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相关读物百喻经六则1.了 解 百 喻 经 的 语 言 特 色 , 积 累 常 用 的 文 言 实 词 和 虚 词 。2.从 寓 言 的 关 键 情 节 切 入 , 探 究 寓 意 , 培 养 发 散 思 维 能 力 、 概 括 能 力 。对应学生用书 P43天竺高僧伽斯那、求那毗地伽斯那,又称伽斯、伽先,是公元 5 世纪印度的大乘法师,一生研究佛学。早年出家学道,游化诸邦,聪明绝世,多有述作,撰有修行经 大道地经 僧伽罗刹所集经等。其中, 僧伽罗刹所集经叙述佛陀自成道后至涅槃间之诸种事迹,特以载有佛陀游化坐夏之年次而著称于世。他也参与华严经 贤愚经的撰写,佛学成就非常大。 求那毗地,中天竺人
2、。南齐译经僧。幼年出家,师事僧伽斯那。聪慧强记,勤于讽习,所诵大小乘经二十余万言,兼学外典。齐建元初(479482)到京师,居止于毗耶离寺,执锡从徒,威仪端肃,王公贵族迭相供请。伽斯那于天竺国抄集修多罗藏十二部经中切要的譬喻,撰为一部,凡有百事,以教授新学。求那毗地悉皆通诵,兼明义旨,以永明十年(492)秋译为齐文,凡有十卷(今为四卷),称为百句譬喻经 ,或百喻经 。在佛经中,经常采用寓言譬喻的方式说理。佛教的义理玄微,一般人难以理解,所以佛经经常“假近以喻远,借彼而况此” ,通过譬喻,将艰深的义理化做浅易的故事,使人乐于听闻,易于接受。佛经的寓言譬喻影响很大,很多寓言在流传中逐渐凝固下来,成
3、为汉语词汇系统的固定成员,像“盲人摸象” “空中楼阁” “水中捞月”等,妇孺皆知。 百喻经是突出体现佛经这一特色的著作。百喻经 ,全称百句譬喻经 ,是天竺高僧伽斯那撰写,是用寓言以申教诫的一部著作。南朝萧齐时天竺僧人求那毗地译。 百喻经称“百喻” ,就是指一百篇譬喻故事。百喻经全文两万余字,结构形式单一,每篇都采用两步式,第一步是讲故事,是引子,第二步是比喻,阐述一个佛学义理。它从梵文译成汉文,距今已经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2此经一经流传,就受到阅读者的欢迎。百喻经的第一个故事愚人食盐 。经文的本旨是批评外道修持中过分强调“断食”而带来的弊端,告诉人们做事情要恰到好处。渴见水这个故事比喻有些人
4、强词夺理地坚持着怪僻的见解,讽刺那些一时不能全部得到就索性舍弃不要的愚蠢人。入海取沉水的故事比喻要修佛果,不能怕难而生退心,如若见异思迁,或者退求小果,结果自失大利,犹如沉香烧成炭卖一样,是非常可惜的。尝庵婆罗果中的小故事比喻说明了在生活中学会见微知著,懂得变通,既要坚持原则,又要善于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对策。诈言马死比喻有种人,在犯了错误的时候,不肯老老实实坦白认错,总以为别人不一定知道,于是,信口雌黄,编造谎言,结果弄得自己下不了台!驼瓮俱失比喻在通常情况下,集思广益,从善如流,对多种意见比较分析,选取最佳意见,同时也要培养自己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能做“驼瓮俱失”的蠢事。愚 人 食
5、盐昔 有 愚 人 , 至 于 他 家 。 主 人 与 食 , 嫌从 前 有 个 愚 人 , 到 别 人 家 里 做 客 。 主 人 给 他 饭 吃 , 他 嫌 饭淡 无 味 。 主 人 闻 已 , 更 为 益 盐 。 既 得 盐菜 淡 而 无 味 。 主 人 听 说 后 , 就 为 他 加 了 一 些 盐 。 加 盐 之 后 ,美 , 便 自 念 言 : “所 以 美 者 , 缘 有味 道 鲜 美 , 于 是 自 言 自 语 说 : “之 所 以 饭 菜 变 得 鲜 美 了 , 是盐 故 , 少 有 尚 尔 , 况 复 多 也 。 ” 愚 人 无盐 的 原 因 , 很 少 的 一 点 尚 且
6、如 此 , 更 何 况 再 多 一 些 呢 。 ”愚 人 没智 , 便 空 食 盐 。 食 已 口 爽 , 返 为 其有 什 么 智 慧 , 于 是 空 口 吃 盐 。 吃 完 后 觉 得 味 道 很 差 , 反 倒 遭 受患 。 譬 彼 外 道 , 闻 节 饮 食 可 以了 痛 苦 。 这 就 像 外 道 中 的 那 些 人 一 样 , 听 说 节 制 饮 食 对 修 行得 道 , 即 便 断 食 , 或 经 七 日 , 或 十 五 日 ,有 好 处 , 于 是 就 断 绝 饮 食 , 有 的 经 过 七 天 , 有 的 经 过 十 五 天 ,徒 自 困 饿 , 无 益 于 道 。 如 彼白
7、 白 地 受 一 番 饥 饿 的 困 苦 , 丝 毫 没 有 增 加 一 点 道 行 。 就 像 那 个愚 人 , 以 盐 美 故 而 空 食 之 , 致 令 口愚 人 一 样 , 以 为 盐 可 以 增 加 美 味 , 于 是 空 口 吃 盐 , 以 至 于 觉 得 味 道爽 , 此 亦 复 尔 。很 差 , 这 也 是 一 样 。 他 家 : 别 人 家 。 空 : 空 口 。 口 爽 : 败 坏 了 口 味 。 爽 , 败 、 伤 , 此 指 口 发 干 。 复 : 同 样 。 渴 见 水3过 去 有 人 , 痴 无 智 慧 。 极 渴 须 水 。过 去 有 个 人 , 痴 呆 而 没
8、有 智 慧 。 口 渴 极 了 , 想 要 马 上 喝 水 。见 热 时 焰 , 谓 为 是 水 ,看 见 由 热 气 流 升 腾 经 阳 光 折 射 而 成 的 幻 影 , 就 以 为 是 水 ,即 便 逐 走 至 辛 头 河 。 既 至 河 所 , 对 视 不 饮 。立 即 追 赶 直 到 印 度 河 。 到 达 印 度 河 之 后 , 面 对 着 河 水 却 不 喝 。傍 人 语 言 : “汝 患 渴 逐 水 , 今 至 水 所 ,别 人 对 他 说 : “你 因 为 口 渴 寻 找 水 , 现 在 到 了 有 水 的 地 方 ,何 故 不 饮 ? ”愚 人 答 言 : “若 可 饮 尽
9、 , 我 当 饮 之 。为 什 么 不 喝 呢 ? ”愚 人 回 答 说 : “如 果 可 以 喝 尽 这 些 水 , 那 我 就 喝 。此 水 极 多 , 俱 不 可 尽 , 是 故 不 饮 。 ”尔 时 众 人但 这 里 的 水 太 多 了 , 都 不 可 能 喝 尽 , 所 以 我 不 喝 。 ”当 时 众 人Error!闻 其 此 语 , 皆 大 嗤 笑 。听 了 他 的 这 些 话 , 都 大 声 地 嗤 笑 他 。Error!入海取沉水昔 有 长 者 子 , 入 海 取 沉 水 。 积 有 年 载 ,从 前 有 位 长 者 的 儿 子 , 到 海 里 打 捞 沉 香 。 经 过 一
10、 年 ,方 得 一 车 , 持 来 归 家 。 诣 市 卖 之 ,才 打 捞 了 一 车 , 把 它 运 回 了 家 。 他 把 沉 香 运 到 市 场 上 去 卖 ,以 其 贵 故 , 卒 无 买 者 。 经 历 多 日 , 不 能 得 售 。由 于 价 格 昂 贵 , 一 直 没 有 人 买 。 经 过 了 许 多 天 , 也 不 能 卖 出 去 。心 生 疲 厌 , 以 为 苦 恼 。 见 人 卖 炭 , 时 得 速心 里 感 到 很 厌 烦 , 把 这 当 作 了 苦 恼 的 事 情 。 看 见 别 人 卖 木 炭 , 经 常 能 够 很 快售 。 便 生 念 言 : 不 如 烧 之
11、作 炭 ,就 卖 出 去 。 于 是 就 产 生 了 一 个 想 法 : 不 如 把 沉 香 烧 成 木 炭 ,可 得 速 售 。 即 烧 为 炭 , 诣 市 卖 之 ,可 以 很 快 就 卖 出 去 。 于 是 就 把 沉 香 烧 成 了 木 炭 , 到 市 场 上 去 卖 ,不 得 半 车 炭 之 价 直 。结 果 只 卖 了 不 到 半 车 木 炭 的 价 钱 。 沉 水 : 即 沉 香 , 因 木 质 坚 硬 , 能 沉 于 水 , 故 名 。 长 者 子 : 年 长 有 声 望 之 人 的 儿 子 。 售 : 卖 出 去 。 尝庵婆罗果昔 有 一 长 者 , 遣 人 持 钱 , 至
12、他 园 中 , 买 庵 婆 罗 果 ,从 前 有 位 长 者 , 派 人 拿 钱 到 别 人 的 园 子 里 去 买 庵 婆 罗 果而 欲 食 之 。 而 敕 之 言 : “好 甜 美 者 , 汝 当 买 来 。 ”来 吃 。 他 吩 咐 说 : “质 量 好 、 味 道 甜 美 的 果 子 , 你 就 买 回 来 。 ”即 便 持 钱 , 往 买 其 果 。 果 主 言 : “我 此 树 果 ,于 是 那 个 人 就 拿 着 钱 去 买 。 园 子 的 主 人 说 : “我 这 树 上 结 的 果 子 ,悉 皆 美 好 , 无 一 恶 者 。 汝 尝 一 果 , 足 以 知 之 。 ”买 果
13、都 很 好 , 没 有 一 个 不 好 的 。 你 只 要 尝 一 个 , 就 知 道 了 。 ”买 果 子者 言 : “我 今 当 一 一 尝 之 , 然 后 当 取 。 若 但 尝 一 ,的 人 说 : “我 现 在 应 该 一 一 品 尝 , 然 后 才 买 。 如 果 只 是 尝 一 个 ,4何 以 可 知 ? ”寻 即 取 果 , 一 一 皆 尝 ,怎 么 能 知 道 个 个 都 很 好 呢 ? ”接 着 他 取 来 果 子 , 每 个 都 尝 了 一 下 ,持 来 归 家 。 长 者 见 已 , 恶 而 不 食 , 便 一 切 都 弃 。才 拿 着 回 了 家 。 长 者 见 了
14、, 厌 恶 得 吃 不 下 , 于 是 全 都 扔 了 。 庵 婆 罗 果 : 一 种 水 果 的 名 字 , 果 形 似 梨 。 敕 : 吩 咐 。 当 : 则 。 寻 : 接 着 。 诈 言 马 死昔 有 一 人 , 骑 一 黑 马 入 阵 击 贼 。 以 其从 前 有 个 人 , 骑 着 一 匹 黑 马 进 入 阵 地 攻 击 敌 人 。 由 于怖 故 , 不 能 战 斗 。 便 以 血 污 涂 其 面 目 , 诈 现 死 相 , 卧 死 人 中 。害 怕 , 不 能 战 斗 。 就 用 血 涂 在 脸 上 , 装 死 躺 在 死 人 堆 里 。其 所 乘 马 为 他 所 夺 。 军 众
15、 既 去 , 便 欲 还 家 ,他 所 骑 的 马 也 被 别 人 夺 去 了 。 士 兵 们 撤 离 战 场 后 , 他 就 想 回 家 ,即 截 他 人 白 马 尾 来 。 既 到 舍 已 , 有 人 问 言 : “汝 所 乘 马 ,就 割 了 别 人 所 骑 白 马 的 一 截 尾 巴 。 回 家 后 , 有 人 问 他 : “你 骑 的 马 ,今 为 所 在 ? 何 以 不 乘 ? ” 答 言 : “我 马 已 死 ,现 在 在 哪 里 ? 为 什 么 不 骑 呢 ? ”他 回 答 说 : “我 的 马 已 经 死 了 ,遂 持 尾 来 。 ”傍 人 语 言 : “汝 马 本只 好 带
16、 着 它 的 尾 巴 回 来 。 ”旁 边 的 人 听 后 说 : “你 的 马 本 来 是黑 , 尾 何 以 白 。 ” 默 然 无 对 , 为 人 所 笑 。黑 的 , 尾 巴 怎 么 变 成 白 的 了 ? ”他 无 话 可 说 , 被 人 们 嘲 笑 。诈 现 死 相 : 装 死 。 驼 瓮 俱 失昔 有 一 人 , 先 瓮 中 盛 谷 。 骆 驼 入 头从 前 有 一 个 人 , 先 是 在 瓮 里 盛 着 谷 子 。 骆 驼 把 头 探 进瓮 中 食 谷 , 又 不 得 出 。 既 不 得 出 , 以 为 忧 恼 。瓮 中 吃 谷 子 , 结 果 头 出 不 来 了 。 骆 驼 头
17、 无 法 出 来 , 使 他 感 到 很 烦 恼 。有 一 老 人 来 语 之 言 : “汝 莫 愁 也 , 我 教 汝有 一 个 老 人 过 来 告 诉 他 说 : “你 不 要 愁 , 我 教 你 一 个 可 以 让 骆 驼 出出 。 汝 用 我 语 , 必 得 速 出 。 汝 当来 的 办 法 。 你 听 我 的 话 , 一 定 能 够 很 快 使 它 出 来 。 你 应 该 把斩 头 , 自 得 出 之 。 ” 即 用 其 语 ,骆 驼 的 头 砍 下 来 , 骆 驼 自 然 就 出 来 了 。 ”于 是 那 人 就 听 了 他 的 话 ,以 刀 斩 头 。 既 复 杀 驼 , 而 复
18、 破 瓮 。用 刀 把 骆 驼 的 头 砍 了 下 来 。 杀 死 骆 驼 之 后 , 又 打 破 了 瓮 。如 此 痴 人 , 世 间 所 笑 。这 样 愚 蠢 的 人 , 被 人 们 嘲 笑 。 语 : 告 诉 。 速 : 很 快 。 既 复 : 之 后 , 又 。 对应学生用书 P445一、识字注音1嗤笑(ch) 2.庵婆罗果(n)3敕(ch) 4.诈现死相(zh)二、通假字不得半车炭之价直 通“值” ,价值,价格三、一词多义1得Error!2相Error!3以Error!4益Error!5之Error!6与Error!四、古今异义1昔有愚人,至于 他家 至于Error!他家Error!
19、2即便断食即便Error!3傍人语言语言Error!4经历多日,不能得售经历Error!5昔有一长者,遣人持钱,至他园中长者Error!6便以血污涂其面目面目Error!五、词类活用1极渴须水 (名词作动词,喝水)2有一老人来语之言 (名词作动词,告诉)3我教汝出 (动词作名词,出来的办法)4汝当斩头,自得出之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出来)5既复杀驼,而复破瓮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破)6六、辨识下列文言句式类型并翻译1所以美者,缘有盐故,少有尚尔,况复多也。句式:判断句, “者,”表判断。译文:之所以饭菜变得鲜美了,是盐的原因,很少的一点尚且如此,更何况再多一些呢。2汝马本黑。句式:判断句,句
20、意表判断。译文:你的马本来是黑的。3食已口爽,返为其患。句式:被动句, “为”表被动。译文:最后终因吃盐过多,反而被其败坏了口味。4默然无对,为人所笑。句式:被动句, “为所”表被动。译文:他无话可说,被人们嘲笑。5若但尝一,何以可知?句式:宾语前置句, “何以”应为“以何” 。译文:如果只是尝一个,凭什么就知道个个都很好呢?6诈现死相,卧死人中。句式:省略句, “诈现死相”前省略主语“他” 。译文:(他)装死躺在死人堆里。七、名句积累1愚人无智,便空食盐。食已口爽,返为其患。2若可饮尽,我当饮之。此水极多,俱不可尽,是故不饮。3汝马本黑,尾何以白。对应学生用书 P46语 句 研 读 1愚人无
21、智,便空食盐。食已口爽,返为其患。解读 生活中的许多事情和盐一样,适当地添加,可以使生活充满滋味,但太多了就会变得苦涩。比如有人做事淡泊名利固然无妨,但对工作、生活不负责任,他的一生将碌碌无为、一事无成,于国于民均没有任何贡献。这就是说做任何事情都要有一个限度,恰到好处时美妙无比,一旦过头就会走向反面。72我今当一一尝之,然后当取。若但尝一,何以可知?解读 故事中的那个人用“品尝一果,怎知他果甜美”的思路,去“尽尝他果” ,导致“一切都弃”的结果。这原本是用来比喻对待佛家的教理,不知道类推,认为只有自己一一亲身体验,才能相信,最终只能导致什么也得不到。这个故事也告诉我们,做事要善于从个别中发现
22、和认识一般,不可能事事都要亲身经历后才能得到真知。3即烧为炭,诣市卖之,不得半车炭之价直。解读 为了很快卖掉货物,将经过一年辛苦打捞得到的珍贵香料烧成木炭卖掉,使珍贵稀少的东西变成了廉价普通的东西,原因在于心情急躁,缺乏信心、恒心和耐心,从而失去了理性的价值判断。要修佛果,不能怕难而生退却之心,如果见异思迁,或者退求小果,结果自失大利,就如沉香烧成炭卖一样,是非常可惜的。问 题 探 究 1前四则故事给我们的人生启示分别是什么?明确 (1)恰到好处时美妙无比,一旦过头就会走向反面;真理再向前跨越一步,就变成了谬误;凡事应努力达到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的最佳状态。(2)制定长远的目标,切不可因为目标
23、太远而放弃一切努力;积跬步以至千里。(3)有恒心、耐心,不急不躁,才不至于失去理性判断。(4)做事要善于从个别中发现和认识一般,绝对的实践主义会时时碰壁,也不可能;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是认识世界重要的思维方式。2 “驼瓮俱失”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明确 做事情不要顾此失彼,要兼顾两个方面。比如,考试作弊,可能会侥幸过关,但人格上也就有了一份缺憾,如果被老师发现了,就会受到处分,影响学业。在这种两难的处境下,如果铤而走险,选择了作弊,那么人格的完善和学业就可能两者俱失。3熟语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之条,你对“尝庵婆罗果”这则故事中的“买果者”有何新认识?明确 古人有语“一叶落而知天下秋” ,就是
24、要我们能够见微知著,善于由此及彼。那买果人只要抽检几个果子,便可知好坏,怎么能固执不变,可谓胶柱鼓瑟了。更何况古人又倡言“通权达变” ,在坚持原则的同时,又要善于根据情况采取相应对策。所以说“买果者”是干了“吃力不讨好”的事情,是值得我们警惕的。4如何看待“诈言马死”中的那位骑士?明确 故事中的那位骑士,因为内心的恐惧,不能参加战斗,只好装死以求保命,这种掩饰自己内心懦弱、保护自身的行为,有时候是难以避免的,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危难过后,还要沽名钓誉,那就不应该了。5 百喻经在说理上有何特色?这种特色有何好处?明确 百喻经是一部古老的佛经寓言故事,在近百个短篇故事中,每个譬喻先8讲故事后说理。作者运用熟稔的白描手法,使得情节生动,人物传神。作者巧妙地运用比喻,直截了当地说破人心缺憾,每个诙谐风趣的比喻皆能使人得到反省与启示。作者用生动的故事及个人的体会来叙述发人省思的哲理,在虚妄的人物中反映现实的人生。用字虽浅近,寓意却无限深远,让人在现实中获得人生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