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类职业资格】公共知识-政治(二)及答案解析.doc

上传人:sofeeling205 文档编号:1296004 上传时间:2019-09-25 格式:DOC 页数:36 大小:1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务员类职业资格】公共知识-政治(二)及答案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公务员类职业资格】公共知识-政治(二)及答案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公务员类职业资格】公共知识-政治(二)及答案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公务员类职业资格】公共知识-政治(二)及答案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公务员类职业资格】公共知识-政治(二)及答案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公共知识-政治(二)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46,分数:76.00)1.历史进步的曲折性和反复性的根本原因是_。 A.社会的发展具有与自然界发展的不同特点 B.旧的社会势力和反动阶级顽强而持久的反抗 C.人类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局限 D.自然灾害的危害和人的自私观念作祟(分数:1.00)A.B.C.D.2.“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而且只要人们还存在着,它就仍然是这种产物。”这种观点属于_。 A.朴素唯物主义 B.庸俗社会学 C.辩证唯物主义 D.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分数:1.00)A.B.C.D.3.宋代陆象山说“宇宙便是吾心,吾心

2、便是宇宙”,这句话体现了_观点。 A.辩证唯物主义 B.主观唯心主义 C.客观唯心主义 D.机械唯物主义(分数:1.00)A.B.C.D.4.“心诚则灵,心不诚则不灵”的说法是_。 A.主张物质和意识具有统一性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B.主张思想就是物质的庸俗唯物主义观点 C.认为世界是绝对精神外化的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D.夸大了意识能动作用的唯心主义观点(分数:1.00)A.B.C.D.5.“假定一切物质都具有在本质上跟感觉相近的特性”的观点属于_。 A.主观唯心主义 B.辩证唯物主义 C.客观唯心主义 D.庸俗唯物主义(分数:1.00)A.B.C.D.6.“只要知道自然界一切组成部分的相对位置和

3、全部作用,一亿年以前的情况和一亿年以后的状况,都可以精确无误地演算出来,因为未来的一切早就在宇宙诞生时便已完全被确定了。”这是_。 A.唯心主义决定论的观点 B.辩证唯物主义决定论的观点 C.非决定论的观点 D.机械决定论的观点(分数:1.00)A.B.C.D.7.“古之天下,亦今之天下;今之天下,亦古之天下”属于_。 A.形而上学的观点 B.唯物主义观点 C.辩证法观点 D.唯心主义观点(分数:1.00)A.B.C.D.8.“凡可状皆有也;凡有皆象也;凡象皆气也”。这是_。 A.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B.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C.形而上学的观点 D.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数:1.00)A.B.C.D

4、.9.主张“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之外,什么也没有”的观点,属于_。 A.否认人的意识存在的自然唯物主义 B.主张世界统一于物质的辩证唯物主义 C.否认时间与空间存在性的唯心主义 D.把人的意识理解成某种特殊的“精细物质”的机械唯物主义(分数:1.00)A.B.C.D.10.下列选项中,属于辩证法观点的是_。 A.“人的感官是人认识外界事物的天然屏障” B.“存在就是被感知” C.“人不能两次踏进一条河流” D.“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分数:1.00)A.B.C.D.11.“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的诗句蕴含的哲学原理是_。 A.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空的主观性的统一 B.物质运

5、动的多样性和静止的单一性的统一 C.物质运动的无限性和时空的有限性的统一 D.物质运动的绝对与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分数:1.00)A.B.C.D.12.“有信路路畅通,无信寸步难行”,主要体现的哲学原理是_。 A.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事物的联系具有多样性 B.意识具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能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C.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D.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分数:1.00)A.B.C.D.13.在全球化趋势下,国际社会越来越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一国安全问题解决得好可以惠及别国,反之,则会殃及他国,国家安全在一定程度上显现出“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特点。下列选项中与

6、上述特点无关的哲学道理是_。 A.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B.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 C.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 D.事物处于因果联系的链条之中(分数:1.00)A.B.C.D.14.看问题“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是_。 A.不可知论 B.客观唯心主义 C.形而上学观点 D.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分数:1.00)A.B.C.D.15.荀子在劝学篇中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这句名言告诉人们的哲理是_。 A.没有量变,就不会有质变,量变会引起质变 B.没有质变,就不会有量变,质变优于量变 C.没有质量互变,就没有事物的发展 D.没有量,就没有质,质是量的积累(分数:1

7、.00)A.B.C.D.16.随着科学发展观的贯彻和落实,许多地方政府开始在经济发展中引入绿色 GDP 的理念,改变一味追求GDP 数量的做法,在追求 GDP 数量的同时提升 GDP 的质量,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地方政府对 GDP 的认识转变体现了_。 A.矛盾的对立统一 B.辩证的否定观 C.量变导致质变 D.矛盾的普遍性(分数:1.00)A.B.C.D.17.“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恩格斯这句话蕴含的哲理是_。 A.矛盾双方相互排斥 B.矛盾双方相互渗透 C.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 D.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分数:2.00)A.B

8、.C.D.18.经过 30 多年的改革开放,当前我国改革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大大增强,我们要以更大的决心和勇气,打好改革攻坚战,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寻求突破,之所以要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寻求突破,是因为_。 A.矛盾的主次方面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B.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 C.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D.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分数:2.00)A.B.C.D.19.“眼见不一定为实”,这主要是因为_。 A.认识包括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B.现象包括真象和假象 C.经验有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 D.本质是眼睛看不见的东西(分数:2.00)A.

9、B.C.D.20.从哲学角度看,成语“守株待兔”中农夫的错误在于_。 A.把偶然当必然 B.把现象当本质 C.把可能当现实 D.把原因当结果(分数:2.00)A.B.C.D.21.“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体现了_。 A.因果联系 B.内外因关系 C.对立统一规律 D.质量互变规律(分数:2.00)A.B.C.D.22.“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这一名言包含的哲理是_。 A.感性认识有待上升到理性认识 B.理性认识有待上升到感性认识 C.检验真理的实践是一个过程 D.认识事物是一个过程(分数:2.00)A.B.C.D.23.我们强调学习马克思主义原理和科学发展观,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这

10、是因为_。 A.认识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B.意识可以转化为物质 C.主观和客观可以相互转化 D.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分数:2.00)A.B.C.D.24.我们对“市场经济体制”的认识,30 年来先后经历了四个阶段:“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阶段、“有计划的商品经济”阶段、“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阶段、“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阶段。这一认识过程表明_。每一时期的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总是有局限的正确的认识中包含有错误。错误的认识里也有正确的成分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是不断地深化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人们不可能获得真正正确的认识 A. B. C. D.(分数:2.00)A.B.C.D.25

11、.下列命题中,不包含辩证法思想的是_。 A.“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B.“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C.“天不变,道亦不变” D.“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分数:2.00)A.B.C.D.26.列宁指出:“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这句话的哲学含义是_。 A.哲学对经济、政治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B.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C.哲学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 D.哲学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分数:2.00)A.B.C.D.27.温家宝同志曾多次引用一句话:“知政失者在草野,知屋漏者在宇下。”这充分说明最能了解政府的是群众,最有资格评价政府的也是群众。下列关于人民群众的说法错误的是_。 A.人民

12、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B.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C.人民群众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D.人民群众在不同国家或同一国家的不同历史时期内容都是一样的(分数:2.00)A.B.C.D.28.被誉为“爱因斯坦以后最伟大的物理学家”的英国科学家斯蒂文霍金说,随着电脑技术的不断发展,最终电脑将要像人的大脑一样发达,甚至能够自行设计出新的“智能”电脑。这表明_。 A.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B.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C.电脑与人脑的功能趋于一致 D.电脑能够模拟人脑(分数:2.00)A.B.C.D.29.“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必要前提”,这个观点_。 A.是地理环境决定论的错误观点

13、B.是旧唯物主义的错误观点 C.是唯物史观的正确观点 D.是机械决定论的错误观点(分数:2.00)A.B.C.D.30.坛经中记载:“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惠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这段话表明惠能关于运动的基本观点是_。 A.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B.运动与物质是不可分割的 C.精神运动是物质运动的一种形式 D.精神是运动的主体(分数:2.00)A.B.C.D.31.从哲学上看,“虚报浮夸、欺上瞒下”违背了辩证唯物论_的原理。 A.意识对于物质具有反作用 B.办事情必须一切从实际出发 C.意识能够正确反映事物 D.物质决定意识(分数:2.00)A.B.

14、C.D.32.在工作中防止“过”或“不及”的关键在于_。 A.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 B.认识事物的量 C.确定事物的质 D.把握事物的度(分数:2.00)A.B.C.D.33.恩格斯指出:每一时代的哲学作为分工的一个特定的领域,都具有由它的先驱传给它,而它便由此出发的特定的思想材料作为前提。因此,经济上落后的国家在哲学上仍然能够演奏第一小提琴。这说明_。 A.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B.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C.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D.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的决定作用(分数:2.00)A.B.C.D.34.宋代诗人陆游在一首诗中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是在强调_。 A.实

15、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B.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和归宿 C.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D.学习获得的间接经验并不重要(分数:2.00)A.B.C.D.35.列宁说:“意识到自己的奴隶地位而与之作斗争的奴隶,是革命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奴隶地位而过着默默无言、浑浑噩噩、忍气吞声的奴隶生活的奴隶,是十足的奴隶。对奴隶生活的各种好处津津乐道并对和善的好主人感激不尽以至垂涎欲滴的奴隶是奴才,是无耻之徒。”这三种奴隶的思想意识之所以有如此巨大的差异,是由于_。 A.人的社会意识并不都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B.人的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具有不一致性 C.人的社会意识中的各种形式之间相互作用 D.人的社会意识具有历史继承性(分数

16、:2.00)A.B.C.D.36.大众心理影响经济走势,能正确解释这一现象的观点是_。 A.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决定作用 B.社会心理可以左右社会发展方向 C.只有正确的社会意识才能影响社会发展 D.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分数:2.00)A.B.C.D.37.下列说法与“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所蕴涵的哲学寓意相一致的是_。 A.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B.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C.江山易改,秉性难移 D.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分数:2.00)A.B.C.D.38.张载说:“有象斯有对。对必反其为。有反斯有仇,仇必和而解。”这告诉我们_。 A.世界上一切事物都

17、是相对运动的 B.时间与空间是事物的存在方式 C.矛盾是对立统一的 D.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的(分数:2.00)A.B.C.D.39.义利之辩是我国古代伦理学上争论激烈的一个问题,争论的实质是把什么作为判断事物价值的标准,下列主张以“利”作为判断事物价值标准的是_。 A.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B.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 C.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D.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分数:2.00)A.B.C.D.40.“性善”、“性恶”是我国古代哲学中的一对对立的概念,讨论的是人的本性天生是善良的还是恶的。下列话语属于性恶论的是_。 A.人之性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

18、有不下 B.若夫目好色,耳好声,口好味,心好利,骨体肤理好愉佚,是皆生于人之情性者也 C.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D.仁义忠信,乐此不倦,此天爵也(分数:2.00)A.B.C.D.41.实际工作中“一刀切”的工作方法其错误在于忽视了矛盾的_。 A.特殊性 B.斗争性 C.普遍性 D.同一性(分数:2.00)A.B.C.D.42.恩格斯指出:“社会上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在认识理论上说明_。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技术推动了科学的发展 C.科学技术的发展超过了社会实践的发展速度 D.实践是认识

19、发展的动力(分数:2.00)A.B.C.D.43.有的哲学家说,在大风扬起的尘土中,每一粒尘土的运动状况都是纯粹必然的。这是一种_。 A.唯心主义非决定论的观点 B.庸俗唯物主义观点 C.形而上学的机械决定论的观点 D.辩证唯物主义决定论的观点(分数:2.00)A.B.C.D.44.先有工程设计图,然后施工建成大厦。这一事实说明_。 A.意识产生物质 B.意识可以转化为物质 C.意识决定物质 D.意识创造物质(分数:2.00)A.B.C.D.45.鲁迅在评三国演义时说:“至于写人,亦颇有失,以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这一评语所蕴含的哲理是_。 A.要区分事物的两重性 B.

20、要把握事物的度 C.对事物既要肯定,又要否定 D.要把事物作为一个整体(分数:2.00)A.B.C.D.46.把世界看作是从来如此、始终不变的自然界,人不过是从属于自然的一部分。这种观点是_。 A.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B.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 D.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数:2.00)A.B.C.D.二、B多项选择题/B(总题数:12,分数:24.00)47.“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包含的哲学寓意有_。 A.主观能动性不能代替客观条件 B.客观条件决定主观能动性 C.发挥主观能动性须以客观条件为基础 D.主观能动性受客观条件的制约 E.主观能动性决定客观条件(分数:2.00)A.B

21、.C.D.E.48.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国家_。 A.是统治阶级统治和压迫其他阶级的工具 B.是社会分裂为阶级之后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C.是统治阶级的政权机关 D.必将随着阶级的消亡而消亡 E.根本属性是阶级性(分数:2.00)A.B.C.D.E.49.抗生素的发明和使用,使病菌一度不再是人类的致命威胁。但是,在人类使用抗生素治疗疾病的同时,病菌的耐药性也在增加,由于滥用抗生素,出现了目前难以控制的“超级病菌”。上述事实表明_。 A.量变达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变 B.发挥主观能动性受客观规律的制约 C.事物始终处于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中 D.事物经过辩证的否定实现了向自身的回归 E.矛盾具

22、有普遍性(分数:2.00)A.B.C.D.E.50.茶叶因生长环境的差异而带有不同的味道,一些品茶专家根据多年的经验品一品便知茶叶的产区在哪里。这表明_。 A.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就在于矛盾的特殊性 B.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具有自觉反映的特性 C.人的认识是在实践中不断的深化和发展的 D.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决定事物发展的方向 E.认识决定实践(分数:2.00)A.B.C.D.E.5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_。 A.人类哲学思想发展的顶峰 B.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 C.完整而又严密的科学理论体系 D.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 E.人们正确认识客观事物和改造客观世界

23、的科学方法(分数:2.00)A.B.C.D.E.52.从物质与精神的关系来看,“画饼不能充饥”,这是因为_。 A.精神与物质不具有同一性 B.精神不能转化为物质 C.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不等同于事物自身 D.观念的东西不能代替物质的东西 E.物质决定精神(分数:2.00)A.B.C.D.E.53.意识的能动性是指意识能_。 A.反映世界 B.创造客观规律 C.改造世界 D.改变历史规律 E.改变社会发展规律(分数:2.00)A.B.C.D.E.54.人的本质在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是指_。 A.人的本质在于人的社会劳动实践性 B.人的本质在于人有理性 C.以生产关系为基础的一切社会关系的

24、总和 D.阶级社会中人的本质表现为阶级性 E.人的本质在于人有感觉(分数:2.00)A.B.C.D.E.55.碘是人体必需的元素,但是统一在食盐中添加碘的方式可能导致“补碘”过量,某些非缺碘地区增售无碘盐,人们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自主调节摄碘量。该材料体现的哲理有_。 A.做事情要掌握分寸 B.看问题要力求全面 C.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 D.做事情要突出重点 E.做事情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分数:2.00)A.B.C.D.E.56.空气中的细颗粒物 PM2.5 是造成灰霾天气的元凶之一,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国家环保部门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将其纳入监测范围,这表明_。 A.政府具有提供公共服务

25、的职能 B.政府具有市场监管和社会管理的职能 C.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D.矛盾的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 E.要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分数:2.00)A.B.C.D.E.57.孔子曰:“德之不存,行之不远”。在当前社会转型期,存在很多为了一己私利践踏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等各种道德失范现象,因此,提倡厚德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这说明_。 A.价值观是正确的社会意识 B.正确价值观有助于引导社会良性运行 C.社会发展的规律是客观的 D.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 E.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分数:2.00)A.B.C.D.E.58.一位科学家说:“我们今天生活着的世界,与其说是自然世界

26、,还不如说是人造或人为的世界。在我们的周围,几乎每样东西都刻有人的技能的痕迹。”这段话应理解为_。 A.人类世界是人的实践活动对象化的结果 B.科学技术越来越成为人类改造世界的伟大力量 C.自在自然日益转化为人化自然 D.现实世界是人类精神的创造物 E.意识有时能够决定物质(分数:2.00)A.B.C.D.E.公共知识-政治(二)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46,分数:76.00)1.历史进步的曲折性和反复性的根本原因是_。 A.社会的发展具有与自然界发展的不同特点 B.旧的社会势力和反动阶级顽强而持久的反抗 C.人类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局

27、限 D.自然灾害的危害和人的自私观念作祟(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方向和趋势是前进的或上升的,但其发展又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一个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的过程。出现这种曲折性和反复性的根本原因就是旧的社会势力和反动阶级不愿自动退出历史舞台,他们要同进步势力进行顽强而持久的反抗。所以应选 B。2.“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而且只要人们还存在着,它就仍然是这种产物。”这种观点属于_。 A.朴素唯物主义 B.庸俗社会学 C.辩证唯物主义 D.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意识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更重要

28、的是社会劳动的产物。社会生产劳动对意识的产生起了决定性作用。劳动为意识的产生提供了客观的需要和可能,而劳动一开始就是社会性的活动;作为思维外壳的语言也是在社会性的劳动过程中产生的,而语言的产生使人能够用词来概括各种感觉材料,进行抽象思维活动;在劳动和语言的推动下,猿脑变成人脑,这就为意识的产生提供了物质基础。由此可见,人类意识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而且是社会的直接产物。所以马克思认为,“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而且只要人们存在着,它就仍然是这种产物。”离开社会,离开实践(劳动),就不可能对意识的产生和发展作出科学解释。3.宋代陆象山说“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这句话体现了_观点。

29、 A.辩证唯物主义 B.主观唯心主义 C.客观唯心主义 D.机械唯物主义(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主观唯心主义把产生于人自身的主观精神,如人的感觉、经验、观念、意志、心等作为世界的本原,整个物质世界是这种主观精神的产物。陆象山认为“吾心”是整个宇宙的本原,即属于主观唯心主义。4.“心诚则灵,心不诚则不灵”的说法是_。 A.主张物质和意识具有统一性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B.主张思想就是物质的庸俗唯物主义观点 C.认为世界是绝对精神外化的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D.夸大了意识能动作用的唯心主义观点(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心诚则灵,心不诚则不灵”的说法,是一种

30、夸大心理因素作用的主观唯心主义观点。可见,D 符合题意。主张物质与意识具有统一性的不一定是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故 A 项本身不正确,也不符合题意。主张意识是人脑的分泌物,把意识说成与物质一样的东西,是 B 项所述的庸俗唯物主义观点。绝对精神是世界的本质,是 C 项中的客观唯心主义观点。5.“假定一切物质都具有在本质上跟感觉相近的特性”的观点属于_。 A.主观唯心主义 B.辩证唯物主义 C.客观唯心主义 D.庸俗唯物主义(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反映特性是一切物质形态都具有的属性,它是物质形态在同他物的相互作用中复制、再现他物属性并留下“痕迹”的属性和能力。高等动物的长期进化

31、则产生了人类和人的意识。这说明人的意识这种高级反映形式不是凭空突然产生的,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因此,此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观点。6.“只要知道自然界一切组成部分的相对位置和全部作用,一亿年以前的情况和一亿年以后的状况,都可以精确无误地演算出来,因为未来的一切早就在宇宙诞生时便已完全被确定了。”这是_。 A.唯心主义决定论的观点 B.辩证唯物主义决定论的观点 C.非决定论的观点 D.机械决定论的观点(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本题中的观点坚持用物质世界本身具有的某种特性来解释自然界,但是它孤立地、静止地、片面地考查客观事物,看不到自然界的一切组成部分是相互联系的、运动的、变

32、化的、发展的,所以是机械决定论的观点。7.“古之天下,亦今之天下;今之天下,亦古之天下”属于_。 A.形而上学的观点 B.唯物主义观点 C.辩证法观点 D.唯心主义观点(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本命题尽管以客观事实(天下之事物)为研究对象,但是在研究的过程中认为古今之天下没有什么变化,只是具有相同内涵的同一模式随时间推移的简单重复,这是孤立地、静止地、片面地考查客观事物,看不到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运动、变化和发展,属于形而上学的观点。8.“凡可状皆有也;凡有皆象也;凡象皆气也”。这是_。 A.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B.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C.形而上学的观点 D.唯物主义的观

33、点(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题干是中国古代唯物主义哲学家张载关于唯物主义的典型观点。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常理解为具体的物质形态,如中国古代的五行说,即“金、木、水、火、土”等观点。这种物质观承认和坚持了物质的客观性,但只是一种猜测,没有科学根据,缺乏科学的抽象。9.主张“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之外,什么也没有”的观点,属于_。 A.否认人的意识存在的自然唯物主义 B.主张世界统一于物质的辩证唯物主义 C.否认时间与空间存在性的唯心主义 D.把人的意识理解成某种特殊的“精细物质”的机械唯物主义(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列宁指出:“世界上除了运动

34、着的物质之外,什么也没有,而运动着的物质只有在空间和时间之内才能运动。”列宁的前半句话回答了世界的本质或本原的问题,即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物质的种种表现形态,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这就是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10.下列选项中,属于辩证法观点的是_。 A.“人的感官是人认识外界事物的天然屏障” B.“存在就是被感知” C.“人不能两次踏进一条河流” D.“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人不能两次踏进一条河流”体现的是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是辩证法的观点。A 项将认识与存在孤立开来,B 项是主观唯心主义的

35、观点,D 项只承认运动的绝对性,不承认相对静止。故正确答案为 C。11.“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的诗句蕴含的哲学原理是_。 A.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空的主观性的统一 B.物质运动的多样性和静止的单一性的统一 C.物质运动的无限性和时空的有限性的统一 D.物质运动的绝对与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运动与静止密不可分,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任何事物都是运动和静止的统一。本题题干中的诗句即体现了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12.“有信路路畅通,无信寸步难行”,主要体现的哲学原理

36、是_。 A.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事物的联系具有多样性 B.意识具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能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C.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D.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则会阻碍事物的发展。题干中的“信”可理解为诚信。诚信作为一种意识,做人诚信,就会赢得尊严、朋友,就会路路畅通。诚信缺失,就会丢掉为人之道,立身之本,就会寸步难行。是否诚信导致截然不同的结果,这体规出意识的反作用。13.在全球化趋势下,国际社会越来越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一国安全问题解决得好可以惠

37、及别国,反之,则会殃及他国,国家安全在一定程度上显现出“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特点。下列选项中与上述特点无关的哲学道理是_。 A.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B.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 C.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 D.事物处于因果联系的链条之中(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说明每个事物都处于因果联系的链条之中,事物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每个事物的发展都会受到外部事物的影响。14.看问题“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是_。 A.不可知论 B.客观唯心主义 C.形而上学观点 D.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两种对立的发展

38、观:一是辩证法(联系与发展),另一个是形而上学。“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是一种形而上学的观点,即用孤立的眼光看待问题。15.荀子在劝学篇中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这句名言告诉人们的哲理是_。 A.没有量变,就不会有质变,量变会引起质变 B.没有质变,就不会有量变,质变优于量变 C.没有质量互变,就没有事物的发展 D.没有量,就没有质,质是量的积累(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事物的发展变化存在两种基本形式,即量变和质变,在事物内部矛盾的作用下,事物的发展从量变开始,当量变达到一定的界限时,量变就转化为质变,事物的性质发生了变化,旧质事物就变成了新质事

39、物。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但并非所有的量变都能达到质变,必须要注重量的积累。题中积跬步、积小流就是量的积累,至千里、成江海是量变向质变的转变。B 项说法错误。C 项与题目无关,D 项说法错误,故本题正确选项为 A。16.随着科学发展观的贯彻和落实,许多地方政府开始在经济发展中引入绿色 GDP 的理念,改变一味追求GDP 数量的做法,在追求 GDP 数量的同时提升 GDP 的质量,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地方政府对 GDP 的认识转变体现了_。 A.矛盾的对立统一 B.辩证的否定观 C.量变导致质变 D.矛盾的普遍性(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40、否定之否定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之一,揭示了事物由肯定到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的发展过程,它是事物完善自己、发展自己的一个有规律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事物的发展表现出周期性,即每一个事物的发展都是从肯定到否定,再由否定到新的否定,似乎又回到了原来的起点,即完成了一个周期。在这一周期中,事物的发展经历了两次否定,每一次否定都不是简单的抛弃,而是把前阶段发展的一切成果中有用的成分保留了下来。因此,在事物发展的否定之否定即新的肯定阶段,并不是简单地再现原事物,简单地回到原来的出发点,而是形式的回复、内容的发展,是一个前进和上升的发展过程。地方政府对 GDP 发展的认识即经历了这样一个曲折和前进的过

41、程,体现了辩证的否定观。17.“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恩格斯这句话蕴含的哲理是_。 A.矛盾双方相互排斥 B.矛盾双方相互渗透 C.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 D.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分数:2.00)A.B.C.D. 解析:解析 恩格斯这句话表明的是历史灾难和历史的进步作为矛盾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18.经过 30 多年的改革开放,当前我国改革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大大增强,我们要以更大的决心和勇气,打好改革攻坚战,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寻求突破,之所以要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寻求突破,是因为_。 A.矛盾的主次方面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B.内因

42、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 C.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D.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分数:2.00)A.B.C.D. 解析:解析 在事物的矛盾中,主要矛盾居于支配地位,起主导和决定作用。次要矛盾处于从属的地位。起次要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学会区分主次矛盾,学会全面地看问题,坚持两点论基础上的重点论。打好改革攻坚战,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寻求突破是这一观点的体现。19.“眼见不一定为实”,这主要是因为_。 A.认识包括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B.现象包括真象和假象 C.经验有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 D.本质是眼睛看不见的东西(分数:2.00)A.B.

43、 C.D.解析:解析 “眼见不一定为实”,即“眼见”的只能是现象,不会是本质,而现象有两种可能,可能是真,也可能是假。因此 B 选项是“不一定为实”的主要原因,符合题意。20.从哲学角度看,成语“守株待兔”中农夫的错误在于_。 A.把偶然当必然 B.把现象当本质 C.把可能当现实 D.把原因当结果(分数:2.00)A. B.C.D.解析:解析 掌握客观必然性是科学认识和实践的基础。在实际工作生活中,只有认识必然和利用必然才能获得自由,行动才有明确的目的性和高度的自觉性。“守株待兔”中农夫没有正确地掌握必然性,而把事物运动中的偶然性当作了必然联系,因此是错误的。21.“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体现

44、了_。 A.因果联系 B.内外因关系 C.对立统一规律 D.质量互变规律(分数:2.00)A. B.C.D.解析:解析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正确认识因果联系,可以提高实践活动的预见性。22.“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这一名言包含的哲理是_。 A.感性认识有待上升到理性认识 B.理性认识有待上升到感性认识 C.检验真理的实践是一个过程 D.认识事物是一个过程(分数:2.00)A.B.C.D. 解析:解析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的意思是路途遥远才能知道马的力气大小,日子长了才能看出人心的好坏。这句话正说明认识事物是一个过程。23.我们强调学习马克思主义原理和科学发展观,有利于社会主义和

45、谐社会建设。这是因为_。 A.认识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B.意识可以转化为物质 C.主观和客观可以相互转化 D.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分数:2.00)A. B.C.D.解析:解析 认识与实践是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理论必须从实践中得来,实践则必须自始至终接受科学理论的指导。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确定实践的目标、制定计划和选择方案,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选择和及时调整实践的道路和手段,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评价实践结果,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地完善实践观念。因此,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过程中,要强调学习马克恩主义原理和科学发展观,用最高的理念指导新条件下的实践。24.我们对“市场经济体制”的认识,30 年来先后经历了四个阶段:“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阶段、“有计划的商品经济”阶段、“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阶段、“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阶段。这一认识过程表明_。每一时期的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总是有局限的正确的认识中包含有错误。错误的认识里也有正确的成分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是不断地深化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人们不可能获得真正正确的认识 A. B. C. D.(分数:2.00)A.B. C.D.解析:解析 选项中表述属于不可知论。25.下列命题中,不包含辩证法思想的是_。 A.“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B.“塞翁失马,焉知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职业资格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