加,则植株密度改变;根据地上、地下生物量可看出生物量总体提高,正确。 第2题,表中地下生物量显示:灌木植物数量逐年减少,而草本植物数量逐年增加,呈现此消彼长态势。第3题,根据表中数据可看出,总体上草本植物越来越繁茂;灌木植物呈现地上增加、地下(根系)呈减少态势,且总量无增加,则未来可能出现萎缩。,探,核心,深度剖析,(2017广州模拟)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我国长白山上高山苔原带矮小灌木的冻害反而加剧。调查发现,长白山雪期缩短;冻害与坡度密切

8、相关,而与海拔基本无关;西北坡为冻害高发区。据此,完成45题。 4在高山苔原带,与坡度密切相关,而与海拔基本无关的指标是( ) A大气温度 B降水量 C积雪厚度 D植被覆盖度 5长白山西北坡比其他坡向冻害高发,是因为该坡( ) A年降水量最少 B冬季气温最低 C年日照最少 D冬季风力最大,C,D,探,核心,深度剖析,解析:第4题,在高山苔原带,海拔越高,气温越低,大气的温度与海拔有关;该带由于海拔高,气候严寒,湿度很大,降水量较多,降水量与海拔有关;该地风力较大,坡度越大的地区,积雪厚度小,坡度较小的地区和洼地,积雪的厚度大,因此积雪的厚度与坡度有关,与海拔无关;坡度大小影响土层薄厚,海拔高低

9、影响气温,土层和温度都会影响植被的生长。 第5题,由上题分析可知,雪期缩短会加剧冻害,由此判断积雪覆盖一方面通过增加土壤的湿度,起到抵御冻害的作用;另一方面“积雪覆盖”会抵御强风的侵袭,起到“保温”作用。长白山为东北西南走向,西北坡为冬季风的迎风坡,受地形抬升,多地形雨,A错;西北坡不是长白山海拔最高的地区,气温不是最低,B错;西北坡是夏季风的背风坡,晴天多,日照时数不是最少的,C错;西北坡是冬季风的迎风坡,风势猛烈,积雪易被风力吹散,不易堆积,植被裸露,导致冻害加剧,D对。,探,核心,深度剖析,【名师指津】自然地理要素的变化主要从以下角度思考:,探,核心,深度剖析,探究三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

10、表现:对其他区域的影响 某一要素的变化,不仅影响当地的整个自然地理环境,还会对其他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例如,青藏高原的隆起对其周边区域自然环境的影响就非常明显。,探,核心,深度剖析,(2017牡丹江模拟)大约在4 000万年前,青藏高原开始从海底隆升。经过漫长而缓慢的抬升,现在青藏高原的平均海拔已超过4 500m,形成了独特的自然景观。读图,完成12题。 1方框内对应的内容分别是( ) A太阳辐射强、气温低、空气稀薄 B气温低、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 C气温低、太阳辐射强、空气稀薄 D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气温低 2从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角度分析,下列现象 与青藏高原地理环境不相符的是

11、( ) A地壳隆升,海拔不断升高,气候逐渐变得寒冷干燥 B高山终年积雪,冰川广布,丰富的冰雪融水为河流提供水源 C土壤贫瘠,多冻土,土层深厚 D植被为高山草甸草原,动物以能抵御寒冷的牦牛为主,B,C,解析:第1题,青藏高原地势高,气温低,发育了冻土和冰川,对应气温低;地势高,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对应空气稀薄,对应太阳辐射强。 第2题,地壳隆升,海拔不断升高,气候逐渐变得寒冷干燥,A项相符;高山终年积雪,冰川广布,丰富的冰雪融水为河流提供水源,B项相符;土壤贫瘠,多冻土,土层较薄,C项不相符;植被为高山草甸草原,动物以能抵御寒冷的牦牛为主,D项相符。,探,核心,深度剖析,探,核心,深度剖析,3

12、(2017浙江省六校联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发源于西班牙昆卡省中西部潮湿山区的瓜迪亚纳河,注入大西洋加的斯湾,河流全长824km,是伊比利亚半岛最长河流之一,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西班牙和葡萄牙在该流域建设了多座水电站和水库, 进行充分开发和利用,所建水利工程大多具有发电、灌溉、供水、防洪等综合效益。 (1)比较A、B两地地形差异及主要外力作用。 (2)分析瓜迪亚纳河谷盛产葡萄的自然条件。 (3)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分析瓜迪亚纳河 流域开发对河口生物量的影响。,探,核心,深度剖析,(1)比较A、B两地地形差异及主要外力作用。A以山地为主,多峡谷,地势起伏大,以流水侵蚀作用为主;B以平原(三

13、角洲)为主,地形平坦,以流水沉积为主。 (2)分析瓜迪亚纳河谷盛产葡萄的自然条件。地中海气候,夏季阳光充足,光合作用强;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有机质积累;冬季温暖有利于葡萄过冬。 (3)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分析瓜迪亚纳河流域开发对河口生物量的影响。入海泥沙减少,导致三角洲萎缩;水生生物养分减少,入海水量变化导致水生生物生存环境变化;大坝修建影响洄游性生物的生存,导致河口各种水生生物数量减少。,探,核心,深度剖析,【名师指津】在分析某一地理现象或人类活动可能产生的影响时,是“一因多果”的形式,这一类问题的影响形式又有两种情况。 (1)“一因并果”,即对各要素的影响及影响程度是并列表现的。 (2)“一因串果”,即一种活动或现象对不同区域、不同要素的影响存在因果关系。 在一般情况下,两种模式往往是混合运用的。比如运用整体性原理,分析科罗拉多河开发导致径流量减少对下游自然环境的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课件 > 中学教育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