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华东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2016年及答案解析.doc

上传人:dealItalian200 文档编号:1383507 上传时间:2019-12-0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类试卷】华东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2016年及答案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考研类试卷】华东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2016年及答案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考研类试卷】华东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2016年及答案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考研类试卷】华东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2016年及答案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考研类试卷】华东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2016年及答案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华东师范大学 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 2016年及答案解析(总分:150.00,做题时间:180 分钟)一、名词解释(共 6小题,每小题 5分,共 30分(总题数:6,分数:30.00)1.苏湖教法 (分数:5.00)_2.班级授课制 (分数:5.00)_3.中体西用 (分数:5.00)_4.自由七艺 (分数:5.00)_5.绅士教育 (分数:5.00)_6.双轨制 (分数:5.00)_二、简答题(共 4小题,每小题 10分,共 40分(总题数:4,分数:40.00)7.简述朱子读书法及其现代价值。 (分数:10.00)_8.简述校长负责制的内涵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分数:10.00)

2、_9.简述蔡元培的五育并举。 (分数:10.00)_10.简述社会建构理论对学习的作用。 (分数:10.00)_三、论述题(共 4小题,每小题 20分,共 80分(总题数:4,分数:80.00)11.试述要素主义。 (分数:20.00)_12.论述课程内容设计对学生学习的影响。 (分数:20.00)_13.论述班集体的培养。 (分数:20.00)_14.试从元认知视角分析提升学生学习效能的教学策略。(分数:20.00)_华东师范大学 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 2016年答案解析(总分:150.00,做题时间:180 分钟)一、名词解释(共 6小题,每小题 5分,共 30分(总题数:6,分

3、数:30.00)1.苏湖教法 (分数:5.00)_正确答案:(苏湖教法是北宋著名教育家胡瑗在苏州、湖州两地讲学时采用的教学管理制度,又称“分斋教学法”。这种教法一反当时盛行的重视诗赋歌律的学风,提倡经世致用的实学,重经义和时务,主张“明体达用”。他在校中设“经义”“治事”两斋,创立分斋教学制度。经义斋学习研究经学基本理论,属于“明体”之学,用以培养高级统治人才;治事斋以学习农田、水利、军事、天文、历算等实学知识为主,属于“达用”之学,用以培养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学生可主治一科,兼治他科。苏湖教法是世界教育史上最早创立的分科教学和学科的必修、选修制度,在北宋庆历兴学中得到推广,对中国古代教育的发

4、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解析:2.班级授课制 (分数:5.00)_正确答案:(参见 2016年北京师范大学名词解释 2。)解析:3.中体西用 (分数:5.00)_正确答案:(中体西用是 19世纪 60年代以后洋务派向西方学习的指导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缩略语,“中学”指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儒家学说,“西学”指近代传人中国的自然科学和商务、教育、外贸、万国公法等社会科学。中体西用的基本思想是传授经史之学,然后再学习西学中有用的东西,以补充中学的不足。中体西用认可西学,给封闭僵化的封建文化打开了一个缺口,使西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由可能成为“现实”,为中国近代社会的变革注入了新的物质力量和精神

5、力量,加速了封建制度的解体,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步伐。)解析:4.自由七艺 (分数:5.00)_正确答案:(自由七艺是西欧中世纪学校的七种学科,即文法、修辞学、辩证法、算术、几何、天文学和音乐,其来源可追溯到古希腊。中世纪七艺内容包括:文法。拉丁语和文学的基本常识;修辞学。散文和诗的习作,亦兼学一些历史法律知识;辩证法。类似于现代的形式逻辑;算术。初为计算宗教节日的方法,后增一般运算;几何。最初含地理知识和几何学的基本概念,后来增加欧几里得几何学和测量知识;天文学。最初包含行星运行、寒暑更替等日用常识,后来增加一些天文学著作的学习;音乐。含宗教音乐、音乐史和音乐理论。七艺中渗透神学内容,学习七艺

6、是为学习神学做准备。)解析:5.绅士教育 (分数:5.00)_正确答案:(绅士教育是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洛克在教育代表作教育漫话中提出的教育理论。洛克认为教育的最高目的在于培养绅士,绅士应具备“德行、智慧、礼仪和学问”四种精神品质,以及健康的身体素质。洛克极为重视体育的作用,并对体育有特别的见解。道德教育方面,洛克认为德行是绅士第一位的品质,优先于智育。智育方面,洛克认为学习内容应是有用的广泛知识,同时还应该培养学生良好的态度,提高他们的能力。洛克的教育思想以世俗化、功利性为显著特点,他的思想在实践中和理论上都对英国以及西欧教育的规范化作出了贡献,但他的教育思想局限于绅士教育而缺乏民主性。)解析

7、:6.双轨制 (分数:5.00)_正确答案:(双轨制是历史上学校制度的一种类型,与“单轨制”相对。19 世纪资本主义国家实施普及义务这种学校制度类型,以法国、英国、德国的学校为代表。双轨制的特点是设有两套学校体系,一套为贵族和资产阶级子女设立,从小学、中学直到大学;另一套为劳动人民子女设立,小学毕业只能升入各种职业学校,不能升人普通中学和大学。前者师资设备等条件优越,学费昂贵,教学质量较高;后者师资设备等条件差,经费不足,教学质量低。两套学校体系形同双轨,互不沟通。)解析:二、简答题(共 4小题,每小题 10分,共 40分(总题数:4,分数:40.00)7.简述朱子读书法及其现代价值。 (分数

8、:10.00)_正确答案:(朱熹强调读书穷理,关于怎样读书,他曾提出过重要的原则和方法,他的弟子汇集他的训导,概括、归纳出“朱子读书法”六条。依次是: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 (1)循序渐进 内容 循序渐进强调读书要按一定的次序,“循序”就是必须遵循所读之书内容的客观顺序和读者的主观能力、条件,按此而规定的读书进程;“渐进”指的则是像流水盈河而后进、音乐成章而后达一样,量力而逐步成就。朱熹提出读书要做到循序渐进,必须有一定的步骤,即订出计划、拟出程序(先读什么,后读什么,今日读至何章,明日读至何节),按计划程序阅读,决不紊乱。这不仅能做到始终如一,还能日渐长

9、进。朱嘉在强调循序渐进的同时,还坚决反对贪多务广。 当代意义 循序渐进不仅提出了对读书所持的态度,而且体现了量力性原则的基本精神。它确实是读书的妙法,完全符合教学规律,在现今的教育活动中,仍视循序渐进为一条重要的教学原则。朱烹的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和读书方法,值得后人继承和借鉴。 (2)熟读精思 内容 熟读精思是指读书时必须多读、记住、背熟。对于所读之书要通过思考,理解精深。朱熹教人读书,特别强调既要熟读,又要精思。读书时一定要做到书上说的,就好像出于自己的口。书中的微言大意,亦如自己想的。这是真正的理解,也就是读通了。同时在熟读、精思的基础上还必须要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当代意义 熟读精思

10、体现了读书的巩固性原则。读与思,是读书学习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不可分割的统一体的两个不同侧面。只读不思,必是死读,即使背得,仍不是自己的东西,更不可能结合实际而得以应用;只思不读,纯系空想,成天想入非非,终归还是一事无成。朱烹的熟读精思原则符合人的认识心理的规律,也符合知识自身结构的规律,更符合教学中的巩固性原则,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3)虚心涵泳 内容 “虚心”是指读书时要虚怀若谷,静心思虑,仔细体会书中的意思,不要先人为主,牵强附会。读书中发现了疑问,即使“众说纷错”,也应虚心静虑,切勿匆忙决定取舍。“涵泳”是指读书时要反复咀嚼,细心玩味。 当代意义 虚心涵泳包含着读书的客观性原则,要求读

11、书的时候一定要尊重原书的本意,保持虚心的态度。 (4)切己体察 内容 切己体察包含了两个方面: a读书必须与自己的思想实际、生活经验等结合起来; b要以所读之书的道理来指导自己的实践。 当代意义 切己体察包含了理论结合实际原则,读书不结合自己的实际而仅从纸上望文生义,只能是夸夸其谈、空话连篇,无法解决实际问题,贻害无穷。 (5)着紧用力 内容 着紧用力的含义包括: a读书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穷究到底,永不放松; b提倡勇猛顽强、勇往直前乃至不惜牺牲生命的读书精神。 当代意义 朱熹不仅强调精神力量,还注重读书的实际效果的取得。着紧用力的读书方法,体现了为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原则,非常值得珍视和提

12、倡。 (6)居敬持志 内容 “居敬”,就是思想精神和注意力高度集中;“持志”,就是树立远大的目标,明确读书的目的。朱熹把居敬持志视作“为学”的最根本性的问题。 当代意义 居敬持志包含有读书的目的性原则,也就是读书时要明确目的、专心一意,不应受客观物欲的干扰,要充分发挥人的认识主体思维活动的主导作用和人的主观能动作用。 综上所述,“朱子读书法”是朱嘉关于读书方法论述的概括和总结,集中体现了他的读书论和读书经验,很有见地。后人依据他的读书法,订立了读书程序,在封建教育实践中影响很大。虽然“朱子读书法”所说的“书”主要是维护封建统治、道德教育方面的“圣贤之书”,其读书法不曾注意到书本知识和实际调查的

13、配合,更谈不到实验或实践。但是,他的读书法,是我国古代学者论述读书最充分、最系统的,具有经验总结意义,至今仍有研究参考的价值。 )解析:8.简述校长负责制的内涵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分数:10.00)_正确答案:(1)内涵 校长负责制是中国学校管理的一种领导体制。校长是学校行政的最高负责人,是学校的法人代表,对外代表学校,对内全面领导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和行政管理工作,包括全面贯彻执行国家的方针、政策,负责制定和组织实施学校的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掌管学校的人事工作,加强教职员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和队伍建设,合理安排教职工的工作等。校长对学校工作有决策权和指挥权。 (2)注意事项 校长要正确处理

14、同上级领导的关系。不论校长是上级任命的,或群众选举的,或部门招聘的,都必须接受上级机关领导,执行上级的指示。校长必须在上级机关领导下开展工作,不能我行我素,这是民主集中制原则所要求的,是在政治上同中央保持一致所要求的,也是由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所决定的。 校长要正确处理同学校党组织的关系。不论校长是党员或非党员,他在思想作风、道德品质、执行制度、遵守法纪、联系群众等方面,都必须接受学校党组织的监督,认真考虑党组织的意见和建议,这样才能鞭策校长尽职尽责,保证学校不致偏离社会主义方向,使学校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坚强阵地。 校长要正确处理同教工代表大会的关系,教工代表大会是学校实行民主管理的一种

15、重要形式,校长应该定期向教工代表大会报告工作,倾听代表的呼声,听取代表的意见和建议。这样做,是为了发挥教职工的集体智慧,有助于校长实行科学管理,减少决策中的失误。 校长要正确处理同校务委员会的关系。校务委员会,是“审议机构”,既有“议”,还有“审”,这就意味着在某些重大问题上,校长的决策在某种程度上要受到校务委员会的影响和制约。 从学校内部来说,校长决策指挥,党委保证监督,教工民主管理,三者起关键作用的是校长。党委必须保证校长的统一指挥,教工代表大会也有责任维护校长统一指挥的权威。 )解析:9.简述蔡元培的五育并举。 (分数:10.00)_正确答案:(参见 2016年东北师范大学第二部分论述题

16、。)解析:10.简述社会建构理论对学习的作用。 (分数:10.00)_正确答案:( 社会建构主义主要以维果茨基的理论为基础,以鲍尔斯费尔德和库伯为代表。在一定程度上对知识的确定性和客观性提出了怀疑,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知识不仅是个体与物理环境的相互作用内化的结果,而且通过社会性的相互作用来建构,社会建构主义将知识分为两类:“自下而上的知识”和“自上而下的知识”。儿童是在与成人或比他成熟的社会成员的交往活动(特别是教学活动)中获得发展的。其对学习的作用如下: (1)合作学习模式 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于学习中的社会性相互作用,提出了合作学习的模式。合作学习是一种教学策略,把学生分成一个个小组,每组

17、都由能力各异的学生成员组成,以合作和互助方式从事学习活动,共同完成小组的学习目标,在促进每个人的学习水平的前提下,提高整体成绩,获取小组奖励。合作学习的目的不仅是培养学生主动求知的能力,而且发展学生合作过程中的人际交流能力。 (2)支架式教学 支架式教学是指教师或其他助学者和学习者共同完成某种活动,为学习者参与该活动提供外部支持,帮助他们完成独自无法完成的任务。而随着活动的进行,逐渐减少外部支持,让位于学生的独立活动,将监控学习和探索的责任由教师为主向学生为主转移。支架式教学是以维果茨基的“辅助学习”为基础的。 (3)“对话教学模式” “对话教学模式”是指教师不仅应支持教师与学习者之间的合作与

18、交流,也应支持学习者与学习者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对话教学”可以增强师生之间的交流,给学生自己创造知识的机会,学习者之间也可以有更多的机会提示问题。通过交流,学习者会开阔自己的眼界,帮助自己对知识进行建构,与此同时,也能学会尊重别人、与人合作。)解析:三、论述题(共 4小题,每小题 20分,共 80分(总题数:4,分数:80.00)11.试述要素主义。 (分数:20.00)_正确答案:( 要素主义教育是 20世纪 30年代末作为实用主义教育和进步教育的对立观点出现的一种教育思想。1938 年在美国成立的“要素主义者促进美国教育委员会”,是要素主义教育形成的标志。要素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为巴格莱、科

19、南特,主要观点包括: (1)与美国进步主义教育思想尖锐对立 要素主义教育深刻揭示了进步主义教育理论的缺陷,认为进步主义教育已经导致美国教育质量的严重滑坡,削弱了美国的统治秩序,使美国学校教育失去了明确的方向。 (2)把人类文化的“共同要素”作为学校教育的核心 要素主义教育家认为,人类的文化遗产中那些永恒不变的、共同的、超越时间和空间的要素是种族文化和民族文化的基础,而教育的最重要功能就是尽可能高水平地保持共同的文化。因而,要素主义教育家要求美国普通中小学重新审查他们的课程计划,以保证学生学到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3)教学过程必须是一个训练智慧的过程 在教学上,要素主义教育家强调坚持传统的心智

20、训练,他们认为,真正的教育就是智慧的训练,学校要特别注重“天才”的发掘和培养,学校的社会责任是发现最有能力的学生,激发他们最大的潜力。 (4)强调学生在学习上必须努力和专心 要素主义教育家指出,对学生的学习应该坚持严格的学业标准,使学生刻苦和专心地学习,不能像实用主义教育和进步教育那样只强调儿童个人的兴趣和自由。如果有的学生对基本要素的学习不感兴趣,那就要强迫他们学习。 (5)强调教师在教育和教学中的核心地位 从强调系统的学习和智慧的训练出发,要素主义教育家反对“儿童中心主义”,认为应该把教师放在整个教育体系的中心,充分发挥教师的核心地位的作用,树立教师的权威。 总之,要素主义教育对美国的学校

21、教育产生过很大的影响,它的教育理论和策略曾受到美国政府的重视,对西欧和苏联也有一定的影响。但由于其忽视学生自己的兴趣和身心特点以及能力水平,片面强调系统的、学术性的基本知识学习,加上所编教材脱离学校教育实际,因而受到一些社会和教育界人士的抨击。)解析:12.论述课程内容设计对学生学习的影响。 (分数:20.00)_正确答案:( 课程内容是指各门学科中特定的事实、观点、原理和问题及其处理方式,它是学习的对象,源于社会文化,并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课程内容的设计包括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编排。(1)课程内容的选择 在课程编制中,课程内容要有科学性与思想性,要以系统知识为主线,加强系统知识

22、与直接经验的联系,使学生掌握的理论知识扎根在牢固的实践基础之上,从而实现理论与实践、动脑与动手、系统知识与直接经验的真正统一。 课程的编制要以系统知识为主线 人类在漫长的发展历史中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和知识,学生要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人类长期认识世界的水平必须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这就要求教学要以间接经验为主组织学生进行学习,课程的编制要以系统知识为主,把人类世世代代积累起来的科学文化知识加以选择,使之简约化、洁净化、系统化、心理化,组成课程,编成课本,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 影响:这样可以使学生避免重复人类在认识过程中经历的错误和挫折,用最短的时间、最高的效率来掌握人类创造的基本知识,在新的起点上

23、继续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长征,攀登科学文化的新高峰,从而促进社会的发展。 课程的编制还要注重直接经验,加强直接经验和系统知识的联系 在课程的编制过程中,应重视直接经验的作用,加强直接经验和系统知识的联系,使学生能在具体地学习过程中把个人的感性经验、已有知识和所学的新知识逻辑地联系起来,从而更好地促进学习。 影响:由于系统知识一般表现为概念、原理、定律与公式组成的系统,是一种偏于理性的知识。这种知识对学生来说,是他人知识的认识结果、间接的经验,是很抽象的、不容易理解的东西。学生要把这种书本知识转化为自己理解的知识,就必须以个人以往积累的或现时获得的感性经验为基础。结合间接经验,与学生实际生活相联

24、系,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内化知识。 (2)课程内容的组织和编排 课程内容采取何种逻辑形式编排和组织,直接影响课程内容结构的性质和形式,制约着课程实施中的学习活动方式。泰勒曾明确提出了课程内容编排和组织的三条逻辑规则,即连续性、J 帧序性、整合性。课程内容的组织除这些逻辑规定外,还应处理好以下逻辑组织形式的关系: 直线式与螺旋式 a直线式是指把课程内容组织成一条在逻辑上前后联系的“直线”,前后内容基本不重复,即课程内容直线前进,前面安排过的内容在后面不再呈现。直线式比较适合那些理论性相对较低、操作性较强的内容的组织。 b螺旋式是指在不同单元乃至阶段或不同课程门类中,使同一课程内容重复出现,

25、逐渐扩大知识面,加深知识难度,层层递进。螺旋式比较适合理论性较强,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儿童)不易理解和掌握的内容的组织。 纵向组织与横向组织 a纵向组织,是指按照知识的逻辑序列,从已知到未知、从具体到抽象等先后顺序组织编排课程内容。纵向组织方式是教育心理学家们从学习理论的角度提出的一种组织形式。纵向组织注重课程内容的独立体系和知识的深度。 b横向组织,是指打破学科的知识界限和传统的知识体系,按照学生发展的阶段,以学生发展阶段需要探索的、社会和个人最关心的问题为依据,组织课程内容,构成一个一个相对独立的专题。横向组织是依据发展心理学从人的成长过程的角度提出的。横向组织强调课程内容的综合性和知识的

26、广度。 逻辑顺序与心理顺序 逻辑顺序是指根据学科本身的体系和知识的内在联系来组织课程内容;心理顺序是指按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来组织课程内容。课程内容的组织要把逻辑顺序和心理顺序结合起来,根据学生认识发展的特征和科学知识本身的逻辑特征,编排成既区别于原有科学结构,又有别于学生的完全经验复制式的课程内容体系。 影响:课程内容的组织形式要根据课程内容的性质和特点来进行。单一的组织编排方式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将直线式与螺旋式、纵向组织与横向组织、逻辑顺序与心理顺序的编排方式相互吸收、相互匹配,可以促进学生更有效地学习和吸收课程内容,同时多样化的编排方式有利于吸引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满足学生的多样

27、化需要,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解析:13.论述班集体的培养。 (分数:20.00)_正确答案:( 班集体是指在教育目的规范下的,经过以班主任为主的各种教育力量的培养和引导而形成的具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坚强的领导核心及良好纪律和舆论的高层次的班级群体。班集体的特征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健全的组织结构、有力的领导集体、共同的规章制度、健康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班集体的培养措施,具体如下: (1)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 目标是集体发展的方向和动力,能够促使班级成员在认识上和行动上保持统一,推动班集体的发展。在实现班集体的目标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班级成员的积极性,使实现目标的过程成为教育与自我教育的过程。

28、确立班集体目标的基本要求,具体如下: 有明确的指向性。班级目标是全班同学共同奋斗所要达到的最终目的,具有很强的导向性,必须明确具体。 体现时代精神。 注意目标的层次性。可分为近期、中期、远期难,逐步提高。目标应该是由远到近,由易到难,逐步提高。 具有可行性。目标要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接受水平,又能着眼于最近发展区,吸引学生奋发向上,挖掘学生发展的潜能。 (2)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 班级核心是班级的中坚力量,一般指班委会和团支部组织,主要包括班干部、团支部和班级骨干,他们是实行班级制度的示范者,是开展班级教育活动的带头人,有利于凝聚力和良好的班风的形成。建立一支核心队伍是培养班集体的一项重要工作。

29、 (3)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 班集体的正常秩序是维持和控制学生在校生活的基本条件,是教师开展工作的重要保证。班集体的正常秩序包括必要的规章制度、共同的生活准则以及一定的活动节律。对班集体正常秩序的执行,具体如下: 教师要依靠班干部的力量建立正常秩序,由他们来带动全班同学; 制度建立后不要轻易去改变,要坚持执行; 在班级管理中,让学生真正感受到班级秩序带来的成效,从而自觉去遵守班级制度,维持正常秩序。 (4)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开展班级教育活动有助于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班级教育活动所涉及的内容有主题教育活动、文艺体育活动、社会公益活动等。根据班级教育活动的时间分布,教育活动主要由日常性的教育

30、活动与阶段性的教育活动两大部分组成。具体如下:日常性的教育活动。包括:制订共同目标;建立班级各种组织机构;加强师与生、生与生的联系;在教学中逐渐形成与学习有关的班风等。 阶段性的教育活动。包括:班会;节日联欢;干部会;劳动;体育比赛;社会活动;班级黑板报专栏等。 (5)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正确的班集体舆论对班集体每个成员都有约束、感染、同化、激励的作用,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是形成、巩固班集体和教育集体成员的重要手段。 良好的班风是班集体大多数成员的精神状态的共同倾向与表现,无形地支配着集体成员的行为,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力量。)解析:14.试从元认知视角分析提升学生学习效能的教学策略

31、。(分数:20.00)_正确答案:( 元认知是弗拉维尔于 20世纪 70年代提出的一个概念,弗拉维尔认为,元认知就是个体关于自己的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调节这些过程的能力。元认知策略是一种典型的学习策略,指学生对自己整个学习过程的有效监视及控制的策略。元认知策略大致可分以下三种: 计划策略。计划策略包括设置学习目标、浏览阅读材料、产生待回答的问题以及分析如何完成学习任务。 监控策略。监控策略包括阅读时对注意加以跟踪、对材料进行自我提问、考试时监视自己的速度和时间。 调节策略。根据对认知活动结果的检查,如发现问题,则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根据对认知策略的效果的检查,及时更正、调整认知策略。 (2)学习效

32、能 学习效能即学习的自我效能,指学生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完成学业的主观判断。影响学生学习效能的因素有: 学生的成败经验。如果在个体经验中,在某类任务上经常会获得成功(失败),那么在从事同类任务时,自我效能感通常会较高(低),这是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最主要因素。教师应尽可能多地寻找机会让学生体验到成功。 对他人的观察。对与自己能力相似的人的行为及行为结果的观察,同样会影响到个体的自我效能感。如果他人获得了成功(失败),那么个体就倾向于认为自己在从事相似的任务时,也会成功(失败)。教师应该向学生尽可能多呈现积极的榜样,让学生获得替代强化。 言语劝说。言语劝说包括说服性的建议、劝告、解释以及自我规劝

33、等。教师应多给予学生积极的言语鼓励与帮助。 情绪和生理状态。当个体处于紧张、过度焦虑、疲劳等状态时,自我效能感会较低。教师应帮助学生疏散心情,缓解压力,帮助学生心理健康成长。 (3)从元认知视觉提高学生学习效能的策略 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自我概念,获得学习效能 在教学准备的元认知策略中,教师指导学生认识自己的认知准备状态,指导学生认识自己的认知风格,指导学生了解自己的知识结构和认知特点,形成正确的自我概念,以便更有效地学习,获得更多的成功体验,从而获得学习效能。 帮助学生获得更多成功体验,提高学习效能 在教学过程的元认知策略中,教师在教学难备充分的条件下,依据元认知的特点,指导学生制定并实施有效的学习规划,指导学生对问题解决过程作出理性的计划;培养学生准确监侧自己思维过程的技巧;培养学生控制、调节自己思维进程的能力。通过监控和调节自己的学习,获得更多地成功体验,从而提高学习效能。 帮助学生正确的评价自己的学习,形成正确的归因,提高学习效能 在教学反馈评价的元认知策略中,教师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对问题及其解决的过程进行积极的反馈、评价和总结,善于把成功归因于内部的或可以控制的原因,如能力或努力,则自我效能感将会提高。)解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大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