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教育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学习动机)-试卷1及答案解析.doc

上传人:registerpick115 文档编号:1384944 上传时间:2019-12-0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7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类试卷】教育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学习动机)-试卷1及答案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考研类试卷】教育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学习动机)-试卷1及答案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考研类试卷】教育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学习动机)-试卷1及答案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考研类试卷】教育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学习动机)-试卷1及答案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考研类试卷】教育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学习动机)-试卷1及答案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教育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学习动机)-试卷 1及答案解析(总分:58.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简答题(总题数:20,分数:40.00)1.说明学习动机与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分数:2.00)_2.简述是否动机越强学习效果越佳?(分数:2.00)_3.动机与需要、诱因的关系如何?(分数:2.00)_4.学习动机的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分数:2.00)_5.附属内驱力具有的条件是什么?(分数:2.00)_6.什么是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分数:2.00)_7.简述成就目标理论的主要观点。(分数:2.00)_8.如何进行归因训练?(分数:2.00)_9.简述动机的强化理论。(分数:2.00)

2、_10.简述动机的需要层次说。(分数:2.00)_11.简述成就动机理论的基本观点。(分数:2.00)_12.如何评价阿特金森的成就动机模型?(分数:2.00)_13.简要回答维纳的三维归因分类。(分数:2.00)_14.维纳得出的归因的基本结论有哪些?(分数:2.00)_15.如何评价维纳的归因理论?(分数:2.00)_16.教师在实施奖励的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呢?(分数:2.00)_17.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你有何建议?(分数:2.00)_18.如何培养成就动机?(分数:2.00)_19.怎样培养学习兴趣?(分数:2.00)_20.激发与维持半习动机的前提条件是什么?(分数:2.00)_

3、二、论述题(总题数:7,分数:14.00)21.论述动机与学习之间的关系。(分数:2.00)_22.阐述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以及学习动机的种类。(分数:2.00)_23.阐述分析动机自我效能感理论。(分数:2.00)_24.课堂教学应该尽可能地增强学生学习的内部动机,怎样才能增强学生的内部动机呢?试述增强学生内部动机的几点建议。(分数:2.00)_25.如何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外来动机?(分数:2.00)_26.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师应如何增强教学的吸引力?(分数:2.00)_27.分析影响学习动机的因素。(分数:2.00)_三、多项选择题(总题数:2,分数:4.00)28.为了激发学生

4、的学习动机,教师需要( )。(分数:2.00)A.增强教学的吸引力B.注意教学的新颖性和启发性C.注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D.以上都对29.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需要做到( )。(分数:2.00)A.利用教师的期望效应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B.利用已有的动机和兴趣形成新的学习兴趣C.加强课外活动指导,发展学习兴趣D.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原有的知识基础培养学生的兴趣教育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学习动机)-试卷 1答案解析(总分:58.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简答题(总题数:20,分数:40.00)1.说明学习动机与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学习动机和学

5、习成绩之间的关系并不是直接的,它们之间往往以学习行为为中介,而学习行为又不单纯受动机的影响,还受到其他因素,如学习基础、教师指导、学习方法、智力水平、个性特征、健康状况等影响,所以可能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动机强、行为好,学习成绩好;动机弱、行为不好,成绩不好。 动机强、行为不好,学习成绩不好;动机弱,行为好,成绩好。 (2)学习动机是影响学习行为,提高学习成绩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唯一的条件。两者的关系不是单向的,而是相互作用:一方面,学习动机会影响学习成绩;另一方面,学习成绩的提高或降低会反过来增强或减弱学习动机。)解析:2.简述是否动机越强学习效果越佳?(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

6、:心理学研究发现,只有当学生处于中等强度的动机水平时,其学习效果才达到最佳。这就是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因此,教师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时,应注意避免给学生造成太大的心理压力,过度的要求和频繁的竞赛有时往往适得其反,无益于学生的学习。)解析:3.动机与需要、诱因的关系如何?(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动机是由需要与诱因共同组成的。 (1)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当某种需要没有满足时,它就会推动人们去寻找满足需要的对象,从而产生活动的动机。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推动着人们去活动,并把活动引向某一目标,这时,需要就成为人们活动的动机了。需要作为人的积极性的重要源泉,它是激发人们进行各种活

7、动的内部动力。 (2)动机的产生除了有机体的某种需要外,诱因的存在也是一个重要的条件。所谓诱因,是指能够激发起有机体的定向行为,并能够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或刺激物。在动机中,需要与诱因是紧密联系着的。需要比较内在、隐蔽,是支配有机体行动的内部原因;诱因是与需要相联系的外界刺激物,它吸引学生的活动,并使需要有可能得到满足。没有需要,就不会有行为的目标;相反,没有行为的目标或诱因,也不会诱发某种特定的需要。在实际生活中,人的行为往往取决于需要与诱因的相互作用。)解析:4.学习动机的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学习动机并不是通过直接卷入认知建构过程而对学习产生作用

8、的,而是以学习情绪状态的唤醒、学习准备状态的增强、学习注意力的集中和学习意志的提高为中介来影响认知建构过程的,犹如“催化剂”间接地增强与促进化学反应一样,间接地增强与促进认知建构过程。这些中介因素综合起来使学习动机对学习产生以下四个方面的作用。 (1)引发作用:当学生对于某些知识或技能产生迫切的学习需要时,就会引发学习内驱力,唤起内部的激动状态,产生焦急、渴求等心理体验,并最终激起一定的学习行为。 (2)定向作用:学习动机以学习需要和学习期待为出发点,使学生的学习行为在初始状态时就指向一定的学习目标,并推动学生为达到这一目标而努力学习。 (3)维持作用: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是认真还是马虎,

9、是勤奋还是懒惰,是持之以恒还是半途而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习动机的水平。美国心理学家阿特金森在全面探讨了有关动机研究的文献后,发现了一个较为普遍的规律,这就是完成某项具体学习任务所需要的时间与该项任务的动机水平成正相关。由此可见,学习动机水平高的学生能在长时间的学习活动中保持认真的态度和坚持把学习任务完成的毅力,而学习动机水平低的学生则缺乏学习行为的稳定性和持久性。 (4)调节作用:学习动机调节学习行为的强度、时间和方向。如果行为活动未达到既定目标,动机还将驱使学生转换行为活动方向以达到既定目标。)解析:5.附属内驱力具有的条件是什么?(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附属内驱力是一

10、个人为了保持长者们的赞许或认可而表现出来的把工作做好的一种需要。它具有这样三个条件: 第一,学生与长者在情感上具有依附性。 第二,学生从长者方面所博得的赞许或认可中获得一种派生的地位。所谓派生地位,不是由他本身的成就水平决定的,而是从他所自居和效法的某个人或某些人不断给予的赞许或认可中引申出来的。 第三,享受到这种派生地位乐趣的人,会有意识地使自己的行为符合长者的标准和期望,借以获得并保持长者的赞许,这种赞许往往使一个人的地位更确定、更巩固。)解析:6.什么是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学习动机强度与学习效率并不完全成正比。动机强度的最佳水平会随着学习活动的难

11、易程度而有所变化。一般说,从事比较容易的学习活动,动机强度的最佳水平会高些,而从事比较困难的活动,动机强度的最佳水平会低些,这就是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解析:7.简述成就目标理论的主要观点。(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成就目标是指个体从事成就活动所要达到的目的。成就目标理论认为,持有不同成就目标的个体在认知、情感和行为上存在着重大差异。 人们一般把成就目标划分为两大类:掌握目标(亦称学习目标、任务目标)和成绩目标(亦称能力目标)。掌握目标是指个体从事成就活动的目的是为了掌握、理解任务,发展新的技能,提高自身的能力。成绩目标是指个体从事成就活动的目的在于做得比别人更好,超过外界所要

12、求的标准,获得他人对自己能力的肯定与赞扬,从而展现出自身能力,避免对自身能力的否定评价。 不同成就目标定向的个体所持有的评价成就的标准不同。掌握目标定向的个体所遵循的是任务达到程度的标准,这是一种绝对标准,即个体是否达到了活动任务的要求,如教科书上的内容我是否学懂了,某项体育活动我是否达标了。成绩目标定向的个体所遵循的是与他人相比较的标准,这是一种相对标准,即个人与群体中的其他人相比是否更好,如我是否比班里的同学学习更好,或者在某些方面更突出。 研究者发现,掌握目标和成绩目标对认知、情感和行为的影响是不同的。)解析:8.如何进行归因训练?(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由于学习差生往

13、往把失败归因于能力不足,导致产生习得性无力感,造成学习积极性降低,因此有必要通过一定的训练程序,使他们学会将失败的原因归结于努力,从失望的状态中解脱出来。也就是说,要通过归因训练来提高学习差生的学习积极性。对学习差生进行归因训练时,往往是使学生多次体验学习的成败,同时引导学生使他们将成败的原因归结于努力。根据维纳的理论,努力这一内部因素是可以控制的,是可以有意增加或减少的。因此,只要相信努力将带来成功,那么人们就会在行为中坚持不懈地努力。 归因训练的基本步骤如下: 第一,了解学生的归因倾向。可以通过观察、谈话或问卷测验来进行。 第二,让学生进行某种活动,并取得成败体验。可让学生通过数学练习、单

14、元考试、回答问题等取得成功与失败的体验。 第三,让学生对自己的成败进行归因。可以让学生在能力、努力、任务难度、运气中选择其成败的原因。 第四, 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归因。当学生将成功归因于自己的努力和能力,将失败归因于努力不够时,教师要给以积极强化;若学生将成功归因于外部因素,将失败归因于缺乏能力或外部因素时,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归因指导,告诉学生成功是你努力的结果,而失败则是你努力不够。很多研究证明,通过归因训练可以使学生学会积极的归因,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解析:9.简述动机的强化理论。(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现代的 SR心理学家不仅用强化来解释操作学习的发生,而且用强化来解

15、释动机的引起。该理论认为,引起动机同习得行为并无两样,都可用强化来解释。人们为什么具有某种行为倾向呢?按照现代 SR心理学家的观点,完全取决于先前这种行为和刺激因强化而建立的牢固联系。如果学生因学习而得到强化(如得到好成绩、教师和家长的赞扬等),他们就会有较强的学习动机;如果学生的学习没有得到强化(如没得到好分数或赞扬),就缺乏学习的动机作用;如果学生的学习受到了惩罚(如遭到同学或教师的嘲笑),则会产生避免学习的动机。)解析:10.简述动机的需要层次说。(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该理论在解释动机时强调需要的作用,认为所有的行为都是有意义的,都有其特殊的目标,这种目标来源于我们的

16、需要。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要,而且这些需要会随着时间等因素而变化,这就是为什么两个不同的人在相同的情境下会产生不同的行为,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里会产生不同行为的原因。需要影响着人们行为的方式和方向。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为五种,分别为: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求知与理解的需要、美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这些需要从下到上排成一个层级。他将前四种需要定义为缺失需要,这是我们生存所必需的,它们对生理和心理的健康是很重要的,必须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但一旦得到了满足,由此产生的动机就会消失。后三种需要是生长需要,它虽不是我们生存所必需的,但它们很少能得到完全的满足。这个理论将外部动机与内部动机结合起来考虑对行为

17、的推动作用,是有一定科学意义的。但忽略了人们本身的兴趣、好奇心等在学习中的始动作用,有些学习活动并不一定都是由外部动机所激发和引起的。)解析:11.简述成就动机理论的基本观点。(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最早集中研究成就动机的心理学家有默里、麦克里兰、阿特金森等人。默里将成就需要定义为:克服障碍,施展才能,力求尽快尽好地解决某一难题。麦克里兰和阿特金森接受了默里的思想,并将其发展为成就动机论。该理论的基本观点是,成就动机是一种力求成功并选择朝向成功(或失败)目标的活动的一般倾向,个人的成就动机可以分为两部分:一是力求成功的意向;二是避免失败的意向。也就是说,成就行为体现了趋向成功

18、或避免失败两种倾向的冲突。一个人不可能不考虑失败的后果去追求成功。因而一个人趋近目标的行为最终要由这两种动机的综合作用决定。如果一个人追求成功的动机高于避免失败的动机,这个人便将努力去追求特定的目标。如果一个人避免失败的动机强于追求成功的动机,这个人就会尽可能选择减少失败机会的目标。)解析:12.如何评价阿特金森的成就动机模型?(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阿特金森的成就动机理论模型提出了需要、期望、诱因价值的综合动机理论,把人的动机情感方面与认知方面统一起来,并用数学模式简明地表述出来,揭示出了影响成就动机的某些变量和规律,并用实验检验和证实了其理论假设的合理性和客观性,这不能不

19、说是对传统的动机理论的一种突破性的进展,对动机理论的建立和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与巨大的贡献,但是,这一理论模型还是很不完善的,它并不能很好地说明成就动机的本质,发生、发展的条件以及影响成就动机的各种变量。其主要的缺陷有: 人的成就动机被看成仅仅由内部因素所激发,更多地看到内部因素的影响,而没有充分看到外部社会生活条件对人的成就动机的作用。人的成就动机是一种社会性的动机,它的形成、发展和变化都受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影响和制约。这个模型忽视或者没有充分地看到这一点,就不可能最终解决个体成就动机的来源,也看不到社会生活条件对人的成就动机和行为的决定性作用。仅仅把成就动机看成是个体经验的产物是很不充

20、分、很不彻底的。 这一理论虽然是初步把动机的情感方面和认知方面结合起来的模型,但它对认知的作用的了解是模糊的、笼统的、不具体的。实际上,人的期望、诱因价值都要通过人对环境条件和自身条件的认知作用才能影响人的动机。 对影响成就和行为的内部因素的了解和探讨也是不全面和不够充分的。成就动机作为稳定的人格特征之一,它和整个人格特征的关系也没有进行充分的研究和探讨。更为近期的归因理论也强调获得成功的需要和对失败的担心,但在考虑这两个要素时更灵活些。)解析:13.简要回答维纳的三维归因分类。(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维纳提出,可以根据三个维度对成败的原因分类。这三个维度是: (1)内外维度

21、。据比可把导致成败的原因分为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内部原因即个人自身的原因,如个人的能力、努力等;外部原因即个人自身之外的原因,如任务难度、运气等。 (2)稳定性维度,据此可以把内部和外部原因再分为稳定的原因和不稳定的原因。 (3)可控制维度,根据稳定和不稳定的原因还可再细分为个人自身能控制的原因和个人自身不能控制的原因。)解析:14.维纳得出的归因的基本结论有哪些?(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维纳通过一系列的研究,得出一些关于归因的最基本的结论: (1)个人将成功归因于能力和努力等内部因素时,他会感到骄傲、满意、信心十足,而将成功归因于任务容易和运气好等外部原因时,产生的满意感则

22、较少。相反,如果一个人将失败归因于缺少能力或努力,则会产生羞愧和内疚,而将失败归因于任务太难或运气不好时,产生的羞愧感则较少。而归因于努力相对归因于能力,无论成功或失败都会产生强烈的情绪体验。努力而成功,体验到愉快;不努力而失败,体验到羞愧;努力而失败,也应受到奖励。 (2)在付出同样努力时,能力低的应得到更多的奖励。 (3)能力低而努力的人受到最高评价,而能力高却不努力的人则受到最低评价。因此,维纳总是强调内部的、稳定的和可控的维度。)解析:15.如何评价维纳的归因理论?(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维纳的归因理仑是对成就动机理论研究的重要发展,明确地阐述了认知对成就动机的重要作

23、用,不仅为教育实践提供了可行的方法和途径,而且以培养学生完整的人格、优良的心理品质为目标,教会学生形成学习的内在动机和正确地认识失败、应付失败、不屈服于环境的影响并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系统。但是,人对成就行为的归因是非常复杂和多样的,况且人对不同性质的成就行为的归因也不会是完全一致的。其次,按照哪些维度对归因进行分类是值得讨论的问题。更为重要的是关于可控制的问题,内部原因是否真的可以控制,稳定的原因是否就不可以控制等,也是有争议的。因为可控制具有相对的意义,它常因人的观点不同而有不同的看法,如能力是相对稳定的,不容易控制的,但能力的增强在很大程度上是学习和受教育的影响。所以,如何进行归因训练尚须

24、做深入的研究。)解析:16.教师在实施奖励的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呢?(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首先,要确立正确的奖励标准。考试分数的高低固然反映着学生的学习效果,但教师却不能仅仅依据分数的高低对学生进行奖励。第二,要注意奖励的有效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对学生进行各种各样的奖励,这些奖励有些是有效的,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有些则是无效的,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第三,要注意奖励的方式。运用奖励重要的不是奖励的数量,而是奖励的方式。不同的学生希望得到不同的奖励方式。)解析:17.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你有何建议?(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

25、启发式教学; (2)教学内容与方法力求多样、新颖; (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 (4)利用争强好胜心理,妥善组织学习竞赛; (5)正确指导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解析:18.如何培养成就动机?(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由于成就动机是在一定的社会、教育条件下形成的,所以也能够通过一定的训练程序来培养和提高。 成就动机训练分为两种形式:一种为直接训练学生直接接受研究者的训练;一种是间接训练先是教师接受研究者的训练,然后再由教师训练学生。进行训练时可以分成意识化、体验化、概念化、练习、迁移、内化几个阶。研究表明,对成就动机进行的训练是有效果的。它的直接效果表现为受过训练

26、的学生对取得成就更为关心,并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去选择所追求的目标。它的间接效果是能够提高学生各学科的学习成绩。这些效果在原来成就动机低而学习又差的学生身上更为明显。)解析:19.怎样培养学习兴趣?(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当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内在兴趣时,就也会渴望获得知识,并在学习过程中伴随有愉快的情绪体验。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采取以下一些具体的做法: 第一,改进教学方法,采用有趣的、变换的方式呈现教学内容。 第二,组织学生参加课内外实践活动和学科兴趣小组,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中体验到成功的愉快和学好知识的乐趣。 第三,挖掘学科教学中容易使学生感兴趣的内

27、容。)解析:20.激发与维持半习动机的前提条件是什么?(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激发与维持学习动机的前提条件是: (1)教师应善于管理课堂,维持课堂纪律,使正常的教学活动不致受到纪律不良的学生的干扰; (2)教师必须与学生建立正常的师生关系,教师有耐心、公正、友善,使学生有爱和归属感; (3)布置给学生的学习任务必须是学生既能胜任但又有一定难度的,太易和太难的任务都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学习任务必须是真实的,也就是说,对学生有一定实际意义的。)解析:二、论述题(总题数:7,分数:14.00)21.论述动机与学习之间的关系。(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动

28、机与学习之间的关系可以概括如下: 第一,动机对学习的作用不同于原有知识的作用。原有知识决定新的学习能否出现。通过原有知识与新知识相互作用,原有知识将成为新的认知结构的一部分。学习动机可以加速或减慢新的学习过程的进行。但它只起催化剂作用,其作用是间接的,不直接参与新旧知识的相互作用。 第二,动机对学习的作用是通过努力、集中注意为中介而实现的。如,学习动机作用较强的学生可以通过“笨鸟先飞”或主动向他人请教等方式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 第三,动机与学习之间的关系通常是互为因果关系,而不是单向关系。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和加涅都持这种观点。加涅在阐明奥苏伯尔的动机观时指出:“由于这种原因,又因为动机并

29、非学习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所以没有必要把学习活动推迟到学生养成适当兴趣和动机之后再进行,通常教授一个没有动机的学生的最好办法就是暂时忽略他的动机状态,并集中精力尽可能有效地对他实施教学,尽管缺乏动机,但在任何情况下都会产生某种程度的学习;从学习的初步满足中他将充满希望地形成进一步学习的动机。因此在某些情况下引起学习动机的最好方法,是把注意力集中在认知方面,而不是动机方面,并且要依靠由成功的教育成就引起的动机来加强进一步的学习。”)解析:22.阐述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以及学习动机的种类。(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学习动机可以促进学习,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通常是一致的。首先,

30、学习动机使学习者具有明确的学习目标,知道自己为什么而学习,朝哪个方向努力。其次,学习动机使学习者积极主动并持之以恒地寻求有关的信息。 一般来讲,动机对学习有促进作用,但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并不总是一致。有些学生学习动机水平较高,但学习成绩却不理想。这种现象并不否认动机对学习的作用,只是说明动机毕竟不能代替学习,动机对学习的影响并不是直接卷人认知过程,而只能是间接地增强与促进学习效果。知识基础、智力水平、学习技能和方法等各种因素都会影响学习效果,学习动机只是影响因素之一。 动机水平与学习效果之间的关系也并不是简单的直线关系。动机的强度适中,对学习具有较适宜的促进作用,作业水平较高,学习效率也高;

31、动机水平较弱或过强,作业水平较高,学习效率也高;而动机水平较弱或过强,作业水平则不高,学习效率也不高。“耶基斯一多德森法则”表明,高度强烈的学习动机和低强度的学习动机一样降低学习效率。动机的最佳水平与学习课题的难易程度有关。一般来讲,最佳水平为中等动机强度。 在学校教育中,应该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要使学生学习动机的水平适当,一定要注意防止给学生提出的目标过高,或给学生加的压力太大。过高的目标、过分的压力不仅不会促进学生的学习,反而会带来延误儿童终身的心理障碍。最常用的一种分类是根据学习活动的目标将动机分为内在动机和外来动机。 内在动机是指由习活动本身作为学习的目标而产生的学习动力,即学习活动

32、自身成为学生的学习目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满足,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并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外来动机是指由学习结果或学习活动以外的因素作为学习目标而产生的学习动力,即学习的目标由学习的结果和意义决定,学习只是达到目标的手段。)解析:23.阐述分析动机自我效能感理论。(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自我效能感是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这一概念是班杜拉最早提出的,在 80年代,自我效能感理论得到了丰富和发展,也得到了大量实证研究的支持。 班杜拉在他的动机理论中指出,人的行为受行为的结果因素与先行因素的影响。行为的结果因素就是通常所说的强化,但他认为,在学习中没

33、有强化也能获得有关的信息,形成新的行为。而强化能激发和维持行为的动机以控制和调节人的行为。因此他认为,行为出现的概率是强化的函数这种观点是不确切的,行为的出现不是由于随后的强化,而是由于人认识了行为与强化之间的依赖关系后对下一步强化的期望。他的“期望”概念也不同于传统的“期望”概念。传统的期望概念指的只是结果的期望,而他认为结果期望指的是人对自己某种行为会导致某一结果的推测。如果人预测到某一特定行为将会导致特定的结果,那么这一行为就可能被激活和被选择。例如,儿童感到上课注意听讲就会获得他所希望取得的好成绩,他就有可能认真听课。效能期望指的则是人对自己能否进行某种行为的实施能力的推测或判断,即人

34、对自己行为能力的推测。它意味着人是否确信自己能够成功地进行带来某一结果的行为。当人确信自己有能力进行某一活动时,他就会产生高度的“自我效能感”,并会去进行那一活动。例如,当学生不仅知道注意听课可以带来理想的成绩,而且还感到自己有能力听懂教师所讲的内容时,他就会认真听课。人们在获得了相应的知识、技能后,自我效能感就成了行为的决定因素。 班杜拉等人的研究指出,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因素主要有: (1)个人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这个效能信息源对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最大。一般来说,成功经验会提高效能期望,反复的失败会降低效能期望。但事情并不这么简单,成功经验对效能期望的影响还要受个体归因方式的左右。如果把失败

35、归因于外部的不可控因素,就不会增强效能感;如果把失败归因于内部的可控因素,就不一定会降低效能感。因此,归因方式直接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开发。 (2)替代经验。人的许多效能期望都来源于观察他人的替代经验。这里的一个关键是观察者与榜样的一致性。 (3)言语劝说。因其简便、有效而得到广泛应用,但缺乏经验基础的言语劝说,其效果则是不巩固的。 (4)情绪唤醒。班杜拉在“去敏感性”的研究中发现,高水平的唤醒使成绩降低而影响自我效能,当人们不为厌恶刺激所困扰时更能期望成功。 上述四种信息对效能期望的作用依赖于对其是如何认知和评价的。人们必须对与能力有关的因素和非能力因素对成败的作用加以权衡。人们觉察到效能的程度取决于任务的难度、付出努力的程度、接受外界援助的多少、取得成绩的情境条件以及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大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