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华东师范大学普通心理学(含西方近现代心理学)真题 2004 年及答案解析(总分:19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名词解释题/B(总题数:10,分数:50.00)心理_表象_3.意义识记(分数:5.00)_4.人格(个性)(分数:5.00)_定势_6.认知能力(分数:5.00)_7.注意稳定性(分数:5.00)_8.言语理解(分数:5.00)_动机_10.创造想象(分数:5.00)_二、B简答题/B(总题数:5,分数:40.00)11.简述感觉的测量。(分数:8.00)_12.用简表归纳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的特点及相互联系。(分数:8.00)_13.如何度量一个人的智商在同龄人
2、中的相对位置?(分数:8.00)_14.简述构成气质类型的主要特征。(分数:8.00)_15.简述情绪、情感的区别与联系。(分数:8.00)_三、B论述题/B(总题数:5,分数:100.00)16.试述问题解决及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分数:20.00)_17.举例说明能力的个别差异。(分数:20.00)_18.试述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的价值理论的要点。(分数:20.00)_19.举例说明格式塔的组织原则。(分数:20.00)_20.论述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的主要论点。(分数:20.00)_华东师范大学普通心理学(含西方近现代心理学)真题 2004 年答案解析(总分:190.00,做题时
3、间:90 分钟)一、B名词解释题/B(总题数:10,分数:50.00)心理_正确答案:()解析:是心理学研究的内容。心理学就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心理一般包括个体心理、团体心理和社会心理。个体的心理过程是指人的心理活动发生、发展的过程,即客观事物作 用于人(主要是人脑),在一定的时间内大脑反映客观现实的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绪和情感过程、意志过程。三者合在一起简称为“知情意”。认识、情感或意志这三个过程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统一在一起。表象_正确答案:()解析:是指人们在头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从信息加工的角度来讲,表象是物体或事件的一种知识表征,这种表征具有鲜明的形象性。人的思维不仅要借助
4、概念来进行,也要借助表象来进行。从表象产生的主要通道来划分,可分为视觉表象、听觉表象、运动表象等。表象具有直观性、概念性和可操作性等特点。表象为概念的形成提供了感性基础,并有利于对事物进行概括的认识;同时,表象也促进了问题的解决。3.意义识记(分数:5.00)_正确答案:()解析:是依靠事物之间的必然的、本质的联系来进行识记。理解是意义识记的关键。意义识记的重要性,不仅在识记效果方面,更重要的还在于意义识记所储存的知识最有用处。以理解为基础的意义识记比机械识记全面、迅速、精确和牢固。意义识记的效果之所以优于机械识记,是因为识记材料的意义反映了事物的本质和内在的联系。4.人格(个性)(分数:5.
5、00)_正确答案:()解析: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绪及行为的特有统合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人格具有独特性、稳定性、统合性和功能性等特征。一个人的人格是在遗传、成熟和环境、教育等先后天因素的交互作用下形成的。不同的遗传、生存及教育环境,形成了各自独特的心理特点。同时,人在各种环境、不同的时期状态下表现出的人格特征又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人格又是由多种成分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它决定一个人的生活方式,甚至决定一个人的命运。人格是一个复杂系统,包括气质、性格、认知风格、自我调控等方面。定势_正确答案:()解析:指重复先前的心理操作所引起的对活动的准备状态。它的影响
6、有消极的也有积极的。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思维定势是指运用已获得的知识经验,按照现成的方案或程序,用惯常的方法、固定的模式来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克服心理定势需要多角度、全方位地看待问题,分析问题的特征,灵活机智地运用策略解决问题。6.认知能力(分数:5.00)_正确答案:()解析:是指人脑加工、储存和提取信息的能力,即我们一般讲的智力,如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等。所谓认知是指人们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或信息加工的过程,这是人的基本的心理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和语言等。人们通过认识客观世界,获得各种各样的知识,注意依赖于人的认知能力。基本认知能力是人脑高级智能活动的基础,对于完
7、成复杂的认知活动起重要作用。7.注意稳定性(分数:5.00)_正确答案:()解析:是注意的品质之一,也叫持续性注意。它是指人能够将注意在一定时间内相对稳定地保持在某个认识的客体或活动上。例如学生在课堂上听教师讲课。注意的持续性是衡量注意品质的一个重要指标。通常用警戒作业来衡量,这种作业要求被试在一段时间内,持续地完成某项工作,并用工作效率的变化做指标。这种品质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具有重要意义。8.言语理解(分数:5.00)_正确答案:()解析:是指人们借助听觉或视觉的语言材料,在头脑中建构意义的一种主动、积极的过程。言语理解以正确感知语言为基础,但不是通过语音或字形把语义简单移植到头脑中。言语
8、理解是一种生动、积极的建构意义的过程。语言接受者在头脑中想象语言所描述的情景,通过期待、推理的活动去揭示语言的意义。言语理解依赖于人们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人们的知识经验不同,对同一语言材料的理解也会有很大差异。言语理解可以分为三级水平:词汇理解和词汇识别、句子的理解、课文或话语的理解。正确辨别、分析语音信息对口头语言的理解至关重要。动机_正确答案:()解析:是由一种目标或对象所引导、激发和维持的个体活动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动机是构成人类大部分行为的基础,是直接推动有机体活动以满足某种需要的内部状态,是行为的直接原因和内部动力。动机必须有目标,目标指引个体行为的方向,并且提供原动力。动机要求
9、活动有生理和心理的活动。动机由内驱力和诱因两个基本因素构成。动机具有激活、指向和维持调整的功能。10.创造想象(分数:5.00)_正确答案:()解析:是在创造过程中,根据一定的目的、任务,在头脑中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在新作品、新产品创造时,人脑中构成的新形象都属于创造想象。创造想象具有首创性、独立性和新颖性等特点,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需要对已有的感性材料进行深入的分析、综合、加工、改造,在头脑中进行创造性的构想。二、B简答题/B(总题数:5,分数:40.00)11.简述感觉的测量。(分数:8.00)_正确答案:()解析:赫尔霍茨对感觉心理学的形成、发展以及对当时刚刚发展起来的采用实验法研
10、究心理学的工作,起了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韦伯在感觉器官生理学方面做出了杰出贡献。韦伯的研究证明了可以对感觉进行测量,可以用实验方法来研究心理学问题,这是一个重要的发现。费希纳提出了心理学是关于心理现象与物理现象之间有规律的相互关系的科学的构想,且对此做了大量实质性的工作。费希纳的名著心理物理学纲要奠定了心理学的基础学科实验心理学的基础。 感觉的测量的指标是感觉阈限和感受性。感受性包括绝对感受性和差别感受性,对应相应的阈限,可以用韦伯定律、定律对数、幂定律等计算。12.用简表归纳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的特点及相互联系。(分数:8.00)_正确答案:()解析:13.如何度量一个人的智商在同龄
11、人中的相对位置?(分数:8.00)_正确答案:()解析:智力是人能力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衡量人的智力可以采用多种智力测验。衡量智商在相应总体的位置可以采用离差智商。 离差智商是韦伯斯勒提出的,认为人的智力的测验分数是按照常态分布的,大多数人的智力处于平均水平。离差智商是对个体的智商在其同龄人中的相对位置的度量,不受个体增长的影响,克服了比率智商的缺点。 离差智商与标准分常模的不同之处在于:一是标准分数为 o,而离差智商均数为 100,即 ZX 在标准分时为 0,在离差智商时为 100;二是标准分 SD 值随样本而定,而离差智商中是规定标准差为 15,通过统计学原理计算智商分数,根据这个分数,
12、结合能力分布表可以得知自己在同类群体中的位置。 离差智商是对个体的智商在其同龄人中相对位置的度量,不受个体年龄增长的影响。14.简述构成气质类型的主要特征。(分数:8.00)_正确答案:()解析:一般有四种气质类型。 胆汁质:这种人情绪体验强烈、爆发迅猛、平息快速,思维灵活但粗枝大叶,精力旺盛、争强好斗、勇敢果断,为人热情直率、朴素真诚、表里如一,行动敏捷、生气勃勃、刚毅顽强;但这种人遇事常欠思量,鲁莽冒失,易感情用事,刚愎自用。多血质;这种人情感丰富、外露但不稳定,思维敏捷但不求甚解,活泼好动、热情大方、善于交往但交情浅薄,行动敏捷、适应性强;他们的弱点是缺乏耐心和毅力,稳定性差,见异思迁。
13、 粘液质:这种人情绪平稳、表情平淡,思维灵活性略差但考虑问题细致而周到,安静稳重、踏踏实实、沉默寡言、喜欢沉思,自制力强、耐受力高、内刚外柔,交往适度、交情深厚;但这种人的行为主动性差,缺乏生气,行动迟缓。 抑郁质:这种人情绪体验深刻、细腻持久,情绪抑郁、多愁善感,思维敏锐、想象丰富,不善交际、孤僻离群,踏实稳重、自制力强,但他们的行为举止缓慢,软弱胆小,优柔寡断。15.简述情绪、情感的区别与联系。(分数:8.00)_正确答案:()解析:情绪、情感是与人的特定的主观愿望或需要相联系的。情绪是指感情过程,即个体需要与情景相互作用的过程,也就是脑的神经机制活动的过程,具有较大的情景性、激动性和暂时
14、性,往往随着情景的改变和需要的满足而减弱或消失。 情感是用来描述那些具有稳定的、深刻的社会意义的感情,具有较大的稳定性、深刻性和持久性。 二者有区别,但又互相依存。稳定的情感是在情绪的基础上形成的,而且它是通过情绪来表达的。情绪离不开情感,情绪的变化反映情感的深度,在情绪中蕴含着情感。三、B论述题/B(总题数:5,分数:100.00)16.试述问题解决及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分数:20.00)_正确答案:()解析:问题解决是由一定情景引起的,按照一定的目标,应用各种认知活动、技能等,经过一系列的思维和操作,使问题得以解决的过程。 问题解决有以下三个特点:问题情境性。问题解决是由一定的问题情
15、境引起的。所谓问题情境,是指用过去的手段和方法不能达到目标时令人感到不安的那种情形或状况,或者说问题情境是个体面临的刺激模式与其已有知识结构所形成的差异。目标指向性。问题解决的过程是问题解决者克服障碍,从问题的初始状态出发,经过中间状态,以实现目标状态的过程。认知操作性。问题解决必须有认知成分的参与,依赖于一系列的心理运算即认知操作,需要运用高级规则,进行信息的重组,而不是已有知识、经验简单的再现。 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主要有: (1)问题因素 从信息加工观点出发,解决问题就是在问题空间中进行搜索,以求通过搜索最后达到目标或目的即解决问题。问题的最初情境称为初始状态,在达到目标的
16、过程中的各种状态叫中间状态,目标就是目的状态。所谓问题空间,就包括上述三种状态以及有关三种状态的知识。通过对这些信息的分析,人们再进一步分析被试解题的策略、循环子目标的策略。问题情境是指个人所面临的刺激模式与个人的知识结构形成的差异。一般来说,刺激模式与个人认识结构越接近,问题越容易解决。 (2)定势 定势是指以熟悉的方式做出反应的倾向。定势有时候有助于问题的解决,有时候会妨碍问题的解决。积极影响表现在解决类似问题时,倾向于采取习惯的方式解决,可以提高解题效率;消极的影响表现为它限制形成假设的范围,并使所尝试的问题解决方法固定化。 (3)功能固着 人们把某种功能赋予某种物体的倾向性称为功能固着
17、,如盒子是装东西的,毛笔是写字的等等。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人们能否改变事物固有的功能以适应新的问题情境的需要,即灵活运用功能变通,常常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 (4)背景知识 解决问题必须具有相应的知识经验,只有依据有关的知识才能为问题的解决确定方向、选择途径和方法。一般来说,知识经验越多,问题解决越容易,但知识经验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必要条件。 (5)个性特征 气质、性格等个性差异也影响着问题解决的效率。富有理想、意志坚强、情绪稳定、刻苦勤奋等优良品质都会提高问题解决的效率。保持中等程度的动机水平也有利于问题解决。除以上五种影响因素外,智慧水平、动机强度、认知策略等也会影响问题的解决。17.举例说明
18、能力的个别差异。(分数:20.00)_正确答案:()解析:智力的个别差异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智力水平的差异 人与人的智力水平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关于智力水平的划分问题,一般都参照推孟的做法,按照智商的高低把智力划分成九类:天才 IQ 是 140以上;上智,IQ 在 120 140 之间;聪颖,IQ 在 110120 之间;中材,IQ 在 90110 之间;迟钝,IQ在 8090 之间;近愚,IQ 在 7080 之间;低能,IQ 在 5070 之间;无能,IQ 在 2550 之间;白痴,IQ 在 25 以下。人们的智力优劣差异的分布基本上符合正态分布。 例如:超常儿童与智能不足的差异。智商
19、在 140 以上的儿童叫超常儿童,这类儿童观察事物细致、准确;注意容易集中,记忆速度快、准确而且牢固;思维灵活,有创造性,不易受具体情境的局限。智商在 70 以下的为智能不足,表现为知觉速度慢,范围狭窄,内容笼统、贫乏;对词和直观材料的记忆都差,再现时歪曲和错误较多;他们的语言发展迟缓、词汇量少、缺乏连贯;认知活动中缺乏概括性,严重丧失生活自理能力。 (2)智力发展时间的个别差异 不同的个体智力发展的时间也有差异,有人才华早露,有人大器晚成。王勃 6 岁善文辞,曹子建 7岁能诗,控制论的创始人维纳 4 岁可自由阅读书籍,这是一批早期就显露出天才的伟人。爱因斯坦 3 岁才开始学说话,被认为是一个
20、傻头傻脑的孩子,但他 26 岁发表了狭义相对论,30 岁发表了广义相对论。更有大器晚成者,我国明朝学者李贽,57 岁才完成焚书。 (3)智力类型的个别差异 同样智力优秀的人,他们的智力类型并不完全一样。有的智力优秀者记忆力特强,抽象概括能力并不怎么好;有的智力优秀者相反,抽象概括能力很好,而记忆能力并不突出。又如同样的天才,有的是音乐天才,有的是美术天才,有的是数学天才,有的是文学天才等等,他们虽然都是智力优秀者,但在智力类型上,各有特点。18.试述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的价值理论的要点。(分数:20.00)_正确答案:()解析:需要层次论是研究人的需要结构的一种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所首
21、创的一种理论。这种理论的构成根据三个基本假设: (1)人要生存,他的需要能够影响他的行为。只有未满足的需要能够影响行为,满足了的需要不能充当激励工具。 (2)人的需要按重要性和层次性排成一定的次序,从基本的(如食物和住行)到复杂的(如自我实现)。(3)当人的某二级的需要得到最低限度满足后,才会追求高一级的需要,如此逐级上升,成为推动继续努力的内在动力。 他把人的需要按照从低向高分为五个层次:(1)生理需要,是个人生存的基本需要。如吃、喝、住等。(2)安全需要,包括心理上与物质上的安全保障,如不受盗窃和威胁,预防危险事故,职业有保障,有社会保险和退休基金等。(3)社交需要。人是社会的一员,需要友
22、谊和群体的归属感,人际交往需要彼此同情、互助和赞许。(4)尊重需要,包括要求受到别人的尊重和自己具有内在的自尊心。(5)自我实现需要,指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自己对生活的期望,从而对生活和工作真正感到很有意义。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认为,需要是人类内在的、天生的、下意识存在的,而且是按先后顺序发展,满足了的需要不再是激励因素等。19.举例说明格式塔的组织原则。(分数:20.00)_正确答案:()解析:格式塔学派于 20 世纪初产生于德国。代表人物有魏特曼、考夫卡和苛勒。格式塔心理学派强调整体的观点,重视各部分之间的总和,整体乃是先于部分而存在并制约着部分的性质和意义。这一观点在一定范围内来说是符合
23、客观事实的。格式塔心理学家们从这一观点出发,坚决反对对任何心理想象进行元素分析,这对于揭发心理学内的机械主义和元素主义观点的错误具有一定的作用。同时,他们在知觉领域里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工作,并取得了很多具有科学价值的成果。20.论述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的主要论点。(分数:20.00)_正确答案:()解析:(1)弗洛伊德的早期理论 意识和潜意识:弗洛伊德以为意识是与直接感知有关的心理部分,至于无意识则包括个人的原始冲动和各种本能,以及出生后和本能有关的欲望。在意识和潜意识之间,弗洛伊德认为还有一种前意识,就是在无意识中可召回的部分,也就是可以回忆起来的经验,潜意识则是不可召回的。潜意识概念是
24、精神分析的核心部分。 压抑和抵抗:弗洛伊德认为,现在抵抗某种经验回到意识中来的力量,就是当初把它压抑到潜意识中使之遗忘的力量。在进行精神分析治疗的过程中,常常出现一种“移情”现象,即患者对医生产生爱情或者憎恨。 梦的解释:他发现梦是通向潜意识的一条迂回道路。通过梦境的解释,可以发现神经病患者的最终被压抑的欲望,因此梦的解释也可成为治疗神经病的一种方法。 泛性论:把性本能看成是完成生命活动的自然倾向。一切快感,都直接或间接和性有关系。他的所谓性的含义,是极为广泛的。 快乐原则与现实原则:认为人的行为受本能的支配,又受现实的限制。因此,他提出了两个原则:快乐原则和现实原则。 (2)弗洛伊德的后期理
25、论 生的本能和死的本能:弗洛伊德的后期理论是从他提出“自恋”这一概念开始的。他认为自我本能和性本能,虽然各有其不同的直接目的,但最后都同样指向生命的生长和增进,所以可以合成一个生的本能,为了同生的本能对立,乃又假设了一个“死的本能”,这样一来就有了两极性。生的本能代表着爱和建设的力量,死的本能则体现着坏和破坏的力量。 伊底、自我和超我:他认为,人的人格是由伊底、自我和超我三部分构成的。伊底是最原始的、与生俱来的、无意识的结构部分。自我是意识的结构部分。超我是一种理性的自我。 精神分析理论是现代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理论之一。该理论是在治疗精神障碍的实践中产生的,后来成为一种强调无意识过程的心理学理论,又称“深层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