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湖北省襄阳市中考真题历史.docx

上传人:刘芸 文档编号:136999 上传时间:2019-07-0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16.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湖北省襄阳市中考真题历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7年湖北省襄阳市中考真题历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7年湖北省襄阳市中考真题历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7年湖北省襄阳市中考真题历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7年湖北省襄阳市中考真题历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7 年湖北省襄阳市中考真题历史 一、选择题(共 10 小题,每题 1 分,共 10 分) 1.我国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是( ) A.西周 B.秦朝 C.汉朝 D.西晋 解析:公元前 221 年,秦王嬴政灭六国,统一全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秦朝 答案: B 2.出自襄阳的一代明君是( ) A.刘邦 B.诸葛亮 C.刘秀 D.米芾 解析:公元 25 年,参加过农民起义的西汉皇族襄阳人刘秀称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刘秀就是光武帝。为了使社会安定下来,光武帝多次下令减轻农民的赋役负担,惩处贪官污吏,任用清廉官吏。光武帝末年,社会安定,经济状况明显好转,历史上

2、称这个时期的统治为“光武中兴”。故出自襄阳的一代明君是刘秀。 答案: C 3.下列史实,不属于中外友好交往的是( ) A.玄奘西游 B.鉴真东渡 C.郑和下西洋 D.戚继光抗倭 解析:玄奘西行、鉴真东渡、郑和下西洋都是对外交往的史实。戚继光抗倭属于中外冲突,性质不同。 答案: D 4.孙中山是伟大 的革命先驱,其突出的贡献是( ) A.领导洋务运动,创办近代工业 B.推翻清朝统治,结束封建帝制 C.推动维新变法,主张君主立宪 D.倡导“实业救国”,挽救民族危亡 解析: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颁布了临

3、时约法,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因此可以知道,孙中山先生一生最突出的历史功绩是推翻清朝统治,结束封建帝制。 答案: B 5.国共十年内战基本结束的标志性事件是( ) A.九一八事变的爆发 B.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C.中共七大的召开 D.三大战役的胜利 解析: 1936 年西安事变爆发后,在中共中央和周恩来同志的主导下,最终以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而和平解决,促成了第二次国共合作,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换的枢纽,十年内战的局面由此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答案: B 6.毛泽东在一次谈话中说:“这一次我们去得好,击破了国民党说共产党不要和平、不要团结的谣言。”材料中

4、“我们”去的地方是( ) A.重庆 B.南京 C.上海 D.延安 解析:题目材料中毛泽东说:“这一次我 们去得好,击破了国民党说共产党不要和平、不要团结的谣言。”谈论的是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反映的是重庆谈判。 1945 年 8 月,毛泽东在周恩来等人陪同下,到达重庆同国民党进行谈判。所以材料中“我们”去的地方是重庆。 答案: A 7.我国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确立的标志是( ) A.新中国的成立 B.土地改革的完成 C.“一五计划”的实施 D.三大改造的完成 解析: 1956 年,我国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

5、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标志着我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答案: D 8.在欧洲,以人文主义为核心的思想解放运动是( ) A.百家争鸣 B.文艺复兴 C.新航路开辟 D.新文化运动 解析:文艺复兴运动是 14-17 世纪欧洲新兴的资产阶级文化运动,其思想的核心是人文主义。即提倡人性,反对神性,主张人生的目的是追求现实生活中的幸福,倡导个性解放,反对愚昧迷信的神学思想。它使人们开始意识到,必须打破中世纪以来的封建统治和教会神学对人们思想的束缚,强调和肯定人在世界上价值的和作用,是资产阶级叩响近代社会大门的思想解放运动。 答案: B 9.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形成的两大军事

6、集团是( ) A.三国协约与三国同盟 B.同盟国与轴心国 C.世界贸易组织与欧盟 D.国际联盟与联合国 解析: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矛盾 尖锐,分别形成了由德国、奥匈帝国和意大利组成的三国同盟和由英国、法国和俄国组成的三国协约。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军事集团疯狂扩军备战,加剧世界局势紧张,世界大战一触即发,严重威胁了世界和平。 答案: A 10.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中与我们的生产和日常生活最为密切的是( ) A.蒸汽机 B.内燃机 C.发电机 D.信息技术 解析: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中与我们的生产和日常生活最为密切的是信息技术。 A 蒸汽机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就; B 内燃

7、机、 C 发电机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 答案: D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 6 题, 其中 11 题 5 分, 12 题 6 分, 13 题 7 分, 14 题 6 分, 15、 16题各 8 分,共 40 分) 11.【中国智慧:中华文明的发展历史】 (1)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理念。春秋时期,我国哪位思想家的主张能为“以德治国”这一理念提供思想来源?请写出一例汉唐时期因重视“德治”而出现的盛世局面名称。 解析: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他提出“仁”的思想,要求统治者“为政以德”。汉唐时期,统治者因重视“德治”而出现了文景之治、光武中兴、贞观之治、开元盛世

8、的盛世局面。 答案:思想家:孔子。盛世局面:文景之治、光武中兴、贞观之治、开元盛世。 (2)中国诗词大会栏目的播出掀起了国人学习唐诗宋词的热潮。唐宋时期,哪一制度的实施促进了诗词文学的繁荣? 解析:唐玄宗时期,诗赋成为科举制主要考试内容,大大有利于唐诗的繁荣,也促进了我国文化艺术的发展。 答案:科举制度。 (3)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族之间的相互学习贯穿于中华民族发展的始终。请列举北魏孝文帝改革时期学习汉族文明的一项措施。指出孝文帝改革对民族关系的发展做出的贡献。 解析:为学习汉族地区先进的文化,北魏孝文帝进行 了改革。改革的措施是:迁都洛阳;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官员及家属必须

9、穿汉族服饰;将鲜卑族的姓氏改为汉族姓氏;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联姻;采用汉族的官制、律令;实行均田制或租用调制;学习汉族的礼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国,提倡尊老、养老的风气等。北魏孝文帝改革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促进了民族融合。 答案:措施:迁都洛阳;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官员及家属必须穿汉族服饰;将鲜卑族的姓氏改为汉族姓氏;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联姻;采用汉族的官制、律令;实行均田制或租用调制;学习汉族的礼法,尊 崇孔子,以孝治国,提倡尊老、养老的风气等。贡献:促进了民族融合。 12.【捍卫主权:充满坎坷的抗争之路】 材料一:在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团提出了取消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

10、切特权,归还在大战期间被日本夺取的德国在中国山东的一切权益等合理要求,但被英、法、美等列强无理拒绝,消息传到国内,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极大愤慨。 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材料二: 1945 年 9 月,毛泽东为重庆新华日报题词:“庆祝抗战胜利,中华民族解放万岁!” (1)近代中国主权的丧失始于哪一条约的签订? 解析: 1840 年到 1842 年的鸦片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南京条约。南京条约规定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 2100 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涌上、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国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南京条约破坏了中国领土和主权完整,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答案:南

11、京条约。 (2)根据材料一判断,哪一事件的发生表达了“中国人民的极大愤慨”?说出该事件期间中国人民为捍卫主权喊出的口号。 解析:中国作为一战战胜国,在巴黎和会上,竟将原来德国在山东侵占的一切权益转让给日本。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失败的消息 传到国内,举国震惊, 5 月 4 日,北京的青年学生首先走上街头,举行集会、抗议等活动,五四运动爆发。五四运动时期的口号有: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废除二十一条;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答案:五四运动;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废除二十一条;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3)抗战开始于哪一年?结合抗战胜利的意义,说明材料二中“中华民族解放”的含义。 解析: 1937 年的七七事

12、变是中国抗日战争开始的标志。材料二中“中华民族解放”的含义是抗日战争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答案: 1937 年;抗 日战争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4)1997 年,香港回归祖国,洗刷了百年国耻。香港回归祖国体现了哪一伟大构想? 解析: 1997 年 7 月 1 日,香港回归祖国,回归祖国以后的香港继续实行资本主义制度,体现了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构想。 答案:一国两制。 13.【中国共产党:攻坚克难的先锋队伍】 材料一:毛泽东曾对一位外国来访记者说:“ 1927 年,他(蒋介石)把我们像鸡蛋一

13、样地摔在地上,可他没想到,当时国外的许多人也没想到,我们还会孵出小鸡来!” 材料二:雄师刀坝(地名)告大捷,工农踊跃当红军。英明领袖来掌舵,革命磅礴向前进红军都是钢铁汉,千锤百炼不怕难风雨浸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 节选自长征组歌 材料三: 1974 年,第一次世界粮食会议在罗马召开,专家告诉我们(与会代表),中国绝无可能养活 10 亿人口,这个全球人口最多的国家正走向灾难,但事实上,中国创造了历史上最大的一个经济奇迹。 尤瓦尔赫拉利未来简史 (1)1927 年,中国共产党通过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孵出” 了两只“小鸡”。 这两只“小鸡”指的是什么? 解析:据材

14、料一“毛泽东曾对一位外国来访记者说: 1927 年,他(蒋介石)把我们像鸡蛋一样地摔在地上,可他没想到,当时国外的许多人也没想到,我们还会孵出小鸡来”可知,1927 年,中国共产党通过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孵出” 了两只“小鸡”。这两只“小鸡”指的是人民军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答案:人民军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2)材料二体现了怎样的长征精神?依据材料二,分析红军长征胜利的原因有哪些?(除长征精神因素之外,答两条) 解析:材料二体现了不怕困难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理想 坚定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同甘共苦的集体主义精神,不怕困难、勇于牺牲的精神。据材料二“雄师刀坝(地名)告大捷,工农踊跃当红军。英

15、明领袖来掌舵,革命磅礴向前进红军都是钢铁汉,千锤百炼不怕难风雨浸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可知,红军长征胜利的原因有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正确运用,人民群众的支持等。 答案:不怕困难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理想坚定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同甘共苦的集体主义精神,不怕困难、勇于牺牲的精神;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正确运用,人民 群众的支持等。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哪项决策创造了中国的“经济奇迹”?中国养活了十几亿人口直接得益于哪项政策的实施? 解析:据材料三“ 1974 年,第一次世界粮食会议在罗马召开,专家告

16、诉我们(与会代表),中国绝无可能养活 10 亿人口,这个全球人口最多的国家正走向灾难,但事实上,中国创造了历史上最大的一个经济奇迹”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的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创造了中国的“经济奇迹”,中国养活了十几亿人口直接得益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 答案:改革开放;家庭联 产承包责任制。 14.【革命风暴:新旧势力的利益之争】 材料一:一九一七年的俄国革命,是二十世纪中世界革命的先声。 庶民的胜利 材料二:美国独立战争期间,路易(法国国王路易十六)援助美国并非他热爱民主起义,而是由于他畏惧且憎恨英国。他帮助美国,支持自由事业,可这却成为压倒法国的最后一块巨石,法国已

17、彻底倒闭了。 海斯 穆恩 韦兰全球通史 (1)材料一 中的“俄国革命” 指的是哪一事件?如何理解“俄国革命是二十世纪中世界革命的先声”? 解析:据材料“一九一七年的俄国革命,是二十世纪中世界革命 的先声”可知,材料一中的“俄国革命”指的是十月革命。十月革命是世界上第一次成功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所以说“俄国革命是二十世纪中世界革命的先声”。 答案:十月革命;十月革命是世界上第一次成功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2)材料二中,为什么说美国的独立战争是一次“民主起义”? 解析:据材料和所学知,美国独立战争也是一次资产阶级革命,独立战争后美国走上了资

18、本主义发展道路,所以说美国的独立战争是一次“民主起义”。 答案:美国独立战争也是一次资产阶级革命,独立战争后美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3)结合法国大革命的有关知识,指出法国国内存在的压倒它自身的一块“巨石”。 解析:本题可以从法国大革命的背景和过程两个角度来理解。背景上,封建专制统治阻碍了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再加上启蒙运动的影响等。从过程上看,人民群众的三次起义以及资产阶级法律文件的颁布如人权宣言的颁布,这些都成为压倒它自身的一块“巨石”。 答案:背景上,封建专制统治阻碍了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再加上启蒙运动的影响等。 从过程上看,人民群众的三次起义以及

19、资产阶级法律文件的颁布如人权宣言的颁布。 (4)结合所学知识,请从政治和经济两个角度,分析 18 世纪后半期英国被法国“畏惧且憎恨”的原因。 解析:据所学知, 18 世纪后半期英国被法国“畏惧且憎恨”的原因有,政治上,英国较早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经济上,英国开始了工业革命,资本主义发展迅速。 答案:政治上,英国较早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经济上,英国开始了工业革命,资本主义发展迅速。 15.【改革浪潮:巨变时代的强国之策】 材料一:帝国地方实力派认为,西方的优势是建立在军事基础 之上的,一旦这种优势消失,则外患可消,内乱可弥。 1861 年,湘派实力人士曾国藩引进西方技术和设备,创办了第一个近代军

20、事企业。 全球通史 材料二: 1861 年,对美俄两国来说都是一个不能忘却的时间节点: 1861 年 4 月,美国南北战争爆发; 1861 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不得不签署了一个新法令。 材料三: 1868 年,日本(天皇)决心励精图治,锐意改革。改革的动力是西化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面的模范;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军事;大学归功于美国。 资本的 年代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近代哪一次改革? 解析:依据材料一“ 1861 年,湘派实力人士曾国藩引进西方技术和设备”可知,这是洋务运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中恭亲王奕张学习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和练兵方法

21、,建设近代化国防。这些人被叫做洋务派。 19 世纪 60-90年代,洋务派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的洋务运动。洋务派起初以“自强”为口号,创办一批近代军事工业, 19 世纪 70 年代,洋务派又提出“求富”的口号,创办民用工业。 答案:洋务运动。 (2)美国南北战争期间,林肯颁布的哪 一文件为联邦政府赢得战争胜利起了巨大作用?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的新法令是什么?材料二中涉及的两个事件的影响有何相同之处? 解析:南北战争期间,于 1862 年林肯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和宅地法,调动了黑人奴隶的革命积极性,战争的形式开始有利于北方。依据材料二“ 1861 年 4 月,美国南北战争爆发; 1861 年,

22、沙皇亚历山大二世不得不签署了一个新法令”可知,此材料涉及的两个事件是美国南北战争和俄国 1861 年改革,美国南北战争,废除了黑奴制,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俄国 1861 年改革废除了农 奴制度,农奴便获得了人身自由,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俄国也从此走上了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所以美国南北战争和俄国 1861 年改革的相同点,都废除了奴隶制,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答案: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或宅地法;废除农奴制的法令;相同点:都废除了奴隶制,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3)依据材料三,归纳两条日本改革的措施。 解析:依据材料三“ 1868 年,日本(天皇)决心励精图治

23、,锐意改革。改革的动力是西化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面的模范;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军事;大学归功于美国”可知,日本明治维新的措施有引进西方技术,发展近代工业,实行“文明开化”努力发展教育,学习西方的军事制度等。 答案:引进西方技术,发展近代工业,实行“文明开化”努力发展教育,学习西方的军事制度等。 (4)比较材料一与材料三,指出在学习西方方面,中日两国存在的差异。 解析:依据材料一“ 1861 年,湘派实力人士曾国藩引进西方技术和设 备”可知,反映的历史事件是洋务运动;依据材料三“ 1868 年,日本(天皇)决心励精图治,锐意改革”可知,反映的是

24、明治维新。洋务运动只是学习西方的技术,不学制度;日本明治维新不仅学西方的技术,还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军事、教育等。 答案:洋务运动只是学习西方的技术,不学制度;日本不仅学技术,还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军事、教育等。 16.【大国崛起: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 材料一: 图 1 图 2 材料二:公约宣称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于领土完整、遵守各国在中国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 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材料三:美国人伊罗生出版的浮光落影 美国关于中国与印度的形象一书,将美国对中国的总体看法分为六个阶段,其中第四阶段是赞赏阶段。 材料四: 2011 年 10 月,西班牙起义报在一篇文章中指出:“虽然西

25、方传统大国(美国、英国和法国)仍自认为代表着国际社会,但金砖国家(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和南非)已不再听命于它们的号令。” (1)材料一中的图 1 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中哪一伟大发明的雏形?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 2所示路线的历史作用。 解析:材料一中的图 1 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指 南针的雏形;图 2 是我国古代的丝绸之路路线图。张骞出使西域后,开通了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是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促进了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 答案:指南针;丝绸之路是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促进了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 (2)指出中“公约”的名称。它的签订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解析:巴黎和会主要是暂时调整了帝

26、国主义列强在西方的关系。而它们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矛盾仍然十分尖锐,尤其是美日之间的竞争更为激烈。在美国的倡议下, 1921 年 -1922 年,英、法、美、日、意、荷、葡和中国在华盛顿召开会议。在华盛顿会议 上起主要作用的是美、英、日三国 1922 年,九国代表签署了关于中国问题的九国公约,表面上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与领土完整,遵守各国在中国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实际上打破了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使中国又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宰割的局面,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方便。 答案:九国公约;打破了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使中国又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宰割的局面,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

27、供了方便。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三中“ 1937-1944 年”期间的中国被美国人赞赏的原因。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 1937-1944 年”期间的中国被美国人赞赏的原因是:中国的抗日战争成为对日作战的主战场:中国的抗战有力地配合了世界反发西斯战争;中国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民族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 答案:中国的抗日战争成为对日作战的主战场:中国的抗战有力地配合了世界反发西斯战争;中国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民族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 (4)依据材料四,从世界格局的角度,请你为西班牙起义报的这篇文章拟定一个合适的主题。 解 析:依据材料四:“虽然西方传统大国(美国、英国和法国)仍自认为代表着国际社会,但金砖国家(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和南非)已不再听命于它们的号令。”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世界正朝着多极化的趋势发展。从世界格局的角度,西班牙起义报的这篇文章的主题应该是: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答案: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