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2012年云南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真题试卷及答案解析.doc

上传人:eastlab115 文档编号:1381060 上传时间:2019-12-0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类试卷】2012年云南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真题试卷及答案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考研类试卷】2012年云南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真题试卷及答案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考研类试卷】2012年云南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真题试卷及答案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考研类试卷】2012年云南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真题试卷及答案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考研类试卷】2012年云南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真题试卷及答案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12 年云南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真题试卷及答案解析(总分:16.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简答题(总题数:5,分数:10.00)1.简述“经验一功能学派”的主要特征。(分数:2.00)_2.简述大众传播与“头脑中的世界”的关系。(分数:2.00)_3.简述客观性作为新闻职业理念的内涵。(分数:2.00)_4.简述传播职业道德的主要特征。(分数:2.00)_5.英国报业投诉委员会的主要特征。(分数:2.00)_二、论述题(总题数:2,分数:4.00)6.试论跨文化传播中发生冲突的类型和解决冲突的方式。(分数:2.00)_7.试论造成目前中国法制报道存在的问题和改

2、进的措施。(分数:2.00)_三、案例分析题(总题数:1,分数:2.00)8.卡扎菲死后,全球很多媒体都以他的死为头版头条,同时配发了他的死亡照片。请运用新闻传播相关知识和理论进行分析。 (分数:2.00)_2012 年云南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真题试卷答案解析(总分:16.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简答题(总题数:5,分数:10.00)1.简述“经验一功能学派”的主要特征。(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经验一功能学派”,又称为传统学派,是西方传播学的主要学派,尤其是指以美国学者为代表的主流传播学,主要代表有:拉斯韦尔、拉扎斯菲尔德、霍夫兰、施拉姆等。

3、该学派主张从经验事实出发,运用经验性方法观察研究传播对象,并具有重要特点:一是实用主义为研究目的,二是多元主义的社会观。 具体来说,“经验一功能学派”的特点有三个方面: (1)在方法论上,经验学派采取经验主义立场,主要采用量化和实证方法来考察传播现象。 (2)在社会观上,经验学派坚持多元主义观点,否认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支配关系,强调社会是一个由多元利益相互竞争、相互制衡的共同体,认为传播学的首要任务是通过改进传播机制来实现社会管理。 (3)在传播观上,经验学派的研究兴趣主要集中在传播与人的行为问题上,着意探索如何通过传播来控制和修正人的行为,在研究目的上持实用主义态度,焦点集中于考察微观、个人

4、层面的传播过程,尤以传播的说服效果为核心领域。)解析:2.简述大众传播与“头脑中的世界”的关系。(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大众传播最重要的影响不是对个人或群体的微观影响,而是通过制造信息环境,影响我们关于世界的想象。李普曼认为,现代社会大众传播极为发达,人们的行为与三种意义上的“现实”发生着密切的联系:一是实际存在着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现实”;二是传播媒介经过有选择地加工后提示的“象征性现实”(即拟态环境);三是存在于人们意识中的“关于外部世界的图像”,即“主观现实”。人们的“主观现实”是在他们对客观现实的认识的基础上形成的,而这种认识在很大程度上需要经过媒体搭建的“象

5、征性现实”的中介。经过这种中介后形成的“主观现实”,已经不可能是对客观现实“镜子式”的反映,而是产生了一定的偏移,成为了一种“拟态”的现实。大众传媒向人们提示的社会生活景象只是一种“象征性现实”,但由于人们很少加以怀疑就接受了这些媒介内容,所以这种“象征性现实”对人们认识和理解现实世界发挥着巨大的影响。也正是由于大众传媒内容组织上的倾向性和受众信息接受上的盲目性,导致了人们心目中所描绘的“主观现实”与客观现实之间存在着巨大偏差。同时,这种影响并不是在短期内以明显的方式形成的,而是要经过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培养”的过程。而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是根据“主观现实”指导自己的行为。)解析:3.简述客

6、观性作为新闻职业理念的内涵。(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新闻客观性原则可分为两个层面:一个是理念层面,一个是操作层面。作为一种理念,客观性是指在工作之前,新闻从业者的脑子的一种对这个职业的认识要向公众客观地、不带偏见地报告事实,而且相信能够把事实和关于事实的价值(对事实的评价)分开。 新闻客观性作为一种理念,具体内涵为以下几个方面: (1)诚实。在报道事实之前,新闻记者应该是一张白纸,事实该是什么样就描绘成什么样,不能随便添加个人的好恶在其中。 (2)超脱、平衡、公正地对待事物。不论事实和记者有没有利益、感情的关系,记者都应当做到超脱,要站在第三者的立场上去看待问题。 (3)无党

7、派色彩,不抱成见或持偏见、不固执己见。在报道事实时,不论事实是令人愉快的,还是令人不愉快的,记者都要克制自己既定的看法,尽可能按照事实的本来面目去报道。这里是指报道之前的指导思想或者理念。 (4)不牵扯个人利益。如果事实涉及个人利益,记者应尽可能跳出个人利益的圈子,从职业角度衡量和报道事实。 (5)只相信事实,怀疑出于价值观的别人的判断,努力将二者分开。在报道之前,记者遇到的事物包括事实本身,还有关于事实的别人的价值判断,两者常常混在一起。记者应该时刻提醒自己把两者分辨清楚。 【相关链接】客观性在操作层面的含义:第一,将事实与意见(包括价值判断)分开;第二,以超脱情感的中立观点表述事实,在报道

8、的时候,尽量选择中立的词语来表述事实;第三,努力做到公平和平衡,为事实涉及的各方提供应答机会。)解析:4.简述传播职业道德的主要特征。(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传播职业道德是对传播者职业行为的善恶要求、评价标准和价值导向,主要是以行为准则和行为规范的形式表现出来的。传播职业道德的主要特征主要有三个方面。 (1)传播职业道德同普遍道德一样,是一种由经济基础决定的上层建筑,由社会存在决定的社会意识形态,因而它的内容和形式,最终都取决于社会存在,取决于社会的物质生产方式。 (2)传播职业道德较之其他职业道德,具有更为鲜明的阶级性和更为强烈的政治色彩。传播事业的社会教化功能和舆论导向功

9、能,决定了它在社会生活中所处的特殊地位。正是因为此,传播职业道德作为调节传播关系和规范传播行为的一种社会意识和规范形态,同教师、医生、商人等其他职业道德相比,就更接近于政治。 (3)传播职业道德是对传播活动的一种特殊的调节规范体系。在约束传播从业人员的职业行为和处理传播工作中的各种社会关系方面,传播职业道德不同于其他任何一种规范形态,它是通过自律的方式发挥作用的。 综上所述,传播职业道德的本质特征在于:它是根植于社会的经济基础而决定于传播事业的性质,依靠传播工作者的内心信念、社会舆论和传统习俗进行善恶评价,用以调节传播关系和规范传播行为的一种社会道德现象。)解析:5.英国报业投诉委员会的主要特

10、征。(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英国报业投诉委员会,简称 PCC,成立于 1991 年,是英国报业的一个全国性新闻仲裁机构,也是国际上最具代表性的新闻自律组织之一。PCC 的任务是处理公众对英国报刊内容的投诉。PCC 以调解方式处理投诉,如果不成功,便会对投诉做出调查和裁决。PCC 的裁决限于道义上的自律,对当事双方并不作经济惩罚,但犯错报刊需在显著位置刊登裁决全文。成立 15 年来,PCC 显著地改善了英国的报业生态,得到了社会各方面的肯定。 PCC 的主要特征包括两个方面: (1)保证独立的组织架构 PCC 的前身是 1953 年成立的报业评议会。评议会成员全部来自新闻界,没

11、有行业外人士的参与,这样的评议会难免会对新闻界有所庇护,在很多方面也表现出懦弱与无能。后来评议会吸收了 20的业外人士,但情况改善不大,公众认为它更像新闻界的“斗士”而非公众利益的“护卫犬”。1990 年的考尔卡特报告指出:报业评议会的核心问题在于它对保护新闻自由和谴责新闻滥用权力之间的矛盾。PCC 充分吸取了这一教训,组织架构的设置以保证独立性为前提,投诉、准则的制定、人事、财政、监督等各方面都由专门部门行使功能。 (2)“快速、免费、公正”的投诉服务 PCC 的口号是“快速、免费、公正”(Fast、Free、Fair)。相比冗长费时、花费高昂的司法体系,PCC 的完善服务使公众(尤其普通百

12、姓)的投诉得到满意的解决,也有效地降低了新闻官司的数量。)解析:二、论述题(总题数:2,分数:4.00)6.试论跨文化传播中发生冲突的类型和解决冲突的方式。(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跨文化传播指的是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体、群体或组织之间进行的交流活动。作为人类传播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跨文化传播与各种文化信息在时间和空间中的流动、共享和互动过程相关联,涉及到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发生的信息传播与人际交往,以及人类各个文化要素的扩散、渗透和迁移。因而,在跨文化传播中,冲突是不可避免的。 首先是物质文化冲突。在跨文化传播中,物质技术:是最外层的东西,相对而言,物质技术层面的文化最容易

13、引起变化,也最容易被人们触摸和感受到。当文化发生冲突时,低文化系统的物质技术最先受到冲击和压力,会受到其他文化的排斥和抵制。如跨文化传播活动中,一国引进别国的先进物资设备、技术、资金及先进的管理经验,便会对本国原有的物质文化产生冲击。 其次是制度文化层面的冲突。当物质文化受到挤压:和冲击后,与其相连的社会制度必然也要引起相应的反应,这就是社会制度的改变。在跨文化传播中,他国的经济体制与政治体制也会对一国产生冲击和压力。 最后是精神文化层面的冲突。当前两个层面的东西变化后,接着必然触及到文化的核心层面即文化的思想观念层面,最后导致整个思想观念即文化价值观的变化。在跨文化传播中,精神文化的冲突是不

14、可避免的。 为使跨文化传播更加顺畅,促进各国间相互交流与发展,应当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这些冲突。 第一,求同索异,开展文明对话。21 世纪是一个多元文明的时代,不同的文明和文化相互接触是不可回避的事实。这就需要各国以积极的态度走出去,主动开放、主动接触,寻求多元文化相同的特质,作为平等共处的基点。求同是接触的方式,索异才是走出去的目的。只有深入探索研究异质文化,博采众长,汲取精华,去充实国家的内在文化,文化才会有新的内涵和新的生机与活力。同时,还要加强国际文化教育的交流与合作,积极向别国展示自己国家文化的独特资源,促进国家间文化的融通与发展。 第二,抵制“文化霸权主义”,坚持文化多极化。以经济全

15、球化为主载体的全球化运动,西方大国是其领导者,一切游戏规则及准人准出原则都由他们制定,进而对非西方或非发达国家施加影响或压力,形成文化霸权主义。对于文化霸权主义,各国必须坚决抵制,这就需要各国解决好本国文化的传承、维护、建设和发展,也必须同其他国家一道共同遏制文化霸权主义,主导文化向多极化方向发展。)解析:7.试论造成目前中国法制报道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措施。(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法制新闻报道是对新近发生的与法制相关的、有新闻价值的事实的报道。近年来,新闻媒体对于社会生活中一些法制热点问题的关注度越来越高,特别是一些比较重大的案件,新闻报道往往以专题或者跟踪报道的方式进行持续

16、关注,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法制新闻的“走红”,体现了我国民主法制的进步,媒体监督功能得到有效发挥。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媒体报道自身出现了一些问题并对正常司法审判活动产生一定消极影响。如何正视这些并解决这些问题,是我们必须面对的。 首先,一些媒体在法制新闻的报道上存在着误区,片面追求报纸的发行量,迎合部分人的猎奇心理,追求炒作和“卖点”,过分地热衷于揭露所谓“阴暗面”,单一地强调轰动效应,在新闻价值判断上出现偏差,媚俗化现象比较明显。其次,媒体忽视法制新闻的社会功能,在开展普法宣传、加强执法监督等方面,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有的法制新闻报道浮于表面只是肤浅地停留在对新闻事件的“表象报道”上,从而使

17、法制新闻报道失去了其应有的普及法律、推进我国社会法制化进程的重要社会功能。再次,新闻记者的法律知识和纪律意识淡化,不遵守报道纪律,不会使用“法言法语”,甚至出现报道错误,造成对受众的误导。有些法制新闻报道专业水准不足,或置国家法律于不顾,喜欢进行“揭秘”;或出现一些不符合法律规定的报道和提法,对犯罪嫌疑人进行有罪推定;或对犯罪细节描述过于详细,甚至有“媒体审判”的嫌疑。最后,媒体的采访报道活动在某种程度上会妨碍案件的调查作。 媒体在进行法制新闻报道时要避免消极影响,做到客观、公正、全面并产生积极影响, 应着力于以下几个方面: (1)坚持新闻真实性,按新闻规律办事。新闻报道要以事实为依据。法制新

18、闻对新闻真实性有着特殊要求,法制新闻的传播也有自身规律。媒体对案件的报道要在坚持真实性的前提下,力求报道全面、客观。对于争议性强的案件,不仅要考虑单方民意,也要尽量体现社会各个方面意见。 (2)提高法制新闻记者的专业水平。法制新闻记者不仅要具备一般新闻记者的专业素质,还要具备较扎实的法律专业功底。为了避免新闻记者在报道中出现偏差,避免侵犯当事人合法权利而引发法律诉讼,媒体机构可以设置重大法制新闻稿件法律审查的程序,聘请专业法律顾问对即将刊发的文章进行审查,防止可能影响司法审判或者侵犯当事人权利的报道,做到防患于未然。 (3)法制媒体要加强自律。媒体在对案件报道过程中要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要加强

19、队伍职业道德建设,加强行业自律。新闻媒体应维护司法权威性,依法开展案件采访、报道,在法庭判决前不作定性、定罪的报道和评论,尊重司法程序,不干预依法进行的司法审判活动。 总之,新闻媒体应找准自身定位,加强自身队伍建设,加强自我约束,从而在进行法制新闻报道时发挥新闻监督的积极作用。)解析:三、案例分析题(总题数:1,分数:2.00)8.卡扎菲死后,全球很多媒体都以他的死为头版头条,同时配发了他的死亡照片。请运用新闻传播相关知识和理论进行分析。 (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2011 年 10 月 20 日,卡扎菲死了。这条新闻几乎成了第二天所有国家主流报纸的头版新闻,同时出现的还有卡扎

20、菲的那张“制服被鲜血染红,标志性的头巾不见了,眼睛还是睁开的”,看似还活着实际已经死去的照片。这样大规模、大尺度、步调一致地刊登尸体照,在近十年来的世界报界还是前所未有的。这种集体突破新闻图片使用道德底线的现象值得研究。 诚然,卡扎菲之死具有极高的新闻价值,报纸在报道这一事件时若只有文字而无图片,则难以满足读者“百闻不如一见”的求证心理,这对读者的知情权也是不大不小的剥夺。从读者心态的调查结果来看,大多数、甚至是绝大多数读者还是希望看到血腥、恐怖照片,希望得到这样的感官刺激。可以看到,有相当多国家的报纸,头版图片的选择与使用都极力渲染血腥恐怖的视觉效果,以此来吸引读者眼球。如图中,每日邮报、太

21、阳报、每日新闻这些报纸均对图片进行了剪裁,有意突出了卡扎菲的尸体、展示尸体上的血污。的确,这取得了吸引受众注意的效果。但是,报纸不是一般的普通商品,不能一味地满足受众的所有需求,而是有着更大的社会责任。因而,在报道卡扎菲之死时,媒体应该秉承人文关怀的精神,而不应该过度渲染刺激。 媒介既是经济主体,又是社会公器,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应该履行其社会职责,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媒介应该向大众提供有益于其身心健康的信息,引导大众,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全球大部分媒体在报道卡扎菲之死的新闻时,都过度迎合了受众的不良趣味。他们为了取得受众关注,追求经济利润,刊登卡扎菲之死的血腥照片,满足受众的视觉刺激。在追

22、求轰动和刺激效果的同时,完全置媒体的人文关怀于不顾。那么怎样进行报道才能体现人文关怀,又满足读者知情欲呢?美国主流报纸的做法值得借鉴。他们对这一新闻的报道定位相当明确:卡扎菲政权的结束而非卡扎菲本人的死亡。因此,他们在图片的选择与使用上也显得相当克制和谨慎,多以欢庆胜利的群体照片做主图,以卡扎菲生前照作为辅图。卡扎菲死亡的照片血腥恐怖,会给读者心理上造成某种程度的不适,编辑回避这样的照片,也是一种人文情怀的表现。此外,他们对事件均是客观报道,而不见借题发挥、炒作新闻的痕迹。 一代独裁者卡扎菲死了,世界各国报纸最后一次集体消费了他的形象,丧失了人文关怀。人文关怀的意义在于,给死者以人格尊重,同时也使生者获得尊严。无论对于谁,无论媒体环境如何变化,新闻图片的使用还是应该保持一个道德底线。)解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大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