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河北武邑中学 2018-2019学年上学期高一入学考试语文试题一、语言知识运用: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正在进行旅行开发论证的千岛湖水下古城,其历史可以追溯到一千年以前。B. 目前,相关部门正在进行广州地铁效应的交通评估,评估结果预计近段时间就会出炉。C. 一条条崭新的高速公路上,鳞次栉比的汽车来来往往,呼啸着穿梭其间。D. 我凝望着夕阳中的圆明园,那些断壁残垣深深印在我的脑海里。【答案】C【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核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要做到正确理解和使用词语,必须了解词义、词性、词义的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词语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等词语知识,准确判断和使用词
2、语。A 项,追溯:逆流而上,向江河发源处走,比喻探索事物的由来。B项,出炉:1.取出炉内烘烤、冶炼的东西。2.比喻新产生出来。D 项,断壁残垣:形容残败的景象。这三项词语使用正确,符合语境。C 项,鳞次栉比:意思是像鱼鳞和梳子齿那样有次序地排列着,多用来形容房屋或船只等排列得很密很整齐。不能修饰“汽车” ,所以使用错误。故选 C。【点睛】解答词语题,第一、逐字解释词语,把握大意;第二、注意词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词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词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
3、语义重复的现象。2.结合语境,选出下列语段中加点字音、字形无误的一项是我们读中国,用祖先钻木的火种,照亮华夏文明生生不息的长河;我们读中国,沿着甲骨文 cng( )桑的纹理,驾驭历史的长车纵横阡陌( )我们在“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唐诗里,读感恩的中国;我们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 chn( )娟”的宋词里读思念的中国;我们在炮火连天的硝烟里读怆( )然悲壮的中国A. 苍 m 婵 chun B. 沧 bi 蝉 chunC. 苍 bi 蝉 chun D. 沧 m 婵 chun【答案】D2【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字音和字形的熟记能力。沧桑:来自中国成语沧海桑田。大海变成了种桑树的田地,
4、种桑树的田,变成了大海。比喻自然界变化很大或世事多变,人生无常;或喻世事变化的巨大迅速。阡陌:读作 qin m ,二字均从阜(阜即土堆、土埂),指田间小路。出自晋代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婵娟的意思常用者有三,形容姿态曼妙优雅;美女、美人;形容月色明媚或指明月。怆然:拼音:chung rn,悲伤的样子。所以选 D。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三十年来,社会沧桑巨变, 读者做精神家园守望者的宗旨却始终未变。B. 炮轰食品犯罪行为,维护百姓餐桌安全,是时代赋予新闻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C. 杜闯本想认真准备,但见他们水平参差不齐,也只好由着他们敷衍了事了。D. 虽明知网络游戏危
5、害巨大,可有些学生依然抵挡不住诱惑,一个个前赴后继地扎了进去。【答案】D【解析】【详解】此题考核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答题时注意明确词语的含义,然后比对给出的句子,看使用是否合乎语境,题中 D项,前赴后继:前面的上去了,后面的紧跟上来。形容英勇战斗,不怕牺牲,奋勇向前,是褒义词,用在此处不妥。沧桑巨变:比喻世事的巨大变迁,形容变化很大。义不容辞:从道义上讲不允许推托、拒绝。参差不齐:形容水平不一或很不整齐。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 玉,全称玉石,是一种美丽的矿石。质细而坚硬,有光泽,略透明,可雕琢成工艺品。在古代诗文中,常用玉来比喻和形容一切美好的人或事物。如:玉女、亭亭玉立、珠
6、圆玉润等。B. 溯,意思是顺着水流的方向走、顺水而行。如:出自诗秦风蒹葭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和水经注江水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C. 牙璋,古代调动军队的符信。古代皇帝调兵的令牌,共有两块,一凹一凸,皇帝一块,主将一块,用以调兵。D. 烽火台是古代在边境建造的,通常台上放置干柴,遇有敌情时则燃火以报警通过山峰之间的烽火迅速传达讯息;古有周幽王为博褒姒一笑,烽火戏诸侯而失天下的典故。3【答案】B【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文学常识的熟记能力,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回顾所读文章的相关情节,根据
7、问题作答即可。B 项表述不正确,溯:逆流而上。【点睛】 “文学常识”的考查旨在开阔学生的文学视野,加深对那些在社会上有重要影响力的作家、作品的了解。它主要考查:(1)识记中国重要作家的时代及代表作。(2)识记外国重要作家的国别与代表作。(3)识记文学体裁常识。一般难度不大,注意一个“常”字和“名”字,不要纠缠于细枝末节,可列表比较或归类复习,增加得分把握。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优点和缺点总是同时存在的, 。 , , 。 。比如一个说话大嗓门的人,在嘈杂的地方或是需要找人的时候,就能很好地发挥作用。时候缺点换个场景可能就是优点了聪明的人不但能清醒地认识它们往往还
8、能把缺点变成优点巧妙地展现出来可它们的呈现往往还要参照物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先通读完题目提供的语句,明确总体话题,找出其中的关键性词语(比如代词和关联词) ,然后结合材料的语境,注意前后语句的承接关系和对应关系,进行排序。解答本题可以用排除法,首先后文“比如一个说话大嗓门的人,在嘈杂的地方或是需要找人的时候,就能很好地发挥作用”是用来证明的,由此排除 A、B 项;其次“巧妙地展现出来”的是缺点变成优点,所以正确顺序应为,由此排除 C项;故选 D。【点睛】做句子衔接题,总体来说要认真阅读所给的语段,把握其内容要点
9、,然后认真分析所给的选项,找出规律,结合上下文的具体语境,恰当地做出判断具体来说,可按下面的方法去做:1注意话题的统一,陈述对象的一致;42 上下文的文意合理,语句合乎逻辑,尤其是要注意语句间的关系,如,是否有先后顺序,关联词的搭配,看是否有总分、因果、转折、递进等关系;3 如有比喻,要看本体喻体应一致;4注意前后句式应相同,前后语序要一致;5注意语句的前后照应,感情色彩要一致;6注意前后音节和谐,语句结构要完整;7一般来说音节少的在前,音节多的要在后。6.下列文化、文学常识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A. 陶渊明,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 ,世称靖节先生。东晋著名田园诗人。代表作桃花源记的文体是“
10、记” 。B.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 305篇,也称“诗三百” ,这些诗歌分为“风” “雅” “颂”三个部分。C.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我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代表作有呐喊 、 彷徨 、 朝花夕拾等。D. 木兰诗选自元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 。 “乐府”是指汉魏六朝文学史上出现的一种能够配乐歌唱的旧诗体。【答案】D【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理解熟记文化常识的能力,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D 项,由三处错误,作者为宋朝。两汉所谓乐府指音乐机关。后来慢
11、慢演变为诗体名称。这种样式应是“新诗体”二、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7.团团和圆圆是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团团的学习成绩不如圆圆,因此妈妈不让圆圆跟团团来往了,要求圆圆与成绩好的同学多交往。如果你是圆圆,将如何劝说妈妈同意你继续与团团交往。要求语言简明、连贯、得体。【答案】妈妈,我和团团是兴趣相同、无话不说的好朋友。除了成绩不如我,他(她)有很多方面值得我学习。我不会因为与团团的交往而耽误学习,请你一定相信我,好吗?【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劝说时要注意以下几点:称呼恰当,理由充分,语言要通顺明白,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以商量的口吻,语气柔和委婉而不生硬,5不能偏离”朋友各
12、有长处和不耽误学习“这一劝说主题。8.现代通讯方便快捷,古老书信日渐式微。近期一档“用书信打开历史”的读信节目见字如面 ,却刷爆了朋友圈。某班开展“书信与阅读”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1)语文老师结合活动主题拟好了一幅宣传标语,请你再拟写一幅。书信抒写人间真情,阅读读出精彩人生。你拟写的是:_。(2) 【材料一】不久前,综艺节目见字如面悄然走红。这档以明星读信为主要形式的阅读推广节目,从开始播到第一季结束,几乎一直保持着“零差评”的惊人成绩。在豆瓣上最初评分高达 9.8分,并连续三周登上豆瓣综艺榜首。截至目前,全网点击量超过 2亿,而受众当中,_。【材料二】见字如面受众调查1
13、823岁 2429岁 30岁以上30% 48% 22%请借助【材料二】 ,在【材料一】的横线处填写一句话,总结节目受众情况。(3) 【材料三】书信作为私人内心话语的承载,一笔一画、一字一符,无不灌注着写信人的真情。每一封书信都是一个历史节点,封存着一个鲜活的时代场景。看见这些文字,就如同看见写信者本人一样,即使相距几十年、几百年、甚至几千年,虽然有距离,但通过对文化的解读,朗读书信的内容,也能让这些离我们遥远的文化碎片粘连起来,为当世人学习并传承。请根据【材料三】 ,在下面横线上补写两个句子,使之构成一组排比句。书信里灌注着作者的真情,_。(4)有媒体评价:“见字如面让人们重新认识到了阅读的力
14、量 。 ”根据你的阅读体验,谈谈你对“阅读的力量”的理解。_6_【答案】 (1). 书信打开历史,阅读成就未来 (2). 30 岁以下的年轻人占 78%。 (或:2429岁占多数,30 岁以上的占少数。 ) (3). 封存着时代的场景,传承着遥远的文化 (4). 读书给我成长的力量。 童年中外祖母讲给阿廖沙的故事,让我同阿廖沙一样,获得了以宽大的胸怀,坚强面对生活磨难的力量。【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体考查语言简明、连贯、得体能力。 (1)宣传标语,感情要真挚,构思新颖,语言简明。字数要适中,内容要积极,用语要通俗,修辞要显明。例句的句式整齐,所以你所拟的句子也应该有这一特点。特别是主题要鲜
15、明,一定不能脱离“书信与阅读”的主题。 (2)抓住本题中心议题“见字如面受众调查” ,看清表中各项内容,根据数字的变化分析其反映的问题,即可得出受众当中 30岁以下的年轻人占 78%的结论。(3)仿句,要求有三:一是所述事物属于同类事物,二是句子的结构要相同,三是句式和语气要一致。有的还要求写作手法相同,比如修辞方法相同,要与上一句构成排比句。仿照前例句“灌注着作者的真情”的句式结构。内容要与前一句相谐。一定要符合神形兼备的要求。 (4)题干要求谈谈对“阅读的力量”的理解。要求根据你的阅读体验来谈。要围绕所读文章的内容说出相应的理由。根据自己的生活实际或社会生活来谈依据。阐述自己感受时,要概括
16、出自己的看法。文言文段阅读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十六年,奉车都尉窦固出击匈奴,以超为假司马,将兵别击伊吾,战于蒲类海,多斩首虏而还。固以为能,遣与从事郭恂俱使西域。超到鄯善,鄯善王广奉超礼敬甚备,后忽更疏懈。超谓其官属曰:“宁觉广礼意薄乎?此必有北虏使来,狐疑未知所从故也。明者睹未萌,况已著耶?” 乃召伺胡诈之曰:“匈奴使来数日,今安在乎?”伺胡惶恐,俱服其状。超乃闭伺胡,悉会其吏士三十六人,与共饮。酒酣,因激怒之曰:“卿曹与我俱在绝域,欲立大功以求富贵。今虏使到裁数日,而王广礼敬即废。如令鄯善收吾属送匈奴,骸骨长为豺狼食矣。为之奈何!”官属皆曰:“今在危亡之地,死生从司马。 ”超曰:
17、“不入虎穴,不得虎子。当今之计独有因夜以火攻虏使,彼不知我多少,必大震怖,可殄灭也。灭此虏则鄯善破胆,功成事立矣。 ”众曰:“当与从事议之。 ”超怒曰:“吉凶决于今日。从事文俗吏,闻此必恐而谋泄。死无所名,非壮士也。 ”众曰:“善。 ” 初夜,遂将吏士往奔虏营。会天大风,超令十人持鼓,藏虏舍后。约曰:“见火然皆当鸣鼓大呼。 ”余人悉7持兵弩夹门而伏。超乃顺风纵火,前后鼓噪。虏众皆乱,超手格杀三人,吏兵斩其使及从士三十余级,余众百许人悉烧死。注:班超,班固之弟,沟通西域,为发展与西域的政治文化联系作出不朽功绩。9.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宁觉广意薄乎? 薄:微薄B. 明
18、者睹未萌 萌:开始发生,显现C. 可殄灭也 殄灭:消灭D. 见火然皆当鸣鼓大呼 然:“燃”10. 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语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 悉会其吏士三十六人 会天大雨,道不通B. 因激怒之曰 独有因夜以火攻虏使C. 今虏使到裁数日 唯大王裁其罪D. 遣与从事郭恂俱使西域 匈奴使来数日11. 下列句子中,不能都表现班超多谋善断的一项是A. 明者睹未萌,况已著耶 如令鄯善收吾属送匈奴,骸骨长为豺狼食矣B. 此必有北虏使来,狐疑未知所从故也 匈奴使来数日,今安在乎C. 从事文属吏,闻此必恐而谋泄 不入虎穴,不得虎子D. 战于蒲类海,多斩首虏而还 酒酣,因激怒之12. 对这段文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19、A. 班超从鄯善礼节上的先敬后废,察知有变,便机智诱供鄯善侍者,断然采取相应措施。B. 鄯善佯结汉朝,暗通匈奴,终于被班超发现,得到应有的下场。C. 班超运用激将法,发动官兵,出敌不意,火攻匈奴,一举获胜。D. 班超英勇善战,出使西域又多谋善断,终于取得巨大胜利。13. 翻译文中语句(1)乃召伺胡诈之曰:“匈奴使来数日,今安在乎?”伺胡惶恐,俱服其状。(2)而王广礼敬即废。如令鄯善收吾属送匈奴,骸骨长为豺狼食矣。为之奈何!【答案】9. A 10. B 11. D 12. B 13. (1)就叫来鄯善国的侍者,骗他说:“匈奴使者来了几天,现在在哪里?”侍者惊慌害怕,就把情况全部都说了。(2)鄯善
20、王广的礼节诚敬就没了。如果让鄯善王将我们送给了匈奴,我们的躯体就将永远8被豺狼所啃食。我们该怎么办!【解析】【9 题详解】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靠平时对课文知识的积累,在课外文言文阅读当中,辨析重要词语的含义正确与否,有时就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根据上下文推断出其词义,A 项,薄:减低。故选 A。【10 题详解】试题分析:此题考查虚词的用法,解答文言文虚词题的时候,常用的答题技巧就是代入法。高考考察文言文虚词的题型大部分都是把虚词放在两个句子中比较。答题的时候,考生可以先把虚词分别代入到两个句子,看是否通顺,如果通顺就是相同,反之,则不同。B、因:乘;A、会
21、:召集;适逢;C 裁:通“才” ;裁决;D 使:出使;使者。故选 B。【11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分析能力。这类题目常涉及人物行为举止、人物主张、人物情感、人物思想道德、人物性格、人物志向、人物才智、选文的综合性八类信息的筛选,做题时要在原文中找准区间,把准对象,体情察意,切忌张冠李戴,忌断章取义,无中生有。D 项,前句表现的是其英勇善战。故选 D。【12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考生应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然后与选项进行比较分析。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
22、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B 项,并非佯结汉朝,暗通匈奴,而是受匈奴威胁,不敢靠拢汉朝。从其“奉超礼敬甚备”可知。故选 B。【13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翻译文言句子,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理解文中重点实词、虚词的意义,正确译出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等,注意使用规范的现代汉语。此题翻译时需要注意的关键词句有:(1) “诈”:欺骗;“安在”宾语前置句,正确语序是“在安” , “安”疑问代词,哪里;“服”承认。 (2) “属”译为“这些人” ;“长”译为“长久” ;“为之奈何”固定句式,意思是“对此怎么办呢?”“为
23、”是介词“对”的意思, “之”是代词“此” 、 “这”的意思, “奈何”是疑问代词“怎么”的意思。这个句子也可以这样解释:“怎么处理这事呢?” 。9参考译文:十六年,奉车都尉窦固出兵攻打匈奴,任命班超为代司马,带兵另外去攻打伊吾,在蒲类海作战,杀死了很多敌人就回来。窦固认为他有能力,就派他跟从事郭恂一起出使到西域。班超来到鄯善,鄯善王广接待班超恭恭敬敬,礼节周到,后来一下子变得疏远懈怠。班超对随同他的官兵说:“难道不觉得鄯善王广礼敬的心意减低了吗?这一定是有北方敌人的使者到来,他心里犹豫,不知道要靠在哪一边好的缘故。聪明人在事物未出现端倪时就已经看出来,更何况已经很明显了呢?”就叫来鄯善国的侍
24、者,骗他说:“匈奴使者来了几天,现在在哪里?”侍者惊慌害怕,就把情况全部都说了。班超就把侍者禁闭起来,把其他官兵三十六人全部召集起来,和他们一起喝酒。酒酣时候,趁机激怒他们说:“你们和我都在荒漠极远的地方,想的就是立下大功来求得富贵。如今敌人的使者到来才几天,鄯善王广的礼节诚敬就没了。如果让鄯善王将我们送给了匈奴,我们的躯体就将永远被豺狼所啃食。我们该怎么办!”官兵们都说:“现在处在危险的地方,是生是死都听从司马的。 ”班超说:“不入虎穴,就抓不到虎子。现在的办法,就只有趁夜用火攻击匈奴使者,他们不知道我方有多少人,一定非常震惊害怕,这就可以把他们全部消灭。消灭了这些敌人,鄯善一定会吓破胆,那
25、就可以完成使命,成功立业了。 ”大家说:“应当跟从事商量商量。 ”班超生气说:“是凶是吉,就在今天决定。从事文绉绉的一个庸俗官吏,听到这事一定会害怕而让计谋泄露。死得不明不白,就不是壮士。 ”大家说:“好。 ”刚入夜,班超就带着官兵奔向敌营。刚好那天刮大风,班超让十个人拿着鼓,藏在敌人房屋后面。约定说:“看到火烧起来就全部擂鼓大喊。 ”其他人全部拿着兵器弓箭埋伏在房门两旁。班超就顺风放火,前后擂鼓大喊。里面的敌人全部乱成一团,班超亲手杀死三个敌人,其他官兵斩杀那些使者和随从卫兵三十多个,其他的一百多个全都烧死。古诗文阅读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列小题。【甲】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
26、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乙】战城南杨炯10塞北途辽远,城南战苦辛。幡旗如鸟翼,甲胄似鱼鳞。冻水寒伤马,悲风愁杀人。寸心明白日,千里暗黄尘。【注】白日:喻指君主。典出宋玉九辩:“去白日之昭昭兮,袭长夜之悠悠。 ”14. 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甲诗通过描写出使塞上的所见所闻,表达了诗人的爱国之情。同时“单车” “征蓬” “归雁”等也传达了内心的忧郁和激愤。B. 甲诗尾联既是实写,又暗示了边塞将士紧张的战斗生活,表达了作者对将士们戍守边关、奋勇杀敌的敬意。C. 乙诗以征战者的口吻记述戍边生活,将战场的血腥与残酷场面写得淋漓尽致,读者从诗句
27、里可以感受到将士内心的低落与哀怨。D. 乙诗颔联通过典型景物“幡旗” “甲胄”来描绘战场景象。战旗猎猎,盔甲似鱼鳞,不但写出了军队威武,而且写出了士兵斗志。15. 乙诗尾联表达了征战者怎样的思想感情?16. 两首诗颈联都描写了边塞景色,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景色的特点。【答案】14. C 15. 尾联揭示了征战者光明的内心世界。尽管征尘千里,遮天蔽日,但征战者心中始终充满明亮的阳光,心系祖国,怀着必胜的信心,视死如归,报效君王(国家)。 16. 甲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放眼望去,广阔无垠的大漠上,远处烽火台-缕孤烟直上云霄;杳无尽头的黄河横贯其间,天空中挂者一轮圆圆的落日。此句选取了塞
28、外特有的景物“大漠” “长河” “孤烟” “落日” ,描绘了雄浑寥廓、奇特壮丽的塞外风光。乙诗:“冻水寒伤马,悲风愁杀人。 ”冰冻的水寒冷得使马受了伤,悲凉的北风倍添征人思乡怀归的愁绪,此句抓住冬天的景物“冻水” “悲风” ,极言天气之寒,突出了寒冷、萧瑟凄清的边塞景色。【解析】【14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诗歌的内容的理解、手法运用的分析和思想感情的把握,我们解答时要结合整首诗,逐句进行分析。C 项理解不正确, “将战场的血腥与残酷场面写得淋漓尽致” “将士内心的低落与哀怨”不合诗意。【15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要结合字里行间和诗歌的主题来理解作11
29、者思想感情。解答时需要读懂诗歌的内容,并且能够根据重点语句理解诗人的思想情感。“寸心明白日,千里暗黄尘”一句,精微入妙,词语新颖,内涵丰富,艺术概括力强,揭示了征人光明的内心世界。他心系着祖国 ,怀着必胜的信心,视死如归,继续驰聘疆场,报效君王。所以乙诗尾联表达了征战者心系祖国,视死如归,报效君王的思想感情。【16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比较阅读能力。诗歌比较阅读,就是将两篇或两篇以上而且内容和形式上有一定联系的文章诗歌,加以比较分析、对照鉴别地阅读。在同中求异和异中求同中达到提高学生迁移思维能力和深入分析问题能力的目的。本题要求分析景色的特点,回答此题要抓住具体法人景物来分析特点。
30、甲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句选取了塞外特有的景物“大漠” “长河” “孤烟” “落日” ,描绘了雄浑寥廓、奇特壮丽的塞外风光。乙诗:“冻水寒伤马,悲风愁杀人”一句抓住冬天的景物“冻水” “悲风” ,极言天气之寒,突出了寒冷、萧瑟凄清的边塞景色。三、小说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微纪元(节选) 刘慈欣先行者知道,他现在是全宇宙中唯一的一个人了。那事已经发生过了。其实,在他启程时人类已经知道那事要发生了。人类发射了一艘恒星际飞船,在周围100光年以内寻找带有可移民行星的恒星。宇航员被称为先行者。飞船航行了 23年时间,由于速度接近光速,地球时间已过去了两万五千年。飞船继续飞向太阳系
31、深处。先行者没再关注别的行星,径直飞回地球。啊,我的蓝色水晶球先行者闭起双眼默祷着,过了很长时间,才强迫自己睁开双眼。 【】他看到了一个黑白相间的地球。黑色的是熔化后又凝结的岩石,白色的是蒸发后又冻结的海洋。飞船进入低轨道,从黑色的大陆和白色的海洋上空缓缓越过,先行者没有看到任何遗迹,一切都熔化了,文明已成过眼烟云。这时,飞船收到了从地面发来的一束视频信号,显示在屏幕上。先行者看到了一个城市的图像:先看到如林的细长的高楼群,镜头降下去,出现了一个广场,广场上一片人海,所有的人都在仰望天空。镜头最后停在广场正中的平台上,那儿站着一个漂亮姑娘,好像只有十几岁。她在屏幕上冲着先行者挥手,娇滴滴地喊:
32、“喂,12我们看到你了!你是先行者?”在旅途的最后几年,先行者的大部分时间是在虚拟现实的游戏中度过的,在游戏里,计算机接收玩者的大脑信号,构筑一个三维画面,画面中的人和物还可根据玩者的思想做出有限的互动。先行者曾在寂寞中构筑过从家庭到王国的无数个虚拟世界,所以现在他一眼就看出这是一幅这样的画面,可能来自大灾难前遗留下来的某种自动装置。“那么,现在还有人活着吗?”先行者问。“您这样的人吗?”姑娘天真地反问。“当然是我这样的真人,不是你这样的虚拟人。 ”姑娘两只小手在胸前绞着, “您是最后一个这样的人了,如果不克隆的话呜呜”姑娘捂着脸哭起来。先行者的心如沉海底。“您怎么不问我是谁呢?”姑娘仰望着他
33、,又恢复了那副天真神色,好像转眼就忘了刚才的悲伤。“我没兴趣。 ”姑娘娇滴滴地大喊:“我是地球领袖啊!”先行者不想再玩这种无聊的游戏了,他起身要走。“您怎么这样!全城人民都在这儿迎接您,前辈,您不要不理我们啊!”先行者想起了什么,转过身来问:“人类还留下了什么?”“照我们的指引着陆,您就会知道!”先行者进入了着陆舱,在那束信息波的指引下开始着陆。他戴着一副视频眼镜,可以从其中一个镜片上看到信息波传来的画面。画面上,那姑娘唱起歌来:啊,尊敬的使者,你来自宏纪元!伟大的宏纪元,美丽的宏纪元,你是烈火中消逝的梦人海沸腾起来,所有人都大声合唱:“宏纪元,宏纪元”先行者实在受不了了,他把声音和图像一起关
34、掉。但过了一会儿,当感觉到着陆舱接触地面震动时,他产生了一个幻觉:也许真的降落在一个高空看清楚的城市了?他走出着陆舱,站在那一望无际的黑色荒原上时,幻觉消失,失望使他浑身冰冷。13先行者打开面罩,一股寒气扑面而来,空气很是稀薄,但能维持人的呼吸。气温在摄氏零下 40度左右。天空呈一种大灾难前黎明或黄昏时的深蓝色。脚下是刚凝结了两千年左右的大地,到处可见岩浆流动的波纹形状,地面虽已开始风化,仍然很硬,土壤很难见到。这片带波纹的大地伸向天边其间有一些小小的丘陵。先行者看到了信息波的发射源,一个镶在岩石中的透明半球护面,直径大约一米,下面似乎扣着一片很是复杂的结构,他注意到远处还有几个这样的透明半球
35、,像地面上的几个大水泡,反射着阳光。先行者打开了画面,虚拟世界中,那个小骗子仍在忘情地唱着。广场上所有人都在欢呼。先行者麻木地站着,深蓝色的苍穹中,明亮的太阳和晶莹的星星在闪耀,整个宇宙围绕着他最后一个人类。孤独像雪崩一样埋住了他,他蹲下来捂住脸抽泣起来。歌声戛然而止,虚拟画面中的所有人都关切的看着他,那姑娘嫣然一笑。“您对人类这么没信心吗?”这话中有一种东西使先行者浑身一震,他真的感觉到了什么,站起身来。他走进那个透明的半球,俯身向里面看。那个城市不是虚拟的,它就像两万五千年前人类的城市一样真实,它就在这个一米直径的半球形透明玻璃罩中。人类还在,文明还在。“前辈,微纪元欢迎您!” (有删改)
36、17.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 当城市图像出现 ,本文开头部分营造出的沉郁氛围变得较为轻快,这两种氛围的更替,给读着带来了一种奇幻的阅读体验。B. 地球领袖是一位十几岁的、天真的、娇滴滴的漂亮姑娘,这一形象来自先行者的大脑信号,是他对人类美好记忆的一部分。C. 先行者着陆后,看到天空是“黎明或黄昏时的深蓝色” ,孤独的感觉是像被雪崩所埋,这都是以身心感受来写先行者对过去地球的深刻眷念。D. 姑娘率众在广场等候、迎接先行者“前辈” ,间接说明“微纪元”的人们继承了以往的人类文明,科技水平已经很高。1418. 请简要分析文中先行者的心理变化过程。19. 结合本文
37、,谈谈科幻小说中“科学”与“幻想”的关系。【答案】17. B 18. 先行者着陆之前,已经知道地球灾难的发生,一方面心存侥幸,一方面又深知连侥幸也不过是幻想,心情复杂纠结;着陆后亲身感受到地球的荒凉,自认是宇宙间最后一个人类,巨大的孤独感和绝望使他濒临崩溃;意识到画面有可能并非虚拟,感到震撼,重新燃起了希望。 19. 科幻小说中的“科学”是“幻想”的基础。本文情节的基本框案,即地球灾难及文明重生,就是在宇宙科学基础上演绎的;而文中细节如宇宙飞船的星际航行、虚拟游戏、视频眼镜等,都已是或部分是科学事实。科幻小说中的“幻想”虽然立足于“科学” ,但更要突破具体科技的限制,充分发挥想象力,将人文关怀
38、与科学意识融汇在一起。本文幻想出来的“宏纪元”与“微纪元” ,有一定科学因素,主旨则是对人类文明的思考。【解析】【17 题详解】试题分析:此题考查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和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领悟作品艺术魅力的能力。命题者在题干中要求“对文中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 ,明确了思考的方向;所设计的四个选项,有的涉及艺术特色(比如 A项) ,有的涉及文本内容(比如 B项) ,有的则涉及内容和艺术特色两个方面(如 CD两项) 。这些都可以根据小说内容比较轻松地得出答案。B 项说“这一形象来自先行者的大脑信号,是他对人类美好记忆的一部分”是错误的,因为根据文本可知,先行者所
39、看到的小姑娘形象并非是他对人类美好记忆的一部分。而 A项、C 项和 D项的分析鉴赏都是正确的。点睛:解答此类题目,一般要先判断该项内容是属于“相关内容”还是“艺术特色” ,然后再在文本中找出同该选项表述相关的答题区间,以之考查其分析是否正确。比如,A 项分析鉴赏的是文本开头部分的艺术特色。小说已交代先行者已飞离地球两万五千年,此时,地球上“一切都熔化了,文明已成过眼烟云” ,而城市图像的出现则确实使开头部分营造出的沉郁氛围变得较为轻快,这两种氛围的更替,确实能给读者带来了一种奇幻的阅读体验。此项正确。故知此项分析正确。【18 题详解】试题分析:此题考查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的能
40、力。题目要求分析鉴赏小说中人的心理变化过程,这过程可根据小说中的相关描述进行分析得出。比如, “先行者没再关注别的行星,径直飞回地球。啊,我的蓝色水晶球先行者闭起双眼默祷着”15“先行者没有看到任何遗迹,一切都熔化了,文明已成过眼烟云”等语句,从中分析人物的心理特征。(1)希冀与期待。虽然先行者知道一切,但还是闭起双眼默祷着,他希望睁开眼看到一个蓝色水晶球般的地球。(2)失望与悲伤。当小姑娘说出人类已经不存在时,先行者的心如沉海底。(3)激动与兴奋。当先行者看到半球透明玻璃罩中的人类和文明时,看到了希望。点睛:解答此类题目,应该注意的是,在找到相关能体现心理活动特征的语句后,应归纳概括出特点,
41、并且对该语句作简要分析。组织答案时应该分条作答。每概括出一种心理活动过程,就将相关语句进行概括,做出适当的解析。比如,从“先行者没再关注别的行星,径直飞回地球。啊,我的蓝色水晶球先行者闭起双眼默祷着”一句,可知人物希望看到的是一个蓝色水晶球般的星球,这是一种希冀与期待的心情。【19 题详解】试题分析:此题考查评价作品表现出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的能力。命题者抓住“科学”与“科幻”两个词语,要求考生回答貌似同文本毫无关联的问题,题目的主观性很强,发散空间很大。这对平时阅读面很广、善于思考的人十分有利,由此可见命题者的指向十分明确,为当今的语文教学起到了较大的指挥棒作用。 (1)科学是幻想的基础。文
42、中大量的科学存在为故事的发展提供了合理性的基础,构成了小说想象的依据性内容,为幻想提供了条件。(2)幻想是对科学的拓展。幻想出“宏纪元”与“微纪元” ,在科学的基础上合理展开。(3)科学与幻想的结合,通过对黑白色地球幻想,引起人们对文明的思考。点睛:在回答此题时,一定要抓住题干所要求的“科学与科幻一语” ,联系自己平时的理解展开论述,切不可脱离题目要求,受惯性思维影响,大谈什么环境保护、科学发展等话题。其实, “科学”与“科幻”都有一个“科”字,答题时应着重分析它们之间的联系,指出各自的重点合作用。另外,在答案的每一点中,都需要有明确的词语指出关系,还要能结合具体文本内容进行分析说明。四、作文
43、20.请以“幸福的约束”为题写一篇不少于 700字的文章。【答案】幸福的约束雏鹰有了蛋壳的约束,才有了未来的一冲飞天;乐曲有了音符的约束,才有了美妙的旋律;一个人有了制度的约束,才能有刚正不阿的气魄。约束不是幸福的枷锁,恰恰相反,约束是为了更幸福。约束是幸福的试金石。曾几何时,我们年少懵懂,总想追求所谓的自由,认为自由就16是最大的幸福。说自己喜欢的话,做自己喜欢的事,总想达到“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境界。然而事实是残酷的,俗话说“站得越高,摔得越重” ,古人诚不欺我。当自己一次次被现实打败时,才真正意识到,约束真的是一种幸福。如果小草没有了约束,那么我们的眼前只能出现荒草萋萋,残破不堪。
44、约束是幸福的领航员。大海航行靠舵手,在人生的航行中,有了导航员的指引,才不会走弯路,迷失方向。也许每个人的人生目标不尽相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都要走一条适合自己的路,去实现自己的理想。在自己最迷茫,最冲动的时候,用一种约束来束缚自己,把自己从荆棘丛生中带到光明坦途。都说幸福是一种油然而生的愉悦感,有了约束,你就会临近幸福的港湾。也许有人会说,在家里,有一丝不合理的地方,就会受到父母的责备;在学校,有一丝不切实际的想法,就会受到老师的批评,感觉自己一无是处,哪能谈上什么幸福感。但你又何曾想到,不是父母的约束,不是学校制度的束缚,哪有我们 “九载寒窗待今日,一朝热血拼未来”的幸福。雏鹰即将展
45、翅振飞,动听的音乐正在回荡,一个崭新的自我就要踏上新的征程。让约束成为我们感受幸福的钥匙,而约束就是幸福的约束。【解析】【详解】这是一道命题作文,作文的题目是“幸福的约束” ,写作的对象是“约束” ,意味着限制,意味着不自由;但前面冠以“幸福”的限制语,则又有了另一层含义,限制了写作的范围。本题目当然要写约束,但这个约束的目的是为了保障幸福,或者本身就透着满满的幸福,行文时注意结合自身的经历,如妈妈规定小孩早上上学出门之前必须喝一杯牛奶;晚上睡觉之前妈妈给小宝必须讲一个故事等等,让文章有生活气息。【点睛】明确重心法是命题作文常用的立意行文方式,所谓“重心”是指命题作文题目中最能体现题旨的关键字词,也就是写作的重点。偏正结构的题型,其表意重心往往在“偏”的部分。考生在审题时要重点对表修饰或限制的“偏”的部分进行深入思考,才可能使自己的立意不走偏。如本文注意抓住“幸福”这一重点立意行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