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类职业资格】软件水平考试(中级)多媒体应用设计师上午(基础知识)试题章节练习试卷4及答案解析.doc

上传人:wealthynice100 文档编号:1339964 上传时间:2019-10-1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算机类职业资格】软件水平考试(中级)多媒体应用设计师上午(基础知识)试题章节练习试卷4及答案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计算机类职业资格】软件水平考试(中级)多媒体应用设计师上午(基础知识)试题章节练习试卷4及答案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计算机类职业资格】软件水平考试(中级)多媒体应用设计师上午(基础知识)试题章节练习试卷4及答案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计算机类职业资格】软件水平考试(中级)多媒体应用设计师上午(基础知识)试题章节练习试卷4及答案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计算机类职业资格】软件水平考试(中级)多媒体应用设计师上午(基础知识)试题章节练习试卷4及答案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软件水平考试(中级)多媒体应用设计师上午(基础知识)试题章节练习试卷 4及答案解析(总分:66.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选择题(总题数:11,分数:66.00)1.选择题()下列各题 A、B、C、D 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此选项涂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答在试卷上不得分。_2.为了保证网络的安全,常常使用防火墙技术。防火墙是(10)。(分数:2.00)A.为控制网络访问而配置的硬件设备B.为防止病毒攻击而编制的软件C.指建立在内外网络边界上的过滤封锁机制D.为了避免发生火灾专门为网络机房建造的隔离墙3.图 1-8是公钥加密系统的概念图,a 和 b处应分别是(11)。 (分

2、数:2.00)A.接收者的公钥,接收者的私钥B.接收者的私钥,接收者的公钥C.发送者的公钥,接收者的私钥D.发送者的私钥,接收者的公钥在下列选项中,不是局域网基本拓扑结构的是(4)。从用户角度看,因特网是一个(5)。关于城域网建设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6)。(分数:6.00)A.总线形网络B.Internet网形网络C.星形网络D.环形网络A.广域网B.远程网C.棕合业务服务网D.信息资源网A.传输介质采用光纤B.传输协议采用 FDDIC.交换结点采用基于 IP的高速路由技术D.体系结构采用核心交换层、业务汇聚层与接人层三层模式TCP/IP模型的传输层有两个协议:UDP 和 TCP。其中,TC

3、P 是一种(30)协议。在 TCP/IP参考模型中,传输层的主要作用是在互联网络的源主机与目的主机对等实体之间建立用于会话的(31)。在传输层定义的是(32)。(分数:6.00)A.可靠的、面向连接的B.不可靠的、面向连接的C.可靠的、无连接的D.不可靠的、无连接的A.点到点连接B.操作连接C.端到端连接D.控制连接A.FTPB.RIPC.TCPD.IP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中,著作权与下列哪一项系同一概念(4)。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权利保护期规定,下列权项中,受到永久保护的是(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所保护的作品是(6)。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所称的发表的含义是指

4、将作品(7)。(分数:8.00)A.作者权B.出版权C.版权D.专有权A.发表权B.修改权C.复制权D.发行权A.用 C+语言编写的计算机程序B.没有剧本的小品表演C.产品设计图纸D.法院的判决书A.出版发行B.公之于众C.在版权局登记D.以某种物质形式固定下来多媒体制作公司甲擅自将工程师乙发表在计算机应用上的系列文章多媒体制作技术与方法制作成光盘,则甲(16)。南方软件报报社拟从发表在期刊软件(该社主办)上的文章中筛选出部分文章辑成软件应用出版。在此,南方软件报报社(17)。甲把自己创作的多媒体作品送给乙。在一次多媒体作品展中,乙将该多媒体作品参展,乙的行为(18)。软件程序员接受企业的任务

5、,独立完成了某应用软件的开发和设计,其软件著作权属于(19)。(分数:8.00)A.侵犯了乙的著作权,但未侵犯计算机应用的著作权B.同时侵犯了乙和计算机应用的著作权C.侵犯了计算机应用的著作权,但未侵犯乙的著作仅D.既未侵犯乙的著作权,也未侵犯计算机应用的著作权A.应征得入选文章原作者的同意,并支付报酬B.应征得入选文章原作者的同意,但不必支付报酬C.不必征得入选文章原作者的同意,也不必支付报酬D.不必征得入选文章原作者的同意,但应支付报酬A.侵犯了甲的署名权B.侵犯了甲的展览权C.侵犯了甲的发行权D.不侵权A.软件程序员B.企业C.企业和软件程序员D.公众领域两个以上的申请人分别就同样的发明

6、创造申请专利的,专利权授予(26)。张某购买了一个“长久”牌 U盘,而且该 U盘中还包含有一项实用新型专利,那么,张某享有(27)。下列情形中可以授予专利权的是(28)一某单位的技术人员在不影响本职工作的条件下,在其他单位兼职并利用该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研制出一项发明创造,对该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29)。(分数:8.00)A.最先发明的人B.最先申请的人C.所有申请的人D.协商后的申请人A.“长久”商标专用权B.该 U盘的所有权C.该实用新型专利权D.前三项权利之全部A.科学发现B.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C.动物和植物品种D.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机械A.原单位B.兼职单位C.兼职单位和技术人员

7、双方共有D.该技术人员按制定标准的不同层次和适应范围,标准可分为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等,(31)制定的标准是国际标准。我国国家标准分为强制性国家标准和推荐性国家标准,推荐性国家标准的代号为(32)。我国国家标准的代号由大写汉语拼音字母构成,国家标准的编号的后两位数字表示国家标准发布的(33)。我国国家标准分为强制性国家标准和推荐性国家标准,强制性国家标准的代号采用(34)表示。(分数:8.00)A.GJBB.IEEEC.ANSID.IECA.ZBB.GBC.GB/TD.QBA.代号B.顺序号C.编号D.年号A.GJBB.GBC.GB/TD.QB为了确保国家标准的时效性,需要对

8、标准进行复审,复审后修订的国家标准(39)。(40)标准是国际标准化组织中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技术委员会制定的所有标准。企业生产的产品已有国家标准,而企业制定严于国家标准的标准,该标准在(41)适用。(42)表示推荐性地方标准代号。(分数:8.00)A.代号改变B.顺序号改变C.编码改变D.年号改变A.ISO9000B.ISO9000族C.ISO/IECD.ISO/TC176A.国家范围B.企业内部C.行业内部D.地方范围A.DB/TB.QC.JB/TD.GB/T在高级程序设计语言中,使用参数是函数(过程、子程序)之间传递信息的一种手段。传值调用是指把实际参数的(1)传递给相应的形式参数,函数通

9、过这种传值形参(2);引用调用是指把实际参数的(3)传递给相应的形式参数,在函数中对形参的引用和赋值被处理成是对实际参数间接的访问。C 语言中采用(4)调用方式进行参数传递。 在下面的主程序中,实参 a与形参 x以引用调用(Call by reference)的方式传递信息,实参 b与形参 y以传值调用(Call by value)的方式传递信息,那么,从过程“compute“(分数:10.00)A.值B.名C.地址D.地址和值A.只传回形参的值B.只传回形参的地址C.同时传回形参的值和地址D.不传回形参的任何信息A.地址B.名C.值D.地址和值A.传值B.引用C.传名D.传结果A.18和 8

10、B.18和 4C.10和 8D.10和 4软件水平考试(中级)多媒体应用设计师上午(基础知识)试题章节练习试卷 4答案解析(总分:66.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选择题(总题数:11,分数:66.00)1.选择题()下列各题 A、B、C、D 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此选项涂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答在试卷上不得分。_解析:2.为了保证网络的安全,常常使用防火墙技术。防火墙是(10)。(分数:2.00)A.为控制网络访问而配置的硬件设备B.为防止病毒攻击而编制的软件C.指建立在内外网络边界上的过滤封锁机制 D.为了避免发生火灾专门为网络机房建造的隔离墙解析:3.图 1-8是公钥

11、加密系统的概念图,a 和 b处应分别是(11)。 (分数:2.00)A.接收者的公钥,接收者的私钥 B.接收者的私钥,接收者的公钥C.发送者的公钥,接收者的私钥D.发送者的私钥,接收者的公钥解析:在下列选项中,不是局域网基本拓扑结构的是(4)。从用户角度看,因特网是一个(5)。关于城域网建设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6)。(分数:6.00)A.总线形网络B.Internet网形网络 C.星形网络D.环形网络解析:A.广域网B.远程网C.棕合业务服务网D.信息资源网 解析:A.传输介质采用光纤B.传输协议采用 FDDI C.交换结点采用基于 IP的高速路由技术D.体系结构采用核心交换层、业务汇聚层与

12、接人层三层模式解析:TCP/IP模型的传输层有两个协议:UDP 和 TCP。其中,TCP 是一种(30)协议。在 TCP/IP参考模型中,传输层的主要作用是在互联网络的源主机与目的主机对等实体之间建立用于会话的(31)。在传输层定义的是(32)。(分数:6.00)A.可靠的、面向连接的 B.不可靠的、面向连接的C.可靠的、无连接的D.不可靠的、无连接的解析:A.点到点连接B.操作连接C.端到端连接 D.控制连接解析:A.FTPB.RIPC.TCP D.IP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中,著作权与下列哪一项系同一概念(4)。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权利保护期规定,下列权项中,受到永久保护的是

13、(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所保护的作品是(6)。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所称的发表的含义是指将作品(7)。(分数:8.00)A.作者权B.出版权C.版权 D.专有权解析:A.发表权B.修改权 C.复制权D.发行权解析:A.用 C+语言编写的计算机程序B.没有剧本的小品表演C.产品设计图纸D.法院的判决书 解析:A.出版发行B.公之于众 C.在版权局登记D.以某种物质形式固定下来解析:多媒体制作公司甲擅自将工程师乙发表在计算机应用上的系列文章多媒体制作技术与方法制作成光盘,则甲(16)。南方软件报报社拟从发表在期刊软件(该社主办)上的文章中筛选出部分文章辑成软件应用出版。在此,

14、南方软件报报社(17)。甲把自己创作的多媒体作品送给乙。在一次多媒体作品展中,乙将该多媒体作品参展,乙的行为(18)。软件程序员接受企业的任务,独立完成了某应用软件的开发和设计,其软件著作权属于(19)。(分数:8.00)A.侵犯了乙的著作权,但未侵犯计算机应用的著作权 B.同时侵犯了乙和计算机应用的著作权C.侵犯了计算机应用的著作权,但未侵犯乙的著作仅D.既未侵犯乙的著作权,也未侵犯计算机应用的著作权解析:A.应征得入选文章原作者的同意,并支付报酬 B.应征得入选文章原作者的同意,但不必支付报酬C.不必征得入选文章原作者的同意,也不必支付报酬D.不必征得入选文章原作者的同意,但应支付报酬解析

15、:A.侵犯了甲的署名权B.侵犯了甲的展览权C.侵犯了甲的发行权D.不侵权 解析:A.软件程序员B.企业 C.企业和软件程序员D.公众领域解析:两个以上的申请人分别就同样的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专利权授予(26)。张某购买了一个“长久”牌 U盘,而且该 U盘中还包含有一项实用新型专利,那么,张某享有(27)。下列情形中可以授予专利权的是(28)一某单位的技术人员在不影响本职工作的条件下,在其他单位兼职并利用该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研制出一项发明创造,对该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29)。(分数:8.00)A.最先发明的人B.最先申请的人 C.所有申请的人D.协商后的申请人解析:A.“长久”商标专用权

16、B.该 U盘的所有权 C.该实用新型专利权D.前三项权利之全部解析:A.科学发现B.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C.动物和植物品种D.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机械 解析:A.原单位B.兼职单位 C.兼职单位和技术人员双方共有D.该技术人员解析:按制定标准的不同层次和适应范围,标准可分为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等,(31)制定的标准是国际标准。我国国家标准分为强制性国家标准和推荐性国家标准,推荐性国家标准的代号为(32)。我国国家标准的代号由大写汉语拼音字母构成,国家标准的编号的后两位数字表示国家标准发布的(33)。我国国家标准分为强制性国家标准和推荐性国家标准,强制性国家标准的代号采用(34)表

17、示。(分数:8.00)A.GJBB.IEEEC.ANSID.IEC 解析:A.ZBB.GBC.GB/T D.QB解析:A.代号B.顺序号C.编号D.年号 解析:A.GJBB.GB C.GB/TD.QB解析:为了确保国家标准的时效性,需要对标准进行复审,复审后修订的国家标准(39)。(40)标准是国际标准化组织中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技术委员会制定的所有标准。企业生产的产品已有国家标准,而企业制定严于国家标准的标准,该标准在(41)适用。(42)表示推荐性地方标准代号。(分数:8.00)A.代号改变B.顺序号改变C.编码改变D.年号改变 解析:A.ISO9000B.ISO9000族 C.ISO/IE

18、CD.ISO/TC176解析:A.国家范围B.企业内部 C.行业内部D.地方范围解析:A.DB/T B.QC.JB/TD.GB/T解析:在高级程序设计语言中,使用参数是函数(过程、子程序)之间传递信息的一种手段。传值调用是指把实际参数的(1)传递给相应的形式参数,函数通过这种传值形参(2);引用调用是指把实际参数的(3)传递给相应的形式参数,在函数中对形参的引用和赋值被处理成是对实际参数间接的访问。C 语言中采用(4)调用方式进行参数传递。 在下面的主程序中,实参 a与形参 x以引用调用(Call by reference)的方式传递信息,实参 b与形参 y以传值调用(Call by value)的方式传递信息,那么,从过程“compute“(分数:10.00)A.值 B.名C.地址D.地址和值解析:A.只传回形参的值B.只传回形参的地址C.同时传回形参的值和地址D.不传回形参的任何信息 解析:A.地址 B.名C.值D.地址和值解析:A.传值 B.引用C.传名D.传结果解析:A.18和 8B.18和 4 C.10和 8D.10和 4解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 BS EN 61000-4-2-2009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EMC) - Testing and measurement techniques - Electrostatic discharge immunity test《电磁兼容性(EMC) 试验和测量技术 静电释放抗扰性试验》.pdf BS EN 61000-4-2-2009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EMC) - Testing and measurement techniques - Electrostatic discharge immunity test《电磁兼容性(EMC) 试验和测量技术 静电释放抗扰性试验》.pdf
  • BS EN 61000-4-20-2010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EMC) Testing and measurement techniques Emission and immunity testing in transverse electromagnetic (TEM) waveguides《电磁兼容性(EMC).pdf BS EN 61000-4-20-2010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EMC) Testing and measurement techniques Emission and immunity testing in transverse electromagnetic (TEM) waveguides《电磁兼容性(EMC).pdf
  • BS EN 61000-4-21-2011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EMC) Testing and measurement techniques Reverberation chamber test methods《电磁兼容性(EMC) 试验和测量技术 混响室试验方法》.pdf BS EN 61000-4-21-2011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EMC) Testing and measurement techniques Reverberation chamber test methods《电磁兼容性(EMC) 试验和测量技术 混响室试验方法》.pdf
  • BS EN 61000-4-22-2011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EMC) Testing and measurement techniques Radiated emission and immunity measurements in fully anechoic rooms (FARs)《电磁兼容性(EMC) 试.pdf BS EN 61000-4-22-2011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EMC) Testing and measurement techniques Radiated emission and immunity measurements in fully anechoic rooms (FARs)《电磁兼容性(EMC) 试.pdf
  • BS EN 61000-4-23-2001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EMC) Testing and measurement techniques Test methods for protective devices for HEMP and other radiated disturbances《电磁兼容性(EMC).pdf BS EN 61000-4-23-2001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EMC) Testing and measurement techniques Test methods for protective devices for HEMP and other radiated disturbances《电磁兼容性(EMC).pdf
  • BS EN 61000-4-24-1997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EMC) - Testing and measurement techniques - Test methods for protective devices for HEMP conducted disturbance - Basic EMC publ.pdf BS EN 61000-4-24-1997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EMC) - Testing and measurement techniques - Test methods for protective devices for HEMP conducted disturbance - Basic EMC publ.pdf
  • BS EN 61000-4-29-2001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EMC) Testing and measurement techniques Testing and measurement techniques Voltage dips short interruptions and voltage variatig.pdf BS EN 61000-4-29-2001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EMC) Testing and measurement techniques Testing and measurement techniques Voltage dips short interruptions and voltage variatig.pdf
  • BS EN 61000-4-30-2009 Electromagnetic compatability n(EMC) — nPart 4-30 Testing and measurement techniques — nPower quality measurement methods《电磁兼容性(EMC) 第4-30部分 试验和测量技术 电能质量测量法》.pdf BS EN 61000-4-30-2009 Electromagnetic compatability n(EMC) — nPart 4-30 Testing and measurement techniques — nPower quality measurement methods《电磁兼容性(EMC) 第4-30部分 试验和测量技术 电能质量测量法》.pdf
  • BS EN 61000-4-30-2015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EMC) Testing and measurement techniques Power quality measurement methods《电磁兼容性(EMC) 第4-30部分 试验和测量技术 电能质量测量法》.pdf BS EN 61000-4-30-2015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EMC) Testing and measurement techniques Power quality measurement methods《电磁兼容性(EMC) 第4-30部分 试验和测量技术 电能质量测量法》.pdf
  •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职业资格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