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1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摸底考试历史试题.doc

上传人:fatcommittee260 文档编号:341188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7.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省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1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摸底考试历史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吉林省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1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摸底考试历史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吉林省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1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摸底考试历史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吉林省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1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摸底考试历史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吉林省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1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摸底考试历史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吉林省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2011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选择题 郭巨家贫,有子三岁,母减食与之。巨谓妻曰: “贫乏不能供母,子又分母之食,盍埋此子。 ”郭巨因此而被荐举为孝廉。这一材料反映的是 A世袭制 B宗法制 C察举制 D科举制 答案: C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开辟出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其主要依据是 A总结了大革命失败的教训 B进攻长沙遭到严重挫折 C中国的国情和当时的形势 D井冈山具备开辟根据地的条件 答案: C “学界开通到女流,金丝眼镜自由头。皮鞋黑袜天然足,笑彼金莲最可羞 ”。这首竹枝词所描述的情景开始于 A 18世纪中期 B

2、19世纪初期 C 19世纪后期 D 20世纪中期 答案: C 列宁认为,新经济政策是一种用 “改良主义的办法 ”来解决苏维埃国家过渡时期经济发展战略任务的长期性政策。这里的 “改良主义 ”是指 A利用市场关系和资本主义 B建立巩固的工农联盟 C修改、调整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D壮大社会主义经济成分 答案: A “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 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 ”。共产党宣言中的这句话,阐述了 A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B资本主义制度的腐朽本质 C无产阶级斗争的政党学说 D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原则 答案: D 1929-1933年的经济

3、大萧条中,罗斯福在亚特兰大市的演说中表示:单纯的施舍对具有正当自尊心的美国人而言,将会伤害要求保持个人独立的一切本能,而这种工作正是防止他们精神上颓废的屏障。基于这种理念,罗斯福采取的措施是 A提高救济金,增加政府救济的力量 B增设心理咨询机构,帮助人们愈合心理创伤 C以工代赈,增加就业机会 D整顿金融,恢复银行信誉 答案: C 下图为 1947年法国共产党人针对马歇尔计划张贴的一张宣传画,其所表明思想是 “有偏袒的援助会使欧洲分裂 ”。其所说的欧洲分裂应是 A由于援助数额的差别,会造成受援助国之间的矛盾 B扶植和控制西欧,使之与苏联及东欧民主国家对抗 C制造英法矛盾,以便美国操纵控制欧洲 D

4、通过援助一些国家的反政府力量,制造国家分裂 答案: B 20世纪 80年代,日本流行一本名为日本可以说不的书,书中主张摆脱美国的控制。这种现象说明 A日本得到西欧国家的强有力的支持 B资本主义世界三足鼎立局面开始形成 C美国的世界霸主地位已经丧失 D日本开始谋求成为世界政治大国 答案: D 下表为 197 6 1990年苏联经济增长率()简表。其中, 1990年经济发展出现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年份 1976 1980 1981 1985 1986 1990 1990 社会总产值 4 2 3 3来源 :学。科。网 1 8 2 国民收入 4 3 3 2 1 0 一 4 劳动生产率 3 3 3 1

5、3 B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不见成效 C苏联解体导致的社会混乱 D赫鲁晓夫改革导致的混乱 答案: B 美国著名国际问题专家布热津斯基在他的大棋局中说道: “二战后仅 25年,一个崭新的世界格局开始出现。头几年还十分盛行的两极格局开始消失,一股股新的力量在萌动,在发展。 ”当时冲击世界两极格局的新力量是 西欧的联合 日本的重新崛起 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国际恐怖主义势力猖獗 A B C D 答案: A 根据中国现代国情,党和政府在某些地区实行特殊的政策,特别行政区、民族自治区、经济特区的共同点是 A都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不同的社会制度 B都由中央政府统一管辖和行使主权 C都实行特殊的民族政策和管理体制

6、D都有较大的自治管理权和行政自主权 答案: B 有位外国记者报道: “(中国) 有选举权的公民都集中在会场上,每一个人都可以投自己最信赖的人一票,选出领导者,选 举结果公布后,人们欢呼雀跃燃放鞭炮,场面让人仿佛回到了古代雅典。 ”这个 “场面 ”的出现是因为实施了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答案: C 中华民国成立后,列宁高度评价了孙中山及其革命的卓越贡献,并认为孙中山领导的这场革命 “正在破坏欧洲资产阶级的统治 ”。列宁的这一看法肯定了 A革命派从此登上中国政治舞台 B孙中山防止了社会的贫富分化 C

7、孙中山为救国救民而不懈努力 D辛亥革命打击了列强在华势力 答案: D 邓小平说:中国是带着首都被敌人攻占的耻辱进入到 20世纪的。这次战争指的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答案: D 西汉初年实行郡国并行制, “然而封建之治郡邑过半,时则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 亦以明矣 ”。论者认为 A郡县制有利于国家统一 B分封制有利于国家统一 C分封制有利于加强王权 D郡县制能消除内乱 答案: A 著名学者钱穆认为,唐代 “在三省体制下,决策不再是单纯的皇帝个人行为,皇帝的最后决定权包含在政务运行的程式中 ”。钱穆先生的观点是 A唐朝专制皇权进一步加强 B唐朝三省

8、相互牵制 C唐朝皇帝还未拥有足够的专制权力 D唐朝实行集体决策机制 答案: C 清朝雍正皇帝在上谕中说: “朕观四民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 ”根据这种思想所制定的政策应该是 A海禁 B重农抑商 C闭关锁国 D抑制兼并 答案: B 梭伦改革是雅典城邦历史发展中的重要里程碑 ,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按照土地收入和财产多寡划分公民等级并授予相应官职,是梭伦改革的重要措施,其主要意义在于 沉重打击了依靠血统关系谋取特权的贵族 促进了奴隶制国家的发展 完善了雅典民主政治制度 满足了所有雅典公民参政的要求 A B C D 答案: C 178

9、7年制定并于 1789年批准生效的美利坚合众国联邦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它奠定了美国政治制度的法律基础 ,制定后多年来附有 26条修正案 ,迄今继续生效。下列有关美国 1787年宪法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体现了孟德斯鸠的分权理论 B体现了中央集权的原则 C反映了州权至上的精神 D体现了民主和分权权衡的原则 答案: C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的诞生极其艰难,每一条款都经过君主派和共和派的激烈讨论,最后仅以一票的微弱优势通过。法兰西的共和制度经过长时间的变动才最终确立下来。这种情况说明 君主派和共和派之间的斗争非常激烈 共和政体的确立是法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法国大革

10、命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法国从法律上正式确立了共和政体 A B C D 答案: A 阅读下图,判断英国人口结构变化主要得益于( ) A资产阶级革命 B工业革命 C第二次工业革命 D海外殖民活动的进行 答案: B “西欧出现了与欧亚乃至全球传统农业文明有着本质差别的一种新的充满活力、扩张性的文明, 欧洲用了四个世纪( 15001900 )建立起其在世界范围的统治,而过了 50年这种统治就土崩瓦解了 ”。对材料中文明的 “扩张性 ”的正确理解是 A工业文明在世界范围内扩展 B工业革 命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C资产阶级革命改变世界历史 D欧洲国家最终确立世界霸权 答案: A 19世纪中叶以后,中国

11、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从人类文明发展的角度看,它对中国最主要的影响是 A清政府统治土崩瓦解 B自然经济迅速崩溃 C近代化进程开始启动 D农民起义风起云涌 答案: C 史学家陈旭麓在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指出: “就其主观动机而言,他们未必有真心打破旧轨,但他们的主张却历史的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 ”文中的 “他们 ”是 A洋务派 B顽固派 C维新派 D革命派 答案: A 下图可以反映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历程,其中 Z点出现的原因不包括 A一战期间,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B为扩大税收,清政府放宽了民间设厂的限制 C人民群众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的开展 D辛亥革命推翻帝制,推动了

12、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答案: B 综合题 ( 14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开放强大的文化活力,蓬勃的贸易经济,突破了宋以前京师关于夜市的禁令 店铺、朝廷办事机构与居民住宅错落相间,朝着大街几乎随处可以开设店铺。 坊市制度的崩溃,商业街取代商业区的市,御街两旁 “许市人买卖其间 ”,这些都是前代都市所未有过的经济生活景观。当时开封以经商为业的有二万多户,其中 640家资本雄厚的商户,分别属于 160行,囊括米、盐、茶等各类商品贸易。号称 “正店 ”的大酒楼有 170家,兼具 饮食与商品贸易的多种功能,作为商人验看商品质量、商定商品价格、签订契约的场所。 酒楼、茶坊适应商业大潮,与娱乐场所瓦子,

13、都通宵营业。 冯天瑜主编中华文化史 材料二 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出现了一些城市如棉纺业发达的松江、陶瓷业发达的景德镇、冶铁业发达的佛山、长江的商品转运码头汉口等地。丝织巨镇盛泽镇,本是荒村, “明初居民止五六十家,嘉靖间倍之,以绫绸为业,始称为市 ”。因 “丝绸之利日扩 ”,到乾隆时,居民百倍于昔,绫绸之聚亦且十倍。南京 “织机愈百张 ”,繁阜喧盛。 岳麓版高中新 课程历史必修 请回答 :来源 :学科网 ZXXK (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东京出现 “前代都市所未有过的经济生活景观 ”的表现。( 3分)并分析其主要原因。( 4分) ( 2)材料二反映出明清时期城市经济有什么新特点?( 4

14、分) ( 3)综合上述材料,简述中国 古代城市的发展趋势。( 3分 ) 答案:( 1)经济功能增强,商业贸易繁荣;城市布局打破了坊市界限,放松了对商业活动的限制;出现了比较完善的饮食、娱乐服务设施;货币经济发展,出现纸币。( 3分,答出三点即可。)原因:农耕经济的发展;政府商业政策的放松;政治中 心的影响;东京处于汴河附近,交通便利。( 4分) ( 2)新特点:专业化城市出现;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4分) ( 3)古代城市的发展趋势:传统的政治性城市逐渐向商业城市发展;农村人口不断走向城市,城市人口逐渐增多,城市规模逐渐扩大;随着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的生活和观念逐渐发生变化。( 3分) (

15、 18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诺丁汉大学教授郑永年认为:所谓的一个国家外部的崛起,实际上是它内部力量的一个外延。在一个内部,自己 的国家制度还没有健全的情况下,就很难成为一个大国,即使成为一个大国,也不是可持续的。 材料二 如果说,牛顿为工业革命创造了一把科学的钥匙,瓦特拿着这把钥匙开启了工业革命的大门,那么亚当 斯密则是挥动一只看不见的手,为工业革命的推进缔造了一个新的经济秩序 这一切使英国成为第一个现代化国家,也迫使整个世界追随着英国向现代化的方向前进,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是英国引领了当时世界的潮流,打开了现代世界的大门。 材料三 阿诺德 J 汤因比说: 193

16、1 年这一年因为一个显著特征而不同于 “战后 ”前几年,也不同与 “战前 ”几年, 世界各地的人们都在认真思考并坦率议论着西方社会制度也许会失败和失灵的可能性。 请回答: (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英国在 1588年至 19世纪中期是如何完成内部制度调整和对外扩张的?( 6分) (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科技三方面概括“英国打开了现代世界的大门 ”的条件。( 6分) (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 “人们都在认真思考并坦率议论着西方社会制度也许会失败和失灵的可能性 ”的历史背景。( 2分) ( 4)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20世纪

17、 30年代西方社会是如何 避免自身社会制度的失灵的?并概括自己对此的认识。( 4分) 答案:( 1)内部制度调整:光荣革命后建立君主立宪制; 1832 年进行改革,工业资产阶级加强了在议会中的地位。对外扩张: 1588 年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17世纪中期击败荷兰; 18世纪中期击败法国建立起 “日不落 ”殖民帝国; 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后,成为世界工厂。( 6分) ( 2)政治:建立君主立宪制的民主制度;经济:完成工业革命,开创工厂制度和和建立自由主义经济秩序;科技:牛顿创立经典力学体系,瓦特改良蒸汽机。( 6分) ( 3) 1929经济危机爆发导致资本主义经济 大衰退、大萧条。( 2分) (

18、 4)罗斯福在实践上、凯恩斯在理论上开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加强对经济的干预。认识:这一设想及实践挽救了资本主义制度,促使资本主义在二战后的新变化和迅速发展。( 4分) ( 18分)民主政治和法律制度是人类政治文明的核心成果。古往今来,一个个法律和民主政治文献搭建起人类前进的阶梯。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位西方史学家评价古代雅典的民主政治成就时说: “不应看到它没能做到什么,而应看到它做到了什么。 ” 材料二 第 3、 8表 债权人可将无力偿还的债务人,交付法庭判 决,直到将其戴上足枷、手铐,甚至杀死或卖之为奴。 第 11表 禁止贵族与平民通婚 摘编自十二铜表法

19、材料三 “皇帝是帝国元首。 首相主持帝国政府,只对皇帝负责而不对议会负责。 联邦议会和帝国国会是立法机构行使立法权。 ”“立法权由众议院和参议院两院行使。 行政权由总统和内阁掌握。 总统和内阁部长共同向议会负责 ”。 -摘自 19世纪 70年代欧洲两部重要的宪法 材料四 1997年,中共十五大报告将 “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 ”改为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从 “法制 ”到 “法治 ”,虽然仅一字之差,但不 仅是法学理论上的重大突破,更是治国理论上的一大飞跃。 请回答: (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就当时的历史条件而言,雅典民主政治 “做到了什么 ”值得我们肯定?( 3分)十二铜表法明显地维

20、护贵族的既得利益,但为什么仍然被视为平民的胜利?( 2分)作为西方文明的源头,两者对后世西方产生了什么影响?( 2分) ( 2)材料三中涉及到的两部宪法体现了资产阶级代议制的什么特征?( 4分) ( 3)除材料三涉及到的两部宪法外,在世界近代史上,还出现过哪些重要的宪法文献或民主政治文献?( 2 分。至少举二个国家的文献。)请任选一部文献,扼 要指出其进步意义。( 1分) ( 4)你如何理解材料四中的从 “法制 ”到 “法治 ”?( 1分)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民主政治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3分) 答案:( 1)肯定:人民主权和轮番而治;三大国家机关;民主运作方式;三场改革的重要措施。( 3 分。

21、任答三点即可。其他言之成理者亦可酌情给分)原因:十二铜表法是罗马第一部成文法。有了成文法就得按法律判决和量刑,贵族不能随意解释法律,欺诈平民。( 2分)影响:分别为后世西方的民主政治建设和法制建设奠定了基础。( 2分) ( 2)特征:间接民主:议会行使国家最高权力(立法权);分权制 衡。( 4 分。答出两点即可) ( 3)文献:英国 权利法案;美国 独立宣言、 1787年宪法;法国 人权宣言;日本 大日本帝国宪法;中国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2分。需正确答出两组国名和文献名)意义(略)。( 1分) ( 4)理解:标志着我国进入建设法治社会的新时期。( 1分)基本内容: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3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