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历史学专业基础综合(史学研究与动态)历年真题试卷汇编2及答案解析.doc

上传人:figureissue185 文档编号:1388431 上传时间:2019-12-0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类试卷】考研历史学专业基础综合(史学研究与动态)历年真题试卷汇编2及答案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历史学专业基础综合(史学研究与动态)历年真题试卷汇编2及答案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历史学专业基础综合(史学研究与动态)历年真题试卷汇编2及答案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历史学专业基础综合(史学研究与动态)历年真题试卷汇编2及答案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历史学专业基础综合(史学研究与动态)历年真题试卷汇编2及答案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考研历史学专业基础综合(史学研究与动态)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2及答案解析(总分:5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论述题(总题数:25,分数:50.00)1.列举五种史学专业刊物。(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2年中国史复试真题)(分数:2.00)_2.中国古代史分期问题的焦点有哪些?简述其代表人物及思想。(兰州大学 2013年中国史基础真题)(分数:2.00)_3.“资本主义萌芽”曾是研究的热点,但近年来遭到质疑。结合史实。谈谈你的看法。(北京大学 2013年历史学基础(中国史)真题)(分数:2.00)_4.试论我国古代多民族国家的形成是“多元一体”的格局。(北京大学 2001年中国通史真题)(

2、分数:2.00)_5.谈谈你对中国近代史基本线索的理解。(北京师范大学 2005年中国通史真题)(分数:2.00)_6.对中国近代史的起始时间,史学界有不同的看法请你举出一种观点论述之。(南京大学 2012年中国近现代史复试真题)(分数:2.00)_7.论述近 20年近代史研究的变化及特点。(四川大学 2013年中国通史真题)(分数:2.00)_8.论述近几年来中国近代史研究领域的趋势、特征及新热点。(河北师范大学 2012年中国史复试真题)(分数:2.00)_9.列举三本有影响的研究中国近现代史的新著,并说出作者、主要研究内容及特点。(复旦大学 1999年中国近现代史真题)(分数:2.00)

3、_10.列举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领域的三部专著和三部汇编,写出书名、作者(编者)并评论。(复旦大学2014年历史学综合真题)(分数:2.00)_11.列举中国近代史五种史料。并简评之。(南京大学 2008年中国近现代史复试真题)(分数:2.00)_12.列举中国近代史上五种报纸,并简评之。(南京大学 2008年中国近现代史复试真题)(分数:2.00)_13.试列举 20世纪 80年代以来关于晚清“新政”研究的新观点。(北京大学 2003年中国通史真题)(分数:2.00)_14.论述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是历史合力的结果。(南京大学 2013年历史学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真题)(分数:2.00)_15

4、.结合学术研究动态,论述清季民初中国社会结构及社会阶层的新变化。(华中师范大学 2016年中国史基础真题)(分数:2.00)_16.有人说,1937 年是中国现代化的特殊起点,对此你有什么看法与评论?(华东师范大学 2001年中国通史真题)(分数:2.00)_17.谈谈你对“十四年抗战”和“八年抗战”的理解。(南京大学 2018年中国近现代史基础真题)(分数:2.00)_18.结合世界古代史谈谈“中国文明西来说”。(四川大学 2017年世界通史真题)(分数:2.00)_19.1500年前后为什么是世界近代史的开端?(中国人民大学 2018年世界通史真题)(分数:2.00)_20.列举学界对世界

5、现代史开端的不同观点。(东北师范大学 2000年世界现代史真题)(分数:2.00)_21.目前学术界关于世界现代史的特征有三种观点。谈谈你的看法。(北京师范大学 1999年世界现当代史真题)(分数:2.00)_22.关于“中心一边缘”的世界体系结构,史学家提出了批判。你是如何看待这一问题的?(北京师范大学2012年世界近现代史复试真题)(分数:2.00)_23.罗荣渠先生在其力作现代化新论中将世界各国的现代化历程划分为内源型与外源型两大类。谈谈你的看法。(北京大学 2000年世界通史真题)(分数:2.00)_24.评介萨缪尔.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北京大学 1996年世界通史真题)(分数:

6、2.00)_25.简述冷战的起源。(上海大学 2018年世界史真题)(分数:2.00)_考研历史学专业基础综合(史学研究与动态)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2答案解析(总分:5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论述题(总题数:25,分数:50.00)1.列举五种史学专业刊物。(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2年中国史复试真题)(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一)历史研究创刊于 1954年,是中共中央“中国历史问题研究委员会”倡议创办的历史学专业刊物。主要发表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世界史、史学理论、史学史、各种专业史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还刊登史学研究动态、读史札记和史学著作评论等。 (二)中国史研究

7、是中国古代史专业的学术刊物,1979 年创刊。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主办。主要发表中国古代史方面的研究论文、读书札记和书评等。 (三)近代史研究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主办的专门刊载中国近代史高水平学术研究成果并及时反映学术研究动态的刊物。1979 年创刊于北京。主要发表中国近代(1840一 1949年)政治、经济、社会、思想文化、军事、外交等领域的论文、专史,以及史学方法论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还刊登史学研究动态、读史札记和史学著作评论等。 (四)当代中国史研究是当代中国研究所主办、当代中国史研究杂志社编辑出版的专业性学术刊物。1994 年创刊。以“研史通变,资政育人”为办刊方针,主要刊

8、载中华人民共和国史领域有价值的研究文献。 (五)世界历史创办于 1978年,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管、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主办,是国内世界史研究领域唯一的专业性学术期刊。)解析:2.中国古代史分期问题的焦点有哪些?简述其代表人物及思想。(兰州大学 2013年中国史基础真题)(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一)中国古代史分期问题、中国封建土地所有制形式问题、中国封建社会农民战争问题、汉民族形成问题和资本主义萌芽问题被称为史学界的“五朵金花”。中国古代史分期问题主要包括原始社会与奴隶社会的界限、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界限两个问题,其争论的焦点是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界限问题。 (二)关

9、于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的分期,主要有五种观点,其中以西周封建论、战国封建论影响最大。(1)西周封建论。以范文澜为代表,主张封建社会始于西周。翦伯赞、吕振羽、徐中舒等史学家亦持此观点。范文澜把生产关系的变更和发展作为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之间分期的标准,认为社会性质是由当时处于主导地位的生产关系即基本所有制决定的。(2)战国封建论。以郭沫若为代表,主张奴隶制的下限划在春秋战国之交,战国时期进入封建社会(前 475年)。他把地主阶级是否产生及其在社会中的地位作为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的分期标准。(3)秦统一封建论。以金景芳为主要代表,认为自秦始皇并吞六国完成统一,中国进入封建社会。他把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结合

10、起来作为考察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的分期标准。(4)秦汉之际封建论。以侯外庐为主要代表,主张至汉武帝时中国完全形成封建社会。他认为应把封建因素的生长状态与封建社会的萌芽形态、个别地区封建因素的成长与全国范围内封建关系的法律化相区别。因此,他以是否在全国范围内实现封建关系的法律化作为封建社会是否确立的标准。(5)魏晋封建论。以尚钺、王仲荦为主要代表,主张汉武帝以后封建的生产关系逐渐萌芽和成长,自魏晋始,中国才进入封建社会。他们认为,主要的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的性质,一切历史现象必须和当时社会的经济结构结合起来研究。)解析:3.“资本主义萌芽”曾是研究的热点,但近年来遭到质疑。结合史实。谈谈你的看法

11、。(北京大学 2013年历史学基础(中国史)真题)(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一)明清时期的资本主义萌芽。所谓的资本主义萌芽,即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开始产生,由于力量微弱,它只是在封建社会内部稀疏地存在着,处于萌芽状态。学界主流观点认为:(1)明代后期,资本主义萌芽已在某些地方某些手工业中出现,如在苏州丝织业中最为明显。当时出现了机户雇佣机工从事生产的情况。机户与机工的关系是“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这显然是一种新的自由雇佣关系。(2)清代,江南丝织业中的资本主义萌芽也在缓慢地生长。江宁、苏州等地富有的机户,经营着较大的手工业作坊和工场,开设“账房”或“行号”,以从事资本主义的经营。

12、其他行业也存在着资本主义萌芽。 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在于: (1)封建土地所有制造成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自然经济顽强存在,使商品经济很难发展; (2)封建政府多对内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对外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严重地阻碍了工商业及内外贸易的发展; (3)商业资本多半用于购置土地,很少投诸手工业生产。 (二)学界的不同观点。资本主义萌芽问题与中国古代史分期问题、中国封建土地所有制形式问题、中国封建社会农民战争问题、汉民族形成问题,被称为史学界的“五朵金花”。从 1950年代中期至 1960年代中期,史学界围绕资本主义萌芽问题发表的论著大量出现,其中尚钺著中国资本主义关系发生及演变的初步研究、中

13、国人民大学中国历史教研室编明清社会经济形态的研究等著作影响较大。进入 1990年代以来,学界开始对资本主义萌芽问题的研究进行反思。质疑的观点主要围绕:(1)资本主义萌芽的概念模糊,即问题研究的前提没有解决。(2)把手工工场和雇佣关系的产生当作资本主义萌芽的一个根本性的标志,而两者在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之前就已存在。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1)情结论。李伯重认为资本主义萌芽研究情结是一种主观的愿望。从感情基础来说,是一种特定时期的民族心态的表现。(2)死结论。王家范认为资本主义萌芽问题的研究是一个“死结”。因为资本主义一词在西方早不再用作社会形态的指称。(3)假问题论。王学典把资本主义

14、萌芽看作一个“假问题”,他认为包括资本主义萌芽问题在内的“五朵金花”的纷争产生于浓厚的意识形态话语背景下,在既定的话语背景下,这些命题有其特定意义,而今随着话语系统的根本转换和语境的巨大变迁,这些命题本身能否成立早已成为问题,也就是说它已经成为“假问题”。)解析:4.试论我国古代多民族国家的形成是“多元一体”的格局。(北京大学 2001年中国通史真题)(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20 世纪 80年代,费孝通提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费孝通在阐释该理论时指出,所谓“多元一体”,即中华民族是一体,它所包括的 56个民族单位是多元。 (一)多元一体理论的内涵十分丰富,主要为:(

15、1)中华民族从起源到形成是多元一体的,中国作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从孕育、形成到发展、确立,其历史演进也是多元一体的。(2)在历史造就的中华民族共同体中,存在一个凝聚中心,即生活在中原地区的汉族,以儒学为核心融合佛、道的炎黄传统文化为其精神纽带。(3)各民族间存在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血肉联系,各民族区域经济文化的互补交融,终于凝聚确立为不可分割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4)中华民族和中国多民族的统一国家是一个历史范畴,其历史演进过程不能随意人为割断。中华民族是中国的构成实体,中国版图是其活动存在的疆域,都是沿着多元一体的历史轨迹演进的,在历史上是前后承续相对稳定的。 (二)就历史发展而言,秦以前是

16、华夏族体的形成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孕育阶段;秦汉至隋时期是汉族主体的形成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开端阶段;隋唐五代两宋时期是民族大融合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阶段;元明清时期是当代中国各民族全部形成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确立阶段。)解析:5.谈谈你对中国近代史基本线索的理解。(北京师范大学 2005年中国通史真题)(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一)胡绳的“三次革命高潮”说。在 1954年开展的关于中国近代史分期问题的讨论中,胡绳提出以阶级斗争作为划分时期的标志,并以此为根据提出在中国近代史上太平天国、义和团运动和辛亥革命为“三次革命高潮”。 (二)李时岳的“四个阶梯”论。1980 年,李时岳

17、提出以太平天国农民战争、洋务运动、维新运动和资产阶级革命作为中国近代史的进步潮流或基本线索。该观点后来被概括为“四个阶梯”论。此说同样主张以阶级斗争为线索,但强调要紧密联系社会经济的变动进行考察。 (三)新“三次革命高潮”说和“七次革命高潮”说。陈旭麓、张海鹏在胡绳“三次革命高潮”说的基础上,提出应将 18401949年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看待,分别提出了新的“三次革命高潮”说和“七次革命高潮”说。陈旭麓认为,1911 年的辛亥革命、1927 年的大革命和 1949年共产党领导革命胜利应构成“三次革命高潮”;张海鹏认为,太平天国革命运动、戊戌维新和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19

18、27年大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应构成“七次革命高潮”。 (四)章开沅的“民族运动”说。1984 年,章开沅提出,近代中国的民族运动是一种兼具民族独立和社会革新双重要求的混合型运动。他从民族运动的角度来概括中国近代史,以 1919年为界标,前 80年的近代史可以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出现了太平天国、甲午战争后的戊戌维新和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三次民族运动的高涨。民族运动的三次高涨是近代中国历史客观存在的发展的整体态势,体现了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和发展规律。)解析:6.对中国近代史的起始时间,史学界有不同的看法请你举出一种观点论述之。(南京大学 2012年中国近现代史复试真题)(

19、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学界关于中国近代史的起始时间,有两种划分方法:一种是不少西方学者采用的方法,主张明代中叶西方传教士来华传教标志着中国近代化的开始,也是中国近代史的开始。第二种方法是以鸦片战争为起点,多数中国学者采纳这种看法。 (一)1926 年,吕思勉在中国近代史讲义中,认为欧洲人东来之后,即明中期以来,是为近代;中国近代史可分为两个阶段,一是明代中期至戊戌变法,二是戊戌以后,第一阶段是外力压迫之时代,第二阶段是受外力压迫而起反应之时代。同时承认鸦片战争是一个重大的历史分界。吕思勉强调了中西文化会通的意义,点明了其中存在的冲击与反应的关系,肯定了鸦片战争的标志作用。 (

20、二)(1)1938 年,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大纲中,以鸦片战争作为近代史的起始,认为近百年的中国只有一个问题,即能否近代化。 (2)以鸦片战争为近代史开端的另一个学术理论依据是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等论著中,毛泽东提出以社会主要矛盾为判断近代社会的依据。认为近代社会的主要矛盾包括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20 世纪 50年代史学界基本接受了上述看法。)解析:7.论述近 20年近代史研究的变化及特点。(四川大学 2013年中国通史真题)(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一)两个范式。即革命史范式与现代化范式的并存与争鸣。一

21、些学者借用“范式”概念,将新中国成立以来注重反帝反封建革命斗争的近代史研究,归结为“革命史范式”;而将新时期以来主张借用现代化理论重新探究近代史的研究,称为“现代化范式”。目前关于两个范式的讨论仍在继续。(二)三个视角。近 20年来,中国近代史研究主要有三种视角:革命史、经济史、社会史。从研究现状看,革命史的研究视角发生了引人注目的变化,突出体现在宏大叙事逐渐让位于细部深描,动辄全国性的题目和以论带史的定性研究被更多区域性的题材和个案分析所取代。经济史研究的问题意识也发生了诸多变化,从而给这门传统学科带来了新的挑战。社会史研究方兴未艾,正在突入革命史和经济史的疆域,对革命史和经济史的研究旨趣产

22、生了相当的影响。 (三)研究的新热点。主要有:日本侵华罪行研究;日本侵华政策研究;中国抗战研究;国民党的意识形态和党员构成问题研究;国民党的党政关系问题研究;国民党的派系斗争问题研究;蒋介石的抗战态度问题研究;民国时期乡村建设运动问题;国民政府在乡村建设运动中的作用问题研究;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乡村社会结构变化问题研究等。)解析:8.论述近几年来中国近代史研究领域的趋势、特征及新热点。(河北师范大学 2012年中国史复试真题)(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一)趋势。20 世纪 90年代以来的中国近现代史研究趋势,有学者总结为“三弱三强”,即政治史研究相对减少变弱,其他专门史研究相对增

23、多增强;研究热点逐渐后移,民国政治史研究升温,晚清政治史相对冷寂;研究中对革命运动、革命者的研究相对减少,对当政者、统治集团及其政治制度的研究得到加强。 (二)特征。总体而言,20 世纪八九十年代的近现代史研究在学风方面有一个突出特征,即由 80年代注重定性分析和宏观论证、突出问题意识的特点,转变为 90年代注重史料和实证分析、强调个案探讨与学理考察的趋向。 (三)新热点。近年来,中国近现代史在以下方面取得了新进展:(1)政治史。政治史新领域探索不断取得突破;有关政治事件的史实考证不断深化;注意考察政治体系、制度等结构性的因素;充分重视国际化视野下的中国政治发展。(2)社会史。上世纪 90年代

24、以来,社会史发生了区域史的转向;“国家与社会”的分析框架成为近年来社会史研究关注的焦点;出现眼光向下的趋向,即由以前关注上层社会、社会精英及政治经济等领域转而热衷于探讨社会下层民众的状态、心理及属性。(3)思想史研究者开始从划分、梳理社会思潮转向对具体思想交锋与论战的深入探讨;关注知识分子群体的命运在近现代中国社会的跌宕起伏;学术史的研究成为新的热点,研究成果令人瞩目。)解析:9.列举三本有影响的研究中国近现代史的新著,并说出作者、主要研究内容及特点。(复旦大学 1999年中国近现代史真题)(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一)杨奎松著西安事变新探:张学良与中共关系之谜。作者用大量翔

25、实的文献档案史料,集中而全面地论述了张学良与中国共产党的关系问题,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解开了西安事变研究中的某些不解之谜。 (二)王奇生著党员、党权与党争:19241949 年中国国民党的组织形态。作者以国民党的“治党史”为重点,着重考察国民党的组织结构、党员的社会构成、政治录用体制、党政关系、派系之争与党内精英冲突、党民关系与阶级基础等问题。在研究方法上,作者尝试从社会史的视角切入,将政治史与社会史结合起来,将国民党史放在更为广阔的社会历史变迁的背景中来描述。 (三)崔之清著国民党结构史论。作者从结构史的角度切人,分段观察 20世纪前半期国民党的政治生态,涵盖党治理论、权力分合、派系竞争、

26、党务活动、党政军关系、党员成分和党务经费等各个方面,客观展现了这一时期国民党的政治与社会肌体。)解析:10.列举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领域的三部专著和三部汇编,写出书名、作者(编者)并评论。(复旦大学2014年历史学综合真题)(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一)马俊亚著被牺牲的“局部”:淮北社会生态变迁研究(1680 一 1949)。作者对明清以来淮北社会生态变迁的历程及其原因进行了深入探讨,通过分析治水、漕运和盐务等政策对淮北的地理、人文及经济结构与社会结构等的塑造乃至扭曲作用,认为淮北地区之所以从唐宋时代的鱼米之乡演变为穷乡僻壤,主要是封建中央政府以顾全大局的名义而有意识地牺牲这一

27、局部利益导致的。 (二)朱英著商民运动研究(19241930)。本书是研究 1920年代商民运动的史学专著。首先,作者从国民党与民众运动的大背景下,考察商民运动发端的原因并分析商民运动在初期滞后于工人、农民、学生运动的缘由。其次,选取广东、湖南、湖北、上海四个地区,对商民运动的起步、扩展、兴盛、余波以及结束的各个不同历史阶段,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论述。再次,对商民运动期间商民协会与商会的关系,以及店员总会、商民协会、商会三者之间的复杂关系,商民运动时期的劳资关系,国民党相关政策的变化与影响,也做了全面深入的分析。 (三)美罗斯基著战前中国经济的增长。作者通过考察 19世纪末至 20世纪 30年代间

28、中国在制造业、农业、金融业、交通通讯以及固定投资等方面的状况,并研究了私有部门和公共部门、生产和消费、货币和存款等因素对经济的影响之后,认为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之前的数十年间,尽管中国的经济发展稍落后于当时的日本,但也获得了不可忽视的巨大进步。 (四)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该书是关于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到新中国成立前的资本主义发展情况的研究。 (五)汪敬虞主编中国近代经济史(18951927)。该书描述了清末甲午战争后至民国初年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1895年至 1927年的中国经济史。其最大特点是,在从总体上把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的演变过程视为一种生产方式历史发展过程的同时,提出

29、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不发展作为研究中国近代经济史的中心线索。 (六)史全生主编中华民国经济史。该书在全面阐述民国时期外国资本主义侵略我国民族工业、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金融发展变化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经济。)解析:11.列举中国近代史五种史料。并简评之。(南京大学 2008年中国近现代史复试真题)(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一)筹办夷务始末。清末官修的对外关系档案资料汇编。该书收录了道光、咸丰、同治三朝对外交涉的重要文书,计有道光朝筹办夷务始末80 卷、咸丰朝筹办夷务始末80卷、同治朝筹办夷务始末100 卷。内容包括上谕、奏议、中外照会、条约等。筹办夷务始末是研

30、究中国近代史及中外关系史的重要资料。 (二)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该书是就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馆藏历史档案中具有重要史料价值的资料编辑而成的一套综合性资料汇编,共 90册,5000 余万字,汇集了南京临时政府、北京民国政府、广州国民政府、武汉国民政府、南京国民政府的重要档案,从而为民国史研究提供了极具参考价值的第一手材料。 (三)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档案资料选编,中央档案馆、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和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合编。主要选用中央档案馆、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馆藏的中国政府审判日本战犯及汉奸记录和战时文电等有关历史档案,兼收散在各地区、各部门的同类档案资料。全书按专题分为 18卷,

31、约 1000万字。 (四)南京大屠杀史料集,由南京大学张宪文教授领衔主编。它涵盖了日本、中国、西方国家三方面的丰富史料,详尽、全面地记录了日本在南京地区犯下的战争罪行与反人类罪行。该丛书的资料来源于多国档案馆、图书馆和其他有关的史料机构,绝大多数资料均为原始文献和第一手资料。 (五)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是第一部系统公布从新中国成立到“文化大革命”前十七年间党和国家重要文献的大型文献集。收录文献的起止年限为 1949年 9月至 1965年 12月。这些重要文献,包括中共中央、全国人大、政务院、国务院、中央军委制定的最基本的文件及批转的所属部门的一些重要文件;党和国家主要领

32、导人有代表性的讲话和文章;有关部门负责人代表中共中央和政府发表的讲话和文章;体现中央精神的重要报刊的社论;在历史上曾产生过较大影响或具有重要理论意义的非正式文件和讲话记录等。)解析:12.列举中国近代史上五种报纸,并简评之。(南京大学 2008年中国近现代史复试真题)(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一)申报。1872 年 4月 30日在上海创刊。1909 年,申报由美查公司转入国人之手。买办席子佩接手后,由于经营不善,于 1912年 5月转让给张赓、史量才、应季中、赵竹君等五人,由史量才任总经理。此后 20余年,史量才作为中国最大的报业资本家,孜孜于经营申报。1911年创办的自由谈

33、是它的著名副刊。1949 年 5月上海解放时停刊。申报是近代中国历时最长、影响最大的中文日报。 (二)国闻报。1897 年 10月创刊于天津,严复为主编。主要刊登国内各省要闻,译载重要政论及名著,最有影响的是严复翻译的赫胥黎的天演论等。在维新运动中影响很大,成为维新派的重要宣传阵地。1898 年停刊。 (三)国粹学报。1905 年在上海创办,主要撰稿人有章炳麟、刘师培等。国粹学报在该刊略例中声明:“本报以发明国学、保存国粹为宗旨,不存门户之见,不涉党派之私。”从创刊到武昌起义后停刊,7 年问共出 82期,是革命报刊中生命最长的一种,在同封建文化联系较深的爱国知识分子中有较大的影响。 (四)民报

34、。1905 年在日本东京创刊,前身为宋教仁在东京创办的二十世纪之支那。孙中山为其撰写发刊词,提出了“三民主义”,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该报以宣传反清革命理论、配合反清革命为宗旨。19051907 年,民报与资产阶级改良派的刊物新民丛报等进行论战,鼓吹暴力革命和共和制度,反对改良和立宪。1908 年被日本政府查封。 (五)大公报。1902 年英华创办于天津。重视评论,社论、译论等占较大篇幅。1916 年因经营不佳由王郅隆接办,胡政之任经理兼总编辑。曾增出上海、汉口、重庆、香港、桂林等版。在资产阶级和上层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中有相当大的影响。新中国成立后,上海版于 1949年 6月 17日

35、发表新生宣言,继续出版,后迁天津。1956 年 10月 1日又迁北京,以报道财政经济为主,1966 年 9月 10日停刊。香港大公报仍在发行。)解析:13.试列举 20世纪 80年代以来关于晚清“新政”研究的新观点。(北京大学 2003年中国通史真题)(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一)清末新政的性质。长期以来,对清末新政的定性基本上是负面的,近年来也出现了更多的新认识。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否认清末新政的反动性质,转而给予较为正面和积极的评价。如王守中认为“是清政府所领导的一次具有近代化性质的全面改革运动”,虞和平则认为是中国近代化“正式启动阶段前夕的准备阶段”,而萧功秦称清末新政“

36、是中国现代化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发展时期和阶段”。 (二)清末新政的历史地位。对清末新政的重新定位更多的是通过对清末新政与其前后其他历史运动和重大事件的关系进行比较和重新评估体现出来的。在清末新政与洋务运动的关系问题上,王守中认为清末新政“实际是洋务运动的继续和发展”。在清末新政与义和团运动的关系问题上,郭大松指出,“义和团运动的失败致使民族危难进一步加深,增强了实行新政的力量,且清除了实行社会变革的最大阻力,从而为清末新政的推行开辟了道路”。 (三)预备立宪失败的原因。侯宜杰认为有三个方面:一是清廷“缺乏主动性和紧迫感,刚愎自用,拒绝接受意见,措施保守而迂缓”;二是“缺乏将改革事业进行到底的坚强

37、领导核心”;三是“政府腐败透顶”。 (四)清末新政与辛亥革命的关系。 (1)李泽厚提出:“辛亥革命是搞糟了,是激进主义思潮的结果。”认为“清朝的确是已经腐朽的王朝,但是这个形式存在仍有很大意义,宁可慢慢来,通过当时立宪派所主张的改良来逼着它迈上现代化和救亡的道路;而一下痛快地把它搞掉,反而糟了,必然军阀混战”,结果造成了“不断革命”的局面,而“革命在中国并不一定是好事”。 (2)马勇认为,辛亥革命的崇高理想与残酷现实之间存在着巨大反差和矛盾,“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辛亥革命不是不应该发生,而是因为志士的觉悟太早了些,人为的力量太大了些,如果按照革命党人所反对的天演的规律持续发展,次序推开”,随着

38、各种条件的变化,“辛亥革命式的社会变动肯定在中国迟早要发生”,不过结局会“好得多”。 (3)朱英也认为,“清末新政的终止或日失败,从表面上看,确实是因为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的结果。但是,如果我们的分析到此为止,则未免失之简单和片面”,还应分析其他各种主客观原因。)解析:14.论述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是历史合力的结果。(南京大学 2013年历史学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真题)(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一)历史合力论。最早由恩格斯提出:“历史最终的结果总是从许多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而其中每一个意志,又是由于许多特殊的生活条件,才成为它所成为的那样。这样就有无数互相交错的力量,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而由此就产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大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