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2 T 642-2010 《贵州省茶叶企业检验基本要求》.pdf

上传人:fatcommittee260 文档编号:1233401 上传时间:2019-08-22 格式:PDF 页数:16 大小:1.9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52 T 642-2010 《贵州省茶叶企业检验基本要求》.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DB52 T 642-2010 《贵州省茶叶企业检验基本要求》.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DB52 T 642-2010 《贵州省茶叶企业检验基本要求》.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DB52 T 642-2010 《贵州省茶叶企业检验基本要求》.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DB52 T 642-2010 《贵州省茶叶企业检验基本要求》.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ICS 67.050 X 04 DB52 贵州省地方标准 DB 52/T 6422010 贵州省茶叶企业检验基本要求 Basic requirements for tea enterprise test of Guizhou province 2010 - 08 - 18发布 2010 - 08 - 18实施 贵州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DB52/T 6422010 I 目 次 前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实验室条件 1 3.1 感官审评室 1 3.2 理化检验室 1 3.2.1 环境条件 1 3.2.2 房间布局 1 3.2.3 供排水 2 3.2.4 供电 2 3.

2、2.5 通风设施 2 3.2.6 操作台 2 4 人员管理 2 4.1 资质管理 2 4.2 能力保持 2 4.3 人员考核 2 5 仪器设备管理 2 5.1 设备配置 2 5.2 检定和校准 2 5.3 使用与维护 2 6 出厂检验项目 2 7 操作规程 3 7.1 检测方法 3 7.2 操作要求 3 8 检测记录 3 8.1 记录类型 3 8.2 记录内容 3 8.3 记录保存 3 8.4 记录格式 3 附录 A(资料性附录) 检验原始记录格式 5 表 1 茶叶企业出厂检验项目 3 表A.1 取样记录单 5 表A.2 水分测定原始记录 6 DB52/T 6422010 II 表 A.3 粉

3、末/碎茶测定原始记录 .7 表A.4 茶梗测定原始记录 8 表A.5 净含量检验记录 9 表A.6 茶叶感官审评记录表 .10 DB52/T 6422010 I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贵州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贵州省茶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贵州省产品质量检测院、贵州省茶叶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震、赖飞、杜楠、吴旭刚、张宝林、袁旭、王忻昱、杨国先、刘晓霞、庞宏 宇、刘凯、郭晓关、任玉娟。 DB52/T 6422010 1 贵州省茶叶企业检验基本要求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茶

4、叶企业内部检验的实验室条件、人员管理、仪器设备管理、检验项目、操作规程和 检测记录。 本标准适用于贵州茶叶企业的内部检验。 注:以下各章中未单独提出“感官审评”时,“检验”、 “检测”等词语根据需要可以包含“感官审评”。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8302 茶 取样 GB/T 8303 茶 磨碎试样的制备及其干物质含量测定 GB/T 8304 茶 水分测定 GB/T 8311 茶 粉末和碎茶含量测定 GB/T 9833.1 紧压茶

5、 花砖茶 GB/T 18797 茶叶感官审评室基本条件 GB/T 23776 茶叶感官审评方法 DB52/T 620 贵州省茶叶产品信息溯源管理指南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5第75号令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办法 3 实验室条件 3.1 感官审评室 应符合GB/T 18797的要求,应与理化检验室隔离。 3.2 理化检验室 3.2.1 环境条件 检验室应建在远离灰尘、烟雾、噪音、强磁场及有震动源的环境,配备满足检验需求的相应设施, 包括安全设施和水电设施。检验室应有足够空间,每一类操作有单独的区域,各区域间有物理分隔,建 材及顶棚、隔断材料用耐火或不易燃材料,室内采光好,窗户要能防尘及安装

6、窗帘,采用排气扇或排气 罩通风。 3.2.2 房间布局 检验室分为天平室和分析室,总面积不少于 20 。天平室和分析室须物理分隔或各单独一间。天 平室温度应保持在 1530范围,湿度保持在 55%75%范围,避免阳光直射,门窗严密。 DB52/T 6422010 2 3.2.3 供排水 在易操作处设置总阀,保持必要的水压、水质和水量,下水道应用耐酸腐蚀的材料。 3.2.4 供电 各室供电功率应根据用电总负荷设计,并留有余地。照明用电与设备用电应分设线路,烘箱、高温 炉等高功率的电热设备应设专用插座、开关及熔断器。照明应有足够亮度,使用日光灯,在主要房间及 走廊应安装应急灯。 3.2.5 通风设

7、施 检验室采用排气扇全室通风,在产生气体上方设置局部排气罩,以保证室内空气清洁。 3.2.6 操作台 操作台面应平整、不易碎裂,能耐酸、碱及有机溶剂腐蚀。天平操作台的设置应确保厚重、平稳。 4 人员管理 4.1 资质管理 应配备经过专业技术培训并经资质考核合格的人员承担相应的检测工作。 检测人员数量应满足检测 项目和工作量的需要。 4.2 能力保持 应制定计划安排或参加实验室之间、人员之间比对等能力验证,以保证检测人员的技术能力。应有 计划安排检测人员进行继续教育和专业培训。 4.3 人员考核 对参加比对或培训的人员应进行考核,并保持相应记录。 5 仪器设备管理 5.1 设备配置 应当配置满足

8、检测项目和工作量所要求的仪器设备。 5.2 检定和校准 仪器设备(包括出具正式数据的水分速测仪)应按规定进行定期检定或校准,制定相关计划,保持 相关记录。仪器设备应张贴有效标识。 5.3 使用与维护 仪器设备应有专人使用,定期维护,并保持详细的使用、维护、维修记录。 6 出厂检验项目 DB52/T 6422010 3 茶叶企业出厂检验项目见表1。 表1 茶叶企业出厂检验项目 序 号 检验项目 检验方法 1 感官审评 GB/T 23776 2 净含量 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办法 3 水分 GB/T 8304 4 粉末、碎茶 GB/T 8311。执行标准无此项要求的不检验 5 茶梗 GB/T 983

9、3.1附录A。执行标准无此项要求的不检验 6 非茶类夹杂物 GB/T 9833.1,附录B。执行标准无此项要求的不检验 7 操作规程 7.1 检测方法 取样和试样制备分别按GB/T 8302和GB/T 8303执行。感官审评、净含量、水分、粉末和碎茶含量、 茶梗、非茶类夹杂物的检测按第6章表1的规定执行。 7.2 操作要求 应制定仪器设备作业指导书,放置在相关仪器设备附近,便于操作人员使用。应根据检测方法的要 求调配相应的操作人员、仪器设备。技术操作结束后应做好操作台面和房间的清洁整理工作。 8 检测记录 8.1 记录类型 8.1.1 检测实验记录,包括抽样单、感官审评原始记录、检测原始记录、

10、检验结果报告。 8.1.2 质量记录,包括人员资质和培训证书、设备计量检定校准证书、能力验证试验记录。 8.2 记录内容 8.2.1 记录内容应当包含足够的信息。产品信息记录应符合 DB52/T 620 的规定,与产品流转的上下环 节产品信息保持一致。 8.2.2 抽样单应当包含样品的名称、状态、数量、抽样的生产批号、样品编号、检测项目、抽样日期、 抽样人。 8.2.3 检测原始记录应当包含样品名称、样品编号、检测日期、检测人员、环境条件、检测过程及结 果导出的信息。 原始记录应及时、 真实记录在原始记录本上, 不应事后回忆或转抄, 更改记错的数据 (评 语)应在原数据(评语)上划一条横线表示

11、消去,并在旁边另写更正数据,由更改人签章。 8.2.4 检测结果报告应当包含样品名称、状态、样品基数、抽检批次、检测方法、结果(审评结论)、 报告人、报告日期等。 8.3 记录保存 记录应分类保存、以便查阅,检测记录保存时限为两年。 8.4 记录格式 DB52/T 6422010 4 检验原始记录表格式可参照附录A设计。 DB52/T 6422010 5 A A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检验原始记录格式 表A.1 取样记录单 样品名称 样品编号 等 级 规 格 批 次 (生产时间或班组) 抽样数量 抽样基数 取样地点 样品状况 检测项目 取样人签字: 车间(或班组)负责人签字: 抽样日期:

12、 年 月 日 备 注 DB52/T 6422010 6 表A.2 水分测定原始记录 分析日期: 年 月 日 报告日期: 年 月 日 样品名称 仪器名称 室 温t/ 方法依据 仪器编号 湿 度RH 计算公式 铝盒质量+样品质量( g ) 样品编号 铝盒编号 试样质量 ( g ) 铝盒质量 ( g )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水分含量 ( % ) 相差允差 平均值 ( % ) 干物质含量 ( % ) 平均值 ( % ) 标准规定(%) 实测值(%) 判 定 备注 检测人: 校核人: 审核人: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DB52/T 6422010 7 表A.3 粉末/碎茶测定原始记录 分

13、析日期: 年 月 日 报告日期: 年 月 日 样品名称 仪器名称 室 温t/ 方法依据 仪器编号 湿 度RH 计算公式 样品编号 分析编号 试样质量 ( g ) 筛下碎茶质量 (g) 碎茶含量 (%) 平均值 (%) 筛下粉末质量 (g) 粉末含量 (%) 平均值 (%) 相差 允差 标准规定(%) 实测值(%) 判定 备注 检测人: 校核人: 审核人: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DB52/T 6422010 8 表A.4 茶梗测定原始记录 分析日期: 年 月 日 报告日期: 年 月 日 样品名称 仪器名称 室 温t/ 方法依据 仪器编号 湿 度RH 计算公式 样品编号 分析编号 茶

14、梗质量 ( g ) 除茶梗外试样质量 (g) 茶梗含量 (%) 标准规定(%) 实测值(%) 判定 备注 检测人: 校核人: 审核人: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DB52/T 6422010 9 表A.5 净含量检验记录 样品名称 样品批号 质量等级 检验仪器名称或编号 生产日期 检验依据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75号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 标注净含量 ( g) 平均净含量标准值 ( g) 实测平均净含量 ( g) 判定 ( ) 批量N ( ) 样本量n ( ) 平均皮重 ( g) 编 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总 重(g

15、) 皮重(g) 净含量(g) 偏 差(g) 编 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总 重(g) 净含量(g) 偏 差(g) 编 号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总 重(g) 皮重(g) 净含量(g) 偏 差(g) 编 号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总 重(g) 皮重(g) 净含量(g) 偏 差(g) 编 号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总 重(g)

16、皮重(g) 净含量(g) 偏 差(g) 编 号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总 重(g) 皮重(g) 净含量(g) 偏 差(g 编 号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总 重(g) 皮重(g) 净含量(g) 偏 差(g 编 号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8 120 总 重(g) 皮重(g) 净含量(g) 偏 差(g 检验员、检验日期: 校核员、校核日期: DB52/T 6422010 10 表A.6 茶叶感官审评记录表 样品编号 或名称 生产时间 或班组 外 形 香 气 汤 色 滋 味 叶 底 结论和评分 处理意见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总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总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总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总分 审评人员: 记录人员: 审评时间: 年 月 日 注1:一般审评以评语为主。评分根据需要使用。 注2:处理意见可分为:合格(同意入库或交货)、不合格、降级处理、作拼配料、报废等,由审评室负责人签署。 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地方标准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