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terrorscript155 文档编号:1191090 上传时间:2019-05-16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2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1 -哈尔滨市第六中学 2017-2018 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二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2018 年 2 月,金庸先生的射雕英雄传英文版三部曲(射雕英雄传 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将分九卷陆续出版,这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的又一大事。中国人有“侠”情,且认为“侠”可以超越文化边界。西方文化中亚瑟王的圆桌骑士、罗宾汉式的绿林英雄,以及风靡当下的银幕上的超级英雄,在我国都有“侠”缘。但是,侠不是骑士,甚至不是武士。不管是骑士,还是武士,都是某种权威往往是封建领主给予的一种身份。而侠,非身份,亦非职业。侠,其实是一种态度、一种行事方式。司马迁在游侠列

2、传中说,侠, “其行虽不轨于正义,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困厄。既已存亡死生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盖亦有足多者焉。 ”太史公的看法,其实太过理想主义。在笔者看来,侠不见得真有如此伟大,反倒是韩非子的话更为直接, “侠以武犯禁” 。侠,是一种无视“禁忌”的“禁忌”有好有坏,这种“无视”也自然是双刃剑,是一种直接、狂放的行事方式。侠讲究的是豪放不羁、快意恩仇。这种“豪放不羁” ,如笑傲江湖所描绘的,不贪高位,不惧追杀、不恋亲情,只愿与知己合奏一曲广陵散 。侠的“快意恩仇” ,如王家卫电影东邪西毒中的洪七,他收了贫女一个鸡蛋后,冲入王府杀了一众刀客,为贫女的弟弟报了仇,自

3、己则在交战中被削掉一个手指。洪七是侠,他做事的原则不是“付出与回报是否对等” ,而是,做这事,心里是否“痛快” 。相比之下, 史记刺客列传中所载诸人,虽勇猛如聂政,忠义如豫让,慷慨如荆轲等,都算不得“侠” ,因为他们把做事看作一种工作,而工作讲究的是按劳取酬。侠讲究的是一份担当。在徐克电影七剑中,被清兵追杀,身受重伤的傅青主,对无助的村民们说, “上天山,找帮手!”为什么天山上的剑客要帮助素不相识的傅青主和村民们?因为他们是有担当的侠。电影佐罗中,迭哥代替遇刺的好友前往南美行总督之职并化身蒙面侠佐罗行侠仗义,解救被欺压奴役的殖民地百姓,也是一种担当。侠,其实很少存在于武侠小说所热衷描绘的江湖门

4、派中,因为那些根本就是“地下政治组织” ,而不是“豪侠”的聚集地。 “千秋万代,一统江湖” ,与其说是武侠的宏愿,倒不如- 2 -说是野心家的梦想。如果说鹿鼎记 书剑恩仇录中的帮会还有个“反清复明”的宏大目标,则笑做江湖中的各大门派的纷争,则更是把“江湖”这个会党互相倾轧的修罗场,揭露得淋漓尽致了。武侠小说虽妙,但其对大众的影响力显然还是不敌武侠片。可惜的是,近年来,中国武侠电影势头亦渐弱。西方之侠,却风头正劲,蝙蝠侠、蜘蛛侠、钢铁侠、闪电侠、神奇女侠一众奇侠不仅在各自电影中大显神通,更时不时地联合作战, 复仇者联盟 正义联盟等等,让观众应接不暇。其实无论东方还是西方文学、电影艺术作品中的侠士

5、,哪里有不公,哪里就有他们,他们是正义的化身,他们代表着善良,勇敢,不畏强权,不慕金钱,他们有着常人所没有的本领、勇气和责任感。他们能为人们所不能,解救弱者于危难之中。他们身上,寄托着人们善永远打败恶、正义永远主宰世界的希望。(摘编自王伟滨中国武侠走进英语世界 , 光明日报2018 年 1 月 17 日)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在司马迁看来,侠有很多值得赞许之处,如已诺必诚、舍己救困、不矜其能等。B. 在韩非子看来,侠并非真有如此伟大, “侠以武犯禁”的行事方式是把双刃剑。C. 侠讲究的是一份担当,所以即便勇猛如聂政,慷慨如荆轲等,都算不得“侠” 。D. 侠存在于

6、武侠小说所热衷描绘的江湖门派中,而真正的“豪侠”并不聚集于此。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开头以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英文版即将出版一事自然地引出了有关“侠”这一论题,增强了文章的时代感。B. 文章从“侠”的行事方式、精神内涵及其社会意义等多角度展开论证,给人以层次分明、逐层深入的印象。C. 文章在选择事例进行论证时并不局限于中国武侠小说,还选取了不少人们熟悉的中外电影等艺术作品中的侠士形象。D. 文章将中国武侠电影势头走向衰落与“西方之侠”却风头正劲进行对比论证,揭示了本文的写作意图和中心论点。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骑士和武士往往是封建领主给

7、予的一种身份,这决定了既非身份也非职业的侠与它们毫无共同之处。B. 江湖门派热衷于相互倾轧,常把“千秋万代,一统江湖”当成自己的宏愿,而侠与他们有很大区别。- 3 -C. 作者并不完全认可司马迁在游侠列传中提出的对侠的评价,而是赞同韩非子的“侠以武犯禁”观点。D. 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侠士都是正义的化身,寄托着人们善永远打败恶、正义永远主宰世界的希望。【答案】1. A 2. D 3. A【解析】1. 试题分析:题干问“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 ,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B 项,张冠李戴。韩非子的看法是“侠以武犯禁” ,而“侠并非真有如此伟大” “是把双刃剑”

8、等是作者的看法;C 项,强加因果。聂政、荆轲不能称之为侠,并非没有担当精神,是因为他们把做事看作是一种工作;D 项,曲解文意。原文中“很少存在”与“存在”在范围上差别大,且侠与“豪侠”在概念上没区别。点睛:此类题目答题时应注意分清答题的区域,错误设置一般为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浏览选项,在文中找到选项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2. 试题分析:题干问“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以及对文本论点论据的分析能力。设题的误区如下:概括不当、论据分析不当、因果关系不当

9、、于文无据、以偏概全、说法过于绝对化、变未然为已然。D 项,结合全文可知:本文重点探讨的是侠的精神内涵和社会意义,尽管文章对 “中国武侠电影势头走向衰落”表达了忧虑,但这是文章内容的一个点,不能以此归纳文章的写作意图和中心论点。3. 试题分析:题干问“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这是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要求考生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内容;然后认真辨析所给的选项,把文本的信息和选项进行比较,看选项有无改变文章的表述。A 项,不能根据是否有社会身份等特征推知两者“毫无共同之处” ,过于武断。并且第一自然段末提到西方的骑士等在中国有“侠缘”可以推至他们之间有共同之处。文

10、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下列小题。老夫老妻冯骥才他俩又吵架了。可是今天的架打得空前厉害,起因却很平常,不过是老婆儿把晚饭烧好了,老头儿还- 4 -趴在桌上通烟嘴,弄得纸块呀,碎布条呀,粘着烟油子的纸捻子呀,满桌子都是。老婆儿催他收拾桌子,老头儿偏偏不肯动。老婆儿便像一般老太太们那样叨叨起来。老婆儿们的唠唠叨叨是通向老头儿们肝脏里的导火线,不会儿就把老头儿的肝火引着了。两人互相顶嘴,翻起对方多年来一系列过失的老账,话愈说愈狠。老婆儿气得上来一把夺去烟嘴塞在自己的衣兜里,惹得老头儿一怒之下,把烟盒扔在地上,还嫌不解气,手一撩,又将烟灰缸子打落地上。还抓起桌上沏满热茶的大瓷壶,用力“叭

11、”地摔在地上,老婆儿吓得一声尖叫,看着满地碎瓷片和溅在四处的水渍,老婆子直气得冲着老头大叫: “离婚!马上离婚!” 同样的怒火也在老头儿的心里燃烧着。只见他嘴里一边像火车喷气那样不断发出声音,一边冲到门口,猛拉开门跑出去,还使劲带上门。好似从此一去就再不回来。老婆儿火气未消,站在原处,面对空空的屋子,一种伤心和委屈爬上心头。她想,要不是自己年轻时候得了那场病,有了孩子,她可以同孩子住去,何必跟这愈老愈执拗、愈急躁、愈混账的老东西生气?不知为什么,他们每次打架过后两小时,心情就非常准时地发生变化,像刚才那么点儿小事还值得吵闹么?她每次吵过架冷静下来时都要想到这句话。可是老头儿总该回来了;他们以前

12、吵架,他也跑出去过,但总是一个小时左右就悄悄回来了。但现在已经两个小时仍没回来。外边正下大雪,老头儿没戴帽子、没围围巾就跑了,外边地又滑,瞧他临出门时气冲冲的样子,别不留神滑倒摔坏吧?想到这儿,她竟在屋里呆不住了,起身穿上外衣,走出房子去了。雪下得正紧,雪是夜的对比色,好像有人用一支大笔蘸足了白颜色把所有树枝都复勾一遍,使婆娑的树影在夜幕上白绒绒、远远近近、重重叠叠地显现出来。于是这普普通通、早已看惯了的世界,顷刻变得雄浑、静穆、高洁,充满活鲜鲜的生气了。她一看这雪景,突然想到她和老头儿的一件遥远的往事。五十年前,他们在一个学生剧团。她的舞跳得十分出众。每次排戏回家晚些,他都顺路送她回家。她记

13、得那天也是下着大雪,两人踩着雪走,也是晚上八点来钟,在沿着河边的那段宁静的路上,他突然仿佛抑制不住地把她拉到怀里去。她猛地推开他,气得大把大把抓起地上的雪朝他扔去。直打得他浑身上下像一个雪人。他们的恋爱就这样开始了。从一场奇特的战斗开始的。多少年来,这桩事就像一张画儿那样,分外清楚而又分外美丽地收存在她心底。每逢下雪天,她就不免想起这桩醉心的往事。年轻时,她几乎一见到雪就想到这事;中年之后,她只是偶然想到,并对他提起,他听了都要会意地一笑,随即两人都沉默片刻,好像都在重温旧梦。自从他们步入风烛残年,即使下雪天气也很少再想起这桩事。但为什么今天它却一- 5 -下子又跑到眼前,分外新鲜而又有力地来

14、撞她的心?可现在她多么希望身边有一只手,夕阳老头儿在她身边!真幸运呢!她这么老,还有个老伴。四十多年如同形影,紧紧相随。尽管老头儿爱急躁,又固执,不大讲卫生,心也不细等等,却不失为一个正派人,一辈子没做过一件亏心的事。一副直肠子,不懂得与人记仇记恨她愈想,老头儿似乎就愈可爱了。她在雪地里走了一个多小时,老头儿仍不见,雪却稀稀落落下小了。只有先回去了,看看老头儿是否已经回家了。当将要推开屋门时,心里默默地念叨着:“愿我的老头儿就在屋里!”屋门推开了,啊!老头儿正坐在桌前抽烟。地上的瓷片都扫净了。炉火显然给老头儿捅过,呼呼烧得正旺。顿时有股甜美而温暖的气息,把她冻得发僵的身子一下子紧紧地攫住。她还

15、看见,桌上放着两杯茶,一杯放在老头儿跟前,一杯放在桌子另一边,自然是斟给她的老头儿见她进来,抬起眼看她一下,跟着又温顺地垂下眼皮。她站着,好像忽然想到什么,伸手从衣兜里摸出刚才夺走的烟嘴,走过去,放在老头儿跟前。什么话也没说,赶紧去给空着肚子的老头儿热菜热饭,还煎上两个鸡蛋4.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 小说选择老夫老妻为对象,选择“吵架”这一生活小事为冲突点,正是要歌颂真挚感情的伟大,可贵。B. 小说中,妻子在家强势,每次都把老头儿气得离家出走,结尾写老头儿“抬起眼看她一下,跟着又温顺地垂下眼皮”正说明了这一点。C. 小说以时间顺序展开,但又使用插叙来丰富情

16、节,如插入“恋爱时”的场景,来说明他们是有很好的感情基础的,从而为和好作伏笔。D. 老婆子是一个“刀子嘴豆腐心”的女形象,她生性好强,性情急躁,但又重情重义,还善于反省。5. 老夫妻吵架过后,老婆子心理发生了哪些变化?请简要叙述。6. 结合文中第段对“雪”的描写,简要分析本文环境描写的作用。【答案】4. B 5. (1)愤怒:因老头儿不注意生活小节而吵架后,老头儿的行为让她十分气愤:“离婚,马上离婚。 ”(2)伤心和委屈:老头儿的离家让她想到了自己的不幸遭遇。(3)担心:两小时后,她冷静下来,又开始担心老头儿,于是外出寻找。(4)感到幸运:想到老头儿的好处,甚至觉得老头儿可爱了。(5)甜美温暖

17、:回到家,夫妻又开始默契的互相帮助。 6. (1)情节方面:承上启下,承接上文妻子的担心,出门寻老头儿,又引出下文对“恋爱” “新- 6 -婚”往事的回忆。(答“推动情节发展”也可)(2)人物描写方面:“雪下得紧”烘托了妻子内心的烦乱、忐忑不安的心绪。 (3)情感表达方面:下雪的世界“顷刻变得雄浑、静穆.高洁,充满鲜活的生气”,又很好地暗示妻子对丈夫的宽容理解。【解析】4.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对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综合赏析能力。答题时要求明确具体的考核的要点,然后结合文章内容判断正误,题中 AB 项考核情节,C 项考核结构,D项考核形象,其中 A 项, “这是由自然环境决定的”于文无

18、据。5.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概括文意的题目,要求概括老夫妻吵架过后,老婆子心理发生了哪些变化,答题时首先梳理情节,庵后根据情节概括,此题可根据文中的“因老头儿不注意生活小节而吵架后,老头儿的行为让她十分气愤:离婚,马上离婚。 ”“老头儿的离家让她想到了自己的不幸遭遇” “两小时后,她冷静下来,又开始担心老头儿,于是外出寻找。感到幸运:想到老头儿的好处,甚至觉得老头儿可爱了” “回到家,夫妻又开始默契的互相帮助”等情节概括其“愤怒” “伤心和委屈” “担心” “感到幸运” “甜美温暖”等心理。6.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分析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的题目,要求回答文章的第段对“雪”的描写的作用,注意从内

19、容、情节、人物的性格和主旨的角度作答,此题第段对“雪”的描写从情节方面看,承上启下,承接上文妻子的担心,出门寻老头儿,又引出下文对“恋爱”“新婚”往事的回忆;从人物描写方面看, “雪下得紧”烘托了妻子内心的烦乱、忐忑不安的心绪;从主旨和情感表达方面看,下雪的世界“顷刻变得雄浑、静穆、高洁,充满鲜活的生气” ,又很好地暗示妻子对丈夫的宽容理解。点睛: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之一,其作用首先从本身分析,交代人物活动的背景,同时起到烘托、渲染的作用,然后从其它的要素分析,从人物的角度是暗示人物的心理和人物的命运,从情节的角度是推进情节的发展,从主旨的角度是暗示文章的主旨,或是升华主旨。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下

20、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材料一:校园欺凌是一种长时间持续、对个人施以心理恐吓、身体和言语侵害的恶意攻击。欺凌让受害者感到痛苦、羞耻、尴尬、恐惧、忧郁,校园欺凌带来的伤害往往不可逆转。欺凌有三大显著特征:重复发生性、伤害性和力量的不均衡性。校园欺凌的加害方可能是个人,也可能是群体。通常来讲,男生比女生更容易受到肢体欺凌,女生受言语欺凌或性骚扰的比例较大。大多数情况下,因为受害者与加害者之间有权- 7 -力、体型、体能等方面的不对等因素,受害者无力进行有效反抗。通常有三类学生容易被欺负:言行失当者、弱势族群、异类学生。这些学生大多人际关系不佳,潜在欺凌者会基于情绪(看不顺眼)及工具(钱及地位)目的

21、而展开攻击。受凌者因力量失衡而无力反抗,或害怕被报复不敢告诉他人。这越发会让欺凌者得寸进尺、不断重复。(选自南方网校园欺凌事件层出不穷,该怎么做才能保护学生?)材料二:对于欺凌这一社会问题,加拿大一些学生家长和专家有不同看法和主张。有人认为孩子面对肢体欺凌时要打回去,而“停止欺凌”机构的专家则认为,这样可能会导致暴力升级,有时会造成伤害程度加深。有人认为经历被欺凌可以磨炼孩子的性格,而专家指出欺凌会使孩子失去对他人的信任,损害孩子的自我认知和自尊,影响孩子健康的心理发展。有人也悲观地认为欺凌不可避免,孩子们总会这样做。专家指出,如果学生、家长、教师和社区一起努力,就可以消除欺凌。欺凌行为可能是

22、模仿家长、电子游戏、电视或电影中看到的行为。根据反欺凌网站 Bullying Canadaca 的调查,93%的视频游戏对暴力行为都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这对孩子会是一个不良的暗示。(选自新华网加拿大校园欺凌面面观)材料三:注:不同学习成绩的学生遭受校园暴力情况注:不同胖瘦的学生遭受校园暴力情况- 8 -除了学生自身的因素以外,学校管理与环境等方面的因素也对校园暴力的发生有着重要的影响。数据分析显示农村学校在各种类型的校园暴力发生率上都要高过城市的学校。(选自光明日报的有多少校园欺凌不该发生)材料四:精神医学专家、北京回龙观医院院长杨甫德对记者表示,不同的孩子被欺负后可能有不同的心理反应。有的孩

23、子会生气、闷闷不乐。有的孩子可能会对施暴者产生怨恨,出现明显的报复心理,而且可能长期存在这种报复心理。还有少部分人遇事总是忍着,但是他心里并没有释然,长时间的压抑会导致其产生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 “遭受同学欺负导致的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一定要及早去治疗。心理医生会帮他做心理分析、心理辅导,让他去做心理调整,从而找到突破口,让他跳出这个心理阴影。只要接受专业的心理辅导或者药物治疗,还是能够治愈的。 ”杨甫德说。(选自工人日报的帮助孩子对校园欺凌说“不” )7. 下列对校园欺凌这一现象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校园欺凌中作为加害方的个体或者群体往往会对受害者进行言语、身体、心理等方面的侵害。

24、B. 言行失当者、弱势族群、异类学生往往更易于受到持续性的、伤害性的和力量不均衡性的攻击。C. 权力的差别、体型的差别、体能的差别、成绩的差别都可能成为校园欺凌现象的重要因素。D. 在遭受校园欺凌后,只要有专业的心理老师和正确的药物参与进来,心理疾病一定能治愈。8.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A. 材料一和材料三中都提到了校园欺凌这一社会现象的诱发因素,在诱发因素的分析上,它们是有交叉点的,其他材料则没能提及这一点。B. 材料二和材料四中都说到了校园欺凌这一社会现象对受害者造成的伤害。除此之外,两则材料还提及了面对校园欺凌的共同做法。C. 从材料三来看,成绩差的学生在各种欺凌

25、中占的比率是最大的,体型偏胖的学生在各种欺凌中占有的比率也是最大的。D. 材料一对校园欺凌这一社会现象进行了定义,并指出了它的三个显著的特征,同时也提到了受害者的三个易欺人群和他们的心理感受。- 9 -E. 在遭受校园欺凌后,不同的受害者可能会产生不同的心理反应,不同的家长和专家可能也会有自己不尽相同的看法和主张。9. 根据材料内容,简要分析发生校园欺凌这种现象时,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措施。【答案】7. D 8. DE 9. 努力消除欺凌。学生、家长、教师和社区共同努力,制约限制不良的游戏电影电视对他们的负面影响。尽早及时心理药物治疗。欺凌发生后,心理的危害要通过专业人士尽早消除。不要以暴制暴。以

26、暴制暴可能导致事态恶化。告知学生校园欺凌的可能诱导因素,尽量避开或及时寻求帮助。【解析】7.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结合文本内容对重要概念的含义的理解。D 项, “一定能治愈”判断错误。材料一中说“校园欺凌带来的伤害往往不可逆转” ,材料四说“一定要及早去治疗” ,可见 D 选项的结论是不对的。8.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筛选信息,理解分析文章内容。A 项,材料二的第二段中也有校园欺凌这一现象的原因分析。B 项,两则材料中提到的做法是不尽相同的,材料二的做法是“专家指出,如果学生、家长、教师和社区一起努力,就可以消除欺凌” ;材料四的做法是“遭受同学欺负导致的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一定要及早去治疗”

27、。C 项,从图表看,体型偏胖的同络欺凌中占有的比率不是最大的,此项扩大范围。9.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筛选信息,概括内容要点。题干问“简要分析发生校园欺凌这种现象时,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措施?”概括针对校园欺凌采取的措施,要到文章中搜索表示办法、措施的句子,然后提取、整合。首先,可以从材料二分析:“专家指出,如果学生、家长、教师和社区一起努力,就可以消除欺凌” “欺凌行为可能是模仿家长、电子游戏、电视或电影中看到的行为。这对孩子会是一个不良的暗示”从这些句子概括 努力消除欺凌。学生、家长、教师和社区共同努力,制约限制不良的游戏电影电视对他们的负面影响。接着,分析材料四中“遭受同学欺负导致的抑郁、焦虑

28、等心理问题,一定要及早去治疗” “心理医生会帮他做心理分析、心理辅导,让他去做心理调整,从而找到突破口,让他跳出这个心理阴影”可以概括出答案:尽早及时心理药物治疗。欺凌发生后,心理的危害要通过专业人士尽早消除。材料二中“而停止欺凌机构的专家则认为,这样可能会导致暴力升级,有时会造成伤害程度加深”可以看出专家的态度倾向:不要以暴制暴。以暴制暴可能导致事态恶化。最后可以从材料一容易被欺凌的对象和原因去概括提取对策:告知学生校园欺凌的可能诱导因素,尽量避开或及时寻求帮助。这点有一定难度,容易忽视。- 10 -点睛:信息筛选概括的题目,是实用类文本阅读必考的题目,有局部信息筛选和综合信息筛选,局部信息

29、筛选集中在文章的某个段落,综合信息筛选集中在文章的某个部分或全文。答题时首先要求审清题干,确定试题的类型是局部信息筛选还是综合信息筛选,局部信息筛选要对对应的段落进行划分,提取关键词语。综合信息筛选注意对局部或全文内容的概括,重点注意各段的段首和短尾的句子。答题时注意提取文中的关键词语分析作答。二、古代诗文阅读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蔡徵,字希祥,侍中、中抚军将军景历子也。幼聪敏,精识强记。七岁,丁母忧,居丧如成人礼。继母刘氏性悍忌,视之不以道,徵供侍益谨,初无怨色。徵本名览,景历以为有王祥之性,更名徵,字希祥。梁承圣初,高祖为南徐州刺史,召补迎主簿。寻授太学博士。天嘉初,迁

30、始兴王府法曹行参军,历外兵参军事、尚书主客郎,所居以干理称。至德二年,迁廷尉卿,寻为吏部郎。迁太子中庶子、中书舍人,掌诏诰。寻授左民尚书,与仆射江总知撰五礼事。后主器其材干,任寄日重,迁吏部尚书、安右将军,每十日一往东宫,于太子前论述古今得丧及当时政务。又敕以廷尉寺狱,事无大小,取徵议决。俄有敕遣徵收募兵士,自为部曲,徵善抚恤,得物情,旬月之间,众近一万。徵位望既重,兼声势熏灼,物议咸忌惮之。寻徙为中书令,将军如故。中令清简无事,或云徵有怨言,事闻后主,后主大怒,收夺人马,将诛之,有固谏者获免。祯明三年,隋军济江,后主以徵有干用,权知中领军。徵日夜勤苦,备尽心力,后主嘉焉,谓曰“事宁有以相报”

31、 。及决战于钟山南岗,敕徵守宫城西北大营,寻令督众军战事。城陷,随例入关。徵美容仪,有口辩,多所详究。至于士流官宦,皇家戚属,及当朝制度,宪章仪轨,户口风俗,山川土地,问无不对。然性颇便佞进取,不能以退素自业。初拜吏部尚书启后主借鼓吹后主谓所司曰鼓吹军乐有功乃授蔡徵不自量揆紊我朝章然其父景历既有缔构之功宜且如所启拜讫即追还徵不修廉隅,皆此类也。隋文帝闻其敏赡,召见顾问,言辄会旨,然累年不调,久之,除太常丞。历尚书民部仪曹郎,转给事郎,卒,时年六十七。 (节选自陈书蔡徵传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初拜吏部/尚书启后主/借鼓吹后主谓所司曰/鼓吹军乐/有功乃授/蔡徵

32、不自量揆/紊我朝章/然其父景历既有缔构之功/宜且如所启/拜讫即追还/- 11 -B. 初拜吏部尚书/启后主借鼓吹/后主谓所司曰/鼓吹军乐/有功乃授蔡徵/不自量揆/紊我朝章/然其父景历既有缔构之功/宜且如所启/拜讫即追还/C. 初拜吏部尚书/启后主借鼓吹/后主谓所司曰/鼓吹军乐/有功乃授/蔡徵不自量揆/紊我朝章/然其父景历既有缔构之功/宜且如所启/拜讫即追还/D. 初拜吏部/尚书启后主借鼓吹/后主谓所司曰/鼓吹军乐/有功乃授蔡徵/不自量揆/紊我朝章/然其父景历既有缔构之功/宜且如所启/拜讫即追还/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迁,调动改派。一般情况下, “右迁”

33、 “陟”表示晋升;“左迁” “迁谪”表示降职等。B. 吏部,古代官制,六部之一,主管文官的任免、考课、升降、调动等事务。长官为吏部尚书。C. 后主,在本文指陈朝的末代君王。我们熟知的“后主”还有蜀汉的刘禅,南唐的李煜等。D. 隋文帝,隋朝开国皇帝杨坚的庙号。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蔡徵孝顺父母,笃守孝道。七岁时,母亲去世,他就按成人礼节为母亲服丧;他的父亲认为蔡徵有孝子王祥的品行,替蔡徵改名。B. 蔡徵政务娴熟,办事干练。陈后主诏令蔡徵决断廷尉寺狱大小事情;蔡徵受命招募兵士,十天到一个月之间,招募兵士将近一万人。C

34、. 蔡徵位高权重,险遭不测。蔡徵担任中书令时,有人说他有怨言,陈后主听闻后大怒,想杀蔡徵,幸有人极力谏诤,蔡徵才免于一死。D. 蔡徵历官三朝,颇受器重。梁高祖征召他为主簿;陈后主让他给太子讲述古今得失和当时政务;隋文帝召他咨询,授予太常丞。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继母刘氏性悍忌,视之不以道,徵供侍益谨,初无怨色。(2)隋军济江,后主以徵有干用,权知中领军。【答案】10. C 11. D 12. D 13. (1)继母刘氏性格凶悍妒忌(蛮横猜忌) ,不按常道对待他,蔡徵供奉侍候更加谨慎,从来没有怨恨的神色。(2)隋军渡江,后主认为(译为“因为”亦可)蔡徵有才干, (让他)

35、暂时代任中领军。/暂时掌管中领军- 12 -【解析】10.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文言断句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句中“吏部尚书”官职名,不要断开;“授”的对象是“蔡徵”不要断开;“后主”新的陈述对象,作主语,前面断开。点睛:文言断句的题目,首先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注意结构的对称,这是基础,其次注意断句题大多集中在对人称的转换和在句中充当的成分的考核,还要注意一个事件不要强行断开,不然句子就会支离破碎,相反两个事件句子再短,也要断开。选择题答题时注意选项的对比,然后结合文意进行分析。11. 试

36、题分析: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题中 D 项,文帝是谥号。12.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寻找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题中 D 项,文中“高祖”应是“陈朝开国皇帝陈霸先” ;“然累年不调,久之,除太常丞” ,也不能说明隋文帝对他器重。13. 试题分析:这

37、是一道考核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题目,答题时注意直译,重点注意句中重点实词、虚词、活用和句式的翻译。此题注意,悍忌:凶悍妒忌;视:对待;不以道:不按常道;初无:从没有;济:渡;以:认为;干用:有才干;权知:暂时代任。参考译文:蔡徵,字希祥,侍中、中抚军将军蔡景历的儿子。幼年聪敏,强于记忆。七岁,母亲去世,按成年人的礼节服丧。继母刘氏性格凶悍妒忌(蛮横猜忌) ,不按常道对待他,蔡徵供奉侍候(她)更加谨慎,从来没有怨恨的神色。蔡徵本名蔡览,蔡景历认为他有王祥的品性,替他改名蔡徵,字希祥。梁朝承圣初年, (陈)高祖担任南徐州刺史,征召蔡徵补任迎主簿。天嘉初年,改任始兴王府法曹行参军,历任外兵参军事、尚

38、书主客郎,任职期间以办事干练为人所称道。至德二年,改任廷尉卿,不久担任吏部郎。改任太子中庶子、中书舍人,掌管诏诰。不久授左民尚书,与仆射江总负责编撰五礼事宜。后主器重他的才干,任用寄望日趋加重。改任吏部尚书、安右将军,每十天去东宫一次,在太子面前论述古今得失和当时的政务。又诏令廷尉寺狱,事无大小,都采纳蔡徵的议论决断。不久有诏令派蔡徵收募兵士,自- 13 -为编制,蔡徵善于安抚体恤士兵,很得人心,十天到一个月之间,士兵已近一万。蔡徵地位威望已经很高,加上声势逼人,众人议论都妒忌惧怕他。不久转为中书令,将军照旧。中书令清简无事,有人说蔡徵有怨言,此事传到后主耳中,后主大怒,收夺他的人马,将要杀他

39、,有人极力谏诤,使他获免。祯明三年,隋军渡江,后主认为(因为)蔡徵有才干,暂时代任中领军。蔡徵辛勤劳苦,尽心尽力,后主嘉奖他,说道:“事情平定后一定有报答。 ”到了在钟山南岗决战,命蔡徵守卫宫城西北大营,不久命令他统领众军作战。城被攻陷,按通例入关。蔡徵容貌仪态很美,有口才, (对许多事情)都有深入研究。诸如士流官宦,皇家戚属,以及当朝制度,宪章礼仪,户口风俗,山川土地,凡问无所不能对答。然而生性颇会阿谀逢迎进取,不能以谦退淡泊自守。起初被授吏部尚书,启奏后主借用鼓吹军乐,后主对主管官员说:“鼓吹军乐,有功者才能授予,蔡徵不自量度,扰乱我的朝廷章法,然而他的父亲蔡景历有着缔造之功,应暂且如他所

40、启奏,授官完毕就把它追讨回来。 ”蔡徵不注重廉洁自律,大都像这样。隋文帝听说蔡徵聪敏能干,召见他咨询,言谈中他总能领会旨意,但多年没有获得调任,过了很久,才被任命为太常丞。历任尚书民部仪曹郎,转任给事郎,六十七岁时去世。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西村陆游乱山深处小桃源,往岁求浆忆叩门。高柳簇桥初转马,数家临水自成村。茂林风送幽禽语,坏壁苔侵醉墨痕。一首清诗记今夕,细云新月耿【1】黄昏。注释:【1】耿:微明的样子。14. “茂林风送幽禽语,坏壁苔侵醉墨痕”两句,以“声” “色”调动人的听觉和视觉感受,下列诗句“声色兼备”的一项是A. 梁台歌管三更罢,犹自风摇九子铃。 (李商

41、隐齐宫词 )B. 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 (陈羽从军行 )C. 春来茗叶还争白,腊月尽梅梢尽放红。 (韩元吉送陆务观福建提仓 )D.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二绝句 )15.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 14 -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这是陆游的另一首纪游诗游山西村 。结合具体诗句,比较这首诗和西村在内容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答案】14. B 15. 相同点:都描写到了幽静偏远山环水绕的山村自然风光,村庄的地理位置都较偏远,或是“山重水复”或者“乱山深处” ;村庄或是

42、高柳茂林或是柳暗花明,清幽和恬静,表现作者对山村的喜爱之情。不同点:西村侧重于对自然风光的描写,通过“风送禽语”和“苔侵墨痕”表现山村风光的幽静, 游山西村除却自然风光外,更侧重描写山村的风土人情和风俗,通过对“萧鼓追随”的春社情景的描写和“衣冠简朴”的村民的描写,表现山村生活的淳朴和作者的喜爱之情;西村通过“往岁”和“今夕”的对比表现世事的变换, 游山西村主要侧重今日之景,同时写景之外还蕴含哲理,表现出逆境中往往蕴含着无限的希望。【解析】14.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茂林风送幽禽语,坏壁苔侵醉墨痕两句,以声色调动人的听觉和视觉感受,下列诗句声色兼备的一项” ,这是对诗歌写景技巧设题。首先明

43、确题干中的选择要求, “以声 色调动人的听觉和视觉感受” “声色兼备” ,这就要求选出的诗句中要包含视觉和听觉两种感官,要有“声”有“色” 。B 项, “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 , “横笛闻声”为听觉, “红旗”和“雪”为视觉,体现了“声色兼备” ;A 项, “梁台歌管三更罢,犹自风摇九子铃” , “歌馆”和“铃”只是体现了听觉,没有体现视觉;C 项, “春来茗叶还争白,腊月尽梅梢尽放红” , “争白”和“放红”只是体现了视觉,没有体现听觉;D 项,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 “留酸软齿牙”体现了味觉, “分绿”体现了视觉,并没有体现听觉。15.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学生

44、陆游游山西村 “和西村在内容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这是考查比较理解诗歌内容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的能力。首先要分别理解两首诗歌的内容,整体把握,然后加以比较,答题时,要分开回答。理解诗歌的内容要抓住诗中所写的主要事情及景物来综合概括。先看西村所写的内容,首联由西村思往事。西村群山环绕,仿佛是桃源世界。他还清楚记得当年游赏时敲门求水解渴的情景。颔联写进山时的情况:走过柳树簇拥的小桥,就要勒转马头拐个弯,前面临水数户人家便是西村。对于摆脱尘世喧嚣的山水深处,诗人是心向往之的。这两句富于动感,景物组合巧妙。 “高柳簇桥” ,似乎尚处于“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境地,而在“初转马”以后,眼前便是“数家临水自成村

45、” ,就进入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颈联写入西村后所见所闻:周围树木茂密,不见啼鸟,但闻鸣声。当年来游之处,已是坏壁颓垣,自己醉书于上的诗句,也已斑斑驳驳,布满青苔。诗人- 15 -觉得,眼前这情景很动人,值得怀恋,应当写一首诗留作纪念。于是转入尾联。正当诗人吟哦之际,抬起头来,只见空中有几缕纤云,一弯新月。在此风景清佳的黄昏时刻,清诗自会涌上心头。再看游山西村 ,首联渲染出丰收之年农村一片宁静、欢悦的气象。一个“足”字,表达了农家款客尽其所有的盛情。 “莫笑”二字,道出诗人对农村淳朴民风的赞赏。次联写山间水畔的景色,写景中寓含哲理。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如此流畅绚丽、开

46、朗明快的诗句,仿佛可以看到诗人在青翠可掬的山峦间漫步,清碧的山泉在曲折溪流中汩汩穿行,草木愈见浓茂,蜿蜒的山径也愈益依稀难认。正在迷惘之际,突然看见前面花明柳暗,几间农家茅舍,隐现于花木扶疏之间,诗人顿觉豁然开朗。其喜形于色的兴奋之状,可以想见。当然这种境界前人也有描摹,这两句却格外委婉别致。人们在探讨学问、研究问题时,往往会有这样的情况:山回路转、扑朔迷离,出路难寻。于是顿生茫茫之感。但是,如果锲而不舍,继续前行,忽然间眼前出现一线亮光,再往前行,便豁然开朗,发现了一个前所未见的新天地。这就是此联给人们的启发,也是宋诗特有的理趣。人们读后会感到,在人生某种境遇中,与诗句所写有着惊人的契合之处

47、,因而更觉亲切。这里描写的是诗人置身山阴道上,信步而行,疑若无路,忽又开朗的情景,不仅反映了诗人对前途所抱的希望,也道出了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哲理。于是这两句诗就越出了自然景色描写的范围,而具有很强的艺术生命力。此联展示了一幅春光明媚的山水图;下一联则由自然入人事,描摹了南宋初年的农村风俗画卷。读者不难体味出诗人所要表达的热爱传统文化的深情。陆游在这里更以“衣冠简朴古风存” ,赞美着这个古老的乡土风俗,显示出他对吾土吾民之爱。前三联写了外界情景,并和自己的情感相融。然而诗人似乎意犹未足,故而笔锋一转:“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无时,随时。诗人已“游”了一整天,此时明月高悬,整个大地笼

48、罩在一片淡淡的清光中,给春社过后的村庄也染上了一层静谧的色彩,别有一番情趣。于是这两句从胸中自然流出:但愿而今而后,能不时拄杖乘月,轻叩柴扉,与老农亲切絮语,此情此景,不亦乐乎。一个热爱家乡与农民亲密无间的诗人形象跃然纸上。最后对两首诗歌进行比较,两首诗歌中都写乡村风光和表达对乡村的热爱之情,这是两首诗歌的共同点;只是西村中侧重写自然风光,而游山西村侧重写乡村人情和古民风俗,且还体现出深刻的哲理,如“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说明逆境中往往蕴含着无限的希望。名篇名句默写16. 把下列句子补写完整。(1)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表明不要因为离别而伤感的诗句是“_,_” 。(2) 次北固山下

49、写青山绿水的两句是:“ _,_ 。 ”- 16 -(3) 饮酒中表明作者本想说明白,却又不可言传的两句:“_,_” 。(4) 行路难中用典故表达诗人渴望得到明君重用,成就功名愿望的诗句是:“_ ,_” 。【答案】 (1). 无为在歧路 (2). 儿女共沾巾 (3). 客路青山外 (4). 行舟绿水前 (5). 此中有真意 (6). 欲辨已忘言 (7). 闲来垂钓碧溪上 (8). 忽复乘舟梦日边【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名句的识记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本题属于前者。考生应先分析语境,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境回顾诗句。如第一句“表明不要因为离别而伤感的诗句” ,第二句“写青山绿水的两句” ,第三句“表明作者本想说明白,却又不可言传的两句” ,第四句“用典故表达诗人渴望得到明君重用,成就功名愿望的诗句” ,考生可以根据这些提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