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教师与学生(二)及答案解析.doc

上传人:postpastor181 文档编号:1384926 上传时间:2019-12-03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10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类试卷】教师与学生(二)及答案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考研类试卷】教师与学生(二)及答案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考研类试卷】教师与学生(二)及答案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考研类试卷】教师与学生(二)及答案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考研类试卷】教师与学生(二)及答案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教师与学生(二)及答案解析(总分:652.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56,分数:112.00)1.良好师生关系建立的首要途径是( )。(分数:2.00)A.家访B.校外活动C.课外活动D.课堂教学2.教育过程中新型师生关系建立的关键是( )。(分数:2.00)A.学生B.环境C.社会D.教师3.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 )。(分数:2.00)A.组织和培养班集体B.培养优良的班风C.全面了解学生D.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4.三结合的教育一般是指( )。(分数:2.00)A.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三结合B.班主任、科任教师和家长教育三结合C.校长、教师和家长教育三结合D

2、.家庭、环境和学校教育三结合5.“教育有法,然无定法”,这反映了教师应具备的素养是( )。(分数:2.00)A.观察能力B.语言表达能力C.创造能力D.组织能力6.教师的职业特点是促进个体( )。(分数:2.00)A.社会化B.知识化C.专业化D.现代化7.( )既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也是教师高尚道德修养的自我表现。(分数:2.00)A.热爱教育教学工作B.热爱学生C.热爱劳动D.加强自身的修养8.我国教师法规定,具备教师资格的先决条件是( )。(分数:2.00)A.必须有合格的学历水平B.必须具有教育教学能力C.必须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D.必须是中国公民9.学生中心沦的代表人物是( )。

3、(分数:2.00)A.赫尔巴特B.裴斯泰洛齐C.杜威D.夸美纽斯10.师生关系在教学内容上是( )。(分数:2.00)A.平等关系B.相互促进关系C.思想交流关系D.授受关系11.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劳动者关键在( )。(分数:2.00)A.教育行政人员B.校长C.学生D.教师12.在三结合教育中,占主导地位的教育是( )。(分数:2.00)A.社会教育B.学校教育C.自我教育D.家庭教育13.教师社会地位的最直接表现是( )。(分数:2.00)A.社会对教师职业的认可程度B.教师的政治地位C.教师的职业权利D.教师的经济地位14.班主任的工作重点和最为经常的工作是( )。(分数:2.00)A

4、.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B.整合各方面教育影响,使其形成正向的合力C.教育学生努力学习D.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15.学校工作必须坚持( )。(分数:2.00)A.以教学为主B.以学生为主C.以教师为主D.以德育为主16.为人师表反映了教师劳动所具备的特点是( )。(分数:2.00)A.艰巨性B.创造性C.长期性D.示范性17.教师的专业能力就是指教师的( )。(分数:2.00)A.设计教学的能力B.知识拓展能力C.教学创新能力D.教育教学能力18.教师主导作用的正确和完全的实现,其结果必然是( )。(分数:2.00)A.造成学生的被动B.教师主动性的实现C.学生主动性的充分发挥D.学生主动性的丧失1

5、9.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应当被看做是( )。(分数:2.00)A.被动的客体B.发展中的人C.成熟的人D.被塑造的人20.教师将一个上课迟到的学生拒之(教室)门外的做法侵犯了学生的( )。(分数:2.00)A.受教育权B.名誉权C.隐私权D.申诉权21.班主任工作计划一般包括( )。(分数:2.00)A.学期计划和具体活动计划B.教学工作计划和思想工作计划C.课内计划和课外计划D.全面计划和专题计划22.学生的“向师性”和模仿性的心理特征决定了教师的劳动具有( )。(分数:2.00)A.主体性B.示范性C.长期性D.复杂性23.教师具有“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职责,是因为教师工作所具有的特点是(

6、)。(分数:2.00)A.复杂性、创造性B.主体性、示范性C.长期性、间接性D.连续性、广延性24.人们常说“教育有法而教无定法”,这反映教师劳动具有( )。(分数:2.00)A.连续性特点B.示范性特点C.长期性特点D.创造性特点25.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反映教师劳动的哪种特点?( )。(分数:2.00)A.示范性B.创造性C.主体性D.间接性26.教师的根本任务是( )。(分数:2.00)A.传授知识B.开发智力C.教书育人D.为人师表27.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从根本上说取决于( )。(分数:2.00)A.家长的配合B.学校领导的积极配合C.教师的实际水平D

7、.学生的实际水平28.班集体形成的主要标志之一是( )。(分数:2.00)A.成立了班委会B.开展了班级工作C.形成了正确的集体舆论D.确定了班级工作计划29.教师最基本的权利是( )。(分数:2.00)A.科研学术活动权B.教育教学权C.民主管理权D.管理学生权30.学生的个性特点给教师的教育教学造成了( )。(分数:2.00)A.创造性B.复杂性C.示范性D.长期性31.教师主导作用的实质是( )。(分数:2.00)A.讲授知识B.教书育人C.教学艺术D.引导启迪32.“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应有一桶水”,这要求教师应具备的职业素质是( )。(分数:2.00)A.教育理论知识素养B.马克思主

8、义理论素养C.学科专业知识D.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素养33.在教育中,学生应处于的地位是( )。(分数:2.00)A.主体地位B.客体地位C.权威地位D.被动地位34.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学生主体作用的最高表现形式为( )。(分数:2.00)A.自觉性B.独立性C.主动性D.创造性35.我国于( )1 月在全国开始全面实施教师资格制度。(分数:2.00)A.1995 年B.2000 年C.2001 年D.2002 年36.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阶段性表明,教师任职期间应接受( )。(分数:2.00)A.在职培训B.继续教育C.终身教育D.高等教育37.“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句

9、话说明了教师劳动的( )。(分数:2.00)A.创造性B.教育性C.示范性D.长期性38.教师作为一种职业出现始于( )。(分数:2.00)A.原始社会末期B.奴隶社会初期C.文艺复兴时期D.资本主义社会时期39.学生义务不包括( )。(分数:2.00)A.尊敬师长B.努力学习C.遵守学校管理制度D.执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40.班主任了解学生的基本方法是( )。(分数:2.00)A.观察法B.问卷法C.谈话法D.调查法41.师生关系中的最基本关系是( )。(分数:2.00)A.教育关系B.心理关系C.社会关系D.道德关系42.我国开始建立教师资格证书制度始于 20 世纪( )年代。(分数:2.0

10、0)A.60B.70C.80D.9043.赫尔巴特所代表的传统教育思想的核心一般被概括为:教材中心、课堂中心和( )。(分数:2.00)A.教师中心B.学校中心C.学生中心D.活动中心44.在教育活动中,教师负责组织、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采用科学的方法,获得良好的发展,表明( )。(分数:2.00)A.学生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B.教师完全控制教育活动C.要充分发挥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主导作用D.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得不到体现45.师生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 )。(分数:2.00)A.平等关系B.相互促进关系C.思想交流关系D.授受关系46.教师作为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在教育过程

11、中应起到的作用是( )。(分数:2.00)A.强制作用B.辅助作用C.主导作用D.中介作用47.教师中心说的代表人物是( )。(分数:2.00)A.夸美纽斯B.赫尔巴特C.巴班斯基D.杜威48.关于师生关系的理论中,“儿童中心说”的代表人物是( )。(分数:2.00)A.夸美纽斯B.赫尔巴特C.巴班斯基D.杜威49.教育学生必须了解学生的年龄特征,这要求教师的知识结构应有( )。(分数:2.00)A.系统的马列主义理论修养B.精深的专业知识C.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D.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50.就其身份特征看,我国的教师是( )。(分数:2.00)A.专业人员B.国家干部C.公务人员D.技术人员51

12、.在陶行知先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教育信条中得到了充分体现的是教师素养中的( )。(分数:2.00)A.扎实的教育理论知识B.崇高的职业道德C.丰厚的文化学科知识D.过硬的教学基本功52.当前我国对教师实行的特定职业许可制度是( )。(分数:2.00)A.教师考核制度B.教师聘任制度C.教师资格制度D.教师职务制度53.学生中心论违背了( )。(分数:2.00)A.传授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B.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C.知识教学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D.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结合的规律54.课外校外教育与课堂教学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是( )。(分数:2.00)A.

13、师生共同参加的B.学生自愿选择的C.受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规范的D.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55.师范教育的奠基人是( )。(分数:2.00)A.夸美纽斯B.赫尔巴特C.巴班斯基D.裴斯泰洛齐56.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教师中心论”主张( )。(分数:2.00)A.学生处于主体地位B.教师处于主导地位C.学生处于中心地位D.教师处于顾问地位二、辨析题(总题数:6,分数:60.00)57.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分数:10.00)_58.许多教师没有学过教育学,一样把书教得好,学不学教育学没有什么关系。(分数:10.00)_59.教师的素质高低取决于其知识的丰富程度。(分数:10.00)_60.教师的

14、专业化就是教师的专业发展。(分数:10.00)_61.教师个体专业化的过程就是取得教师资格证书的过程。(分数:10.00)_62.教师工作时间越长意味着其专业化程度越高。(分数:10.00)_三、简答题(总题数:16,分数:240.00)63.简述教师的职责。(分数:15.00)_64.简述教师的职业角色。(分数:15.00)_65.简述教师教学的特点。(分数:15.00)_66.论述教师教学的特点。(分数:15.00)_67.联系实际简述对教师专业素养的基本要求。(分数:15.00)_68.简述教师应具有的能力结构。(分数:15.00)_69.为什么说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或:简述

15、教师职业对社会发展的作用的主要表现。(分数:15.00)_70.简述教师专业化的内涵与途径。(分数:15.00)_71.简述学生的基本属性。(分数:15.00)_72.学生群体的作用。(分数:15.00)_73.为什么说学生既是教的客体,又是学的主体?(分数:15.00)_74.在教育过程中如何贯彻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分数:15.00)_75.简述教师和学生是教育活动中最为重要的因素。(分数:15.00)_76.简述师生关系的本质及我国社会主义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分数:15.00)_77.简述班主任工作的基本任务和具体方法。(分数:15.00)_78.简述课外活动的概念、特点

16、及其教育作用。(分数:15.00)_四、分析论述题(总题数:8,分数:240.00)79.联系实际谈谈一个合格教师应具备的职业素质。(分数:30.00)_80.联系实际谈谈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意义与具体内容。(分数:30.00)_81.简述对教师资格制度的认识和理解,并说明在我国实行教师资格制度的重要意义。(分数:30.00)_82.如何理解学生的基本属性?(分数:30.00)_83.学生有哪些基本权利?教师应树立什么样的学生观?(分数:30.00)_84.试分析教师中心论和学生中心论。(分数:30.00)_85.新型师生关系的基本特征有哪些?怎样树立新型师生观?如何构建新型师生关系?(分数

17、:30.00)_86.有些教师说他们没有学过教育学,但一样办了几十年教育,教 r 几十年课,培养出一代又一代的学生。还有些教师说,孔子没有学过教育学,但并不妨碍他成为万世师表。你认为上述观点正确吗?运用所学原理进行分析。(分数:30.00)_教师与学生(二)答案解析(总分:652.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56,分数:112.00)1.良好师生关系建立的首要途径是( )。(分数:2.00)A.家访B.校外活动C.课外活动D.课堂教学 解析:2.教育过程中新型师生关系建立的关键是( )。(分数:2.00)A.学生B.环境C.社会D.教师 解析:3.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

18、基础是( )。(分数:2.00)A.组织和培养班集体B.培养优良的班风C.全面了解学生 D.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解析:4.三结合的教育一般是指( )。(分数:2.00)A.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三结合 B.班主任、科任教师和家长教育三结合C.校长、教师和家长教育三结合D.家庭、环境和学校教育三结合解析:5.“教育有法,然无定法”,这反映了教师应具备的素养是( )。(分数:2.00)A.观察能力B.语言表达能力C.创造能力 D.组织能力解析:6.教师的职业特点是促进个体( )。(分数:2.00)A.社会化 B.知识化C.专业化D.现代化解析:7.( )既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也是教师高尚道德修养的自

19、我表现。(分数:2.00)A.热爱教育教学工作B.热爱学生 C.热爱劳动D.加强自身的修养解析:8.我国教师法规定,具备教师资格的先决条件是( )。(分数:2.00)A.必须有合格的学历水平B.必须具有教育教学能力C.必须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D.必须是中国公民 解析:9.学生中心沦的代表人物是( )。(分数:2.00)A.赫尔巴特B.裴斯泰洛齐C.杜威 D.夸美纽斯解析:10.师生关系在教学内容上是( )。(分数:2.00)A.平等关系B.相互促进关系C.思想交流关系D.授受关系 解析:11.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劳动者关键在( )。(分数:2.00)A.教育行政人员B.校长C.学生D.教师

20、解析:12.在三结合教育中,占主导地位的教育是( )。(分数:2.00)A.社会教育B.学校教育 C.自我教育D.家庭教育解析:13.教师社会地位的最直接表现是( )。(分数:2.00)A.社会对教师职业的认可程度 B.教师的政治地位C.教师的职业权利D.教师的经济地位解析:14.班主任的工作重点和最为经常的工作是( )。(分数:2.00)A.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B.整合各方面教育影响,使其形成正向的合力C.教育学生努力学习D.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 解析:15.学校工作必须坚持( )。(分数:2.00)A.以教学为主 B.以学生为主C.以教师为主D.以德育为主解析:16.为人师表反映了教师劳动所具

21、备的特点是( )。(分数:2.00)A.艰巨性B.创造性C.长期性D.示范性 解析:17.教师的专业能力就是指教师的( )。(分数:2.00)A.设计教学的能力B.知识拓展能力C.教学创新能力D.教育教学能力 解析:18.教师主导作用的正确和完全的实现,其结果必然是( )。(分数:2.00)A.造成学生的被动B.教师主动性的实现 C.学生主动性的充分发挥D.学生主动性的丧失解析:19.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应当被看做是( )。(分数:2.00)A.被动的客体B.发展中的人 C.成熟的人D.被塑造的人解析:20.教师将一个上课迟到的学生拒之(教室)门外的做法侵犯了学生的( )。(分数:2.00)A.受

22、教育权 B.名誉权C.隐私权D.申诉权解析:21.班主任工作计划一般包括( )。(分数:2.00)A.学期计划和具体活动计划 B.教学工作计划和思想工作计划C.课内计划和课外计划D.全面计划和专题计划解析:22.学生的“向师性”和模仿性的心理特征决定了教师的劳动具有( )。(分数:2.00)A.主体性B.示范性 C.长期性D.复杂性解析:23.教师具有“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职责,是因为教师工作所具有的特点是( )。(分数:2.00)A.复杂性、创造性B.主体性、示范性 C.长期性、间接性D.连续性、广延性解析:24.人们常说“教育有法而教无定法”,这反映教师劳动具有( )。(分数:2.00)

23、A.连续性特点B.示范性特点C.长期性特点D.创造性特点 解析:25.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反映教师劳动的哪种特点?( )。(分数:2.00)A.示范性 B.创造性C.主体性D.间接性解析:26.教师的根本任务是( )。(分数:2.00)A.传授知识B.开发智力C.教书育人 D.为人师表解析:27.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从根本上说取决于( )。(分数:2.00)A.家长的配合B.学校领导的积极配合C.教师的实际水平 D.学生的实际水平解析:28.班集体形成的主要标志之一是( )。(分数:2.00)A.成立了班委会B.开展了班级工作C.形成了正确的集体舆论 D.确定了

24、班级工作计划解析:29.教师最基本的权利是( )。(分数:2.00)A.科研学术活动权B.教育教学权 C.民主管理权D.管理学生权解析:30.学生的个性特点给教师的教育教学造成了( )。(分数:2.00)A.创造性 B.复杂性C.示范性D.长期性解析:31.教师主导作用的实质是( )。(分数:2.00)A.讲授知识B.教书育人C.教学艺术D.引导启迪 解析:32.“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应有一桶水”,这要求教师应具备的职业素质是( )。(分数:2.00)A.教育理论知识素养B.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C.学科专业知识D.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素养 解析:33.在教育中,学生应处于的地位是( )。(分数:2

25、.00)A.主体地位 B.客体地位C.权威地位D.被动地位解析:34.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学生主体作用的最高表现形式为( )。(分数:2.00)A.自觉性B.独立性C.主动性D.创造性 解析:35.我国于( )1 月在全国开始全面实施教师资格制度。(分数:2.00)A.1995 年B.2000 年C.2001 年 D.2002 年解析:36.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阶段性表明,教师任职期间应接受( )。(分数:2.00)A.在职培训B.继续教育 C.终身教育D.高等教育解析:37.“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句话说明了教师劳动的( )。(分数:2.00)A.创造性B.教育性C.示范

26、性D.长期性 解析:38.教师作为一种职业出现始于( )。(分数:2.00)A.原始社会末期B.奴隶社会初期 C.文艺复兴时期D.资本主义社会时期解析:39.学生义务不包括( )。(分数:2.00)A.尊敬师长B.努力学习C.遵守学校管理制度D.执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 解析:40.班主任了解学生的基本方法是( )。(分数:2.00)A.观察法 B.问卷法C.谈话法D.调查法解析:41.师生关系中的最基本关系是( )。(分数:2.00)A.教育关系 B.心理关系C.社会关系D.道德关系解析:42.我国开始建立教师资格证书制度始于 20 世纪( )年代。(分数:2.00)A.60B.70C.80 D

27、.90解析:43.赫尔巴特所代表的传统教育思想的核心一般被概括为:教材中心、课堂中心和( )。(分数:2.00)A.教师中心 B.学校中心C.学生中心D.活动中心解析:44.在教育活动中,教师负责组织、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采用科学的方法,获得良好的发展,表明( )。(分数:2.00)A.学生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B.教师完全控制教育活动C.要充分发挥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主导作用 D.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得不到体现解析:45.师生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 )。(分数:2.00)A.平等关系B.相互促进关系 C.思想交流关系D.授受关系解析:46.教师作为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在教育过程

28、中应起到的作用是( )。(分数:2.00)A.强制作用B.辅助作用C.主导作用 D.中介作用解析:47.教师中心说的代表人物是( )。(分数:2.00)A.夸美纽斯B.赫尔巴特 C.巴班斯基D.杜威解析:48.关于师生关系的理论中,“儿童中心说”的代表人物是( )。(分数:2.00)A.夸美纽斯B.赫尔巴特C.巴班斯基D.杜威 解析:49.教育学生必须了解学生的年龄特征,这要求教师的知识结构应有( )。(分数:2.00)A.系统的马列主义理论修养B.精深的专业知识C.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 D.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解析:50.就其身份特征看,我国的教师是( )。(分数:2.00)A.专业人员 B.国

29、家干部C.公务人员D.技术人员解析:51.在陶行知先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教育信条中得到了充分体现的是教师素养中的( )。(分数:2.00)A.扎实的教育理论知识B.崇高的职业道德 C.丰厚的文化学科知识D.过硬的教学基本功解析:52.当前我国对教师实行的特定职业许可制度是( )。(分数:2.00)A.教师考核制度B.教师聘任制度C.教师资格制度 D.教师职务制度解析:53.学生中心论违背了( )。(分数:2.00)A.传授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B.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C.知识教学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D.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结合的规律 解析:54.课外校外教

30、育与课堂教学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是( )。(分数:2.00)A.师生共同参加的B.学生自愿选择的C.受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规范的D.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 解析:55.师范教育的奠基人是( )。(分数:2.00)A.夸美纽斯B.赫尔巴特C.巴班斯基D.裴斯泰洛齐 解析:56.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教师中心论”主张( )。(分数:2.00)A.学生处于主体地位B.教师处于主导地位 C.学生处于中心地位D.教师处于顾问地位解析:二、辨析题(总题数:6,分数:60.00)57.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分数:10.00)_正确答案:(正确。这说明了为社会培养人的周期长,同时也说明了教师工作的长期性。)解析

31、:58.许多教师没有学过教育学,一样把书教得好,学不学教育学没有什么关系。(分数:10.00)_正确答案:(错误。原因在于:第一,有些教师没有学过教育学,但却不自觉地运用了这方面的知识。许多有成效的教师,却无法总结自己的教育经验。第二,这些教师的成功经历了很长时间的摸索和积累,学了教育学,成功的道路可以更便捷。第三,只通晓本门学科,可能是一个好教师,但要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现代个性,那就困难了。有关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和条件的知识是一门学问。第四,当前陈腐的教育观念和陈旧的教育方法亟待改革,有些天经地义的教育经验已经过时,这要求教师必须从现代教育科学中寻求借鉴。)解析:59.教师的素质高

32、低取决于其知识的丰富程度。(分数:10.00)_正确答案:(这种说法是片面和错误的。教师应该具有以下职业素养:(1)教师的道德素养:教师要有高尚的教师职业道德(简称师德)。主要包括:第一,忠诚教育事业;第二,热爱学生;第三,自身的道德修养。(2)现代人的素养。(3)渊博的知识和多方面的才能。(4)掌握教育科学和教育能力。知识的丰富程度只是教师素质高低的一个方面,因此上述方法是错误的。)解析:60.教师的专业化就是教师的专业发展。(分数:10.00)_正确答案:(这个观点是片面的。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职业具有自己独特的职业要求和职业条件,有专门的培养制度和管理制度。教师专业化的基本含义是:第一,教

33、师专业既包括学科专业性,也包括教育专业性,国家对教师任职既有规定的学历标准,也有必要的教育知识、教育能力和职业道德的要求。第二,国家有教师教育的专门机构、专门教育的内容和措施。第三,国家有对教师资格和教师教育机构的认定制度和管理制度。第四,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教师专业化也是一个发展的概念,既是一种状态,又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而题中只提到教师的专业发展,把教师的专业化概念范围过于狭窄化,因而是错误的。)解析:61.教师个体专业化的过程就是取得教师资格证书的过程。(分数:10.00)_正确答案:(错误。教师个体专业化是指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在专业思想、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品质等方面

34、由不成熟到比较成熟的发展过程。教师资格证书是国家颁发给个人,允许其从事教师职业的一种资格凭证。从事教师职业首先要获得教师资格证书,但获得教师资格证书并不等于成为了一个成熟的教育专业人员,教师个体化是一个持续的专业发展过程。)解析:62.教师工作时间越长意味着其专业化程度越高。(分数:10.00)_正确答案:(错误。教师的专业化是教师作为专业人员,从专业思想到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心理品质等方面由不成熟到比较成熟的发展过程,即由一个专业新手发展成为专家型教师和教育家型教师的过程。一生为师并不意味着专业化程度很高。教师专业化虽然与时间有关,但不仅是时间的自然延续,而且与教师自身素质的不断提高和专

35、业能力的形成有关。)解析:三、简答题(总题数:16,分数:240.00)63.简述教师的职责。(分数:15.00)_正确答案:(教师要传道授业解惑。(2)教师要做好班主任工作,组织课外、校外教育活动,通过多种渠道品德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养成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3)教师要关心学生健康,保护学生身体正常发育,促进体质的增强,并培养其高尚的审美情趣,具有良好的身心素质,使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形成良好个性。)解析:64.简述教师的职业角色。(分数:15.00)_正确答案:(学习者。教师也要紧跟时代,掌握最新的科学理论知识。(2)研究者。教师工作充满着变化与挑战,教师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新理论,

36、不断反思自己的实践,使自己成为学者型的教师。(3)学生学习的促进者。(4)知识的传授者。教师承担着向学生传递知识、技能,启发他们智慧,帮助他们解除困惑的职责。(5)学生心灵的培育者。教师具有传递社会道德、价值观念的使命,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6)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管理者。(7)课程资源的建设者和开发者。(8)学生学习的榜样。(9)学生的朋友。教师角色的多样化体现了教师职业的重要意义与责任。)解析:65.简述教师教学的特点。(分数:15.00)_正确答案:(强烈的示范性。(2)独特的创造性。(3)空间的广延性和时间的连续性。简要分析略。)解析:66.论述教师教学的特点。(分数:1

37、5.00)_正确答案:(强烈的示范性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这一本质特点决定了教师的劳动必然带有强烈的示范性。教师劳动与其他劳动的一个最大的不同点就在于,教师主要是用自己的思想、学识和言行,通过示范的方式去直接影响劳动对象。教师的劳动之所以具有示范性,还在于模仿是青少年学生的一个重要的学习方式。在许多场合,教师本身的或教师所倡导的思想、行为、品质,往往都是学生最可信赖的模仿对象。教师劳动的示范性几乎表现在教育活动的各个方面。在教学工作中,教师对学生提出要求时,如有必要,都要先做示范,以增强学生学习的直观性和规范性。特别是在课文朗读、例题分析、实验操作以及音、体、美和劳动技术的教学中,教师的示范显得更加重要。此外,教师的思维方式、思维品质、知识结构、学习习惯等等,无形当中都对学生起着示范作用。在思想教育过程中,学生的文明习惯、道德风貌以及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都有赖于教师的言传身教。在这方面,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可能对学生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2)独特的创造性教师劳动的创造性比一般劳动的创造性更具有灵活性,主要是由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和教育情景的复杂性所决定的。教师的劳动对象学生具有主观能动性,是自我教育的主体。教师劳动的创造性在于创造性地运用教育、教学规律,在复杂多变的教育情景中塑造发展中的人。教师对教材内容的处理和加工同样是创造性的劳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 DIN EN 61249-4-19-2014 Materials for printed boards and other interconnecting structures - Part 4-19 Sectional specification set for prepreg materials unclad (for the manufacture o.pdf DIN EN 61249-4-19-2014 Materials for printed boards and other interconnecting structures - Part 4-19 Sectional specification set for prepreg materials unclad (for the manufacture o.pdf
  • DIN EN 61249-4-2-2006 Materials for printed boards and other interconnecting structures - Part 4-2 Sectional specification set for prepreg materials unclad - Multifunctional epoxid.pdf DIN EN 61249-4-2-2006 Materials for printed boards and other interconnecting structures - Part 4-2 Sectional specification set for prepreg materials unclad - Multifunctional epoxid.pdf
  • DIN EN 61249-4-5-2006 Materials for printed boards and other interconnecting structures - Part 4-5 Sectional specification set for prepreg materials unclad - Polyimide modified or .pdf DIN EN 61249-4-5-2006 Materials for printed boards and other interconnecting structures - Part 4-5 Sectional specification set for prepreg materials unclad - Polyimide modified or .pdf
  • DIN EN 61249-5-1-1996 Materials for interconnection structures - Part 5 Sectional specification set for conductive foils and films with and without coatings section 1 Copper foils .pdf DIN EN 61249-5-1-1996 Materials for interconnection structures - Part 5 Sectional specification set for conductive foils and films with and without coatings section 1 Copper foils .pdf
  • DIN EN 61249-5-4-1997 Materials for interconnection structures - Part 5 Sectional specification set for conductive foils and films with or without coatings section 4 Conductive ink.pdf DIN EN 61249-5-4-1997 Materials for interconnection structures - Part 5 Sectional specification set for conductive foils and films with or without coatings section 4 Conductive ink.pdf
  • DIN EN 61249-7-1-1996 Materials for interconnection structures - Part 7 Sectional specification set for restraining core materials section 1 Copper Invar copper (IEC 61249-7-1 1995.pdf DIN EN 61249-7-1-1996 Materials for interconnection structures - Part 7 Sectional specification set for restraining core materials section 1 Copper Invar copper (IEC 61249-7-1 1995.pdf
  • DIN EN 61249-8-7-1997 Materials for interconnection structures - Part 8 Sectional specification set for non-conductive films and coatings section 7 Marking legend inks (IEC 61249-8.pdf DIN EN 61249-8-7-1997 Materials for interconnection structures - Part 8 Sectional specification set for non-conductive films and coatings section 7 Marking legend inks (IEC 61249-8.pdf
  • DIN EN 61249-8-8-1998 Materials for interconnection structures - Part 8 Sectional specification set for non-conductive films and coatings Section 8 Temporary polymer coatings (IEC .pdf DIN EN 61249-8-8-1998 Materials for interconnection structures - Part 8 Sectional specification set for non-conductive films and coatings Section 8 Temporary polymer coatings (IEC .pdf
  • DIN EN 61254-1994 Electric shavers for household use - Methods for measuring the performance (IEC 61254 1993) German version EN 61254 1994《家用电动剃须刀 性能测量方法》.pdf DIN EN 61254-1994 Electric shavers for household use - Methods for measuring the performance (IEC 61254 1993) German version EN 61254 1994《家用电动剃须刀 性能测量方法》.pdf
  •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大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