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法律硕士综合课(法理学)模拟试卷 125及答案解析(总分:68.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选题(总题数:18,分数:36.00)1.单项选择题第 1-45小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字母涂黑。(分数:2.00)_2.孟子的“徒法不足以自行”表明了法的哪一项特性( )(分数:2.00)A.法的联系性B.法的继承性C.法的模糊性D.法的局限性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 1条规定“为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公众健康,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制定本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分数:2.00)A.反映法
2、的政治职能B.执行的是法的管理职能C.体现法的阶级统治职能D.这项规定的实现最终受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4.以下哪部法律主要执行的是政治统治的职能( )(分数:2.00)A.道路安全法B.食品卫生法C.民法D.刑法5.关于法的作用,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分数:2.00)A.法的作用只能通过守法的方式来体现B.法的规范作用是法的社会作用的目的C.法的规范作用是法对人们的意志与行为发生的间接影响D.法的作用根本上取决于生产关系或生产方式自身的生命力6.谢某交通肇事连环追尾死伤十余人,畏罪潜逃,归案后法院依法判处其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从法的作用的角度,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分数:2.00)A
3、.谢某畏罪潜逃体现了法的指引作用B.法院的判决体现了法的强制作用,而非法的教育作用C.法院的判决既体现了法的规范作用,也体现了法的社会作用D.有人认为谢某畏罪潜逃应罪加一等,该观点体现了法的预测作用而非评价作用7.某城市打算招商引资引进某大型化工建设项目,引发社会争议。支持者认为该项目将促进本市经济发展;反对者认为该项目会造成严重环境污染,损害民众健康。该市综合考量后,决定终止引进该项目。从法的价值冲突的角度,该城市的最终决定体现出( )(分数:2.00)A.效率优于自由B.效率优于平等C.人权高于效率D.秩序高于正义8.关于法的规范作用,以下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分数:2.00)A.王法官
4、依据刑事诉讼法规定主动申请回避,体现了法的教育作用B.法院判决王某的行为构成盗窃罪,体现了法的指引作用C.王某参加法律培训后开始注重所经营企业的法律风险防控,体现了法的保护自由价值作用D.王某因散布谣言被罚款 500元,体现了法的强制作用9.有关法律与自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分数:2.00)A.自由是神圣至上的,限制自由的法律就不是真正的法律B.自由对人至关重要,因此自由是衡量法律善恶的唯一标准C.从实证的角度看,一切法律都是自由的法律D.自由是神圣的,也是有限度的,这个限度应该由法律来规定10.法存在的最后屏障是法的哪一功能( )(分数:2.00)A.指引功能B.教育功能C.强制功能D
5、.预测功能11.“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指的是法的作用的哪一局限性( )(分数:2.00)A.法的调整范围是有限的B.法的特性与社会生活的现实之间存在矛盾C.法的制定和实施受人的因素制约D.法的实施受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因素的制约12.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价值体系中的根本价值原则是( )(分数:2.00)A.价值位阶原则B.个案平衡原则C.比例原则D.人民根本利益原则13.以下列举的法律渊源属于非正式法律渊源的是( )(分数:2.00)A.判例B.制定法C.判例法D.国际条约14.我国民法通则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没有规定的,可以适用国际
6、惯例。此法条反映了我国法律渊源的哪一形式( )(分数:2.00)A.法律B.国际条约C.国际惯例D.国际法15.按照法律的创制主体和适用主体的不同,法律可以分为( )(分数:2.00)A.成文法和不成为法B.实体法和程序法C.根本法和普通法D.国内法和国际法16.关于公法和私法的划分,最早是由( )提出的。(分数:2.00)A.马克思B.黑格尔C.乌尔比安D.奥古斯丁17.关于法律渊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分数:2.00)A.法律渊源可以分为实质意义上的法律渊源和形式意义上的法律渊源B.法的实质渊源是指法的真正来源,是法产生的一定生产方式下的物质生活条件C.法的形式渊源指法的创制方式和表
7、达形式D.不同的法律渊源效力不存在差别18.下面列举的各项中,属于我国正式的法律渊源的有( )(分数:2.00)A.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典型案例B.延边地区少数民族的交易习惯C.某县发布的关于当地疾病防控的管理办法D.国际条约二、多选题(总题数:10,分数:20.00)19.多项选择题第 46-63小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分数:2.00)_20.法的指引是一种规范性指引,不同于个别指引,原因在于法的指引具有( )(分数:2.00)A.连续性B.高效性C.稳定性D.针对性21.关于法的规范作用和社会
8、作用的关系,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分数:2.00)A.法的规范作用和社会作用是相辅相成的B.法的规范作用和社会作用之间具有手段和目的的关系C.法是通过调整人们行为这种规范作用来实现维护社会经济基础和发展生产力的社会作用的D.法律的规范作用是实现法律的社会作用的手段或者说是方法22.法律一般通过立法、执法和司法活动来确认和保障平等的实现。其基本方式有哪些( )(分数:2.00)A.法律把平等宣布为一项基本原则B.法律确认和保障主体法律地位的平等C.法律确认和保障社会财富、资源、机会与社会负担的平等分配D.法律公开地分配法律责任23.关于法的指引作用中,确定性的指引是( )(分数:2.00)A.
9、我国刑法规定禁止对累犯实行缓刑或者假释B.民法通则规定,公民对自己的发明或者其他科技成果,有权申请领取荣誉证书、奖金或者其他奖励C.合同法规定,采用欺诈、胁迫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进行民事行为,损害国家利益的,合同无效D.我国宪法规定,未经有关机关批准,公民的住宅不受非法侵犯24.以下哪些为法律的基本价值( )(分数:2.00)A.秩序B.自由C.平等D.正义25.下列关于法的调整中的个别性调整和规范性调整,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分数:2.00)A.个别性调整往往出现在规范性调整之前,并成为规范性调整产生的基础B.个别性调整和规范性调整其实都是针对具体事项进行的社会调整
10、,只是个别性调整更容易使人们了解,从而遵守固定的行为模式C.规范性调整是在个别性调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是规范性调整有很大的局限性,所以必须辅以个别性调整,才能对社会生活各方面进行有效的管理D.规范性调整实质上仍然是一种个别性调整,这种区分实际上并无固定标准26.下列关于法的价值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分数:2.00)A.天津市为了解决交通拥堵问题实行车辆单双号限行制度,但在清明节期间又取消了单双号限行,这体现了法的价值冲突解决方法中的个案平衡原则B.在法的价值体系中,正义是法的价值的最高级,是制约其他法的价值的法律标准C.“公民服从国家的法律也就是服从他自己的理性即人类理性的自然规律”这
11、句话体现了法的正义价值。D.法的价值是法的作用的具体体现,它反映了主体与法律之间的特定关系。27.关于法的价值的说法,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分数:2.00)A.法的价值影响人们的法律实践活动B.法律的各种主要价值之间存在一定的冲突C.与法律原则相比,法律规则更能体现法的价值D.除了正义、自由与秩序外,不存在其他法的价值28.法律是传播道德、保障道德实施的有效手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分数:2.00)A.法律通过立法,将社会中的道德理念、信念、基本原则和基本要求法律化、制度化、规范化,赋予社会的道德价值观念以法律的强制力,进一步强化、维护、实现道德规范B.法律是道德的承载者,它弘扬、
12、发展一定的社会道德理念、信条和原则,促进社会道德的更新和变革C.法律是形成新的道德风貌、新的精神文明的强大动力D.有些道德上不许可的行为,在法律上可以得到许可三、简答题(总题数:6,分数:12.00)29.简答题第 64-66小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分数:2.00)_30.简述社会主义法对和谐社会的保障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分数:2.00)_31.简述法的作用的局限性。(分数:2.00)_32.简述法的价值的特征。(分数:2.00)_33.简述解决法的价值冲突的主要原则。(分数:2.00)_34.简述法律确认和保障平等价值实现的方式。(分数:2.00)_法律硕士综合课(法理学)模
13、拟试卷 125答案解析(总分:68.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选题(总题数:18,分数:36.00)1.单项选择题第 1-45小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字母涂黑。(分数:2.00)_解析:2.孟子的“徒法不足以自行”表明了法的哪一项特性( )(分数:2.00)A.法的联系性B.法的继承性C.法的模糊性D.法的局限性 解析:解析:本句话可以释义为即便是制定得很好的法律,也需要合适的人正确地执行和适用,才能真正发挥其作用。如果没有具备良好法律素质和职业道德的专业队伍,法律再好,其作用也是难以发挥的。表明了法律的作用具有局限性。3.中华
14、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 1条规定“为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公众健康,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制定本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分数:2.00)A.反映法的政治职能B.执行的是法的管理职能C.体现法的阶级统治职能D.这项规定的实现最终受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 解析:解析:这一法规体现的应该是法的社会职能,而非政治职能。因此 ABC均不正确。马克思主义法学认为,对法律发展起最终决定作用的是经济发展水平,因此选择 D。4.以下哪部法律主要执行的是政治统治的职能( )(分数:2.00)A.道路安全法B.食品卫生法C.民法D.刑法 解析:解析:ABC 体现的是法执行社会
15、公共事务的职能,因此选择 D。5.关于法的作用,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分数:2.00)A.法的作用只能通过守法的方式来体现B.法的规范作用是法的社会作用的目的C.法的规范作用是法对人们的意志与行为发生的间接影响D.法的作用根本上取决于生产关系或生产方式自身的生命力 解析:解析:法的作用从根本上说,取决于生产关系或生产方式自身的生命力,而不是取决于立法者的主观愿望。D 正确;一切社会法的作用都可以有规范作用和社会作用之分。这两种作用是手段与目的的关系。规范作用是手段,社会作用是目的,B 错误;法的规范作用对人们的意志、行为发生直接影响,直接影响人的行为方式,C 错误;法的作用不只是通过守法的方
16、式来体现,违法犯罪会受到法律制裁同样也体现法律的作用,A 错误。因此选 D。6.谢某交通肇事连环追尾死伤十余人,畏罪潜逃,归案后法院依法判处其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从法的作用的角度,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分数:2.00)A.谢某畏罪潜逃体现了法的指引作用B.法院的判决体现了法的强制作用,而非法的教育作用C.法院的判决既体现了法的规范作用,也体现了法的社会作用 D.有人认为谢某畏罪潜逃应罪加一等,该观点体现了法的预测作用而非评价作用解析:解析:法的规范作用是指法作为行为规范,对人们的意志、行为发生的直接影响,对人的行为所起到的保障和约束作用。法的社会作用是指法的社会、政治功能,即法作为社
17、会关系的调整器,服务于一定的社会政治目的、目标,承担着一定的社会政治使命,形成、维护、实现一定的社会秩序。法通过调整人们行为这种规范作用,实现维护社会经济基础和发展生产力的社会作用。法的规范作用是手段,法的社会作用是目的。该法院的判决不仅体现了强制作用和教育作用,也体现出维护社会治安,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人身安全的执行社会公共事务的作用。故选项 C正确。D 体现法的评价作用。7.某城市打算招商引资引进某大型化工建设项目,引发社会争议。支持者认为该项目将促进本市经济发展;反对者认为该项目会造成严重环境污染,损害民众健康。该市综合考量后,决定终止引进该项目。从法的价值冲突的角度,该城市的最终决定体现
18、出( )(分数:2.00)A.效率优于自由B.效率优于平等C.人权高于效率 D.秩序高于正义解析:解析:本题中所体现的矛盾是该市的经济发展与市民的身体健康之间的矛盾,该市最终决定终止引进化工建设项目,是体现市民的健康高于该市的经济,从法的主要价值角度,也即体现出人权高于效率。8.关于法的规范作用,以下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分数:2.00)A.王法官依据刑事诉讼法规定主动申请回避,体现了法的教育作用B.法院判决王某的行为构成盗窃罪,体现了法的指引作用C.王某参加法律培训后开始注重所经营企业的法律风险防控,体现了法的保护自由价值作用D.王某因散布谣言被罚款 500元,体现了法的强制作用 解析:解
19、析:A 选项法官依据刑事诉讼法规定申请回避,体现的是法的指引作用。B 选项法院的判决体现法的强制作用。C 选项,法的作用有:指引作用、评价作用、教育作用、预测作用、强制作用。保护自由价值并不是法的作用。9.有关法律与自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分数:2.00)A.自由是神圣至上的,限制自由的法律就不是真正的法律B.自由对人至关重要,因此自由是衡量法律善恶的唯一标准C.从实证的角度看,一切法律都是自由的法律D.自由是神圣的,也是有限度的,这个限度应该由法律来规定 解析:解析:法律以保障自由为最高价值和目标,但是法不禁止才可以算作自由,自由应该受到法律的限制。因此 A选项不正确。自由并非是衡量法
20、律善恶的唯一标准,正义、人权等价值均为衡量法律善恶的标准。B 选项不正确。实证的意思是指实际存在,实证的法律不都是自由的法律,现实中也存在很多不自由的法律。C 选项错误。法不禁止才是自由,为了更好地实现自由,法律应当限制人们的一部分行为。D 选项正确。10.法存在的最后屏障是法的哪一功能( )(分数:2.00)A.指引功能B.教育功能C.强制功能 D.预测功能解析:解析:法的强制作用是指法可以用来制裁、强制、约束违法犯罪行为,法的强制作用是不可或缺的一种重要作用,是法的其他作用的保证,法的强制功能是法存在的最后屏障。11.“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指的是法的作用的哪一局限性( )(分数
21、:2.00)A.法的调整范围是有限的B.法的特性与社会生活的现实之间存在矛盾C.法的制定和实施受人的因素制约 D.法的实施受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因素的制约解析:解析:如果没有高素质的立法者,就不可能有良好的法律,如果没有具备良好法律素质和职业道德的专业队伍,法律再好,其作用也是难以发挥的。题目中的谚语体现了法的制定和实施受人的因素的影响。12.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价值体系中的根本价值原则是( )(分数:2.00)A.价值位阶原则B.个案平衡原则C.比例原则D.人民根本利益原则 解析:解析:人民根本利益原则即以是否满足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标准,来解决一些存在重大疑难的法律价值冲突问题,是
22、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价值体系中的最根本价值原则。13.以下列举的法律渊源属于非正式法律渊源的是( )(分数:2.00)A.判例 B.制定法C.判例法D.国际条约解析:解析:法律的非正式渊源是指那些具有法律意义的准则和观念,这些准则和观念尚未在正式的法律中得到权威性的明文体现,例如:习惯、判例、宗教规则、法律学说、道德规范等。14.我国民法通则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没有规定的,可以适用国际惯例。此法条反映了我国法律渊源的哪一形式( )(分数:2.00)A.法律B.国际条约C.国际惯例 D.国际法解析:解析:国际惯例是在国际交往中逐渐形成的一些习惯做法和
23、先例,通常是不成文的,最初被某些国家长期反复使用,后来为各国所接受并承认其法律效力,并成为国际法的主要来源之一。民法通则的这一条款明确表示了可以适用国际惯例,即肯定了国际惯例可以作为我国的法律渊源。15.按照法律的创制主体和适用主体的不同,法律可以分为( )(分数:2.00)A.成文法和不成为法B.实体法和程序法C.根本法和普通法D.国内法和国际法 解析:解析:国内法和国际法是按照法律的创制主体和适用主体的不同而作的分类。成文法和不成文法是以法律创制方式和表达形式的不同为标准对法律进行的分类。实体法和程序法是以法律规定内容的不同为标准对法律进行的分类。根本法和普通法是根据法律的地位、效力、内容
24、和制定主体、程序的不同而对法律进行的分类。此外,按照法律适用范围的不同,法律还可以分为一般法和特别法。16.关于公法和私法的划分,最早是由( )提出的。(分数:2.00)A.马克思B.黑格尔C.乌尔比安 D.奥古斯丁解析:解析:公法和私法的分类源于古罗马法,它是在民法法系中适用的一种法律分类。古罗马法学家乌尔比安提出,公法是关于罗马国家的法律,私法是关于个人利益的法律。17.关于法律渊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分数:2.00)A.法律渊源可以分为实质意义上的法律渊源和形式意义上的法律渊源B.法的实质渊源是指法的真正来源,是法产生的一定生产方式下的物质生活条件C.法的形式渊源指法的创制方式和
25、表达形式D.不同的法律渊源效力不存在差别 解析:解析:某一行为规则之所以被认为具有法律规范的效力,就是因为它是以特定方式创制出来的,具有特定的表现形式。因此,不同种类的法律规范因其创制主体、创制方式和表现形式的差异而具有不同的效力等级。18.下面列举的各项中,属于我国正式的法律渊源的有( )(分数:2.00)A.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典型案例B.延边地区少数民族的交易习惯C.某县发布的关于当地疾病防控的管理办法D.国际条约 解析:解析:我国正式意义上的法律渊源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行政规章、地方性法规、地方政府规章、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及法律、军事法规和规章以及有
26、关国际条约和惯例,D 选项正确。某县制定的法律文件不属于规章,C 项错误。判例和习惯都不是我国正式法律渊源,AB 项错误。故本题选择 D。二、多选题(总题数:10,分数:20.00)19.多项选择题第 46-63小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分数:2.00)_解析:20.法的指引是一种规范性指引,不同于个别指引,原因在于法的指引具有( )(分数:2.00)A.连续性 B.高效性 C.稳定性 D.针对性解析:解析:法的指引是一种规范指引,不同于个别指引。规范指引虽然很抽象,存在针对性弱的一面,但是它能避
27、免个别指引在时间、精力和经济上的浪费,它具有连续性、稳定性和高效性的优势,是建立社会秩序必不可少的条件和手段。因此,本题选择 ABC。21.关于法的规范作用和社会作用的关系,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分数:2.00)A.法的规范作用和社会作用是相辅相成的 B.法的规范作用和社会作用之间具有手段和目的的关系 C.法是通过调整人们行为这种规范作用来实现维护社会经济基础和发展生产力的社会作用的 D.法律的规范作用是实现法律的社会作用的手段或者说是方法 解析:解析:法的作用由法的规范作用和社会作用两部分构成。法律的社会作用是法的作用的目的,法的规范作用是实现这一目的的手段。22.法律一般通过立法、执法和
28、司法活动来确认和保障平等的实现。其基本方式有哪些( )(分数:2.00)A.法律把平等宣布为一项基本原则 B.法律确认和保障主体法律地位的平等 C.法律确认和保障社会财富、资源、机会与社会负担的平等分配 D.法律公开地分配法律责任 解析:解析:本题考察的为课本原文的知识,考生在备考中要在理解掌握的基础上熟读背诵。23.关于法的指引作用中,确定性的指引是( )(分数:2.00)A.我国刑法规定禁止对累犯实行缓刑或者假释 B.民法通则规定,公民对自己的发明或者其他科技成果,有权申请领取荣誉证书、奖金或者其他奖励C.合同法规定,采用欺诈、胁迫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进行民事行为,损
29、害国家利益的,合同无效 D.我国宪法规定,未经有关机关批准,公民的住宅不受非法侵犯 解析:解析:法对人们行为的指引有两种方式:(1)确定的指引。确定的指引是指人民必须根据法律规范的指示而行为,法律要求人们必须从事或者不得从事一定的行为。若人们违反这种确定的指引,法律通过设定违法后果来处理,以此来保障确定的指引的实现。(2)有选择的指引。有选择的指引是指法律规范对人们的行为提供一个可以选择的模式,根据这种指引,人们自行决定是这样行为还是那样行为。ACD 为确定性指引,B 选项中由于该公民可以自己决定是否申请,因而为选择性指引,而非确定性指引。24.以下哪些为法律的基本价值( )(分数:2.00)
30、A.秩序 B.自由 C.平等 D.正义 解析:解析:法的基本价值又指法的主要价值,主要包括:秩序、自由、平等、人权、正义。25.下列关于法的调整中的个别性调整和规范性调整,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分数:2.00)A.个别性调整往往出现在规范性调整之前,并成为规范性调整产生的基础B.个别性调整和规范性调整其实都是针对具体事项进行的社会调整,只是个别性调整更容易使人们了解,从而遵守固定的行为模式 C.规范性调整是在个别性调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是规范性调整有很大的局限性,所以必须辅以个别性调整,才能对社会生活各方面进行有效的管理D.规范性调整实质上仍然是一种个别性调整,这种区分实际上并无固定标
31、准 解析:解析:规范性调整是在个别性调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有助于克服个别性调整的不确定性、任意性,但缺乏灵活性。二者应该互相补充。个别性调整没有普遍适用的规则依据,是针对具体人、具体情况所进行的一次性调整,它只对所涉及的具体行为有效,问题每出现一次,就要重新处理一次。规范性调整以普遍适用的规则为依据,只要出现规则所规定的那种情况,即可以反复适用。26.下列关于法的价值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分数:2.00)A.天津市为了解决交通拥堵问题实行车辆单双号限行制度,但在清明节期间又取消了单双号限行,这体现了法的价值冲突解决方法中的个案平衡原则 B.在法的价值体系中,正义是法的价值的最高级,是制
32、约其他法的价值的法律标准 C.“公民服从国家的法律也就是服从他自己的理性即人类理性的自然规律”这句话体现了法的正义价值。D.法的价值是法的作用的具体体现,它反映了主体与法律之间的特定关系。 解析:解析:A 选项体现的是法的价值冲突解决方法中的价值位阶原则,即秩序与自由冲突时的协调。在法的价值体系中,正义是法律的核心价值,但不能说正义是最高级,B 选项不正确。C 选项并不能体现,D选项中描述过于牵强,不正确。因此,本题选择 ABCD。27.关于法的价值的说法,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分数:2.00)A.法的价值影响人们的法律实践活动 B.法律的各种主要价值之间存在一定的冲突 C.与法律原则相比,
33、法律规则更能体现法的价值D.除了正义、自由与秩序外,不存在其他法的价值解析:解析:法的价值是法存在的理论正当性依据,它构成一个社会的法律主体尤其是法律职业人的精神存在的核心成分,直接决定着社会的法律主体的法律思维方式与法律实践。故 A正确;法律价值体系之间是协调统一的,有些价值之间可能本身存在冲突,但价值体系可以实现价值之间的协调,故 B正确;法律原则和法律规则一样能体现法的价值,没有程度的比较,故 C错误;法的价值中的主要价值包括秩序、自由、平等、人权、正义、效率等。故答案 D错误。因此选 AB。28.法律是传播道德、保障道德实施的有效手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分数:2.00)A.
34、法律通过立法,将社会中的道德理念、信念、基本原则和基本要求法律化、制度化、规范化,赋予社会的道德价值观念以法律的强制力,进一步强化、维护、实现道德规范 B.法律是道德的承载者,它弘扬、发展一定的社会道德理念、信条和原则,促进社会道德的更新和变革C.法律是形成新的道德风貌、新的精神文明的强大动力 D.有些道德上不许可的行为,在法律上可以得到许可解析:解析:D 选项表现的是法律和道德的区别,并不能说明法律是传播道德、保障道德实施的有效手段。三、简答题(总题数:6,分数:12.00)29.简答题第 64-66小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分数:2.00)_解析:30.简述社会主义法对和谐社会
35、的保障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法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保障体现在立法方面。有法可依是实行社会主义法治的前提,有了完备的法律体系作保障,才能更好地引导、规范和约束公民和政府的行为,使之依法办事,循章而为,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基础。 (2)法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保障体现在司法方面。公正、高效的司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有力保障。 (3)法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保障体现在守法方面。社会成员遵纪守法,政府严格依法办事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全体社会成员守法意识和政府依法行政的法律意识的不断提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条件。 (4)法对构建和谐社会
36、的保障还体现在法律监督方面。法律监督可以通过对立法、司法和守法三个方面的作用来间接保障和促进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解析:31.简述法的作用的局限性。(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法律调整范围是有限的。法只是众多社会调整手段中的一种,而不是唯一的。法是调整社会关系的重要手段,但并不是唯一手段。国家用以调整社会关系的手段,除法律外,还有经济、政治、行政、思想道德、政策、纪律、习俗、舆论等多种手段。 (2)法的特性和社会生活的现实之间存在着矛盾。作为一种规范,法必然具有抽象性、稳定性等特征,而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却是具体的、千姿百态和不断变化的。另外,法还具有保守性,它总是落后于现实生
37、活的变化,而立法者认识能力上的局限性也会使法律存在某种不合理、不科学的地方。 (3)法的制定和实施受人的因素的制约。法律首先需要高素质的立法者来制定,其次法的实施还需要合适的人执行、要有具备良好法律素质和职业道德的专业队伍,需要绝大多数社会成员的支持。 (4)法的实施受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吲素的制约。法总是依赖其外部条件,其作用总是容易受到社会因素的制约。主要因素有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执法机关的状况、各级领导干部及普通公民的法律观、传统法律文化等。)解析:32.简述法的价值的特征。(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法的价值是阶级性和社会性的统一。从主体角度看,法的价值是以人为本
38、的价值关系,具有阶级性和社会性。人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又是特定阶级中的一员,人的这种双重身份决定了人在实践中所认识和需要的法的价值的双重性。从客体角度看,法的价值的客体,即法律本身也具有双重性。法既是统治阶级意志的反映,也必须承担社会公共职能。任何把法的价值的阶级性和社会性分开来、对立起来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 (2)法的价值是主观性和客观性的统一。法的价值的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统一源于法律主体的社会实践。就其主观性而言,法的价值是以主体的社会需要为基础的。主体需要的变化和发展会促使法律在满足主体需要的方式和程度上发生相应的变化,法律的存在和发展也始终以主体的主观需要和观念的相应转变为前提。就其客观
39、性而言,法的价值的主体需要并非凭空产生,而是由主体在社会关系中的地位以及主体的社会实践所决定的,最终是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 (3)法的价值是统一性和多样性的统一。法的价值基于主体的需求而产生,而主体的需要却是多种多样而且不断变化发展的。不同的社会背景、社会制度之下的人们对于法律这种制度安排的认识、理解和需求差别也很大,这就必然导致法律在满足主体需要方面也会相应的多样化,从而使法的价值呈现出复杂多样的状态。生活在同一时代、同一社会的人们总有某种共同的价值追求,甚至生活在不同时代、不同社会的人们也会有某种共同的价值标准,即使是统治阶级所形成的价值体系也必须尊重价值中的一些共性成分。因此,法
40、的价值的多样性与其统一性是并存的。)解析:33.简述解决法的价值冲突的主要原则。(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价值位阶原则。这是指在不同位阶的法的价值发生冲突时,在先的价值优于在后的价值。 (2)个案平衡原则。这是指在处于同一位阶上的法的价值之间发生冲突时,必须综合考虑主体之间的特定情形、需求和利益,以使个案的解决能够适当兼顾双方的利益。 (3)比例原则。这是指为保护某种较为优越的法的价值须侵及另一种法的价值时,不得逾越此目的所必要的程度。 (4)人民根本利益原则。这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法律价值体系中根本价值原则,即以是否满足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标准,来解决一些存在重大疑难的法律价值冲突问题。它也可以作为前述价值位阶原则的补充和保障。)解析:34.简述法律确认和保障平等价值实现的方式。(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法律将平等确立为一项基本的法律原则,平等贯穿于一个国家的整个法律体系。(2)法律确认和保障主体的法律地位的平等。 (3)法律确认和保障社会财富、资源、机会与社会负担的平等分配。 (4)法律公平地分配法律责任。)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