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浙江省衢州市中考真题数学.docx

上传人:吴艺期 文档编号:138814 上传时间:2019-07-0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470.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年浙江省衢州市中考真题数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5年浙江省衢州市中考真题数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15年浙江省衢州市中考真题数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15年浙江省衢州市中考真题数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15年浙江省衢州市中考真题数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5年浙江省衢州市中考真题数学 一、选择题 (本题有 10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30 分 ) 1.-3 的相反数是 ( ) A.3 B.-3 C.13D.-13解析 : -3 的相反数是 3. 答案: A 2.一个几何体零件如图所示,则它的俯视图是 ( ) A. B. C. D. 解析 : 这个几何体零件的俯视图是一个正中间有一个小正方形的矩形,所以它的俯视图是选项 C 中的图形 . 答案: C 3. 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 A.a3+a3=2a6 B.(x2)3=x5 C.2a6 a3=2a2 D.x3 x2=x5 解析 : A、应为 a3+a3=2a3,故本选项错误; B、应为

2、 (x2)3=x6,故本选项错误; C、应为 2a6 a3=2a3,故本选项错误; D、 x3 x2=x5 正确 . 答案: D 4.如图,在 平行四边形 ABCD 中,已知 AD=12cm, AB=8cm, AE 平分 BAD 交 BC 边于点 E,则CE 的长等于 ( ) A.8cm B.6cm C.4cm D.2cm 解析 : 四边形 ABCD 是平行四边形, BC=AD=12cm, AD BC, DAE= BEA, AE 平分 BAD, BAE= DAE, BEA= BAE, BE=AB=8cm, CE=BC-BE=4cm. 答案: C 5.某班七个兴趣小组人数分别为 4, 4, 5,

3、 x, 6, 6, 7.已知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 5,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 ( ) A.7 B.6 C.5 D.4 解析 : 某班七个兴趣小组人数分别为 4, 4, 5, x, 6, 6, 7.已知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 5, x=5 7-4-4-5-6-6-7=3, 这一组数从小到大排列为: 3, 4, 4, 5, 6, 6, 7, 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 5. 答案: C. 6.下列四个函数图象中,当 x 0 时, y 随 x 的增大而减小的是 ( ) A. B. C. D. 解析 : 当 x 0 时, y 随 x 的增大而减小的是 . 答案: B 7.数学课上,老师让学生尺规作图画 Rt ABC

4、,使其斜边 AB=c,一条直角边 BC=a.小明的作法如图所示,你认为这种作法中判断 ACB 是直角的依据是 ( ) A.勾股定理 B.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 C.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D.90的圆周角所对的弦是直径 解析 : 由作图痕迹可以看出 O 为 AB 的中点,以 O 为圆心, AB 为直径作圆,然后以 B 为圆心BC=a 为半径花弧与圆 O 交于一点 C,故 ACB 是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所以这种作法中判断ACB 是直角的依据是:直径所对的圆心角是直角 . 答案: B 8.如图,已知某广场菱形花坛 ABCD 的周长是 24 米, BAD=60,则花坛对角线 AC 的长等于 ( ) A.6

5、3 米 B.6 米 C.3 3 米 D.3 米 解析 : 四边形 ABCD 为菱形, AC BD, OA=OC, OB=OD, AB=BC=CD=AD=24 4=6(米 ), BAD=60, ABD 为等边三角形, BD=AB=6(米 ), OD=OB=3(米 ), 在 Rt AOB 中,根据勾股定理得: OA= 2263 =3 3 (米 ),则 AC=2OA=6 3 米 . 答案: A 9.如图,已知“人字梯”的 5 个踩档把梯子等分成 6 份,从上往下的第二个踩档与第三个踩档的正中间处有一条 60cm 长的绑绳 EF, tan =52,则“人字梯”的顶端离地面的高度 AD是 ( ) A.1

6、44cm B.180cm C.240cm D.360cm 解析 : 如图: 根据题意可知: AFO ABD, OF=12EF=30cm, OF AFDC AC, 30 2.56DC, CD=72cm, tan =52, ADDC=52, AD=52 72=180cm. 答案: B 10.如图,已知 ABC, AB=BC,以 AB 为直径的圆交 AC 于点 D,过点 D 的 O 的切线交 BC 于点 E.若 CD=5, CE=4,则 O 的半径是 ( ) A.3 B.4 C.256D.258解析 : 如图 1,连接 OD、 BD, DE BC, CD=5, CE=4, DE= 2254 =3,

7、AB 是 O 的直径, ADB=90, S BCD=BD CD 2=BC DE 2, 5BD=3BC, BD=35BC, BD2+CD2=BC2, (35BC)2+52=BC2,解得 BC=254, AB=BC, AB=254, O 的半径是; 254 2=258. 答案: D. 二、填空题 (本题有 6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24 分 ) 11.从小明、小聪、小惠和小颖四人中随机选取 1 人参加学校组织的敬老活动,则小明被选中的概率是 . 解析 : 从小明、小聪、小惠和小颖四人中随机选取 1 人参加学校组织的敬老活动,小明被选中的概率是: 14. 答案: 1412.如图,小聪与小慧玩跷跷

8、板,跷跷板支架高 EF 为 0.6 米, E 是 AB 的中点,那么小聪能将小慧翘起的最大高度 BC 等于 米 . 解析 : EF AC, BC AC, EF BC, E 是 AB 的中点, F 为 AC 的中点, BC=2EF, EF=0.6 米, BC=1.2 米, 答案: 1.2 13.写出一个解集为 x 1 的一元一次不等式 . 解析 : 移项,得 x-1 0(答案不唯一 ). 答案: x-1 0. 14.一条排水管的截面如图所示,已知排水管的半径 OA=1m,水面宽 AB=1.2m,某天下雨后,水管水面上升了 0.2m,则此时排水管水面宽 CD 等于 m. 解析 : 如图: AB=1

9、.2m, OE AB, OA=1m, AE=0.8m, 水管水面上升了 0.2m, AF=0.8-0.2=0.6m, CF= 2 2 2 21 0 6C O F =0.8m, CD=1.6m. 答案: 1.6 15.已知,正六边形 ABCDEF 在直角坐标系内的位置如图所示, A(-2, 0),点 B 在原点,把正六边形 ABCDEF 沿 x 轴正半轴作无滑动的连续翻转,每次翻转 60,经过 2015 次翻转之后,点 B 的坐标是 . 解析 : 正六边形 ABCDEF 沿 x 轴正半轴作无滑动的连续翻转,每次翻转 60, 每 6 次翻转为一个循环组循环, 2015 6=335 余 5, 经过

10、2015 次翻转为第 336 循环组的第 5 次翻转,点 B在开始时点 C的位置, A(-2, 0), AB=2,翻转前进的距离 =2 2015=4030, 如图,过点 B 作 BG x 于 G,则 BAG=60, 所以, AG=2 12=1, BG=2 32= 3 , 所以, OG=4030+1=4031,所以,点 B 的坐标为 (4031, 3 ). 答案: (4031, 3 ) 16.如图,已知直线 y=-34x+3 分别交 x 轴、 y 轴于点 A、 B, P 是抛物线 y=-12x2+2x+5 的一个动点,其横坐标为 a,过点 P 且平行于 y 轴的直线交直线 y=-34x+3 于点

11、 Q,则当 PQ=BQ时, a 的值是 . 解析 :设点 P 的坐标为 (a, -12a2+2a+5),则点 Q 为 (a, -34a+3),点 B 为 (0, 3), 当点 P 在点 Q 上方时, BQ= 22 34aa=54a, PQ=-12a2+2a+5-(-34a+3)=-12a2+114a+2, PQ=BQ, 54a=-12a2+114a+2,整理得: a2-3a-4=0,解得: a=-1 或 a=4, 当点 P 在点 Q 下方时, BQ= 22 34aa=54a, PQ=-34a+3-(-12a2+2a+5)=12a2-114a-2, PQ=BQ, 54a=12a2-114a-2,

12、整理得: a2-8a-4=0,解得: a=4+2 5 或 a=4-2 5 . 综上所述, a 的值为: -1, 4, 4+2 5 , 4-2 5 . 答案: -1, 4, 4+2 5 , 4-2 5 . 三、解答题 (本题有 8 小题,第 17-19 小题每小题 6 分,第 20-21 小题每小题 6 分,第 22-23小题每小题 6 分,第 24 小题 12 分,共 66分。请务必写出解答过程 ) 17. 12 -|-2|+(1- 2 )0-4sin60 . 解析: 先化简二次根式,绝对值,计算 0 指数幂以及代入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再进一步计算加减即可 . 答案: 原式 =2 3 -2+1

13、-4 32=-1. 18.先化简,再求值: (x2-9) 3xx,其中 x=-1. 解析: 原式利用除法法则变形,约分得到最简结果,把 x 的值代入计算即可求出值 . 答案: 原式 =(x+3)(x-3) 3xx=x(x+3)=x2+3x,当 x=-1 时,原式 =1-3=-2. 19. 如图,已知点 A(a, 3)是一次函数 y1=x+b 图象与反比例函数 y2=6x图象的一个交点 . (1)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2)在 y 轴的右侧,当 y1 y2时,直接写出 x 的取值范围 . 解析: (1)将点 A 的坐标代入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求得 a 值后代入一次函数求得 b 的值后即可确定一次

14、函数的解析式; (2)y1 y2时 y1的图象位于 y2的图象的上方,据此求解 . 答案: (1)将 A(a, 3)代入 y2=6x得 a=2, A(2, 3), 将 A(2, 3)代入 y1=x+b 得 b=1, y1=x+1. (2) A(2, 3),根据图象得在 y 轴的右侧,当 y1 y2时, x 2. 20.某校在开展读书交流活动中全体师生积极捐书 .为了解所捐书籍的种类,对部分书籍进行了抽样调查,李老师根据调查数据绘制了如图所示不完整统计图 .请根据统计图回答下面问题: (1)本次抽样调查的书籍有多少本?请补全条形统计图; (2)求出图 1 中表示文学类书籍的扇形圆心角度数; (3

15、)本次活动师生共捐书 1200 本,请估计有多少本科普类书籍? 解析: (1)根据已知条件列式计算即可,如图 2 所示,先计算出其它类的频数,再画条形统计图即可; (2)根据已知条件列式计算即可; (3)根据已知条件列式计算即可 . 答案: (1)8 20%=40(本 ), 其它类; 40 15%=6(本 ), 补全条形统计图,如图所示: (2)文学类书籍的扇形圆心角度数为: 360 1440=126; (3)普类书籍有: 1240 1200=360(本 ). 21.如图 1,将矩形 ABCD沿 DE 折叠,使顶点 A 落在 DC 上的点 A处,然后将矩形展平,沿EF 折叠,使顶点 A 落在折

16、痕 DE 上的点 G 处 .再将矩形 ABCD沿 CE 折叠,此时顶点 B 恰好落在 DE 上的点 H 处 .如图 2. (1)求证: EG=CH; (2)已知 AF= 2 ,求 AD 和 AB 的长 . 解析: (1)由折叠的性质及矩形的性质可知 AE=AD=EG, BC=CH,再根据四边形 ABCD 是矩形,可得 AD=BC,等量代换即可证明 EG=CH; (2)由折叠的性质可知 ADE=45, FGE= A=90, AF= 2 ,那么 DG= 2 ,利用勾股定理求出 DF=2,于是可得 AD=AF+DF= 2 +2;再利用 AAS 证明 AEF BCE,得到 AF=BE,于是 AB=AE

17、+BE= 2 +2+ 2 =2 2 +2. 答案: (1)由折叠知 AE=AD=EG, BC=CH, 四边形 ABCD 是矩形, AD=BC, EG=CH; (2) ADE=45, FGE= A=90, AF= 2 , DG= 2 , DF=2, AD=AF+DF= 2 +2; 由折叠知 AEF= GEF, BEC= HEC, GEF+ HEC=90, AEF+ BEC=90, AEF+ AFE=90, BEC= AFE, 在 AEF 与 BCE 中, 90A F E B E CABA E B C , AEF BCE(AAS), AF=BE, AB=AE+BE= 2 +2+ 2 =2 2 +2

18、. 22.小明在课外学习时遇到这样一个问题: 定义:如果二次函数 y=a1x2+b1x+c1(a1 0, a1, b1, c1是常数 )与 y=a2x2+b2x+c2(a2 0, a2, b2,c2是常数 )满足 a1+a2=0, b1=b2, c1+c2=0,则称这两个函数互为“旋转函数” . 求函数 y=-x2+3x-2 的“旋转函数” . 小明是这样思考的:由函数 y=-x2+3x-2 可知, a1=-1, b1=3, c1=-2,根据 a1+a2=0, b1=b2, c1+c2=0,求出 a2, b2, c2,就能确定这个函数的“旋转函数” . 请参考小明的方法解决下面问题: (1)写

19、出函数 y=-x2+3x-2 的“旋转函数”; (2)若函数 y=-x2+43mx-2 与 y=x2-2nx+n 互为“旋转函数”,求 (m+n)2015的值; (3)已知函数 y=-12(x+1)(x-4)的图象与 x 轴交于点 A、 B 两点,与 y 轴交于点 C,点 A、 B、C 关于原点的对称点分布是 A1, B1, C1,试证明经过点 A1, B1, C1的二次函数与函数 y=-12(x+1)(x-4)互为“旋转函数 .” 解析: (1)根据“旋转函数”的定义求出 a2, b2, c2,从而得到原函数的“旋转函数”; (2)根据“旋转函数”的定义得到 43m=-2n, -2+n=0,

20、再解方程组求出 m 和 n 的值,然后根据乘方的意义计算; (3)先根据抛物线与坐标轴的交点问题确定 A(-1, 0), B(4, 0), C(0, 2),再利用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特征得到 A1(1, 0), B1(-4, 0), C1(0, -2),则可利用交点式求出经过点 A1,B1, C1的二次函数解析式为 y=12(x-1)(x+4)=12x2+32x-2,再把 y=-12(x+1)(x-4)化为一般式,然后根据“旋转函数”的定义进行判断 . 答案: (1) a1=-1, b1=3, c1=-2, -1+a2=0, b2=3, -2+c2=0, a2=11, b2=3, c2=2,

21、 函数 y=-x2+3x-2 的“旋转函数”为 y=x2+3x+2. (2)根据题意得 43m=-2n, -2+n=0,解得 m=-3, n=2, (m+n)2015=(-3+2)2015=-1. (3)当 x=0 时, y=-12(x+1)(x-4)=2,则 C(0, 2), 当 y=0 时, -12(x+1)(x-4)=0,解得 x1=-1, x2=4,则 A(-1, 0), B(4, 0), 点 A、 B、 C 关于原点的对称点分布是 A1, B1, C1, A1(1, 0), B1(-4, 0), C1(0, -2), 设经过点 A1, B1, C1的二次函数解析式为 y=a2(x-1

22、)(x+4), 把 C1(0, -2)代入得 a2 (-1) 4=-2,解得 a2=12, 经过点 A1, B1, C1的二次函数解析式为 y=12(x-1)(x+4)=12x2+32x-2, 而 y=-12(x+1)(x-4)=-12x2+32x+2, a1+a2=-12+12=0, b1=b2=32, c1+c2=2-2=0, 经过点 A1, B1, C1的二次函数与函数 y=-12(x+1)(x-4)互为“旋转函数 . 23.高铁的开通,给衢州市民出行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五一”期间,乐乐和颖颖相约到杭州市的某游乐园游玩,乐乐乘私家车从衢州出发 1 小时后,颖颖乘坐高铁从衢州出发,先到杭州

23、火车站,然后再转车出租车取游乐园 (换车时间忽略不计 ),两人恰好同时到达游乐园,他们离开衢州的距离 y(千米 )与乘车时间 t(小时 )的关系如图所示 . 请结合图象解决下面问题: (1)高铁的平均速度是每小时多少千米? (2)当颖颖达到杭州火车东站时,乐乐距离游乐园还有多少千米? (3)若乐乐要提前 18 分钟到达游乐园,问私家车的速度必须达到多少千米 /小时? 解析: (1)利用路程除以时间得出速度即可; (2)首先分别求出两函数解析式,进而求出 2 小时乐乐行驶的距离,进而得出距离游乐园的路程; (3)把 y=216 代入 y=80t,得 t=2.7,进而求出私家车的速度 . 答案:

24、(1)v= 24021=240. 答:高铁的平均速度是每小时 240 千米; (2)设 y=kt+b,当 t=1 时, y=0,当 t=2 时, y=240,得: 0240 2kbkb,解得: 240240kb,故把 t=1.5 代入 y=240t-240,得 y=120, 设 y=at,当 t=1.5, y=120,得 a=80, y=80t, 当 t=2, y=160, 216-160=56(千米 ),乐乐距离游乐园还有 56 千米 . (3)把 y=216 代入 y=80t,得 t=2.7, 2.7-1860=2.4(小时 ), 2162.4=90(千米 /时 ). 乐乐要提前 18 分

25、钟到达游乐园,私家车的速度必须达到 90 千米 /小时 . 24.如图,在 ABC 中, AB=5, AC=9, S ABC=272,动点 P 从 A 点出发,沿射线 AB 方向以每秒5 个单位的速度运动,动点 Q 从 C 点出发,以相同的速度在线段 AC 上由 C 向 A 运动,当 Q点运动到 A 点时, P、 Q 两点同时停止运动,以 PQ 为边作正方形 PQEF(P、 Q、 E、 F 按逆时针排序 ),以 CQ 为边在 AC 上方作正方形 QCGH. (1)求 tanA 的值; (2)设点 P 运动时间为 t,正方形 PQEF 的面积为 S,请探究 S 是否存在最小值?若存在,求出这个最

26、小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当 t 为何值时,正方形 PQEF 的某个顶点 (Q 点除外 )落在正方形 QCGH 的边上,请直接写出 t 的值 . 解析: (1)如图 1,过点 B 作 BM AC 于点 M,利用面积法求得 BM 的长度,利用勾股定理得到AM 的长度,最后由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进行解答; (2)如图 2,过点 P作 PN AC 于点 N.利用 (1)中的结论和勾股定理得到 PN2+NQ2=PQ2,所以由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得到 S 关于 t 的二次函数,利用二次函数的顶点坐标公式和二次函数图象的性质来求其最值; (3)需要分类讨论:当点 E 在边 HG 上、点 F 在边 HG

27、 上、点 P 边 QH(或点 E 在 QC 上 )、点 F边 C 上时相对应的 t 的值 . 答案: (1)如图,过点 B 作 BM AC 于点 M, AC=9, S ABC=272, 12AC BM=272,即 12 9 BM=272,解得 BM=3. 由勾股定理,得 AM= 2 2 2 253A B B M =4,则 tanA= 34BMAM; (2)存在 .如图 2,过点 P 作 PN AC 于点 N. 依题意得 AP=CQ=5t. tanA=34, AN=4t, PN=3t. QN=AC-AN-CQ=9-9t. 根据勾股定理得到: PN2+NQ2=PQ2, S 正方形 PQEF=PQ2=(3t)2+(9-9t)2=90t2-162t+81(0 t 95). 1 6 2 92 2 9 0 1 0ba在 t 的取值范围之内, S 最小值 = 224 4 9 0 8 1 1 6 2 8 14 4 9 0 1 0a c ba ; (3) 如图 3,当点 E 在边 HG 上时, t1=914; 如图 4,当点 F 在边 HG 上时, t2=911; 如图 5,当点 P 边 QH(或点 E 在 QC上 )时, t3=1; 如图 6,当点 F 边 C 上时, t4=9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