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课时强化练(一)中华文明的奠基与发展先秦、秦汉时间:40 分钟 分值:85 分 答案见 P23一、选择题(本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8 分)1(2018湖北八校联考)史记载:“成王少,周初定天下,周公恐诸侯畔周,公乃摄行政当国。管叔、蔡叔髃(y)弟疑周公,与武庚作乱,畔周。周公奉成王命,伐诛武庚、管叔,放蔡叔。以微子开代殷后,国于宋。 ”材料旨在说明( )A周代分封先代贵族以维护统治秩序B周初统治尚不稳固分封制受到冲击C西周初期中央集权雏形已开始出现D宗法秩序受到冲击周天子权威衰落解析:据材料“成王少,周初定天下,周公恐诸侯畔周,公乃摄行政当国。管叔、蔡叔髃(y)弟疑周公,与
2、武庚作乱,畔周。周公奉成王命,伐诛武庚、管叔,放蔡叔。以微子开代殷后,国于宋”得出周初统治尚不稳固分封制受到冲击,故 B 项正确;A 项与材料之主题不符,排除;C 项与史实不符,排除;D 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答案:B2(2018荆州质检)礼记记载:“殷人称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 。周人则提出“天命靡(无)常,唯德是辅” ;周公曾说:“民之所欲,天必从之。 ”和殷商时期相比,西周统治者的治国理念是( )A突出人的作用 B强化神权色彩C注重道德治理 D依赖血缘纽带解析:据材料“天命靡(无)常,惟德是辅” “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惟德惟民的治国思想,突出了人的作用
3、,故 A 项正确;B 项材料无法体现,排除;C 项说法过于片面,排除;D 项材料未涉及,排除。答案:A3(2018博雅全国联考)下图为西汉初年中央和诸侯王国所管辖的行政区和人口统计表。对比统计图表中中央和王国所管辖的郡和人口数,可以得出的推论是( )A西汉的大部分地区未实行郡县制B中央政府已经为王国势力所控制2C多数人口不赞成实行中央集权制D中央辖区经济发展高于王国辖区解析:由材料中王国辖郡与人口数均高于中央辖区,但这并未破坏汉朝的中央集权制度,说明中央辖区所辖郡是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故 D 项正确。A 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B、C 两项材料未涉及,排除。答案:D4(2018石家庄模拟)
4、以下为不同史籍关于汉代察举制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是( )汉书武帝纪 元光元年冬十一月,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后汉书左雄列传雄又上言:“请自今孝廉年不满四十,不得察举”帝从之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太祖(曹操)少机警,有权数,而任侠放荡,不治行业年二十,举孝廉为郎A.孝廉成为两汉时期选官的唯一标准B增加选官的限制以保障贵族政治的稳定C两汉到魏晋时期察举制度不断完善D东汉末年选官实践与制度设计出现背离解析:根据题目中“太祖(曹操)少机警,有权数,而任侠放荡,不治行业”得知,到东汉时期察举制在实践中出现了问题,故 D 项正确。A 项与史实不符,排除;B 项材料未体现,排除;C 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
5、答案:D5(2018辽阳联考)中国历史通论记载:“战国亩产量 79.41 斤,西汉初年93.68 斤,汉武帝时期 117.11 斤,1938 年 115 斤,1949 年 130 斤。 ”材料主要反映了中国农业发展具有( )A脆弱性 B落后性C封闭性 D先进性解析:根据材料中“从战国到 1949 年”粮食产量可知,我国古代的农业生产具有落后性,故 B 项正确;材料并未涉及小农经济的地位,因此未涉及其脆弱性,故 A 项错误;封闭性指的是以一家一户为单位,材料并未体现,故 C 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小农经济的先进性,故 D 项错误。答案:B6(2018豫南豫北名校联考)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 “皇帝
6、之功,勤劳本事。上农除末,黔首是富。普天之下,抟心揖志(指专心一致)。 ”材料表明重农抑商政策( )3A激发了小农阶层追求社会财富的心理B体现了商鞅变法采取措施的历史进步性C有利于社会财富的积累和社会的稳定D体现了中国古代的小农经济具有片面性解析:据材料“皇帝之功,勤劳本事。上农除末,黔首是富。普天之下,抟心揖志(指专心一致)”可以得出重农抑商政策有利于社会财富的积累和社会的稳定,故 C 项正确;A、B、D 三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答案:C7(2018安徽十校联考)汉代盐铁专营后,拥有上千人规模的私营生产企业不复存在,地方诸侯被剥夺了最大的收入来源。由此可见,盐铁专营( )A使官营手工业处于
7、垄断地位B极大削弱了地方割据力量C消除了地方割据的经济基础D将地方财权收归中央政府解析:从材料“拥有上千人规模的私营生产企业不复存在,地方诸侯被剥夺了最大的收入来源” ,可知盐铁专营极大削弱了地方割据力量,故 B 项正确;A 项材料无涉及,排除;C 项表述过于绝对,排除;D 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答案:B8(2018安康模拟)抱朴子吴失篇说:“东吴大姓僮仆成军,闭门成市,牛羊掩原隰,田池布千里。 ”这说明当时东吴( )A农业商品化加强 B士族制度十分腐朽C不注重保护环境 D地主田庄自给自足解析:根据材料“僮仆成军,闭门成市,牛羊掩原隰,田池布千里” ,反映了传统庄园经济,无所不有,不假外求的
8、封闭性,自给自足性,故 D 项正确。答案:D9(2018安徽名校大联考)孔子把“仁”说成是“至德” ,而把“孝悌” “忠信” “礼”等都从属于“仁”的原则之下。以“亲亲”为出发点,认为孝梯是“仁”的根本,又由血亲之爱推及开大。孟子提出“仁义礼智” “孝悌忠信”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这些均反映出( )A儒家统一信仰和社会规范B儒家用仁政掩盖等级秩序C儒家思想与宗法制相糅合D儒家用礼义道德遏制人欲解析:根据“孝悌是仁的根本,又由血亲之爱推及开大”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4夫妇有别、长幼有序”可知孔孟将儒家思想与宗法制相结合,故 C 项正确;A 项与史实不符,排除
9、;B、D 两项说法错误,排除。答案:C10(2018长沙模拟)秦朝的“三公九卿”中,奉常掌宗庙礼仪,郎中令掌宫殿警卫,少府负责皇家财政及官府手工业,宗正负责皇室宗族事务等。这反映了古代中国政体的本质是( )A职分细化,各负其责 B化国为家,皇权至上C选贤举能,唯才是用 D官员众多,政务繁忙解析:根据材料关键信息“宫殿警卫” “皇家财政” “皇室宗族事务”可知,作为国家行政机构的九卿中有许多是负责皇室事务的,实际上是皇家的内侍机构,这体现了“化国为家” ,目的是突出皇权至上。答案:B11(2018湖北百所重点学校联考)(汉武帝)建元元年,丞相(卫)绾奏:“所举贤良或治申、商、韩非、苏秦、张仪之言
10、,乱国政,请皆罢。 ”汉武帝采纳其建议。材料说明( )A汉武帝开始推行察举制B西汉政府加强社会思想控制C西汉政府废除了诸子百家思想D汉武帝从无为而治转向有为解析:分析题目材料,丞相(卫)绾奏:“所举贤良或治申、商、韩非、苏秦、张仪之言,乱国政,请皆罢。 ”说明当时举荐上来的人里面有法家和纵横家,说他们乱国政,意味着政府实际上不赞成这些思想,根据所学知识,汉武帝时为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采纳董仲舒的建议,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儒家思想确立了主流思想的地位,政府加强了思想控制,故 B 项正确。答案:B12(2018安徽十校联盟联考)字形歧异,确实是战国时期文字发展演化的一个突出问题。一个“马”
11、字,齐有三种写法,楚、燕、三晋各有两种写法。一个“安”字,齐、燕各有两种写法,三晋竟有四种写法。这反映出( )A书写材料发生变化 B文化的发展具有多样性C百家争鸣局面出现 D政治分裂影响文化整合解析:材料中战国时期文字发展演化之所以会出现字形歧异的问题,汉字出现多种写法,其原因正是由于战国时期政治分裂影响文字统一,故 D 项正确。A 项材料无涉及,排除;材料反映的是战国时期文字发展演化过程中字形歧异的问题,并不是说明文化发展的多样性,故 B 项错误;百家争鸣现象在春秋时期开始出现,材料中的时间是战国时期,故C 项错误。5答案:D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2 小题,第 13 题 25 分,第 14
12、题 12 分,共 37 分)13(25 分)(2018泰安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是人性本善的哲学传统。在这样的人性论和人文环境中,一方面中国古代的行政监察因为人心本善的理论预定和圣人崇拜而不被重视,另一方面行政监察成为封建帝王的统治手段。更为可悲的是,这种统治手段并没有上升为一种制度的安排,加以固定下来,它完全仅作为帝王个人驾驭群臣的政治手段。这也是为什么西方行政监察思想能够推动行政监察制度的建立和实践的发展,而中国古代的行政监察却日益萎缩并退化、变异为一种特务制度的原因。材料二 西方从古希腊神话中潘多拉的盒子到基督教的原罪与救赎。都确信不疑地认为人性本恶。既然
13、人性本恶,那么权力的腐败和滥用也就无从规避。在此基础上,西方得出政治原罪论:有权的人在行使权力时有一种自私和邪恶的自然本性和犯罪的潜在危险。西方对人的天然不信任迫使西方人时刻保持着对权力的天然警惕。孟德斯鸠警告人们:“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经验。 ”于是洛克说“在一切情况和条件下,对于滥用职权的权力的真正纠正办法,就是用权力对付权力。 ”这样,西方创造出了基于分权制衡原则的行政监察理论。以上材料摘编自屈双湖、胡雪纷基于人性的行政监察思想及其实践分析(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古代行政监察造成的消极影响。(8 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方和中
14、国古代行政监察在实施中的不同之处,并说明造成这种不同的原因。(17 分)解析:第(1)问,依据材料一的信息归纳即可。第(2)问,第一小问不同之处,根据材料总结并进行比较即可;第二小问原因,中国行政监督可以从儒家思想、君主专制、小农经济方面分析;西方行政监督结合材料可以从古希腊文化、基督教思想方面分析。答案:(1)影响: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和政治的清明;无法从根本上约束皇权,反而强化了君主专制;不能从根本上制约和防止官僚队伍的腐败;起不到真正的监察作用。(2)不同之处:中国:行政监察不受社会重视,成为封建帝王的统治手段和驾驭群臣的政治手段;没有形成系统的行政监察制度;封建社会后期日益萎缩,演变成特务
15、制度。西方:形成了系统的行政监察理论;推动了行政监察制度的建立。原因:中国:中国传统儒家性善思想的影响;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小农经济的封闭性、落后性和狭隘性。西方:古希腊文化和基督教原罪思想的影响;在人性论上认为人性本恶;西方权力制6衡思想的影响。14(12 分)(2018河南中原名校质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作者大胆地将系统整体研究方法运用到历史研究中,从中国封建社会延续两千余年与每两三百年爆发一次大动乱之间的关系入手分析,提出中国社会是一个超稳定系统的假说,并用这一套模式去解释中国社会、文化两千年来的宏观结构变迁及其基本特点。下图是根据作者的假说绘制的中国古代社会结构图:中国古代
16、社会结构图摘编自金砚涛、刘青峰兴盛与危机论中国社会的超稳定结构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一个视角对该社会结构图进行简要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解析:根据材料,中国古代的国家结构由地主经济、儒家思想和官僚政治三部分组成。国是家的放大形态,家是国的微缩形态,二者具有一致性,因此选择中国古代社会“家国同构”的特征进行论述,论证地主经济、儒家思想和官僚政治对中国古代的国家结构稳定性的影响。答案:示例:视角:中国古代社会具有“家国同构”的特征。说明:中国古代的国家结构由地主经济、儒家思想和官僚政治三部分组成。地主经济为官僚政治提供财税基础;儒家思想为官僚政治提供意识形态及文官来源。与之相应,中国古代的家族结构由族田、族谱和祠堂三部分组成。族田为祠堂权力的行使提供经济基础;族谱则以祖先崇拜的方式维持祠堂的宗法权威。故国是家的放大形态,家是国的微缩形态,二者具有同构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