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专题 13 经济结构的变化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高考预测:本专题一直是高考考查的重点。高考将会从文明发展的角度审视民族工业发展,即从近代化的角度看待民族工业的发展和影响。注重考查洋务运动时期的近代化,清末新政时期,北洋政府统治时期和国民政府统治前期民族工业的发展及影响,培养考生辩证思维的能力和客观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考点一 :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 高考真题回顾1.(2018 年江苏卷文综历史 6)6. 江南制造总局是个十足的封建衙门。管理者是以督办为首的一群大大小小的官吏。他们对军器制造一窍不通,一切生产技术大权都操纵于洋人手中。有些洋匠不懂技术,招摇撞骗,因造不出火药,竟称
2、“中国天气异于外国,与造此药不宜” 。这表明,洋务企业A. 管理体系逐步完善B. 过度依赖西方技术C. 逐渐成为外资企业D. 所雇洋匠皆为外行2【答案】B【解析】材料信息管理者是以督办为首的一群大大小小的官吏。他们对军器制造一窍不通说明洋务企业管理极为不完善,故 A 项错误;“一切生产技术大权都操纵于洋人手中“说明洋务企业过渡依赖西方技术故 B 项正确;洋务企业是中国人采用机器生产经营的近代企业,故 C 项错误;“有些洋匠不懂技术不代表所有洋匠都为外行,故 D 项错误 5.(2017 年海南卷单科历史 8)1894 年,在中国的 25 个通商口岸有洋行 552 家,其中近三分之二属于一个国家。
3、这个国家是 A日本 B美国 C德国 D英国【答案】D【解析】 “养行”是商品输出的表现,甲午战前,对华商品输出比重最大的国家是英国,故 D 正确;日本在甲午战后加大了对中国的资本输出,不符合材料信息,故 A 错误;美国对华输出占据主导是在解放战争时期,故 B 选项错误;德国加紧对中国经济侵略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故 C 错误。6.(2016 年海南单科卷历史 15)19 世纪 70 年代初,生丝、茶叶合计占中国贸易出口总值的近90,1900 年降至 38左右,20 世纪初年中国已失去主要丝茶输出国的地位。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中国丝茶竞争力减弱 B 清政府的重农抑商政策C.中国小农经济的瓦
4、解 D.中国产业结构的变化【答案】A【解析】中国近代生丝、茶叶出口比重下降,是因为日本、印度等国生丝、茶叶的竞争力加强,所以本题答案为 A 项。甲午战后,清政府允许民间设厂,实际上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故 B 项错误;中国小农降级的瓦解是在新中国土改时,故 C 项错误;近代社会中国产业结构没有发生质的变化,故 D 项错误。7 (2016 年江苏单科卷历史 7)1884 年刊行的直隶玉田县志载:“洋舶互市我之需于彼者,至不可胜数,饮食日用曰洋货者,殆不啻十之五。 ”又据光绪雄县乡土志:“亚谷城村,居民多以熬硝或以硫黄蘸促灯为业,自火柴行,而此业渐歇。 ”综合这些材料,可知这一时期( )A经营洋货和
5、新产品的店铺增多 B中国传统的手工业遭到沉重打击C洋货的销售在口岸遭到了抵制 D外来技术的传入促进手工业发展【答案】B 38.(2016 年全国新课标 3 卷文综历史 28) 19 世纪中期以后,中国市场上的洋货日益增多,火柴、洋布等日用品, “虽穷乡僻壤,求之于市,必有所供。 ”这种状况表面( )A中国市场由被动开放转为主动开放 B.商品经济基本取代自然经济C日常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 D.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能力。 “虽穷乡僻壤,求之于市,必有所供。 ”说明中国的生活用品也被外国市场占领,日常生活也融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因此本题选择 C
6、选项。A 选项说法错误,此时的中国依旧是在被迫开放的时期,资本主义对中国的经济入侵逐渐深入;B 选项时间点与历史不符,小农经济在此时依旧影响着中国人,直到近代结束还深受影响;D 选项材料体现不出关税的问题,开始丧失关税自主权从鸦片战争开始,时间点上也不符合。9(2018 年全国卷文综历史 14)14. 阅读 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 分)材料1889 年,两广总督张之洞从英国预购炼铁机炉,有人提醒先要确定煤、铁质地才能配置合适的机炉,张之洞认为不必“先觅煤、铁而后购机炉”。张之洞调任湖广总督,购得大冶铁矿,开始筹建汉阳铁厂,由于找不到合适的煤,耗费六年时间和巨资,仍未能炼出合格的钢铁。盛宣怀
7、接手后,招商股银 200 万两,并开办萍乡煤矿,但由于原来定购的机炉不适用,依然未能炼出好钢,只得贷款改装设备,才获得成功。通过克服种种困难,汉阳铁厂成为中国第一家大型的近代化钢铁企业,1949 年后收归国有。摘编自陈真等编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等材料提供了一个中国近代企业发展的案例,蕴含了现代化的诸多启示,从材料中提炼一个启示,并结合所学的中国近现代史知识予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答案】略4预测押题1下表为南方沿海某乡的人口变动统计表(单位:人) 。这反映了该地时期 迁出 他乡种田 城镇做工或经营商业 出国从事工商业 18801911 年 156 0 118 38 A现
8、代乡镇企业异军突起B传统的小农经济开始解体C民族工业的进一步发展D农村经济结构在缓慢变动【答案】D【解析】表格显示晚清时期迁出人口较多, “城镇做工或经营商业”增多,而从事传统种田的减少,说明传统农村经济结构在缓慢变动,正确;现代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是改革开放之后,错误;传统的小农经济开始解体是在鸦片战争之后,错误;表格不能说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错误。 (2)变化:社会结构呈现新旧交替的二元性特征。旧的社会成分仍然存在,又出现新的社会阶级和阶层;城市与农村、沿海与内地发展呈现不平衡性。意义:一方面推动了近代中国的社会转型;促进了近代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变化,促进中国的现代化转型。另一方面旧的社会成分
9、又造成对现代化进程的阻碍,使中国社会变革艰难曲折。认识:一定时期的社会结构与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的发展密不可分,又反过来影响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发展。【解析】5结合材料“中唐以后,整个社会资源开始了打破重组的过程”与所学知识可知,科举制的实行对于富民阶层崛起有较大的影响;根据材料“在这一过程中,一部分人积累了大量的财富,成为社会上的富裕阶层“富民”阶层”可知富民崛起的背景是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土地兼并导致土地、财富日益集中的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富民阶层属于庶族地主,庶族地主地位的上升,说明世家大族势力的衰落。(2)根据材料“近代中国社会结构处于转型期,呈现出独特的二元性。 ”可知,中国
10、近代社会结构呈现新旧交替的二元性特征;根据材料“既有演变中的古代的阶级和等级,又产生出新兴的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可知,中国近代社会结构呈现旧的社会成分仍然存在,又出现新的社会阶级和阶层的特征;根据材料“一方面,沿海与城市现代性日渐凸显,而另一方面,内地与农村保留着传统,踯躅不前。 ”可知,中国近代社会结构呈现城市与农村、沿海与内地发展呈现不平衡性的特征。对于中国近代社会结构的变化,需要结合变化的表现进行分析,既要看见其积极的一面,如促进中国近代化、推动社会转型、经济发展等方面,也要看见其消极的一面,如旧的社会成分又阻碍社会发展。通过上述分析可知,社会结构的变化与当时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密切相关
11、。1据记载,在开埠初期的一二十年间,像洋布、洋皂、玻璃制品等日用洋货,虽多制作精致,外观漂亮,有的也比土货更好用,但由于售价贵,普通人家还很少购用,人们只是把它们看作有钱人为好奇炫新才会买的奢侈品、高档品。该材料说明在近代初期A通商口岸的社会生活深受西方影响B自然经济对西方工业文明的顽强抵制 C通商口岸附近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D西方工业经济的优势还未充分体现【答案】D62下图为 1881 年发行的开平矿务局股票,股票下面记载:“直隶爵阁督部堂李,批准设局招商开采煤铁等矿,札饬筹办等因,当经本局议定先后招集股银壹百贰拾万两,分作壹万贰仟股,每股津平宝纹壹百两,一股至千股,皆可附搭”由此可知A军用工
12、业由官办转为官督商办B政府放宽了兴办实业的限制C洋务企业受西方经营方式影响D煤矿业获得了稳健快速发展【答案】C【解析】从材料信息来看,开平矿务局采取募股集资的股份制方式设立,说明洋务企业受到西方经营方式的影响。故答案为 C 项。开平矿务局属于民用工业,排除 A 项;清政府放宽民间办厂的限制是在甲午中日战争后,排除 B 项;材料没有涉及煤矿业的发展状况,排除 D 项。 31901 年张之洞、张謇等人在江楚会奏变法三折中指出:“今日中国讲富国之术,若欲以商务敌欧美各国,此我所不能者也;若欲以工艺敌各国,此我所必能者也。 ”这反映出当时中国部分封建官员A主张与外国展开商战收回利权B仍坚持中学为体西学
13、为用的理念C认识到工业富国强国的重要性7D已找到当时中国贫弱的根本原因【答案】C4鸦片战争后,中国的茶和丝通过通商口岸大量出口,其客观进步作用表现在A使中国的关税收入大增B使农民和市场的联系日益密切C使清政府贸易逆差得到扭转D使中国产品在国际上竞争力增强【答案】B5下面是 18401894 年中国棉纱量消费情况统计表。据表可推知,在中国近代经济发展过程中A洋布丧失了竞争力B土布生产仍占主导C传统经济解体缓慢D自然经济优势明显【答案】C【解析】解读表中信息可知,1840-1894 年,中国土布消用棉纱是一直保持了较高的数目,这说明当时中国土布依然有较大的市场,而中国土布生产主要还是传统家庭生产的
14、方式,这从客观上反映了中国传统经8济解体缓慢,故选 C 项;从表中信息可知,洋布消用棉纱量呈上升的趋势,这体现了洋纱的竞争力,排除A 项;从表中信息可知,184O-1894 年中国土布生产仍占主导地位,但材料设问强调的是, “在中国近代经济发展过程中” ,指整个中国近代经济发展,而不单指某一时期,排除 B 项;在近代生产方式的冲击下,自然经济逐步瓦解,C 项中“优势明显”表述错误,排除 D 项。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19 世纪中期,清政府开始了一场“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然而西方列强并不希望中国富强,他们不会让中国掌握真正的先进技术。洋务派聘请的一些洋匠更是利用中国官员不懂技术
15、,进行敲诈勒索,谋取暴利,结果洋务运动步履维艰。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政府要“尽一切可能让共产党在经济上日子不好过” ,对中国经济上封锁的政策。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对新中国的“封锁” 、 “禁运”步步升级。这给新中国经济的恢复造成了严重的困难。2018 年 4 月 16 日晚,美国商务部以中国中兴通讯公司非法向伊朗和朝鲜出口为由,发布公告:美国政府在未来 7 年内禁止中兴通讯向美国企业购买敏感产品(电子技术或通讯元件) ,这些技术一旦被卡住脖子、断供,将给中兴公司带来巨大的的影响与损失。以及 2018 年 12 月1 日发生的孟晚舟事件,情况复杂,细节意味深长。 (孟晚舟为华为副董事长,2018
16、年 12 月 1 日在美国无理要求下,被加拿大非法逮捕) 。历史事件总能给我们启迪与警示,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的历史知识,从材料中提炼一个启示,并结合材料及所学的中国近现代史知识予以说明。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 )【答案】 (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要求学生根据材料中提取的有效信息得出启示,说明要结合中国近现代史有关内容,史论结合,言之成理即可。以下提供的示例仅作参 考,不是唯一答案。 )启示一:核心技术是大国重器,我们应自已掌握说明:19 世纪中期,在内外交困的局面下,清政府开展了一场“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列强希望中国永远是他们的原料市场和商品市场,不
17、会让中国走向真正的富强。没有核心技术支撑的洋务运动,加上当时腐败的清王朝,其结局早已注定。面对新中国的成立,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采取政治上的孤立,经济上的“封锁”和“禁运” 。虽然给我们的经济造成了困难,但自强不息的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战胜了困难,特别在科技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就,如“两弹一星”的研制及成 功。近年来,我国科技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总体来看仍然比较落后。在有关中兴通讯这场无硝烟的中美贸易战中,我们可以看出我国目前存在产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不强,核心技术方面与世界先进水平仍有差距。中国企业必须提高创新,把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这样才能把企业真正的做强做大。总之,核心技
18、术是国之重器,我们只有自已掌握了核心技术和不断的创新能力,才能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9兴路上不惧任何国际风浪。 3 (2016 年全国新课标 3 卷文综历史 30)抗战胜利后,国民政治将日伪纺织企业合并,成立了国有的中纺公司。政治高层解释称,商民在抗战之后,对于所 接收之敌伪纱厂, “即便有人承购,事实上仍需由政府予以维持,等于仍由政府自行拨款接办,国库并不因出售纱厂而有大量之收入” 。这反映了此时期( )A.政府视图缓解民族工业困境 B 国家实行对轻纺工业的统治C 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开始衰落 D 政府在经济中主导地位加强【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解题关键就是读懂材料,政府将日伪
19、纺织企业合并这一举措其实是一种必要性措施,国民政府在二战之后将纺织业国有化是根据实际情况和国内外形势确定的,是为了能够统一进行生产,这就是一种政府对经济的全方位干预,因此 D 选项正确。A 选项说法错误,并购国有其实是对民族资本主义的一种损害,并不是一种缓解;B 选项只概括出表面的问题,并没有认识到这种举措的深层内涵;C 选项材料提现不出,不能通过并购国有就判断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开始没落。而且“开始”一词也有错误。4(2015四川文综,7)1935 年国民党五届一中全会通过的确定国民经济建设实施计划大纲案 ,明确了“建设国民经济,必须为全盘之统制”的政策。该政策( )受国家干预经济思潮影响 消除
20、了列强经济 压迫 有利于构建战时经济体制 遏制了官僚资本势力A B C D【答案】A5(2018 年江苏卷单科历史 22)22. 20 世纪 30 年代后期,中国在经济上经历了从为全国的抗日战争作准备向建立战时经济体制的转变。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1935 年前后,国民政府加强了对四川、云贵等地区的主要工业资源的调查和开发,陆续将东部沿海地区的军工企业西迁,并停办、调整了一些军工企业,改善设备,统一制式,增加生产。政府还进一步10整修旧公路,修筑新公路,开辟航空线。1936 年通过的 1937 年度军费预算,在普通军费预算 412 亿元的基础上,增加了国防建设专款 222 亿元,使整个国防预算
21、达到 634 亿元。总之,国民政府的抗战准备,在一定程度上为以后的全国抗战创造了有利条件。材料二全国抗战开始后,国民政府开始实行平时经济向战时经济转轨。从 1938 年起,国民政府对庞杂的经济行政机构进行大规模调整,把所有经济机构都定位于为战争服务,逐步使经济行政机构集中归行政院管辖。各主要经济管理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经济统制措施。与此同时,政府组织和支持东部沿海地区的一批军工企业和民营企业内迁。截止 1938 年底,迁到大后方的工厂达 304 家。这一大规模的内迁被誉为中国实业界的壮举。以上材料摘编自支绍曾主编中国抗日战争史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一,概括国民政府在经济上为抗战所作的准备。结合
22、所学知识,说明当时的历史背景。(2)据材料二,指出国民政府为抗战所采取的新的经济举措。(3)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抗战时期国民政府采取的经济举措所带来的影响。【答案】 (1)准备:发展内地军工企业;改善交通;增加国防建设费用。背景:日本发动局部侵华战争;抗日救亡运动兴起;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2)举措:建立统一的经济管理体制;实行统制经济政策;支持民营企业内迁。(3)影响:提供了长期抗战的经济支持;促进了西南地区的开发;改变了全国工业的布局;造成了官僚资本的膨胀;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第(2)问,依据材料二信息“逐步使经济行政机构集中归行政院管辖,各主要经济管理部门出台了一系
23、列经济统制措施。与此同时,政府组织和支持东部沿海地区的一批军工企业和民营企业内迁”可以得出建立统一的经济管理体制、实行统制经济政策、支持民营企业内迁等举措。(3)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对抗日战争、区域开发、工业布局以及民族经济等的影响的角度进行分析。预测押题1111914 年 1 月,袁世凯政府颁布公司保息条例 ,对于棉丝业、制铁业、制糖业等资本在 20 万元以上的新设企业,自开机制造之日起的三年内,政府按实缴资本给予保息 5 厘或 6 厘。这一措施旨在A鼓励私人投资实业B减轻企业税收负担C打压中小工商企业D扩张 官僚资本势力【答案】A【解析】对于资本在 20 万元以上的新设企业, “
24、政府按实缴资本给予保息 5 厘或 6 厘”的措施可以减轻投资风险,有利于鼓励私人投资实业。故答案为 A 项。材料反映的不是减税措施,排除 B 项;材料中的措施是鼓励创办中小企业,排除 C 项;材料中的措施没有限定资本性质,排除 D 项。 31928-1935 年间,国民政府的收入 42.23%取自关税,17.3%来自盐税,9.16%取自商业税。然而,其总收入只能支持 80%的开销,这些开销主要包括军费(40.3%)和债务(25%-37%) 。由此可知A国民政府关税收入不断增加B贸易逆差影响国民政府收入C国民政府无力解决民生问题D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成效不大【答案】C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当
25、代作家陈杰创作的长篇小说大染坊以陈寿亭艰难创业为主线,谱写了一曲民族工业的悠长挽歌。其中许多情节反映了晚清民国时期的重大历史现象,小说梗概:清朝末年,父母早亡的乞丐陈六子被善良的周村通和染坊周掌柜收留,留在染坊做小伙计,并改名陈寿亭。十年后,由于陈寿亭经营得法,通和染坊渐渐挤垮了其他的染坊,成了周村最大的染坊。之后,陈寿亭同张店大户卢老爷共冋在青岛创办 了大华染厂,留学德国学习染织归来的卢家长子卢家驹担任董事长,从此走上了工业印染之路。 “五四”运动爆发后陈寿亭拿出积压的窄幅布,让学生做成游行的横幅,既支持了爱国运动又为自己作了广告,大华染厂及飞虎牌染色布名震青岛,逐渐成为山东的第二大染厂。
26、”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三省难民纷纷乘12船到青島逃难陈寿亭又收留了一大批逃难的东北染厂的职工并加以抚恤。期间,陈寿亭断然拒绝了与日本商人的合作,借着抵制日货运动以及与上海林氏印柒厂的合作,进一步发展成为青岛印染界的大亨。随着时局的艰难,陈寿亭改往济南发展。七七事变后,济南各界把韩复榘看成了救星,希望他能凭借黄河天险,挡住日本人。不料,韩复榘却弃城逃跑。陈寿亭对这个国家彻底失望,生日宴上吐血而亡。结合中国近代史的相关知识,从上述梗概中提取一个情节,指出它所反映的重大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 (要求:简单写出所提取的小说情节及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和评价准确全面)【答案】情节:大华染厂的创立与发展历史现象:这一情节反映出 20 世纪初,中国民族资 本主义工业的曲折发展。概述: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政府放松对民间办厂的限制,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中国出现了创展民族工业的热潮。辛亥革命前后,在民国政府的鼓励下,在“实业救国”思潮影响下,民族资本家的投资热情高涨,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 评价: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但是,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由于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在发展中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双重压迫,民族资产阶级具有革命性和妥协性。其他情节如“五四”运动中捐布, “九一八”事变后收留难民、抵制日货、韩复榘弃城等亦可。【解析】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