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江苏泰兴黄桥初级中学东区初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卷(带解析).doc

上传人:explodesoak291 文档编号:289009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35.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2013学年江苏泰兴黄桥初级中学东区初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卷(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2-2013学年江苏泰兴黄桥初级中学东区初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卷(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12-2013学年江苏泰兴黄桥初级中学东区初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卷(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12-2013学年江苏泰兴黄桥初级中学东区初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卷(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12-2013学年江苏泰兴黄桥初级中学东区初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卷(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2-2013学年江苏泰兴黄桥初级中学东区初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卷(带解析) 其他 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用正楷写出相应的汉字。( 4分) 是的,我是一叶不系之舟,曾经那样安 tin地依 wi在未名湖的臂抱里,但我的心无时无刻不在向往大海的波 to。我没有忘记我的 sh言,我渴望发现新的大陆,渴望从海洋深处为你,北大,撷取最灿烂的珍珠。 十三岁的际遇 答案:恬 偎 涛 誓 试题分析: “恬 ”不要误写成 “适 ”, “安恬 ”“安适 ”两词都有; “偎 ”不要误写成 “倭 ”;“涛 ”不要误写成 “滔 ”; “誓 ”不要误写了 “警 ”。正楷的要求是,笔画工整,汉字成正方形,偏旁部首在格中点相

2、对位置,写清楚即可,不要涂改。 考点:汉字拼读辨识与汉字书写。 点评:本题不难,四个字易于辨识书写。识读汉字,正确书写,是语文能力的基本功,学习时要加强这方面的训练,尤其要注意多音字,形似字,了解汉字形声结构的特点,辨别偏旁部首的区别,注意课文注释中生字的注音,加强积累。平时写字要规范,书写姿势在端正。 选择题 下列标点符 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2分) ( ) A他把这些想法写信给电台 “大众知音 ”,盼望能得到更多的知音。 B天地杆上贴一张红纸: “姜太公在此 ”。 C端午日节选自沈从文小说选 边城。(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5年版) D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 答案: C 试

3、题分析: A句中逗号不能在引号内,本句使用是对的; B句句号不能在引号内,本句使用是对的; C句中的句号应在括号后; D句中逗号使用是对的,若没有后两个 “是 ”,应是分号。 考点:标点符号的使用。 点评:本题有点难度,学生平时不太注意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用法也比较复杂,老师也讲得少,学生没有知识的积累。标点符号也是文字,正确使用能帮助我们阅读好句子,理解句子的意思。平时阅读和写作要关注标点符号的用法,多加辨析易混淆的标点符号及用法,比如逗号与分号,逗号间隔小 “句子 ”,分号间隔 “短语 ”,如 “试题分析 ”是 D句的提示,再如逗号与句号,逗号是在句子意思没有完整表达需要小的停顿

4、时使用,句号是句子完成了一个意思的表达需要大的停顿时使用。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2分) ( ) A此后,我对 新文学更有兴趣,读了许多有名的中外小说,丰富了眼界,使自己的心与时代更加贴近了。 B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交警部门加大了执法力度。 C但在我是乐土:因为我在这里虽然得到优待,但可以免念 “秩秩斯干幽幽南山 ”了。 D实践证明,一个人知识的多寡,成就的大小,关键在于勤奋的程度。 答案: D 试题分析: A句中用词不当, “有名 ”应为 “著名 ”, “有名 ”会误为 “有书名 ”, “丰富 ”应为 “开阔 ”, “丰富 ”指的是内涵,不能修饰 “眼界 ”; B句

5、中 “防止 不再发生 ”动宾搭配不当,应删去 “不再 ”; C句中后两分句 没有转折关系,应删去 “虽然 但 ”。 D句没问题,如果没有 “程度 ”一词,那么 “勤奋 ”就与前面的 “多寡 ”“大小 ”搭配不当了。 考点:病句的判断。 点评:本题有一定的难度,不太好判断。修改病句,是语文能力的基本功,此项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学生的阅读与写作。平时要多加训练,认真听取教师对病句病因的分析和病句类型的归纳,阅读时注意句子的结构,培养语感,写作时要自觉地修改病句,积累判断病句的经验。考试做题时用老师讲的方法去判断解答,先理清句子的结构和句意,再用提主干的方法(找主谓宾)首先看句子主要结构有没有问题,再

6、看各种 搭配(主谓、动宾、修饰语与中心语)最后看词语用得对不对(词义,适用对像,感情色彩),句子中有没有词义重复或矛盾,语序不对的地方,先整体后局部,先易后难地判断。 现代文阅读 阅读感悟春天一文,完成题目。( 20分) 感悟春天 江南的春天,总是在淅淅沥沥的春雨中悄悄来临的, “杏花春雨江南 ”,这是上了名诗之页的。数落我经历的几十个春天,总是乍暖还寒,反反复复需要冲破凛冽的西风和反攻的寒潮才降临人间。因此春光很金贵,春色也往往只能雨中窥视,总在不经意中,只一眨眼,便进入了初夏的境地了,常常令人生出春光难觅的感慨。 珍爱春天,是热爱生活的一种执著,这也是对照冬天的岁月,有比较而有鉴别的一种实

7、际行动。虽然说,冬天的寒冷对于世界,是净化,是考验,是生命的再生前提和生活的新生要素。这也是一种反衬和折射:没有坚冰,谁去认可红梅的烂漫?没有白 雪,谁去判定青松的高洁?但是那似乎是哲学的命题和诗人的想象。只有春天才是大众的,才是为伟人和凡人,诗人和农人共同承认和赞美的。 谁不承认春天是美好的? “遇物尽欢欣,爱春非独我 ”,诗人白居易就是这样说的,翻翻一部唐诗吧,那里面尽有李白、杜牧、韩愈、李贺们的春感慨。摆着道学面孔的人物,是不是不咏唱春天呢?北宋理学家程颢写下了春日偶成,还成了选本千家诗的第一首。朱熹更是有名的 “老夫子 ”,他面对朗朗春光,盈盈春意,也唱了 “等闲识得春风面,万紫千红总

8、是春 ”的春日诗。和尚是讲究四大皆空的佛门子弟,也不能不 被春天打动 “凡心 ”。唐朝的志南和尚写下了这样的名句: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在中国的古诗中,可以看出诗人们从各个角度歌唱春天,从春风、春水、春雨、春草、春柳、春鸟、春山、春游、春宵、春眠等来尽情歌唱,进而从欣赏春天写到珍惜春光。 品味春色,沐浴春光,感受生活,感悟人生。 这可以说是中外一致 ,概莫能外。 “闺中少女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上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如果这位生在封建时代的女子奈何不了这种生活,那么现代的那位美国哲人桑塔耶那则更有,甘愿为春天俘虏的意味了。这先生长期在哈佛教书, 50 岁那年,春

9、日的有一天在讲台上,偶有知更鸟飞来,立在窗格子上,他注意到了,感受又一个春天的到来,他回过头来,向学生们说,我与阳春有约!冲出教室,开始了他云游欧洲大陆之行。 生命四季,是我们每个人都共有的,而春天更能开启人们的感情之源,心灵之泉,难怪首次在甲骨文里露面的形声字就是 “春 ”,难怪古人殷殷切切地寄语他的友人 “此行江南去,千万和春住 ”。居住在大观园中的湘云更是大声疾呼:“且住,且住,莫使春光别去! ”可是事实上春光难永驻,有来必有去,谁也挡不住 “落花流水春去也 ”的结局。不管是落花有意,还是流水无情,都 是表现了时间之易逝的自然迹象,但是精神上的青春,意志里的春色,进取中的春光,则当常驻于

10、有志人和奋斗者的岁月年华里! 【小题 1】 从第 段来看,作者认为 “春光很金贵 ”的理由是什么?由此引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慨? (4分 ) 【小题 2】 读第 段,你感到在作者的笔下,江南的春天有什么特点? ( 3 分) 【小题 3】 第 段最后说, “只有春天才是大众的,才是为伟人和凡人、诗人和农人共同承认和赞美的。 ”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3分) 【小题 4】 用一句话概括第 段的内容。 (2分 ) 【小题 5】第 段画线句子中的 “这 ”具体指什么?( 2分) 【小题 6】第 中那位封建时代的女子和那位现代美国哲人难能桑塔耶那面对同样的春天,心态却明显不同。请借助文中 “悔 ”和 “

11、冲 ”两字分析他们各自的心态。( 4分) 【小题 7】 作者从春天里得到了怎样的人生感悟?(用文中的话回答)( 2 分) 答案: 【小题 1】因为春 “总是乍暖还寒,需要反反复复冲破凛冽的西风和反攻的寒潮才降临人间 ”; “总在不经意中,便进入了初夏的境地 ”。 引发了作者 “春光难觅 ”“春光易逝 ”的感慨。 【小题 1】多雨、短暂、来得艰难(春光金贵,春光难觅 ,雨水多) 【小题 1】在春天的怀抱里,不论什么样的身份和地位,人人都能尽享春天带来的欢乐,这正是春天被所有热爱生活的人所承认和赞美的原因。 【小题 1】谁不承认春天是美好的。(无论谁都要承认春天是美好的) 【小题 1】品味春色,沐

12、浴春光可以感受生活,感悟人生。 【小题 1】 “悔 ”字表现了怀春思夫的女子内心的压抑和无奈,而 “冲 ”字则充分显示出了桑塔耶那的自由奔放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性。 【小题 1】不管是落花有意,还是流水无情,都表现了时间之易逝的自然迹象,但是精神上的青春,意志里的春色,进取中的春光,由当常驻于有志人 和奋斗者的岁月年华里! 【小题 1】试题分析:注意第一段作者表达内容的层次,作者先写春的特点:“悄悄来临 ”“乍暖还寒 ”“冲破 才 ” ,然后写时光之快, “一眨眼到了初夏 ”,最后感叹 “春光难觅 ”,不难看出作者 “惜春 ”之意。 考点:文意理解。 点评:此题不难,不需要全文阅读,从第一段中即

13、可得出解答。解答此类问题,还是要从文章中的句子入手,找到相关的文字段(题干中有标示更好),反复阅读,体会文意,重点抓住作者表述感叹表达观点的句子,能摘引便摘引,不能摘引便根据。 【小题 1】试题分析:从 “总是在淅淅沥沥 ”“乍暖还 寒 ”“冲破 ”这几个词中理解即可,题干中的 “你感到 ”,是要求用自己的话来说,所以最好不要直接引用原句,要概括。三个特点,不能漏一。 考点:理解文意,概括要点。 点评:此题看似容易,但学生不好解答,学生不善于概括归纳,往往写了很多却答不到点上。所以,这方面的能力,平时进行概括文意方面的训练。做此类题,关键还是要看懂文段的内容,理清文段的层次,审视作者用词用语的

14、意图,观察作者所写之物的特征。 【小题 1】试题分析:理解这个问题,要思考 “春天 ”的特点及与人的关系,春天是自然物,不识人间的高低贵贱,所以她属于大众。 考 点:文意理解,观点表达。 点评:本题较难,文章中没有直接解读的句子,全靠学生个人思考能力。解答此类感想题,可以在句中找出关键的词来,思考它们的含义及之间的联系,体会作者蕴含的意义,比如本句中 “春天 ”“大众 ”“共共同 ”,据其含义,阐发感想。 【小题 1】试题分析:可以直接引用原话,也可以自己概括,将反问句转换成肯定句即可。注意题干中的要求 “一句话 ”,语言要精练。 考点:理解内容,概括文意。 点评:此题不难,阅读此段便知解答。

15、解答此类问题,先要通读全段,了解所写内容,看是不是几个层次的意思,若是就要做一归纳。尤其 要观察文段中有无 “中心语 ”(概括全段意思的句子),这样的句子往往在段头或段尾,直接引用中心语作答,事半功倍,本题就是如此。 【小题 1】试题分析:第四段第一句 “品味春色,沐浴春光可以感受生活,感悟人生 ”之后,紧接就是一句 “这可以说是中外一致 ,概莫能外 ”, “这 ”的指代很明显,不需要思考。 考点:语句关系理解。 点评:此题很容易,文段中两句相接,一目了然。阅读文章,不仅要从大的方面读懂文章内容,还要注意细微处语句之间的衔接关系,一方面进一步了解文章内容,另一方面也可对作者逻辑思维和文章严谨的

16、结构作一了解,帮助自己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 【小题 1】试题分析:抓住文段中所述人物的 “表现 ”,比较分析,一是 “悔教夫婿觅封侯 ”,一是 “他云游欧洲大陆 ”, “悔 ”与 “冲 ”的心不难看出。 考点:关键词含义理解。 点评:本题不难,文段中所举两种形象对比鲜明。理解文章关键词的含义或作用,还是要结合所在的语言环境,从词周边的文字信息中去体会,阅读要细心,找出与关键语相关的文字,思考作者表达的意思。本文中作者用两个不同的形象做对比,他们不同的 “表现 ”,表现了不同的情感和性格,这就是从作者的文字里所读出的。 【小题 1】试题分析:抓住 “春天 ”和 “人生 ”两词,思考 “春天 ”的

17、特点,联想人生意义,将两者进行关联思考。注意,要求用原文语句。 考点:文意理解,主旨归纳。 点评:这类的问题,不难,既然要求用原文语句,原文中肯定有此概括性的句子,学生仔细阅读便可,一般这类句子是文章的结尾处,如本文。如果要求用自己的话概括,那么可以先找出文中相关的总结概括性的语句,加以理解,组织语言,表达一下与作者相同的感想。 阅读短文拒绝句号,完成题目( 17分) 拒绝句号 一定会有一些朋友反对我这个标题。他们会说多好的句号啊!句号表示一种完成,一种圆满,一种有志者事竟成,一 种成果与收获,或者干脆把这溜圆的句号看成一个个饱满的果实。它们还会问我,当你完成一部几十万字的长篇小说,在那最末一

18、行画上一个句号时,难道你没有如释重负、飘飘欲仙般的感受?没有那种大功告成后该痛快干杯的喜悦吗? 当然,这样的句号我也喜欢。但人生还有另一种句号。 打个比方,你在一条路上走,走着走着,忽然有一种 “尽头感 ”时,这句号就隐隐出现,如果你停下来,你足下就清晰地现出一个句号。这条路可不是做一件事时那短短的距离,它是人生追求的路、艺术探索的路和事业奋斗的路。这路原本无止无休,你在任何一处都可以起步,踏上征程;你也可以在任何一处画个句号,退了出来。无论什么都可以成为句号的缘故:那精疲力竭的放弃、自寻清闲的逃逸、江郎才尽的低头认输,乃至收获后的自满自足,甚至在目标达到之后,辉煌的目标也会划为一个句号, 尽

19、管这句号闪闪发光。 句号,就是停止,就是终结,就是事物最终变为有限 的、死去的符号。 我说的是这种句号。可怕的是,这些句号总是不知不觉地出来。你呢,不知不觉地完结。想想看,你曾经做过了哪些有益的事?究竟是什么时候并怎样弃你而去的?句号往往又是和人的自足、人的彻悟、人的惰性连在一起的。所以句号大多是人心甘情愿给自己画上的。人随时可能舒舒服服给自己画个句号,休止了自己。 因而,我害怕句号。我对句号保持着近乎神经质的警惕。在与句号的斗争中,我一边感到生命的活力,常常闻到自身肌肉搏斗后散发出热烘烘的清香;一边认识到这原是生命存在所必须进行的奋争,也是与自身惰性与保守的对抗。 当然,它 何其艰难! 跨过

20、每一个句号,都需要付出双倍的力量,其中一半是创造力。然而,只要在人生或艺术的道路上,消灭一个句号,便开始一段崭新的充满诱惑的路。我们还会发现,被我们拒绝和消灭的句号,最终竟然会变成逗号。你是不是也会从中得到启示: 最积极和充实的人生,是不断努力地把句号变为逗号。 【小题 1】结合全文内容,理解划线句中划线词在文中的含义。( 4分) ( 1)尽管 这句号 闪闪发光。 ( 2)当然, 它 何其艰难! 【小题 2】第二段中的 “但 ”字能否去掉,为什么?( 3分) 【小题 3】作者认为生活中我们常常给自己不知不觉地画 上一个句号,其原因是什么?在你的生活中有过这样的经历吗?请用简洁的语言概述出来。(

21、 4 分) 原因: 我的经历: 【小题 4】为什么说 “被我们拒绝和消灭的句号,最终竟然会变成逗号 ”?( 3 分) 【小题 5】联系全文,说说文题 “拒绝句号 ”的含义。( 3分) 答案: 【小题 1】( 1)指前文的 “辉煌的目标 ” ( 2)指生命存在所必须进行的奋争,也是与自身惰性与保守的对抗。 【小题 1】不能去掉。因为 “但 ”表转折,表明此前陈述的句号的内涵是作者所肯定的,而后面所说的则是截然相反的态度。 【小题 1】原因:人的自足、人的彻悟、人的 惰性;我的经历不设答案:,言之有理即可。 【小题 1】因为消灭一个句号,便开始一段崭新的充满诱惑的路。句号的消灭,意味着追求还没有终

22、结,稍作停顿休整后,便会踏上新的征程。 【小题 1】文题 “拒绝句号 ”告诉我们,人生就是一种永不停息的追求,就是不断地与自身的自足、彻悟、惰性对抗,从而获得最积极和最充实的人生。(意思对即可给分。) 【小题 1】试题分析:文章第一段就罗列了 “句号 ”代表的 “成功 ”的意义,据此段再看 “甚至在目标达到之后,辉煌的目标也会划为一个句号, 尽管这句号闪闪发光。 ”句子,句中的 “目标达到 ”“辉煌目标 ”所指很明确, “闪闪发光 ”就不能理解了。在文章最后,作者又写到 “自身肌肉的搏斗 ”“生命必须的奋争 ”“ 与自身惰性与保守的对抗 ”,其后 “它 ”的指向就明确了。 考点:文章句子含义。

23、 点评:本题有一定的难度,虽然问题的答案:蕴含在文章的文字中,但学生不一定能读出来。此类题是阅读考题中经典题。学习时注意广泛阅读,增强理解能力,准确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对一些文章中带有象征意义的 “物 ”要思考其多重意义,注意文章各处尤其是结尾处作者对此 “物 ”富有含义的表达的句子,深入理解。解答此类题,要仔细梳理文章的文字信息,找出关键句语 ,从中体会。 【小题 1】试题分析:此类问 “是否 ”题,答案:基本上是否定的,主要是要陈述理由,从 “但 ”所在的句子来看,此句显然起过渡作用,是上下文的分水岭,“但 ”也包含了这个作用,但只答 “过渡 ”不行,过渡有很多方式,这是用 “转折 ”来过

24、程,把如何转折说清即可。 考点:词语在文章结构中的过渡作用。 点评:本题不难,句意明确,易于理解。文章是层次有序的文字集合,层次之间靠过渡句衔接,过渡的方式有承认过渡(上下文有先后关系)、并列过渡(上下文是同时列举)、递进过渡(下文对上文深入一步)和转折过渡(上下文意思相反或相对 ),形式上有的用一句话,有的只用一个词。本题所指就是用一个词 “但 ”来过渡。 【小题 1】试题分析:题干中有两句,思路相承。第一句要从文章中直接摘出即可: “句号往往又是和人的自足、人的彻悟、人的惰性连在一起的 ”,第二句至于经历可以从日常生活中谈及。 考点:文意理解,观点表达。 点评:本题不难,文章中有明确提示。

25、读懂一篇文章,读者最终要明白文章表达的思想即主旨,理解主旨要善于抓住文中的关键处文字,像本文中的 “句号往往又是和人的自足、人的彻悟、人的惰性连在一起的 ”这句话,它直接解答了题干的问题。 【小题 1】试题分析 :此题可以从 “句号 ”和 “逗号 ”的作用去联想思考, “句号 ”表示结束, “逗号 ”表示在继续末结束,将之联想于人生。 考点:文意理解,观点表达。 点评:本题有一定的难度,文中并没有可供思考的具体的文字,是要学生去感想。学生经历简单,阅历不深,不善于将文章与自己的生活相关联驾加以联想。平时阅读要多多思考,读书读生活,常常将所读与生活相联系,思考文章中的道理在生活中的普遍意义,多写

26、感想类读书随笔,训练自己的思维能力。解答此类题,还是要以文章为感想的依据,抓住关键的句子,思考文章的主旨,受之启迪。 【小题 1】试题分析:抓 住 “那精疲力竭的放弃、自寻清闲的逃逸、江郎才尽的低头认输,乃至收获后的自满自足,甚至在目标达到之后,辉煌的目标也会划为一个句号, 尽管这句号闪闪发光。 ”这句话理解,也可以从 “句号 ”的作用上巧妙地去理解。 考点:文意理解,观点表达。 点评:不题不难,全文主旨明确,文字信息较多,便于分析理解,学生基本能写出含义来,但要表述清楚也不容易,含义既要从文章中来,又要表达清楚。学习时要注意阅读文章后善于总结归纳,考查文意,深思文理,多阅读,多思考,多训练,

27、就能提高答题的准确率。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题目。( 7分) 钓鱼岛又称钓鱼台、钓鱼台群岛、钓鱼台列岛(日本称其为 “尖阁列岛 ”),位于中国东海大陆架的东部边缘,在地质结构上是台湾北部近海的观音山、大屯山等海岸山脉延伸入东海后的突出部分,为台湾岛的附属岛屿。钓鱼诸岛由钓鱼岛、黄尾屿、赤尾屿、南小岛、北小岛、大北小岛、大南小岛和飞濑岛等8个无人岛礁组成,总面积约 6.344平方公里。钓鱼诸岛周围的海域面积约为17万平方公里,相当于 5个台湾本岛面积。 钓鱼诸岛及其附近海域渔业资源十分丰富,年可捕量达 15万吨 ,自古以来 ,就是中国东海的一个渔场。在钓鱼岛与东南方的北小岛、南小 岛之间,有一

28、条宽达 l000多米的 “蛇岛海峡 ”,风平浪静,是渔民的天然避风港湾。这个海峡港湾中盛产飞花鱼,台湾省基隆、苏澳两地渔民,常靠此渔区生存。 从军事地理学的角度来看,钓鱼诸岛在我大陆国土的海洋方向形成一道大陆外缘天然的屏障。它位于台湾和冲绳之间,处于东海南部的中心地带,是外海进入中国的跳板。对于中日双方来说,钓鱼岛都是战略要地,无论是中国东出还是日本南下,钓鱼诸岛都是一个咽喉要道。它可以成为保卫我国东海方向安全、遏制日本扩张势力南下的前哨;也可能被日本利用,阻碍我国统一,对我国东部沿海和台湾地区造成 威胁。 钓鱼诸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早在明朝初期,钓鱼诸岛就已明确为中国领土,明、清两朝均

29、将钓鱼诸岛划在我国海防管辖范围之内。中国对钓鱼诸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 【小题 1】本文的说明层次是:先介绍钓鱼岛的 ,再介绍钓鱼岛的渔业资源情况,接着介绍钓鱼岛的 ,最后介绍钓鱼岛的 。( 3分) 【小题 2】请写出下面的链接材料补充和印证了原文哪些内容。( 4分) 【材料一】 钓鱼诸岛及其附近海域海底石油储量巨大。据我国科学家 1982年估计,钓鱼岛周围海域石油储量约在 737亿桶至 1574亿桶之间。有人曾经 预言,钓鱼岛附近水域的石油资源储备量相当于 “第二个中东 ”。 【材料二】 1785年,日本出版了著名学者林小平所著的三国通览图说一书,共有五张地图,这些地图制作精细,

30、与现代制图法一样以颜色划分区域。日本部分用淡绿色,而中国部分是用粉红色来表示的。以色区分,国与国之间的分界自然一目了然。就在这图上,也标明了钓鱼岛、黄尾屿和赤尾屿的位置,其颜色与中国福建、浙江相同,都是粉红色的。 答案: 【小题 1】地理情况 军事价值(战略意义) 主权归属情况 【小题 1】 “材料一 ”补充说明了钓鱼岛海底石油资源非常丰富; “材料二 ”印证了 “钓鱼诸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 “中国对钓鱼诸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 ”。 【小题 1】试题分析:抓住段落开头的关键句或关键词,如第一段起始句中 “位于 ”,第三段起始句中 “军事 ”,第四段起始句中 “领土 ”。

31、考点:说明文的层次关系。 点评:本题不难,文章的层次比较清楚,仔细阅读便可理清。平时阅读说明文要注意文章的层次关系,训练梳理文字信息和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问题时注意文段中 “中心句 ”“设问句 ”“过渡词 ”等提示性的文字,有现成的句子可引作答案:,没有就自己概括,语言要简练。 【小题 1】试题 分析:做好上题,对此题的解答有帮助。首先要了解文章的三项内容,然后根据补充材料的内容判断相关点。 考点:说明文材料与说明对象及特征的关系。 点评:本题很新颖,多学科知识综合,本题不难,材料的意义与文章内容的关系很清楚,易于判断。说明文的阅读,要了解 “说明对象及特征 ”“说明方法 ”“说明顺序 ”等一些

32、基本的知识,比如解答本题两个问题,就要知道说明对像 “钓鱼岛 ”的三大特征:地理位置重要,周边海洋资源丰富,军事意义重大,主权属于中国。解答此类题,要注意题干中的要求,是要回答 “说明对象 ”的还是要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说明对 象特征 ”的。 “说明对象 ”与 “说明对象的特征 ”是两个答点,前者是说文章写的 “物 ”是什么,后者是指此 “物 ”的特点是什么,这些教师在讲授时会着重讲解,学习时要理解记忆。 文言文阅读 阅读南辕北辙,完成下列题目。( 11分) 南辕北辙 魏王欲攻邯郸。季梁闻之,中道而反,衣焦不申,头尘不去,往见王曰: “今者臣来,见人于大行,方北面而持其驾,告臣曰: 我欲之楚。

33、 臣曰: 君之楚,将奚为北面? 曰: 吾马良。 臣曰: 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 曰: 吾用多。 臣曰: 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 曰: 吾御者善。 此数者愈 善而离楚愈远耳。今王动欲成霸业,举欲信于天下。恃王国之大、兵之精锐,而攻邯郸,以广地尊名。王之动愈数,而离王愈远耳。犹至楚而北行也。 ” 【小题 1】解释下列划线的字词。( 4分) ( 1)季梁闻之,中道而 反 ( ) ( 2)衣焦不 申 ,头尘不去( ) ( 3)我欲 之 楚( ) ( 4)吾 用 多( ) 【小题 2】翻译下面两个句子。( 4分) ( 1)今王动欲成霸业,举欲信于天下。 ( 2)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小题

34、3】本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3分) 答案: 【小题 1】( 1)反同返,返回 (2)申同伸,舒展( 3)到( 4)费用 【小题 1】( 1)现在大王行动想成就霸主的事业,采取重大行动想让天下信服拥护。( 2)心神安定下来,捉住蛤蟆,鞭打它几十下,把它赶到别的院子里去了。 【小题 1】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首先看准方向才能发挥自己的有利条件;如果方向错了,那么有利条件只会起到相反的作用。 【小题 1】试题分析:通假字,要写出相通字和解释。 “反 ”另有义 “反叛 ”, “用 ”是古今异义词,现代汉语中当介词和动用用,此句中是名词 “费用 ”。 考点:文言字词辨识。 点评:本题不难,因

35、为短文很浅显。学习古文,要多加注意常用词语的意义,尤其 是课文注释中的词语。另,古文中很多词语都是一词多义的,学习时要对“多义 ”词识别记忆,学习时要举一反三,识记字词某一意思时,要想一想学过的其它意思。做题时要疏通文意,先把句子翻译正确,再解释字词意思,所要注意的是,在字词本义与句中意思有所差别时,最好本义和句中意都要写出来。 【小题 1】试题分析: “欲 ”有 “想要 ”和 “将要 ”的意思,要根据句意理解; “今 ”不是 “今天 ”,是 “现在 ”,这是古今义的不同; “霸业 ”意译为 “称霸天下 ”也可以;“举 ”意为 “采取某种有重大影响的行为 ”,可译为 “采取重大行动 ”; “信

36、 ”为 “信服 ”拥护 , “天下 ”为广大的民众。第二句中的 “鞭 ”是名词当动词, “鞭打 ”的意思。 考点:翻译文言句子。 点评:第一小题较难翻译,一些字词与现代汉语差别较大,不易理解,像 “举 ”,第二小题容易。翻译文言句子,首先要理解整篇文章的文意,弄清句子前后的语境,做到句不离篇,其次要注意句中的关键字词,要翻译准确,不可遗漏,第三尽量直译,不便直译就要意译,注意特殊句式、通假字、词类的活用、古今异义等问题,第四句子要通顺,语气要连贯,结构要完整,注意句子中省略内容,在不影响句子原意的前提下可增加少量字词来疏通句子。 【小题 1】试题分 析:故事中讲到楚王行为的两具因素,行为 “条

37、件 ”和行为 “方式(方句) ”,抓住故事的关键点理解道理。 考点:根据文章,阐述观点。 点评:此题不难,因为这个故事家喻户晓,很容易理解它讲的道理。平时多阅读,多积累这类故事的材料,阅读时勤于思考,养成好习惯,考试时解答此类题目就会游刃有余。主观题的解答,陈述的观点要明确,句子要简练。 诗歌鉴赏 古诗阅读欣赏。( 5分) 鸟鸣涧 唐 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小题 1】请赏析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中 “惊 ”和 “鸣 ”二字的精妙之处。( 3分) 【小题 2】结合全诗内容,说说诗人在这首诗中流露的感情。( 2分) 答案: 【小题 1】该句以动写静,一

38、 “惊 ”一 “鸣 ”看似打破了夜的静谧,实则用声音的描述衬托了山里的幽静与闲适。 【小题 1】这首诗写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小题 1】试题分析: “妙处 ”,指词语对诗中意境的点化作用,先理解 “惊 ”“鸣 ”的意思,再思想它们与诗句所写情景的联系,再据此联系情景,体会它们所表达的效果。 考点:赏析古诗,古诗中字词的作用。 点评:此题有难度,学生不了解赏析古诗的方法,有知识障碍。赏析古诗方法有三,品味关键词语的作用,了解写作手法的运用,理解诗人情感的表达,本题是其一,品味词语的作用。品味词语,就是要分析词语对诗的意境的点化作用,对景物特征的描绘作用,对诗人

39、情感的蕴含作用。赏析古文,还要了解古诗中一些表现方法,比如本题的两词语运用的 “以动写静 ”(把静态物写成动态)。 【小题 1】试题分析:诗中诗人写 “桂花 ”,写 “春山 ”,写 “月夜 ”,写 “鸟 ”写 “涧 ”,笔法丰富,意境美妙,不难理解诗人的情感。 考点:赏析古诗,理解含义。 点评:本题不难,此诗是名诗,所写内容明确,易于理解。理解诗情,一要了解诗的内容, 是写自然景物的,还是写社会生活的,二要了解诗的情调,诗人写景状物表现的情调是愉悦的还是沉郁的,三要了解诗人的写作方法,有没有借景抒情,借物讽喻,透析诗外之意,也可联系作者的身份、身世、处境去理解诗歌的情感。 语言表达 观察漫画,

40、回答问题 (5分 ) 【小题 1】这幅漫画的含义是什么 (2分 ) _ _ 【小题 2】如果你是漫画中的孩子,你将会怎样对 “奶奶 ”说。( 3分) _ _ 答案: 【小题 1】反映了长辈溺爱孩子的普遍现象。 【小题 1】略 试题分析:看清图的内容:人物和文字,联想社会生活,解答语言要简要,一语中的。 “含义 ”,指图反映了什么,客观表述,点到即可。 考点:分析媒体信息,思考问题,表达观点。 点评:本题不难,图意明确。这类看图说话题,要注意它的答点,注意题干用词, “含义 ”包括图所反映的社会现象,有时也包括作者的暗含的道理,即批评或赞扬什么, “有什么启发 ”,重点是发表观感讲道理。做此类题

41、,关键是要边看图边联想社会生活,启发自己图与生活的联系。 语文实践活动。( 4分) 【小题 1】以 “我爱文学 ”为主题,分小组合作编辑一份 “小小文学手抄报 ”。( 2分) a.你给小报起的名字是什么? b.设计了哪些栏目?(至少列举两个) 【小题 2】下面一则公益广告很有创意,请用简要的语言加以分析。( 2分) “图书阅览 ”: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 答案: 【小题 1】 a.如新芽、文学之星、新苗、火花等。 b.名家简介,我与名著、文学新秀等等。 【小题 1】运用反复手法,强调保持安静的重要(或化用诗句,提醒读者保持安静)。 试题分析:注意题干中的关键词 “文学 ”,要按这个中心内

42、容拟报名和栏目名,两名要生动,符合学生特点。分析广告创意,可从内容和语言两方面简要分析。 考点:语文实践能力。 点评:本题不难,题旨明确,拟答容易。语文实践能力的培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平时要注意将所学语文知识与实践结合,在各种学习活动中运用所学语文 知识。多阅读报刊杂志,接收这方面的信息,了解这方面的常识,积累感性认识。 名著导读 名著推荐与阅读。( 5分) 【小题 1】汤姆 索亚历险记的作者是 (国籍)的著名作家 。( 2分) 【小题 2】汤姆和伙伴去坟地 “试验 ”用死猫治疣子的方法时,意外地遇上了一场谋杀案 去盗尸的三个人发生争执,一怒之下, 把大夫杀了。( 1分) 【小题 3】汤

43、姆是个聪明爱动的孩子,在他身上集中体现了智慧、计谋、正义、无私、勇敢乃至领导才能等诸多品性。结合相关情节,说说你最欣赏他的哪一点。( 2分) 答案: 【小题 1】美 马克 吐温 【小题 1】印第安人乔 【小题 1】如:正义:印第安人乔在坟场杀死了大夫嫁祸于波特。起先,汤姆不敢揭发他,但最后他终于战胜了胆怯,在法庭上指证了真正的凶手,还波特以清白。计谋:汤姆被姨妈罚刷墙,但他装着很享受的样子,让伙伴们心甘情愿地用自己的玩具与他交换刷墙的体验,这样,他不仅成功地免于责罚,还获得了很多的战利品。( 2分) 试题分析:填空要按要求依次填写,不可错位;作者名要写全;第三题要说明根据所读内容说明喜欢的理由

44、,要举一个例子,结合例子说明。 考点:名著识记,人物评价。 点评:本题不难,学生对所要填空的知识 比较了解,容易记忆。阅读名著,要了解名著的故事内容,对所读名著有关的知识信息要大致了解,比如作者的情况,对名著中的人物,要掌握其形象特征。阅读名著,尽可能的写点读后感,这样阅读名著才会更有意义。阅读名著最好读原著,也可以读一些介绍性的文字,总之对一些名著方面的常识要熟悉。做此类常识题,注意题干要求答什么,简要回答即可。 默写 根据提示填写出课文内容或相关名句。(每空 1分,总计 8分) 【小题 1】江山代有才人出, 。 【小题 2】沾衣欲湿杏花雨, 。 【小题 3】 ,桑榆非晚。 【小题 4】青山

45、有幸埋忠骨, 。 【小 题 5】 ,病树前头万木春。 【小题 6】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 。 【小题 7】人生不可能事事如意,时时尽兴,有时也有伤感与遗憾。遇到不顺时,要有豁达的心胸,可以用苏轼在水调歌头中的诗句来安慰自己: , ,此事古难全。 答案: 【小题 1】各领风骚数百年 【小题 1】吹面不寒杨柳风 【小题 1】东隅已逝 【小题 1】白铁无辜铸佞臣 【小题 1】沉舟侧畔千帆过 【小题 1】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麦豆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小题 1】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试题分析:注意 “骚 ”字是 “马 ”字旁, “柳 ”字有一撇, “隅 ”不为

46、 “偶 ”, “佞 ”是生字,要注意写, “畔 ”为不 “伴 ”, “蕴藻 ”两字注意写,都有草字头。 考点:名篇名句识记。 点评:此类考题不难,一般平时学习时老师都要求背诵,关键要细心,不要写错别字。在学习古诗时要注意熟背熟记,要基本了解古诗中哪些是描写精彩或画龙点睛的名句,在记忆这些句子时,特别要注意句中生僻字,易错字,加强记忆,做题时在细心辨识。 作文 作文( 60分) 以 “我理解了 _”为题,写一篇 600字左右的记叙文。 要求: (1)先把题目补充完整,横线上可填 “老师 ”“幸福 ” (2)以记叙为主,要有适当的议论、抒情;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答案:略

47、试题分析: “要求 ”的第一项提示,所填词语可以具体的人,可以是抽象的概念。填人物相对来说比较好写,填抽象概念能写出精彩,就根据自己写作能力和喜好选择易于自己写作的材料。注意 “我理解了 ”的内涵, “理解 ”主要是指对人情感上达到沟通产生共鸣,不再陌生隔阂,或者是对某种抽象事物比如 “幸福 ”“亲情 ”“友情 ”有了深入的体会。不要理解为 “了解 ”, “了解 ”是对没有掌握的信息而知晓, 意义上比 “理解 ”浅得多。当然文题中的填空处也可以填一句完整的话,比如我理解了某某道理,比如我理解了失败是成功之母的道理。要求写记叙文,那么如果填空了诸 “幸福 ”这样的词语,也不能只议论讲道理,写成了

48、议论性的随笔,而应当能过事件的叙述来表达 “我理解了幸福 ”,按要求二,运用多种表达方面,叙述事件,议论道理,抒发情感。另外, “我理解了 ”,也可以理解为原来对某人某道理某事物不理解,通过一件事或一些经历, “我 ”才理解到,这就要求用对比的写作,写我在情感思想认知上的变化,可以采用欲扬先抑的写法。 考点:运用多种表达方 式写作记叙文。 点评:此作文比较好写,是常规性作文题,没有审题的障碍,起笔就可以写。半命题作文,在立意和选材上给学生预留了空间,便于学生写作,但还是有一定限制,因为半命题,毕竟还有一半的题,比如本题中 “我理解 ”,限定了要写自己,要写自己内心的感受,限定也是提示,对学生写作是有指导意义的。半命题作文,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