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民族大学附属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

上传人:explodesoak291 文档编号:1164647 上传时间:2019-05-16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8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省民族大学附属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云南省民族大学附属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云南省民族大学附属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云南省民族大学附属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云南省民族大学附属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云南省民族大学附属中学 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考号、姓名、考场、座位号、班级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一 、 现 代 文 阅 读 ( 34分 )( 一 ) 论 述 类 文 本 阅 读 ( 共 9分 , 每 小 题 3分 )阅 读 下 面 的 文 字 , 完 成 1-3题 。以“君子”为中国理想道德人格的典型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今天人们仍将“君子”作为人格美的典范。在孔子之先,君子主要指统治者,自

2、孔子后才成为主要以道德为标志的理想人格。很多论著中都有这样的解释:儒家所推崇的君子,是指拥有高尚道德和理想人格的人。论语中,君子是有着几乎完美人格的人,他们有着极高的内心修养,极好的行为准则。君子内心的人格修养来自不断地学习和思考。学习和思考是君子实现其人格理想、成为人格典范的前提和基础。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只有通过学习和思考,才能拥有自立于世的能力,拥有洞穿宇宙人生的犀利眼光与广阔视野。孔子重视学习儒家典籍,强调在政治实践中贯彻礼乐教化的原则,以实现儒家的社会理想。子曰:“兴于诗 ,立于礼,成于乐。 ”这表明, 诗在孔子时期是君子修身的重要项目。正是通过学诗 ,君子才更具有人

3、生美学意义上的价值仁义,知礼。“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君子是精神化的人,他追求的不是物质和名利,而是一种崇高的道德感,其核心就是仁义。仁者,爱人;义者,宜也。但很多时候,人总要面临仁义与利益的选择。 里仁篇对此表达了明确的看法:“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君子知礼,以礼来处理人与自身、他人、社会的关系。 论语中以君子衣食住用等方面的礼节来表明君子好礼的品质。日常生活中,对祭祀礼仪的推崇与尊重最能表现君子好礼的品质。在周礼几近消亡时,孔子的弟子问他是否可以结束一些祭祀仪式了,孔子表现得十分不舍。他难以割舍的不是礼的具体形式,而是礼所包含的精神导向作用。这不仅是2对长幼

4、有序、尊卑有法的留恋,更是对礼制下稳定、和谐的社会秩序的不舍。无论君子在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中扮演怎样的角色, “君子”形象所承载的人生美学价值一直是几千年来知识分子所追求的人格美的典范。君子在中国知识分子心中是理想形象:博学多识,仁义知礼,德行高尚;有治国安邦之能;处下位不馁,居上位不骄。在道德和行为上,君子由内而外的人格魅力始终令人神往。当今时代,作为有知识有理想的一代人,我们仍然向往君子式的人生。(摘编自杜晓丹中君子的人格之美 ,有删改)1下列关于“君子”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3 分)A中国一直以来都有把“君子”作为理想的道德人格典型的传统;即使在今天人们依然把它作为人格

5、美的典范。B虽然“君子”曾经是指统治者,但根据诸多论著的解释可知,儒家所推崇的君子是指拥有高尚道德和理想人格的人。C “君子”要想实现自己的人格理想,成为人格典范,就必须不断地学习和思考,借以提升内心的人格修养。D 论语中的“君子” ,不仅有着极高的内心修养,而且有着极好的行为准则,所以他们有着几近完美的人格。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3 分)A只学习而不思考或者只思考而不学习都是不可取的,唯有二者结合,才能拥有自立于世的能力和洞穿一切的眼光与视野。B在孔子时期, 诗是君子修身的重要内容。体现君子人生美学意义上价值的仁义和知礼,正是通过学诗获得的。C君子和小人对待“义利

6、”的态度明显不同,君子追求的是一种以“仁义”为核心的道德感,他们从不考虑物质和名利。D君子知礼好礼。与衣食住用等方面的礼节相比,日常生活中对祭祀礼仪的推崇与尊重更能表现君子好礼的品质。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富与贵是人人都想得到的,但如果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就不去享受,这是儒家在处理仁义与利益之间的矛盾时持有的鲜明态度。B在一些祭祀仪式的去留问题上,孔子并非难以割舍具体的形式,而是留恋长幼有序、尊3卑有法,更不舍礼制下稳定和谐的社会秩序。C几千年来, “君子”形象承载的人生美学价值始终是中国人所追求的人格美的典范,这与君子在社会、政治生活中扮演的角色有关。D无

7、论在道德上还是行为上,君子由内而外地不断散发着人格魅力。在当今时代,君子式的人生仍然让有知识、有理想的人为之神往。( 二 ) 文 学 类 文 本 阅 读 ( 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小题。春天,我的春天史光柱我最后一个用眼睛看到的春天是被疯狂的绞肉机绞碎的,春天淌着血,连同那天的太阳一起绞断,留下一条根,深埋在岁月里。那是 1984年的事,至今已整整二十个年头。往前一年,春天是和平的橄榄绿;再往前一年,我走在滇东老家的山道。父母送我入伍,父母爱、故乡情勾动情怀。路边有青青的麦苗、棕榈和灌木林。青青的麦田和灌木是春天。翻过山岗,便看不见了我熟悉的木屋和炊烟,能让我爬上山岗,回头再望

8、一眼的故乡是春天。花不标价,草不打折,那时的春天没有商家炒作的痕迹。伸进树丛的牛头、羊嘴告诉我日子香甜,啃嚼鲜美。一张慈祥的面容从天涯海角如期而至,它掏出钱褡子,传播慈善、慈祥。一枚枚类似金币、银币的东西,从山湾、地湾冒出来,从野茅草返青的沟崖露出来。这时我总在想,城里的春天,大厦装不下吧?为何城里工作的人回乡探亲,脸上都泛着红光?立交桥向四方炫耀,现代化进驻山乡。可霓虹灯跟油灯的距离越拉越大。我托着腮帮坐在灯影下苦思:什么时候大山不阻断遥远,我也把牛车上的梦搬到汽车上。生日有红烛,天天有饼吃,可能春天进家了吧!外婆跟我说,如能一天从鸡窝里捡两个蛋,你的春天也就来了,石榴树露出腼腆的神色,抛出

9、红绣球招引我忧郁的眼神,春天是家里买了一包盐,不用再吃淡菜,是季节熬出头,说是苦尽甜来。狗尾巴草穿花衣服是春天;蒲公英凑趣闪出身向路人报幕是春天;老地疤长新肉、添新喜是春天。这个季节,谁最尖刻草尖儿,谁最淘气春风,谁的腰肢最细链子草,谁的嗓音清亮,声带最长溪流,谁最高兴布谷鸟和油菜花一样招眼的秧子,谁的嗓门最大,是村长大块头。他把开春的调门起得很高。春天,何止大地蒸蒸日上,青麦苗暖阳坡,它还让汉子们将缩在衣领里的脖子伸直,起早上山,让女人们拉家常时不只嬉笑,还看山色。耕牛和我们的腿脚没闲着,担子压在4人肩上,愿望长翅。一个被贫穷剥夺书本的女娃,接过爷爷挖药材换来的学费,朝房头登枝的小鸟招招手。

10、春天来了,根的愿望得到伸展,种子跟苗床说着喷香的悄悄话。冷漠的土地找到掏心窝子的人。痛快地宣泄着压抑已久的心情。孩子们有了玩场,破口鞋成了打老鼠脸的锐利武器。穷山沟的孩子总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童话。天被雨婆婆刷洗成蓝屋檐,白云洗成春雪莲。丁香花刷得特丁香,鸟窝里的雏鸟是他们宠爱的丑小鸭,泥塘子当成天鹅湖,娃娃鱼成了美人鱼,蚂蚱窝当成星星屎。星星会拉屎撒尿,不知是哪位祖先注册在人们头脑里的童话。因为故事离奇,也因传说蚂蚱窝有消食败火的功能。老人们便说星星屎不脏,吃了长聪明。孩子们也想不呆不傻,长大后挣大钱,盖大屋,娶好媳妇,想聪明的孩子见到半个火柴盒大的蚂蚱窝,从枝叶上掰下,拿回家串烤着聪明。胆子小

11、的孩子,掰开蚂蚱窝,瞅着金色的虫卵囊仔细观瞧,最终不敢拿在火上烤熟亲尝。山道如线,扯着木屋放飞的风筝。坡地挂在高山上。谁在翘首?谁在顾盼?谁是年岁中的春蚂蚱?弓着腰,鼓着眼四下寻找。情缤纷,梦缤纷,青瓜棚看呆看傻了。在管生不管死、管成长不管成熟的春天,我怀着树的冲动,肩挑憧憬,能盘串蚂蚱情节的领地。如今,我娶了相知的人,小屋不大,但装得下工作之余的温馨。我拄着盲杖,敲打着未知的路面,能敲打未知,采来去去是春天。春景斩断殆尽,深埋在心里的根却在时时发芽。时时发芽的根是春天。大概我现在的春天就那么多了。就那么多的春天,牵动着我忙碌的身影。我握着生命的犁铧,翻犁一沟接一沟漆黑的命运。能翻犁命运、播种

12、未来是春天。你的春天是什么?是耕耘霓虹点点的春色?还是在嫩叶和花瓣间寻找她的眼神与面容?注:史光柱,1964 年生,云南马龙人。1984 年在保卫边疆的战斗中身负重伤,双目失明。1985 年自学写作,出版了多部作品。4. 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 文章开篇说“春天淌着血”,这是因为作者在当年的战斗中身负重伤,双目失明,那年春天给他留下了独特而残酷的印象。B. “蚂蚱窝”被当地人赋予特殊的意义,孩子们掰蚂蚱窝,作者也说“能盘串蚂蚱情节的领地”,这表现了人们对未来的期盼。C. “我握着生命的犁铧,翻犁一沟接一沟漆黑的命运”一句,使用了借代的手法,形

13、象地表现了作者面对命运的顽强精神。5D. 文章选取了故乡春天中的一些典型景象,生动地表现了故乡在作者心中的鲜明印象,回忆中充满了深深的眷恋之情。5. 文章的标题为“春天,我的春天”,请结合全文,分点概述“我的春天”的含义。(5分)6. 本文语言的文学味较浓,请从遣词造句的角度对此加以赏析。(6 分)( 三 ) 实 用 类 文 本 阅 读 ( 11分 )阅 读 下 面 的 文 字 , 完 成 7-9题 。材料一:浙江省的选考模式中,三门选考科目考生有两次考试机会,再加上外语,共计四门,最大程度地降低了传统高考“一考定终生”的风险。最初,高考改革的最重要目标就是改变“一考定终生”的传统,让真正有才

14、华、有特色的学生都能进入理想的大学。现在看来,新高考在这些方面做出的努力已经获得了大家的广泛认可。尽管浙沪两地的新高考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在新高考实施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其中,最让人质疑的便是被各方看好的“走班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师资水平、管理能力等多方面的局限无法得到有效的落实。“走班制”是指学科教室和教师固定,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水平和兴趣愿望选择自身发展的层次班级上课。不同层次的班级,其教学内容和程度要求不同,作业和考试的难度也不同。这一教学方式既能因材施教,又能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在国外许多知名私立中学被广泛采用。但在具体的学校工作中,“走班制”却遇到

15、了很多困难。从目前许多学校的实际情况看,根本没有足够的师资来开设所有的组合课程。上海的 6选 3模式有 20种排列组合,而浙江的 7选 3模式更是达到了 35种组合,但大部分学校能提供的课程组合模式仅有 7到 8种,条件差些的学校甚至更少。与“走班制”相配套的选考制度在落实过程中同样与预期出现了偏差。选考制度在设计时的主要出发点是希望学生的兴趣、学科特长能够得到充分发挥。你擅长什么,你对什么感兴趣你就选考哪门科目。听起来很完美,但要知道,在中国许多家长的眼里,“喜欢不能当饭吃”。据调查,物理这门学科在浙沪新高考中就被许多同学“无情抛弃”了。由于很多学生觉得物理学科很难,在与其他考生竞争时会处于

16、劣势而影6响高考成绩,最终选择放弃物理。“作为自然学科的基础,物理教育的缺失将直接影响到基础教育和大学教育,不利于考生个人的成长和国家的人才培养。”洪文强调。新高考改革的一个重要目的在于分担单次高考的压力,切实减轻学生负担。中大教育考试教研中心负责人陈学崇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学校的具体教学和学生的表现看,高考的压力的确是被分担了,但是学生的负担却反而加重了。他表示,减负也好、选考也好,新高考的方向就是要让学生有更多自主选择的权利,真正掌握自己的未来。但高中生要真正独立思考、规划自己的人生还有较长的路要走。(节选自科技日报,有删减)材料二:“新高考”之下,学生的高考成绩由“两依据一参

17、考”构成:“两依据”指统考和学业水平考试;“一参考”即综合素质评价。今年浙江考生迎来全新的“3+3“高考模式:必考科目语数外 3科统考,外语一年可考两次,自选 3科学业水平考试成绩计入总成绩,学业水平考试可一年两考。(节选自新华社网易教育)7.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 浙沪两地的新高考都完成得比较顺利,让真正优秀的人才进入理想大学的改革目的基本达到了。B. 新高考改革实行之后,浙沪两地的高考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不少问题。C. “新高考”采取选考制度,主要出发点是让学生的兴趣和学科特长得到充分发展。D. “一考定终身”使学生学习负担很重。“新高考

18、”不仅减轻了高考压力,同时也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8. 下列对材料中“新高考”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 )(5 分)A. “新高考”学生的高考成绩由必考科目语数外 3科的统考成绩和自选的 3科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组成。B. 物理之所以遇冷,是因为学校和多数家长摆脱不了功利主义的影响。C. 因为师资水平等的影响,“新高考”中,“走班制”最让人质疑。D. 浙江的 7选 3模式,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自由搭配考试组合。这让学生的兴趣、学科特长得到了充分发挥。7E. 不管是减负,还是选考,在有关人士看来,新高考应该让学生有更多的自主选择权利,从而真正掌握自己的未来。9. 根据上述

19、材料,概括说明“新高考”存在哪些问题? (3 分)二 、 古 代 诗 文 阅 读 ( 36分 )( 一 ) 文 言 文 阅 读 ( 19分 ) 阅 读 下 面 的 文 言 文 , 完 成 10-13 题 。庞籍,字醇之,单州成武人。及进士第。知州夏竦以为有宰相器。预修天圣编敕 ,擢群牧判官,因转封言:“旧制不以国马假臣下,重武备也。今日圣断乃异于昔,臣窃惑焉。若是,则清强者沮矣。 ”久之,出知秀州,召为殿中侍御史,章献太后遗诰:章惠太后议军国事。籍请下阁门,取垂帘仪制尽燔之。又奏:“陛下躬亲万机用人宜辨邪正防朋党擢进近列愿采公论毋令出于执政。 ”孔道辅谓人曰:“言事官多观望宰相意,独庞醇之,天

20、子御史也。 ”为开封府判官,尚美人遣内侍称教旨免工人市租。籍言:“祖宗以来,未有美人称教旨下府者,当杖内侍。 ”诏有司:“自今宫中传命,毋得辄受。 ”数劾范讽罪,讽善李迪,皆寝不报,反坐言宫禁事不得实,以祠部员外郎罢为广南东路转运使。又言范讽事有不尽如奏,讽坐贬,籍亦降太常博士。寻复官,徙福建转运使。自元昊陷金明、承平,破五龙川,边民焚掠殆尽,籍至,稍葺治之。戍兵十万无壁垒,皆散处城中,畏籍,莫敢犯法。使部将狄青将万余人,筑招安砦于谷旁,数募民耕种,收粟以赡军。元昊遣李文贵赍野利旺荣书来送款,籍曰:“此诈也。 ”乃屯兵青涧城。后数月,果大寇定川,籍召文贵开谕之,遣去。既而元昊又以旺荣书来,会帝

21、厌兵,因招怀之,遣籍报书,使呼旺荣为太尉。籍曰:“太尉三公,非陪臣所得称,使旺荣当之,则元昊不得臣矣。今其书自称宁令或谟宁令 ,皆其官名也,于义无嫌 。 ”朝廷从之。仁宗不豫,籍尝密疏,请择宗室之贤者为皇子,其言甚切。徙定州,召还京师,上章告老,寻以太子太保致仕,封颍国公。薨,年七十六。时仁宗不豫,废朝、临奠皆不果,第遣使吊赙其家。赠司空,加侍中,谥庄敏 。10对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组是( )(3 分)A陛下躬亲/万机用人/宜辨邪正/防朋党/擢进近/列愿采公论/毋令出于执政B陛下躬亲万机/用人宜辨邪/正防朋党/擢进近/列愿采公论/毋令出于执政C陛下躬亲万机/用人宜辨邪正/防朋党/擢进

22、近列/愿采公论/毋令出于执政D陛下躬亲/万机用/人宜辨邪正/防朋党/擢进近列/愿采公论/毋令出于执政11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 “判官” ,古代设置的一种属官,宋代于各州沿置,选派京官充任称签书判官厅公事。B “致仕” ,指的是古代官员正常退休,源于周代,汉以后形成制度。8C “薨” ,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去。D文中的“不豫”是指不事先预备。例如礼记中庸:“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庞籍不畏权贵。庞籍升任开封府判官时,力阻章惠太后垂帘听政,烧掉垂帘礼仪制度,面对后宫干政,要求杖打内侍

23、,拒绝听从命令。B庞籍长于史事。仁宗执政初期,庞籍劝谏仁宗使用人才应当辨明奸邪和正直,防止朋党,提拔亲近大臣,要听取众大臣的意见,不要只听信于执政大臣。C庞籍治军有方。庞籍为解决数万士兵军用物资问题,招募百姓就地耕种,以供军粮,戍兵纪律严明,虽分散驻扎在城中,却无一人犯法违禁。D庞籍足智多谋。庞籍识破了元昊的外交手段,断定李文贵带着野利旺荣的书信投诚是欺骗,并在青涧城驻扎军队,抵挡敌人大举进犯。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 分)(1)数劾范讽罪,讽善李迪,皆寝不报。(2)太尉三公,非陪臣所得称,使旺荣当之,则元昊不得臣矣。(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

24、14-15题。遣 兴杜甫我今日夜忧,诸弟各异方。不知死与生,何况道路长。避寇一分散,饥寒永相望。岂无柴门归,欲出畏虎狼。仰看云中雁,禽鸟亦有行。 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5 分)A.首句的“忧”字总领全诗,其余各句或叙事或议论,都在抒发诗人内心的忧伤。B.“何况道路长”是说诗人因为路途迢遥而归乡不得,思乡之情、难归之悲溢于言表。C.“岂无”两句表明诗人虽有家可归,但因“虎狼”当道而回家无望的无奈心情。9D.末尾两句写诗人仰观天空中飞翔的大雁,透露出让大雁为分散的兄弟捎信的愿望。E.本是通过抒写诗人自己在乱世中对亲情的特殊感受,侧面反映当时残酷的社会现实。15诗

25、的第一句就说:“我今日夜忧。 ”诗人日夜忧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诗句简要概括。(6 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6 分)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 ”由此可以联想到论语十则中孔子的话:“ , 。 ”三峡中总写三峡春冬之景色的句子是:“ , 。 ”荆轲刺秦王中,通过环境描写来渲染氛围,表现荆轲慷慨赴难、为国捐躯的精神的句子是:“ ,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阅读下面三段文字,完成 17-19题。网络并不是文学经典遭遇尴尬的 ,但网络的 癖性,确实将文学经典本来就脆弱的存在又推到了一个更加感伤的历史时空。文学经典名著在各种符号纷争的网络

26、版图上、在精神需求多元化的现代社会中还有没有统领群雄的权威性呢?这个问题本应该交给厚重的文学史去裁决,( )文学原来固有的对象(客观世界)和功能(审美教化)已经退化,文学经典名著的价值取向也不再显得那么冷艳而高傲了。 “高处不胜寒”的姿态在百草丛生的网络文学社区里只剩下了没落后的哀怨和叹息, 的世界正在数字化媒介的包围中变成一个众声喧哗的群欢空间。文学经典名著,在平民起义般的网络革命中,露出无奈的眼神。文学已不再是文学大师们的专属品,而且已成为平民大众的指尖玩意。专职作家大量“死亡” ,网络写手 。一个高傲,一个时髦,文学经典名著遭遇时尚网络:一声叹息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

27、的一项是( ) (3 分)10A. 元凶巨恶 无所不至 孤芳自赏 水到渠成B. 罪魁祸首 无孔不入 孤芳自赏 应运而生C. 元凶巨恶 无所不至 顾影自怜 水到渠成D. 罪魁祸首 无孔不入 顾影自怜 应运而生18.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A. 但在网络符号浪潮汹涌澎湃的面前,已经由不得“权威”的文学史慢悠悠地来回答了。B. 但在网络符号浪潮汹涌澎湃的面前,已经由不得慢悠悠的“权威”的文学史来回答了。C. 但在汹涌澎湃的网络符号浪潮面前, “权威”的文学史已经由不得慢悠悠地来回答了。D. 但在汹涌澎湃的网络符号浪潮面前,已经由不得“权威”的文学史慢悠悠地来回答了

28、。19.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3 分)A. 文学已不再是文学大师们的专属品,也已成为平民大众的指尖玩意。B. 文学已不再是文学大师们的指尖玩意,也已成为平民大众的专属品。C. 文学大师们的专属品已不再是文学,而是成为平民大众的指尖玩意。D. 文学已成为平民大众的指尖玩意,不再是文学大师们的专属品。20.下面是一封信的主要内容,其中有五处不得体,请找出并作修改。(5 分)获悉文学院下周举办活动,隆重庆贺先生教书 50周年,我因俗务缠身,不能光临,特惠赠鲜花一束,以表敬意,随信寄去近期出版的拙著一册,还望先生先睹为快。盛夏快来了,请先生保重身体。1. 改 2.

29、改 3. 改 4. 改 5. 改 21. 仿照示例,感受和理解下面两个画面形象的内在涵义,请为它们分别设计画外音。要求中心明确,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6 分)示例:画面:一个女孩在“有需要可自取”的零钱箱前驻足,把自己手中的硬币放了进去。画外音:你相信良善,提供便利;我心怀感恩,传递爱心。画面一:一个行动缓慢的老人脱下帽子,向停车礼让他的司机深深鞠躬致谢。画外音一: 画面二:四川九寨沟地震中,前方落石滚滚,一个身着迷彩服的士兵与人们逆向奔跑,跑向救灾前线。11画外音二: 四、写作(60 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 分)牧羊人养了一群羊。放牧时,他放声高唱:“我雪白的羊群啊

30、,多么可爱。 ”可是看到羊群里的那一只黑羊,他有点不快。他盘算着要卖掉黑羊:这样,我的羊群里都是可爱的白羊了。冬天,一场暴风雪让牧羊人与羊群走散。草原上银装素裹,到哪里寻找羊群?牧羊人十分焦急,突然发现远处有一个晃动的小黑点,跑过去,找到了自己的羊群。他高兴地抱起那只立功的黑羊:“多亏了你!”春天,牧羊人的羊群里多了几只黑羊,他的歌声依旧嘹亮:“我的羊群啊,多么可爱。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字数不少于 800字。122018年秋季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试题答案1D【解析】 强加因果。 “极高的内心修养”和“极好的行为准则

31、”都属于完美人格的一部分。也不存在递进关系。2C【解析】说法绝对。从文中“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可知,君子从不考虑的是不义之富与贵。3.C【解析】 曲解文意。由原文“无论君子在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中扮演怎样的角色”可知, “君子”形象与君子所扮演的角色无关。4.C【解析】 使用手法为借喻。5. 春天是和平的岁月;春天是回忆中故乡的自然生机与美好人情;春天是苦尽甜来的生活改善;春天是对美好的期盼;春天是改造命运创造未来的奋斗精神。 (每点 1分)6. 词语使用:使用了大量形象化的词语,形象可感;词语搭配:词语组合新颖独特,具有诗意。句式使用:整句的大量运用,增强了文章的节奏感;修辞运用:使用了拟人

32、、比喻等手法,表达生动,富有情趣。 (每点 2分,答到其中 3点满分)7. D【解析】 “同时也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错,原文为“从学校的具体教学和学生的表现看,高考的压力的确是被分担了,但是学生的负担却反而加重了” 。 8.CE【解析】 (答到其中一点 2分,两点 5分)A 项,原文说“学生的高考成绩由两依据一参考构成” ,选项中漏了参考部分。B 项偷换主语, “学校”错,原文说“在中国许多家长的眼里, 喜欢不能当饭吃” ,主语是家长。D 项, “这让学生的兴趣、学科特长得到了充分发挥”错,原文只是“出发点” ,是愿景,不是事实。9. (1)“走班制”无法有效落实;(2)选考制度和个人兴趣、

33、特长不匹配;(3)多样选择加重职业规划压力,学生负担加重。 (每点 1分,共 3分)10C【解析】注意语句的语法结构。11D【解析】不豫,天子有病的讳称。12A【解析】 “力阻章惠太后垂帘听政”应为“出知秀州,召为殿中侍御史”时。13 (1)多次因犯罪之事弹劾范讽,范讽与李迪要好,都扣留下来没有上报朝廷。(2)太尉三公,不是陪臣所能称呼的(官职) ,假使旺荣成为太尉,那元昊就不能做臣子了。【参考译文】庞籍,字醇之,是单州成武人。考中进士。知州夏竦认为庞籍有做宰相的才能。 (朝廷)13准备编修天圣编敕 , (庞籍)升为群牧判官,于是请他人代为转达奏章说:“过去的制度规定臣下不能使用国家所养之马,

34、这是一种重视武备的表现。如今皇上决断不同于过去,臣私下觉得很迷惑。如果这样,那么清廉的官吏就会感到丧气。 ”很久后,庞籍离开京城任秀州知州,奉召任殿中侍御史,章献太后颁布遗诏:章惠太后参议军国大事。庞籍请求交付阁门,取来垂帘礼仪制度全部烧掉。又上奏说:“陛下亲自处理国家事务,使用人才应当辨明奸邪和正直,防止结交朋党,提拔亲近大臣,要听取众大臣的意见,不要使它取决于执政大臣。 ”孔道辅对人说:“言事官大多看宰相的眼色,揣摩宰相的意图,唯有庞醇之是天子的御史。 ”任开封府判官时,尚美人派遣内侍声称教旨(上对下的告谕)免除工人市租。庞籍说:“宋朝建朝以来,还没有美人声称教旨下达州府的,应当杖打内侍。

35、 ”命令有司说:“从今以后宫中传命,不要马上接受。 ”多次因犯罪之事弹劾范讽,范讽与李迪要好,都扣留下来没有上报朝廷,反而说(庞籍上奏)宫禁之事不实,庞籍从祠部员外郎被罢免为广南东路转运使。又说范讽没有将事情全部上奏,范讽因此而贬官,庞籍也被降为太常博士。不久又官复原职,调任福建转运使。自从元昊攻陷金明、承平,攻破五龙川,边境百姓被焚烧掠夺几乎完尽,庞籍到任后,才稍稍修治好。驻守军队十万人却没有坚壁完垒,都分散驻扎在城中,由于畏惧庞籍,没有一人犯法违禁。 (庞籍)派部将狄青率领万余人,在谷旁边修筑招安砦,多次招募百姓就地耕种,将收获的粮食作为军需之用。元昊派李文贵带着野利旺荣的书信前来投降,庞

36、籍说:“这其中有诈。 ”于是在青涧城驻扎军队。数月后,元昊果然大举进犯定川,庞籍召见李文贵进行劝导晓谕,将他遣送走。不久元昊又让野利旺荣修书一封,正值仁宗厌恶战争,于是对元昊进行招安安抚,派遣庞籍回报书信,叫旺荣做太尉。庞籍说:“太尉三公,不是陪臣所能称呼的(官职) ,假使旺荣成为太尉,那元昊就不能做臣子了。如今他的来信自称宁令或谟宁令 ,都是官名,在意义上没有什么疑忌。 ”朝廷听从了庞籍的建议。仁宗身体不适,庞籍曾秘密上疏,请求选择宗室中的贤俊之士为皇太子,言辞十分恳切。 (庞籍)被调往定州,奉诏回到京师,上书朝廷告老还乡,不久以太子太保的职位退休,被封为颍国公。后去世,终年七十六岁。这时仁

37、宗身体不适,废朝、临奠都未实现,只派遣使者吊唁并资助其家办理丧事。追赠司空,加封侍中,谥号“庄敏” 。14.BD(答对一项给 2分,答对两项给 5分)【解析】:B 项,错在“归乡不得,思乡之情、难归之悲”。兄弟分散,不知都流落在何方,所谓“道路长”是说兄弟间相距的道路长,并不是说诗人与家乡的距离远。D 项,错在对末尾两句的理解,这两句其实是借空中的大雁能够相伴飞翔,和人的弟兄分散进行对比,表达弟兄离散的悲伤。15.兄弟分散,无法相见,不知死生。饥寒交迫,度日艰难。14天下大乱,盗寇横行,无法安定地生活.(每点 2分。意思对即可。)1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风萧萧

38、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17.B【解析】第一处,元凶巨恶:指为人所憎恶的恶势力头子。罪魁祸首:作恶犯罪的头子,或指坏事的根子。 “元凶巨恶”强调程度,而“罪魁祸首”强调最先,更符合语境。第二处,无所不至:指什么坏事都干得出来,也指没有达不到的地方。此词强调范围。无孔不入:比喻有空子就钻。此处是强调网络有空子就钻的癖性, “无孔不入”符合语境。第三处,孤芳自赏:泛指自命清高,自我欣赏的人。也指脱离群众,自以为了不起。顾影自怜:意为回头看看自己的影子,怜惜起自己来。多用于形容女子孤独失意的样子。此处是形容文学名著,以及前文“高处不胜寒的姿态” ,推断出此处选用成语“孤芳自赏” 。第四处,水到渠

39、成:指条件成熟,更强调自然而然的状态和听凭事物发展的趋势。应运而生:旧指应天命而产生。现指适应时机而产生。此处是说网络写手适应时机而产生,所以“应运而生”符合语境。故选 B。18.D【解析】此题关键点在前半句,由原文“文学经典名著在各种符号纷争的网络版图上”说明前半句中心词为“网络符号浪潮” ,故选“但在汹涌澎湃的网络符号浪潮面前” ,排除A、B;C 项后半句语序错。故选 D。19.A【解析】此题关键点有三:一是句子间关系;二是语序;三是“指尖玩意”指网络文学。划线句子“文学已不再是文学大师们的专属品,而且已成为平民大众的指尖玩意” ,根据前文,本句的主语是文学,排除 C项。根据语境此处的“指

40、尖玩意”是指“网络文学” ,而“网络文学”是平民化的,是属于“平民大众的” ,排除 B项。根据前文先说“文学经典名著” ,后说“平民起义般的网络革命(指网络文学) ”,以及后文先说“职作家” ,再说“网络写手” ,根据前后文照应,此处应先说文学大师,再说平民大众。排除 D项。故选A。20“教书”改为“从教”;“光临”改为“前往”或“参加”;“惠赠”改为“奉上”“奉送”或“敬赠”;“先睹为快”改为“指正”或“斧正”;“快来了”改为“将至”或“将临”。21.画外音一:人心在互相体谅中温暖,世界在相互礼让中美丽。 (或长辈是晚辈最好的教科15书,今天,我向您鞠躬。 )画外音二:他们也是血肉之躯,却义

41、无反顾;他们也有家人朋友,却无惧无畏。 (或你的一举一动,都流淌着与人民群众心心相通、血浓于水的深情。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补写相关内容。感受和理解下面画面形象的内在涵义,为它们分别设计画外音。画面一考生可分别围绕“爱” “感恩” “守护” “关怀”和体谅等美好品德来写。画面二“爱民” “责任” “使命” “勇敢”等精神设定中心,意思对即可。22.作文立意参考黑羊白羊,都是好羊。 (应该一视同仁,同等对待) (中心立意)发现黑羊身上的不凡。 (看似其貌不扬的东西,一旦发现它的价值,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好处)多种多样也是美。 (羊群角度)容纳另类。 (善待黑羊)好团队需要“异端者”尊重不同的声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