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0年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外国文学史)真题试卷及答案解析(总分:32.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名词解释题(总题数:8,分数:16.00)1.加洛林文艺复兴(分数:2.00)_2.巴洛克文学(分数:2.00)_3.耶拿派(分数:2.00)_4.复调小说(分数:2.00)_5.梅塘集团(分数:2.00)_6.新小说(分数:2.00)_鲁拜_8.新感觉派(分数:2.00)_二、简答题(总题数:5,分数:10.00)9.结合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谈谈巨人传所体现的自由平等思想。(分数:2.00)_10.简论新爱洛伊丝对人的“天性”和“美德”关系的处理。(分数:2.00)_11.简
2、要分析“对照原则”在悲惨世界中的体现。(分数:2.00)_12.谈谈复活对托尔斯泰“救世思想”的具体体现。(分数:2.00)_13.简述源氏物语对“物哀”美学风格的体现。(分数:2.00)_三、论述题(总题数:3,分数:6.00)14.分析古希腊时期与文艺复兴时期文学表现人性的异同。(分数:2.00)_15.分析 19世纪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社会批判主题的发展和演变。(分数:2.00)_16.结合西方现代主义文论,分析 20世纪上半期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分数:2.00)_2010年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外国文学史)真题试卷答案解析(总分:32.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名
3、词解释题(总题数:8,分数:16.00)1.加洛林文艺复兴(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加洛林文艺复兴,发生在 8世纪晚期至 9世纪,是查理曼大帝及其后继者在欧洲推行的文艺与科学的复兴运动,被称为“欧洲的第一次觉醒”。法兰克国王查理曼历经数十年战争,把西欧大部分地区统一起来,终于建立起加洛林王朝,在罗马接受册封,成为西罗马覆灭后 300余年西欧第一个皇帝。查理曼的理想是恢复昔日罗马的繁盛,在文化上恢复罗马的传统。他召集了一批文人学者在首都阿琛收集整理古籍,让艺术家依照古典样式进行创作,以宫廷为中心形成了复兴古典文化的潮流,历史上称为“加洛林文艺复兴”。 加洛林文艺复兴可以说是一场适
4、应巩固封建制度需要,奠定西欧统一的基督教文化基础的思想文化运动。在这个时期,取得了很多思想文化成果。如加洛林文艺复兴开始了基督教教义和宗教活动的初步规范工作,推动了一批系统的宗教教育机构的出现,改革拉丁文、学习新文字等。这些都给后代欧洲的文化风貌奠定了基础。)解析:2.巴洛克文学(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巴洛克”一词来自葡萄牙语 barocco,原指一种形状不规则的珍珠,后来特指欧洲流行的一种过分雕琢和华丽的建筑风格,与严整、匀称、和谐相对立。 (2)巴洛克文学起源于 16世纪的意大利、西班牙,在 17世纪的法国达到高峰,同时流行于西欧。 (3)内容上多写带有神秘宗教色
5、彩的生死、哀怨。艺术上借鉴了中古文学象征、寓意、梦幻手法,并表现出华丽纤巧的风格。)解析:3.耶拿派(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耶拿派是 18世纪末,德国浪漫主义文学最早的一个流派。这个流派的作家最早提出了浪漫主义的概念,较为详尽地阐述了浪漫主义的文学主张。他们反对古典主义,要求创作的绝对自由,放纵主观幻想,追求神秘和奇异。理论奠基人是施莱格尔兄弟,代表成员还有诺瓦利斯、蒂克等。耶拿派因创办雅典女神神殿杂志而得名。 耶拿派声称只有浪漫主义的诗才是“无限的和自由的”,鼓吹文学与宗教的结合。在政治上打着“复兴德国民族精神”的旗号,力图巩固封建制度。耶拿派理论上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弗施莱格
6、尔,他曾经赞扬过法国革命,后来放弃激进主义,形成消极浪漫主义的理论。他鼓吹人的主观精神支配一切,把诗人的为所欲为,不受任何约束当作首要的创作法则。他的文艺理论在西方产生过比较深远的影响。 这一流派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诺瓦利斯的夜的歌颂。作者对人生采取否定的态度,歌颂死亡,把梦看成现实,把生活看成梦。他未完成的长篇小说亨利希封奥夫特尔丁根是体现消极浪漫主义纲领的作品。小说描写主人公终生追求一朵神秘的兰花,这朵空幻的兰花就是浪漫主义者所渴望和憧憬的真理、爱情和诗的神秘象征。耶拿派的浪漫主义理论及其创作实践具有浓厚的唯心主义思想和宗教色彩,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宗法制度和封建关系。)解析:4.复调小说(分
7、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复调小说是苏联学者巴赫金创设的概念。“复调”也叫“多声部”,本为音乐术语。巴赫金借用这一术语来概括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的诗学特征,以区别于“那种基本上属于独白型(单旋律)的已经定型的欧洲小说模式”。巴赫金认为,独白型小说的一个突出特征,就是众多性格和命运构成一个统一的客观世界,在作者统一的意志支配下层层展开。在这类小说中,全部事件都是作为客体对象加以表现的,主人公也都是客体性的人物形象,都是作者意识的客体。虽然这些主人公在说话,有自己的声音,但他们的声音都是经由作者意志的过滤之后才得以放送的,刻画性格和展开情节只具有有限的普遍性,而不能塑造出多种不同的声音,
8、因而并不能形成自己的独立声部,听起来就像是一个声部的合唱。主人公的意志实际上被作者的意识所统摄,丧失了自己独立存在的可能性。 巴赫金指出,作家并不是一个全知全能的上帝,不可能把一切事情看得那么清,把一切线索都理得那么清,把一个个故事都讲述得那么完整,因为他自己的灵魂深处有可能是割裂的、自相矛盾的,在他进行人物设计和情节讲述时,可能会无意识地把自己内心的矛盾在故事中流露出来,这样不是什么坏事,还可以把自己表露得更加深刻。复调小说,其实就是指作者自己多个人格的对话。小说创作者树立这种复调式的小说创作理念,其作品必然更能反映人性在现实社会的真实状态。 复调小说的概念是现代文论的一个重大飞跃,对读者反
9、映论、接受美学、解构主义等都有深刻影响。)解析:5.梅塘集团(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梅塘集团是 19世纪法国文坛以左拉为核心的六位作家组成的文学创作团体。因以巴黎郊外左拉的梅塘别墅为主要活动场所而得名。 1870 年的普法战争,法国战败,割地赔款,成为法国历史上的奇耻大辱,使得法国的一些爱国主义作家大为震惊和愤慨。1879 年,以左拉为首的六位作家(保尔阿莱克西、昂利塞阿、莱昂埃尼克、于斯曼和莫泊桑)气质相近,情趣相投,既有共同的爱国之心,又有相同的哲学倾向。他们在左拉的梅塘别墅的一次聚会时,由左拉提议各人写一篇以普法战争为背景的中短篇小说。不久,这六篇小说于 1880年交给
10、沙邦节书店出版,题为梅塘夜话。其中,莫泊桑的羊脂球一经推出即受到文学批评家和读者的赞赏,被推为六篇之中最好的一篇,从此莫泊桑声名鹊起。这六人也因此得到“梅塘集团”之名。 左拉是自然主义的领袖,梅塘集团的成员也均以自然主义自居,由他们的作品汇集而成的梅塘夜话,被看作这个集团发起的自然主义运动的宣言。)解析:6.新小说(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新小说也被称为“反小说”,是 20世纪 50至 60年代盛行于法国文学界的一种小说创作思潮,在哲学上深受弗洛伊德心理分析、柏格森生命力学说和直觉主义以及胡塞尔的现象学的影响。公认的新小说派的主要代表是法国作家罗伯一格里耶、娜塔丽萨洛特、米歇尔
11、布托尔和玛格丽特杜拉斯等。 在文学观念上,新小说注重对事物的客观描绘,不注重塑造人物和构思情节,往往制造出一个更具实体性、更直观的世界来代替既有的心理的、社会的、意义的世界。在写作中,打破了时空观念的界限,打断了叙事的连续性,大量运用场景、细节、断片,难以再找到完整的、有连贯线索的故事。作品往往采用多边的叙述形式和混合的手段,把过去、现在、未来、回忆、幻想、梦境和现实交织参杂,在其中任意跳跃。在语言上,积极探索新的语言方式,常使用重复的语言、不连贯的句子、跳跃的叙述和文字游戏,把语言实验推向了极端。 这些创作理念表现在文本上,使得新小说具有以下主要特点:淡化故事情节,叙述尽量简洁,对人物不再作
12、任何铺垫,不再进行滔滔不绝地描绘,任凭人物通过自己的行动与语言表现他们的存在。小说打破传统的叙事模式,把虚构与现实融为一体,给读者留下一定的想象空间。)解析:鲁拜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鲁拜是伊朗古老的诗体,每一首只有四行诗,它的形式特征是 1、2、4 行押韵,类似于中国的绝句,短小精悍,节奏鲜明,适用于传达隽永、深刻的哲理。 鲁拜诗的集大成者是波斯大诗人海亚姆,这种诗体虽然不是海亚姆首创,但却在他手中得到了升华。现在我们所看到的郭沫若先生译的鲁拜集就是海亚姆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从鲁拜诗的内容上来说,对宇宙、人生的:不断追问,是海亚姆的四行诗最大的特征。诗人讨论了人类世代的交替、宇宙的空虚与无
13、限、短暂人生的意义等问题。诗人自己也没有明确的答案,更多的是呈现自己的困惑。另外,诗人似乎也宣扬了一种蔑视功名、及时行乐的人生态度,这与我们接受的一般社会伦理是有距离的。然而,对它做道德评价并不是最重要的,关键要体味出其中的自由与洒脱。在形式上,诗人多用疑问句,有效地传达出困惑感,在形成鲜明的语言节奏的同时,也有一种整饬、庄重的箴言风格。诗人在表达哲理的时候,也没有进行抽象的说教,而是从小处入手,从具体的形象人手,非常善于使用比喻,将自己的思考凝聚于这些平凡的事物中。)解析:8.新感觉派(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日本新感觉派是 20世纪初日本文坛的一个以小说创作为主的文学流派,
14、由 1924年创办的文艺时代的同人构成。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日本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但随后的经济危机和关东大地震给社会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困难,社会上蔓延着虚无和绝望的思想以及西方及时行乐的风气。横光利一、川端康成等 14名新作家在菊池宽的支持下,以文艺春秋为后盾,创办了同人杂志文艺时代,开始新感觉文学运动,以对抗自然主义文学和无产阶级文学。他们接受西方现代派文学的影响,反对传统的现实主义,企图进行一场文学革新运动。他们主张不再通过视觉进入知觉来把握客观规律认识世界,而是通过变形的主观表现来反映客观世界,描写超现实的幻想和心理变态。同时他们强调艺术至上,认为现实中没有艺术,没有美,因而在幻想的
15、世界中追求虚幻的美。 新感觉派于 1925年至1926年发展到高峰,后来由于无产阶级文学运动蓬勃兴起,片冈铁兵、今东光、铃木彦次郎等青年作家纷纷转向左翼文学,横光利一、川端康成倾向新心理主义,中河与一等则主张形式主义。文艺时代于 1927年 4月停刊。新感觉派的活动遂告结束。)解析:二、简答题(总题数:5,分数:10.00)9.结合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谈谈巨人传所体现的自由平等思想。(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狂欢化”理论是巴赫金晚年在研究中世纪民间文化问题中总结出来的一种文化理论,是其晚年最主要的成就。他根据拉伯雷的小说巨人传,讨论了中世纪文化的基本特征。巴赫金指出,狂欢
16、节是一种批判性的亚文化,它主要出现在中世纪与文艺复兴之间的过渡阶段,也就是社会不稳定的混乱时期。这种狂欢节用肉体享乐来取代精神的禁锢,用语言来显示社会的对抗。它把神圣和渎神、高尚和庸俗、国王和疯子乃至生和死等对立的概念相互混淆,动摇了官方价值的绝对性和永恒性,因而对官方文化具有潜移默化的销蚀作用。 巨人传是文艺复兴时期法国作家拉伯雷的代表作,通过对众多巨人生活的描写表达了肯定人性、讴歌人性的人文主义精神。在狂欢话语中的很多人物形象是巨人、矮子、傻瓜和小丑,这些都象征着人的本能和感性状态下的人性。而巨人传的主角们就是众多巨人。巨人传中描绘的肆无忌惮的筵席是狂欢化理论最为肯定的场景,在筵席上人们重
17、现了原始社会共同劳动、共同分享劳动果实的美好图景,突出表现了人们之间平等、自由的人际关系。此外,拉伯雷提倡人的平等和自由。在德廉美修道院中,不论男女,均是能读能写能唱、会多种武器、能讲五六种语言的人。妇女自由地生活在修道院中。她们也能一窥学术之门,并以此为荣。这些都是巨人传带来的与中世纪对妇女的压制、歧视完全不同的清新的思想。在这里,男女修士来去 I与由、交往自由、活动自由,而且“可以光明正大地结婚、可以自由地发财,可以有自己的生活方式”。主人公高康大把院规概括为“随心所欲、各行其是”,表达了对基督教禁欲主义的蔑视和反抗,体现了资产阶级争取的自由平等思想。)解析:10.简论新爱洛伊丝对人的“天
18、性”和“美德”关系的处理。(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书信体小说新爱洛伊丝是法国作家卢梭的代表作,被誉为 18世纪最重要的小说之一,在崇尚理性的 18世纪,小说讲述的是女主人公尤丽和她的老师圣普乐相恋而未能如愿的故事。人的“天性”主要体现在人的情感上,而“美德”则更多地体现在理性层面对人的束缚。在情感与理性的关系上,卢梭主张情感先于理性,情感引导理性。因此他把情感即人的“天性”描写作为文学创作的核心。他认为人的自然情感发自人之天性,是大自然镌刻在人性深处的“内在感觉”,是一种“自然”。他希冀在自然情感的永恒追求中实现人性的自由与解放以及人的精神世界的提升。在新爱洛伊丝中,天然的、
19、怦然心动的男女情爱体现的是与“自然”相一致的道德情感,是一种“善”。情感的自由抒发是人性自由的表征,情感的自由度体现的是人性的自由度。新爱洛伊丝中的男女主人公圣普乐和尤丽,在当时完全属于两个不同的社会等级,却倾心相爱。他们纯粹出自两性之间天然的情感呼唤,一切是那么纯净和圣洁。在卢梭看来,正是这种男女之爱,不合乎平民与贵族不能通婚的社会道德,却合乎人性之天然,自然情感本身是善的和合乎道德的。 卢梭曾说:“人心中的自然状态就是历史的零度状态,人心中的良知,就是天国的圣火。它被文明压抑,湮湮待熄。”因此,卢梭所要启迪与照亮的主要是人的德性或道德良知。道德良知属于价值理性的内容,它原本就是自然人性的题
20、中之意,与情感同属“自然”之范畴。基于这样的人性体悟,卢梭小说描写的自然情爱,也离不开“美德”即道德良知之“净火”的历练。在小说中,尤丽和圣普乐悲剧的直接制造者是尤丽的父亲德丹热男爵,他可以说是封建社会道德的象征。但是小说的后半部,实际上并没有多少篇幅用于描写尤丽、圣普乐与德丹热的冲突以及外部的社会偏见如何打击、压制男女主人公,着力描写的是男女主人公如何以“美德”控制情感,从而使情感在升华后变得高尚。由于尤丽和圣普乐都恪守“美德”,他们谁也没有成为情欲的奴隶,他们的情爱永远限于精神的、心灵的范畴。“美德”作为人的道德良知,是自然人性中的精神性(而非情感性)内容。 在卢梭的人性体悟与人性抒写的语
21、境中,良知亦即良心,是天然植根于人性的“正义与道德的原则”。他还指出,人的“求善避恶并不是学来的,而是大自然使我们具有的这样一个意志”。因此,人的自然天性也好,美德良知亦罢,均体现了卢梭“返回自然”的美好愿望。)解析:11.简要分析“对照原则”在悲惨世界中的体现。(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雨果认为,自然的万物并不尽符合人的意愿,都属于美的。“丑就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着优美,丑怪藏在崇高的背后,美与恶并存,光明与黑暗相共。”因此,在他看来,艺术的任务就在于再现事物的对比,美与丑、悲与喜、哭与笑、性格的光明面与阴暗面、崇高面与丑怪面都应处于统一整体中,不应割裂。因为,只有把看起来不
22、能统一的东西,利用对照原则统一在一起才能真实、完整地反映近代生活,产生动人的艺术效果。而对照原则作为浪漫主义文学创作的基本特点之一,在雨果的作品中有着非常深刻的体现和运用。 对照原则在悲惨世界中被发挥到了极致。冉阿让与沙威是一对矛盾,互为对照。一个虽然是罪犯,但是要改恶从善,另一个虽然是警察,但是执法过严;一个不断地做善事,却屡屡碰壁,另一个不断做错事,但未见得步步高升;一个平安死去,另一个以自杀告终。冉阿让与福来主教是彼此相关的另一对。冉阿让由恶到善,而福来主教是善的化身。前者是善的扩散,后者是善的本源。沙威与泰纳迪埃又是互有关联的另一对。沙威是一条看门狗,不管对什么人都乱吠一气,不过本质上
23、并不能说他坏到极点;而泰纳迪埃是恶的化身,狡猾、阴险、恶毒、工于心计(他的妻子与他构成夫唱妇随的一对,形体一胖一瘦,一大一小,内心是同样的歹毒)。芳汀和柯赛特的身世形成对照,芳汀悲惨,而柯赛特是先苦后甜,她享受到母亲得不到的幸福。马里于斯和吉尔诺曼老人也形成对照。他们都是犟脾气,一个年轻气盛,绝不让步,爱情热烈专一,另一个年老体衰,出于爱护后代不得不让步,性格轻薄,爱寻花问柳。这些对照超越了巴黎圣母院中的美丑对照,而是以不同类型的性格、经历、精神特点为对照物,使得对照原则得到更为充分的发挥运用,人物形象显得更加鲜明。)解析:12.谈谈复活对托尔斯泰“救世思想”的具体体现。(分数:2.00)_正
24、确答案:(正确答案:复活是托尔斯泰晚年创作的长篇小说,讲述了主人公聂赫留朵夫和玛丝洛娃在精神上和道德上的复活过程。这是托尔斯泰世界观转变之后的代表作品,在对俄国旧社会进行揭露和激烈批判的同时,集中宣扬了托尔斯泰主义。托尔斯泰主义是托尔斯泰世界观转变后形成的一整套所谓拯救俄国社会和人类社会的政治、道德主张。其基本内容是,“不以暴力抗恶”、“道德上的自我完善”、“宽恕”、“博爱”等。这是对托尔斯泰世界观和创作的总结,可以看作托尔斯泰晚年的救世思想。在复活这部作品中托尔斯泰的救世思想通过两个主人公的发展变化得以集中体现。 首先,复活中塑造了一个忏悔贵族的形象聂赫留朵夫。聂赫留朵夫的转变和忏悔是作者着
25、意刻画的,是作者思想的具体体现。男主人公在贵族家庭成长,生活作风腐败放荡,他诱奸了纯洁少女玛丝洛娃后将之遗弃,成为她不幸人生的罪魁祸首,此时他代表了贵族地主阶级的罪恶。10 年之后他被玛丝洛娃的悲惨遭遇震惊,良心悔悟,善良苏醒,决心挽救她并为自身赎罪,在挽救的过程中看到了整个贵族阶级的罪孽和伪善,猛然惊醒,进而成为对贵族阶级的有力批判者和揭露者。最后上诉失败,他陪同玛丝洛娃前往西伯利亚,代表了他彻底背离贵族阶级,投向人民的一边。在结尾处,他在福音书中找到了精神归宿和社会探索的答案:只要爱一切人,饶恕一切人,包括仇敌,暴力和丑恶就会消除,人间天堂就会建立起来。同时完成了“不以暴力抗恶”的说教。聂
26、赫留朵夫的思想变化历程,既是一个救人救世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自救的过程。这一忏悔贵族的形象代表了贵族阶级走向新生的过程,具有典型意义,集中概括了 19世纪末俄国一些进步贵族知识分子寻找精神出路的探索。 其次,女主人公玛丝洛娃的遭遇和转变也体现了作者的救世思想。玛丝洛娃是一个被凌辱的下层人民的典型,封建势力和资本主义社会逼她一步步堕落,但是聂赫留朵夫的忏悔以及革命者感动了她,使得她走入革命的道路,回到人民之中,由此获得新生,实现了精神和道德的复活。这是宽恕的过程,充满了“仁爱”和“道德上的自我完善”。 复活是托尔斯泰世界观转变之后的力作。通过此书传达出来的救世思想,是托尔斯泰晚年对于如何拯救俄国
27、社会的思想结晶。)解析:13.简述源氏物语对“物哀”美学风格的体现。(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1 世纪初紫式部创作了代表日本物语文学最高成就的源氏物语,它是日本叙事文学小说这一新体裁成熟的标志。 “物哀”实质上是日本式悲剧的一种独特风格。它不像古希腊悲剧那样有重大的社会主题、宏大的气魄、无限的力度和剧烈的矛盾冲突,也不像中国悲剧那样充满浪漫的激情和深重的伦理意识,而是弥漫着一种均匀的、淡淡的哀愁。贯穿着缠绵悱恻的抒情基调,体现了人生的悲剧性。它大致是指人由外在环境触发而产生的凄楚、悲凉、伤感、缠绵悱恻的感情,有“多愁善感”、“感物兴叹”、“感物伤怀”之义。 紫式部本人笃信佛教
28、,这就使得这种悲剧性建立在了佛教悲观主义、虚无主义的基础之上。主要表现为“前生自业”、“前世因缘”、“因果报应”和“轮回”等的佛教观念。在选题上,源氏物语选取日常男女私情这样一个角度表现人物的命运,就使得作品能够从最细微处着手,详尽细腻地刻画人物的性格,表现他们的可悲结局。在内容上,“物哀”恰恰只能在这种看上去十分琐碎的日常情感生活中得到体现。“物哀”表现的是主体对客体的敏锐的感受,而这种感受是直观的、情感化的、非逻辑的。与此相适应,在结构上,源氏物语采用的是所谓并列式的结构。全书的每一卷(帖)都具有相对的独立性,而没有环环相扣的情节张力。只有这样才能突出细腻的情感体验、敏锐的心理感受。从书中
29、人物形象来看,源氏物语中的众多人物都是“苦”的化身,但缺乏对痛苦命运的抗争,而是自认前世注定而无可奈何地承受。书中的主要人物到头来大都以出家遁世或死亡作为最终的解脱。“物哀”具有强烈的感受性、抒情性、悲剧性。它是日本式悲剧的一种独特审美风格,表现为一种内在的、精神性的悲剧冲突,即现世的情欲享乐与深层意识中的悲观主义、虚无主义之间的矛盾冲突,直到今天对日本文学都有着非常深刻的影响。)解析:三、论述题(总题数:3,分数:6.00)14.分析古希腊时期与文艺复兴时期文学表现人性的异同。(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古希腊文学中蕴含着原始形态的“人”的观念,它经由古罗马文学,对后来的西方文
30、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了西方文学人本传统的主要源头之一。从古希腊开始,文学重视人与自然、个体与整体(社会)的分离,古希腊人有一种强烈的独立精神和自由意识。在古希腊人看来,“人之为人的最本质的东西就在于人有自由,能够独立自主,不受外物和他人的支配和奴役”。他们骄傲地把自己称作“自由人”。总之,重视个体的人的价值的实现,强调人在自己的对立物自然与社会面前的主观能动性,崇尚人的智慧和在智慧引导下的自由,肯定人的原始欲望的合理性,是古希腊文化的本质特征,也是西方古典人本主义的原始形态。其中蕴含的人性,是一种张扬个性、放纵原欲、肯定人的世俗生活和个体生命价值的世俗人本意识。显然古希腊文学是原欲型的,即偏
31、重于表达人的感性欲望。尼采曾经将希腊感性原欲称为“酒神精神”,人性在酒神狄奥尼索斯的指引下,成就了原始欲望的狂欢。古希腊文化的深处就涌动着文明之初的人的原始欲望,或者说,这种文化是以人的原欲和这种欲望的实现为内在驱动力的。个体生命意志与欲望的放纵表现得最为突出的是希腊神话和史诗中关于爱欲的描写。之所以用“爱欲”而非“爱情”一词是因为,在希腊神话与史诗中,神与英雄们的男女之追逐,大多还不属于现代意义上的爱情范畴,而仅仅是文明初期人类的原始情欲。这些原始情欲成为古希腊时期表达人性的最典型途径。 文艺复兴文学出现的大前提是漫长的中世纪一直以禁欲主义的方式制约着人,加之教会和神职人员既违背宗教原意又违
32、背自然人性的严厉压制,几百年后,到了中世纪的晚期自然要使深受压抑的欧洲人厌弃天国的上帝而去寻找人间的“上帝”,也即失落了的人性的另一面,去寻找一种新的、合乎人性欲求的文化模式和生活模式。怎样表达人性?于是,人们找到了人文主义。可以说早期的人文主义是对古典文学中人性的延续,文艺复兴运动中被唤醒的首先是自然欲望意义上的“人”,如拉伯雷的小说巨人传中所描写的巨人,歌颂的也都是人的原始欲望,这同古希腊时期是一样的。但是与古希腊不同的是,文艺复兴不仅唤醒了“自然人”,又唤醒了理性意义上的“人”,文艺复兴运动的思想解放、个性解放和文化进步意义及社会变革意义显现出来。尤其到了人文主义的后期,文艺复兴更加趋于
33、成熟,在塞万提斯和莎士比亚的作品当中,对科学的向往,对“人智”的追求,成为文艺复兴对人性的最高表现。人,并不只是会吃喝拉撒的原始动物;人之所以高贵,是因为人闪耀着智慧的光芒。这是对古希腊时期人性表现的提升和超越。)解析:15.分析 19世纪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社会批判主题的发展和演变。(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是流行于 19世纪欧洲等地区的一种文学流派。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在自己的作品中,广阔而深刻、真实而生动地反映了社会风俗、人情、国民性和社会矛盾;深入地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精神童话,把人间的一切苦难,形象地昭示给人们。这一文学流派,在艺术上多有创见,既是写实的,
34、又具有倾向性。其中在典型环境中再现某一阶层人的典型性格的创作方法,使作品达到了思想性与艺术性的高度统一,具有深刻的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社会批判作为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贯穿于整个 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当中。 法国是批判现实主义的发源地。司汤达的文学评论集拉辛与莎士比亚被认为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第一部理论著作,而社会批判的主题在文学大师巴尔扎克那里得到了最完整的体现。法国对社会的批判往往反映了资产阶级与贵族阶级的矛盾,揭露了金钱的罪恶,描写了个人反抗者形象,贯穿着科学和理性主义精神。 与法国几乎同时,英国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也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除了狄更斯、萨克雷这些大家,英国还涌现出
35、了一大批女性作家,使得英国文学达到了 19世纪的顶峰。除了批判金钱对人性的腐蚀,揭露资本主义社会伪善的本质,英国对社会的批判主题还加入了对劳资矛盾的描写,关注下层人民和小人物,芸芸众生的坎坷经历和奋斗历史成了作家的基本题材。批判的同时,提出了解决的途径,即人道主义和改良主义。 俄国是批判现实主义起步较晚的一个国家,但是却将对社会的批判推向了顶点。出现了托尔斯泰、果戈理、陀思妥耶夫斯基等一大批优秀的作家。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与人民解放运动紧密相连,以批判沙皇专制制度和农奴制度作为主要内容,具有悲怆的情调,反映时代的苦难,以及悲天悯人的基督教人道主义思想。创造了一系列孤苦无告而又愚昧麻木的“多余人
36、”形象。更为重要的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发展到了这里,有系统的进步理论作为指导。 此外,东南北欧各国、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起步普遍晚于西欧,但是也创作出许多反映社会批判主题的优秀文学作品,如易卜生的剧作玩偶之家等,都能深刻地反映出当时的社会问题,促进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繁荣。)解析:16.结合西方现代主义文论,分析 20世纪上半期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一个文学流派的创作方法要受制于它的文艺观和美学观,而其文艺观和美学观又要受制于它的哲学观和世界观。发端于 19世纪的非理性主义思潮直接而猛烈地冲击了西方以理性主义为核心的价值观念,极大地影响了西方人
37、对世界和人生的认知方式,导致了西方文化观念的嬗变,孕育了西方现代派文学。非理性主义的本体论成为西方现代派文学理论建构的依据,非理性主义的直觉感悟成了西方现代派文学最基本的认识方法。 现代主义文论背离了传统文学理论的宗旨,在文学与存在、与现实的关系上提出了不同于传统文学的主张。现代主义秉承了叔本华、尼采、柏格森的唯意志论的本体论和弗洛伊德的无意识理论,在他们看来,既然世界是人生的世界,而人生世界的本质又是生命意志、生命冲动、潜意识,那么文学艺术要反映世界本质的“真”就该指向生命本体,指向人深层的精神世界,揭示“心灵世界”的真,既然“世界是我的表象”,那么艺术的对象就该是“我”感性生命个体所感知、
38、所体验并加以评价了的世界。现代主义认定现象世界不过是掩盖了人生世界本质的表象,是世界本质的间接摹本,因此描写外在的社会生活和直观的现象世界不是文学的宗旨。现代主义否定了客观世界的真实性,把心灵世界、生命个体的感悟体验视作本质的真实,将文学艺术的立足点从外部世界转向心灵世界,从对世界直观的呈现转向对世界超验本体和普遍永恒的底蕴的探究。探索世界超验本体的真,揭示生命个体心灵奥秘,展现世界普遍永恒的意义成为西方现代主义文论在理论上的逻辑起点,由此确定了西方现代主义各流派的审美价值取向,并确定了现代主义的基本特征:危机感、幻灭感导致悲观厌世情调;人的异化形成文学形式的荒诞与变形;个体的发展、自我意识的增强使文学重于创造、工于形式;心理意识的强化使整个文学向内转、重主观,形成意识流般的特点。 现代主义文学在艺术上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在艺术与生活、现实与真实的关系上,现代派强调表现内心的生活、心理的真实或现实。 第二,在艺术与表现、模仿的关系上,现代派认为艺术是表现,是创造,不是再现,更不是模仿。 第三,在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上,现代派大都是有机形式主义者,认为内容即形式,形式即内容,离开了形式就无所谓内容。)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