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2012年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外国文学史)真题试卷及答案解析.doc

上传人:medalangle361 文档编号:1381035 上传时间:2019-12-0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类试卷】2012年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外国文学史)真题试卷及答案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考研类试卷】2012年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外国文学史)真题试卷及答案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考研类试卷】2012年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外国文学史)真题试卷及答案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考研类试卷】2012年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外国文学史)真题试卷及答案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考研类试卷】2012年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外国文学史)真题试卷及答案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2年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外国文学史)真题试卷及答案解析(总分:32.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名词解释题(总题数:8,分数:16.00)1.阿纳克里翁体(分数:2.00)_2.贝奥武夫(分数:2.00)_3.古今之争(分数:2.00)_4.托尔斯泰主义(分数:2.00)_5.非个性化(分数:2.00)_6.荒诞派戏剧(分数:2.00)_7.苏菲派文学(分数:2.00)_8.新思潮派(分数:2.00)_二、简答题(总题数:5,分数:10.00)9.结合堂吉诃德,谈谈文艺复兴时期西班牙文学的特征。(分数:2.00)_10.简论浮士德对新的“人学体系”的构建。(分数:2.00)_

2、11.简析“自然意象”在浪漫主义诗歌中的体现。(分数:2.00)_12.浅谈巴尔扎克在人间喜剧中表达的现实主义创作观。(分数:2.00)_13.简谈吉檀迦利对“梵我一体”境界的具体体现。(分数:2.00)_三、论述题(总题数:3,分数:6.00)14.分析古希腊神话与基督教对西方文学的影响。(分数:2.00)_15.分析 19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中“小人物”主题的演变和深化。(分数:2.00)_16.结合你所熟悉的欧美作品,分析后现代派文学在艺术上的基本特色。(分数:2.00)_2012年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外国文学史)真题试卷答案解析(总分:32.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

3、名词解释题(总题数:8,分数:16.00)1.阿纳克里翁体(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阿纳克里翁是古希腊文学中独唱体抒情诗的代表作家。公元前 8世纪到公元前 6世纪,希腊文学的主要成就是抒情诗和寓言。抒情诗源于民歌,它是伴着音乐歌唱的。抒情诗有多种体裁,主要有双管歌(或称哀歌)、琴歌和讽刺诗等,其中琴歌的成就最大。琴歌以竖琴伴奏,分为独唱体和合唱体。阿纳克里翁就是独唱体的代表。阿纳克里翁的诗往往歌颂生活的乐趣,歌颂大自然,歌颂爱情,以清新、优美、形式完整取胜。这种诗后来被称为“阿纳克里翁体”。)解析:2.贝奥武夫(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英国古代史诗,是欧洲流传至

4、今最完整的一部史诗,共 3100余行。5 世纪时已开始口头传诵,约 8世纪时用中世纪英语成书。讲的主要是勇士贝奥武夫与怪物格伦德尔搏斗,使其断臂而死。怪物之母为子复仇,又被他追踪杀死。后来他做了国王。一次火龙来犯,他挺身斩龙,伤重而死。人民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葬礼。 现存的贝奥武夫唯一手稿出于一一个不知名的书记员之手,成稿时间为10世纪早期。贝奥武夫反映的是北欧人氏族社会阶段在大陆的生活。史诗中现实成分和神话因素交织在一起,以传说和幻想的形式反映氏族制末期的社会现实,具有很高的认识价值。贝奥武夫的英雄主义精神和高贵品质,体现了氏族社会末期人民理想英雄的特点。)解析:3.古今之争(分数:2.00)_

5、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7 世纪末叶法国文学界发生了一场关于崇古与崇今的争论,文学史上称为“古今之争”。这场争论时起时落,一直延续到 18世纪初年。一方坚持厚古薄今,另一方主张厚今薄古,两派文人学者意见冲突,反复争辩,相持不下。 法国文学界的古今之争由来甚久,到了 17世纪末年爆发为比较激烈的冲突。1660 年左右,有人以基督教奇妙事迹为题材写作长篇史诗,这是对崇敬和摹仿希腊罗马古代文学的传统精神的一贯主张采取了公然对立的态度,因而招致非议。1680 年左右,关于纪念性建筑物上的铭文以及艺术作品上题签应当用拉丁文还是用法文的问题,引发了争论。当时有一位学者给在凡尔赛宫展出的名画用法文写了题签,

6、立刻被人斥为胆大妄为。在著名的文学评论家、诗人布瓦洛的干涉下,法文题签一律撤换为拉丁文题签。1687 年 1月 27日,文学家沙尔佩罗在法兰西学院朗诵他的诗作路易大帝的世纪,肯定现代作家并不比古代希腊罗马作家逊色。这个大胆的意见立即引起文学界的权威人士布瓦洛、拉?封丹、拉辛、拉布吕耶尔等人以及若干著名学者的反驳。站在佩罗一边的有著名作家丰特奈尔,还有法兰西学院的大部分院士,以及社会上有学问的女士们。双方对垒,陆续发表战斗性的诗歌、文章、专著,互相驳斥、讽刺、攻击。直到 1713年,古今之争的风波尚未完全平息。但是这场争论的最后胜利者是厚今派,而且后来的历史事实证明他们的胜利是决定性的、持久的胜

7、利。 古今之争的出现,标志着古典主义的衰落。厚今派是当时进步思想在文学上的反映。厚今派的兴盛预示着 18世纪启蒙思潮的来临。)解析:4.托尔斯泰主义(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在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思想中,除了对现实的无情批判以外,还热切宣扬悔罪、拯救灵魂、禁欲主义、“不以暴力抗恶”、“道德上的自我完善”等观点,宣扬一种属于托尔斯泰自己的宗教“博爱”思想,人们称之为“托尔斯泰主义”。总结起来托尔斯泰主义的主要内容是:道德的自我完善,不以暴力抗恶,博爱。)解析:5.非个性化(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艾略特认为,19 世纪主观主义的一种表现就是使作品成为作者个人表现

8、的东西。他指责浪漫主义把个人与外在现实割裂开来,无法与现实保持联系,主客观之间的巨大鸿沟使得诗人不能够认识自己,最终导致了唯我论。为了克服浪漫主义诗人的个性化倾向,他提出了非个性化理论。“非个性化”这个术语来源于法国批评家古尔蒙特使用过的一个化学催化剂的比喻,他把诗人的心灵比喻为白丝金,当在一个装有氧气和二氧化碳的瓶中放入白丝金时,这些气体就化合成硫酸。从批评的领域来看,非个性化、非人格化的倡导都旨在截断作者与作品及读者的直接关系,使作品成为自足自在的审美文本,即艾略特所说的诗歌不再“纯粹是属于个人的新东西,它只是艺术品自身”。)解析:6.荒诞派戏剧(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第

9、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戏剧界最有影响的流派之一。它兴起于法国,20 世纪 50年代在巴黎戏剧舞台上上演了尤奈斯库、贝克特、阿达莫夫、热内等剧作家的剧作。这些剧作家在 20世纪 20年代流行的超现实主义文学影响下,特别是在阿尔托戏剧理论的影响下,打破了传统戏剧的写作手法,创作了一批从内容到形式别具一格的剧作。贝克特的等待戈多就是荒诞派戏剧的代表作。 荒诞派戏剧家提倡纯粹戏剧性、通过直喻把握世界,他们放弃了形象塑造与戏剧冲突,运用支离破碎的舞台直观场景、奇特怪异的道具、颠三倒四的对话、混乱不堪的思维,表现现实的丑恶与恐怖、人生的痛苦与绝望,达到一种抽象的荒诞效果。在艺术上有以下特点: (1)反对戏剧

10、传统,摒弃结构、语言、情节上的逻辑性、连贯性。 (2)通常用象征、暗喻的方法表达主题。 (3)用轻松的喜剧形式来表达严肃的悲剧主题。)解析:7.苏菲派文学(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苏菲派是伊斯兰教内部的一个神秘教派,强调以个人的主观直觉和内心体验来感受真主。苏菲派思想对伊斯兰细密画等艺术和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伊斯兰细密画方面受其影响形成独特的时空观、色彩观,而文学方面受其影响则产生了以鲁米为代表的苏菲派诗歌。)解析:8.新思潮派(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文学流派之一,又称新现实主义或新技巧派。19 世纪末至 20世纪初在日本继白桦派之后兴起。通常指第三次和第

11、四次复刊的新思潮杂志的同人。代表作家有芥川龙之介、菊池宽、久米正雄、丰岛与志雄和山本有三等。其特点是既反对自然主义纯客观的描写方法,又怀疑白桦派文学的理想主义。他们认为文学作品可以虚构,强调题材的多样性,十分讲究写作技巧,注重艺术形式的完美。然而,这派作家的创作又不同于永井荷风、谷崎润一郎所提倡的新浪漫派、唯美派或颓废派文学。他们认真地审视人生,把握现实,在反映现实的同时,赋予自己笔下的一切以新的意义,理智地加以诠释,所以他们有时也被称为新理智派。)解析:二、简答题(总题数:5,分数:10.00)9.结合堂吉诃德,谈谈文艺复兴时期西班牙文学的特征。(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

12、)在文艺复兴时期韵西班牙,骑士小说非常风靡。所以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借用了骑士小说这种体裁,时而针砭时弊,时而描绘荒诞的游侠行径,时而热情歌颂,时而冷嘲热讽,使得这种体裁具有了丰富的社会内容。他戏拟骑士小说的写法和口吻,构成他叙述的语言和基调。在结构上以主仆游侠历程为主线,穿插各自独立又与主题相联系的故事作为补充,加深了主题的深度与广度。 (2)就文学的文化主旨精神而言,当时的西班牙文学与当时的哲学、科学、艺术等领域一样,对人的关注成为这一时期文学文化精神的核心。它反对中世纪封建教会鼓吹的以神为本,主张以人为本,肯定人的价值与尊严。如只要不提骑士道,堂吉诃德的谈吐和应答都十分高明,他是一个学识渊

13、博的学者,他的见解高出周围的人,他对社会的批评,对战争、法律、道德、文学艺术的看法具有远见卓识,闪耀着人文主义的思想光辉。 (3)由于文学精神的根本性变更以及题材与主题的根本性转换,文艺复兴时期的西班牙文学的艺术风貌发生了极其深刻的变化。展示人的精神世界、情感特征、欲望要求等成为这时文学的基本艺术追求。在中世纪的文学中,干瘪、僵化、苍白和死气沉沉的人物形象,逐渐被有情有欲、生机勃勃的人物形象所取代。堂吉诃德时而清醒时而糊涂,时而在谈吐中流露睿智,时而又成了乱冲乱杀的疯子,这些极端矛盾的表现集中在他一个人身上,就构成他的复杂、丰富、多面的性格。这是作者塑造出的一位新旧交替时代复杂而矛盾的典型人物

14、,是作者本身世界观矛盾的反映,也是西班牙文艺复兴中人文主义的弱点的反映。)解析:10.简论浮士德对新的“人学体系”的构建。(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从文艺复兴运动开始至启蒙运动终结,欧洲进步文学是在对封建神学体系的不断否定中显示出和不断完善着其人学精神内涵的。“人学”,首先表现在与“神学”的对立上。浮士德开始写作于 1775年,最终完成于 1831年,通过精湛的艺术构思,表现了与神学体系完全不同的对世界本原、运动规律以及发展过程的全新理解,从而建立了进步资产阶级较为完备的“人学体系”。 首先,在作品的开端,独创了天上序幕。这里主要描绘的是发生在天庭里天帝与魔鬼间的赌赛。歌德实际

15、上是通过这一情节,对神学体系中的“天帝”的内涵给予了革命般的全新解释。这里,中世纪思想观念中以“三位一体”为特征的至高无上的天帝,已成了至善的代表物和化身。这个“天帝”坚信善的“造化之功”,坚定地认为善是人的本性等,都表明了他与宗教神学中的天帝有本质的不同。在这场序幕中,作家也交代了天帝的对立面魔鬼靡非斯特的内在特征。他所代表的“至恶”由于与天帝所代表的“至善”构成矛盾的统一体,这样,“至恶”同“至善”一样,也成了创造世界万物的另一本原。由此推及,可以看出,在歌德所创造的崭新的思想体系中,至善与至恶之间的矛盾、斗争,成了万事万物运动、发展的原动力,并用此取代了中世纪神学体系中的上帝。这也就是说

16、,在回答世界本原的问题时,歌德完全抛弃了中世纪的神学观点,把宇宙间的各种对立,社会(包括精神领域)中的各种矛盾,都抽象为道德上的善与恶的斗争,看成是受至恶至善斗争所制约的过程,是至善至恶斗争的反映。 其次,诗歌开篇,年迈的浮士德因对书斋生活倍感厌腻想要追求新生,于是答应与靡非斯特一道去经历人生,并约定:“当我(浮士德)对某一瞬间说出:你真美啊,请停一停!就随你把我套上锁链,我心甘情愿走向沉沦!那时就可以敲响丧钟,你就满了服役的期限,钟会停止,针会坠落,我的寿数便算已耗完!”他们的契约虽然有魔鬼的引诱,但字句间都显示出人的判断力。告别了书斋生涯的浮士德与靡非斯特一起经历了四段人生爱情生涯、政治生

17、涯、艺术生涯和事业生涯。应该说,每一段人生的开始都是浮士德主动做出的选择,在对玛格丽特的爱情追求中,他甚至不顾靡非斯特的为难迫不及待地要求魔鬼“把这姑娘给我弄来”。在政治生活中,他由一个被诱惑者变为一个诱惑别人的人,他指责魔鬼道:“伙计,是你自己考虑不周,没充分估计你那把戏的后果。既然咱们已经使他富裕起来,就不能不给他声色犬马之乐。”诗中的浮士德是主人,而靡非斯特虽属神类却不过是人的奴仆,主人在吩咐命令奴仆的时候也显示出了人的主动性与判断能力,不管这种决断是对还是错,至少人已经不是一个跪拜在地等候裁决的附庸体了。 最后,歌德在诗中还对上帝耶稣人这一关系模式做出更大突破,他抛弃了基督耶稣这一人神

18、中介,把人一浮士德抬高到与耶稣平起平坐的地位。第一部“城门前”一幕里,作者在以瓦格纳(浮士德的助手)的口吻盛赞浮士德的一段文字中明确地表示了这一观点,瓦格纳说:“父亲急着让孩子识君(指浮士德)尊颜,人人挤到您跟前,向您请教,琴停止了拉,舞停止了跳。民众列队将自己的恩人迎候,还兴奋得向空中抛甩便帽,差一点儿就对您双膝跪下,就像是迎面碰见圣体来到。”这一描述无疑是迎接基督的声势,而圣体,更是象征耶稣基督的身体,被基督徒视为无比神圣,每当遇到神职人员捧着圣体的游行队伍到来时,人们都要下跪。作者对以浮士德为代表的有创造力、有判断力、有坚定不懈追求精神的人待之以耶稣的圣礼,意在说明,这样的人理应有与耶稣

19、同等的地位。既然如此,被启蒙的人也不再是束手等待被耶稣拯救的羔羊,而是自我奋斗、争取自救的生命个体。 可以说歌德的努力使自文艺复兴以来对神学体系的否定达到了真正的系统化、理论化程度。在这种新的体系中,无论从宇宙万物的发展动力,还是社会发展过程乃至人的精神发展过程本身,神都完全让位给了人和人的世界,构建起了新的“人学体系”。)解析:11.简析“自然意象”在浪漫主义诗歌中的体现。(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意象是诗歌中极其重要的因素,是诗歌艺术的基本符号。充满“自然意象”的浪漫主义自然诗就体现了崇高的美学思想。 在西方美学史或艺术史中,自然诗的地位很卑微,直到 18世纪末 19世纪初

20、的浪漫主义运动中,浪漫派诗人们提出“返回自然”的口号,自然诗才在西方逐渐多了起来。刚性美如高山、大海、狂风、暴雨、沉寂的夜和无垠的沙漠等。西方诗人所爱好的自然是大海,是狂风骤雨,是悬崖峭壁等。表现在诗歌自然意象方面,诗中表现力与量的意象居多。就山的意象而言,浪漫主义诗歌中往往是巍峨耸立、居高临下的山的形象。而高山的意象又往往伴随着水的意象,例如:拜伦的哀希腊中的诗句“起伏的山峦望着马拉松马拉松望着茫茫的海波”;华兹华斯丁登寺旁的诗句“长长的五个冬天!我终于又听见这水声,这从高山滚流而下的泉水”。就水的意象而言,浪漫主义诗歌中则多为波涛滚滚、海浪汹涌、具有无比威力的大海、河流形象,如拜伦的记游诗

21、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中的诗句:“你是心惊于巨浪的狂暴,还是胆战于狂风的肆虐?”在其哀希腊中,拜伦也多次涉及有关海、瀑布、河流等水的意象,如“你听那古代的英魂正像远方的瀑布一样喧哗”,“让我登上苏尼河的悬崖在那里,将只有我和那海浪”。就风的意象而言,浪漫主义诗歌中的狂风有要扫荡一切的气势,如雪莱西风颂中的西风,它是破坏者兼保护者,引起地震、天翻和海啸。西风的意象以横扫千斤的威力使诗歌饱含了充沛的革命精神:“豪迈的精灵,化为我吧,借你的锋芒,把我的腐朽思想扫出宇宙,扫走了枯叶好把新生来激发:凭着我这诗韵做符咒”。在其抒情诗哀歌中,他借狂暴的风的意象表达了对社会上人压迫人现象的不平和愤恨:“号啕大哭的

22、粗鲁的风,悲痛得失去了声音;横扫阴云的狂野的风,彻底把丧钟打个不停”。这些独立的意象都表达了风的磅礴气势和狂野精神。 浪漫主义最早的旗手华兹华斯就是一位专注于大自然的诗人,他诗歌中所描绘的山川大泽、花鸟草木,都给人一种安和静谧之感。在他的自然诗中,诗人追逝童年的天真欢乐,思考社会、人生,表现自己对理想的追求。他的自然诗歌将自己融人自然,达到了物我交融的境界。华兹华斯在 1802年和 1825年分别创作了同一题材的两首诗致云雀。在 1802年所创作的第一首致云雀中,诗人以云雀为咏叹对象,对云雀作了细致的描写:“带我上,云雀呀!带我上云霄!唱呀唱,唱呀唱,唱得你周围的云天一片回响”在诗人的心里,云

23、雀是欢乐的向导,是幸福的使者。云雀的歌声代表了大自然的呼唤,诗人在云雀身上看到了自由,而这种自由鼓舞着诗人去寻找属于自己的自由,诗人与这大自然的精灵达成了心灵的共通与和谐。 浪漫主义文学本来就提倡“返回自然”,大量“自然意象”的运用更加体现了浪漫主义文学的创作原则与创作特征。)解析:12.浅谈巴尔扎克在人间喜剧中表达的现实主义创作观。(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巴尔扎克是 19世纪欧洲最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的人间喜剧内容丰富,规模宏伟,描写了 19世纪前半期法国社会的广阔生活,揭示了时代的本质,反映了资产阶级取代封建贵族的历史进程,成为法国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作为 19世纪

24、欧洲文学的一座丰碑,人间喜剧在艺术上的最大贡献,是丰富和发展了现实主义创作手法,把西欧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推向了最高峰。 (1)从社会研究的视角,用小说全面、深刻、形象地反映他所处的时代。 人间喜剧所描绘的生活画面非常广阔,当时社会的各个阶层、各个领域甚至是某个角落的生活,都在其中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展现。然而,巴尔扎克的成就,不仅仅在于他的创作具有百科全书的规模,更为重要的是,他把小说创作提到了社会研究的高度,用小说全面深刻地反映他所处的那个时代。 (2)从描写技巧上,创新典型形象塑造的方法。 首先,以大量生动逼真、精细入微的环境描写反映人物性格形成发展的典型环境,是人间喜剧在艺术上的一个重要特色

25、。巴尔扎克的环境描写是个性化的,是为活动于其中的人物服务的。巴尔扎克把环境分为物质环境、阶级关系、时代背景三个部分,写它们对人物性格的影响甚至决定性的作用,这就不仅描写了人物在“干什么”,而且揭示了人物“为什么这么干”的深刻原因。 其次,通过传神的外貌描写、个性化的语言、逼真的细节以及夸张的手法突出人物性格特征。在巴尔扎克以前,还很少有人像他那样注重人物外形描绘,而巴尔扎克笔下的肖像画往往能使人物像浮雕一样凸显出来。伏脱冷的外形描写就把一位冷静务实、精明强干、冷酷强悍的强盗头子活生生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写米旭诺小姐的肖像也很传神,寥寥数语,不仅使人看到,而且使人感到,甚至是摸到这个老姑娘从外到内

26、的疲乏、干瘪、憔悴。 再次,用逼真的细节描写传神地反映人物性格也是巴尔扎克塑造人物的重要手段。比如,高老头吃面包时先用鼻子嗅嗅,这个细节就很符合老面条商的身份,是一种习惯动作。写老葛朗台临终前抓抱镀金十字架的细节简直是神来之笔,把葛朗台爱钱甚于爱命的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入木三分。 最后,首创了人物再现法,以完整的人物形象,多角度地反映社会生活。据统计,在人间喜剧的 2400多个人物当中,在几部甚至几十部小说中一再出现的就有 400多个,这些人物在许多不同的小说中一再出现,明确地交代了他们各个不同的生活阶段。这些人物或直接或间接地联系着各种社会关系,受着社会的制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是各种社会关

27、系的总和。人物再现法是巴尔扎克的创造性手法,是他对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一大贡献。 (3)从经济角度反映社会变革和阶级关系。 为了创作出切实可信的风俗史,巴尔扎克在作品中对社会、阶级、家庭以及个人的经济方面给予了极大的重视,不论是资本家、高利贷者、大大小小的贵族,还是农民、小商贩,都力图详细地交代他们的经济情况。巴尔扎克认识到经济因素对政治局面的巨大影响,别出心裁地从经济角度来反映社会的重大变革,不仅大大地拓展了文学的表现范围,而且更加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使作品具有历史的真实感。 人间喜剧的艺术成就是巨大的,它在各个方面都对现实主义小说的发展作出了伟大贡献,不愧为人类文化宝库的珍贵遗产,具

28、有不朽的艺术魅力。)解析:13.简谈吉檀迦利对“梵我一体”境界的具体体现。(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吉檀迦利是泰戈尔中期诗歌创作的高峰,也是最能代表他思想观念和艺术风格的作品。这部宗教抒情诗集,是一份“奉献给神的祭品”。风格清新自然,带着泥土的芬芳。泰戈尔向神敬献的歌是“生命之歌”,他以轻快、欢畅的笔调歌唱生命的枯荣、现实生活的欢乐和悲哀,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前途的关怀。 “吉檀迦利”是孟加拉文的音译,意思是奉献。诗人认为,宇宙的最高本体是一种精神实体,被称为“梵”,而梵也就是神,他无行无影但又无所不在。人们只有达到与梵即神的完全合一的境界,才会真正感到快乐和幸福,神虽然无行无影但

29、却无所不在,因而可在现实生活的范围内去追求。诗人追求的这种“梵我一体”的理想境界在吉檀迦利中得到了完美的体现。 在吉檀迦利里,诗人自始至终在寻找神,表现了期盼与神相会、与神结合最终达到与神合二为一的急切心情。在第 103首诗中,这种急迫的心情表现得更为集中,他要把自己的一切全部献给神,完全与神融为一体。为了充分表达这种急迫心情,诗人运用了一系列形象的比喻,例如:把自己的全部心灵比为七月的湿云,带着未落的雨点沉沉下垂,在上帝的门前俯伏;把自己的所有诗歌比为聚集起不同调子的一股洪流,而把上帝比为他所倾注的静寂大海;把自己的全部生命比为一群思乡的候鸟,日夜飞向它们的山巢,而把上帝比为它启程回归的永久

30、家乡。 在吉檀迦利里,诗人为了追求与神合二为一,“梵我一体”的理想境界,不断地热烈追求,可是这种境界似乎很难达到。这种求而不得的无限痛苦,在好几首诗里以不同形式反复出现。在第 43首诗里,神已经自动进入诗人心里,可是诗人未曾注意,所以没有留下什么印象,这种事后感觉茫然的心情被表现得淋漓尽致。在第 50首诗里写的是神来到以后,向诗人求乞,可是诗人吝啬,没有献出自己的一切,仅仅“从我的口袋里慢慢地拿出一粒最小的玉米献上给你。但是我一惊不小,当我在晚上把口袋倒在地上的口寸候,在我乞讨来的粗劣东西之中,我发现了一粒金子。我痛哭了,恨我没有慷慨地将我所有郜献给你”。在经历了炼狱般的痛苦之后,尽管达到合二

31、为一的理想境界异常困难,但由于诗人一直不肯懈怠,始终热烈追求,所以有时候居然能够如愿以偿,达到了这种境界,诗人感到了异乎寻常的快乐。在第 65首诗中,神通过他的眼睛观察世界,通过他的耳朵静听世界,通过他的心灵感觉世界,如潺潺溪流舒缓地滋润心田,给人以美的享受、智的启迪。 除了这种涛人从未有过的快乐之外,诗人觉得他的世界无限美好,充满了美,充满了爱。总之,泰戈尔在吉檀迦利里追求的是与神结合的理想境界,也就是所谓“梵我一体”的理想境界;而这种追求也正是泰戈尔哲学观的艺术体现。)解析:三、论述题(总题数:3,分数:6.00)14.分析古希腊神话与基督教对西方文学的影响。(分数:2.00)_正确答案:

32、(正确答案:(1)古希腊文明有 3000余年的悠久历史,是世界古代文明的源头之一。在这片土地上孕育而生的古希腊神话色彩斑斓、想象奇特。“不和的金苹果”、“伊阿宋取金羊毛”、“潘多拉之盒”、“特洛伊木马”,等等,无不反映了古希腊人张扬的个性和丰富的想象力。西方许多著名作家直接引用,或以其为创作素材而融人自己作品的情节或人物性格中,或在潜意识中受其影响。总之,古希腊神话对西方文学作品有着很深刻的影响。 古希腊神话对古罗马文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古罗马神话是在继承古希腊神话传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重点也是解释天地产生、宇宙与人的起源、神的由来、各种自然现象,等等。随着希腊文化影响的深入,古罗马神话从

33、内容到形式都经历了希腊化的过程。古罗马神话可以看成是古希腊神话的译本,大多故事情节雷同,只是把神的名字改成了拉丁文名字。连大诗人奥维德的作品变形记都全部取材于古希腊罗马神话,他以丰富的想象和精彩的描写,把 250多个故事按时间顺序贯穿起来,其中穿插了一些历史事件,成为古希腊罗马神话故事的权威性著作,对文艺复兴时期的许多作家、艺术家的创作产生了一定影响。 在宗教文学占统治地位的中世纪欧洲文学中,希腊的神话人物也出现在了文学作品中。但丁在神曲地狱篇里让使用木马计的奥德修斯讲述了自己的经历,反映作者歌颂真理、追求个性解放的一个侧面,使人们看到了新时代的曙光、新思想的萌芽。 古希腊神话对西方文化最重要

34、的影响在于神话中体现的这种人本精神对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潮的影响。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的思想体系,主张人要从中世纪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肯定现世生活,歌颂世俗的享乐与欢乐,反对教会宣扬的来世思想和禁欲主义,鼓吹个性解放,要求意志自由,提倡尊重人、关怀人,要求人人平等。这些观点都是古希腊神话的人本精神在 1416世纪欧洲的复兴与延续。 19 世纪的浪漫主义诗人对绚丽多彩的古希腊神话更是赞不绝口。如雪莱的阿波罗颂和潘之歌中借用神话人物抒发了自己忧愤的思想感情。济慈以古希腊神话中美少年恩底弥翁和月亮女神恋爱的故事为创作题材创作了长诗恩底弥翁,表达了他对至善至美的爱情与幸福的追求。 20 世纪后,社会

35、矛盾日益尖锐,文明的堕落、理想的崩溃、信仰的瓦解、道德原则的衰败,使人们渴望新的美好而又有意义的生活方式和精神文明。西方文学家们喜爱借用意味深长的神话故事来抒发苦闷和愤慨,抨击现实生活中的不合理现象。英国诗人、戏剧家、评论家艾略特的长诗荒原被文学评论家誉为 20世纪西方文学的划时代作品,诗中就是运用了大量的神话传说把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欧洲比拟成一片荒原,表现了欧美知识分子忧郁绝望的情绪。 古希腊神话经历了丰富的时代变迁和历史风云,几乎成为希腊乃至欧洲一切文学和艺术活动的基本素材。它从传说进人故事,从故事进入戏剧,最后进入通行全希腊的史诗,而且还在古罗马文化中生根发芽成为全欧洲的文化宝藏。今天,

36、西方的小说、诗歌以及戏剧等文学创作都在传世的古希腊神话中汲取营养,这些令人心旷神怡或动人心弦的故事给了文学家们创作的灵感和源泉,给他们的作品增添了魅力和神韵。古希腊神话必将以其绮丽的想象继续对西方文学起着重大的影响。 (2)基督教对西方文化的影响是广泛而又深远的,在光辉灿烂的西方文明史上,人们到处可以看到基督教留下的痕迹。基督教十分深刻地影响着大部分西方人对人生的态度,它反映着人们对自身、对世界的认识和理解。任何一种宗教在其原始信仰形成以后,必然会变成一种集体无意识积淀下来,在特定的个体身上得到映现并影响着个体。 比如,当基督教在中世纪盛行的时侯,人们崇拜上帝和耶稣,从对耶稣的崇拜推及圣母马利

37、亚,继而演变成对广大妇女的尊敬。在骑士制度下,一个典型的骑士除了酷爱真理、名誉与自由外,还崇拜恋爱。骑士式恋爱成为中古文学中最流行的题旨。在许多韵文传奇中连篇累牍地加以描述。基督教对圣母的崇拜影响了作家对尘世女性的观念。16 世纪,在斯宾塞的仙后中,骑士的爱得以复活,而仙后在诗人笔下几乎如圣母那样得到了人们的崇拜。 不仅如此,基督教对作家世界观的影响还十分突出地在作品中表现出来。基督教宣扬“天国”、“彼岸”说,认为人死后都要进入另一个世界。因而,在西方诗人笔下,爱人们对死后彼此的结合是极为确定的。弥尔顿的悼亡妻和勃朗宁的展望,都坚信身故后会与亡妻在天国见面,而他们所谓的天国,具有地理的真实性,

38、而不仅仅是精神上象征的存在。 即使是在文学起步很晚的美洲,基督教对北美作家世界观的影响也十分突出,因为北美的文学开初基本是沿袭欧洲的文学传统。如被誉为“美国 19世纪浪漫主义小说之父”的霍桑生长于宗教气氛浓厚的萨莱姆,全家信奉基督教。他的思想受到基督教教义的极大影响。在他的代表作红字里,霍桑把一切不合理的社会观象归结于抽象的“恶”,而这“恶”即是与生俱来的“原罪”。就算是惠特曼草叶集,本是否定传统、歌颂新世界、歌颂自我、肯定个人力量的力作,但有趣的是,“永存”、“复活”等基督观念却也成为它的重要主题。 事实上,由于西方多数作家的世界观受到基督教的影响,“原罪与赎罪”、“末日与来世”、“罪与罚”

39、、“精神与肉体”等一直是整个西方文学创作的主题。甚至有些作品可以说是对基督训诫的直接解释。直到现在,基督教对西方文学的影响依然是非常深远的。)解析:15.分析 19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中“小人物”主题的演变和深化。(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在 19世纪的俄国文学中,俄国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们塑造了一些可怜的小官吏、小公务员,或者是其他一些生活在城市底层的地位卑微的小市民和平民出身的穷知识分子的形象。这些人由于他们极端卑下的处境和生活上的孤苦贫困,在社会上备受欺凌,在生活中经常遭受奚落和嘲笑。他们自己由于长时期地生活在这样的境遇里,早已养成了一种逆来顺受、忍气吞声和儒怯胆小的性

40、格。在人们的心目中,他们似乎已经成为被侮辱与被损害的可怜虫的等同体。这就是俄国文学中的“小人物”形象。 “小人物”这一文学形象在俄国文学中最早出现于普希金的短篇小说驿站长。在这篇小说里,普希金描写了一个穷愁潦倒的十四等文官驿站长维林的形象。普希金通过这篇作品,突破了当时俄国文坛上贵族文学的樊篱,第一次为读者揭示出小人物善良而又痛苦的内心世界,使一向默默无闻的小人物从此登上了这个国家文学的殿堂。因而,高尔基把这篇小说看作“开创了俄国文学中的现实主义”的开山之作。 正是在普希金的开拓和影响下,才产生了后来的一系列优秀的俄国作家们以小人物为中心的文学作品。首先是果戈理的文学创作活动。他在普希金的直接影响之下,写出了狂人日记和外套等名篇,其中分别塑造了小公务员狂人和九品文官巴什马奇金这两个小人物形象。在普希金和果戈理的这一文学传统的影响下,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写出了以小人物为主人公的中篇小说穷人,作品中生动感人地描写了小公务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大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