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2018年上学期高二期末考试(文科)历史试卷一、选择题(2 分25=50 分)1. 中国大百科全书中说:这种制度是“中国古代社会中凭借血缘关系对族人进行管辖和处置的制度。 ”这种制度是A. 分封制B. 世袭制C. 郡县制D. 宗法制【答案】D【解析】从材料中的“凭借血缘关系对族人进行管辖和处置”来看,这种制度是宗法制。宗法制是根据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故答案为 D项。分封制是分封诸侯、拱卫王室,排除 A项;世袭制确定继承者,不是对族人进行管理和处置,排除 B项;郡县制根据地域划分,与血缘无关,排除 C项。点睛:宗法制是依据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分配政治权力
2、的制度,是周人把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的一种制度。宗法制按照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确立严格的大宗、小宗关系,通过规定宗族内严格的等级制度,以此确定在国家权力分配中的地位,避免因权力分配不均和继承问题导致统治阶级内部的斗争,从而起到“定纷止争”的作用。2. 宋朝“州”的地方行政长官称“知州” 。 “知”是兼任、代理的意思,知州名义上以中央官员的身份兼任地方长官,这说明宋朝A. 中央与地方互相制衡B. 地方割据的现象严重C. 中央权力进一步强化D. 地方官员的权力扩大【答案】C【解析】知州名义上以中央官员的身份兼任地方长官,是为了加强对地方的管理,说明宋朝时期中央权力进一步强化。故答案为 C项。
3、A、B 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宋朝的这一措施是为了加强对地方的管理,不能说明地方官员的权力扩大,排除 D项。3. 英国史学家约翰索利说:“如今有个趋势,人们怀念她的民主制度,并将其视为所有现代民主制度的源头。 ”“她”是- 2 -A. 古罗马B. 古希腊C. 英国D. 美国【答案】B【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古希腊是西方民主政治的摇篮,故 B项正确;古罗马是西方法制的摇篮,故 A项错误;英国开创了君主立宪政体,故 C项错误;美国开创了民主共和政体,故 D项错误。4. 新制度的建立并非一帆风顺,获得“各种政体的实验场”称号的国家是A. 法国B. 英国C. 美国D. 德国【答案】A【解析】在法国大
4、革命之后,法国政体经历了多次反复曲折,历经君主立宪制、共和制、帝制等,远远超出其他国家,被称为“各种政体的实验场” 。故答案为 A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确立君主立宪制,美国独立后实行总统制共和政体,德国统一后实行君主立宪制,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B、C、D 项。5. 美国历史学家丹涅特曾提出:“对于列强来说,以保持一个它们所能威胁、控制的懦弱政府,自是最为有利。 ”下列不平等条约中,最能体现这一侵略企图的是A. 南京条约B. 天津条约C. 辛丑条约D. 马关条约【答案】C【解析】材料中的“以保持一个它们所能威胁、控制的懦弱政府” ,说明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结合所学可知, 辛丑条约规
5、定禁止中国人民参加反帝运动,清廷堕落为“洋人的朝廷” ,故答案为 C项。其他三项不符合题意,排除 A、B、D 项。点睛:1901 年签订的辛丑条约 ,其直接目的是控制清政府,征服中国人民,强迫清政府取缔和镇压一切反帝活动。条约的签订意味着中外反对势力之间关系的完全倒置:帝国主义- 3 -国家成为太上皇,清政府变成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由于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 ,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交织融合,在此情况下,中国人民的反封建斗争就必然带有反帝的性质。6. 孙中山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A. 总统B. 议会C. 内阁D. 国民全体【答案】D【解析】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
6、民国的主权属于国民全体,故答案为 D项。总统和内阁掌握行政权,排除 A、C 项;议会掌握立法权,排除 B项。7. 中国共产党疾呼:“全中国的同胞们!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引发这一呼吁的历史事件是A. 九一八事变B. 南京大屠杀C. 一二八事变D. 卢沟桥事变【答案】D【解析】从材料中的“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来看,中国共产党发出这一呼吁的背景是卢沟桥事变。卢沟桥事变表明日本对中国发动全面侵略战争,中国的全国性抗战开始。故答案为 D项。九一八事变发生在沈阳,南京大屠杀发生在南京,一二八事变发生在上海,均与“平津” “华北”不符,排除
7、 A、B、C 项。8. 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继承三大理论的基础上创立起来的,这三大理论是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法国启蒙学说A. B. C. - 4 -D. 【答案】A【解析】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分析,批判地继承了德意志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说法正确,故答案为 A项。法国启蒙学说不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之一,排除含有的 B、C、D 项。点睛:本题属于组合式选择题,常见解题方法有肯定法、排除法、求同存异法等。肯定法即凭借对一些基础知识的牢固掌握,直接作答。排除法即找出一项或两项不符
8、合题目要求的题肢,排除它,逐步缩小范围,最后留下正确选项。求同存异法即将备选项中相同的题肢放在一边不管,而将所剩余相异的题肢加以比较辨析,从而根据题干的要求得出正确答案。9. 1949年 10月 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当时一些报刊评论说“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这句话的含义之一是A. 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完成B. 国民党在大陆的势力被彻底消除C. 人民掌握了国家权力D.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实际上考查的是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A 是在 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之后,排除;B 的说法太绝对,排除;“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说明国家政权掌握在人民的手中,所以答案
9、选 C;D 是在 1954年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排除。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新中国成立的意义10. 2016年 11月 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会见了洪秀柱率领的中国国民党访问团时强调:“确保国家完整不被分裂,维护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是全体中华儿女共同意志。实现民族复兴,再创中华盛世荣景,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为此,两岸必须A. 实现直接“三通”B. 践行“一国两制”构想C. 加强经济密切合作D.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答案】D【解析】确保国家完整不被分裂,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则必须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5 -坚持两岸达成的“九二共识” 。故答
10、案为 D项。2008 年已实现直接“三通” ,排除 A项;“一国两制”是邓小平提出的解决台湾问题的构想,没有得到台湾方面的接受,排除 B项;C 项与“确保国家完整不被分裂”关系不大,排除。11. 2016年 11月 3日,李克强总理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首脑理事会上指出:“中方愿继续与各方一道,发扬上海精神不忘初心,携手前行。 ”材料中的“上海精神”A. 推动了中国与亚洲各国的合作B. 体现了我国的多边外交理念C. 说明中国成为亚洲的主导力量D. 促进了亚洲国家矛盾的解决【答案】B【解析】 “上海精神”即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各成员国本着平等协商的态度,尊重不同民族
11、、不同宗教信仰国家的文化形态,共同推进人类的发展与进步,因此材料中的“上海精神”体现了我国的多边外交理念,故答案为 B项。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并非都是亚洲国家,也并非所有亚洲国家,排除 A项;C、D 项说法绝对, “上海精神”不能体现,上海合作组织也不能做到,均排除。12. 美苏是两种社会制度完全不同的国家,它们之间的关系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体现为A. 合作对抗战略合作B. 对抗对抗战略伙伴C. 对抗合作对抗D. 对抗合作深度合作【答案】C【解析】20 世纪二三十年代,由于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异,美苏处于对抗状态;二战期间出于共同反抗法西斯侵略的目的,两国实现合作;二战后美苏争霸,再次进行对抗
12、。故答案为 C项。其他三项与史实不符,排除 A、B、D 项。13. 淮南子记载:“故神农之法曰:丈夫丁壮而不耕,天下有受其饥者;妇人当年而不织,天下有受其寒者。 故身自耕,妻亲织,以为天下先。 ”这句话强调了A. 重农抑商的必要性B. 古代农业的落后性C. 小农经济的脆弱性D. 男耕女织的重要性- 6 -【答案】D【解析】材料的含义是,一夫不耕,天下就有人挨饿,一女不织,就有人受寒。因此从材料含义可以看出,这句话是强调男耕女织的重要性。故答案为 D项。材料信息与重农抑商无关,排除 A项;材料信息没有体现“落后性”和“脆弱性” ,排除 B、C 项。14. 东汉学者班固在西都赋中描绘长安“街衢洞达
13、,闾阎且千。九市开场,货别隧分” 。这里的“九市”是指A. 政府管理的正规市场B. 自然形成的民间集市C. 定时一聚的庙会夜市D. 多个繁华的商业市镇【答案】A【解析】东汉时期实行坊市制度,对商业活动的时间、地点进行限制。在这一时期, “九市”是指政府管理的正规市场,即政府允许的用来进行商品交易的场所。故答案为 A项。自然形成的民间集市为草市,东汉时期尚未出现,排除 B项;东汉时期对商业活动的时间有限制,没有出现夜市,排除 C项;东汉时期的“市”是用于货物聚集和商品交易的场所,排除 D项。点睛:秦汉以来,统治者多推行重农抑商政策。秦汉至隋唐,商人经商受到时间、地点的限制。宋朝以前,县治以上的城
14、市,一般都在特定的位置设市,用于货物聚集和商品交易。市四周有围墙,与民居严格分开。官府设市令或市长,对市场交易进行严格的管理,按时开市、闭市,闭市后不许交易。15. “航行半年后,船队突然遭遇了一次罕见的风暴,在被风暴裹挟、被动地向东南方漂泊了 13个昼夜之后,他意外地发现:船队已经绕过了非洲的最南端,为纪念这次九死一生的传奇经历,他给这个海角取名风暴角 。 ”文中的“他”是指A. 哥伦布B. 迪亚士C. 达伽马D. 麦哲伦【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最大限度获取有效信息,归纳、概括,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准确判断,旨在考查学生知识迁移和灵活运用的能力。本题考查对西欧新
15、- 7 -航路开辟相关内容。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绕过了非洲的最南端” 、 “风暴角”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位航海家,即迪亚士。其余 ACD三项均不符合史实。本题正确答案选 B。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新航路的开辟迪亚士的航行路线16. 有人描述 19世纪初英国的情景时说,妇女和女孩们曾从黎明到深夜整天不断地使用的嘤嘤作响的纺车,如今已被弃置屋隅。那些打着拍子砰然作响的手织机也多半闲置无闻。这说明A. 重工业成为国民经济主导B. 工业革命推动妇女解放C. 生产领域出现革命性变化D. 家庭手工业已不复存在【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中的时间信息反映的 19世纪初的英国,说明这是第一次
16、工业革命期间,因此纺车和手织机的弃置不用,应当是工业革命开展带来的生产领域革命性变化的结果。故答案为 C项。第一次工业革命是以轻工业为主导,不是重工业,排除 A项;B 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D 项说法绝对,排除。17. 郭廷以先生在近代中国史纲一书中写道:“一战开始之后,日本对华输入额的比率自 15%增至 29%,商行的数目增加五倍。日本投资的钢铁生产量,占中国全国的 94%。 ”这表明当时A. 中国的钢铁业丝毫没有增长B. 日本形成了独占中国的局面C. 中国工业未能获得发展机遇D. 日本乘机加紧对华经济侵略【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和所学可知,一战后,帝国主义势力卷土重来,帝国主义加紧了对中
17、国的经济侵略,题干中对华输入额的增长说明了这一点,D 项符合题意;题干中没有提到中国钢铁业的增长的情况,只提到日本投资的钢铁生产量所占份额,A 项排除;题干只提及日本的对华输入和钢铁生产领域所占份额,无法说明日本独占中国的局面,B 项排除;题干也没有提及中国工业发展机遇的问题,C 项排除;故选 D。18. 20世纪 50年代初期是中国社会急剧转型的时期, “勤俭节约,无私奉献”成为中国社会风尚的主流。与此现象的形成没有关联的是- 8 -A. 新中国成立,人民当家作主B. 经济建设屡遭挫折C. 经济落后,物资匮乏D. 计划经济体制形成【答案】B【解析】20 世纪 50年代初期是新中国成立初期,是
18、一个过渡时期,是经济恢复和发展的阶段,没有出现经济建设屡遭挫折的局面,经济建设屡遭挫折应当是在 50年代后期。B 项说法错误,但符合题意,故答案为 B项。其他三项符合这一时期的阶段特征,但不符合题意,排除 A、C、D 项。点睛:本题属于否定选择题(逆向选择题) 。此类选择题通常要求选出与史实不符的选项。其特点是题干部分采用否定式的提示或限制,如用“不是” “无” “没有” “不正确”等词语,所以要特别注意逆向思维。解答此类题可采用逆推法,即根据题意,首先找出与题干意思相符的三个备选项,剩下的备选项就是题目要求的答案。19. “他们过去常说,我在编织一个梦,梦见安宁与繁荣的前途。为什么我得排着长
19、队,为领一份面包苦苦等待?我曾建一条铁路如今它建成啦,兄弟,你能施舍一角钱吗?”这首歌 1932年在美国首演后广泛流传。这首歌主要反映了A. 大萧条对民众的打击B. 工业革命推进美国的铁路建设C. 美国经济的快速发展D. 民众对罗斯福新政的极度失望【答案】A【解析】从材料信息可以看出,在经济危机的打击之下,美国民众生活非常困苦。故答案为A项。材料反映的是经济危机期间,不是工业革命期间对铁路的发展,排除 B项;材料反映的是经济危机的破坏,当时美国经济没有快速发展,排除 C项;罗斯福新政于 1933年开始实施,排除 D项。20. 20世纪 60年代,中国取得了重大科技成果,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20、。以上的科技成果指的是A. 火箭、航天飞机B. 原子弹、人造卫星C. 原子弹、导弹- 9 -D. 氢弹、航天飞机【答案】C【解析】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是 1964年,第一颗导弹发射是 1962年,故 C正确;A 是改革开放之后;B 中人造卫星是 1970年;D 航天飞机是改革开放之后。21. 1916年陈独秀在吾人最后之觉悟中指出,要真正实现民主政治,必须依靠全国大多数人的政治觉悟,自觉“居于主人的主动的地位” 。这一观点A. 主张发动工农群众进行斗争B. 推翻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C. 与民主革命的思想基本一致D. 说明国人思想解放的必要性【答案】D【解析】新文化运动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根据材
21、料中的“必须依靠全国大多数人的政治觉悟”可知,这一观点强调国人思想解放的必要性。故答案为 D项。1915 年开始的新文化运动没有发动工农群众,排除 A项;B 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民主革命提出通过暴力革命的方式实现民主共和制度,新文化运动主要宣传民主、科学思想,排除 C项。22. 唐代僧一行预言过两次日食(发生于公元 724、725 年) ,当其没有被观察到时,他不是去检查修正所依据的大衍历,而是去颂扬唐玄宗的德行感动了上天。这一故事说明了A. 伦理中心主义影响了科学家判断B. 佛教思想在唐代占据着主导地位C. 天文观测技术落后导致迷信泛滥D. 君主专制阻碍了古代科技的发展【答案】A【解析】
22、从材料中唐代僧一行的所作所为来看,中国古代皇权社会对科学文化知识的判断往往受到世俗社会的影响,所以 A选项正确;B 选项错在材料没有突出佛家的重要作用;C 选项没有明白材料的真实含义;D 选项说法过于绝对。23. 毛泽东在论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时指出:“我们要不受人家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原子弹) 。怎么办呢?可靠的办法就是增加经济建设的费用。只有经济建设发展得更快了,国防建设才能有更大的进步。 ”这段论述出自A. 论持久战B. 论十大关系- 10 -C.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D.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答案】B24. 据史蒂芬法辛艺术通史记载,1874 年,一群被巴黎沙龙拒绝的画家自行举办“
23、艺术家、画家、雕刻家无名社团联展。 ”他们的作品不随时尚,以日常生活为题材,绘画技法也有创新。后人称“他们的画作改变了人们观看世界的方式” , “标志者现代艺术的发端。 ”这次联展的著名作品是A. 大卫马拉之死B. 梵高夜间咖啡馆C. 莫奈日出印象D. 修拉大碗岛上的周日下午【答案】C【解析】据材料“1874 年作品不随时尚,以日常生活为题材,绘画技法也有创新标志者现代艺术的发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印象画派的特点,大卫马拉之死属于新古典主义,故 A项错误;梵高夜间咖啡馆虽然属于印象派,但作品画于 1888年,不符合题干时间,故 B项错误;莫奈日出印象作于 1874年,是印象派的代表,
24、故 C项正确;修拉大碗岛上的周日下午作于 1886年,故 D项错误。故选 C。25. 中科院院士路甬样说,量子论和相对论已经共同成为 20世纪人类科技文明的基石,也从哲学上根本改变了人们关于时间、空间、物质和运动的认识。这表明量子论和相对论A. 是 20世纪物理学的两大革命理论B. 莫定了 20世纪现代科技的理论基础C. 主要历史价值在于促进了哲学的发展D. 其价值包括科技和社会思想的解放【答案】D- 11 -【解析】材料中的“量子论和相对论已经共同成为 20世纪人类科技文明的基石”是表明量子论和相对论巨大的科技价值, “也从哲学上根本改变了人们关于时间、空间、物质和运动的认识”表明量子论和相
25、对论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改变了人们对世界的看法。故答案为 D项。其他三项说法片面,排除 A、B、C 项。二、非选择题(50 分)26.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自秦始皇建立君主专制制度后,历代王朝都设置宰相作为皇帝的助手,参与国家大事的决策,处理全国政务。 新唐书记载:“宰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其任重矣。 ”材料二明太祖认为:“自秦以下,人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患,相从而命之,往往病及于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 ”材料三废丞相后与丞相地位近似官职的基本职权情况表时期 职位 基本职权明中叶后内阁首辅拥有票拟权,但不是合法宰相,地位经常受到挑战清朝雍正年间以后军机大臣承旨拟写传达皇帝的旨意
26、请回答:(1)在君权与相权关系的处理上,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分别采取了怎样的措施?其共同点是什么?(2)根据材料二,分析明太祖废除宰相制度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当时也有人称内阁首辅和军机大臣为宰相,这种称呼是否有实质意义?分别说明明朝内阁制度和清朝军机处的特点。【答案】 (1)措施:汉朝:创立“中朝”制度,剥夺了宰相的决策权;唐朝:三省六部制,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相权一分为三;- 12 -宋朝:二府三司制,以参知政事等官职分割相权。共同点:相权受到限制和削弱,皇权加强。(2)主要原因:秦朝以来宰相的擅专威福,危及君主的统治。(3)没有。内阁制度的特点:辅政机构;无决策权;不是中央法定机构;不
27、能统帅六部百司;职权范围不明确;受司礼监太监牵制。军机处的特点:无决策权;机构简单,人员精干,有官无吏(简) 。保密性强(密) ;行政效率高(速)【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能力。总体来看,从中国古代君主权力变化来看,四位帝王在对待相权问题上措施不以,但实质上都是削弱相权,扩大君权。具体措施结合所学知识来回答即可。(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分析材料过程中要注意关键词“相从而命之,往往病及于国君” ,意思是宰相有权往往会危机国君的统治。因此本题主要围绕君主权力和宰相权力的关系来回答。(3)本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内阁首辅和军机大臣不是宰相的原因
28、回答。明朝内阁制度和清朝军机处的特点可以结合教材的内容来回答,总体上要突出权力的变化。点睛:通过所学知识可知,从秦朝到明清宰相的权力逐步被削弱,皇权逐步加强,直至顶峰。本题材料是新背景,但考查的内容仍以君权与相权关系为主,所以在回答问题的时候要注意联系教材。2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清朝建立之后,顺治、康熙、雍正统治时期,政府明确提出“王政之本在于农桑”。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尤其是在立法方面加强了对农业生产的扶持与鼓励。正因为如此,康熙、雍正、乾隆百余年时间里,实现了农业经济的较快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该时期封建经济的某种繁荣。福建人民出版社中国古代史材料二中国共产党第十七
29、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提出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服务,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规模经营主体。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演讲大纲- 13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清朝前期推行的经济政策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政策对当时社会经济发展所产生的主要影响。(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共中央针对土地流转现象而采取的政策。综合上述材料,你能得到哪些认识?【答案】 (1)特点:通过立法加强对农业生产的扶持与鼓励。影响:
30、一方面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客观上有利于社会的稳定, “康乾盛世”局面出现;另一方面,限制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使中国丧失了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的机遇和条件。(2)政策:支持、鼓励、引导土地流转;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依法保护土地流转。认识:政策的制定要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要符合国情;正确的经济政策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反之则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解析】 (1)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在立法方面加强了对农业生产的扶持与鼓励”的信息归纳回答;第二小问依据材料一“实现了农业经济的较快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该时期封建经济的某种繁荣”的信息以及所学从积极和消极两个角度思考回答。28.
31、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东汉马融注(论语:“言人所在见教,无有种类。 ”材料二臣愿陛下兴太学,置名师,以养天下之士。汉书董仲舒传建元五年,置五经博士。汉书武帝纪材料三洋务运动重要教育实践一览表时间 内容1862 创办北京同文馆- 14 -1863 创办广东方言馆1866 创办福州船政学堂1867 创办天文算学馆1872、1873、1875、1887 年 派遣留美学生共 120人材料四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救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以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
32、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强盛。(1)依据材料一与所学知识,马融的注解体现了孔子哪一教育思想?(2)依据材料二与所学知识,汉武帝的举措对当时的教育和思想领域分别产生哪些影响?(3)材料三的教育实践反映了洋务运动哪一指导思想?这一思想的具体实践对近代中国有何重要影响?(4)依据材料四反映了我国实施了哪一重大战略?(5)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我国教育发展的特点。【答案】 (1)思想:有教无类。(2)影响:教育为儒家垄断;有利于儒家思想逐渐成为正统思想。(3)思想:师夷长技(师夷长技以自强;中体西用) 。影响:近代化的开端。(4)战咯:科教兴国。(5)特点:教育公平;与时俱进;全面性;因势而变。 (若言之有理亦可)【解析】本题主要中国从古到今的教育的变化。考查了孔子的教育思想、儒家的教育思想、近代的教育思想和现在的科教兴国的战略。(1)材料“言人所在见教,无有种类。 ”体现孔子有教无类的思想。(2)材料“兴太学” “置五经博士”的这些措施有利于确立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和儒学发展。- 15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是以中体西用为指导思想的。这一思想的具体实践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4)材料“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体现了科教兴国的战略。(5)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教育发展的特点是教育公平;与时俱进;全面性;因势而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