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版)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一部分第二单元古代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秦汉第1讲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学案(含解析)人民版.doc

上传人:hopesteam270 文档编号:1226234 上传时间:2019-06-1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8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史版)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一部分第二单元古代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秦汉第1讲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学案(含解析)人民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通史版)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一部分第二单元古代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秦汉第1讲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学案(含解析)人民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通史版)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一部分第二单元古代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秦汉第1讲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学案(含解析)人民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通史版)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一部分第二单元古代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秦汉第1讲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学案(含解析)人民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通史版)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一部分第二单元古代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秦汉第1讲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学案(含解析)人民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第二单元 古代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秦汉第 1 讲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主干梳理 巧点妙拨一 秦的大一统1秦朝统一(1)条件各诸侯国力图通过 兼并战争统一天下。01 人民渴望统一。2秦国经过 商鞅变法日益强大。02 (2)经过:秦国先后灭掉韩、赵、魏、楚、燕、齐,于公元前 221 年,建立中国历史03 上第一个统一的 中央集权封建王朝 秦朝,定都 咸阳。04 05 2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1)内容皇帝制度:嬴政自称“ 始皇帝” ,总揽政治、经济和军事大权。06 (“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中央官制:设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设 御史大夫执掌奏章,下达诏令,监07 察百官。设

2、太尉管理全国的军务。丞相之下有 诸卿。08 地方行政体制:推行郡县制。a郡守:主持全郡政务,承受中央命令,督责所属各县,定期向 丞相汇报。(郡守,09 秦官,掌治其郡)b县令(长):县的长官,主要任务是治理民众。(2)特点皇帝制度: 皇权至上,皇位世袭。10 中央机构相互配合,彼此牵制,减少决策失误。郡守和县令(长)均由 皇帝直接任命,实现对地方政权的直接有效控制。11 (3)影响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易形成暴政,加重人民的负担,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阶级矛盾激化。3秦朝巩固中央集权的文化、交通措施(1)文化措施 车同轨:所有马车两车轮的间距要相等。1

3、2 书同文:写书信或文章用相同的文字。13 行同伦:以法为教,统一人们的文化心理,焚书坑儒。(2)交通措施:修驰道、直道。4中央集权制度形成的四大历史根源3图解历史 秦朝的统一辨析比较 郡县制与分封制的不同问题探究 1 西周被称为“私天下” ,而秦朝被认为“公天下” ,其依据是什么?提示:西周的贵族集团垄断各级政权,家国一体;而秦朝的官吏依据才干从社会上选取,具有开放性。4概念辨析 专制主义与中央集权认知深化 汉代强干弱枝的重要措施(1)迁徙郡国豪富,有效地打击了地方势力,加强了朝廷力量。(2)推恩王侯子弟,进一步解决了诸侯王强大难制的问题。(3)颁布“附益法” ,限制士人与诸王交游。二 汉代

4、政治制度的承袭与创新5(4)惩治地方豪族,对于抑压地方豪族的猖獗气焰,提高专制皇权,起了显著的作用。(5)设置十三部刺史,加强了朝廷对地方的控制。问题探究 2 汉承秦制,又有所损益。在政治制度方面,汉代有哪些新发展?提示:中外朝制度;郡国并行制度;刺史制度;察举制。概念阐释 “汉承秦制”“汉承秦制”主要说明汉朝的规章制度基本上都是继承并维护了秦始皇开创的中央集权制度。主要表现为承袭了秦朝君主专制制度、郡县制、监察制度、官吏选任制度、法律制度、赋税制度、官吏管理制度等,维护了秦汉“大一统”局面。互动探究 史料研读主题 1 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和中外朝制度一 三公为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5、。丞相是“百官之长” , “掌丞天子,助理万机” 。秦朝设左、右丞相,以右为尊;太尉掌军事;御史大夫“掌副丞相” ,主管监察。秦朝的三公九卿为官僚政治,职事人员为有才能的文武官员,皆受命于皇帝,各有职分、等级、俸禄,公与私分明,政绩有考课,讲效率,有升迁,体制划一,组织完备摘自中华文明史第二卷二 “中朝,内朝也。大司马、左右前后将军、侍中、常侍、散骑、诸吏为中朝,丞相以下至六百石为外朝也。 ”清代学者钱大昕认为:“大将军权兼中外,又置前后左右将军,在内朝预闻政事,而由庶僚加侍中给事者,皆自托为心腹之臣矣。 ”教你读史 史料一信息“三公九卿为官僚政治” “各有职分、等级、俸禄”说明官员不再是世卿

6、世禄,贵族政治被官僚政治所取代。抓住史料二中的关键信息“大司马、左右前后将军侍中、常侍、散骑、诸吏为中朝”可知汉武帝时中枢机构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史料运用 (1)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秦朝的三公九卿制度有何影响?6答:_(2)据史料二分析中朝设置的目的。答:_答案 (1)秦朝官员的选拔和任用,体现了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官吏按照职能和职位分工、分层管理原则建立起来的中央行政权力体系,为以后历代王朝的中央机构开创了模式。(2)中朝人员都是地位低下、但受皇帝信任的人,重大决策由中朝裁定;而原来的有资历、难以驾驭的权臣不再受到重用,目的就是削弱相权,加强皇权。历史解释西周与秦朝政治制度的比较

7、主题 2 从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秦汉地方行政体系的演变一 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秦之所灭者六国耳,非尽灭三代之所封也。则分之为郡,分之为县,俾才可长民者皆居民上为天下计,则(郡县制)害不如封建之滋也多矣。7王夫之读通鉴论秦史二 郡县制取代分封制的必然结果就是贵族制让位于官僚制。官僚制是顺应中央集权和皇权制的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新的组织形式和管理体制。在官僚制时代,不管是旧贵族、新贵族,还是新兴的士人阶层,都必须通过任命,转化为官僚,才能成为政体的直接参与者。文史纵横教你读史 史料一反映了郡县制对秦朝统一和国家安定的重要意义。第一句话是材料的中心句。史料二以省略号分为两层,第一

8、层点出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原因、背景,第二层则指出官僚政治的性质和意义所在。史料运用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郡县制在巩固国家统一方面的作用。答:_(2)据史料二指出分封制转型为郡县制所反映的政治制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什么?答:_答案 (1)郡县的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免,不得世袭,有利于中央集权和国家统一。(2)从贵族体制到官僚体制;从世袭到任命;从地方分治到集权。历史解释郡县制与分封制的异同8高考研析 把握考向1(2017全国卷)下表为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变化表。据此可知( )9皇帝纪年 公元纪年 郡级政区汉高帝十二年 前 195 年 15 郡汉文帝十六年 前 164 年 24 郡汉景帝中六

9、年 前 144 年 68 郡、国汉武帝元封五年 前 106 年 108 郡、国A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渐趋激化B中央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C朝廷解决边患的条件更加成熟D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扩大知识考查 汉朝地方体制的变化能力考查 调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素养考查 史料实证、家国情怀答案 C解析 材料反映了汉高祖十二年到汉武帝元封五年,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增多,而且从只有郡到郡、国都有,意味着封国势力被削弱,中央集权得到加强,有利于朝廷调动地方力量解决匈奴威胁等边患问题,故选 C 项。材料反映了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逐渐增多,甚至包括了一些封国,说明诸侯王国与朝廷的矛盾得到了有效控制

10、,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缩小,排除 A、D 两项;材料反映的是地方行政体制的变化,排除 B 项。2(2016全国卷)东汉王充在论衡中说:“萧何入秦,收拾文书(国家档案文献),汉所以能制九州者,文书之力也。 ”其意在说明,西汉成功地实现对全国的统治,是因为汉初( )A实行了崇尚儒家的政策 B继承了秦朝的基本制度C未能充分发挥文书功能 D官吏熟知秦朝典章制度知识考查 秦汉时期的政治制度能力考查 提取材料有效信息、调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素养考查 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答案 B解析 西汉初期崇尚黄老“无为而治”的思想,A 项错误;C 项与材料信息“文书之力也”不符,故排除;由材料萧何收拾秦的文书,不能得出

11、汉初官员都熟知秦朝典章制度的结论,D 项错误;材料体现了汉承秦制的内容,B 项正确。3(2015全国卷)两汉时期,皇帝的舅舅、外祖父按例封侯;若皇帝幼小,执政大臣也主要从他们之中选择。这被当时人视为“安宗庙,重社稷”的“汉家之制” 。汉代出现10外戚干政的背景是( )A皇帝依靠外戚抑制相权B “家天下”观念根深蒂固C母族亲属关系受到重视D刘氏同姓诸侯王势力强大知识考查 汉代外戚干政能力考查 调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素养考查 历史解释答案 C解析 两汉时期,皇帝的舅舅、外祖父按例封侯,若皇帝幼小,这些外戚往往成为执政大臣,体现了汉代对母族亲属关系的重视,故选 C 项。A 项在材料中未

12、有体现;“家天下”观念体现的是宗法观念,外戚干政无法体现“家天下”观念,故 B 项错误;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和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后,刘氏同姓诸侯王势力大大削弱,D 项不符合史实,故排除。考向分析:近几年全国卷对本时段的考查主要集中在两汉时期政治制度发展的特点上,强调国家的大一统。从考查方式看,命题呈现出“新材料、新情境、新问题”的特点。预测 1 从维护国家统一的角度考查汉代的政治制度西汉前期在皇帝陵墓旁边设置陵县,专为奉祀陵园之用,该县居民都是强迫迁徙而来的关东豪族和天下富商。这一举措( )A解除了豪强势力对中央的威胁B提升了皇帝的独尊地位C使行政区划带有祭祀色彩D有利于巩固国家的统一答案 D

13、解析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关东豪族和天下富商被迁徒的主要目的是削弱其对地方的影响,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大一统的局面,故 D 项正确。豪强势力对中央的威胁只会被逐步削弱,而不能在短期内直接解除,故排除 A 项;材料中未涉及皇帝的独尊地位,故排除 B 项;C 项对材料信息解读错误,故排除。预测 2 从制度传承的角度考查汉代的察举制汉代察举制实行初期,被察举者都有一年的试用期,只有能力足以胜任者才能转为正式官员。若不胜任,就要被撤换掉,而且推荐者也会因此受罚。由此可知,当时察举制( )A形成了严格的选拔程序 B旨在培养正式合格官员C注重保证察举“质量” D将察举权收归中央答案 C解析 材

14、料中未涉及察举制的选拔程序,故 A 项错误;材料中强调的是对察举选拔官11员的要求,不是说察举制实行的目的,故 B 项错误;材料中对被察举者的要求和推荐者的要求说明重视察举的质量,故 C 项正确;材料中未说明察举权的归属问题,故 D 项错误。预测 3 从阶段特征的角度考查“汉承秦制”史记 汉书等典籍以及一些学者著作中,凡提及汉朝制度,不管是从政治、经济,还是文化学术,必首标汉承秦制,如“汉因循秦制而未改” “汉承秦制” “汉初因秦法” ,诸如此类,不胜枚举。这说明秦汉时期( )A官方意识形态一致B政府注重强化思想控制C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日益发展D社会演进趋势相同答案 D解析 秦朝以法家思想为治国思想,汉代初期实行黄老之学,汉武帝后独尊儒术,故A 项错误;政府注重强化思想控制并不是“汉承秦制”的主要内容和表现,故 B 项错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日益发展”与材料无关,故 C 项错误;秦汉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形成并发展,社会演进趋势相同,故 D 项正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