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德阳五中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10月月考试题.doc

上传人:amazingpat195 文档编号:1170642 上传时间:2019-05-1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0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德阳五中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10月月考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四川省德阳五中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10月月考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四川省德阳五中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10月月考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四川省德阳五中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10月月考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四川省德阳五中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10月月考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1 -四川省德阳五中 2018-2019 学年高一语文 10 月月考试题1 本试卷满分 150 分,考试时长 120 分钟。 2 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 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上交。一、现代文阅读(36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意境一词的提出在唐朝。日本僧人介绍唐朝的诗论,在南卷论文意里有“夫作文章,但多立意” “思若不来,即须放情却宽之,令境生。然后以境照之,思则便来,来即作文” 。这里所说的“意” ,同“情”结合,即情意

2、。所说的“境” ,即境界,即把感情色彩附着在景物上。 “以境照之” ,即在境界上产生诗意,就可创作了。托名王昌龄的诗格说:“诗有三境:一曰物境。欲为山水诗,则张泉石云峰之境,极丽绝秀者,神之于心,处身于境,视境于心,莹然掌中,然后用思,了然境象,故得形似。二曰情境。娱乐愁怨,皆张于意而处于身,然后驰思,深得其情。三曰意境。亦张之于意而思之于心,则得其真矣。 ”这里的三境就是意境,只是把偏重于写山水的称为物境,偏重于抒情的称为情境,偏重于言志的称为意境。这里讲的所谓物境,主要有两点:一要看到山水的“极丽绝秀” ,即山水之美;二要“形似” ,描绘出山水的形象来。因为写出了诗人心目中的山水之美,是形

3、象和美的结合,所以构成物境。情境、意境同物境的分别,只是情境写出了“娱乐愁怨” ,意境写出了“意志” ,把情意跟景物结合,就成了情境和意境了。其实这三者都是情景和境界的结合,情和意也往往结合着,抒情里有意,达意里有情,写山水里也往往有情意,所以这三境都是意境。刘勰文心雕龙物色里说,诗人受到外界景物感触,这种景物互相连接着,是无穷的,所以称为万象,只要在视听的范围里所接触到的,附着上感情色彩,产生诗意,都可构成创作。又说:“写气图貌,既随物以宛转;属采附声,亦与心而徘徊。 ”“图貌”是描绘形象,是写景;“与心”是表达情意,是抒情。这两者结合,就做到情景交融,构成意境了,即情意同境界结合了。 “写

4、气”是描写气候, “属采”是运用辞采,也是为写境界用的。人间词话说:“红杏枝头春意闹 ,着一闹字而境界全出。 云破月来花弄影 ,着一弄字而境界全出。 ”这里提出境界出不出的问题,也就是哪些诗有境界,哪些诗没有境界。一个“闹”字把诗人心头感到的蓬勃春意写出来了,一个“弄”字把诗人欣赏月下花枝在轻风中舞动的美写出来了。这些是诗人的独特感受,写出了这种独特感受,不论是诗人把他的感情色彩附着到景物上去也好,诗人写出了景物本身所具有的情态也好,都是有意境的。 (有删改)1根据原文对意境的分析,下列各项中引用诗句不属于意境的一项是(3 分) ( )A.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诗句表现杜甫对

5、故乡的思念之情, “丛菊两开”既描写菊花已经连续两年开放,又表现了诗人羁旅他乡的苦闷。B.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刻画了一个儒雅潇洒,镇定自若,极富军事指挥才能的周瑜形象。C. “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该句写李清照思念丈夫,夜不能寐的孤寂, “凉”既指天气凉爽,也指词人内心凄凉。- 2 -D.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诗句表达了陶渊明对官场的厌倦,对自由生活的向往,“池鱼”用池中的鱼来比喻身处官场的诗人自己。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 分) ( )A. 日本僧人在介绍唐诗的诗论中提出了“意境”这一概念,这里所说的“意”即情意;所说的“境” ,即境界。B.

6、王昌龄所作的诗格认为诗歌可分为三境:一曰物境,二曰情境,三曰意境。C. 刘勰认为诗人受到外界景物感触,这种景物只要在视听范围中可接触到,附着上情感,产生诗意,都可构成创作。D. 无论是诗人把自己的情感色彩附着在景物上,还是在诗中写出景物本身具有的情态,只要写出了诗人的独特感受,都是有意境的。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 作者认为诗格中提到的诗歌三境究其本质就是意境,因为三者都是抒情里有意,达意里有情,都是情景和境界的结合。B. 物境既要看到山水之美又要描绘出山水的形象来;情境写出了“娱乐愁怨” ;意境写出了“意志” ,把情意跟景物结合,就成了情境和意境了。

7、C. 刘勰在文心雕龙物色中提到的“写气” “属采”是指描写手法和对象的问题,“写气”指描写气候, “属采”是运用辞采。D. 人间词话举“红杏枝头春意闹” “云破月来花弄影”中“闹” “弄”二字例子说明诗歌写出了诗人内心的独特感受,都是有意境的。(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在徐志摩的故乡 张同吾去年晚秋时节,在北方已是万木萧疏了,而在江南海宁却仍是杂花生树层林尽染,浓浓的绿荫掩映着红顶楼房,一派幸福安详的景象。海宁是个神奇的地方,我曾三次登临百里长堤观潮,白光耀眼,惊涛裂岸,声如万马奔腾,状若山倾海翻。我因而理解了:是海洋文化和潮文化,在海

8、宁人聪颖细腻的文化性格中增添了大气、潇洒与果敢,所以这里才会诞生国学大师王国维、训诂大家朱起凤、语言学大家许国璋、书法大师张宗祥、佛学泰斗太虚、红学家吴世昌、金石家钱君匋、军事家蒋百里、电影艺术家史东山、诗人穆旦、作家金庸等。海宁又是诗人徐志摩的故乡,他以博爱精神、青春气息和人性光彩谱写出情韵悠长的诗章,它们恒久的艺术魅力穿越时间的幛幔,至今仍辐射光芒。我来到位于硖石镇的徐志摩故居,重温他短暂而又潇洒浪漫的一生。这座略带浅红的灰色楼房约 600 平方米,周围是一片美丽的草坪,围绕着铁铸栅栏,是典型的花园洋房。1926 年徐志摩与陆小曼结婚,徐父尽管反对这桩婚事,却拧不过儿子的韧性,为之修建了这

9、座典雅的住宅。庭院和廊下均由名贵大理石铺就,一层厅堂是西式地板和吊灯,摆设着中式桌椅,二层徐志摩与陆小曼的卧室则一派西式陈设。徐志摩十分喜爱这座中西合璧的宅第,称其为“香巢” ,又将他与陆小曼的起居室题名“眉轩” 。每天清晨他都去买一束鲜花送给妻子,新婚燕尔娇宠之至。徐志摩确是为爱而生、为爱而死的人,林徽因的清纯隽美、风华绝代,陆小曼的能歌- 3 -善舞、柔美娇艳,都令他奋不顾身地追求,诚如他对恩师梁启超坦言:“我之甘冒世之不韪”, “实求良心之安顿,求人格之确立,求灵魂之救度耳” 。灵魂得以救度,生命却殁于英年,他是为赶赴北京听林徽因讲演而在空中遇难的。一年之后他热恋的“徽徽”痛定思痛,写下

10、了这样的诗句:“别丢掉/这一把过往的热情,/现在流水似的,/轻轻/在幽冷的山泉底,/在黑夜在松林/叹息似的渺茫茫:/你仍要保存着那真!/一样是月明,/一样是隔山灯火,/满天的星,/只有人不见,/梦似的挂起,/你向黑夜要回/那一句话你仍得相信/山谷中留着/有那回音!”而唤作“眉”的小曼在多年之后有为志摩扫墓一诗:“肠断人琴感未消,此心久已寄云峤。年来更识荒寒味,写到湖山总寂寥。 ”两位才女,前者情深意切,后者痛断肝肠。瞻视橱柜中的种种实物和墙壁上的许多照片,眼前仿佛有朗朗新月冉冉升起。他是“新月派”的灵魂,那些沐浴过欧风美雨的才俊,胡适、闻一多、朱湘、孙大雨、邵洵美、林徽因、陈梦家、沈从文、卞之

11、琳等都围绕着他,如群星拱月。徐志摩一生追求爱、美和自由,此亦是他诗歌美学的精髓。由于历史的倾斜和观念的偏颇,他在半个世纪中受到贬损,但其美丽的文学光焰无法遮拦。伴随着新时期的到来,他的诗又重暖人间。有人说他是过分西化的,殊不知他的文化之根植于中国沃土,他自书楹联“山高水长中有神悟,风朝雨夕我思古人” 。因此他的诗才有优美的意境、鲜明的节奏、和谐的音韵和精湛的语言。一篇篇抒情短章广受读者的喜爱,那首仅有五行的沙扬娜拉堪称短诗极品,而他的代表作再别康桥更是家喻户晓历久弥新:“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他走了,却把诗歌的精神财富和艺术财富留给了中国和世界。

12、站在徐志摩故居的庭院,仰望湛蓝的天空,我想起他乘飞机时的感言:这座飞机带着我的灵魂飞过高山,飞过大潮,飞在丛林间。我当时就望这样飞出这空气的牢笼,飞到整个宇宙里去这隔世的玄思和遐想,已成为现实,如今有多少诗的后继者,在更广阔的时空里飞翔。(摘自光明日报 ,有删改)4.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第一段景物描写,表现幸福安详的景象,烘托了作者对徐志摩深切的缅怀和哀悼之情,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B第二段渲染氛围,为下文作铺垫,同时也表现了徐志摩聪颖、大气、潇洒、果敢的性格特点,引人入胜。C本文恰到好处地引用了诗歌、人物语言,既充实了文章的内容,又使文章语言优美,富

13、有诗意,饱含深情。D这篇文章看似平淡,实则娓娓道来,熔叙述、描写、议论、抒情于一炉,运用比喻、拟人、对比等手法,富有极强的表现力。5.文章最后一段有什么妙处?请简要分析。 (6 分)6.你对“他走了,却把诗歌的精神财富和艺术财富留给了中国和世界”这句话是怎样理解的?请联系现实阐述。 (6 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材料一 一个健康的中国,需要一个健康的文艺市场,中国的崛起,更离不开科学家。现在明星片酬越来越高,他们住豪宅开豪车,广告收入动辄七八位数,而那些终生投身- 4 -科研的科学家,大多却身居陋室。这种现象的存在,让成长中的孩子

14、难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孩子们都已经变得很现实,觉得搞科研是没出息的。他们的人生目标不是升官就是发财,当明星更是名利双收。科学家地位远不如演艺明星,是社会价值观的扭曲,是时代的悲哀。浮躁的社会,人们追逐的都是表面的光鲜亮丽。于是各种包装炒作,让人们失去了自然和本真,浮躁的气息扩散到每一个角度,使得现代人已经不再关注社会的本源,而是追求虚无的奢侈浮华。中国正处于转型时期,互联网的变革又让人们惴惴不安,人们都在寻找精神依托。我们需要能给国人做正确价值导向的“名人” ,而恰恰社会上有文化、有担当、有责任感的名人太少了。正因为没有真正的思想舵手,才使很多明星、网红爬到了时代之巅。人们不得不思考:中

15、国精神在哪里?中国复兴从何谈起? (节选自陈中华博客) 材料二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公布了 2015 年的国际学生能力测试,结果显示,美国“将来期望进入科学相关行业从业的学生比例”为 38%,中国只有 16.8%,不及 OECD 国家的平均值。去年,物理学家霍金开通了个人微博,短短半月粉丝数量突破了 350 万。事实上,霍金之所以在全世界拥有数量巨大的粉丝,不光因为他对广义相对论的贡献,还来自于他在热门电视剧生活大爆炸中扮演他自己,利用电子发声器与摇滚乐团录制歌曲。写得了论文,做得了网红,这就是霍金的魅力。整日埋头实验室,甚至抱病工作,英年早逝,在我们的宣传中,仿佛科学家不经坎坷,他

16、们的道德形象就不高大。而事实上,有血有肉、有喜怒哀乐的科学家更能凸显人生的高度和厚度。科学家对孩子们的吸引力,除了科学本身的魅力,很大部分要靠科学家来具体化和人格化。对青年人来说,收入和地位等因素也极大地影响了职业理想的选择。科学家的经济回报和社会地位似乎不如明星是当下的现实。现在,我国最高科技奖奖金每人 500 万元人民币,由国家主席亲自颁发,正在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我们应以此反拨社会潮流。让科学家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明星,成为孩子们争相崇拜的偶像,唯有如此,当科学家才能重新成为孩子们的职业理想。 (节选自 2017 年 1 月 19 日光明日报第 6 版)材料三 社会发展到今天,必须承认和接

17、受其多元性和复杂性。各行各业都出精英,只不过用的评价标准不同罢了。把屠呦呦和黄晓明放在一起比较,是一种危险的逻辑。正如一提援外、减免他国债务,就有人提我国的贫困人口一样,如此对比似乎已成为一种万能诡辩术。如果用北京的房价来衡量青蒿素的学术价值,会得出什么结论?如果用一些方法降低“黄晓明们”的收入,限制“黄晓明们”婚宴规模,这又会是怎样的情形?市场与行政力量当各归其位,各司其职,各尽其力。屠呦呦的反面教材,不是连结婚都会躺枪的黄晓明,也不是娱乐圈这个花花世界。反而是学术界内的各种失范现象,如学术造假、学术浮躁、科研体制僵化、收入分配不合理、科研机构衙门化、人才培养机制受阻等,才是阻碍科学家发挥更

18、大作用的环境因素,从长远说,也损害了科学家在国人心目中的形象。(摘自 2015 年 10 月 13 日新华每日电讯 )- 5 -7.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A三者都关注当下中国科学家的社会地位相对不高的问题,从材料对此的分析来看,原因不仅在社会对名利的追逐,科学界自身也有很多地方值得反思。B材料三论及学术界内的各种失范现象阻碍了科学家发挥更大作用,因此材料一、二讨论的“科学家地位远不如演艺明星”现象,并不严重。C材料一对我国科学家地位不如娱乐明星的现象,分析较为详尽,具有较高的思考价值,而材料二和材料三观点单一,缺乏深度。D三者都试图从内因外因两方面引导读者思考

19、中国科学家地位不如明星的问题,体现了论者对中国科学发展的认真反思和良好期待。8.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分析,较为合理的两项是(5 分) ( ) ( )A与材料一比较而言,材料二把科学家与大众的疏离归因于科学家的角色定位,材料三甚至认为只是科学界的内部问题,都有失偏颇。B三则材料所持观点不尽相同,各有依据,这是论者基于自己的眼光和立场表达的见解,均能激发读者从不同的角度思考社会事件。C对于同一社会现象,三者关注点各有侧重,材料一重在原因分析,材料二重在如何改善,材料三重在为明星高收入作辩解。D三者对科学家和明星地位的论说,有些地方针锋相对,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百家争鸣” ,由此可看出当下社会价值观的多

20、元化。E从三则材料来看,对社会现象的评论,不能止于现象,应该探出背后深刻的社会原因,如果没有提出解决办法,这样的评论就没有价值。9.怎样才能让“当科学家”重新成为年青一代的“职业理想”?根据材料,谈谈你的理解。(4 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8 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公弗许。及庄公即位,为之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祭仲曰:“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

21、非制也,君将不堪。”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对曰:“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公子吕曰:“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公曰:“无庸,将自及。”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子封曰:“可矣!厚将得众。”公曰:“不义不昵,厚将崩。”- 6 -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夫人将启之。公闻其期,曰:“可矣。”命子封伐京,京叛大叔段。段入于鄢。公伐诸鄢。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遂置姜氏于城颍,而誓之曰:“不及黄泉,无相见也。”既而悔之。颍考叔为颍谷封人,闻之,有献于公,公赐之食。食舍

22、肉,公问之。对曰:“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公曰:“尔有母遗,繄我独无。”颍考叔曰:“敢问何谓也?”公语之故且告之悔对曰君何患焉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公从之,遂为母子如初。君子曰:“颍考叔,纯孝也,爱其母,施及庄公。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是之谓乎。” (节选自左传隐公元年)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公语之故/且告之悔/对曰君何患焉/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公从之B公语之故/且告之悔/对曰/君何患焉/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公从之C公语之故/且告之悔/对曰君何患焉/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公

23、从之D公语之故/且告之悔/对曰/君何患焉/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公从之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百雉,指城墙,在此指城墙的高度。雉指古代计算城墙面积的单位,长三丈高一丈为一雉。B缮,有修补、保养、抄写之意。在此文是修补盔甲兵器的意思。C诗,文学体裁的一种,通过有节奏和韵律的语言反映生活、抒发情感,在此是诗经简称。D 左传为纪传体史书,此文属于一篇完整而优美的记事散文。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 “庄公寤生,惊姜氏”为后文埋下了伏笔。即姜氏的对其的厌恶,以及在共叔段将要攻打庄公时,姜氏与共叔段串通一气。B祭

24、仲以及公子吕都都曾告诫过庄公:共叔段的种种做法都有害。但是庄公始终没有采取什么措施防范,只曰:“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不义不昵,厚将崩。”C作者通过一系列事件写出了郑庄公的阴险与狡诈,姜氏的偏心溺爱,共叔段的贪得无厌,突出了庄公的无为,姜氏的不亲,共叔段的不本分。D在颍考叔与庄公的对话中,庄公幡然醒悟,这一事件体现出颍考叔的大爱。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 分)(1)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2)公曰:“尔有母遗,繄我独无。 ”颍考叔曰:“敢问何谓也?”(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7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 141

25、5 题。浣溪沙 苏 轼 风压轻云贴水飞,乍晴池馆燕争泥。沈郎多病不胜衣。 沙上不闻鸿雁信,竹间时听鹧鸪啼。此情惟有落花知! 【注】沈郎:诗人自比南朝诗人沈约,体弱多病。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上片词人先用简笔勾勒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春天画图,欲扬先抑,为抒情蓄势。B一个“争“写出了雨后初晴,燕子争相啄泥筑巢的景象,增强了画面的动感。C词人借用沈约之典,乐景、哀情相衬,使哀情更深,产生了跌宕的审美效果。D上片开头两句写景,第三句抒情,先实后虚。下片则虚实结合,情中见景。15下阕主要运用了哪些意象?结合诗歌分析这些意象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6 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26、1 小题,10 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部分。 (10 分)(1) 沁园春长沙中旧地重游,引发对往昔生活回忆的两句 , 。(2) 再别康桥中点明作者寻梦归来后放声高歌,用“一船星辉”来比喻对往昔生活的回忆和留恋的诗句是 , 。(3) 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 ”这与出师表中的“ , ”两句意思一致。(4)戴望舒的雨巷中塑造了一个丁香一样的姑娘,她有“ , ,丁香一样的忧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 ”(5)在孟子鱼我所欲也一文中,表明在“生”和“义”无法同时兼顾的情况下应该采取的正确态度的句子是“ , ” 。三、语言文字运用(16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71

27、9 题。修路,对山水而言,刀砍斧凿是不可避免的。路,像一条长长的沟壑,切割在山水之间。然而,修路人魔术般的营造,路却成了艺术品,或者一首诗,不但是粗暴的、枯燥的穿山越岭,而且是美感十足的跋山涉水。京承高速,就是其中一条梦境般的快速路。不但看不出丝毫的撕裂痕迹,反而使人感到,这山水,这路,原本就是 的一体。这一切,是修路人用智慧、汗水营造出来的。这山岭,这野地,虽无言则有心,记着他们的 ,记着他们的流血与牺牲。这延伸路面,这些高山隧道,令人 。路旁燃烧的那一排排火炬树,把山野和路面映照得格外鲜艳。这,是修路人留下的佳作。还有金山岭下的那些野山菊,热热闹闹开得正盛,( ),是专门用来表彰种植它们的

28、那些修路者的。它们一丛丛、一片片地微笑在那里,仿佛与巍峨长城有个约定似的。它们遥相呼应, 。这,也是修路人留下的佳作。17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8 -A然而,修路人魔术般的营造,却成了艺术品,或者一首诗,虽然是粗暴的、枯燥的穿山越岭,但却是美感十足的跋山涉水。B然而,在修路人魔术般的营造中,路却成了艺术品,或者一首诗,不再是粗暴的、枯燥的穿山越岭,而是美感十足的跋山涉水。C然而,修路人魔术般的营造,路却成了艺术品,或者一首诗,不再是粗暴的、枯燥的穿山越岭,而是美感十足的跋山涉水。D然而,在修路人魔术般的营造中,路却成了艺术品,或者一首诗,尽管是粗暴的

29、、枯燥的穿山越岭,但也是美感十足的跋山涉水。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这是晚秋摆出的一道盛宴 B这是摆出的一道晚秋盛宴C像是摆出的一道晚秋盛宴 D像是晚秋摆出的一道盛宴19依次填入文中虚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鬼斧神工 筚路蓝缕 拍案叫绝 心有灵犀B天造地设 风餐露宿 叹为观止 心照不宣C鬼斧神工 筚路蓝缕 叹为观止 心照不宣D天造地设 风餐露宿 拍案叫绝 心有灵犀20下列词语中,字音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寥廓(lio) 峥嵘 (zhng) 沧茫 忸怩不安 B颓圮(t) 彷徨(png) 惆怅 万户候 C河畔(bn) 长篙(ho)

30、 叱骂 意气风发D漫溯(s) 火钵(b) 萧瑟 枯燥无味21下面是某人发给朋友的一则手机短信中的部分内容,有六处不合语体要求,请找出四处并加以修改。(4 分)我于昨晚明白家母重病住院、急需手术、资金不足的消息,甚为挂念。现拜托王晓峰给你 5000 元,以尽绵薄之力,请务必领受;他日抽闲我定当前往医院看看。祝愿老人家病体早日康复! 四、写作(60 分)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 分)不管在中餐还是在汉字里,神奇的“味”字,似乎永远都充满了无限的可能性。 除了舌之所尝、鼻之所闻,在中国文化里,对于“味道”的感知和定义,既起自于饮食,又超越了饮食。请以“ 的味道”为题目,按要求写一篇记叙文。要求:请在横线处补上恰当的词语;以叙述、描写为主,兼用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字数不少于 800 字;抒发真情实感,不得套作和抄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