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管理类专业学位联考综合能力(逻辑)模拟试卷68及答案解析.doc

上传人:terrorscript155 文档编号:1387279 上传时间:2019-12-03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8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类试卷】管理类专业学位联考综合能力(逻辑)模拟试卷68及答案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考研类试卷】管理类专业学位联考综合能力(逻辑)模拟试卷68及答案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考研类试卷】管理类专业学位联考综合能力(逻辑)模拟试卷68及答案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考研类试卷】管理类专业学位联考综合能力(逻辑)模拟试卷68及答案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考研类试卷】管理类专业学位联考综合能力(逻辑)模拟试卷68及答案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管理类专业学位联考综合能力(逻辑)模拟试卷 68 及答案解析(总分:6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逻辑推理(总题数:30,分数:60.00)1.对当代大学生来说,德育比智育更重要。学校的课程设计如果不注重培养学生的完美人格,那么,即使用高薪聘请著名的专家教授,也不能使学生在面临道德伦理、价值观念挑战的 21 世纪脱颖而出。以下各项关于当代大学生的断定都符合上述断定的原意,除了:(分数:2.00)A.学校的课程设计只有注重培养学生的完美人格,才能使当代学生取得成就。B.如果当代学生在 21 世纪脱颖而出,那一定是对他们注重了完美人格的教育。C.不能设想学生在面临道德伦理、价值观念挑战的

2、21 世纪脱颖而出,而他的人格却不完善。D.除非注重完美人格的培养,否则 21 世纪的学生难以脱颖而出。E.即使不用高薪聘请著名的专家教授,学校的课程设计只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完美人格,当代学生就能在21 世纪脱颖而出。2.没有人想死。即使是想上天堂的人,也不想搭乘死亡的列车到达那里。然而,死亡是我们共同的宿命,没有人能逃过这个宿命,而且也理应如此。因为死亡很可能是生命独一无二的最棒发明,它是生命改变的原动力,它清除老一代的生命,为新一代开道。如果以上陈述为真,下面哪一项陈述必定为假?(分数:2.00)A.所有人都不能逃过死亡的宿命。B.人并不都能逃过死亡的宿命。C.并非人都不能逃过死亡的宿命。D

3、.张博不能逃过死亡的宿命。E.人不都能逃过死亡的宿命。3.10 月 6 日晚上,张强要么去电影院看了电影,要么拜访了他的朋友秦玲。如果那天晚上张强开车回家,他就没去电影院看电影。只有张强事先与秦玲约定,张强才能去拜访她。事实上,张强不可能事先与秦玲约定。根据以上陈述,可以得出以下哪项?(分数:2.00)A.那天晚上张强没有开车回家。B.那天晚上张强拜访了他的朋友秦玲。C.那天晚上张强没有去电影院看电影。D.那天晚上张强开车去电影院看电影。E.那天晚上张强与秦玲一道去电影院看电影。4.为防御电脑受到病毒侵袭,研究人员开发了防御病毒、查杀病毒的程序,前者启动后能使程序运行免受病毒侵袭,后者启动后能

4、迅速查杀电脑中可能存在的病毒。某台电脑上现装有甲、乙、丙三种程序,已知:(1)甲程序能查杀目前已知的所有病毒; (2)若乙程序不能防御已知的一号病毒,则丙程序也不能查杀该病毒; (3)只有丙程序能防御已知的一号病毒,电脑才能查杀目前已知的所有病毒; (4)只有启动甲程序,才能启动丙程序。 根据上述信息,可以得出以下哪项?(分数:2.00)A.如果启动了丙程序,就能防御并查杀一号病毒。B.如果启动了乙程序,那么不必启动丙程序也能查杀一号病毒。C.只有启动乙程序,才能防御并查杀一号病毒。D.只有启动丙程序,才能防御并查杀一号病毒。E.如果启动了甲程序,那么不必启动乙程序也能查杀所有病毒。5.张教授

5、指出,明清时期科举考试分为四级,即院试、乡试、会试、殿试。院试在县府举行,考中者称“生员”;乡试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一次,生员才有资格参加,考中者称为“举人”,举人第一名称“解元”;会试于乡试后第二年在京城礼部举行,举人才有资格参加,考中者称为“贡士”,贡士第一名称“会元”;殿试在会试当年举行,由皇帝主持,贡士才有资格参加,录取分三甲,一甲三名,二甲、三甲各若干名,统称“进士”,一甲第一名称“状元”。根据张教授的陈述,以下哪项是不可能的?(分数:2.00)A.未中解元者,不曾中会元。B.中举者,不曾中进士。C.中状元者曾为生员和举人。D.中会元者,不曾中举。E.可有连中三元者(解元、会元、状元

6、)。6.一个人如果没有崇高的信仰,就不可能守住道德的底线;而一个人只有不断加强理论学习,才能始终保持崇高的信仰。根据以上信息,可以得出以下哪项?(分数:2.00)A.一个人没能守住道德的底线,是因为他首先丧失了崇高的信仰。B.一个人只要有崇高的信仰,就能守住道德的底线。C.一个人只有不断加强理论学习,才能守住道德的底线。D.一个人如果不能守住道德的底线,就不可能保持崇高的信仰。E.一个人只要不断加强理论学习,就能守住道德的底线。7.已知某班共有 25 位同学,女生中身高最高者与最矮者相差 10 厘米;男生中身高最高者与最矮者则相差15 厘米。小明认为,根据已知信息,只要再知道男生、女生最高者的

7、具体身高,或者再知道男生、女生的平均身高,均可确定全班同学中身高最高者与最低者之间的差距。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构成对小明观点的反驳?(分数:2.00)A.根据已知信息,如果不能确定全班同学中身高最高者与最低者之间的差距,则既不能确定男生、女生最高者的具体身高,也不能确定男生、女生的平均身高。B.根据已知信息,尽管再知道男生、女生的平均身高,也不能确定全班同学中身高最高者与最低者之间的差距。C.根据已知信息,即使确定了全班同学中身高最高者与最低者之间的差距,也不能确定男生、女生的平均身高。D.根据已知信息,如果不能确定全班同学中身高最高者与最低者之间的差距,则也不能确定男生、女生最高者的具体身

8、高。E.根据已知信息,仅仅再知道男生、女生最高者的具体身高,就能确定全班同学中身高最高者与最低者之间的差距。8.若一个管理者是某领域优秀的专家学者,则他一定会管理好公司的基本事务;一位品行端正的管理者可以得到下属的尊重;但是对所有领域都一知半解的人一定不会得到下属的尊重。浩瀚公司董事会只会解除那些没有管理好公司基本事务者的职务。根据以上信息,可以得出以下哪项?(分数:2.00)A.浩瀚公司董事会不可能解除品行端正的管理者的职务。B.浩瀚公司董事会解除了某些管理者的职务。C.浩瀚公司董事会不可能解除受下属尊重的管理者的职务。D.作为某领域优秀专家学者的管理者,不可能被浩瀚公司董事会解除职务。E.

9、对所有领域都一知半解的管理者,一定会被浩瀚公司董事会解除职务。9.专业人士预测:如果粮食价格保持稳定,那么蔬菜价格也将保持稳定,如果食用油价格不稳,那么蔬菜价格也将出现波动。老李由此断定:粮食价格将保持稳定,但是肉类食品价格将上涨。根据上述专业人士的预测,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对老李的观点提出质疑?(分数:2.00)A.如果食用油价格稳定,那么肉类食品价格将会上涨。B.如果食用油价格稳定,那么肉类食品价格将不会上涨。C.如果肉类食品价格不上涨,那么食用油价格将会上涨。D.如果食用油价格出现波动,那么肉类食品价格不会上涨。E.只有食用油价格稳定,肉类食品价格才不会上涨。10.李明、王冰、马云三位

10、股民对 A 股和 B 股分别做了如下预测: 李明:只有股票 A 不上涨股票 B 才不上涨。 王冰:股票 A 和股票 B 至少有一种不上涨。 马云:股票 A 上涨当且仅当股票 B 上涨。 若三个人的预测都为真,则以下哪项符合他们的预测?(分数:2.00)A.股票 A 上涨,股票 B 不上涨。B.股票 A 不上涨,股票 B 上涨。C.股票 A 和股票 B 均上涨。D.股票 A 和股票 B 均不上涨。E.只有股票 A 上涨股票 B 才上涨。11.只有通过身份认证的人允许上公司内网,如果没有良好的业绩就不可能通过身份认证,张辉有良好的业绩而王伟没有良好的业绩。如果上述断定为真,则以下哪项一定为真?(分

11、数:2.00)A.允许张辉上公司内网。B.不允许王伟上公司内网。C.张辉通过身份认证。D.有良好的业绩,就允许上公司内网。E.没有通过身份认证,就说明没有良好的业绩。12.2010 年上海世博会盛况空前,200 多个国家场馆和企业主题馆让人目不暇接,大学生王刚决定在学校放暑假的第二天前往世博会参观,前一天晚上,他特别上网查看了各位网友对相关热门场馆选择的建议,其中最吸引王刚的有三条: (1)如果参观沙特馆,就不参观石油馆。 (2)石油馆和中国国家馆择一参观。 (3)中国国家馆和石油馆不都参观。 实际上,第二天王刚的世博会行程非常紧凑,他没有接受上述三条建议中的任何一条,关于王刚参观的热门场馆,

12、以下哪项描述正确?(分数:2.00)A.参观沙特馆、石油馆,没有参观中国国家馆。B.沙特馆、石油馆、中国馆都参观了。C.沙特馆、石油馆、中国馆都没有参观。D.没有参观沙特馆,参观石油馆和中国国家馆。E.没有参观石油馆,参观沙特馆、中国国家馆。13.近日,某集团高层领导研究了发展方向问题。王总经理认为:既要发展纳米技术,也要发展生物医药技术;赵副总经理认为:只有发展智能技术,才能发展生物医药技术;李副总经理认为:如果发展纳米技术和生物医药技术,那么也要发展智能技术。最后经过董事会研究,只有其中一位的意见被采纳。根据以上陈述以下哪项符合董事会的研究决定?(分数:2.00)A.发展纳米技术和智能技术

13、,但是不发展生物医药技术。B.发展生物医药技术和纳米技术,但是不发展智能技术。C.发展智能技术和生物医药技术,但是不发展纳米技术。D.发展智能技术,但是不发展纳米技术和生物医药技术。E.发展生物医药技术、智能技术和纳米技术。14.在恐龙灭绝 6 500 万年后的今天,地球正面临着又一次物种大规模灭绝的危机。截至上个世纪末,全球大约有 20的物种灭绝。现在,大熊猫、西伯利亚虎、北美玳瑁、巴西红木等许多珍稀物种面临着灭绝的危险。有三位学者对此作了预测。 学者一:如果大熊猫灭绝,则西伯利亚虎也将灭绝。 学者二:如果北美玳瑁灭绝,则巴西红木不会灭绝。 学者三:北美玳瑁灭绝,或者西伯利亚虎不会灭绝。 如

14、果三位学者的预测都为真,则以下哪项一定为假?(分数:2.00)A.大熊猫和北美玳瑁都将灭绝。B.巴西红木将灭绝,西伯利亚虎不会灭绝。C.大熊猫和巴西红木都将灭绝。D.大熊猫将灭绝,巴西红木不会灭绝。E.巴西红木将灭绝,大熊猫不会灭绝。15.许多国家首脑在出任前都并未有丰富的外交经验,但这并没有妨碍他们做出成功的外交决策。外交学院的教授告诉我们,丰富的外交经验对于成功的外交决策是不可缺少的,但事实上,一个人,只要有高度的政治敏感、准确的信息分析能力和果断的个人勇气,就能很快地学会如何做出成功的外交决策。对于一个缺少以上三种素养的外交决策者来说,丰富的外交经验没有什么价值。如果上述断定为真,则以下

15、哪项也一定为真?(分数:2.00)A.外交学院的教授比出任前的国家首脑具有更多的外交经验。B.具有高度的政治敏感、准确的信息分析能力和果断的个人勇气,是一个国家首脑做出成功的外交决策的必要条件。C.丰富的外交经验,对于国家首脑做出成功的外交决策来说,既不是充分条件,也不是必要条件。D.丰富的外交经验,对于国家首脑做出成功的外交决策来说,是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E.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外交经验越丰富,越有利于做出成功的外交决策。16.以下关于某案件的四个断定中,只有一个是真的: (1)如果甲作案,那么乙是同案犯。 (2)作案者是丙。 (3)作案者是甲。 (4)作案者是甲或丁。 这一真的断

16、定是:(分数:2.00)A.(1)。B.(2)。C.(3)。D.(4)。E.无法确定。17.某地有两个奇怪的村庄,张庄的人在星期一、三、五说谎,李村的人在星期二、四、六说谎。在其他日子他们说实话。一天,外地的王聪明来到这里,见到两个人,分别向他们提出关于日期的问题。两个人都说:“前天是我说谎的日子。”如果被问的两个人分别来自张庄和李村,以下哪项最可能为真?(分数:2.00)A.这一天是星期五或星期日。B.这一天是星期二或星期四。C.这一天是星期一或星期三。D.这一天是星期四或星期五。E.这一天是星期三或星期六。18.储存在专用电脑中的某财团的商业核心机密被盗窃。该财团的三名高级雇员甲、乙、丙三

17、人涉嫌被拘审。经审讯,查明了以下事实:第一,机密是在电脑密码被破译后窃取的;破译电脑密码必须受过专门训练;第二,如果甲作案,那么丙一定参与;第三,乙没有受过破译电脑密码的专门训练;第四,作案者就是这三人中的一个或一伙。从上述条件,可以推出以下哪项结论?(分数:2.00)A.作案者中有甲。B.作案者中有乙。C.作案者中有丙。D.作案者中有甲和丙。E.甲、乙、丙都是作案者。19.信仰乃道德之本,没有信仰的道德,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没有信仰的人是没有道德底线的;而一个人一旦没有了道德底线,那么法律对于他也是没有约束力的。法律、道德、信仰是社会和谐运行的基本保障,而信仰是社会和谐运行的基石。根据以上

18、陈述,可以得出以下哪项?(分数:2.00)A.道德是社会和谐运行的基石之一。B.如果一个人有信仰,法律就能对他产生约束力。C.只有社会和谐运行,才能产生道德和信仰的基础。D.法律只对有信仰的人具有约束力。E.没有道德也就没有信仰。20.19 世纪,技术、科学发展相对独立。而 19 世纪的电气革命,是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的技术创新,它不可避免地导致了两者的结合与发展,而这又使人类不可避免地面对尖锐的伦理道德问题和资源环境问题。 以下哪项符合题干的断定? 产生当今尖锐的伦理道德问题和资源环境问题的一个重要根源是电气革命。如果没有电气革命,则不会产生当今尖锐的伦理道德问题和资源环境问题。 如果没有科学和

19、技术的结合,就不会有电气革命。(分数:2.00)A.仅仅。B.仅仅。C.仅仅。D.仅仅和。E.、和。21.只有住在广江市的人才能够不理睬通货膨胀的影响;住在广江市的每一个人都要付税;每一个付税的人都会发牢骚。 根据上面这些句子,判断下列哪项一定是真的? 每一个不理睬通货膨胀影响的人都要付税。 不发牢骚的人中没有一个能够不理睬通货膨胀的影响。 每一个发牢骚的人都能够不理睬通货膨胀的影响。(分数:2.00)A.仅仅。B.仅仅和。C.仅仅。D.仅仅和。E.、和。22.只有具备足够的资金投入和技术人才,一个企业的产品才能拥有高科技含量,而这种高科技含量,对于一个产品长期稳定地占领市场是必不可少的。以下

20、哪项情况存在,最能削弱上述断定?(分数:2.00)A.苹果牌电脑拥有高科技含量,并长期稳定地占领着市场。B.西子洗衣机没能长期稳定地占领市场,因为该产品并不缺乏高科技含量。C.长江电视机没能长期稳定地占领市场,因为该产品缺乏高科技含量。D.清河空调长期稳定地占领着市场,但该产品的厂家缺乏足够的资金投人。E.开开电冰箱没能长期稳定地占领市场,但该产品的厂家有足够的资金投人和技术投人。23.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必须保持自尊;一个人只有受到自己所尊敬的人的尊敬,才能保持自尊;而一个用“追星”方式来表达自己尊敬情感的人,不可能受到自己所尊敬的人的尊敬。以下哪项结论可以从题干的断定中推出?(分数:2.00

21、)A.一个心理健康的人,不可能用“追星”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尊敬情感。B.一个心理健康的人,不可能接受用“追星”的方式所表达的尊敬。C.一个人如果受到了自己所尊敬的人的尊敬,他(她)一定是个心理健康的人。D.没有一个保持自尊的人,会尊敬一个用“追星”方式表达尊敬情感的人。E.一个用“追星”方式表达自己尊敬情感的人,完全可以同时保持自尊。24.张华是甲班学生,对围棋感兴趣。该班学生或者对国际象棋感兴趣,或者对军棋感兴趣;如果对围棋感兴趣,则对军棋不感兴趣。因此,张华对中国象棋感兴趣。以下哪项最可能是上述论证的假设?(分数:2.00)A.如果对国际象棋感兴趣,则对中国象棋感兴趣。B.甲班对国际象棋感

22、兴趣的学生都对中国象棋感兴趣。C.围棋和中国象棋比军旗更具挑战性。D.甲班学生感兴趣的棋类只仅限于围棋、国际象棋、军棋和中国象棋E.甲班所有学生对中国象棋感兴趣。25.如果这项改革措施不受干部们欢迎,我们就应该进行修改。如果它不受工人们欢迎,我们就应该采用一项新的改革措施。并且这项措施必定是,要么不受干部们欢迎,要么不受工人们欢迎。如果以上陈述为真,以下哪项也一定正确?(分数:2.00)A.我们应当修改这项改革措施,当且仅当这样做不会降低该措施在工人中的声望时。B.我们应该在干部或者工人中间努力推广这项改革措施。C.如果修改这项改革措施不会影响到它在干部们中受欢迎的程度,我们就应该立即进行修改

23、。D.如果这项改革措施受到了工人们的欢迎,我们就应该采取一项新的改革措施。E.如果这项改革措施受到了干部们的欢迎,我们就应该采取一项新的改革措施。26.尊重他人是一种高尚的美德,是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受人尊重是一种享受,更是一种幸福。人都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但只有尊重他人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根据以上陈述,可以得出以下哪项?(分数:2.00)A.只有具有高尚的美德才能赢得幸福。B.只有加强内在修养才能赢得他人尊重。C.不具备任何高尚的美德就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D.尊重总是双方的,单方面的尊重是不存在的。E.如果你不尊重他人,就不可能得到幸福。27.如果新产品打开了销路,那么本企业今年就能实现

24、转亏为盈。只有引进新的生产线或者对现有设备进行有效的改造,新产品才能打开销路。本企业今年没能实现转亏为盈。 如果上述断定是真的,那么以下哪项也一定是真的? 新产品没能打开销路。 没引进新的生产线。 对现有设备没实行有效的改造。(分数:2.00)A.只有。B.只有。C.只有。D.、和。E.、和都不必定是真的。28.以下是一个西方经济学家陈述的观点:一个国家如果能有效地运作经济,就一定能创造财富而变得富有;而这样的一个国家想保持政治稳定,它所创造的财富必须得到公正的分配;而财富的公正分配将结束经济风险:但是经济风险的存在正是经济有效率运作的不可或缺的先决条件。 这个经济学家的上述观点,可以得出以下

25、哪项结论?(分数:2.00)A.一个国家政治上的稳定和经济上的富有不可能并存。B.一个国家政治上的稳定和经济上的有效率运作不可能并存。C.一个富有国家的经济运作一定是有效率的。D.在一个经济运作无效率的国家中,财富一定得到了公正的分配。E.一个政治上不稳定的国家,一定同时充满了经济风险。29.一本小说要畅销,必须有可读性;一本小说,只有深刻触及社会的敏感点,才能有可读性;而一个作者如果不深人生活,他的作品就不可能深刻触及社会的敏感点。 以下哪项可以从题干的断定中推出? 一个畅销小说作者不可能不深入生活。 一本不触及社会敏感点的小说,不可能畅销。 一本不具有可读性的小说的作者,一定没有深人生活。

26、(分数:2.00)A.只有。B.只有。C.只有。D.只有和。E.、和。30.只要有好的生源和一流的师资队伍,就能够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只有改善教学条件,才能确保好的生源和一流的师资队伍。X 中学去年没有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 如果上述断定是真的,则以下哪项也可能为真? X 中学去年没有好的生源而且师资队伍不够一流。 X 中学去年没有改善教学条件。 X 中学去年改善了教学条件。(分数:2.00)A.仅。B.仅。C.仅。D.仅和。E.、和。管理类专业学位联考综合能力(逻辑)模拟试卷 68 答案解析(总分:6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逻辑推理(总题数:30,分数:60.00)1.对当代大学生

27、来说,德育比智育更重要。学校的课程设计如果不注重培养学生的完美人格,那么,即使用高薪聘请著名的专家教授,也不能使学生在面临道德伦理、价值观念挑战的 21 世纪脱颖而出。以下各项关于当代大学生的断定都符合上述断定的原意,除了:(分数:2.00)A.学校的课程设计只有注重培养学生的完美人格,才能使当代学生取得成就。B.如果当代学生在 21 世纪脱颖而出,那一定是对他们注重了完美人格的教育。C.不能设想学生在面临道德伦理、价值观念挑战的 21 世纪脱颖而出,而他的人格却不完善。D.除非注重完美人格的培养,否则 21 世纪的学生难以脱颖而出。E.即使不用高薪聘请著名的专家教授,学校的课程设计只要注重培

28、养学生的完美人格,当代学生就能在21 世纪脱颖而出。 解析:解析:题干是由“如果那么”引导的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可形式化为“不注重培养学生的完美人格学生不能脱颖而出”。继而可推出“学生脱颖而出注重培养学生的完美人格”,其他的都无法推出。选项 A、B、C、D 都表达了与题干相同的意思,E 项错把必要条件“注重培养学生的完美人格”误用为充分条件,与题干意思不符。2.没有人想死。即使是想上天堂的人,也不想搭乘死亡的列车到达那里。然而,死亡是我们共同的宿命,没有人能逃过这个宿命,而且也理应如此。因为死亡很可能是生命独一无二的最棒发明,它是生命改变的原动力,它清除老一代的生命,为新一代开道。如果以上陈述为

29、真,下面哪一项陈述必定为假?(分数:2.00)A.所有人都不能逃过死亡的宿命。B.人并不都能逃过死亡的宿命。C.并非人都不能逃过死亡的宿命。 D.张博不能逃过死亡的宿命。E.人不都能逃过死亡的宿命。解析:解析:题干断定,所有人都不能逃过死亡的宿命。C 项则说“有些入能逃过死亡的宿命”,与题干断定矛盾,一定是假的。其他选项都是真的。3.10 月 6 日晚上,张强要么去电影院看了电影,要么拜访了他的朋友秦玲。如果那天晚上张强开车回家,他就没去电影院看电影。只有张强事先与秦玲约定,张强才能去拜访她。事实上,张强不可能事先与秦玲约定。根据以上陈述,可以得出以下哪项?(分数:2.00)A.那天晚上张强没

30、有开车回家。 B.那天晚上张强拜访了他的朋友秦玲。C.那天晚上张强没有去电影院看电影。D.那天晚上张强开车去电影院看电影。E.那天晚上张强与秦玲一道去电影院看电影。解析:解析:由“张强不可能事先与秦玲约定”及“只有张强事先与秦玲约定,张强才能去拜访她”得出张强没有去拜访秦玲,再由“张强要么去电影院看了电影,要么拜访了他的朋友秦玲”得出张强去看了电影,接着由“如果那天晚上张强开车回家,他就没去电影院看电影”得出张强没有开车回家,由此,答案为 A。4.为防御电脑受到病毒侵袭,研究人员开发了防御病毒、查杀病毒的程序,前者启动后能使程序运行免受病毒侵袭,后者启动后能迅速查杀电脑中可能存在的病毒。某台电

31、脑上现装有甲、乙、丙三种程序,已知:(1)甲程序能查杀目前已知的所有病毒; (2)若乙程序不能防御已知的一号病毒,则丙程序也不能查杀该病毒; (3)只有丙程序能防御已知的一号病毒,电脑才能查杀目前已知的所有病毒; (4)只有启动甲程序,才能启动丙程序。 根据上述信息,可以得出以下哪项?(分数:2.00)A.如果启动了丙程序,就能防御并查杀一号病毒。 B.如果启动了乙程序,那么不必启动丙程序也能查杀一号病毒。C.只有启动乙程序,才能防御并查杀一号病毒。D.只有启动丙程序,才能防御并查杀一号病毒。E.如果启动了甲程序,那么不必启动乙程序也能查杀所有病毒。解析:解析:A 项:启动丙启动甲能查杀已知的

32、所有病毒,故可以查杀已知的一号病毒;又由(3)可知,丙可以防御一号病毒,故 A 为真,答案选 A。E 项是干扰项,甲可以查杀“已知的”所有病毒,不代表能查杀“所有病毒”。5.张教授指出,明清时期科举考试分为四级,即院试、乡试、会试、殿试。院试在县府举行,考中者称“生员”;乡试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一次,生员才有资格参加,考中者称为“举人”,举人第一名称“解元”;会试于乡试后第二年在京城礼部举行,举人才有资格参加,考中者称为“贡士”,贡士第一名称“会元”;殿试在会试当年举行,由皇帝主持,贡士才有资格参加,录取分三甲,一甲三名,二甲、三甲各若干名,统称“进士”,一甲第一名称“状元”。根据张教授的陈述

33、,以下哪项是不可能的?(分数:2.00)A.未中解元者,不曾中会元。B.中举者,不曾中进士。C.中状元者曾为生员和举人。D.中会元者,不曾中举。 E.可有连中三元者(解元、会元、状元)。解析:解析:中生员,才能中举人,中举人,才能中贡士,中贡士,才能中进士。贡士第一名称“会元”,所以不可能有中会元者不曾中举,所以答案选 D。其余选项均有可能为真。6.一个人如果没有崇高的信仰,就不可能守住道德的底线;而一个人只有不断加强理论学习,才能始终保持崇高的信仰。根据以上信息,可以得出以下哪项?(分数:2.00)A.一个人没能守住道德的底线,是因为他首先丧失了崇高的信仰。B.一个人只要有崇高的信仰,就能守

34、住道德的底线。C.一个人只有不断加强理论学习,才能守住道德的底线。 D.一个人如果不能守住道德的底线,就不可能保持崇高的信仰。E.一个人只要不断加强理论学习,就能守住道德的底线。解析:解析:题干信息可转化为:(1)信仰道德底线=道德底线信仰;(2)信仰一理论学习。综合(1)(2)可得:道德底线信仰理论学习,即理论学习信仰道德底线。根据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的转化可知 C项正确。7.已知某班共有 25 位同学,女生中身高最高者与最矮者相差 10 厘米;男生中身高最高者与最矮者则相差15 厘米。小明认为,根据已知信息,只要再知道男生、女生最高者的具体身高,或者再知道男生、女生的平均身高,均可确定全班同

35、学中身高最高者与最低者之间的差距。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构成对小明观点的反驳?(分数:2.00)A.根据已知信息,如果不能确定全班同学中身高最高者与最低者之间的差距,则既不能确定男生、女生最高者的具体身高,也不能确定男生、女生的平均身高。B.根据已知信息,尽管再知道男生、女生的平均身高,也不能确定全班同学中身高最高者与最低者之间的差距。 C.根据已知信息,即使确定了全班同学中身高最高者与最低者之间的差距,也不能确定男生、女生的平均身高。D.根据已知信息,如果不能确定全班同学中身高最高者与最低者之间的差距,则也不能确定男生、女生最高者的具体身高。E.根据已知信息,仅仅再知道男生、女生最高者的具体

36、身高,就能确定全班同学中身高最高者与最低者之间的差距。解析:解析:该题为结合必然(假言命题)的可能性推理题。小明的观点是:知道男生、女生最高身高或知道男生、女生平均身高确定全班同学最高和最低的差距。问反驳,则找该假言命题的矛盾即可。A 或BC 的矛盾为 A 或 B 且非 C即知道男生、女生最高身高或知道男生、女生平均身高且不能确定全班同学最高和最低的差距,B 项为此矛盾命题的一部分,可以反驳小明的观点,正确答案为 B 项。8.若一个管理者是某领域优秀的专家学者,则他一定会管理好公司的基本事务;一位品行端正的管理者可以得到下属的尊重;但是对所有领域都一知半解的人一定不会得到下属的尊重。浩瀚公司董

37、事会只会解除那些没有管理好公司基本事务者的职务。根据以上信息,可以得出以下哪项?(分数:2.00)A.浩瀚公司董事会不可能解除品行端正的管理者的职务。B.浩瀚公司董事会解除了某些管理者的职务。C.浩瀚公司董事会不可能解除受下属尊重的管理者的职务。D.作为某领域优秀专家学者的管理者,不可能被浩瀚公司董事会解除职务。 E.对所有领域都一知半解的管理者,一定会被浩瀚公司董事会解除职务。解析:解析:此题为假言命题考点。题干中包含三条假言命题推出关系,分别为:某个领域优秀管理好基本事务;品行端正得到尊重;所有领域一知半解得不到尊重。A 项得到尊重的管理者,可以得出是在有些领域不是一知半解的,但无法得到是

38、在某个领域优秀,所以无法确定是否是可以管理好基本事务。B 项所有领域一知半解,只知道是得不到尊重,但不知道可否管理好基本事务。D 项某领域优秀,则一定可以管理好基本事务,是不可能被解除职务的。C 项不涉及推出关系,排除。E 项品行端正的人可以得到尊重,但不知其是否可以管理好基本事务。故此题答案选 D。9.专业人士预测:如果粮食价格保持稳定,那么蔬菜价格也将保持稳定,如果食用油价格不稳,那么蔬菜价格也将出现波动。老李由此断定:粮食价格将保持稳定,但是肉类食品价格将上涨。根据上述专业人士的预测,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对老李的观点提出质疑?(分数:2.00)A.如果食用油价格稳定,那么肉类食品价格将

39、会上涨。B.如果食用油价格稳定,那么肉类食品价格将不会上涨。 C.如果肉类食品价格不上涨,那么食用油价格将会上涨。D.如果食用油价格出现波动,那么肉类食品价格不会上涨。E.只有食用油价格稳定,肉类食品价格才不会上涨。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假言命题的推理规则。题干论证可形式化为“粮价稳定菜价稳定”“油价不稳菜价不稳”,即“粮价稳定菜价稳定油价稳定”。老李的结论是“粮价稳定,肉类价格上涨”,此论证其实是假设了“如果食用油价格稳定,则肉类价格上涨”。 B 项“如果食用油价格稳定,则肉类价格不上涨”若为真,则是隐含论证的矛盾,直接说明其假设不成立,对老李观点提出了最强有力的质疑。10.李明、王冰、马

40、云三位股民对 A 股和 B 股分别做了如下预测: 李明:只有股票 A 不上涨股票 B 才不上涨。 王冰:股票 A 和股票 B 至少有一种不上涨。 马云:股票 A 上涨当且仅当股票 B 上涨。 若三个人的预测都为真,则以下哪项符合他们的预测?(分数:2.00)A.股票 A 上涨,股票 B 不上涨。B.股票 A 不上涨,股票 B 上涨。C.股票 A 和股票 B 均上涨。D.股票 A 和股票 B 均不上涨。 E.只有股票 A 上涨股票 B 才上涨。解析:解析:李明的话可形式化为:“股票 A 上涨股票 B 上涨”;王冰的话可以形式化为:“或者股票A 不上涨或者 B 不上涨”;马云的话可以表示为:当且仅

41、当股票 B 上涨时股票 A 才上涨。若三句话都真,则马云的话真只有当前后件都真或者都假时,即股票 A 和股票 B 都上涨,或者都不上涨。但当股票 A 和股票 B 都上涨时,王冰的话为假,因为相容选言判断在每个部分都假时是假的。所以只有当股票 A 和股票B 都不上涨时,三个人的判断才都是真的。11.只有通过身份认证的人允许上公司内网,如果没有良好的业绩就不可能通过身份认证,张辉有良好的业绩而王伟没有良好的业绩。如果上述断定为真,则以下哪项一定为真?(分数:2.00)A.允许张辉上公司内网。B.不允许王伟上公司内网。 C.张辉通过身份认证。D.有良好的业绩,就允许上公司内网。E.没有通过身份认证,

42、就说明没有良好的业绩。解析:解析:该题考查假言命题的推理规则,AB 等价于它的逆否命题非 B 推非 A。根据题干,上内网通过身份认证,没有好业绩_不通过身份认证。由“王伟没有好的业绩”推出王不能通过身份认证,由王不能通过身份认证可以推出王不能上内网,即 B 项。其余几个选项推理形式均不正确。12.2010 年上海世博会盛况空前,200 多个国家场馆和企业主题馆让人目不暇接,大学生王刚决定在学校放暑假的第二天前往世博会参观,前一天晚上,他特别上网查看了各位网友对相关热门场馆选择的建议,其中最吸引王刚的有三条: (1)如果参观沙特馆,就不参观石油馆。 (2)石油馆和中国国家馆择一参观。 (3)中国

43、国家馆和石油馆不都参观。 实际上,第二天王刚的世博会行程非常紧凑,他没有接受上述三条建议中的任何一条,关于王刚参观的热门场馆,以下哪项描述正确?(分数:2.00)A.参观沙特馆、石油馆,没有参观中国国家馆。B.沙特馆、石油馆、中国馆都参观了。 C.沙特馆、石油馆、中国馆都没有参观。D.没有参观沙特馆,参观石油馆和中国国家馆。E.没有参观石油馆,参观沙特馆、中国国家馆。解析:解析:该题考查复言命题的矛盾。没接收任何一条建议,即三条建议都为假。建议(1)“如果参观沙特馆,就不参观石油馆”为假,即参观了沙特馆并且参观了石油馆;题干中的建议(2)“石油馆和中国国家馆择一参观”为假,即石油馆和中国国家馆

44、都参观了或都没参观;建议(3)“中国国家馆和石油馆不都参加”为假,即中国国家馆和石油馆都参观。(1)(2)(3)同时为假则沙特馆、石油馆和中国国家馆都参观了。13.近日,某集团高层领导研究了发展方向问题。王总经理认为:既要发展纳米技术,也要发展生物医药技术;赵副总经理认为:只有发展智能技术,才能发展生物医药技术;李副总经理认为:如果发展纳米技术和生物医药技术,那么也要发展智能技术。最后经过董事会研究,只有其中一位的意见被采纳。根据以上陈述以下哪项符合董事会的研究决定?(分数:2.00)A.发展纳米技术和智能技术,但是不发展生物医药技术。B.发展生物医药技术和纳米技术,但是不发展智能技术。 C.

45、发展智能技术和生物医药技术,但是不发展纳米技术。D.发展智能技术,但是不发展纳米技术和生物医药技术。E.发展生物医药技术、智能技术和纳米技术。解析:解析:分析题干信息,三句话没有矛盾、反对的关系,所以采用假设法。但是在假设的过程中发现,第二、三句话是假言命题,不易判断真假。可以对其转化,赵副总经理的话等价于“不生物医药技术或智能技术”,第三句话等价于“不纳米技术或不生物医药技术或智能技术”,采用代入排除法,发现只有在B 选项的情况下,赵李两位副总经理的意见为假,而王总经理的意见为真,符合题干的基本情况,其他选项均不符合。14.在恐龙灭绝 6 500 万年后的今天,地球正面临着又一次物种大规模灭

46、绝的危机。截至上个世纪末,全球大约有 20的物种灭绝。现在,大熊猫、西伯利亚虎、北美玳瑁、巴西红木等许多珍稀物种面临着灭绝的危险。有三位学者对此作了预测。 学者一:如果大熊猫灭绝,则西伯利亚虎也将灭绝。 学者二:如果北美玳瑁灭绝,则巴西红木不会灭绝。 学者三:北美玳瑁灭绝,或者西伯利亚虎不会灭绝。 如果三位学者的预测都为真,则以下哪项一定为假?(分数:2.00)A.大熊猫和北美玳瑁都将灭绝。B.巴西红木将灭绝,西伯利亚虎不会灭绝。C.大熊猫和巴西红木都将灭绝。 D.大熊猫将灭绝,巴西红木不会灭绝。E.巴西红木将灭绝,大熊猫不会灭绝。解析:解析:本题考查题型假言命题的矛盾,由一和三,可得:如果大

47、熊猫灭绝,则北美玳瑁灭绝。再考虑二,可得:如果大熊猫灭绝,则巴西红木不会灭绝。这一断定和 C 项是矛盾的,所以该项必假。15.许多国家首脑在出任前都并未有丰富的外交经验,但这并没有妨碍他们做出成功的外交决策。外交学院的教授告诉我们,丰富的外交经验对于成功的外交决策是不可缺少的,但事实上,一个人,只要有高度的政治敏感、准确的信息分析能力和果断的个人勇气,就能很快地学会如何做出成功的外交决策。对于一个缺少以上三种素养的外交决策者来说,丰富的外交经验没有什么价值。如果上述断定为真,则以下哪项也一定为真?(分数:2.00)A.外交学院的教授比出任前的国家首脑具有更多的外交经验。B.具有高度的政治敏感、

48、准确的信息分析能力和果断的个人勇气,是一个国家首脑做出成功的外交决策的必要条件。C.丰富的外交经验,对于国家首脑做出成功的外交决策来说,既不是充分条件,也不是必要条件。 D.丰富的外交经验,对于国家首脑做出成功的外交决策来说,是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E.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外交经验越丰富,越有利于做出成功的外交决策。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假言命题知识点。题干首先断定,丰富的外交经验并非是做出成功的外交决策的必要条件。题干末句又给出,丰富的外交经验也不是能够做出成功外交决策的充分条件,此外的均无法推出,故选 C。选项 A 为无关选项。选项 B 不正确,因为题干说这三要素是做出成功决策的

49、:充分条件。选项 D 说的是外交学院教授的观点。选项 E 不是题干的意思。16.以下关于某案件的四个断定中,只有一个是真的: (1)如果甲作案,那么乙是同案犯。 (2)作案者是丙。 (3)作案者是甲。 (4)作案者是甲或丁。 这一真的断定是:(分数:2.00)A.(1)。 B.(2)。C.(3)。D.(4)。E.无法确定。解析:解析:本题综合考查了直言和复言命题的矛盾关系。如果(3)真,则(4)真,所以(3)一定是假的,即甲不是作案者。这时(1)的前件“甲作案”为假,所以,(1)为真,因为充分条件命题在前件为假的情况下总是真的。17.某地有两个奇怪的村庄,张庄的人在星期一、三、五说谎,李村的人在星期二、四、六说谎。在其他日子他们说实话。一天,外地的王聪明来到这里,见到两个人,分别向他们提出关于日期的问题。两个人都说:“前天是我说谎的日子。”如果被问的两个人分别来自张庄和李村,以下哪项最可能为真?(分数:2.00)A.这一天是星期五或星期日。B.这一天是星期二或星期四。C.这一天是星期一或星期三。 D.这一天是星期四或星期五。E.这一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大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