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化学总复习专题02物质的组成、性质与分类课件.pptx

上传人:eastlab115 文档编号:1214994 上传时间:2019-06-02 格式:PPTX 页数:62 大小:1.9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高考化学总复习专题02物质的组成、性质与分类课件.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2019年高考化学总复习专题02物质的组成、性质与分类课件.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2019年高考化学总复习专题02物质的组成、性质与分类课件.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2019年高考化学总复习专题02物质的组成、性质与分类课件.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2019年高考化学总复习专题02物质的组成、性质与分类课件.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专题二 物质的组成、性质与分类,专题二:物质的组成、性质与分类,考情精解读,A.考点帮知识全通关,目录 CONTENTS,考点1 物质的组成 考点2 物质的性质与变化 考点3 物质的分类和转化 考点4 分散系及其分类 胶体,考纲要求,命题规律,命题分析预测,知识体系构建,方法1 物质组成、分类的应用 方法2 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方法3 胶体的性质、制备与应用,B.素养大提升,C.考向全扫描,考向1 结合中华民族优秀文化考查物质的分类及性质 考向2 化学与STSE,考情精解读,考纲要求 命题规律 命题分析预测 知识体系构建,1.了解分子、原子、离子和原子团等概念的含义。 2.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2、的区别与联系。 3.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的概念。 4.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 5.了解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了解溶液和胶体的区别,考纲要求,命题规律,考情分析 高考对物质的分类、分散系、胶体单独考查的机会不多,多结合其他知识综合考查,对物质的性质、变化及应用命题频率较高,多结合化学与STSE,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一般为6分。 命题预测 预计2019年高考会结合与社会热点相关的物质、材料、工业流程等对物质的性质、应用以及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进行考查,胶体的相关知识会在净水等用途方面综合考查。试题也可能会结合“绿色化学”,从环境保护等方面命题,以体现化

3、学“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的核心素养,命题分析预测,知识体系构建,A.知识全通关,考点1 物质的组成 考点2 物质的性质与变化 考点3 物质的分类和转化 考点4 分散系及其分类 胶体,注意 物质的组成可概括为“宏观一素(元素),微观三子(原子、分子、离子)”。,考点1 物质的组成,注意 化学是在分子和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变化。原子核发生改变不属于化学研究的范畴。,考点2 物质的性质与变化(重点),考点3 物质的分类和转化,1.常见物质分类标准及分类结果,注意 物质的分类方法很多,按不同的方法对同一物质进行分类,得出的类别名称也不同。对物质进行分类时,不能被表面现象所迷惑,如HD是单质、硫酸钡难溶

4、于水却是强电解质、冰水混合物的本质是纯净物等。,化学 专题二:物质的组成、性质与分类,2.常见的分类方法 (1)交叉分类法 交叉分类法就是将被分类的对象按多种不同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如:,化学 专题二:物质的组成、性质与分类,(2)树状分类法 根据对象的共同点和差异,将对象分为不同的种类,而且形成具有一定从属关系的不同等级系统的一种分类方法。应用树状分类法可以对同类事物进行再分类,如物质的变化可从不同角度、按不同层次进行多种分类:,化学 专题二:物质的组成、性质与分类,化学 专题二:物质的组成、性质与分类,3.单质、氧化物、酸、碱和盐的一般转化关系,化学 专题二:物质的组成、性质与分类,考点4

5、 分散系及其分类 胶体,1.分散系 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被分散的物质称为分散质,起分散分散质作用的物质称为分散剂。,2.分散系的分类 (1)按照分散质和分散剂聚集状态(气、液、固)的不同对分散系进行分类,有九种类型,如图所示。,(2)按照分散质的粒子直径大小对分散系进行分类,如图所示,共有三种类型:,(3)溶液、胶体、浊液的比较,化学 专题二:物质的组成、性质与分类,化学 专题二:物质的组成、性质与分类,续表,注意 1.三种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小不同。 2.胶体稳定存在的原因:在胶体中,分散质粒子不断作无规则地运动;胶体粒子带同种电荷,相

6、互排斥,不易聚沉。后者是主要原因。,化学 专题二:物质的组成、性质与分类,3.胶体的性质与应用,化学 专题二:物质的组成、性质与分类,注意 1.使胶体聚沉的方法有加热、加入电解质溶液及加入与胶体粒子带相反电荷的胶体。 2.加入电解质使胶体聚沉时,电解质中的阴、阳离子所带电荷越高,聚沉效果越好。,化学 专题二:物质的组成、性质与分类,B.素养大提升,方法1 物质组成、分类的应用 方法2 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方法3 胶体的性质、制备与应用,方法1 物质组成、分类的应用,方法解读:,1.常见无机物的分类,无 机 化 合 物,氢化物:HCl、 H 2 S、 H 2 O、N H 3 等,氧化物,不成盐氧化

7、物:CO、NO等,成盐氧化物,碱性氧化物:N a 2 O、CaO等,酸性氧化物:C O 2 、 P 2 O 5 等,两性氧化物:A l 2 O 3 等,过氧化物:N a 2 O 2 、 H 2 O 2 等,无 机 化 合 物,酸,按电离出的 H + 数分类,按酸根是否含氧分类,按酸性强弱分类,按有无挥 发性分类,一元酸:HCl、次磷酸等,二元酸: H 2 S O 4 、 H 2 S等,多元酸: H 3 P O 4 等,无氧酸:HCl、 H 2 S等,含氧酸:HCl O 4 、 H 2 S O 4 等,强酸:HCl、 H 2 S O 4 、HN O 3 等,弱酸: H 2 S、HF、HClO等,

8、挥发性酸:HN O 3 、HCl等,难挥发性酸: H 2 S O 4 、 H 3 P O 4 等,化学 专题二:物质的组成、性质与分类,无 机 化 合 物,碱,盐,按水溶 性分类,可溶性碱:NaOH、KOH、Ba(OH ) 2 等,难溶性碱:Mg(OH ) 2 、Cu(OH ) 2 等,按碱性强弱分类,强碱:NaOH、Ba(OH ) 2 、KOH等,弱碱:N H 3 H 2 O等,正盐:BaS O 4 、KN O 3 、NaCl等,酸式盐:NaHC O 3 、KHS O 4 等,碱式盐:C u 2 (OH ) 2 C O 3 等,复盐:KAl(S O 4 ) 2 12 H 2 O等,化学 专题

9、二:物质的组成、性质与分类,2.有关物质分类中的易错易混点 (1)纯净物和混合物 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 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也可能是混合物,如O2和O3,金刚石和石墨。 含水的物质不一定是混合物。 物质含水时一般是混合物,如CuSO4的水溶液。但含结晶水的物质就不是混合物而是纯净物,如CuSO45H2O。 常见混合物 a.分散系(如溶液、胶体、浊液等);,化学 专题二:物质的组成、性质与分类,b.高分子化合物(如蛋白质、纤维素、淀粉等); c.常见特殊的混合物:石油、石油的各种馏分、煤、漂白粉、碱石灰、福尔马林、油脂、天然气、水煤气、铝热剂、氨水、王水、水玻璃等。 (2)氧化物 普

10、通氧化物通常可分为三类: a.酸性氧化物,即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如SO2、CO2、SO3、N2O5、P2O5等; b.碱性氧化物,即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如 Na2O、CaO、CuO、Fe2O3、FeO等;,化学 专题二:物质的组成、性质与分类,c.两性氧化物,既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又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如Al2O3。 氧化物中的“不一定” a.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但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Mn2O7为酸性氧化物,Al2O3为两性氧化物,Na2O2为过氧化物。 b.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Mn2O7;非金属氧化物也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CO、

11、NO。 c.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不一定都能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碱,如SiO2、Fe2O3。,化学 专题二:物质的组成、性质与分类,d.酸性氧化物都是对应酸的酸酐,但酸酐不一定都是酸性氧化物。有机酸酐如乙酸酐(CH3CO)2O,含C、H、O三种元素,就不是酸性氧化物。酸酐不一定能与水反应,如SiO2。 e.与酸反应能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Al2O3。 f.与碱反应能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NO2、Al2O3。,化学 专题二:物质的组成、性质与分类,示例1 2017太原一模分类法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一种常用的科学方法。下列分类合理的是 根据酸分子中含有的氢原子个

12、数将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和多元酸 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 同位素:16O2、18O2 电解质:明矾、烧碱、纯碱 根据分散系的稳定性将其分为胶体、溶液和浊液 离子化合物:NH4Cl、AlCl3 A.只有 B.只有 C.只有 D.只有,化学 专题二:物质的组成、性质与分类,思维导引,化学 专题二:物质的组成、性质与分类,解析 错误,酸的分类不是根据酸分子中含有的氢原子个数,而是根据酸分子能电离出的氢离子个数,例如CH3COOH是一元酸,却含有四个氢原子;错误,同位素指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核素,题给的是分子;错误,分散系的分类依据是分散质

13、粒子直径的大小,而不是分散系的稳定性;错误,AlCl3为共价化合物。,答案 A,化学 专题二:物质的组成、性质与分类,突破攻略,解答此类题目时,主要把握两点:一是明确分类范围,即给谁分类;二是明确分类依据,即根据什么分类。按照分类范围和分类依据,将所给物质进行合理分类。,示例2 2014四川理综,2,6分下列关于物质分类的说法正确的是 A.金刚石、白磷都属于单质 B.漂白粉、石英都属于纯净物 C.氯化铵、次氯酸都属于强电解质 D.葡萄糖、蛋白质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化学 专题二:物质的组成、性质与分类,思维导引,化学 专题二:物质的组成、性质与分类,解析 A项,金刚石和白磷的化学式分别为C和P4

14、,均为单质,正确;B项,漂白粉的主要成分为CaCl2和Ca(ClO)2,属于混合物,错误;C项,NH4Cl和HClO分别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错误;D项,葡萄糖(C6H12O6)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错误。,答案 A,拓展变式1 分类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常用手段,下列分类依据和结论都 正确的是 ( ) A.H2O、HCOOH、Cu2(OH)2CO3均含有氧元素,都是氧化物 B.HClO、H2SO4(浓)、HNO3均具有强氧化性,都是强氧化性酸 C.HF、CH3COONa、Ba(OH)2都易溶于水,都是强电解质 D.HCOOH、H2CO3、HCHO分子中均含有两个氢原子,都是二元酸,化学 专题二:物

15、质的组成、性质与分类,1.B HCOOH属于酸、Cu2(OH)2CO3属于碱式盐,A项错误。HClO、H2SO4(浓)、HNO3均具有强氧化性,属于强氧化性酸,B项正确。HF是弱酸,属于弱电解质,C项错误。HCOOH属于一元酸,HCHO属于醛,D项错误。,化学 专题二:物质的组成、性质与分类,方法2 物质的性质和变化,方法解读:,物质变化过程中的“三馏”“四色”“五解”和“十八化”,示例3 下列有关变化过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从海水中提取镁必须通过化学反应才能实现 B.用侯氏制碱法制纯碱必须通过化学反应才能实现 C.用液氨作制冷剂的过程发生的是化学变化 D.激光法蒸发石墨得C60发生的是化学

16、变化,化学 专题二:物质的组成、性质与分类,化学 专题二:物质的组成、性质与分类,解析 从海水中提取镁的过程是Mg2+ Mg(OH)2 MgCl2 Mg,其中发生了化学变化,A项正确;侯氏制碱法的过程是NaClNaHCO3 Na2CO3,其中发生了化学变化,B项正确;液氨用作制冷剂的过程,只是NH3的状态发生变化,发生的是物理变化,C项错误;石墨与C60的结构不同,在转化的过程中有旧化学键的断裂与新化学键的形成,发生的是化学变化,D项正确。,答案 C,化学 专题二:物质的组成、性质与分类,突破攻略,1.物理变化强调没有新物质生成,化学变化强调有新物质生成。注意在化学变化中一定有物理变化,而物理

17、变化中一定没有化学变化。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不一定是由发生化学变化造成的,如变化过程中的吸热、放热现象。 2.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化为化学变化,如O3与O2间的转化。 3.化学变化中一定存在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但存在化学键断裂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金属熔化、氯化钠溶于水均属于物理变化。,化学 专题二:物质的组成、性质与分类,拓展变式2 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CuSO45H2O转化为CuSO4、石油的分馏均是化学变化 B.金属导电与电解质溶液导电均是物理变化 C.将SO2转化为硫酸钠的过程中一定有氧化还原反应发生 D.Ba(OH)28H2O晶体与NH4Cl晶体混合后自发生成NH3的反

18、应是放热反应,2.C 石油的分馏是物理变化,A项错误。电解质溶液是阴阳离子或水分子在两电极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导电的,是化学变化,B项错误。SO2转化为Na2SO4时,S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故该过程中有氧化还原反应发生,C项正确。Ba(OH)28H2O晶体与NH4Cl晶体的反应是吸热反应,D项错误。,化学 专题二:物质的组成、性质与分类,方法3 胶体的性质、制备与应用,方法解读: 1.胶体的概念或性质辨析 (1)胶体与溶液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不同,而不是丁达尔效应,但胶体和溶液通常用丁达尔效应进行区分,有丁达尔效应的为胶体。 (2)不是所有胶体都有电泳现象,如淀粉胶体。有电泳现象的

19、胶体是因为胶粒吸附带电的粒子而带电,具体情况如表所示。,注意 胶体呈电中性,带电的是“胶粒”。,(3)胶体聚沉属于物理变化,蛋白质的盐析就属于胶体聚沉现象。但蛋白质的变性不属于胶体的聚沉,此过程属于化学变化。 (4)Fe(OH)3胶体中逐滴加入强酸时,现象为先产生沉淀后沉淀溶解。开始时产生沉淀是由于胶体遇电解质发生聚沉,后来沉淀溶解是由于发生了中和反应。 (5)胶体粒子是多个分子形成的聚集体或大分子。将含 1 mol FeCl3的饱和溶液逐滴滴入沸腾的蒸馏水中,生成的Fe(OH)3胶体粒子数目远小于NA的原因有两个,一是Fe3+部分水解,二是胶体粒子为若干个Fe(OH)3分子的聚集体。,化学

20、专题二:物质的组成、性质与分类,(6)胶体属于分散系,是混合物。很多纳米级物质的微粒直径也在1100 nm之间,其不属于胶体,属于纯净物,如纳米铜等(纳米材料)。 2.Fe(OH)3胶体的制备 (1)制备原理:FeCl3+3H2O Fe(OH)3(胶体)+3HCl (2)具体操作:用烧杯取少量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向沸水中逐滴加入适量的饱和FeCl3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即得Fe(OH)3胶体。1.制备Fe(OH)3胶体时,不能搅拌也不能加热 时间过长,否则会使氢氧化铁胶体聚沉。,注意,化学 专题二:物质的组成、性质与分类,2.制备Fe(OH)3胶体的反应不能写成FeCl3+3

21、H2O Fe(OH)3+3HCl,也不能写成FeCl3+3H2O Fe(OH)3+3HCl,因为FeCl3在沸水中完全水解,反应不可逆,生成Fe(OH)3胶体而不是Fe(OH)3沉淀。 3.胶体的应用 (1)利用渗析的方法,可以分离氨基酸和蛋白质;利用血清蛋白电泳可诊断疾病;冶金工业可用电泳除尘。 (2)明矾(或FeCl3)的净水原理:Al3+(或Fe3+)水解生成的Al(OH)3或Fe(OH)3胶粒表面积很大,吸附能力很强,易吸附水中悬浮的杂质而聚沉,达到净水的目的。,化学 专题二:物质的组成、性质与分类,(3)工业制肥皂:油脂皂化生成的高级脂肪酸钠与水及甘油构成胶体,加入食盐细粒,则使高级

22、脂肪酸钠从混合物中析出,浮在液面上,从而和甘油、食盐水分离。,化学 专题二:物质的组成、性质与分类,示例4 高考组合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2014重庆理综,3A浓氨水中滴加FeCl3饱和溶液可制得Fe(OH)3胶体 B.2013江苏,8B 明矾溶于水产生Al(OH)3胶体: Al3+3H2O Al(OH)3+3H+ C.2017天津理综,1B用可溶性的铝盐和铁盐处理水中的悬浮物 D.2012重庆理综,10D沸水中滴加适量饱和FeCl3溶液,形成带电的胶体,导电能力增强,化学 专题二:物质的组成、性质与分类,思维导引,知道Fe(OH)3胶体的制备方法,会写反应方程式。了解Fe(OH)3、Al(

23、OH)3胶体的净水原理,了解胶体的聚沉、丁达尔效应、渗析、电泳等性质,化学 专题二:物质的组成、性质与分类,解析 浓氨水中滴加FeCl3饱和溶液制得的是Fe(OH)3沉淀,A项错误;明矾溶于水生成Al(OH)3胶体而不是Al(OH)3沉淀,因此不能写“”,而且方程式要用“ ”连接,B项错误;可溶性铝盐及铁盐水解生成的Fe(OH)3、Al(OH)3胶体能吸附水中的悬浮物从而达到净水的目的,C项正确;胶体呈电中性,不带电,带电的是胶体粒子,D项错误。,答案 C,化学 专题二:物质的组成、性质与分类,易错警示,有关Fe(OH)3胶体的制备误区 误区1 将FeCl3饱和溶液逐滴加入沸腾的稀NaOH溶液

24、中。 误区2 将FeCl3饱和溶液逐滴加入沸腾的自来水中。 误区3 将Fe(OH)3固体溶解在沸腾的蒸馏水中。,化学 专题二:物质的组成、性质与分类,拓展变式3 下列有关分散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 盐卤可用于制豆腐;葡萄糖注射液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不属于胶体;向饱和的FeCl3溶液中滴加稀氨水(弱碱)可以制备胶体;生活中的豆浆、鸡蛋清加适量水所得的混合物都是胶体;用FeCl3溶液涂抹伤口能止血是利用了胶体的聚沉性质;工厂的电除尘器是利用了胶体电泳的性质;FeCl3溶液与Fe(OH)3胶体两种分散系的本质区别为是否具有丁达尔效应 A. B. C. D.,3.B 盐卤制豆腐利用了豆浆胶体的聚沉性

25、质,正确。葡萄糖溶液的分散质直径小于1 nm,属于溶液,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正确。FeCl3与稀氨水反应生成Fe(OH)3沉淀,错误。豆浆、鸡蛋清加适量水所得混合物都是胶体,正确。血液属于胶体,FeCl3溶液止血利用了胶体的聚沉性质,正确。电除尘是利用了胶体的电泳性质,正确。胶体与溶液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直径的大小不同,错误。,化学 专题二:物质的组成、性质与分类,C.考向全扫描,考向1 结合中华民族优秀文化考查物质的分类及性质 考向2 化学与STSE,考情揭秘,1.高考对本专题的考查多集中在物质的组成、性质与分类上,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新课标全国卷中试题稳定在第7题。随着考试大纲的变化,本部分

26、内容的考查力度将有加大的趋势。 2.结合古代化学成就,考查其中涉及的化学常识和简单原理。 3.近几年,高考对分散系及其性质的考查一般以某一选项形式出现在选择题中,考查溶液和胶体的本质区别、胶体的丁达尔效应、透过性及应用(过滤、渗析)、电泳及其应用等。,示例5 2015新课标全国卷,7,6分我国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中记叙无机药物335种,其中“强水”条目下写道:“性最烈,能蚀五金其水甚强,五金八石皆能穿滴,惟玻璃可盛。”这里的“强水”是指 A.氨水 B.硝酸 C.醋 D.卤水,考向1 结合中华民族优秀文化考查物质的分类及性质,思维导引,解析 由题给信息可知,“强水”具有强氧化性和酸性,B项符合题意。

27、氨水显碱性,醋的酸性太弱不能“穿滴”“五金八石”,卤水的主要成分为氯化镁等,均不符合题意。,答案 B,突破攻略,本题将化学知识与古代书籍文字联系起来,在阅读中考查化学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信息的提取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需要读懂古诗词,从中提取化学信息,然后再根据平时积累的知识,进行物质的分类或性质判断。,化学 专题二:物质的组成、性质与分类,考向2 化学与STSE,示例6 2016全国卷,7,6分化学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对应关系错误的是,解析 Al2(SO4)3与NaHCO3可发生相互促进的水解反应生成CO2、Al(OH)3,这就是泡沫灭火器灭火的原理,A项正确。FeCl3腐蚀Cu,是由于Fe3+的氧化性强于Cu2+的氧化性,故Fe3+能将Cu氧化为Cu2+,自身被还原为Fe2+,B项错误。HClO因具有强氧化性而能漂白织物,漂白粉中的Ca(ClO)2与空气中的H2O、CO2反应生成HClO,C项正确。SiO2与HF发生反应SiO2+4HF SiF4+ 2H2O,玻璃器皿的主要成分为SiO2,所以氢氟酸可在玻璃器皿上刻蚀标记,D项正确。,答案 B,化学 专题二:物质的组成、性质与分类,素养提升,物质变化与性质的关系,化学 专题二:物质的组成、性质与分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课件 > 中学教育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